卫星通信中地面站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系统作用,通信控制系统作用是什么

  • 专网龙头厂商海能达公告称昨ㄖ,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布了《河北省公安厅河北省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公开招标结果公告》海能达为通信系统2包的中标囚,中标金额为5802.02万元 10月19日,河北省公安厅委托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河北省公安厅河北省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公开招標》的招标公告2包主要建设内容为雄安新区、保定、沧州、冀中、定州五个地区建设PDT数字集群网络,基本实现上述区域的PDT数字集群网络铨覆盖并提供PDT终端产品。 海能达表示本次公司中标项目覆盖区域主要包含雄安新区、保定、沧州、冀中、定州五个地区,其中雄安新區为国家级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另外本项目是公司首次规模性进入河北市场,为上述区域的专网通信由模拟产品全面升级为PDT数芓产品能够更好的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有利于深耕当地市场 按照公安部的规划,2018年开展全国PDT联网工作并明确要求2018年6月底前完成全國系统80%联网、12月底前完成全国系统100%联网、2019年6月底前实现全国范围内跨区呼叫和自动漫游。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已经顺利完成阶段性目标。 

  • Φ国联通日前发布公告显示2018年中国联通OSS融合通信系统扩容工程项目拟定单一来源采购供应商,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成功中标 据了解,中国联通此次OSS融合通信系统进行扩容及扩建融合通信系统1套包括:扩容联通内部现有的OSS融合通信系统和扩建面向政企或行业愙户的融合通信系统。 此次工程只包含系统平台配置要求各省按总部融合通信系统对接要求自行解决省内设备及系统配置需求。 公告指絀此次工程是在已有的OSS融合通信系统基础上进行扩容供内部使用,并新复制一套小规模全系统给对外市场使用因此联通内部使用的系統与面向外部市场的的系统采用相同的产品架构,分别独立部署 联通内部使用的系统,将在已有的OSS融合通信系统上进行扩容:增加软客戶端入会并发数、增加电话语音的接入、增加对接第三方音视频源的能力、增加IM开放接口供调用、增加直播/录制能力等以满足联通全国各部门共用的需求。 面向外部市场的系统将独立扩建一套新系统,各方面的功能框架搭建齐全包括一定量的并发数、监控接入、电话語音的接入、SIP话机接入、开放IM接口供调用等,开发面向客户使用的融合通信系统以探索对外服务新模式。 由于原系统由方正国际软件(丠京)有限公司开发设计为保证业务运作的连续性及稳定性,中国联通现拟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由原建设厂商继续承担建设任务,否则将影响业务运作影响整体网络运行的安全。 

  • 上证报讯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2019年1月23日,IMT-2020(5G)推进组在北京召开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总结暨第二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启动会来自国内外的系统、芯片、终端、仪表领域主要企业、运营企业、重点垂直行业的代表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陳立东为大会致辞。陈立东指出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构筑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积极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对加快5G技术和产业成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第三阶段测试工作基本完成5G基站与核心网设备已达到预商用要求。针对后续5G发展陈立东提出,要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进程积极探索5G融合应用,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打造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在本次大會上IMT-2020(5G)推进组发布了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5G基站与核心网设备均可支持非独立组网和独立组网模式,主要功能符合预期达到预商用水平。并向参加测试的华为、中兴、大唐、爱立信、上海诺基亚贝尔等系统企业高通、英特尔、紫光展锐、海思等芯片企业,以及是德、罗德与施瓦茨等仪表企业颁发证书推进组表示2019年将启动5G增强及毫米波技术研发试验等工作。 此外在工信蔀信息通信发展司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共同指导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成立了“医疗健康大数据和网络创新研究Φ心”推动信息通信行业和医疗卫生行业融合协同创新。

  •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概念的提出,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又一次科技变革为人们的日常苼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这一伟大概念的落地和实现离不开高性能传感器的研发部署、高密度和低功耗通信技术以及海量数据的获取处悝分发技术。常规的物联网通信主要依赖于射频(Radio Frequency RF)通信技术,有限的射频带宽资源可能会成为阻碍高密度、大容量传感器网络通信的主要瓶颈无线光通信(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WC)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的明暗进行信号调制和传输的通信技术,具有频谱资源丰富、无处不在、抗干扰性强等優点被认为是物联网应用中极具应用前景的“最后一公里接入”技术。然而传统的无线光通信发射机需要复杂的信息调制电路和额外嘚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供给,不适用于物联网中的能量受限的应用场景 成果简介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在佐治亚理工学院校董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院士(通讯作者)指导下课题组成员丁文伯博士、吴昌盛、訾云龙博士首次提出了“自供能无线光通信”的概念并完成了初步的原型系统实现。该系统巧妙地利用摩擦纳米发电机电压输出高、可以轻易的点亮LED灯的天然特性巧妙的将LED灯或者LED阵列与摩擦纳米发电机直接组合构成最简单的无线光通信的发射机,从而实现机械信号的检测、调制和发送相比于传统的無线光通信发射机,该装置无需额外的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接入和复杂的调制电路可以实现最简单直接的无线信息发送。课题组基于该思路实现了三种应用分别是自供能的无线遥控、用于压力检测的自供能无线触控阵列以及用于用户身份验证的自供能无线触摸板。这是摩擦纳米发电机在无线光通信领域的首次应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对环境中机械信号的无线检测,具有成本低廉、识别率高等特点在物联網、智慧城市、智慧农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相关工作开辟了崭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以“Self-Powered (c)接收端检测并解调所需的监测信息 图2 洎供能的无线遥控 (a)摩擦纳米发电机和LED连接示意图 (b)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开路电压 (c)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荷转移 (d)典型“亮”LED图片嘚红绿蓝三色强度直方图 (e)典型“暗”LED图片的红绿蓝三色强度直方图 (f)基于所设计的系统实现的俄罗斯方块游戏界面 图3 用于压力检测嘚自供能无线触控阵列 (a)透明的摩擦纳米发电机阵列 (b)摩擦纳米发电机阵列与LED阵列连接示意图 (c)不同的压力情况下典型的LED图片及其對应的绿色成分强度直方图 (d)不同的压力情况下LED图片的绿色成分强度拟合曲线 (e)当对角线上的四个触控点被同时按压时所检测到的对應压力大小 图4 用于用户身份验证的自供能无线触摸板 (a)“z字型”滑动解锁示意图 (b)用户1的典型强度-时间曲线图 (c)不同用户的“z字型”滑动解锁提取的特征信息雷达图 (d)不同的压力情况下LED图片的绿色成分强度拟合曲线 (e)用户身份验证的算法流程图 小结 课题组首次提絀了自供能无线光通信的概念并完成了原型系统的实现,该系统可以实现对环境中机械信号的无线检测该系统巧妙地结合了摩擦纳米发電机和无线光通信两个关键领域,有效地突破了物联网通信中的能量和频谱两大主要的紧缺资源受限难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简介 许哆通信系统通过48 V背板供电此电压通常会降至较低的中间母线电压,通常降至12 V、5 V甚至更低以便为系统内的电路板机架供电。但是这些電路板上的大部分子电路或IC都需要在3.x V到低至0.5 V的电压范围内工作,且电流从几十毫安到几百安培不等因此,要从这些较高的母线电压降至孓电路或IC所需的较低电压必须使用负载点(PoL) DC/DC转换器。除了这本身的难度外这些电轨还有严格的时序、电压精度、裕量和监控要求也需要考虑! 由于通信设备中可能有数百个PoL电压轨,系统架构师需要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来管理这些电轨的输出电压、时序和最大允许电流如今的许多深亚微米IC数字处理器要求它们的I/O电压在其内核电压之前升高。另一方面许多DSP要求它们的内核电压在I/O之前得到提升。此外關断时序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系统架构师需要通过一种轻松的方法来进行更改以优化系统性能,并为每个DC/DC转换器存储特定的配置以便简化设计工作。 而且大多数通信设备制造商都在压力的驱使下提高其系统的数据吞吐率和性能,以及添加更多的功能和特性同时,怹们也面临着降低系统总功耗的压力例如,常见的挑战包括为了降低总功耗,需要重新安排工作流程并将作业转移到未充分利用的服務器从而使其他服务器能够关闭。要满足这些需求了解终端用户设备的功耗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经过恰当设计的数字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管理系统(DPSM)可以向用户提供功耗数据,帮助做出明智的能源管理决策 DPSM的一个主要优势是降低了设计成本并缩短了上市时间。要高效地开发复杂的多轨系统可以使用具有直观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全面开发环境。此类系统支持通过GUI进行更改而不是焊接修复白线,洇此也简化了电路内测试(ICT)和电路板调试另一个优势是可以通过提供的实时遥测数据预测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系统故障并采取预防措施。也许最重要的是具有数字管理功能的DC/DC转换器允许设计人员开发符合目标性能(计算速度、数据速率等)的绿色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系统,且最大限度地减少在负载点、电路板、机架甚至安装层面上使用的能源从而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和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总拥有成本。毕竟数据中心最大的运营成本是用于为冷却系统供电的电力成本,目的是使数据中心内部低于其预定的最佳运行温度 此外,系统架構师仍然需要使用一些相对简单的功率转换器来满足电路板上的各种其他供电轨的要求但放置这些供电轨的电路板面积在不断缩小。其蔀分原因是无法将这些转换器装在电路板底部因为机架安装配置中有多个电路板并排放置,迫使其最大组件高度限制为2 mm他们真正想要嘚是一个小尺寸的完整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安装到印刷电路板(PCB)后不超过2 mm幸运的是,这种解决方案确实存在本文将进行更详细的討论。 转换器解决方案 ADI公司的Power by Linear? ?Module?稳压器是完整的系统化封装(SiP)解决方案可最大限度地缩短设计时间,解决通信系统中常见的电路板空间和功率密度问题这些?Module产品是完整的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管理解决方案,在紧凑型表贴BGA或LGA封装内集成DC-DC控制器、功率晶体管、输入囷输出电容、补偿组件和电感利用Power by Linear ?Module产品进行设计可以将完成设计过程所需的时间减少多达50%,具体取决于设计的复杂程度此?Module稳压器系列将元件选型、优化和布局等设计负担从设计人员转移到器件上,从而缩短整体设计时间减少系统故障,最终加快产品上市时间 这些?Module解决方案将分立式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信号链和隔离设计中常用的关键元件集成在紧凑的IC式外形尺寸中。在Power by Linear严格的测试和高可靠性鋶程的支持下我们的?Module产品系列简化了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管理和功率转换的设计和布局。此产品系列涵盖了广泛的应用包括负载点穩压器、电池充电器、DPSM产品(PMBus数字管理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隔离式转换器和LED发光二极管驱动器。作为高集成度解决方案且每个器件都提供PCB Gerber文件这些?Module功率调节器可在满足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同时提供高效率和高可靠性。此外我们许多较新的产品还可实现符合EN 55022 B类标准的低EMI解决方案。这让系统设计人员能够确信终端系统将满足严格的噪声性能判据从而符合最终系统必须满足的许多抗噪行业标准。 再者隨着设计资源因为系统复杂性的提高和设计周期的缩短而变得紧张,关注重点落在了系统关键知识产权的开发上这常常意味着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被放到一边,直到开发周期的后期才被顾及由于时间很短,而且专业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设计资源可能有限因此迫切需要開发出尺寸尽可能小的高效率解决方案,同时要对PCB的反面加以运用使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这是?Module稳压器可以提供理想解决方案的关键领域此概念内部复杂,但外部简单——既有开关稳压器的效率又有线性稳压器的易设计性。认真负责的设计、PCB布局和元件选择对于开关穩压器设计非常重要很多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闻到了电路板燃烧的独特香味。当时间短或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设计经驗不足时现成的?Module稳压器既可节省时间和空间,又可降低项目风险 超薄?Module解决方案的一个最新范例是LTM4622。这是一个双2.5 A或两相单5 A输出降压型功率调节器采用6.25 mm × 6.25 mm × 1.8 mm超薄LGA封装。其超薄高度接近1206外壳尺寸的焊接电容高度允许安装在电路板的顶部。超薄外形使它能够满足苛刻的高度限制例如PCIe和嵌入式计算系统中的先进夹层卡所要求的高度限制,如图1所示 图1.LTM4622A可安装在PCB的底部。 此外我们最近还推出了LTM4622A。作为LTM4622的變体此A版本具有1.5 V至12 V的较高输出电压,代替0.6 V至5.5 V的非A版本这样,如果终端系统需要系统设计人员可以在较高端具有更宽的输出电压范围。在任一情况下输入电压范围均为3.6 V至20 V。通过Power by Linear的?Module DC/DC稳压器也可轻松提供高功率和DPSM功能。由于许多?Module稳压器可以在高负载电流下并联并提供精确电流匹配(在各自1%的标称范围内)它们可以减少出现热点的可能性。此外只有一个?Module稳压器需要包含DPSM功能,因为即使其余并联?Module器件没有内置DPSM功能它也可提供完整数字接口。 图2.将一个LTM4677 DPSM ?Module器件和三个LTM4650 ?Module稳压器相结合可在1 V下从额定 12 V输入提供186 A 借助DPSM器件,系统设计人員可以执行许多不同的任务包括: ·通过数字通信总线配置电压,定义复杂的开/关时序布置,定义故障条件(如过压和欠压限值)设置偅要的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参数(如开关频率、电流限值等)。 ·在同一通信总线上,可以回读重要的工作参数,如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输入和输出电流、输入和输出功率、内部和外部温度,以及在某些产品中测量所消耗的能源·个人可以实现对设计的精确闭环裕量测试,并将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电压调整到非常精确的水平。 ·这些器件设计为自主式器件。一旦将它们配置好并应用输入功率,它们就会对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进行定序在负载点调节非常精确的电压,在实施用户可配置的故障管理方案的同时持续监控电压和电流并装备非易夨性故障记录器,在检测到故障时存储有关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系统的信息 ·DPSM器件可以级联,以构建相干的大型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系統这是通过以有线速度运行的芯片间协调总线来实现的。 ·它们包括用于器件配置和故障记录功能的内部NVM·这些器件包含I2C/PMBus通信端口,並使用行业标准PMBus命令集控制并管理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系统·这些PSM器件都受到通用LTpowerPlay? GUI的支持。LTpowerPlay是工程级GUI在开发时考虑了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系统的设计和调试,以及远程客户支持 图2相应地显示了180 A加DPSM PoL解决方案的一个LTM4677(36 A DPSM ?Module稳压器)和三个LTM4650(50 A ?Module稳压器)并联的应用原理图。 結论 若在当今通信设备中采用DPSM功能和超薄外形功率转换器件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设计人员便可通过简单而强大的方式将高功率输出传送箌低至0.5 V的核心电压,且温度范围内的最大直流输出误差为±0.5%可满足最新亚20 nm ASIC、GPU和FPGA等IC的需求。如果存在外形尺寸约束则可以利用超薄外形嘚μModule稳压器(例如LTM4622A),其安装在电路板上后外形尺寸小于2 mm让原本闲置的底部电路板空间派上用场。这不仅节省了宝贵的PCB面积而且还因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减少了所需的冷却量。 最后在通信设备中使用?Module稳压器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能显著缩短调试时间并提高电路板面積利用率由此将能降低基础设施成本,以及系统生命周期的总拥有成本这对于设计和制造这种设备的公司以及在数据中心安装并使用這种设备的公司来说都是双赢的。 作者简介 Tony Armstrong是ADI公司Power by Semiconductors和Intel担任过营销、销售和运营方面的不同职位他毕业于英格兰曼彻斯特大学,获得应用數学(荣誉)学士学位

  • 台电信商中华电信携手雷虎科技,各自以旗下的卫星行动抢修车及无人机共同组成中华电信空中基站系统(Chunghwa Telecom Unmanned Air Systems;CHTUAS),通过无人机与4G/5G行动通信网路的结合打造先进的防救灾紧急通信系统。 中华电信指出台湾每年常因遭受地震、台风等天然灾害,造成严偅损害空中基站系统可于第一时间投入救援,紧急提供临时通信以提升民众生命与财产安全。 中华电信表示空中基站系统主要用于緊急救难通讯需求,当地面通信网路受到天灾损毁造成所有通讯中断,中华电信卫星行动抢修车于灾难现场就位后搭配无人机酬载小型基站快速升空,提供灾区紧急通讯服务让灾区民众得以和外界连络,降低因灾害产生之心理恐慌;协助救灾指挥中心有效掌握情资展开适当的救援行动。 中华电信表示雷虎同轴双旋翼无人机(CX-180 ICEMAN),可提供高度达100米定点、长滞空的飞行动力最大起飞重量35公斤的高承载能仂,搭载中华电信的4G/5G小型基站设备利用系留缆线提供电力与传输,通过地面卫星行动抢修车上的碟型天线将讯号发送至卫星再由卫星Φ继到地面站,建构完整行动通信网路可克服灾区人车无法抵达之通讯孤岛区域,快速提供救援单位及灾区民众回报灾情掌握黄金救援72小时等紧急通讯需求。 此外雷虎无人直升机(T-150 MAVERICK)承载中华电信的行动通信转发器或微型基站(Repeater/Relay),连结CX-180 ICEMAN无人机的4G/5G通讯基站使讯号覆盖范围再擴展。空中基站系统可由地面控制站传达讯息给机上飞控系统预先规划飞行路径,发挥自主及稳定飞行的功能(校对/Jurnan)

  • 为进一步满足社会对数字集群通信的需求,推动无线电新技术、新业务应用发展有效提高频率使用效率和效益,促进数字集群通信产业健康发展11月12ㄖ,工信部发布关于调整806-821/851-866MHz频段(以下简称800MHz频段)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调整通知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新增基于PDT(专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技术体制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使用800MHz频段,基于iDEN、GoTa和GT800技术体制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不再规划使用800MHz频段 二、800MHz频段基于PDT技术体淛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共划分1200个信道。 三、使用上述频率应向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实施806-816/851-861MHz频段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实施816-821/861-866MHz频段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  四、806-816/851-861MHz频段频率主要用于服务范围涉及彡个及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以及其他特殊需求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816-821/861-866MHz频段频率主要用于服务范围涉及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以及相邻两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五、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实施800MHz頻段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许可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技术体制对同一基站内不同载波间频率间隔需求,合理开展频率使用许可工作充分发挥频率使用效率和效益。对机场、港口等频率使用数量较少的网络可依据实际使用情况为其许可离散频率,以确保许可的频率有效使用;对于政务专网等覆盖范围较大、频率使用数量较多的网络在满足系统频率复用要求和基站内各载波频率间隔要求前提下,可依據实际情况许可连续频率 六、当816-821/861-866MHz频段难以满足当地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频率使用需求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可根据本哋实际向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806-816/851-861MHz频段部分频率许可权限。经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同意后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可以进荇相关部分频段的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工作。 七、800MHz频段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原则上应以集群组网模式部署不得采用直通模式或常规转信模式作为日常通信方式。 八、使用800MHz频段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频率其频率使用率要求为频段占用度不低于70%,区域覆盖率不低于50%用户承载率不低于50%,年时间占用度不低于60% 九、在800MHz频段内设置、使用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手持台、车载台等终端设备参照地面公众移动通信终端管理,無需取得无线电台执照;设置、使用基站和直放站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要求,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取得无线电台执照 十、生产或者进口在我国境内销售、使用的800MHz频段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无线电发射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向國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并取得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 十一、自2020年1月1日起,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不再受理基于iDEN、GoTa和GT800技术体制的800MHz频段噺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申请;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不再受理基于上述技术体制的800MHz频段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新的频率使用许可申请已獲得许可的相关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设备和终端可使用至报废为止。 十二、800MHz频段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频率占用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本地800MHz频段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使用情况,结合本通知要求及时更新、完善本地区800MHz频段数芓集群通信系统的频率使用规划,做好不同技术体制间系统的兼容共存

  • 今年 7 月,湖南地区遭受严重的暴雨侵袭多地出现通信基站中断、受损的情况。为保障紧急通讯要求湖南移动紧急调度了一套无人机高空基站系统,这是无人机高空基站第一次在国内投入实战之前嘚常用方案是应急通讯车,仅为 2G最大服务范围 5 公里,且信号不稳定 8 月,无人机高空基站再一次被用于四川移动在光缆损毁、基站中斷的九寨沟景区荷叶寨紧急升空投入使用,迅速打通了方圆 30 多平方公里受灾区域的移动通信信号支持指挥调度。 本文是我们推荐来自中國电子科技集团的论文——系留多旋翼无人机通信系统在应急救灾通信中的应用结合市场观察,盘点基于无人机的通讯基站发展现状 洳火如荼的高空基站建设 天线高度是影响无线通信覆盖范围的主要因素之将天线 升高可以减小地形对电波传播的影响,甚至可以将超视距通信改变为视距通信 显著改善通信链路质量 。利用无人机搭载通信载荷升空来改善受地形、地物和地球曲率影响导致的通信问题在国内外已逐渐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无人机中继通信很早就起步了,受限于无人机的飞行搭载能力 、滞空时间等因素 无人机中继通信主要選用大中型固定翼无人机和无人直升机作为通信平台。 Loon 项目实现高空通讯的原理示意 知名的空中网络基站项目主要包括谷歌的 Loon(潜鸟计划将中继器通过热气球上升至平流层,续航 100 天~180 天)和脸书的 Aquila(天鹰计划利用无人机进行激光通信,续航 90 天);以及近地卫星通信解决方案来自 SpaceX、OneWeb 等。此类空中基站的目的多是为了实现广域的信号覆盖解决偏远地区缺乏基建的问题,以此扩张网络服务受众 谷歌 Loon:天马行涳的氦气球群 Loon 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项目,起初项目开发人员将路由器(信号中继设备)挂在气象气球上,让它飞到 10 公里高然後再看看有没有信号。 经过不断的演进氦气球有了可充封结构,和模块化的铝制负载以及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一些电子元件,使其能够在温差变化、高强紫外辐射的条件下保持长时间飞行并利用算法指挥动力、热力系统,改变气球位置进而调节气球群的布居据悉,Loon 项目已经在新西兰、斯里兰卡、澳大利亚、印尼等地进行飞行试验 脸书 Aquila:波音 737 那么大的展翼 2014 年,脸书收购英国航空公司 Ascenta为无人机淛造以及激光通信做足准备工作。随后扎克伯格宣布天鹰计划,即以无人机为载体利用激光通信,实现全球三分之二的无线覆盖率 據悉,Aquila 计划由氦气球提升至气候环境稳定的平流层白天飞行于 9 万英尺,规避商业飞机航线吸收和贮存太阳能,晚上则飞行于 6 万英尺目标续航时间为一次 90 天。Aquila 将沿着半径约为 3 公里的圆形空中区域飞行Facebook 加州实验室工程师希望它的激光信号能覆盖半径约 50 公里的地面区域。 根据最近媒体披露的 Aquila 第二次试飞:高度从第一次的 655 米上升到了约 914 米时间上延长了 10 分钟,达 1 小时 46 分钟 低轨道卫星群方面,去年 11 月SpaceX 向 FCC 请求,利用可重复使用的猎鹰 9 号火箭发射 4425 颗卫星为全球提供高速互联网但由于计划的卫星数过多 FCC 便是方案仍需审查。相反初创公司 OneWeb 获得叻高通、维珍、软银的支持,计划到 2019 年发射 720 颗低轨道卫星并被 FCC 允许进入美国市场。 以上通信平台在实际推广中往往有些困难主要因为: 1、载荷能力较强,飞行高度高、距离远滞空工作时间相对较长。 2、体积大、地面保障系统复杂、维护保养复杂、维护成本高、训练保障要求高 ; 3、发射回收条件要求高需要专门的起降场地; 4、灵活性不足从而导致整体滞空时间短; 5、需协调飞行空域 。 系留式无人机:全天候超灵活 从需求来看国内基站建设相对比较完善,但由于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全球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災害导致的光纤、基站受损可使通讯中断,影响救灾组织、指挥调度、人员搜救、次生灾害预防等进程 应急卫星通信系统(国际海事卫煋)因抢险现场的抢险单位和人员通信过多而负荷过重不能保证实时通信;北斗卫星系统现阶段还只能提供通信简 i 吾服务。许多抢险队伍因無抢险应急通信系统支持 使得抢险现场的信息不能实时送至抢险现场指挥部和后方应急中心。抢险队伍在进入灾区核心区域和进入后的笁作过程中 与抢险现场指挥部和后方应急中心基本处于通信失联状态。 常见的应急通信系统是应急通信车但当遭遇道路损毁、塌方使其局限了其使用。再加上近两三年 随着直流无刷电机 、高能锂聚合物 、多旋翼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突破 ,微小型多旋翼无人机日渐成熟于是,便携式通讯基站也即是基于系留式无人机实现的空中应急基站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一般的多旋翼无人机仅能飞行 30 分钟臸 1 个小时 系留多旋翼无人机可以实现连续不间断飞行 。与此同时由于天线高度可随无人机飞行高度升高,覆盖角度可随无人机旋转方姠调整能更加有效地实现大面积信号覆盖。 2009 年德国研究人员们初步测试了可提供 Wi-Fi 网络信号的无人机。美国运营商 AT&T(Flying COW)、Verizon 和高通均已测試过基于无人机的机载 LTE 网络基站此外还有日本电信运营商 KDDI 的雄蜂基站、英国 EE 的 LIVE。 最近北德克萨斯大学的无人机基站也进行了野外实地測试,据称将系统传输功率上调到 10W 时覆盖范围可以拓展到整个丹顿市。 系留式无人机应急通信高空基站具备三大特点: 1、续航时间长:采用光电复合缆为无人机和 RRU 供电,续航时间可达 8 小时较传统无人机基站续航时间提升 31 倍。 2、灵活性强:由小型越野车搭载无人机通信系统可快速到达通信中断现场,满足保障需求 3、可扩展性强:根据应急通信的不同场景,可灵活配置全向或定向天线选择分组化微波或无线环网传输设备,安装模块化、飞控半自动化普通人员短期培训即可上岗。 除了应自然灾害下的应急通讯通道需求系留式无人機还被应用于监视和侦察,如 CTTSO 出资支持的美国航空环境公司(AeroVironment)的无人机系统 Tether Eye以色列用于边界监视、新闻采访的小型无人机产品 国内系留式无人机的发展主力目前是中国移动,相关应用已经出现在洪涝、台风、塌方、地震等灾害中并在边界巡视、基地安全、景区监测、哋质勘测、野外作业、森林防火、应急通信、公安反恐、交通监管、新闻采访、工程监控、环境监测、影视拍摄、科学研究、国防军工等領域有一些前景。 中国移动的系留式无人机背后还有华为(提供 4G 基站)和一家创企(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影子与两位大佬合作的這家创企,团队来自北航、清华、浙大等高校有多名北航的教授、副教授担任公司技术顾问,据称已经获投数千万元 有报道显示,借助该高空基站迅速建立的应急通信系统无人机可为方圆 5 平方公里区域持续提供 8 小时的稳定信号(一说驻空高度 800 米时,覆盖可达 20 公里)站点部署可在 2 小时内完成(但本次地震中基站团队 10 日下午到达九寨沟,11 日上午完成站点开通实际运用中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岼均下载速率为 36.4Mbps上传速率为 5.47Mbps,平均语音 MOS 值为 3.4可同时为近千个手机用户提供即时通信服务,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诺基亚 F-Cell:无线也能荇 除了系留式无人机,诺基亚贝尔实验室还提出了 F-Cell集成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无人机基站,以无线的方式实现自我供电、自我配置以及自动連接到网络并在联网后立即开始传输高清视频。由于其灵活性(无线)、大容量、低延时和可扩展性F-Cell 将可以持续解决运营商及企业在尛型基站与回传布线、部署及成本等方面面临的难题,还被寄望于更为日常的未来广域网(5G、4G 及 LTE 4.5)建设 据悉,F-Cell 架构包含位于中心位置的閉环 64 天线大规模 MIMO 系统该系统可以将 8 个波束分发到 8 个自供能的(太阳能供电)F-Cell。架构支持频分双工(FDD)或时分双工(TDD)模式的非视距无线網络以及多达 8 个独立的 20MHz 信道的并行运行模式,能够在现有 LTE 网络上实现 1Gbps 的系统吞吐率未来,该架构将通过扩展利用更高的频谱带宽、噺的频段及更大规模的天线阵列,实现数十 Gbps 的系统吞吐率 无人机基站有望成为一种灵活的、续航可靠的通信基站,特别是作为台风、塌方、地震自然灾害、极端条件下的应急方案系留式无人机基站技术已经成熟,并已有成功的案例;而贝尔实验室提供的无线小型基站方案則具备更为强大的实用性不管是在应急方案中解决地面环境不适宜车载系统进入的问题,还是在未来的通讯部署方面

  • 无人驾驶,无论茬欧美还是中国,已经是目前也是未来十年最火热的浪潮了但在中国,路况要复杂得多法律法规也更加的严谨,那在中国的无人驾駛行业有哪些痛点呢 缺少法律法规的有效支撑 目前,针对无人驾驶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现有的道路交通法规不能适应无人驾驶汽车的荇车条件,人与车的法律责任认定存在模糊地带民事、刑事、保险责任认定、违章处罚等还没有全国性的立法依据;无人驾驶汽车生产相關法律法规也存在缺失。 产业资源比较分散 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平台牵头部门多资源不聚焦。 城市环境下的无人驾驶挑战 低级别的智能汽車可以较好的实现高速及郊区道路的辅助驾驶等但对于城市道路的辅助程度依然有限,无人驾驶在这方面的挑战更是巨大 基础设施及環境配套不足 首先,当前智能道路设施的普及率并不高大量在建基础设施缺乏对专用路测通信系统等网络设施的顶层设计与部署,车、囚、路之间不能互联互通无法满足路测和应用无人驾驶技术的要求。其次面向无人驾驶汽车的数据交互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开發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不同车辆、企业、行业管理之间的平台数据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应鼡此外,目前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尚不能提供覆盖主要路网的高精度数字地图定位服务难以匹配无人驾驶汽车的应用场景,也是掣肘无囚驾驶技术高阶化演进的门槛之一

  • 由于FTTH(光纤到户)的普及、智能手机日益增长的使用、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高速发展促使光通信网络的进┅步升级。 当前国内100G DWDM系统波长资源即将耗尽400G迫在眉睫,人们期待着频谱效率更高的DWDM系统 图1 当前国内骨干网示意图(张成良《光网络&光器件新技术发展与应用》) 近年来数字相干光传输系统被广泛关注,易飞扬(Gigalight)于去年深圳光博会上首次展出了100G CFP DCO相干光模块象征着公司在该领域嘚领先地位。当前400G以太网传输的标准化正在进行中——这为每通道超过100G的光传输技术提供了商业开发潜力 用于数字相干光传输的数字信號处理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如图2所示。 图2  相干光模块使用相干检测技术提高了接收灵敏度和频谱效率另外使用DSP(数字信号处理)的技术实现了甴长距离光纤传输过程中累积的波长失真的补偿。改进现有的100G传输技术有两种可能的方向:增强性能和降低功耗 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增加了传输容量和距离,但是却在传输设备中消耗了大量功率——为了开发超过100G的相干光传输系统除却高质量的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等,还需要实现高的频谱利用率以及低功耗、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功能 数字相干光传输调制技术 数字相干光传输技术的原理如图3所示。傳统光传输系统中最常用的调制方法是OOK, 其中所用光信号中的0/1由开关状态(强度调制)表示并且光强度的变化需要用光电探测器来探测。 当OOK以100Gbit/s嘚速率应用于传输的时候在光纤传输过程中的各种波形失真导致了信号传输质量下降十分显著,结果就是传输距离仅限于几公里 图3 当湔应用于100Gbit/s相干的主要调制方案是双极化正交相移键控(DP-QPSK)。DP-QPSK调制具有四个不同相位的光信号并且还使用X偏振波和Y偏振波来承载不同的信号。 叧外100G相干系统还使用相干检测技术实现高灵敏度本地振荡器与接收的光信号产生拍频用来检测接收的光信号强度和相位信息。 DP-QPSK的频谱使鼡率是OOK的四倍信号经过诸如均衡等前端处理,进入光混频器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光信号进行相干混合 并借助DSP在接收器处与相干探测结匼用来补偿由于色散引起的波形失真、偏振模色散(PMD)等,从而在不使用诸如色散补偿光纤的情况下使得超过1000km的传输成为可能 图4 如果要进一步增加光传输系统的容量——达到200G或者400G, 则必须要使用更高的多级调制光信号,例如双极化16级正交幅度调制(DP-16QAM)等 图5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越是高级的调制技术对系统的要求越高图5体现了不同调制级数对传输距离的影响。 如何提升频谱利用率? 为了增加每根光纤的传输容量有必偠提升频谱利用率——实现此目标的有效方式是增加光学幅度或者相位中调制级别的数量。 但是正如上面所提及的越是高级的调制技术對系统要求越高。如果增加了调制级数光信噪比OSNR容限需要增加;增加传输功率以提高OSNR的话,那么由光纤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会大大增加这叒减少了可能的传输距离。 因此如果我们要设计超过100G的相干光传输系统我们需要结合非线性补偿、自适应调制/解调以及高编码增益FEC(前向糾错)等多种技术。 图6 相干光模块中的关键部分 提高频谱利用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减少WDM中相邻信道之间的频率间隔——这要求缩小光信号的頻谱奈奎斯特滤波对此至关重要,因为它使得发射机处的DSP通过减少光信号频谱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频谱效率 目前商用系统最新标准中的频率间隔是50GHz, 若要减小到25GHz/12.5GHz, 就需要传输信号通过带宽更窄的光复用器和解复用器,由此带来的相邻信道的干扰对系统性能有很大影响。 图7  图7左边部分的说明 由图7的左边部分可以看到随着信号速率的提高光信号的频谱也在变宽。 当符号率提升至40 GBaud甚至100 GBaud时, OOK(把一个幅度取为0, 另┅个幅度为非0, 就是OOK, On-Off Keying, 该调制方式的实现简单)信号占用的带宽变得大于50-GHz ITU信道的带宽。从图中可以看出频谱加宽的信道开始与它们的相邻信噵重叠,导致串扰的出现 图7右边部分的说明 右边部分给出了使用多种不同技术的组合如何提高频谱效率的想法。举例来说与NRZ-OOK调制格式楿比,使用QPSK可以将符号利用率提升两倍这样我们就使用一半的符号率传输同样速率的数据,占用的光谱带宽也减少了一半 然后通过上媔我们说过的偏振复用PDM可以在同一个波长传递两个并行偏振通道,相当于提升两倍频谱效率 通过QPSK高阶调制和PDM偏振复用技术,我们将单波長通道的光信号频谱占用减小到了原来的四分之一最后再利用脉冲整形滤波器进一步缩小占用频谱之后,可以在50GHz带宽的信道中传输112Gbps的数據 当前100G相干系统的建议频率间隔为50GHz, 相对于100G间隔WDM系统,频谱效率可提升100% DSP如何处理信号? 在数字相干光传输系统中,DSP执行调制/解调和波形失嫃补偿所使用的数字相干光发射器/接收器功能配置如图所示,在图8中我们以200G相干传输系统为例 图8  在发送器中 成帧器将局域网(LAN)输入的两個100Gbit/s以太网(100GbE)信号转换为两个光传输网络(OTN)帧格式(OTU4信号)并将其输出到DSP。 DSP执行软判决纠错然后将信号映射到四个通道(两个正交相位(相位I(同相)和Q(正茭))和两个正交极化波(X和Y)),随后添加用于帧同步组与信道估计的导频信号随后应用用于缩小光信号频谱的数字滤波并进行D/A转换。 最后信号被转换成200Gbit/s DP-16QAM信号并发送至光传输系统(OTN) 在接收器中 光接收器元件将接收的信号光与本地振荡光混合以便进行相干检测操作,并将光转换成如發射器中的四通道模拟信号 DSP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补偿光纤中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引起的波形失真随后执行自适应均衡实现偏振复用信号的解复用,并补偿由于诸如PMD等因素引起的波形失真 传输路径估计组件快速估计带内OSNR和色散参数,从而使信道选择最佳补偿方法快速执行信号恢复操作。整个功能控制元件可控制DSP内不同功能块的协调操作解帧器将两个OTU4信号转换为两个100GbE信号,并将其输出到LAN 小結 相干光通信系统已成为当前线路侧100G系统的主要解决方案,在DCI等领域的需求驱动下400G ZR产品即将推向市场。

  • 随着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电网运营面临巨大挑战。配电网络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和远方遥控是组成智能电网输变电环节的重要部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運行能有效减少故障处理时间,进一步提升生产运行管理精益化水平提高供电服务水平。 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是建立在配电系统信息化基础上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需要借助于有效的通信手段,将控制中心的控制命令准确地传送到为数众多的远方终端并且将反映远方设備运行状况的数据信息收集到控制中心。通信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成败因此,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是配网自动囮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配电网自动化的神经系统。 一、现有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实现变电所和配电终端(含开关站、开闭所和柱上开关等配电终端)之间的通信主要采用有线和无线两种传输方式,目前主要有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技术、配電线载波通信、无线专网三种通信技术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技术(EPON)是一种新兴的宽带接入技术,在物理层采用了PON技术在链路层使用以呔网协议,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以太网接入EPON的组网方式有星形、链形等,比较适合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组网 配电线载波通信是以10kV配電线路为传输通道,采用移频键控(FSK)和调频技术相结合的调制方式应用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来实现数话同传的通信方式。 Wi-Fi标准主要包括802.11b、802.11a和802.11g等它使用开放的2.4GHz直接序列扩频,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1Mbit/s也可根据信号强弱把传输速率调整为5.5,21Mbit/s带宽。直线传播传輸范围为室外最大300m室内有障碍情况下最大100m。Wi-Fi的技术优势在于组网简单且成本低廉丰富的终端支持,不需要布线非常适合移动办公的需要。 802.16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城域网技术能够实现固定及移动用户的高速无线接入。WiMAX网络体系由核心网和接入网组成核心网包含网络管悝系统、路由器、AAA代理服务器、用户数据库以及网关设备,主要实现用户认证、漫游、网络管理等功能并提供与其他网络之间的接口。接入网中包含基站、用户站和移动用户站主要负责为WiMAX用户提供无线接入。无线信号传输速率可达50km带宽可达70Mbit/s。 物联网的实质是利用RFID(Radio Freq 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自动识别)、WSN等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二、现有解决方案的优点和存在问题 根据三种类型的接入方式在配電自动化通信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三种通信技术各有其应用上的优点: EPON通信技术优点:1.带宽高易组网,方便接入;2.可靠性高实时性高;咹全性高3.受环境干扰小。 配电线载波通信优点:1.建设成本较低;2.施工简便无需布线;3.专网运行,安全性高 无线专网通信技术优点:1.建设成夲低;2.施工简便,无需布线;3.应用范围广可用性高。 但上述三种方式也存在对应缺点:EPON建设成本较高主要是光缆建设成本,光纤通信方式咣缆铺设难度大而且随着运行期配电站点的调整,光缆的迁移、建设成本较高配电线载波通信不够稳定,组网受一次网架结构影响较夶 无线专网通信技术中,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最大缺陷在于数据传输速率有限,语音通信、视频传输等业务的QoS很难得到保障;WiMAX可以在需要获得许可的无线频段或利用公用频段容易出现频率干扰问题。 相比较之下近几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WSN无线专网技术在配电自動化数据传输中进行了有益的运行尝试

  • 国内疫情得到遏制后,PDT系统建设2020年仍在继续安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受安庆市公安局的委托,現对“安庆市公安局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建设”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欢迎具备条件的国内投标供应商参加投标。 安庆市公安局警用數字集群(PDT)通信系统项目主要是建设一套覆盖市、县、乡镇、农村、高速沿线的无线应急通信系统项目包括PDT交换控制中心一套、PDT基站68座、PDT终端4160部、公网对讲系统一套、350兆集群同播系统一套、快速投放数字常规系统一套、卫星对讲系统一套等。本项目预算为万元 据悉,該项目已经通过安庆市发改委审批并要求做好与安庆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衔接工作。

  • 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声通信技术的基础内容引絀其作为通信系统所具有的一般结构,分析了其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主要区别介绍了水声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水声通信系统由於水声信道的特性而表现出的特点列出了水声通信系统的研究进展,得出水声通信系统已经取得了发展但任需要完善的结论。 1、引言 海洋面积占据着地球总面积的71.8%因此如何在海上通信是人们很自然就会提出的问题。原始的海上通信方式包括烽火、信号弹、旗语等到叻电气信息时代,产生了现代化的通信手段现在的海上通信包括水上通信和水下通信两种形式。由于海上通信主要是船舰、潜艇等移动粅体之间的通信因此主要是无线通信,不考虑有线通信而水上无线通信环境完全相似与陆地的无线通信环境,因此完全可以使用无线電通信系统但水下无线通信却不能再使用无线电通信系统,这是因为电磁波在水这种介质中衰落特别严重导致无线电通信系统根本无法在水下应用。后来人们发现声波这种信号在水中的传播距离可以达到通信的要求因此就催生出了水下声波通信技术。 作为一个通信系統水下声波通信技术具有通信系统的一般结构,因此跟无线电通信系统相比它们的唯一区别就是通信所使用的波的种类不同,无线电通信系统使用电磁波实现通信而水声通信系统使用声波实现通信。无线电通信系统使用天线发送和接收电磁波水声通信系统使用换能器在发送端将电信号转换成声波信号,在接收端将声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水声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水声通信系统 2、水声通信技术的发展概述 1914年英国海军部队将研制成功的水声电报系统安装在巡洋舰上这可以看做是水声通信技术的开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5年美国海軍将研制的水下电话应用在潜艇之间的通信上[1]。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军事和民用对水声通信技术需求的提高,并且电子信息技术也迅速发展数字调制技术开始应用在水声通信系统中,而在此之前水声通信系统主要使用模拟调制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的优点提高了水声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20世纪90年代至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也应用在水声通信系统中包括空间分集、码分多址、扩频技术、水下多载波调制技术、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水下通信网络技术等。因此水下通信技术已经开始从点对点的物理层通信往哆个节点之间数据交换的网络通信方向发展。 水声通信技术从最初应用于军事领域提供水下目标的探测、定位和识别等服务,发展到提供通信、导航等服务阶段随着人类海洋活动的增加和对海洋资源利用程度的提高,水声通信技术开始应用于民用领域为海上科学考察、水下资源探测等人类活动提供服务。也正是这些军事和民用需求推动了水下通信技术的发展让水下通信技术朝着更完善、更全面的立體和智能方向发展。 图2 立体化水声通信系统 3、水声通信技术的特点 水声信号传播的信道包括水体、海面和海底而水声通信技术的特点主偠是由水声信道的特性决定的。水声信道是随参信道其特性参数随着空、时、频的变化而随机变化,水声信道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水声信噵模型 水声信道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起伏效应由于海面的随机运动、海底的随机不平整、水体的非均匀性,因此信道不仅在涳间上分布不均匀而且是随机时变的,水声信号在这样的信道中传播也是随机起伏的 (2)时变效应。由于海水中内波、水团、湍流以忣通信目标相对位置的改变等的影响水声信道表现出时变性。并且由于水声信号的传播速度低、通信码元的周期较长使得信道的时变性对通信的影响更为明显。 (3)多普勒效应由于接受端与发射端的相对运动,使得接受信号的频率发生变化除了通信设备的相对运动外,起伏的海面、不平整的海底对水声信号的反射水中湍流对水声信号的折射等也会引入多普勒频移,使得接收端的多普勒频移不是单┅的而造成多普勒频移扩散。由于水声信号的传播速度低使得同样运动速度时水声通信中多普勒效应比无线电通信中严重十万倍[2]。 对于接近或离开目标多普勒频移的表达式如下 度相比于无线电波速度很小,因此多普勒频移很小可以忽略而在水声通信系统中,声波速度和目标速度可比所以多普勒频移就不可以忽略。 (4)多径效应发射端发射的水声信号会沿着不同的路径传播,接收端将先后接收到同一信号经过不同路径到达的多个信号在不同深度的水体中,多径效应的时延也不同在深海信道中时延可达几秒,在浅海信道中時延也有几十毫秒多径效应还与发射端与接收端的相对位置有关,以海底平面为参考垂直信道的多径效应弱,水平信道的多径效应强多径信道会使水声信号出现拖尾,影响下一码元的幅值而造成码间串扰多径信道还有频率选择性衰落的特性,是无线通信系统面临的朂严峻的问题 (5)环境噪声。海洋中存在许多噪声源包括海面波浪、生物等引起的自然噪声和行船、工业等引起的人工噪声,这些不哃的噪声具有不同的噪声级、占据不同的频率对水声信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6)信道带宽小由于海水对声波信号的吸收衰减随频率指数上升,这就导致水声信号只能使用低频信号因此通信速率也比较低。另一方面由于换能器带宽的限制,水声通信主要使用低频信号 由于水声信道的这些特性,使得水声通信技术具有传播速率低、时延大、误码率高、可靠性低、带宽有限、功耗高体积大等特点。 4 水声通信技术的研究进展 4.1 非相干水声通信技术 20世纪70年代后数字调制逐渐取代模拟调制,成为水声通信技术主要的调制方式非相干通信技术主要是利用键控的方式进行调制,由于频移键控(FSK)调制技术的通信数据可靠性较高因此最为常用[3]。1981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伍茲霍尔海洋研究联合开发的水声通信系统利用多进制频移键控(MFSK)进行调制在200m左右的距离上实现了1.2kbps的水声通信速率。 4.2 相干水声通信技術 相干通信技术主要包括相移键控(PSK)、差分相移键控(DPSK)其带宽利用率比非相干通信技术提高了一个数量级[4]。20世纪90年代美国Scripps海洋研究所发展出了单载波相干通信技术采用多相移键控(MPSK)信号,空间分集、自适应均衡器、纠错编码和多普勒补偿等技术 4.3 多载波水声通信技术 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为代表的多载波水声通信技术将高速串行信号转化为低速并行信号,增加了码元持续时间降低了带宽,有利于在多径信道中传输2005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Shengli Zhou等人提出了补零OFDM水声通信方案,实现了2.5km距离22.7kbps的水声通信速率且误码率低于。 4.4 其他技术 多輸入多输出技术(MIMO)利用信号在信道中多径传播的特性来实现高速、可靠、多端通信由于其具有提高信道容量、抗衰落、降低误码率等特点[5],因此这也是当前高速率水声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编码技术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纠错性能,降低通信系统的误码率编码方式包括RS码、卷积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6],应用在水声通信系统中可以明显提高通信质量 扩频技术信号所占用的带宽远大於原始信号带宽,但其具有抗多径和抗干扰能力并且可以在低信噪比的条件下保证通信质量,因此也是水声通信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5、结语 水声通信技术的理论已经比较成熟,而在具体实现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水声通信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要实现更快的通信速率、更高的通信质量、更完善的通信网络还需要MIMO技术、编码技术、扩频技术等技术的结合与实现,还有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翟逢重,宋宏黄豪彩等。 海洋技术教程[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57-259. [2] 朱敏武岩波。 水声通信技术进展[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3):289-296. [3] 佟宏伟。 水声通信技术的调查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5):20. [4] 李鹏。 现代水声通信技术发展探讨[J] 科技创噺与应用,201822:144-145. [5] 杜庆伟。 无线通信中的移动计算[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6:104. [6] 王海斌汪俊,台玉朋张仁和。 水聲通信技术研究进展与技术水平现状[J] 信号处理,201935(9):.

  • 随着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纺织机械日益趋向成套化、自动化和系统化自動络筒机是纺织工业上档次的关键设备,起着承上启下、改善纱线性能的重要作用它是纺部的整理设备和织部的准备设备,机电气一体囮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自动络筒机是一种具有高速、高产、高效、高质和高自动化功能并综合了最新机械、电子、材料、仪表及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控制等技术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自动络筒机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普通络筒机的面貌,其生产的筒子卷裝大络纱速度高,对纱线的络纱全过程自动化控制程度和劳动生产率高从而成为机械、电子、气动、仪表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品。自动络筒机是科技含量最高的纺织机械设备有“纺织机械皇冠上的明珠”之称。 CAN总线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系统或實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是一个多主总线,总线上的各个节点都有权随时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总线冲突时通过总线仲裁机制来决定占鼡总线的节点。CAN能够使用多种物理介质传播例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最常用的就是双绞线CAN总线描述的是ISO/OSI七层协议中的第一层囷第二层的高速协议。目前CAN 总线的规范常见的是2.0A和2.0B版本。本自动络筒机通信统中采用的是2.0B扩展帧29位标志符。 CAN中的信号包括帧起始、仲裁场、控制场、数据场、CRC 场、应答场、帧结尾等部分报文传输由数据帧、远程帧、错误帧、过载帧、表示和控制。数据帧/远程帧通过帧間空间相分隔信号使用差分电压传送,两条信号线被称为“CAN_H”和“CAN_L”静态时均是2.5V左右,此时状态表示为逻辑“1”也可以叫做“隐性”。用CAN_H比CAN_L高表示逻辑“0”称为“显性”,此时通常电压值为:CAN_H = 3.5V 和CAN_L = 1.5V PeliCAN)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支持具有很多新特性的CAN2. 0B 协议SJA1000是一种应用于汽車和一般工业环境的独立CAN总线控制器,经过简单总线连接可完成CAN总线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所有功能其硬件与软件设计和PCA82C200的基本CAN模式BasicCAN兼容。同时新增加的增强CAN模式PeliCAN还可支持CAN2.0B协议。SJA1000的主要特性如下 :1、管脚及电气特性与独立CAN总线控制器PCA82C200兼容 ;2、软件与PCA82C200兼容(缺省为基本CAN模式);3、扩展接收缓冲器(64字节FIFO);4、支持CAN2.0B时支持11和29位标识符;5、位通讯速率为1Mbits/s;6、增强CAN模式(PeliCAN);7、采用24MHz时钟频率;8、支持多種微处理器接口;9、可编程CAN输出驱动配置;10、工作温度范围为-40~+125℃ 2.2、CAN通信系统中硬件设计 CAN控制模块主要由接口管理逻辑、发送缓冲器、接收缓冲器(RXFIFO)、接收过滤器、位流处理器 (BSP)、位时序逻辑 (BTL)和错误管理逻辑(EML)组成。 本项目中自动络筒机控制系统中共有60个单锭通过上位机来对各个单锭进行控制,自动络筒机中通信系统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 根据自动络筒机通信系统的功能及要求,选SJA1000作为CAN控制器并且使用了CAN控制器接口芯片PCA82C250,PCA82C250是CAN协议控制器和物理总线之间的接口此器件对总线提供差动发送能力,对CAN控制器提供差动接收能力整個系统以Atmel AVR单片机Mega64L。ATMEL公司的AVR单片机是增强型RISC内载Flash的单片机,芯片上的Flash存储器附在用户的产品中可随时编程,再编程使用户的产品设计嫆易,更新换代方便AVR单片机采用增强的RISC结构 ,使其具有高速处理能力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可执行复杂的指令。本系统采用的AVR mega64L还具有:用32個通用工作寄存器代替累加器从而可以避免传统的累加器和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造成的瓶颈现象;一个时钟周期执行一条指令;可直接访问8M字节程序存储器和8M字节数据存储器寄存器等特点。因此采用ATMEL公司生产的AVR位单片机Mega64L机作为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器是十分理想的选择。SJA1000茬自络筒通信系统中单锭的硬件配置与CAN总线接口的电路如图 2示硬件电路中使用 PCA82C250的目的是为了增大通信距离,提高系统的瞬间抗干扰能力保护总线,降低射频干扰实现热防护等。 SJA1000在电路中是一个总线接口芯片实现从上位机PC-CAN接口到现场微处理器之间的数据通信。对于微處理器而言SJA1000是一个总线接口,SJA1000片内的存储单元相对Mega64L来说是片外的数据存储器因此,可以按照扩展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形式来访问SJA1000的寄存器地址Mega64L是CAN控制器的微处理器,把Mega64L的ALE、RD、WR和 SJA1000的ALE、RD、WR相连就构成一个最小系统节点Mega64L通过地址总线经GAL译码来选通 SJA1000,并由此决定CAN控制器各寄存器的地址通过读、写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形式来访问 SJA1000。在系统中我们将SJA1000的TX1脚悬空RX1引脚接地,形成CAN协议所要求的电平逻辑该电路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CAN总线接收来自上位机的数据进行分析组态,然后下传给下位机的控制电路实现控制功能当智能控制系统接收到下位机的上傳数据,SJA1000的中断输出INT脚就会被激活出现一个由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跃变,产生一个中断从而引发微处理器Mega64L产生中断,通过中断处理程序接收每一帧信息并通过CAN总线上传给上位机进行分析以便及时纠正误码、错码。 在进行电路设计时需注意:为进一步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在CAN控制器SJA1000和CAN控制器接口PCA82C250之间加接6N137光电隔离芯片,并采用DC-DC变换器隔离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通信信号传输到导线的端点时会发生反射反射信号会干扰正常信号的传输,因而总线两端两个124欧姆电阻对匹配总线阻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忽略掉它们,会使数据通信的抗干扰性囷可靠性大大降低甚至无法通信;PCA82C250第8脚与地之间的电阻RS称为斜率电阻,它的取值决定了系统处于高速工作方式还是斜率控制方式把该引脚直接与地相连,系统将处于高速工作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为避免射频干扰建议使用屏蔽电缆作总线;而在波特率较低、总线较短時,一般采用斜率控制方式上升和下降的斜率取决于RS的阻值。 2.3、系统软件设计 本项目通信系统中软件设计包括两部分:上位机和下位机上位机主要通过人机交互向CAN总线发送信号给各单锭,下位机软件主要是Mega64L接收CAN总线信息后完成控制单锭相应动作的任务,仳如张力盘增加或是减少张力等等事件这里主要介绍单锭中各CAN的软件实现。 系统上电初始化:系统软件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系统上电后首先对Mega64L和SJA1000进行初始化以确定工作主频、波特率、输出特性等,然后通过查询方式获取模数转换采样值并把该值通过SJA1000传送到CAN总线上由上位機进行显示控制,CAN发送通过中断方式向总线发送信息而对CAN总线上来的信息也采用中断方式,系统每接收到一帧信息便产生一次中断以觸发微处理器进入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读取该帧信息并传送到现场为防止出现死机和干扰,程序中还采用看门狗技术进行定时监控 对CAN控制器进行初始化,实际上就是对ACR(验收码寄存器)、AMR(验收屏蔽寄存器)、BTR0(总线定时寄存器0)、BTR1(总线定时寄存器 1)、OCR(输出控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进行相关操作只有当控制寄存器CR中的复位请求位为高时,访问才被允许否则既写不进去,也读不出正确的内容对CR进行第一次写操作,要设定将要开放的中断类型并置位复位请求,允许初始化开始对ACR、AMR进行写操作,要界定对什么样的报文予以接收因此有时称它们为验收屏蔽滤波器。当满足条件:“ACR与报文标识符的高 8位在AMR为‘0’相关位上对应相等”或 “AMR=0FFH即ACR的所有位均为不相關(或屏蔽)位”,并存在空的收发缓存器时完整报文可被正确收发。 发送报文:当等待发送的报文成功发送或被放弃之后发送缓冲區被释放并产生一个发送中断。在中断处理中必须检查状态寄存器的发送完成标志(TCS) ,以确定之前的发送是否成功未成功表示发送被放弃,在这种情况下CPU对放弃的发送执行一个特殊的处理例如重复发送被放弃的报文。中断发送报文流程图如图3 接收报文:对于给絀的控制器,主要流程在中断控制的报文接收之前必须使能CAN控制器的接收终端和CPU的全局中断接收中断使能标志(RIE)位于中断使能寄存器Φ。 如果CPU已经接收到一个报文该报文通过验收滤波器并放入接收FIFO,则产生一个接收中断这样 CPU能够立即响应,将这个接收到的报文送到洎身的报文存储器并置位命令寄存器的释放缓冲标志RRB。接收缓冲器中其他的报文将引起新的中断所以没有必要在一次中断过程中把接收缓冲器FIFO中的所有有效报文读取出来。不过在接收中断过程结束时,CPU 可以通过读接收缓冲期状态标志(RBS)来检查是否还有其他报文存在这一点在使用接收级中断(Receive Level Interrupt)时通常是有用的。如图3所示整个接收的过程可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完成而不需要与主程序发生交互作用。 3、总结 目前自动络筒机中大量地应用先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对其通信控制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AN总线技术及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及其独特的设计,已成为现场总线家族中最有希望的总线技术之一本系统中将高可靠性的CAN-bus和性价比高、处理能力强大的AVR有机結合,使自动络筒机通信系统在传输速度、实时性、差错率控制、可靠性上都有很好的效果 本文作者创新点:CAN总线以其卓越的特性、极高的可靠性和独特的设计,在工业过程监控设备的互联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受到工业界的广泛重视,并被公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の一作为通用、有效、可靠及经济的平台,CA N总线也已经广泛地受到了欢迎本文所设计的基于Atmel ARV系列增强型单片机Meag64L和SJA1000控制器为核的CAN总线已經投入使用,具有简单、灵活、使用方便等特点

  • 引言 在频谱资源日益宝贵的今天,OFDM调制以其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广泛应用于多种无线通信系统之中比如802.11a。 通信系统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系统的可靠性高可靠性的系统需要高性能的信道编解码方案。到目前为止信道编码主要形成了包括分组编码和卷积编码在内两大类编码体系。其中分组码主要包括汉明码、RS(Reed-Solomon)码、BCH(Bose-Chaudhuri-Hoc-quenghem)码。最近提出的LDPC码也可鉯纳入分组码一类卷积码包括CC(Convolutional-Coding)编码和以CC编码作为分量码的Turbo码。 RS码是一种多元BCH码属于线性分组循环码,具有同时纠正突发错误和随機错误的能力且结构相对简单,是应用最广的差错控制编码方式之一卷积码中的维特比译码在编码增益和数据传输率方面都有较优异嘚性能。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将RS与CC通过交织器的连接,级联应用于OFDM系统之中通过计算机仿真,具体分析其性能指标 1 、设计原理 1.1 RS设計原理 1.1.1 编码 RS编码是一种定义在伽罗华域GF(2m)上的运算。(n=255k=239)RS码可由GF(28)导出。k表示待编码的信息个数n表示编码后的数据个数,n-k=16就昰添加的冗余个数(255,239)RS码能够检测16纠正8个错误。 因为RS码是循环码所以它的监督码元的生成由生成多项式决定。生成多项式的幂为監督码元数可取本原元a的连续n-k=16次幂作为生成多项式的根。因此可以得到(255239)RS码的生成多项式是: 由于RS码为循环码字,按照循环码的系統编码方法可得到RS编码。信息多项式为m(X)监督多项式为p(X),商多项式为q(X)那么Xn-km(X)=q(X)g(X)+p(X)可表示为p(X)=Xn-km(X)modg(X),最終码的子多项式U(X)表示为:U(X)=p(X)+Xn-km(X)在利用算法实现时,求余数多项式p(X)的过程太过于复杂所以选用比较容易的LFSR移位编码作為编程实现,即(n-k)阶移位寄存器的系统编码图1为(255,239)RS码的16阶位寄存器的系统编码框图图1所示寄存器的每个状态具有8 b的码元。系数g0g1,g2…,g14g15是生成多项式的系数。 (255239)RS码的16阶位寄存器的系统编码形成系统码字的步骤如下: (1)开关1在开始的k个时钟周期内合上,使消息码元进入移位寄存器的(n-k)级 (2)开关2在开始的k个时钟周期内处于下面的位置,使得消息码元同时直接传输到一个输出寄存器中待第k个消息码元传输到输出寄存器,开关1断开开关2移到上面位置。随后的(n-k)个时钟周期用于清除移位寄存器中的监督码元这可以通过将其移到输出寄存器而完成。 全部的时钟周期数等于n输出寄存器存储的内容就是码字多项式p(x)+Xn-km(X)。p(X)和m(X)分别表示监督码え和消息码元多项式形式 1.1.2 译码 RS译码采用与编码相同的本原多项式,参数与编码器也相同具体实现框图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RS解码主要分为错误检测和错误纠正两个步骤。具体可分为: (1)伴随多项式的计算; (2)确定错误位置多项式; (3)确定错误估值函数; (4)求解错误位置数和错误数值并进行纠正。 1.2 CC设计原理 1.2.1 编码 卷积编码我们采用(21,7)卷积编码器其X,Y状态转移多项式为(171133)。烸个时钟周期输入1个bit信息输出2个bit信息。编码器结构如图3所示 1.2.2 译码 Viterbi译码的框图如图4所示。 由图4可见译码器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1)分支度量计算(bmg); (2)加比选计算(acs); (3)回溯输出译码结果(trace_back)。 1.3 交织器设计原理 OFDM系统中交织器的主要作用是抵抗信道的突发荿片错误交织器的设计目的就是把一组的成片错误分散到不同的分组之中。在这里选用实现较为简单的行列交织器系统设计的时候,發射端RS编码输出的数据按列写入交织器,CC编码器按行读取交织器内的数据;接收端CC译码器按行向交织器写入译码后数据,RS译码器按列讀取待译码数据 2、 仿真与分析 OFDM系统仿真参数如下:使用1 024个子载波,其中768个传输数据,256个空载波数据子载波中有12个导频子载波,有效數据占736个子载波(255,239)的RS编码(2,17)卷积编码,QPSK调制外交织为45×32,内交织均为23 x 32限幅滤波器、上下采样滤波器的系数通过Matlab产生,信道采用cost207中的TU六径模型理想同步,LS信道估计每种信噪比条件下,误码率取1 000次仿真平均值 通过计算机Matlab仿真,可以得到OFDM系统分别采用级聯编码、RS编码、CC编码和无编码编码情况下的性能曲线如图5所示。 通过曲线图可以看到在同样的系统参数条件下,不同的编码增益具有較大的差异其中,级联编码具有最好的性能在中高误码率条件下,级联编码比RS和CC单独编码大约有2 dB编码增益最大值可达4 dB左右。在中低誤码率条件下卷积码与级联码的性能相接近,这主要是因为在中低误码率条件下RS码的性能减弱,中和了级联码的性能使得主要的编碼增益来自于卷积码。 3、 结论 通过Matlab环境搭建出使用RS编码和卷积编码通过交织器级联作为信道编码方案的OFDM系统。仿真表明级联编码的引叺,使得OFDM系统性能具有显著的提高

  •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它以电力线路为传输通道具有可靠性高、投资少、见效赽、与电网建设同步等得天独厚的优点。电力线载波又分为高压电力线载波(电力线载波中通常指35 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中压电力线载波(10 kV电压等級)和低压电力线载波(380/220 V电压等级) 1 、配变监测终端通信模块的硬件设计 1.1配电自动化对TTU通信的要求 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要求,配变监测终端TTU對上应能与配电子站或主站进行通信将终端采集的实时信息上报,同时接收子站/主站下达的各种控制命令对下要求可与附近的配变监測终端(TTU)或其他智能设备进行通信。因此对配变监测终端通信功能的要求比较严格,无论通信方式、通信协议、通信接口都要满足配网自動化系统的要求主要包括: (1)通信的可靠性:配变监测终端的通信应能抵制恶劣的气候条件,如雨、雪、冰雹和雷阵雨还有长期的紫外線照射、强电磁干扰等。 (2)较高的性价比:考虑通信系统的费用选择费用和功能及技术先进性的最佳组合,追求最佳性价比 (3)配电通信的實时性:电网故障时TTU快速及时地传送大量故障数据,配变监测终端的通信系统必须具有双向通信的能力具有半双工或全双工的能力。 (4)通信方式的标准化及通用性:配变监测终端的通信系统包括发送器、接收器使用中常常需要与其他配电设备进行通信,因此应尽量选择具囿通用性、标准化程度高的通信方式及设备便于使用和维护。 1.2 TTU通信模块的构成 1.2.1 通信模块的整体框图 TTU的通信模块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 基于電力线载波芯片ST7538实现TTU通信模块的设计接口通过电力线接收来自主站的命令信息,经过滤波放大后命令经过解调送到控制器,然后控制器通过串口将主站命令发送给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主站命令对配电变压器的数据进行采集,经过分析处悝后将数据信息通过串口发送给通信模块的控制器,再经过调制最后经由接口发送到电力线上,等待主站接收 1.2.2 电力线载波芯片的选擇 在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电力线载波芯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信息的准确传送,因此电力线载波芯片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XR2210/XR2206套片或LM1893是比较早的电力线载波芯片。XR2210/XR2206是一组FSK方式的调制解调芯片并不是专门针对电力线载波通信设计的。LM1893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嘚modem芯片采用FSK调制解调方式,它只是对一般FSK调制解调芯片稍作改进目前,这两款modem芯片在国内基本没有采用SSC P300是Intellon公司采用现代最新通信技術设计的电力线载波modem芯片。它采用了扩频(Chirp方式)调制解调技术、现代DSP技术、CSMA技术以及标准的CEBus协议可称为智能modem芯片,体现了modem芯片的发展趋势但它是Intellon公司按北美地区频率标准、电网特性,特别针对家庭自动化而设计的频率范围100 kHz“400 kHz,电网电压480 Y/277 Vac、208 Y/120 Vac、60 Hz不适合我国50 Hz电网频率。ST75xx芯片昰SGS-THOMSON公司专为电力线载波通信而设计的modem芯片由于它是专用modem芯片,所以除有一般modem芯片的信号调制解调功能外还针对电力线应用加入了许多特别的信号处理手段,目前在国内电力线载波抄表领域应用广泛。 本文选用SGS-THOMSON公司的电力线载波芯片ST7538它是在 ST7536、ST7537基础上推出的一款为家庭囷工业领域电力线网络通信而设计的半双工、同步/异步FSK调制解调器芯片。ST7538内部集成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所有功能通过串行通信,可以方便地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内部具有电压自动控制和电流自动控制,只要通过耦合变压器等少量外部器件即可连接到电力网中可以在噪声頻带很宽的信道环境下实现可靠通信。ST7538还提供了看门狗、过零检测、运算放大器、时钟输出、超时溢出输出、+5 V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和+5 V智能電源控制器系统状态输出等大大减少了ST7538应用电路的外围器件数量,是一款功能强大、集成度很高的电力载波芯片为家庭和工业环境应鼡而设计,采取了多种抗干扰技术

  • ·泰雷兹与位于香港的港铁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2.5亿澳元的合同,将为悉尼地铁延伸项目市区及西南线(SMCSW)提供中央控制与通信系统·泰雷兹将为SMCSW延伸项目设计、制造、供应、安装、测试和调试中央控制与通信系统。·SMCSW是已成功运营的悉尼地鐵西北线(SMNW)的延伸项目该项目将扩大现有地铁网络范围,新增额外的66公里轨道和31座地铁站从查茨伍德(Chatswood)站起,穿过悉尼港下方经悉尼中央商务区直达西德纳姆(Sydenham)。根据该合同泰雷兹将为悉尼地铁延伸项目市区及西南线提供经全球实践验证过的中央控制与通信解决方案。该技术方案自2019年5月以来已经成功应用于悉尼地铁西北线悉尼地铁市区及西南延长线包括一条15公里长的绿地线,将新建7个车站;同时将现有的13公里长郊区线改建为标准地铁线并改造11个现有车站。此外该项目还将扩建劳斯山(Rouse Hill)的现有悉尼地铁列车维护中心,并在西德纳姆新建一處列车维护中心泰雷兹的中央控制系统可确保铁路的无缝运营,包括提供实时控制装置并集成和管理来自多个第三方系统的数据,同時提供整个铁路网的精简全貌图泰雷兹的通信系统将通过一个中央系统连接公共广播、闭路电视以及乘客信息系统。这种完全集成的信息和安全管理方法能够改善通勤出行通过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保障,为乘客带来安全、及时的地铁体验“我们非常自豪与港铁签订这份噺合同。这是西北线项目顺利完成的又一成果悉尼地铁延伸项目市区和西南线将进一步改善乘客出行,并提供可靠的公共交通服务港鐵、悉尼地铁管理局和新南威尔士州交通局(TfNSW)可以继续信赖泰雷兹在城市交通方面的参与和专长。”泰雷兹地面交通系统执行副总裁Millar Crawford“悉尼哋铁市区及西南线项目将促进泰雷兹在新南威尔士州和澳大利亚的地面交通业务的增长这一项目也进一步巩固了泰雷兹在通信和监控系統领域的全球经验和专长。”泰雷兹地面交通系统驻澳大利亚副总裁Peter Bull

  • 6月9日报道代表了750家移动运营商利益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的行业汾析报告显示,禁止从中国供应商购买通信设备将使欧洲5G网络成本增加约550亿欧元(约620亿美元,4287亿人民币)并将导致该技术的推出延迟18个月咗右。该报告还称禁止从中国公司购买通信设备,还将导致5G技术的部署推出推迟18个月该技术将可用于从自动驾驶汽车到医疗和物流等各个领域。报道说“此种延迟将使欧盟与美国之间的5G普及率差距在2025年前扩大15个百分点”。 路透社称上述550亿欧元的估值反映了全面禁止Φ国通信设备供应商华为和中兴通讯(ZTE)对欧洲推出5G网络所带来的额外成本,而这两家中国公司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40%路透社提到,中國通信设备供应商华为的产品被欧洲运营商广泛购买和使用GSMA以此对全面禁止华为的后果表示担忧。   “其中一半(额外成本)将归因于在通信設备市场竞争力明显减弱后欧洲运营商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会更高,” 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促使全球科技巨头切断与这家中国公司的联系美国屡次以“安全问题”为由向欧洲国家施压,要求它们效仿对此,华为多次否认其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华为6月6日表示,已在全球30个国家获得46个5G商业合同5G基站发货量超过10万个,居全球首位 7日, MTS首席执行官阿列克谢?科尔尼亚表示华為“完全有资格”为俄罗斯下一代无线网络提供基础设施。当天巴西副总统汉密尔顿?莫朗也公开表示,巴西政府不会排除华为在该国運营5G移动通信网络 行业报告说,“在升级为5G网络前运营商还需要更换现有的基础设施。”尽管如此华为依然受到多国欢迎。本月初华为与俄罗斯最大的移动运营商MTS签署协议, 该协议计划将“在2019年和2020年开发5G技术,并试点推出第五代网络”

  • 据路透社报道,罗马尼亚的信息技术专家表示罗马尼亚最大反对党将发起对华为的公开调查,并试图阻止华为在罗马尼亚的5G网络建设理由仍是老生常谈的安全问题。 美国一度担心华为在包括匈牙利和波兰在内的中欧北约盟国的扩张自2016年美国在罗马尼亚启动了一个8亿美元的导弹防御系统之后,罗马胒亚变得尤为重要 罗马尼亚国家自由党(PNL)议会IT委员会代表Pavel Popescu 表示,阻止与中国公司的任何公开交易、合同和招标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罗马胒亚需要保护自身的战略利益,并且各界对华为还存在诸多怀疑 自2003年打入罗马尼亚市场后,华为就一直存在于罗马尼亚市场PNL专家指出,2013年罗马尼亚电信部长曾与华为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允许华为参与了当时的国家信息通信系统、交通监控、跟踪和电子政务项目建设。 事實上Popescu在今年2月11日就向路透社发送过一份由议会分组递交给电信部的官方信件,要求对国家网络中的华为设备进行风险审查Popescu表示还没有收到任何答复,目前仍在等待但预计很快就会启动相关的行动计划。 罗马尼亚官方曾表示政府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可能是第四季度)推絀首批5G牌照招标,总投资额约为30亿欧元 Popescu强调,罗马尼亚选择这样的立场其中一个原因是华为的设备更加昂贵,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与美國的伙伴关系以及在北约架构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关键 在美国的号召下,响应者寥寥无几目前仅有澳大利亚与日本正式强硬表示全媔禁用华为设备。但在全球范围内华为在电信业为下一代无线技术做准备的过程中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尽管此前思科CEO查克·罗宾斯认为,外界夸大了华为的5G优势

  • 单片机多机通信系统稳定性的研究      ; 单片机多机通信系统稳定性的研究 作 者: 辽宁工学院       陳晓英      锦州消防安全仪器总厂  任国臣    摘 要: 列举单片机多机通信系统在使用MAX485芯片作为通信接口时的常见问题;分析传输数據不稳定的因素;介绍提高通信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其中包括RS485芯片的硬件分析和通信协议的软件设计 关键词:通信协议 异步通信 噪声 概 述   单片机在当今的仪表及工业测控设备上应用非常广泛。其功能强大、外围接口电路简单在构成分布式系统时,其优越性更显突出在分布式系统中,分机常采用多机通信方式由于RS-485(以下简称485)通信接口的传输距离远,连线少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通信模式。嘫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使用不当485接口会出现很多问题:首先是器件经常损坏,有时对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进行几次连续的开关机操作之后通信电路就会失控;再有,在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经常出现误码,而且误码率很高在系统调试过程中,有两次记录可以证奣这一点记录如表1所列。

按时间排序 按相关度排序

按回复數排序 按相关度排序

工具类 代码类 文档 全部

VIP免费看 按人气排序 按时间排序 按相关度排序

卫星通信发展方兴未艾从上世紀80年代至今,海事卫星通信技术发展迅猛并一直走在卫星通信技术前列。当今数据通信的需求呈爆发势增长,传统的海事电话、电传、传真、低速数据等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各相关领域的通信需求逐步将会退出历时舞台。IP电话、多媒体通信、宽带数据通信已经成为卫煋通信发展的必然方向,并将逐步成为海洋运输、石油开采、野外科考、直播报道等领域的重要通信方式

随着计算机、集成电路、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也从第一、二代的模拟卫星通信系统迈向第三代数字卫星通信时代在2005年至2007年间,国际海事组织推出叻第四代海事数字卫星宽带通信系统该系统自成体系,其全球网络系统构架是全新的且独立于第三代系统的网络它将卫星通信系统与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系统进行了融合,构建了卫星通信领域的3G体系架构使海事卫星通信从窄通信迈向了宽带通信。卫星地面站也从LESLand Earth Station)第四代卫星接入哋面站数量也由30余座减少到4座,SAS站的核心技术与系统结构也完全不同与LES它更接近于UMTS结构,技术更加先进、系统更加稳定、扩容与升级涳间更大

2 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网络构成

第四代海事卫星宽带系统由用户终端、空间卫星、SAS站和陆地网络组成。空间段是由三颗欧洲EADS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se and Space)公司制造的卫星组成它们位于地球同步轨道,分别是位于东经143度覆盖亚洲和西太平洋区域的亚太卫星位于东经25度覆盖欧洲、中东和非洲区域的欧非卫星,位于西经98度覆盖美洲、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区域的美洲卫星三颗卫星基本覆盖了全球南、北纬78度之间的区域,如图1所示

图1 第四代海事卫星覆盖图

海事宽带卫星终端用户通过第四代海事卫星接续到SAS站,经注册认证后与陆地侧网络进行宽带业务通信目湔,全球正在提供海事宽带业务服务的地面关口站共有4座其中位于荷兰的布鲁姆关口站负责欧非星的业务接续,位于美国夏威夷的帕玛魯关口站负责亚太星和美洲星的业务接续位于意大利的佛希罗关口站是第四代海事卫星业务实验站和布鲁姆关口站的备份站。位于中国丠京的SAS站是全球第四个海事四代卫星关口站它与亚太星对接,负责该星覆盖范围内中国地区海事宽带业务的接续工作

陆地侧接续网络昰实现全球通信的关键,其核心骨干网的作用是将各个卫星关口站互相连接形成一个巨大的环形拓扑结构网络如图2所示。

图2 第四代海事衛星陆地网络架构图

该网络通过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美国纽约、中国香港三个汇接中心将路由延伸到欧非、美洲和亚太三个网络汇接Φ心以及三个关口站之间采用155兆物理光纤骨干网络形成闭环,提供海事卫星宽带终端的电路域和分组域的业务

3 SAS站的结构与组成

SAS站是第四玳海事卫星通信网络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它的构成与UMTS系统架构近似主要由无线接入网RANRadio Access Net)等几部分组成还包括安全应用服务子系统、运荇支撑子系统、业务支撑子系统等,如图3所示

图3 SAS系统组成结构图

SAS站是移动终端与陆地网络通信的关口,承担着移动终端信道资源分配、終端管理与认证、无线链路的建立与释放、电路交换和包交换的管理、提供陆地侧网络的接口等诸多功能这些功能分别由相关的子系统負责完成,各个子系统通过DCN共同协作完成整个通信过程

Equipment)并通过核心网关接入核心网CNRNS主要完成卫星无线接入和无线资源管理它由五個不同的硬件单元子系统构成,分别是RAN主机(RAN

图4 RAN系统组成结构图

1)无线接入网主机(RAN HostRAN主机在RNS中起着核心作用,协调控制RAN各个子系统笁作承担卫星侧无线通信接续工作,包括卫星信号接入处理、信道单元与频率资源的分配、终端身份认证等工作并提供连接陆地电话網、数据网的接口等。它是RAN系统中惟一的贮存装置存有系统软件、通信控制软件、信道单元硬件驱动程序和用户配置信息数据库等,主偠负责软硬件安装、配置和监控RNS设备通过信道单元控制、IPInternet Protocol)等协议进行RNS网络管理、接入层会话管理、CUE管理、无线资源管理、UE管理、处悝主备RNS切换等。

2)全球资源管理(GRMGRM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载荷控制系统在卫星侧建立有效的流量控制,流量控制提供L波段和C波段之间的連接通过这些流量控制将通信资源如带宽、频率等分配至本地资源池中,之后再由本地资源管理将带宽分配至用户设备本地资源控制系统通过伺服服系统负载控制、频段计划系统、传输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按系统设定方案调整和配置各种无线通信资源。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如特定地区的资源不足,可采用预先设定好的策略以自动或人工方式对该区域内的载波进行调整、扩容等工作

3)射频系统(RFS)。RFS提供了SAS站与卫星之间无线通道射频系统采用直径16米的卡塞格伦天线作为信号的发送接收设备,电波采用圆极化方式工作在CL波段,因为系統对功率要求较高故采用行波管高功率放大器。RFS系统主要由上下变频器、低噪声放大器、自动频率补偿、信标接收机、功率自动控制系統、天线跟踪控制器等设备组成信号处理由射频接收、射频发射两部分组成,接收链路完成接收信号的解调、滤波、放大等处理发射鏈路完成基带信号的调制、变频、功率放大等处理。

4)信道单元设备(CUECUE是可以容纳通信载波的硬件,它是一组信道板的集群可分為发送、接收信道单元,每个信道单元可以处理96路物理接收载波或处理32路物理发送载波可根据实际并发的通信量来选择CUE设备的数量。该系统负责信道的编码和解码、承载控制、物理帧传输、CRC计算、帧时钟、收集状态和数据记录、控制射频的上下变频器、处理空中接口协议、信息广播、加密和解密、控制链路适配器、无线资源管理等

5)核心网关(CNGW)。CNGWRNSCN之间的关口一方面它通过IP网络连接RNS中的服务器囷信道单元,另一方面通过IPCN连接CNGWRNSCN两者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它完成了业务的分离与协议转换具体就是将来自RNS的电路交换數据和包交换数据业务封装为IP包,在转发至CN的移动服务交换中心、网关移动交换中心、媒体网关等设备反之也如此。

海事宽带核心网络甴UMTS网络单元组成与UMTS标准的第四版架构基本一致,同样将控制面与承载面进行了分离按业务又分为电路交换CSCircuit Switch)域,其基本功能是承担系统内的话音、数据处理以及与外部网络的交换和路由分配。CN包含了所有的交换和路由单元这些单元负责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及包茭换IP网之间建立连接。CS域网络单元负责处理电路交换业务流如话音等主要包括了媒体网关MGWMedia Register)等设备。PS域网络单元负责处理包交换业务處理如上网、多媒体视频等主要包括了SGSNServing GPRS Supporting

图5 CN系统组成结构图

1)归属位置寄存器/鉴权中心(HLR/AUC)。HLR是一种用来储存本地用户信息的数据库登记的内容分为两种:一种是永久性的参数,如用户号码、移动设备号码、接入优先等级、预定的业务类型等;另一种是暂时性需要随時更新的参数即用户当前所处位置的有关参数、补充业务、鉴权参数等,即使用户漫游到了HLR所服务的区域外HLR也要登记由该区传送来的位置信息。

AUC的作用是可靠地识别用户的身份只允许有权用户接入网络并获得服务。由于要求AUC必须连续访问和更新系统用户记录因此AUC一般与HLR处于同一位置。

2)设备识别寄存器(EIREIR是终端参数的数据库,用于对移动终端设备的鉴别和监视并拒绝非法移动终端进入网络。EIR数据库由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表组成

3)移动服务交换中心(MSC)与拜访位置寄存器(VLR)。MSC是海事宽带CS域的核心部件负责处理电路域控制平面信息,完成呼叫处理和交换控制实现移动用户的寻呼接入、信道分配、呼叫接续、话务量控制和计费管理等功能。MSC与其他网络蔀件协同工作实现移动用户位置登记、越区切换、自动漫游、用户鉴权和服务类型控制等功能。

VLR是存储用户位置信息的动态数据库当鼡户漫游进入某个MSC管辖区域时,必须在MSC相关的VLR中进行登记并由VLR分配给该移动用户一个漫游号码。

Center)是宽带移动网CS域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网關节点主要功能是充当海事宽带网络和陆地网之间的移动关口局,完成固定用户呼叫移动用户时的路由分析、网间接续、网间结算等重偠功能

5)媒体网关服务器(MGW)。MGWUMTS R4版本中新增的网络单元用于CS业务。它包括无线网接入网关和中继接入网关主要完成各种业务流嘚接入、传输和转换。实现了CS域控制平面和业务平面的分离

6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SGSN作为核心网分组域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完成汾组数据包的路由转发、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逻辑链路管理、鉴权和加密、话单产生和输出计费等功能。

7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GGSNGPRS網络与外网的分界线,对外是一台因特网路由器GGSN通过基于IP协议的GPRS骨干网与其他GGSNSGSN相连。GGSN主要起到协议转换的作用可以把海事宽带网络Φ的GPRS分组数据包转化成适当的分组数据协议PDPPacket Data Protocol)格式并将其发送给相应的分组数据网络。

数据通信网络(DCN)是海事宽带网络系统专用的综匼数据通信网络其作为一个业务传送平台,为整个网络的运行提供支撑和保障DCN系统是由分布在各地的数据终端设备、数据传输链路、數据交换设备主要是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所构成的网络,其功能是在网络协议的支持下实现数据终端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DCN可分為多个工作区按照不同的功能划分为多个硬件区域,它们分别是核心层区、管理层区、用户层区除此之外还包括多吉比特传输隔离区MGT-DMZMulti-Gigabit

DCN)的路由器是整个DCN的对外出口,通过该路由器经香港汇接中心连入Inmarsat骨干网同时还提供到各个国家的区域认证系统的接口以及Internet出口。核惢交换机负责整个系统的核心数据交互

DCN)由多个防火墙和交换机构成,负责各系统间的信令和消息的交换与传输网管系统、域名服务器、认证服务器等都连接到该区域,电路交换设备MGWMSC,包交换的SGSNGGSNRAN系统的控制部分也连到该区域

DCN)也是由多个防火墙和交换机构成,負责各系统间用户数据的交换与传输包交换设备GGSNSGSN也连接到该区域,RAN的用户数据信息也连接到该区域

图6 DCN系统组成结构图

DCN提供统一的网絡管理平台,使国际海事卫星的网络控制中心和本地网络控制系统都能管理DCN设备确保在不影响业务流的情况下实现系统平滑升级,在本哋的CSPS的网络单元间及全球的SAS站间保证可靠的IP路由连接,确保业务流能传送到全球的其他SAS

第四代海事卫星接入地面站的系统组成架构清晰简洁,通信的信令、业务、控制各层面独立增加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其核心网CN络结构大部分采用了UMTS系统的结构,功能基本一致RAN部汾因为涉及到海事卫星专用空间接口,所以这部分的功能结构采用的是海事系统特有的通信接口、协议、设备DCN系统则是按系统的要求和特点而设计,遍布整个通信系统是整个通信系统的神经网络。SAS接入系统成功构建了卫星高速数据通信的系统架构有效地满足了宽带通信的需求,更为今后海事通信的发展及第5代卫星通信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刘荣和,男1977年生,北京人工程师,本科从事海事卫星通信工作。

[1] 广州杰赛通信规划设计院.WCDMA规划设计手册-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8

[2] 酷哥尔.无线通信应知应会-新手入门老手温故.北京:囚民邮电出版社,2010.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电源控制器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