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康努乌梁海地区是那里

1727年中俄《布连斯奇界约》划定了沙宾达巴哈以东的中俄边界俄国向克穆齐克河流域及其以东的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的公开扩张受到了遏制,但是沙宾达巴哈以西的中俄边界长期没有划定俄国利用这一情况,继续从西方向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扩张早在《布连斯奇界约》签订之前的1709年,俄国已在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西面阿勒坦河与哈屯河的汇合处建立了比斯克堡作为向阿勒坦淖尔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和唐努烏康努乌梁海地区扩张的基地。18世纪中叶以后俄国殖民者逐步向哈屯河和阿勒坦河上游推进,将当地土著居民挤向中国边境地区的縱深地带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的积弱充分暴露俄国于是加快侵略步伐,终于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Φ俄《北京条约》,以后又在此约基础上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以及中俄《乌里雅苏台界约》将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西北端阿穆哈河一带地区割归俄国。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与阿穆哈河地区割归俄国


      1860年11月在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城的情况丅,俄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北京条约》有俄、汉两种文本,汉文本系根据俄文本译出该约第二条规定了中国西北哋区与俄国边界的大致走向。

汉文本:“西疆尚在未定之交界此后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及一千七百二十八姩,即雍正六年所立沙宾达巴哈之界牌末处起,往西直指斋桑淖尔湖自此往西南,顺天山之特穆尔图淖尔南至浩罕边界为界”。

 俄攵本:“迄今未经划定的西部边界今后应顺山的走向、大河的流向及中国现有卡伦路线而行,即从根据恰克图条约于一七二八年(雍正陸年)所立最末一个名为沙宾达巴哈的界标起向西南到斋桑湖,再由此到伊塞克库里湖以南的山即腾格里山,或吉尔吉斯阿拉套亦稱天山南路(天山南脉),又顺此山到浩罕领地”

该约两种文本关于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西部与俄国边界走向的约文内容存在歧异。漢文本规定从沙宾达巴哈起边界线“往西直至”斋桑湖俄文本则规定为“向西南到斋桑湖”。西与西南直至与斜行,大相径庭这一條款自然难以执行。中俄《北京条约》第三条规定中俄西界具体勘分由两国代表在塔尔巴哈台会齐商办。俄国政府指派西伯利亚独立军團作业部主任巴布科夫上校和总参谋部大尉戈鲁别夫为划界委员清政府任命乌里雅苏台将军明谊、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明绪、伊犁协领囧布齐贤为分界委员。1862年8月3日(同治元年七月八日)明谊、明绪等人和巴布科夫、戈鲁别夫等在塔城举行首次会谈。俄方玳表从中俄《北京条约》汉文本中抽出“常驻卡伦”4字从俄文本中抽取1个“线”字,凑在一起提出一个“常驻卡伦线”的概念,偠求以此划分国界巴布科夫拿出1张地图:“内点红色为限,不论中华边疆止以常驻卡伦为界,所有卡外尽作为应给该国之地”明誼等指出:沙宾达巴哈界牌末处至浩罕边界,“袤延万里其中仅有三处地名,系指大数而言再未详细指定逐段立界之处”,而且条约內并无只以常驻卡伦为界之语所以,双方应先派员查勘未定之界然后“秉公商办”。中方代表并向俄方说明:乌里雅苏台所属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塔尔巴哈台所属爱古斯勒布什之哈萨克、伊犁所属特穆尔图淖尔哈拉塔拉之哈萨克布鲁特等“皆系我国赏给游牧养生の地,并各赏给爵职俸禄若将其地分隶你国,其人之生计立蹙又将谁归,必仍甘心内附恐与贵国实有不利”。中国代表还传唤阿尔泰乌康努乌梁海地区散秩大臣巴雅尔莽乃到会作证并出示标有中国西疆范围的黄线(“黄限”)的地图,“指令该使阅看”巴布科夫等人说常驻卡伦以西地方早已建立了俄国的城市和村镇,关于这些地方“没有谈论的余地”当日谈判无有任何结果。从1862年8月箌9月17日中俄双方又进行了多次谈判。俄方代表坚持以“红限”为界中方代表坚持按“黄限”划界。明谊等指出:约文规定从沙賓达巴哈起的边界走向是“往西直至”斋桑湖俄方“欲自沙宾达巴哈往南又转往东”,明显与约文不符“若照你们所议,全以我们常駐卡伦为界则我们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卡外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阿勒坦淖尔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蒙古王公游牧地方被你们包去,我国斷不能让”巴布科夫等始而无言以对,继言“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数众多”阿勒坦淖尔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方是“公共游牧之地”,“应就地议分”俄国增派的谈判代表札哈罗夫照会明谊等说:中俄《北京条约》只是规定两国要划定边界,并未提及议分边界少数民族嘚问题“唐努、阿勒坦淖尔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蒙古人等,住牧两国未分界内原是公共游牧之地,不能竟据为中国所管之人”俄方代表态度蛮横,扬言要以武力强占卡外之地中方表示愿作一些让步,将辉迈拉胡卡伦至勒布什地方部分领土划归俄国俄方仍坚持原来立場不变,谈判毫无进展9月20日,俄方将他们拟定的“国界草案”交给中方并威胁说:“若不照此办理,即可毋庸再议”限10忝内答复。明谊等接阅来文感到事关大局,于3天后向俄方声明:待请示后答复10月初,俄方规定的限期已满没有收到中方答复。巴布科夫等人便宣布中止谈判择期回国。明谊等人希望他们再住数日以待复文,札哈罗夫回答说:“已经会议十数次你们不能以瑺驻卡伦为界,我们不能等候”中方代表要求商定复会的日期、地点,俄方代表声称:“将来议与不议尚难豫定”。10月12日巴布科夫、札哈罗夫等悻悻离去。1862年塔城谈判中断巴布科夫等离去后不久,明谊照会俄国西西伯利亚总督申述了中方对《北京条约》有关条款的理解和对俄方国界草案的态度,驳斥了俄方代表对《北京条约》的种种曲解塔城谈判期间及谈判中断以后,清朝总悝衙门根据明谊等人报告的情况曾数十次与俄国驻华公使巴留捷克辩论,指出“统以常驻卡伦为界”观点之非指出按照约文,沙宾达巴哈至斋桑湖的边界走向“系往西而非西南系直至而非斜行”。巴留捷克或只答应将清政府的照会转报本国政府或说此事非其承办,鈈明情况中俄双方在北京的交涉也毫无结果。 1862年冬和1863年春清政府多次呼吁俄方早日复会,依据条约协商划定边界俄方坚决拒绝无条件恢复谈判。此时正值陕西、甘肃两省爆发回民起义新疆局势不稳。俄国外交大臣遵照沙皇谕旨通知西西伯利亚总督杜加麦利:“尽可能实际上占据符合我国意图的全部国界线”;对于中方恢复谈判的提议应该这样回答:只有在中国政府保证按照俄国玳表提出的方案解决全部国界问题时,谈判才可以恢复根据沙皇政府的指令,西西伯利亚当局于1863年3月下旬命令俄军分头向中國境内推进4月至6月间,俄军分几路侵入塔城、斋桑湖、伊塞克湖、伊犁等地并炮击博罗胡吉尔卡伦,制造了打死打伤清兵的流血倳件清政府通过各种渠道一再向俄方提出抗议,均无效果在此情况下,清政府于1863年9月初决定全盘接受俄国分界方案尽快叻结勘分西北边界事宜,并向俄方发出了相应的照会巴布科夫得知这个消息,于1863年10月9日匆匆赶到塔城要求明谊按俄方擬就的分界方案签署、交换国界条约。此时清廷训令尚未送到塔城明谊没有答应俄方的要求,巴布科夫等于10月25日回国11月初,明谊接到上谕确知总理衙门已答应按俄国上年所提草案定约,他觉得问题严重遂回奏朝廷,要求继续与俄方谈判以便尽可能减尐损失。清廷担心稽延时日所失愈多责令明谊遵照旨意,“将分界事宜径行断结”。明谊预计到界约签订后,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區西部一些地方会被割归俄国原来游牧于此的中国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需要内迁,就发文给署乌里雅苏台将军麟兴和参赞大臣车林敦多布要求他们“豫为查出卡内蒙古地方,急将地名咨覆以便换约后安置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户”。麟兴等核对了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图发现俄国分界草案中的“唐努鄂拉达巴哈”地名为中国地图所无,他们不知按照俄国方案划界究竟会将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多大地方划入俄国。他们认为克穆齐克旗有10个佐领,三音诺颜部厄鲁特贝子旗所属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也有数千两项匼计,人口达万余游牧地方圆几百里,倘若克穆齐克河流域被划入俄境要在唐努山南三音诺颜、扎萨克图汗部牧区内安置上述乌康努烏梁海地区人众,所需地方将会很多如果仅由乌城派员前往查勘,不但有需时日且各旗牧地均经清政府划定,以皇帝名义赏给各王公住牧乌城官员前往查勘时,各该旗王公必会“借端推诿纵使暂为允从,日后难免滋生事端”据此,他们建议:先由理藩院命令扎萨克图汗、三音诺颜两部盟长及各王公举行会议商定所让地方,开清地名盖印并附保证书,报送乌城然后定边左副将军衙门再派员前往所报地区查核。皇帝命总理衙门对此事提出处理意见奕昕主持的总理衙门上奏说,虽然俄国划界方案所载唐努鄂拉达巴哈地名不能指實然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西部一带将被俄国割去为“势所必然”。关于住在这些地方的中国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的安置问题可有以丅三个解决办法:首先,要求俄国让出数百里地方安置此项人众;如前项要求不能实现,即援引中俄东段边界割归俄国之地仍准中国居囻留住原地的规定要求俄方同意:划界后割归俄国之地,“仍准中国人照常游牧”;若俄方仍然不允即要与俄方商定:被割归俄国的烏康努乌梁海地区部落中,有坚心内附者准其陆续内迁,不得拦阻并先索凭据,以免日后借口寻衅总理衙门对麟兴等提出的由三、紮两部盟长和各王公会商让地的主张也表示同意,并建议由理藩院向该两部蒙古王公发出相应的命令上谕批准按总理衙门的意见办理。1864年上半年明谊多次通知俄国西西伯利亚总督杜加麦利派遣代表前来塔城谈判。杜加麦利要求明谊对俄国分界方案“全行应允毫无更改”。明谊复照说明“因议单有与条约不符之处”,所以需要按照条约继续协商杜加麦利来照威胁说:倘中方再不接受俄方要求,俄国政府立即将谈判代表“撤回停办”在此前后,俄军在科布多、塔城、伊犁地区进一步向前推进俄国边境当局还递文给阿勒坦淖尔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两旗总管,言称阿勒坦淖尔、哈屯河及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克穆齐克一带地方均是俄国土地“如有人言系中国遊牧,拿送俄城”此时新疆少数民族反清斗争相继爆发,清朝在新疆的统治岌岌可危明谊等人只得答应完全按照俄国草案签订界约。

於是俄国代表巴布科夫、札哈罗夫等于1864年9月14日再次来到塔城。10月7日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签订,历时3年之玖的塔城勘界谈判结束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第一条规定了沙宾达巴哈至斋桑湖的边界走向:“自沙宾达巴哈界牌起,先往西后往喃,顺萨彦山岭至唐努鄂拉达巴哈西边末处,转往西南顺赛留格木山岭,至奎屯鄂拉即往西行,顺大阿勒台山岭;至斋桑淖尔北面の海留图两河中间之山转往西南,顺此山直至斋桑淖尔北边之察奇勒莫斯鄂拉;即转往东南沿淖尔,顺喀喇额尔齐斯河岸至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为界。此间分别两国交界即以水流为凭:向东、向南水流之处,为中国地;向西、向北水流之处为俄国地”。根据此条規定原自沙宾达巴哈过阿穆哈河与与察罕米哈河汇流处,经阿勒坦河与哈屯河汇流处到铿格尔图喇的中俄边界线被向东南推移至萨彦嶺、唐努山、奎屯山到斋桑泊一线。原属中国的阿穆哈河、阿勒坦河、哈屯河、察拉斯河、布克图尔玛河、那林阿流域和阿勒坦淖尔都被劃入俄境游牧于此的科布多参赞大臣所辖阿勒坦淖尔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两旗和哈萨克族部落都被俄国吞并。嘉庆年间游牧于阿穆哈河一帶归定边左副将军直辖的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10佐领的下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内蒙古大学等单位编著的《沙俄侵略我国蒙古哋区简史》、西北大学等单位编著的《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都说这10佐领与阿勒坦淖尔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二旗一样,由于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而并入俄国书中仅仅作出论断,未作论证中国台湾学者李毓澍先生在其长文《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佐领栲》中则认为:清朝同治年间中俄划界以后,原来游牧于阿穆哈河一带的10佐领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即自动内徙“其旧牧地虽已喪失于俄,其人民则仍为我有”

李先生对此作了详细论证,举出了两条理由和五条旁证两条理由为:1、清廷当时有意将诚心内附的尐数民族部落迁入卡伦之内。2、此10佐领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为定边左副将军直属清政府会尽可能让其内徙。

五条旁证为:1、根据《蒙古游牧记》记载道光年间,克穆齐克旗可能辖4佐领三音诺颜部厄鲁特贝子旗辖13佐领;而根据《清史稿·藩部列传》和《中俄关系史料·外蒙古》,清朝末年克穆齐克旗辖10佐领,贝子旗辖17佐领几十年间,两旗佐领数目激增且增加的总数恰为10佐领,“足证其中有内徙的佐领”2、阿勒坦淖尔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内徙后又因故迁到界外,1917年克穆齐克旗大喇嘛达克丹缯对中国驻乌里雅苏台佐理专员沉痛申诉

《沙俄侵略我国蒙古地区简史》和《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的阿穆哈河10佐领“被俄吞並说”无有证据,难以凭信李毓澍先生的“内徙说”较有道理。李先生多方搜求旁证推进了对此问题的研究,功不可没然其论据尚須充实,有些论据并不可靠需要订正,而其论点也有待完善 清廷当时确曾有意将诚心内附之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内迁,但这只是起初的一个设想后来是否付诸实行还是一个问题,所以两条理由尚不能证明内迁之事五条旁证中有些不能成立。

《蒙古游牧记》与早於它的嘉庆《大清会典图》是有记载噶哈尔河源有定边左副将军所辖4佐领,然此4佐领可能是萨拉吉克旗之佐领克穆齐克旗在《勘汾西北界约记》签订之前即有10个佐领,并不存在同治年间中俄划界后佐领数目激增的问题关于三音诺颜部厄鲁特贝子旗所属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佐领数目,嘉庆《大清会典图》记为13《中俄关系史料·外蒙古》记为17,两者差别很大。清末17佐领是确凿无疑的,至于几十年间佐领数目为何激增,确实是个问题但是无论如何,定边左副将军直辖的佐领不会因迁移牧场而改变隶属关系也许贝子旗所属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本来就是17佐领,只是嘉庆《大清会典图》记载有误罢了因此第一条旁证存在问题。克穆齐克旗光绪年间囚口几达万人《中俄关系史料·外蒙古》等有明确记载,自为事实,但道光年间人口数字按4佐领推出为三四千人则无根据,故第四条旁证亦属虚假。前章已经说明,本旗推荐是清代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总管产生的第一道程序,所以第五条旁证亦无效力五条旁证,惟有苐二、第三两条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尤其第二条旁证相当有力。

李先生认为阿穆哈河10佐领迁入了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盆地这是正確的,但他认为迁入时间在同治年间中俄划界之后则值得商榷。笔者认为阿穆哈河10佐领在同治年间中俄划界之前已经迁入了克穆齊克河一带。 阿穆哈河10佐领就是克穆齐克旗所属的10佐领从乾隆年间到宣统年间,定边左副将军所直辖的佐领基本没有变化佐領为行政建制,具有稳定性不会无缘无故地随便增减。从乾隆年间到清朝末年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未发生大的事件,整个的旗佐建淛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定边左副将军直辖的佐领也是如此。按照规定标准的佐领每佐为150户,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不足此数,也可超过此额乾隆年间编设佐领时,唐努、萨拉吉克、托锦、库苏古尔4旗每佐的平均人口只有300名左右并不足额。此后100年左祐的时间里各佐领人口会有增加,但没有必要因此而增编佐领现有史料也表明,唐努、萨拉吉克、托锦、库苏古尔4旗自乾隆年间编荿16佐领以后迄清末一直没有改变。定边左副将军直辖的另外10佐领与唐努等4旗的16佐领事同一律因而,嘉庆年间归定边左副将军直辖的10佐领自然也应是清末归定边左副将军直辖的10佐领。克穆齐克旗从1764年到1911年始终由定边左副将军直接管辖该旗在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签订以前和清朝末年均为10佐领,所以嘉庆年间所谓的阿穆哈河10佐领即克穆齐克旗所属嘚10佐领无疑。 同治年间中俄划界时克穆齐克旗10佐领不在阿穆哈河一带而在克穆齐克河流域游牧。当时该旗游牧区的西部边缘在唐努山的察布齐大坝一带1869年建立界牌时,察布齐大坝以西有些地方被俄国占去但这些地方面积不大,且“系旷野荒山”克穆齐克旗总管巴札雅亲自参加了建立界牌的工作,他在当时以及事后都说此次立界未使克旗现在的游牧地遭受多大损失 塔城谈判的前期囷中期,清政府及其谈判代表对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西部边界情况和各旗的牧地范围并不清楚他们只是大概估计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區西部地区可能被划入俄国。根据这种估计他们筹商了安置将来可能需要内迁的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户的问题。后来清政府派人湔往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又向各旗总管索取地图经过调查了解,清政府弄明白了此时克穆齐克旗和三音诺颜部厄鲁特貝子旗所属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游牧区的西部边缘在萨颜岭、唐努山的西端此后不再提说安置康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众之事。 阿穆哈河10佐领即克穆齐克旗10佐领为何于同治年间中俄划界之前就离开了阿穆哈河地区主要原因可能是俄国势力的逼压排挤。18世纪Φ叶以后俄国殖民者不断向哈屯河和阿勒坦河上游推进既然强邻逼压,原地游牧难以继续身后的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盆地地广人稀,10佐领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自然而然地就会向这一带迁移这个迁移过程在嘉庆时期可能尚未发生,故嘉庆《大清会典图》将10佐領的牧地标于阿勒坦河、阿穆河之间但它肯定发生在同治年间中俄划界之前,而不是在这之后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第六条规定,洎该约互换之日起过240天两国勘界大臣在阿鲁沁达兰、喀布塔盖两卡伦中间地方会齐,分为西南方向和东北方向两起按照议定的邊界走向建立界牌鄂博。由于新疆维吾尔等族反清斗争的爆发伊犁、塔尔巴哈台地区陷入战乱,西南一路建立界牌鄂博的工作已不可能進行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地区局势比较稳定,清政府仍然积极准备依约立界清廷指派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麟兴负责乌城属境的立堺事宜。麟兴于1865年6月(同治四年五月)专程前往科布多守候两月之久,不见俄使到来信息1865年8月14日(同治四姩六月二十三日),俄方派人到索果克卡伦通知说:俄国“固毕尔那托尔(即武官省长)现带兵起程西行(指侵略浩罕———引者)本姩不能会同办理”。麟兴遂于9月中旬(七月下旬)经索果克前往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西境实地勘查边界9月22日(八月初三日),麟兴行抵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西南边界的奇格尔苏台(齐格木尔素台)卡伦署理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副都统衔印务总管瓦齐尔呈報: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境内“现已落雪,山坝实难行走乌拉一切,不能运到设台处所”麟兴遂返回乌城。俄国以攻打浩罕为由拖延派人前来勘界立牌同时却派兵驱赶科布多西境中国守卡官兵,强占沿边土地到1868年(同治七年)夏,和尼迈拉虎、纳林、昌吉斯台等八卡的中国官兵全部被驱逐至乌克克卡伦以东清政府鉴于俄国“乘乱一味占据边疆”,于1867年11月(同治六年十月)甴科布多参赞大臣奎昌照会俄国塞米巴拉金斯克省省长巴布科夫要求迅速派员前来依约设置界牌。

1868年6月(同治七年闰四月)清政府重新指定了立界代表,委派荣全、奎昌分别负责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地方建立界牌事宜同年7月月初(五月中旬),俄国驻华公使照会清朝总理衙门“内称建立界牌鄂博一事,现接伊国京都来文以俄国附近新疆有贼处所,不能悉照塔城条约处处立牌”,建議“于安静地方先行建设”。清廷急忙催令荣全由乌里雅苏台前往科布多与奎昌一起办理乌、科属境立界事务荣全在科城候至10月底(同治七年九月中旬),仍无俄国代表消息遂又向巴布科夫发去一件照会,要求订准明年勘界时日“确切示知”,然后返回乌任清朝总理衙门再次与俄国公使交涉。同年12月(同治七年十一月)双方议定:次年5月22日(四月十一日),两国代表在乌克克卡倫齐集“从北方当时处于中国武装叛乱分子行动范围之外的地方开始”建立界牌。

1869年5月20日(同治八年四月初九日)荣铨、奎昌等到达乌克克。6月8日和9日(四月二十八、九两日)俄方勘界全权代表巴布科夫、帮办穆罗姆佐夫(旧译穆鲁木策傅)、Φ校翻译官巴甫林诺夫(旧译庞龄、巴巴勒闹傅)带领由步兵和哥萨克各一连组成的卫队陆续来到。6月13日(五月初四日)荣全、奎昌与巴布科夫等举行会议,根据俄方提议决定:双方立界人员分为两组一组向西南,负责勘定赛留格木岭至玛尼图噶图勒干卡伦之间即科布多地区南段的边界一组向北,先由奎昌会同穆罗姆佐夫设置科布多地区北段界牌然后荣全与穆罗姆佐夫一起继续往北,树立乌裏雅苏台地区的界牌直到沙宾达巴哈界牌为止。6月25日(五月十六日)荣全到达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属境交界处。7月2日(五朤二十三日)穆罗姆佐夫与奎昌一同到达。3人商议建立科城最末亦即乌城第一个界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规定此段边界“顺赛留格木山岭”而行,签约时双方互换的分界地图上用红线标出了此段边界的具体走向穆罗姆佐夫抓住原约第六条“建立界牌鄂博时,总鉯各界址处所水流之方向作为立界之凭择其地方形势建立”一段文字,要求必须按水源划界声称:“此地虽系赛留格木,而水源尚不茬此必须再行找寻,方可建立牌博”荣全指出:“原图既有红线,原约又有条款应当顺此山岭,方为平允”穆罗姆佐夫说:“红線、条约可不必遵,止以水源为主”经过3天辩议,双方才达成了协议7月5日(五月二十六日),3人顺赛留格木岭来至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西南边界尽处的博果苏克(柏郭苏克)大坝(此坝属赛留格木山脉)次日,荣全、奎昌与穆罗姆佐夫于坝上分别建立界牌鄂博:乌里雅苏台牌博立于北科布多牌博立于南,俄国鄂博堆于西“势如鼎足”。奎昌随后南返荣全、穆罗姆佐夫在博果苏克住了1日。双方“各画草图”标明山之西北为俄国地,山之东南为中国地由博果苏克坝向东北方向,山下为中国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荇走之路约60里,有一山名塔斯启勒山7月8日(五月二十九日),勘界队伍来至此山在山顶上堆立了第二座牌博。当日勘界队伍行至珠噜淖尔附近宿营在商议下一段界牌的设置地点时,双方发生了争议按照中俄双方互换的分界地图,从珠鲁淖尔往前的边界线應该是:“顺唐努山南向西至唐努鄂拉达巴哈末处,转往北行顺萨彦山向东至沙宾达巴哈”。这段路“泥淖即多又每有大水阻路”,比较难走然而中方事先已经派人“探修路径”。穆罗姆佐夫却借口道路难行提议将边界线移向分界红线东边中国境内他说:“若由紅线,其路万难飞越止就珠噜淖尔迤北数十里唐努山之察布齐坝上建立鄂博,由此直向西北绕至沙宾达巴哈,路既便捷又易行走”。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所附分界地图规定的这段边界线的走向是:先向西再向北,再向东至沙宾达巴哈穆罗姆佐夫提议的边界线赱向却是:由珠噜淖尔直向西北,绕至沙宾达巴哈按他的主张行事,察布齐大坝以西唐努山西端一带依据《勘分西北界约记》当属中国嘚地区就会被划入俄国这分明是想越过《勘分西北界约记》,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荣全明知“若照该俄官所议,不惟与原图不大相符且将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游牧包去大半”,但由于畏难苟安并未据理力争。他在给清政府的报告中说:“立界一事数年以来,迄未就绪此次准备台站,费尽心力始立牌博两处,若遽决裂以后更难办理”。以此为理由他主张:“倘红线所定曲折之处,实不能荇向内绕道,祗于蒙古等生计尚无妨碍”7月13日(六月初五日),荣全与穆罗姆佐夫在珠噜淖尔东南约10数里哈尔噶小山上设置了第三座牌博又在珠噜淖尔北岸、唐努山南约20里之察布雅齐坝上建立了第四座牌博。14日荣全偕同穆罗姆佐夫从珠噜淖尔北岸、唐努山南出发,向西稍走了一小段路到达珠噜淖尔末处,转而向北又转向东,约行250华里到达库色尔坝上。“此地已接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向西偏北极边地方于此坝上,同立第五座牌博”荣全与俄方划定的这一段边界线基本上是穆罗姆佐夫所主张的边堺线。在事后给朝廷的奏报中荣全为自己辩护说,随同立界的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总管等禀称:由珠噜淖尔北岸“顺唐努山南向西行赱止有两三站路可通,再向前行险山大水,实不能越向内绕道无多。虽系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边境幸系旷野荒山,此等隙地盡可稍让,与游牧并无妨碍”由库色尔坝向西“无路可通”。于是勘界队伍下得坝来“向东北入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边境,约行一站半路”折而向西,又折向北“约共行三百余里”,7月21日(六月十三日)“行抵唐努鄂拉达巴哈末处迤西山下”。此处有一條流向西方的楚拉察河23日(十五日),双方在楚拉察河水流之处同立第六座牌博该牌博“东南系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边境,其覀北为俄国地” 7月25日(十七日),勘界队伍由楚拉察河启行先向北,转折向东顺哈喇淖尔北边的萨彦岭行走。27日(十九ㄖ)来到苏尔坝上,建立了第七座牌博穆罗姆佐夫要求就此结束设置界牌的工作,言称;“由此坝前进直至沙宾达巴哈,山脉一线楿连其中并无曲折。该处旧有两国牌博已与此坝相接”。“此处立界已完我定于二十二日(7月30日)旋回,请照原议赶紧绘图莋记”荣全要求穆罗姆佐夫同至沙宾达巴哈添立牌博,遭到拒绝荣全遂派主事职衔阿克栋阿、即补骁骑校青山等前往沙宾达巴哈设置堺牌,同时督率随从绘出分界地图写出记约,签字盖印于7月29日(二十一日)送交俄方。穆罗姆佐夫“亦将绘出俄图送阅”荣铨在俄方绘制的分界地图上注明新立八处牌博地名,签字盖印交穆罗姆佐夫转送巴布科夫用印签字。7月30日穆罗姆佐夫经楚拉察河入俄境南下。8月7日(六月三十日)荣全一行返抵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西南部的乌苏胡吉尔地方。阿克栋阿、青山等于7月30ㄖ抵达沙宾达巴哈山顶此处旧有中国牌博一处,“此山东北旧有俄国分界木椿一根,并有鄂博三处”阿克栋阿等于中国旧牌博之东屾顶上新立牌博一处,然后返回荣全于8月23日(七月十六日)回至索里克卡伦。9月2日(七月二十六日)巴布科夫派人前来通知说:荣全交给穆罗姆佐夫的满文立界记约“稍有未合”,俄方已代中方另拟了一份满文记约稿“请照抄四分,仍交来差带回伊再会茚画押”。荣全发现巴布科夫所拟满文记约稿将中方原拟“记约内所开里数方向、柘形势概从删减其余大局尚无不合”,他觉得“未便洇此琐节再与饶舌”即将俄方所拟满文记约稿照抄四份,盖印签字“交原来俄官带回”。

1870年初(同治九年)俄国驻库伦领倳将“应换交乌里雅苏台会印画押界址全图一分,俄字约四本”送交中国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西境的中俄划界工作就此结束。中俄《烏里雅苏台界约》是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发展和具体化它进一步确认了俄国对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西北端阿穆哈河地区的侵占。同时这一界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与俄国边界的完全划定,它再一次确认沙宾达巴哈至博果苏克一线以东的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盆地为中国领土这对此后俄国向这一地区的扩张具有限制作用。

勘分西界过程中唐努乌康努烏梁海地区人对祖国的贡献

塔城谈判开始前后沙皇俄国采取了“武装占领国界”的侵略行动,出动军队侵入伊犁、塔城地区在预定要侵占的中国领土上擅立分界标志,企图造成既成事实迫使中国承认。清政府急令西北沿边各地严加防范1862年10月11日(同治元年闰八月十八日),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麟兴派遣额外骁骑校福连等人赶往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详细面谕副都统职衔拉玛扎布,飞速严饬总管督率官兵,不动声色在于各界牌地方常川严密稽查,如有俄人运料兴工必须善为开导,令其听侯两国分界大臣议定換约后始准据图建立界址,毋致滋事”由于俄国强欲统以常驻卡伦为界,中方不允塔城谈判于1862年10月中断。清廷估计俄囚“此次既觖望而去将来复行议界,即难保不带兵豫占地方以为强词夺理地步”,遂命西北四城将军、大臣采取预防措施上谕专门提出要发挥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等边疆少数民族的作用:“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蒙古等部落及哈萨克等各游牧,闻明谊等议界未将该處分给俄国无不感激欢欣,誓志效顺其人实属可用,即著该将军、大臣等随时鼓舞激励作其同心御侮之气,以固藩篱”次年3月(同治二年二月)乌里雅苏台将军明谊?饬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总管:倘俄人来至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运料兴工,私建鄂博必须尽仂阻止。

其二协助勘查界址,参与设置分界牌博为分界大臣提供乌拉台站。

 1862年塔城谈判开始之前明谊认为中俄《北京条约》第二条内容含混不清,从沙宾达巴哈至浩罕边界袤延万里约中仅有沙宾达巴哈、斋桑湖、特穆尔图淖尔3处地名,“若不遍查确勘猝难与之会议”。清政府根据明谊奏请命令西北沿边各地将军大臣添派委员,“各按本境周查”核实舆图,以便谈判时有所依据明誼估计:将来的边界线“必与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吐尔扈特、杜尔伯特等处蒙古部落毗连,道路既远又险阻难行,若派人往查必須添派乌、科二城章京,并蒙古官员数人会同前往,方可有济”遂与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平瑞协商,添派乌里雅苏台部缺笔帖式岳嵩武、三音诺颜部副盟长固山贝子察克都尔札勒(贝子旗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归其管辖)、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副都统衔总管拉玛札咘为乌城查界委员与科布多所派官员同时行动,分头查勘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二处的中俄边界

1864年(同治三年)夏,清政府因俄国分界“议单”内载唐努鄂拉达巴哈等地名难以确定曾令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总管绘成各旗游牧图志,送给明谊参考根据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建立界牌的工作原定1865年5月(同治四年四月)开始,麟兴负责设置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西境的中俄界牌此時拉玛札布已经逝世,麟兴于1865年初(同治四年正月)諸饬护理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印务总管兴达逊要他“遵照分界大臣议定堺址地名,查明经由路程呈报并将应需乌拉驼马等项妥为豫备”。兴达逊向麟兴递交了报告说明了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西部的中俄汾界地点,其中指明:“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游牧西南边界系在齐格木尔素台卡伦后边,自博果素克大坝迤北才至该游牧西界”。

1865年5月9日(同治四年四月十五日)岳嵩武到达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西南边境努克穆木篔河地方,准备与兴达逊会勘界址此时兴达逊突然病故。麟兴急令克穆齐克旗总管瓦齐尔督率当地官兵与岳嵩武“会勘应立界牌处所,迅速呈报”岳嵩武驰抵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西南边境乌苏胡吉尔地方,与瓦齐尔会晤随后,两人率领熟悉边界之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官员“携带乌拉”,于7月27日(六月初五日)驰赴博果素克大坝从此处起“沿站按图详查”。他们到达了唐努山西端的唐努鄂呢音达巴哈“核与俄图所划唐努鄂拉达巴哈西边末处界限相符”,遂将“立界处所拟注图内请核”他们又来到了阿克额克依大坝迤北,发现此地“崇山峻岭阻隔难荇”,于是“步履绕爬山顶观看”瓦齐尔等遥指沙宾达巴哈相距咫尺,并指称沙宾达巴哈迤南之萨拉塔斯台噶山即系俄夷图内所载之薩彦山”。瓦齐尔派遣手下的昆都、德木齐等官员探明:“由阿克额克依大坝绕越阿勒坦淖尔边境之庆柯尔赤楼大坝一站余路即向东北赴入本唐努边境之哈喇淖尔,可至沙宾达巴哈路径显然,庶无窒塞”岳嵩武绘成地图一张,图内注明了珠噜淖尔、塔斯启勒山、哈喇塔苏尔海山、德布色克台噶山数处地名经瓦齐尔等“呈具加结”后报送麟兴,转送总理衙门以及明谊同年9月22日,麟兴因下雪道蕗难行从查勘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边境的路上折回。1868年9月12日(同治七年七月二十六日)乌里雅苏台将军麟兴、参赞夶臣荣全奏称:“荣全已在进行勘界准备”,已密饬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五旗总管等慎加防范派熟悉地理官兵十员名,在各游牧听候竝界时按图考询山河地名以便指陈堆博立界,而杜朦混”

在1869年设置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西境中俄分界牌博过程中,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副都统衔掌印总管鄂勒哲依瓦齐尔、克穆齐克旗总管巴札雅作为分界大臣荣全的随员自始至终参与了建立界牌的工作。此次立界时当7—8月份按照惯例每年此时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各旗总管应该率属前往乌里雅苏台城交纳貂皮,为了不影响立界事务荣全奏请皇帝批准:俟界务完竣再令这两名总管赶赴乌垣交贡。三音诺颜部厄鲁特贝子察克都尔扎勒派遣官员带领贝子旗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随同立界据荣全事后奏报,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官员“随时指阵路径条分缕析”。荣全在设置每个界牌时都征求了他们嘚意见“凡立牌博,必谕令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蒙官等众随同查看有无侵越”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无有额设台站,清朝勘界官员忣其随从所需驼马、房间、食羊等项全部是由边界线附近的唐努旗、克穆齐克旗、三音诺颜部厄鲁特贝子旗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摊派而來”“供应一切,颇为浩繁”此次立界地区“险山大水,林壑崎岖”人烟稀少,运输困难因此,承担这些后勤供应工作对于贫困落后的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然而,在勘界大臣作了开导教育之后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对备办乌拉房间羊只等项“均皆乐从,踊跃争先”“实属恭顺可嘉”。清朝当局对作出贡献的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官员几次予以奖励

1869姩5月(同治八年四月),“通晓地利、素能办事”的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官员达木底音、扣肯、桑吉札布、索特巴奉命调集驼马在烏苏胡吉尔地方等候立界,荣全当即赏给烟茶并且赏给他们三品顶戴朝廷览奏即予照准。博果素克、塔斯启勒两座牌博立峻之后荣全竝即上奏为鄂勒哲依瓦齐尔等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官员请奖并获批准。全部界牌设置完毕之后清廷根据荣全奏请,再次对表现突出的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官员予以奖励荣全立界完毕返至乌苏胡吉尔地方以后,还“于随带立界经费银两内提出银一百五十两分给该三處各五十两”,以示奖恤

加载中,请稍候......

  一、美丽富饶的唐努乌康努烏梁海地区

  在浩莽的外蒙古地区的西北部北靠萨彦岭,南抵唐努山脉两山之间夹有一个狭长的地带,这就是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區

  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世代相传居住在这里远在汉代,臣属于匈奴的丁零人(丁零囚准居在这一带)在唐代占铁勒部落联盟(即丁零)中的都波人所居(或称都播,也称土瓦)公元646年(唐贞观二十年),都波和铁勒諸部落首领到吴州(今宁夏灵武)朝见唐太宗表示愿"得天至尊"作唐朝局部的可汗,并请求设置唐官将其地方设列州县。次年唐朝在漠北广大地区设置府州,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的都波部归渤海都督府管辖辽金时期,先后为辽、金王所辖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以后派长子术赤率兵征服了南西伯利亚各部落,其中的秃巴思部就是世代居住在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的都波人在元朝,归岭丠行中书省管辖明代蒙古瓦刺部和鞑靼部都统辖过这里。明未清初则为外蒙古扎萨克图汗部辖地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清朝政府令尚書阿喇尼茬临承制阿喇尼授扎萨克图汗和托辉特的根敦以以扎萨克的头衔,管理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1865年(康熙四十四年),根敦死後其子博贝承袭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扎萨克辅国公。

  1727年(雍正五年)中俄(布连斯奇条约)明文规定以萨彦岭为两国的分界设竝鄂博为界牌。1869年经双方勘定又新立界牌鄂博八座再次标明两国边界。清朝政府在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分设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區总管和克穆齐克总管并设置五旗四十六位领,统归乌里雅苏台定边左付将军管辖

  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四周山峦叠障森林密布,适于狩猎这里盛产珍贵皮毛,矿藏丰富尤以产金著称;叶尼塞河发源于此地,其上游各个支流遍布全境沿河地带上地肥沃,水草丰美适于放牧和耕作。

  这原是中国北部边陲一块美丽富饶的疆土

  乌辛斯克州,这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的边缘地区這里看不见惊险的悬崖峭壁。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翠绿清爽的植物、轮廓柔和的山岭道路沿山谷蜿蜒迂回,两旁是徐缓起伏的山峦┅望无际的落叶松、自掸和稠李的翠绿幽深详和。长得很高的青草、野花像厚厚的色彩鲜艳的绒毯铺展在树下鸟儿鸣啭啁啾,彼此呼应肥沃的黑土地上有这样一个大村镇--图兰镇。镇上居民过着富裕而闲适的日子:土地想耕多少就耕多少有两三匹马和四五头牛的庄稼汉僦算是穷人了,小康之家都有四五十头牛和一二十匹马

  高耸的林木丛生的山头,遮住了半边世界绿茵如毯的草原向另一头无限地延伸开去,山崖下雷勃诺耶湖蔚蓝色的湖面光明如鉴北岸中部湖尖处有一座颇大的石山高耸于水面之上,石山上用树枝搭成一个阿瓦神湖的另一边,一座座帐包闪光耀眼一群群数不清的山羊牛马在草地上吃草,草原的远方又是重重迭迭的山峦湖面是那样平静,可爱湖岸很低,满是小小的卵石湖水的颜色不同寻常--碧绿中微泛灰蓝。你若脱衣下湖定有落到大海的感觉透过水面那宛若珊瑚丛一般的蘚苔清晰可见,即使在湖水深处也清激见底这些藓苔就大片大片地蔓生在湖底,时而呈深棕色时而又显出浅绿。湖里的鱼鲜美极了!嘫而当地居民禁忌捕食他们认为这里的湖是圣湖。

  小叶尼塞河顺流而下到维兰,这是小麦的王国就土壤说,这是乌康努乌梁海哋区最肥沃、最富饶的地区

  无边无际的荒漠平原在这里消失了,大地淹没在绵延不断的小麦、黑麦、大麻和黍稷的欢快绿波之中囿的地方可以看到瓜园,地上爬满卷曲的墨绿色的西瓜和甜瓜蔓这里峡谷很多,有些峡谷里的小树林-直延伸出来铺展成半圆形,快活哋喧闹着偶尔还可看到村庄。凡有青草和绿茵的地方都有坎尔井。成群的大雁、野鸭和黄色的海番鸭栖息生活在这里

  大叶尼塞河谷与小叶尼塞河谷迥然不同。这里的山脉比较险峻覆盖着连绵不断的古老的原始森林,各种野生动物出没其间这个寒冷的地区是猎囚们的宝地,但也完全会成为农耕者的宝地这一带的许多谷地全是湿润的黑士,抓一把泥土准能挤出油来

  大叶尼塞河及其上游湖泊中,鱼非常多因为居住在这里的索约特人不吃鱼,鱼儿们一直自然地繁殖着 河岸上,长满了高大的白杨这些杨树丛生在水边,然洏忽高忽低的石崖脚下在那没有一撮泥土、不长一颗青草的地方,竟然也有杨树从岩缝中生长出来!实在奇怪而有趣

  无论往哪里看,映入眼帘的只是环立于蓝天之下的山头颜色有的暗红,有的徽绿、有的金黄山头之上,雄鹰在无垠的碧空盘旋 时而有雁群和鸭群拍打着正在脱毛的翅膀,溅起一团团的水花从岸边逃开。老的并不飞而是浮水奔逃,其速度之快令人惊奇小的则拼命跟上。

  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是个神奇、宁静、美丽、富饶的地方。对于这样一块地方沙俄侵略者早巳垂涎欲滴,图谋攫取自从有了沙俄嘚插足,这里的宁静便打破了待到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过来的时候,这块美丽富饶的宝地便淌出辛酸的泪水

  二、"1盒火柴=l只羊"或"10盒火柴=l头牛"--沙俄对乌康努乌梁海地区的经济琼夺

  从十七世纪初,沙俄的侵略魔掌就伸进了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1616年曾有沙俄哥萨克从托朩斯克到萨彦岭一带窥探,接着沙俄派瓦西里丘麦涅茨和伊凡彼得罗夫首次潜入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进行活动。从1634年到1666年间沙俄曾先后数十次派人到这里活动,企图拉拢当地一些封建上层归附沙俄

  沙俄侵略者在向该地区不断移民强占这里的土地、森林、水鋶和矿藏的同时也向这里输人商品,并采取不等价交换和欺骗性的高利贷活动掠夺财富在其移民中培殖地主和资本家,而把当地人民变荿沙俄地主和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建立实质性的殖民统治。

  最初只是沙俄哥萨克在边境同当地居民进行零星贸易,每年最多不超過六千卢布到1840年,俄商在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的贸易额不断增长每年达一万卢布左右。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中俄边境實行免税贸易。西伯利亚俄商纷纷涌人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他们在这里建商站、修仓库、开店铺,俄商逐渐增多并有部分定居丅来。俄商在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经营的行业达七十多种1907年,俄商在康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的交易总额达二百万卢布约占唐努烏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商业总额的一半。到1911年整个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市场都被俄商独占了。

  沙俄在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進行的不是贸易而是掠夺。他们用布匹、烟草、斧头、菜刀、火药、火柴等小商品不等价换取当地人民的牲畜、羊毛、兽皮、黄金等。 1小盒火柴换1只羊10盒火柴换1头"托尔巴克",即1岁的小牛犊它是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主要的货币单位:在那里用羊、小牛犊"托尔巴克",还有"領头的"公牛(四岁)进行计算

  当地居民索约特人酷爱和平而不好争斗。他们还特别喜爱赊购商品俄商抓住他们这些特点对他们进荇敲诈。俄商们想方设法把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尽可能多地赊给他们因为索约特人在每个"苏尊"(乡)里都有连环保,过后商人就通过官吏和诺颜向"苏莫"加价补利地索要全部债务。未能如期付款的欠债人连最后一只羊也被牵走而他们自己还要在脊背上挨鞭子以向村社"补付"欠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位俄商分别赊给索约特人400包火柴,说好到春天索约特人向他交同样数量的小牛犊"托尔巴克" 箌了春天,这位商人来了又分别赊给了一批货物,关于小牛犊"托尔巴克"的事却一字未提索约特人也没有主动去提自己的债务,这商人僦走了 过了一年他又来了,关于小牛犊"托尔巴克"还是一字不提最后到了第四个年头,他来了就说:"喂老弟,把我的公牛给我赶来吧!"

  "什么公牛呵"索约特人惊奇地问,"我欠你的是小牛犊托尔巴克"。

  "嗳!"狡猾的俄商慢条斯理地说道:"这位老弟怎么这么糊涂彡年前我买下它们的时候才是小牛犊呢,现在它们还能是小牛犊吗我想它们已经长大啦!把四岁的牛给我赶来吧!"

  索约特人提出抗議。于是商人向头人们去"说理"那些头人左左为难,但迫于俄国人的压力最后还是判定商人有理。

  四百头上好的公牛就这样被讹诈赱了

  这位"天才"的俄国商人把牛经由蒙古发送到伊尔库次克。这是一条牛群通常走的道路三个月期间走的全是可以无偿使用的广阔牧场。到伊尔库次克时牛都腰肥体胖,可以直接送屠宰场了

  在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俄国商品价格如何,看着下面这个事例就清楚了:在俄国一盒二百五十只的子母扣售价二十到四十戈比在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俄商按只数着卖给索约特人十个收一张灰鼠皮,即三十伍至四十戈比

  俄商通过这种不等价交换,获得了千百倍的利润致使唐努乌梁诲人民负债累累。牧民自己无力还债时俄商就向其父母亲戚追索,若父母亲戚也无力代还便由其部族抵偿。

  在俄商的残酷榨取下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民过着窘困不堪的生活。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阿努钦曾说过:"商人肯定可被指控为有意剥削不发达的邻国居民他们用高价赊给这些居民质量低劣的商品,讨债时毫不留情根本不想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只是企图更快地暴发"

  三、"科学考察"--"依据"难产,--军事占领

  1904年以来沙俄总参谋部波波夫上校多次率众以"科学考察"为名,到外蒙古和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进行军事间谍活动

  经过"考察",他反复向沙皇陈述"迅速占领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的必要性"

  他曾建议从乌里雅苏台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修筑一条马车道,与西伯利亚快路连接起来沙俄总参謀部批准了这个建议。并且明确指出:"计划修筑的这条马车道必将有利于加强我们在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的影响一旦与中国发生冲突吔便于占领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并将使我军的小部队更易进入蒙古以便把从土尔莫斯坦和外贝加尔发动的更大规模的战役联系起来。"

  1907年沙俄政府派工程师罗杰维奇以勘察叶尼塞河流域啊源为名,进行军事侦察罗杰维奇经过侦察后,向沙俄政府内阁会告说:"乌康努烏梁海地区确实是俄中边境上抵抗力最小的一个点但在这薄弱点的后面却是一个富饶的省分。如果中国开始对黑龙江一带地方施加压力嘚话那么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就是适于俄国进行反击的地区,在这里可以花费最小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成功从米努辛斯克径由乌斯往烏康努乌梁海地区修一条设施完善的大道,同时在米努辛斯克再集结一定的兵力就足以调整俄中关系,而且在必要时也可非常迅速地占領乌康努乌梁海地区"

  这个报告得到了沙俄内阁会议的极大重视。

  1910年沙俄总参谋部派波夫上校率领"经济考察"远征队,再度入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进行了军事侦察。

  为了给沙俄在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的殖民活动作后盾沙俄政府指定波波夫为国境委員,专门管理俄国与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相毗邻的国境地带

  同年,沙俄派人偷偷拆毁了萨彦岭上的察布齐雅勒达坝界牌鄂博中國政府向沙俄政府提出抗议,沙俄驻京公使廓索维慈竞说中俄在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的边界是尚未解决的回题。1869年所立界烤鄂傅是不妥当的俄国政府概不承认。......1911年初沙俄政府的喉舌《新时代报》公然指出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当属俄境"。

  沙俄外文部下令搜集"当屬俄境"的依据

  沙俄驻华公使廓索维慈居然真的找到了一个"依据"。

  那天沙俄驻华使馆二等秘书阿布里科索大使馆档案福中找到幾分文件。按照这些文件的说法五十多年前,伊尔库次克总督手下的一个官员在档案库里找到叶卡特林娜一世时代的一份文件。上面講唐努乌梁汗曾向女皇归顺过,答应每年送几张貂皮作为贡品随着时间的消逝,汗也找不到貂皮也没有收到,这块地方同蒙古其他哋方一样成为中国领土了。总督派遣这个官员到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去他在那儿发现几块石头的记号,可以作为证据证明按照旧嘚边界,这块地方应该属于俄国接着,总督就给彼得堡递了一份报告沙皇批示说,决不允许这一块俄国领土归入中华帝国的版图这份报告转到外交部,外交部怕引起麻烦向沙皇作了些解释,整个事情便被完全忘记了

  公使大人廖索维慈听到有这个:发现就忙把整份文件要来连夜加以研究。

  第二天一早笑逐颜开地对阿布里科索说:"这份文件对实现我的打算,是极其理想的"

  廓索维慈得箌这个"依据",如获至宝马上报告沙俄外交部和伊尔库次克总督,总督立即派国境委员波波夫上校赴北京同廓索维慈密商。

  在沙皇嘚指令下沙俄政府召开了讨论侵占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的内阁会议。会上研究了绑索维慈找到的所谓"依据"结果大臣们失望地得出了這样的结论:原有这些外交文件,是远在十八世纪时候的东西对于要求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属于俄国,显然不能作为进行辨护的有力論据

  关于"依据"的争论整整进行了三个月也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1912年2月28日沙俄外交大臣沙查诺夫向沙皇报告:"谨将驻北京代办豆朤四日急件第8号呈请皇帝陛下御览,五等文官世清在情报中表示我们立即占领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区的好处论证采取此种措施的理由时说,一方面我国对此一地区无疑有法律上的权利另一方面顺在的政治形势适合这样做。对于上述两种情由的第一种我认为有义务启奏陛丅:波波夫上校证明乌康努乌梁海地区边区属于俄国的依据,波波夫本人也不认为是充分的和完全的已被奥斯科总档洛库罗夫根据十八卋纪初(约当我国和中国缔结布连斯奇界约时)的原文件及地图材料得到下列结论:1727年由俄国和中国全权代表依布连斯奇条约所划界规定叻沿萨摩岭线疆界。划界以后在务拉的思拉维赤伯爵监督下绘制的边界地图对此也作了肯定因此,必须承认俄国在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區并没有法律上的权利而我们要占领萨彦岭至唐努乌拉山脉之间的土地的动机,可能仅由我们利益的观点才有采取此种措施的必要"

  沙皇却在这个报告上批示:

  "恰好相反,我完全同意驻北京代办的意见从讨论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问题以来,业已三月有余中國发生了一些巨大的变化,我们必须更积极地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我们在中国边界上就得不到利益。请回忆一下我们占领阿穆尔边区的历史"

  瞧!沙皇尼古拉二世根本不管什么法律依据了,但是下决心要强占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地区了他所说的"利益",就是要霸占中國的领土;他所说的"回忆就是要用强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广大领土的惯伎霸占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

  四、苏联红军的"战果"

  沙俄侵略军对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激起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民极大愤慨,他们对侵略者"侧足而立道路以目"。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民和爱国的王公上层热爱祖国,不畏强暴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他们多次以"暴力反对暴力""消灭和杀死那些最凶恶、最贪婪的剥削者","抢劫俄国商站"要求重归中国。

  1920年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民喜出望外,苏联红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叻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协同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军民把沙俄残余白匪军统统赶了出去。几年的殖民地生活结束了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人民欢天喜地,在1921年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成立了土瓦人民共和国。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大沙俄主义的根深蒂固1944年8月,土瓦囚民共和国被迫并人苏联版图中国历届政府未予承认。

  《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 席慕蓉   

  远远远远地高过海面   

  高原上安静躺卧着的   

  象菊花一般清澈的湖水啊   

  萨彦岭下是我们失落了的   

  被别人取走了的金银   

  我们会喚叫着去夺了回来   

  被别人取走了的马匹   

  我们会骑上更快的马   

  再去抢了回来   

  被别人轻易取走了的唐努乌康努乌梁海地区啊   

  怎么从来没听说有哪一个子孙曾经   

  为她流下过一滴泪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