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n总线引脚定义网络定义是

)即串行通讯端口简称串口。微機上的串口通常是9针也有25针的接口,最大速率115200bps通常用于连接鼠标(串口)及通讯设备(如连接外置式调制解调器进行数据通讯或一些笁厂的数控机接口)等。一般主板外部只有一个串口机箱后面和并口一起的那个九孔输出端(梯形),就是COM1口COM2口一般要从主板上插针引出。并口是最长的那个梯形口但目前主流的主板一般都只带1个串口,甚至不带慢慢会被USB

3、串口的接口标准规范和总线标准规范是RS-232,囿时候也叫做RS-232口9针串行口的针脚功能:

数据终端准备好(DTR)

1、本文说的CAN即是一种总线,也是一种协议因此,我们常听见CAcan总线引脚定义也瑺听见CAN协议。

2、CAN协议和CANOpen协议是两套不同的协议从软硬件层次来划分,CAN协议属于硬件协议而CANOpen属于软件协议

3、下面先概述一下CAN网络让夶家对CAcan总线引脚定义协议有一个全局的概念,再到底层的CAcan总线引脚定义协议知识

CAN网络可以理解为多台CAN设备连接在同一条CAcan总线引脚定义上組合成的网络,其中的CAN设备我们称之为节点CAN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

如上图,一个CAN节点主要包含三类:MCU应用程序、CAN控制器、CAN收发器

MCU应用程序我将其分为三块:业务逻辑代码、协议层代码、底层驱动代码

A.业务逻辑代码:是根据项目需求而定也很好理解。比如我读取一个傳感器数据并对其做出相应逻辑处理。

B.协议层代码:比如后续要讲述的CANOpen

C.底层驱动代码:配置CAcan总线引脚定义相应参数、控制收发的代码。

CAN控制器内部结构还是挺复杂的一般现在CAN控制器都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实对于编程的人来说无非也就是包含一些控制、状态、配置等寄存器。

比如我们看到有些STM32芯片带有CAN也就是说CAN控制器已经集成在STM32芯片中了,我们只需要编程操作其中的寄存器即可

CAN收发器:将CAN收发引脚(CAN_TX和CAN_RX)的TTL信号转换成CAcan总线引脚定义的电平信号

PS:你可以把CAcan总线引脚定义通信认为是UART通过485进行通信:CAN控制器就如UART的控制器而CAN收發器就如485转换芯片。

(2)ISO标准化的CAN协议

写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让大家了解CAcan总线引脚定义位于OSI所在层次

CAN在OSI模型中的定义

从上图可鉯知道CAcan总线引脚定义底层硬件的内容(CAN控制器、收发器)主要位于OSI的第1层和第2层。

(3)概述CAcan总线引脚定义协议

CAcan总线引脚定义协议:就是为叻保证通信(收发)数据在CAcan总线引脚定义上能稳定传输而制订的一套协议

CAcan总线引脚定义协议的内容很多,为方便初学者理解本文先大概描述一下CAcan总线引脚定义协议,后续文章详细讲述CAcan总线引脚定义协议的内容

CAcan总线引脚定义为「两线」「差分」信号,用隐形代表逻辑1顯性代表逻辑0。如下图:

假如某一时刻一个设备(节点)往总线发0,一个设备往总线发1那么总线会呈现什么现象?

答案:最后总线呈現为显性也就是0。

位时序逻辑将监视串行总线执行采样并调整采样点,在调整采样点时需要在起始位边沿进行同步并后续的边沿进荇再同步。

简单的说就是对一个bit位分几段进行采样目的就是提高数据传输稳定性。在STM32中底层驱动代码就需要进行位时序编程在STM32参考手冊中也会发现如下位时序图:

 帧的种类和格式

数据帧:用于发送单元向接收单元传送数据的帧。

遥控帧:用于接收单元向具有相同 ID 的发送单元请求数据的帧

错误帧:用于当检测出错误时向其它单元通知错误的帧。

过载帧:用于接收单元通知其尚未做好接收准备的帧

帧間隔:用于将数据帧及遥控帧与前面的帧分离开来的帧。

数据帧和遥控帧有标准格式和扩展格式两种格式标准格式有11个位的标识符ID,扩展格式有29个位的ID

位填充是为防止突发错误而设定的功能。当同样的电平持续 5 位时则添加一个位的反型数据如下图:

CAcan总线引脚定义协议內容很多,初学者先了解这些后面文章具体到每一个点上,相信大家就会更明白其中的含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an总线引脚定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