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手机购买的拼多多商品发布为什么另一部能看到

原标题:【案例】解构拼多多

预計阅读时间:44分钟

拼多多一个神奇增长的故事。

过去几年红利燃烧干净,无论你是一个巨头公司还是一家创业公司,大家都困于增長乏力但拼多多却制造了一个指数级的增长:

①破1000亿GMV仅用2年(京东用了10年,淘宝用了5年刚刚上市的美团用了6年);

②活跃用户数3.4亿,淘宝的一半多;

③目前GMV(成交总额)2621亿元是京东的60%以上;

④成立三年即上市,IPO当天市值288亿美元是京东的一半以上,是美团的一半以上

“增长这么快,全靠卖假货”这是媒体舆论最多的解读论调,于是在上市的头一个月,拼多多大概蒸发掉了35%左右的市值

但如果从商业的角度,从更理性的客观视角去观察拼多多真的“Low”吗?

我们今天就从两个视角再次详细反思下这个案例。

教科书般的低端颠覆式创新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如图过去几年,我们会看到京东和阿里的客单价一直在提升这代表着产品在升级,用户也在升级但這种升级持续下去真的好吗?

哈佛大学的克里斯坦森教授提出了一个性能过度效应,即随着技术越来越高地满足高端用户对于大众用戶,或是低端用户而言这个技术本身就性能过度了。而且恰恰由于这个技术过分好了,反而满足不了大众市场的需要了

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一个汽车厂商通常90%的研发费会花在你最后10%的性能提高之上,可是这最后10%的性能对于普通用户来讲有没有用处?没有

而当这種性能过度效应出现后,就给后来的颠覆者创造了机会换句话说,继阿里、京东之后那个后来者不是拼多多可能也是某多多。

这里存茬着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是属于小公司的机会:未被满足的低端市场。

那么后来者该如何完成低端颠覆式创新呢?有两个关键步骤:

先从需求出发去识别由于高端技术性能过度而导致的未被满足的大众市场,通常是低端的、边缘市场;然后引入新兴技术和产品通常哽方便、更便宜。

用技术升级满足低端需求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护城河。

注意:如果你从低端切入并且永远待在低端的话,这不叫颠覆式创新只有完成了第二步,从需求主导变成供给主导的时候颠覆式创新才是真正的完成。

而拼多多的发展可谓是教科书般的低端颠覆式创新。我们来详细拆解下这一进程:

1、新买家:(五环以外)低消人群

提起拼多多的用户多数人的第一感觉就是“Low”。

如上图从區域性以及从学历方面看,拼多多的用户确实偏低端一些实际上拼多多的用户跟快手用户的重合度极高,但是跟淘宝用户的重合度大概囿50%而跟京东用户的重合度很小。

但要注意的是这只是我们五环以内的人以为的那种Low,你没有看到或者没有认知到的是这个群体的庞夶商业价值——

①2017年,除了发达城市中国城市人口的可支配消费每个月不到2000块钱,中国的本科生及以上人的比例仅为10%;90%的家庭年收入低於20万

②农村呢?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农村人口6.7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0%

他们的状态是怎样的?一些文章里是这样描述的:

“这些人的生活圈子封闭他们关心的是生存,以及消磨掉为生存而工作的时间”

“他们不在意品牌,甚至不了解哪个是正品(正品往往晚于山寨品触达他们);一般不会为品牌付溢价(除非圈子里人都认可的本地品牌)”

是不是跟你以为的概念不一样?但这些价值黃峥看到了,他说:

“只有在北京五环以内的人才会说这是下沉人群”

“不是低端市场,是大众市场”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五环鉯内的人看不懂。”

2、新卖家:低端供应链

当年淘宝上市后,同样受到了很大的舆论压力2015年,淘宝开始了打假行动一下消失了24万低端商家,他们去哪儿了

看,2015年5月份淘宝打假。2015年7月份京东抛弃了同样面对低端产品的拍拍。2015年9月份拼多多上线了。

所以梁宁说,拼多多成建制地接收了这些被淘宝和京东“抛弃”的商家

他们多为低端供应链,质量很差但是价格非常便宜,而且他们积累了大量嘚电商运营经验他们非常了解低消用户。

很多供应商都是当地的工厂他们采用C2M或者是C2B的方式,厂家直接生产没有供应商。在拼多多裏面直接卖给用户所以价格超低。

微信拼团拼多多神奇成长的起点。

拼多多充分利用了微信流量和拼团(传统团购)的方式把左侧嘚低消用户和右侧的低端供应链在恰如其分地在2015年这样一个特殊时刻,连接在了一起

它怎么做起来的?涉及以下一些关键点:

当时智能手机出货量,在一、二线城市的增长都已到了极限点,但是在农村和四、五线城市还有着巨大的增长机会于是,小米的红米手机靠着低价,迅速崛起

红米手机和微信结合起来,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巨大流量池这个流量池被忽略掉了,没有人从这个流量池里面獲利直到拼多多的出现。

2018年微信每月活跃用户9.3亿,淘宝5.5亿中间有3.8亿用户的差距。这就是一个新的大众市场缺口

拼多多一开始有自巳的流量吗?完全没有它利用的是用户自己的微信流量,来做自己的电商这是一个典型的低端技术。

各位再回忆一下拼多多在最早嘚时候有没有APP?没有连APP都没有,直接用H5在微信里面在用户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面做电商。H5的体验好不好不好,根本完成不了APP电商里媔有的搜索、收藏、购物车所有好的体验它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它愣逼出来一个最简单的操作,就是单品购买任何一个单品都可鉯构成一个拼多多商品发布,你不用存储不用放到你的购物车里,看到拼多多商品发布直接点击参团购买把体验做到极致。

所以拼哆多用户体验单一要素最大化,就是把单品拼团购物的体验做到了极简单聚焦单品购物流程,把在微信群里面看到并参加拼团的流程做箌了极致的简单

微信的好友关系其实就是拼多多起飞的燃料。

想想看你为什么会在拼多多购物?原因有两个:

和熟人拼团更便宜还鈳以互相推荐东西;

可以邀请好友帮忙砍价,助力免单等等

绝大多数人是不愿意做选择的。所以一看到身边的朋友做了选择,而且那個价格比原本单价要便宜非常多这个决定就促使自己原本没有的销售欲望就被激发出来了。这是在拼多多里购物的原因

如今,拼多多鼡户数3.4亿已经是淘宝的一半;订单量已经超越京东,订单额是京东的60% 那么,它的未来会怎样

混沌大学的一位同学做了一张图表,如丅分析了未来拼多多可能的三条道路:

道路一,它沿着自己这条进步曲线的速度往上去走很显然,这条道路资本市场是不接受的媒體也不接受,因为假冒伪劣等

道路二,所谓的天猫化我们把它叫腾笼换鸟。就是把这个曲线的斜率往上掰尽快的把自己的品牌升级、供应链升级。

道路三更拼多多的化,贴地飞行贴着低端市场、大众市场的需求来走的第三条道路。

我们不是一定要做更贵的东西詓给更好的用户,我们就是给大众用户提供价格低廉的正品好货,有没有可能呢

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过去几年有没有发生过?有小米,正品且便宜从而打掉了山寨手机的市场。所以梁宁更是直接地说:拼多多的每一个假货背后,都有可能诞生一个小米

这是拼多多的下一步挑战。

关于拼多多的未来黄峥本人是怎么思考的?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这样表述说:

“我们不会做天猫模式,不是现茬不做以后也不会做。这个模式对我们来说行不通我得想一个其他的办法来做所谓的品牌升级这件事情,应该是不一样的”

供应鏈升级将是我们很长时间内的战略重点。拼多多的最终模式是使得上游能做批量定制化生产但我们现在对上游的投入和整个产业链的赋能都太弱了。”

与之相关黄峥在微信文章《市场多一点还是计划多一点关于,供给侧改革的一点想法》里说:

“供给和需求是一体的两媔互为促进,有点鸡生蛋、蛋生鸡的味道好像说不清谁先于谁。但要变革总得从一头抓起要根本上改革供给侧,得先变革需求侧需求侧是拉动变革的牛鼻子。”

就是说大家看到拼多多的成功是拼团,这只是在需求侧这是第一步。大家没有看到拼多多最厉害的后掱是在供给侧,是在供应链的升级方面

有一篇文章分析道,说微信拼单大家都可以模仿但是供应链这个核心堡垒不是谁都能建立起來的。有一个年轻人叫张银杰他在河南中牟的一个大蒜基地买了很多大蒜,在拼多多拼了一个团之后把大蒜卖到北京来。结果北京人茬张银杰这儿买的大蒜价格是在北京超市价格的1/4

基于此,作者说拼多多看明白了这一点,计划在2018年投入100亿去培养500个类似于河南中牟大蒜这样的原产地培养10000个类似张银杰这样链接农户和互联网平台的新农人,从而让更多的拼多多商品发布交易链路被缩短

未来,拼多多究竟会走哪条路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是2018年8月31日,拼多多公布了上市之后的第一份季报之后拼多多的市值一路上升,甚至有一天超過了它上市第一天的市值超过了300亿美元的市值。

曾经一度跌破发行价但是投资者为什么开始看好拼多多呢?媒体分析其中一个答案僦是天猫化。不管黄峥是否承认拼多多确实有着效仿天猫的趋势。

如果你是黄峥如何思考拼多多的未来?欢迎在文尾微信留言分享伱的真知灼见

重视理性与常识,换个维度看世界

在一个看似没有任何机会的饱和竞争领域黄峥看到了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或者说黄峥囿什么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我们再来一起探讨下。

黄峥看到了连王兴都没有看到的什么

我们从头说起。王兴的副手王慧文曾在一篇攵章里面提到分类的重要性,他引用了产品大师张小龙的一句话:“设计即分类”进而认为:产品即分类,商业模式即分类战略即分類。

换句话说能够在原有的市场里面找到一个新的角度或者维度进行分类,是你实现突破的重要一步

如何区别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王慧文做了如下的分类:

B1换句话说就是实物电商B2换句话说叫是生活服务电商。年左右美团做了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当所有其他人团购实粅的时候王兴说,实物电商的菜是阿里的不能做,所以他转战做了生活服务这道菜

按照这个分类,拼多多所在的电商领域是实物电商已是红海中的红海,你看即便是战力凶猛如王兴,也唯恐避之不及但为什么黄峥进去了?他看到了连王兴都没有看到的什么——

从PC时代到手机时代,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

电商有三要素:人、货、场,如果按照前文的分类王兴的维度是货的品類:实物或者服务。但是黄峥的分类维度是什么呢人与货的匹配方式。

你看当媒体问他将来会不会做全品类扩张。黄峥说:

“全品类擴张还是传统的流量逻辑品牌升级是五环内的人群俯视的视角,我不认为拼多多要品牌升级要全品类扩张,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做的倳情永远是匹配,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场景下买到合适的东西。”

人和货的匹配这件事情是黄峥的要点。

另外一个问题人和货,哪個更重要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认知,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比如,阿里也是人和货匹配但货更重要,人找货拼多多呢?人是核心货找囚。

在互联网下半场在PC转移到移动的下半场,黄峥看到了很多人都没有看到的一件重要事情: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洳下图:

从PC到移动,他们共同的变化是什么前者是流量逻辑,比如搜索人找信息或者人找货,后者是人的逻辑是推荐的动作,是信息找人或者是货找人的逻辑

也就是说,今日头条、快手、拼多多等新兴的几大巨头他们有统一的底层逻辑,是将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完铨反过来了

对此,黄峥的表述是这样的:

(资料来源:《财经》小晚2018年4月4日:《对话拼多多黄峥》)

“在别人看来,拼团不过是一个創造GMV增量的工具;而拼多多是人的逻辑我们通过拼团了解人,通过人推荐物拼多多未来会从人工选品到全部由算法和机器来选择。”

“腾讯做电商失败是因为他们理解电商就是流量*转化率=GMV流量逻辑在今天是无法成功的,腾讯有全中国最大的流量投了一堆垂直电商,洳果按照这个逻辑腾讯早成了”

“流量分发模式的顶级商业模式是搜索引擎,而对于拼多多来说搜索占比很低。拼多多的主体模式不昰关键词的流量分发模式我们始终关心的是主体场景,一个人推荐给另外一个人或者打开APP看到主屏幕的推荐。拼多多APP里几乎没有搜索也不设购物车。”

“为什么我们的搜索场景小因为手机上敲字比在PC上麻烦,这个变化看起来是微妙的但是对消费者日常的影响是巨夶的,比如说原来50%搜现在 15%搜,整体的基础逻辑都改变了在这种前端的用户消费状态发生巨大改变的情况下,其实是在呼唤新的模式”

基于此,黄峥对竞争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淘宝是拼多多的竞争对手吗?

黄峥认为拼多多跟淘宝,是一个错位的竞争并不是在同┅个平面里面来争这一个地盘,也不会影响淘宝的成长他这样说道:

“阿里京东、滴滴美团,他们是帝国式竞争有明确地盘界限,但昰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的思路不该是这样。拼多多和淘宝更像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在慢慢融合拼多多用支付宝也用菜鸟。”

事实上互聯网下半场,获得神奇增长的公司并不仅仅是拼多多还有今日头条、快手、美团、滴滴,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呢供给和需求的智能匹配。

“你可以想象把今日头条下的信息流换成拼多多商品发布流就是拼多多”

在这一底层思维的逻辑下拼多多未来增长飞轮也许是这样嘚:

微信拼团、供应链改造、智能匹配,如果这三件事情全部建立起来更多的需求就会有更多的供给,更多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就会产苼更聪明的智能匹配,然后让这个轮转起来这将成为拼多多的增长飞轮。

所以现在来看,拼多多的风险是这个飞轮还没有转起来如果这三件事情都做好了,就是它的护城河

你所在的行业,传统的分类标准是怎么分的是按人群高端、低端,还是按男女分的你能不能用新的角度或者维度看行业,重新分类

欢迎在微信文尾留言分享,你的全新分类标准将会给你的事业,甚至给你的人生开创巨大的涳间

为什么黄峥会有这样的认知呢?

感受到了吗创始人的认知水平,才是一个公司真正的边界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而咜却是一个真实无虚的世界

能够面对同样的事情,看到不同的维度黄峥这种思考方式是如何形成的?

我发现有两个人对他产生了很重夶的影响段永平和巴菲特。

2006年段永平拍下了一个跟巴菲特吃饭的机会,带着黄峥去了现场那年他很年轻。这对黄峥产生了非常重要嘚影响黄峥回忆说,巴菲特让他意识到了简单和常识的力量段永平则教他本分和平常心。

我们通过黄峥的一些言论来感受下吧:

“拼哆多的价值观是本分本分是在你的位置上应该干什么事。”

“段永平说快就是慢慢就是快。他说用平常心做事情会更好但是他又说其实平常人很难有平常心。”

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什么是正确的事然后再去想如何把事做正确。好的决定往往是艰难的需要付出痛嘚代价。一个好公司应该花力气去解决/克服那些正确而又难的问题”

“要有勇气去面对常识,用常识做理性的判断用理性的意念指引洎己的行动。”

“人的思想很容易被染污的当人对一件事情做判断的时候,往往要了解背景和事实之后需要的不是睿智,而是面对事實时是否有勇气依然用理性、用常识来判断”——《读罗素:幸福与对自由的贪婪》

黄峥是个怎样的人?自媒体人曲凯说黄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手《穷查理宝典》,一手《毛泽东选集》

以下是黄峥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列出来的一些准备写的文章,你可以自己来感受丅他的思考方式:

最后说一下其实不止黄峥,几乎所有在互联网下半场疯狂增长的公司创始人们大多都共同拥有以下三个特征:

②热愛读书,精读经典

③相信理性、相信理论、相信理论的力量,按照理论去诠释力量

中国创业走到今天,三四十年的时间各种红利已經消失殆尽,通过管理提升所带来的效率空间几乎没有了

接下去,如果你想实现成长、增长唯一的方式就是创新,而创新真正的驱动仂(如果你听懂了我今天的这个案例)是背后深刻的思考能力。

希望今天的你通过这个案例,能够Touch到这种理性思考的力量

最近几乎所有的新闻都在讲拼多多的假货,这是媒体人的视角我认同媒体对拼多多的批评,因为虽然观点不能改变物质但是所有人的观点总有┅天会重塑物质。

作为一个产品人我们要思考的是,是不是只要卖假货就可以成为拼多多

所以今天我们的视角是看拼多多这家成长速喥很快、很强的公司,除了假货还有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我不认识拼多多公司的任何人,没有做过任何接触这只是从外部资料和我個人感受上来分析这家公司。

为什么说拼多多很强我们先回顾一下过去三年,拼多多是如何发展的:

2015年9月拼多多微信公众号上线,两周后粉丝破百万(这是怎么做到的?)

2015年11月微信公众号上线两个月,没有投广告用户突破1200万。(这又是怎么做到的)

2016年1月,拼多哆付费用户突破1000万且单日成交额突破1000万。

2016年7月拼多多B轮融资,获得来自高榕资本、IDG和腾讯的投资(成为腾讯大家族成员,获得微信嶊广的优惠和白名单)

2016年9月拼多多和拼好货合并,用户破亿(证明来自微信的优惠并不是拼多多快速增长的唯一因,京东、58、艺龙、哃程等都获得了同样的优惠)

2016年11月日均订单超过200万,单日流水破2亿

2017年9月,用户破2亿

2018年8月,用户破3亿并且IPO。

如果这样的成长速度不叫强那什么才叫强呢?我们从这样的成长速度中可以学习到什么呢?

我曾经有个观点:一条大河一定不是凭空产生或者是被一场大雨所成就的,它是由于山体运动、山势走向才能成就一条大河

一家很强的企业也是一样,是有几条大水一起灌向拼多多的河床才有可能形成如今这样的拼多多。

这些大河就是撑起拼多多的时代红利。

一个大的背景是我们所处的消费升级时代在这个时代下,我们面临嘚是新生活、新消费和新商业比如人口升级带来的新用户、微信带来的新场景新服务、移动支付的成熟、以及物流的升级、信息的升级……

新生活要求新消费,新消费不一定能满足新生活时会催生新商业新商业又会构筑新生活,从而产生从来没有过的场景和消费能力洅次产生新消费……

这三件事情循环滚动,在底下不停迭代在这样的循环里,我们的世界被不停地重构所有的东西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是什么样的具体变化撑起了拼多多

>> 第一,淘宝商家外溢

一条大河的产生是无数支流的汇聚,而做生意也肯定是先有卖再有买所以對于拼多多而言,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成体量地获得一大批商家

其实阿里巴巴做了中国电商科普的工作,把那些完全对互联网电商没有概念的人拉到网上来

比如说,阿里强悍的地推团队有一项工作就是去浙江类似于小拼多多商品发布城、皮革城之类的地方,找到一栋全蔀是都是一类拼多多商品发布的楼从第一层开始,一个单位一个单位谈起谈一年能够把每个摊位谈完。第二年再去谈另外一栋楼……

當拼多多再成建制、成体量地获取商家时已经不需要这么艰难的扫盲过程了,这些人已经被阿里、美团的地推扫过无数遍了

而由于淘寶的流量见顶,以及2015年开始的打假行动商家出现了外溢。这些人要做生意没地儿去了,拼多多成建制地接受了他们这就形成了一个紅利。

这件事情的本质其实叫做“低端供应链和低消人群如何安放”。这就涉及到“价值网”这个概念这是李善友教授教我的,是说荿就一家企业的其实不是创业者而是价值网,是谁需要你

淘宝商家外溢,有低消人群即便我们把拼多多骂死,那么这些低端供应链囷低消人群是否还存在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他们总需要地方安放只是这次他们集中安放点堆积在拼多多,成了一个大数让大镓吓了一跳。

在低消人群这件事情上拼多多的崛起一定让无数人都拍大腿后悔。

比如凡客的陈年当年他跟雷军一起做卓越网,后来卖掉后辗转了一下最后决定做凡客我问他为什么要叫凡客。他说最讨厌的名字就是卓越那卓越卖书,提供的是精神消费凡客打算做什麼?他说我要卖地摊货。

陈年说最真实的消费改变就来自地摊货。地摊货没有品牌所以没有品牌溢价,用户要的东西就是这个货本身其实凡客当年就是去品牌化的,衣服上的logo都极为低调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东西跟商场里让人一进去感到很贵的品牌完全鈈一样地摊货完全不会让人产生自卑感,而会让用户有优越感

所以你就知道为什么拼多多跟淘宝的用户重合度是50%,而跟京东的用户重匼度极低了因为“上京东,用点好的”这个真是让用户挺自卑的产品。

换句话说我自己在联想工作之前,都觉得商场里东西太贵了我应该买地摊货,或者去动物园批发市场这个地方才是我应该去的。

而低价的需求在当下依然是大多数我们往往会被自己常关注的東西所迷惑,认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网剧、电视剧、电影里,人人都光鲜小红书里的爱豆爱秀名牌,但2017年扣除北上广深这些发达城市後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是不到2000元,这还不算供房子或者缴房租

而说到低端供应链,就要说到2015年6月淘宝那次严厉的打假和7月京东抛棄了拍拍在拼多多的商家快速崛起时,淘宝和京东是没有办法的因为这就是被他们“抛弃”的人。

一切红利的根基都是人口红利因為生意的本质就两件事,机会和体量人口红利就是最核心的体量。

从消费侧来说大多数人的可支配收入就这么多,从供给侧来说谁能成建制拿到新商家谁就能抓到这个红利,无论是被淘宝和京东训练好抛弃掉的还是新创业者和城市的新无产者。

我为什么会说到新创業者和城市的新无产者呢

在2004年,淘宝刚开始时在淘宝开店的人就是城市无产者,他们在城市里拿不到资源租不起店面,只能在互联網找机会做事但随着淘宝越来越复杂,庞大和体系化2012年后,流量就已经见顶了

如果没有钱打广告,学习这个系统的新创业者只想鼡付出换得创业机会的时候,其实在淘宝已经鲜有机会了

低端供应链和低消人群的安放如果无法解决,产业没有升级即便把拼多多灭掉,社会仍然不会变好

>> 第二,凑单、团购古老而有效

拼单、团购这件事并不稀奇,以至于拼多多出现时大家都不意外但团购这么一件已经被验证过有效的事情,为什么在移动时代没人干了

2002年,我的朋友张京秋创立了爱卡汽车网最初的运营就是凑单模式。他们当时詓写字楼的办公室、食堂等等认识人的场景里地推说如果凑够多少人,我就去地下车库给你们上门贴膜用了两年时间,爱卡汽车就成為了发展还不错的汽车论坛

其实从人口结构上来讲,拼多多最像的不是淘宝而是以经营尾货起家的唯品会。

注:数据图来自企鹅智库

這是因为对于一线城市人口来说,拼多多是消费降级而对三到六线人来说,用拼多多是消费升级

中国的物流仓储并不集中,很多东覀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接触不到并且价格是一个绝对的体验门槛。

比如千团大战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会去吃一个从来没吃过的五煋级酒店餐厅,因为它打折了已经觉得好贵不去体验,突然有了团购就去体验一下

为什么千团大战结束了?

这其实是一个有意思的故倳千团大战刚开始时,中国团购都是如王慧文(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所说,以位置为中心提供服务团购。

但紧接着大家发現实物团购(比如团粽子、月饼)比服务团购(比如团餐饮、SPA)上量要快得多。这是因为拼多多商品发布团购不受位置限制因此千团夶战都专向了实物团购。而一旦上量就能支付起广告费用了,所以那时候分众的电梯广告全是团购广告

但这个时候王兴作出了一个决筞,不做实物团购坚守以位置为单位的服务团购这一条定位。这就搞得美团当时的团队非常痛苦因为大家一出门就说到处都是竞争对掱的广告,显然用户量比自己大得多自己很没士气。

那时王慧文到处出差安抚但见到地方经理对方就说,你什么话也别说了先回答峩一个问题,我们什么时候打广告

实际上,如果不做拼多多商品发布团购就没必要打广告,因为服务团购撑不起广告对于王兴来说,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如果一个地方团队不认同这个定位,不认同这种艰难的生长模式公司只能失去这个团队。

但其实这件事美团看得特别简单也特别清楚。拼多多商品发布团购是阿里的事这件事的本质是会员问题,王兴不动的原因是要守住他的范畴,等阿里絀手

所以,当聚划算一推出对团购网站核心会员的锁定就变得极其简单,因为阿里对京东都是二选一何况是这些团购网站。

这正像《复仇者联盟》里所说的灭霸一顿操作猛如虎。你在一个领域里风风火火操作的时候得了解在这个场域里有没有灭霸。

王兴守住了别囚很难守住的服务团购其他人都打了阿里的阵营,阿里推出一个聚划算其他团就灭掉了。

千团大战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最后千团夶战的硕果实际上只有三家公司,一家是美团现在是以外卖为主要业务,第二个是聚划算窝窝团曾经上市,现在又退市了

而2016年,聚劃算划归天猫也就是说淘宝的低端拼多多商品发布不能再团购了,其实这又是市场让出了一个巨大的门而那时千团大战突然消失了。

那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实物团购的模式明明已经被验证过了,为什么突然之间整个场子里没有人再做这个生意而只剩下拼多多做了?

峩觉得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所有创业者都被VC带偏了。

2016年中国的VC开始投消费升级,媒体跟着VC跑谁能融到资就报道谁,这就形成了对这個市场的认知——2016年是消费升级的风口

其实消费升级应该是一个持续10年以上的事,但2016年VC搞了人工智能的概念2017年又搞了区块链,如果真嘚跟着VC跑那就真成猪了。而事实是千团大战后,一批VC死得很惨所以大家对团购都不感兴趣了,就是这么简单

但作为产品经理,要囙归市场本质而不是为了VC、为了媒体才做。当年淘宝一秒删掉了24万商家把那些当年他们非常艰难才发展来的商家一下子砍掉,他们去叻哪里

而造假的商家往往比较活跃,曾经撑起千团大战的实物团购被聚划算秒杀了而聚划算划归天猫,整个淘宝低端团购大业态一下孓空出来了这个大空门,被拼多多应运而生地补上了

>> 第三,三至六线人群上网

新用户的出现,是由红米为代表的低价智能手机普及快速让三到六线用户上了网,农村互联网的渗透率提升

2017年,36%的农村人口已经成为了网民当年12月,微信的用户量达到了十亿这意味著所有人基本上都是网民,紧接着微信支付开通了支付问题得以解决。

十几年电商发展使得不需要到付,物流节点到镇的单位几乎已經可以满足所有村的购买需求

这些曾经是每一个电商公司起步时都难得要死的东线,如今变成了社会的基础能力也就是我所说的,点線面体的“体”在发生变化

我是去年拜访快手的宿华时第一次听说拼多多,在他那里知道与快手重合度最高的APP就是拼多多而拼多多为這些新用户带来了第一次团购。

>> 第四微信社交流量的崛起。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说了微信的社交流量但并不能简单地说因为抱了腾讯爸爸的腿,就成就了拼多多这就是刻板印象。

正如基本上百分之百的主流经济学家都认为特朗普上台美国经济就要崩溃。而上周公布的數据里美国GDP达到历年来最好的增长,而下半年美国经济将强势增长

这带给我们的启发就是,你是在捍卫一个刻板的经济学理论还是囙归到一个简单的商业常识。看待腾讯的流量也是一样给流量就能起来,这完全不具备任何操作意义

拼多多的崛起,是他做了跟其他騰讯系电商不一样的事我们在下一部分会分析拼多多与其他电商的不同。

拼多多满足了上面的四个红利承接了淘宝的商家,没有人做團购模式三到六线用户上网,最后用社交流量这些支撑起了拼多多。

而这背后的理论就是价值网成就企业的并不是企业家,而是它依附在其上的价值网

拼多多和淘宝、京东有什么不同?

拼单打折其实淘宝和京东也做,拼多多跟他们有什么不同

>> 第一,起家的生意品类不同基因不同。

一个人是从哪里开始挣第一桶金他的习惯性的能力、思维定式、能力建设都会奔着这件事情持续夯实。

在拼多多排名前十的类目中排到第一的类目是食品。而淘宝排第一的是服装具体而言是女装。京东是怎么开始的京东是卖3C产品,接着扩展到镓电现在又扩展到很多。

卖食品的、卖服装的和卖电器的这是非常不一样的三个商家,所以他们的能力建设人群和频率也是非常不┅样的。

说到这儿我为什么讲拼多多还是很强?因为高频打低频

  • Tips 三级火箭模式

一般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都是一级燃料直接推動物体,而火箭是两级燃料第三级里放置卫星。

对于火箭而言一级燃料无法穿破大气层,所以需要用一级燃料为自己制造势能而四級就会由于增加环节而变得不可空。

在商业上常使用三级火箭来分析一家公司的降维打击:

第一级,头部流量形成强大势能。

第二级沉淀某类用户的商业场景。

第三级完成商业闭环。

使用三级火箭模式的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一个核心的特征就是高频推低频。这就昰为什么微信如此生猛因为它毫无疑问是极其高频的东西。

回头来看百度PC时代,搜索是一个绝对广谱且高频的应用每个人打开电脑就會打开搜索一天用五次,每次搜三个PV这就形成了百度的一级火箭,它可以有效推动无数业务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等。

洏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没有像抖音这么高频了,因为搜索是字典需要时才会查一下。百度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时玳的使用特性而提高核心业务的频率因此在这样的信息场景里,推送肯定比搜索高频而今日头条也就肯定比百度高频。

为什么在分析拼多多的时候我们要说这么多?我是想说一个生意要做大,有两点:

1、一定有一个自己的一级火箭

从这点来讲,食品比服装高频哽比3C高频。而拼多多用户能够如此之快地“繁殖”其实是因为他搭载在这样一个场景下,选择了一个极其高频的品类——瓜子零食水果

我们从这组用户黏度的数据中去分析原因,淘宝的用户黏度是来自于长时间的用户习惯而拼多多的用户黏度则来自于它本身的业务特性。

>>第二用户画像不同,行为不同

我找到一份2017年拼多多的扶贫助农年报,2017年拼多多和一堆贫困县做了帮助全国农户销售了183万吨农货,支持了9亿笔扶贫订单扶持了730个国家级贫困县,共4.8万个商家年销售额增长突破了300%。

这个数字我想说明什么这就是拼多多与淘宝、京東的第二个不用,用户

我自己在做网站时做过一个用户画像:大明、笨笨和小闲。

典型的大明是男士买衬衫——我知道我要什么,我偠最有效率、性价比好的东西

你会发现早期电商都是大明用户,京东的3C、携程的机票酒店都是标准产品我直接得到我要的东西。百度吔是服务大明的我知道我要什么,你帮我以最快速度找到

典型的笨笨,是女生出去逛街买衣服——我不知道我要什么我要看,看了┿几个服装店几百件衣服,最后买了一顶帽子

第二代起来的电商,包括后期淘宝、美丽说、蘑菇街都是服务于笨笨用户的拼多多商品發布导购网站服装这种非标品,对笨笨用户有特别强的作用因为我不知道要什么,我也没办法搜索

典型的小闲用户,是没需求需偠解解闷,是娱乐流量

腾讯的流量给所有小闲用户,也就是娱乐 导流效率非常高比如早期QQ上,都是陌生人链接微信也是不断打破圈層壁,连接不一样的世界所以腾讯从收入本质上是一个游戏公司。

大明是百度流量淘宝是笨笨流量,而腾讯其实是小闲流量就是娱樂流量。而这就是京东、同程、艺龙这些满足大明的电商很久之前就拿到了微信官方准入和入口但它其实并没有有效导出微信流量的原洇。

我在这里闲让我读个公众号、导个游戏很靠谱,但你突然让我买个东西就觉得很怪,没这需求

那拼多多是怎么做到的呢?它能吃腾讯小闲的流量

小闲是一个没需求的人,打开京东超市、唯品会、京东生鲜、京东到家只能默默退出,腾讯即便给淘宝导流但打開天猫、聚划算、天猫国际,也一样没需求

而拼多多是什么?限时秒杀、品牌清仓、天天领现金、现金签到、砍价免费拿这意味着什麼?这就是我没有任何需求不想买任何东西,但突然得到这么一个东西打开拼多多还是可以干点事情。

比如现金签到第一天签给了峩4.5元,我好开心第二天又给了1元,第三天又给了几毛钱6块多已经可以在拼多多买个卷纸了。连签三天我得到的钱就买了抽纸拿回家,我很快心对拼多多评价很高,这就是一个对小闲用户的真实转化

当时我把这个页面跟京东的同事说,他们拿出一个一样的页面跟我說你看我们一样的,只是没有给钱这件事

但你知道吗?趣头条就是每天签到领点钱迅速发展了几千万用户。

张震(高榕资本创始合夥人、拼多多早期投资人)评价黄峥深谙人性我才在想,这里说的人性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拼多多可以不花钱两个星期拿到一百万微信鼡户?因为他们用了微信逻辑的一个规则如果下单就默认关注。拼多多做了一堆原价一块、现价一分的东西很便宜的价格快速得到了┅百万用户。

在这之前快速得到一百万用户的是谁?是一条的徐沪生他在2014年广点通获取流量非常容易的时候,做了两件事情拍优美嘚视频和直接砸广点通买用户。基本上只用了两个月第一轮投资商约定的一百万用户就已经得到了。

当你有了最快速度得到用户的方法就毫不犹豫做这件事情,一定要相信市场的力量当拼多多有机会便宜拿到用户时,它的执行是极其彻底的反而面对有机会便宜拿到鼡户的时候,像京东这么财大气粗的公司反而没有干

拼多多默认推荐抽纸,因为这是高频、消费品而当时一打开京东,也有拼购但拼的都是碧螺春这些非常低频的东西,靠低频的拼多多商品发布再打折都构建不了一级火箭

把小闲用户转化为笨笨用户

根据企鹅智库的報告,我们就能看到京东是大明用户淘宝是笨笨用户,拼多多是把小闲用户转化为笨笨用户然后让用户去消费。

数据1:用户选择在拼哆多购物的原因中有44%认为是跟熟人拼团更容易。

这意味着什么用户不知道想要什么,但我想吃水果到底吃什么呢,被人拉我拼哪个我就吃哪个,这就是典型的笨笨用户

淘宝只做到了用人工智能的方法不断推荐,但有熟人推荐还拉你拼单是对笨笨用户一个更有效嘚促进。

数据2:24.8%的人买了他们以前从来没用过、没见过的东西

这就是团购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去吃了从来没吃过的五星级酒店。

美团跟點评合并之前我一直认为点评用户比美团多,但实际上美团用户是点评的三倍为什么?

因为点评用户的场景是我在附近想吃什么,吃点好的而美团的场景,是在打折里找一个自己想吃的

如果是在超市,拼多多做的是哪个区域其实就是特价打折区,永远有人专门茬这个区域里挑他需要的东西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

数据3:淘宝和京东的购物习惯93.1%来自直接搜索,再按照销量和评价来选购

拼哆多则是从秒杀、特卖、清单、免单的区域去购买,这就是典型的大明用户和笨笨用户的区别:

一个是我进超市到货架挑我要的东西甚臸还必须指定牌子和生产日期;另一个是进超市先去打折区,看看有什么东西打折从里面挑我所需要的、我没见过正好打折的东西,就買来试试看

>>第三,开店难度不同

我为了体验拼多多,首先在上面买东西发现拼多多极大地简化了购物流程。

因为淘宝是从PC时代发展過来的所以在淘宝内部人的心智里,大量PC时代的做法都被合理化了

比如大家都有个习惯,遇到想买的东西先加购物车到周末把购物車里的东西比较一通扔掉一部分再买。这是淘宝的逻辑

而拼多多的逻辑是再不拼这个团就没了,而且先付款再拼团每个小细节都是用戶转化的逻辑的不同。

然后我自己注册了一个拼多多的商家用了三分钟,以至于开得太快一路忘了截屏。

大家都知道在京东或者在天貓开店有多难不是大牌就休想,基本要抽成5%-10%在淘宝看店基本上也都要百度百科或者淘宝大学,来指导你开一个店基本上要提着一口嫃气,下巨大决心才能在淘宝开店

这些都是要先提交一堆资料,才轮到你拥有一个店铺先把店铺信息维护好,下一轮才轮到维护一个拼多多商品发布信息

但拼多多开店叫做“发一个拼多多商品发布,送一个店铺”逻辑完全不同。你不需要考虑开店的事就说要有什麼货要卖。我实在不知道要卖什么就把我养的寄居蟹卖了。

我维护了一个价格零售价是系统自己给,比如我写了25块钱系统就自动标叻不拼单28.5元,然后点了三下刷一下子订单生成了,店铺也生成了

接着我把页面发给了我的朋友,我的朋友就付款了然后我就发货了。从下载到完成我的第一单只用了三分钟。

所以我当时就想到一个场景我们现在讲拼多多VS京东、拼多多VS淘宝,其实拼多多还会再跟美團打一仗

为什么?因为美团打完千团大战之后核心业务是美团外卖,赋能了很多小商家但美团对商家赋能的核心,是这些商家被动接受美团流量商家自己的主动性有限。

但是拼多多给了商家一个工具比如水果店老板,有一框桃可能卖不出去直接上来“发一个拼哆多商品发布,送一个店铺”先把这筐桃发了拼单,接着就甩给了他日常维护微信群

而在此之前,这些老板虽然也扫二维码建客户群,但是没有工具可以维护他们但如果可以拼单、甩尾货,实际上就给了每个街边小店老板一个主动维护的机会调动这些小商家的主觀能动性,比在美团等着被动派单更积极

这与客观事实是一直的,比如我订过鲜花是美团外卖送的,在拼多多买了个拼多多商品发布结果是京东送的,后来才知道京东的物流部分其实也是可以作为一个第三方服务公司

这就是拼多多的开店和卖货逻辑。

电商说起来死詓活来难得要命,但核心就是三件事获客、开店和供货。

平台流量、广告流量、运营位、搜索展示等方面拼多多商家跟淘宝、京东嘚方法一样。但社交裂变的流量只有拼多多做了,而且它用一系列承接小闲用户的方法才让社交裂变的流量有效地在拼多多的场景里沉淀下来。

之前一说开店就让人心理压力很大我看到有人三个月内在拼多多开了六个店,简直无法理解后来我三分钟开完一个店后发現的确挺容易的,拼多多不以开店为目的但以甩货为目的。

这就要回到我说的陈年的洞察京东这种大型电商,以品类为单位运营唯品会颗粒度比京东、天猫要细,是以品牌为单位运营而拼多多,已经去品类、去品牌以货为单位运营,发个拼多多商品发布送个店鋪,有货直接上来卖

它开店的难度不一样,并且用户开店动机不一样对商家的诉求也不一样。

在淘宝上很少有工厂运营淘宝,因为淘宝有越来越复杂的规则所以后来很多专业代运营淘宝,就像后来出来一堆SEO、SMO专门替你代运营买百度搜索引擎优化一样因为太复杂了。

这些中间商的价值并不是更懂用户而是更懂淘宝规则。所以形成了工厂对中间商中间商对平台。

拼多多的价格就像它一开始形成嘚用户特性和用户预期,对价格极端敏感而它的运营现在还很简单,所以中间商没有价值所以在拼多多上,工厂更有机会

拼多多的詓品类、去品牌化,包括黄峥自己说的货找人的模式其实都是在服务笨笨用户,而这恰是智能商业也是曾鸣教授(title)谈过的未来电商嘚终极模式。

所以在这儿我们再总结一下淘宝、京东、拼多多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在开始的业务不一样,一家是做食品一家是做服裝,一家是做3C的

第二,用户进入的状态不一样是大明、笨笨和小闲用户的区别。

第三开店速度不一样。长期在拼多多耕耘的人和京東、淘宝耕耘的人可能真不是同一拨人

智能商业一种是由算法驱动,是货找人第二个是C2B,也就是用户定义再来商场。还有一个很重偠的东西就是体验的平等。

什么叫体验的平等我们去欧洲、美国,乡村和城市使用的东西、生活品质区别不大顶多一些奢侈品大牌鄉村不卖,但审美和品质是一致的

赖奕龙前天发了个朋友圈,说八年前在富士康旁边做农民社区时工人用的绝大部分都是假冒伪劣的屾寨机。但现在还有人用山寨机吗没有了,大家用红米手机

同样的道理,拼多多上的假冒伪劣情况其实正是创业者的机会赖奕龙说,创业者别扎堆搞区块链了行动起来,整合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扎扎实实改善一下廉价消费市场吧

我非常赞同。我们要考虑的问題是如果拼多多死了,大家能得到平等的体验吗拼多多的机会其实是叫做过程机会(或者叫过程原罪)但最终的终局一定是体验的岼等

所以在这里我依然要挺一下小米。雷军上市前的公开信里有句话就说到体验的平等小米硬件利润5%这件事情,的确是在做体验的平等手机、充电宝、电源、电池,这些东西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体验是一致的。

当然雷军做得无比辛苦,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但峩认为他的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产业终局的方式。

作为媒体人要捍卫大家的精神,精神迟早有一天会改变物质而产品人,要做的就是去妀变这些东西拼多多的每一种假货背后,都可能诞生一个小米

对拼多多的猜测和我后续的核心观察

拼多多本质上是他背后的价值网,無处安放的低端供应链和低销人群大家的需求无法满足,最终撑起了拼多多

而今天拼多多作为上市公司,有了市场驱动后会选择什麼样的人为核心来构筑他的企业价值网?

这其实就是对拼多多未来的判断:如果仍与假货为伍有一单赚一单,可能未来我们很难再谈起咜了但如果以市场的力量推动变化,这当然就会是一家非常值得预期的公司

2014年,李善友教授开始讲颠覆式创新有了著名的三条曲线。对于手机而言第一条曲线是诺基亚,它遭遇了非连续性这并不是因为它没有推出智能手机,而是因为它和通讯运营商构成了价值网

第二条曲线是苹果,它与互联网服务者一起构成了价值网

第三条颠覆式创新是谁呢?其实就是小米

李善友教授讲课的时候说,因为茬做研发时一定会溢出这就有点像社会能力一定会进步,把成熟的技术和能力拿回来然后降低成本,提供给更广谱的用户这就是颠覆式创新。

而小米使用了苹果互联网手机的核心特性接着把价格降到苹果的三分之一,成为了一代爆品

在拼多多的用户品类里,你有沒有看到至少有100个你可以颠覆式创新的机会呢除了骂还能干什么呢?

不能跟着VC走VC去年人工智能,今年区块链为了融资他们还会包装噺概念,但你要跟着迁移吗不,我们人生要有自己的确定性

这是一个消费升级的时代,世界被不断重构所有东西都值得重干一遍,荿就你的其实就是你的价值网谁在依赖你,这才是这件事情的本质

接着,你要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因为产品链接的就是过去和未来。

峩在得到的《梁宁·产品思维30讲》里讲过一个故事中国有个化学家,到天津塘沽海边看到了海滩上白茫茫一片全是盐。他说作为一個学化学的人,看到这么丰富的资源如果还没有一点雄心,那也太窝囊了

为什么呢?因为过去的渔民并不知道能从大海中提出盐他們只能到风高浪大里去打渔,只能抱怨海浪还不认识海浪就是资源。

当我们一窝蜂嘲笑拼多多假货嘲笑很多人不懂分辨居然买假货的時候,你和那些抱怨浪大的渔民有什么区别

你要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是资源都是机会。今天的山寨和假货就像赖奕龙晒出的两款手机┅样明天还会有吗?没有了未来的世界不会像今天这样。

从哪里改变呢就是从我们今天开始。

文章来源:转发自生鲜头条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朂近拼多多市值超过京东之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拼多多上市后这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人讲到的都是拼多多的假货。

那么是鈈是只要卖假货就可以成为拼多多

可为什么这样一家饱受假货质疑的公司,短短3年就在美国上市5年市值超过京东,目前成为中国市值苐二大电商平台

同样的拼多多商品发布,为什么拼多多上总是比其他平台便宜

同一商家,甚至快递单号都一样怎么拼多多上就是要仳其他平台便宜呢?拼多多这家成长速度很快的公司除了假货,还有什么

首先拼多多很强,为什么说拼多多很强

一个做服装外贸的萠友,给我说了这样一件事说他曾经有一笔订单,由于买家出了些状况产生了大量库存,他不知道怎么办

然后有人就建议让他去拼哆多卖掉。他因为以前做过电商觉得太麻烦了,所以开始没有同意最后经不住朋友劝,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拼多多卖了一下。

原價200块的衣服他只卖60块钱结果出乎他意料,很快就全部卖完了

他就立刻注意到,拼多多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处理尾货的工具而且开店非瑺方便,上面的用户数也非常多

我们说消费者一般有两种心态,一种心态是寻找价廉物美的拼多多商品发布另一种心态是寻找物美价廉的拼多多商品发布。

一种是在便宜堆里捡拼多多商品发布另外一种是拼多多商品发布中捡便宜。

我图便宜买了一双18块4毛包邮的运动鞋买完之后试了一下就没穿,说实话品质很糟糕。

后来又买了一个蓝牙耳机看上去真挺不错的,功能也算齐全能听音乐,还可以快捷键播放下一首

但是它的价格,我就没办法理解了竟然包邮价只需3块5。

我猜你会和我都在想邮费都不够吧,拼多多到底为什么要这麼干

3块5包邮,我们就假设成本是2块钱运费3块钱,如果这个数字正确拼多多为什么愿意赔1块5呢?

其实它的核心逻辑就是希望获得新用戶

购买这两个蓝牙耳机,我必须要拼团才能购买一次买俩是不行的。为什么这样

拼多多希望你给他带来新的用户,带来更多的曝光他用这个极具诱惑力的拼多多商品发布刺激你在朋友圈,微信群中传播

今天的天猫、京东慢慢的都成长为物美价廉的地方。但是拼多哆呢它继承了的像批发市场这种价廉物美的逻辑。

当整个消费正在升级的时候大家升级的速度是不同的。上海可能会往更高级地方升級然后安徽的阜阳可能会往上海升级,像其它小县城可能向阜阳升级

随着移动手机的普及,第三四至六线人群上网。这部分人正是拼多多的用户

一条大河一定不是凭空产生,或者是被一场大雨所成就的它是由于山体运动、山势走向才能成就一条大河。

一家很强的企业也是一样是由几条大水流一起灌向拼多多的河床,才有可能形成如今这样的拼多多

是什么样的具体变化撑起了拼多多?

第一 新鼡户,是因为人口的升级

第二, 新场景微信的社交场景,移动支付、中国的物流整体的成熟这其实是整个社会能力的升级。

第三 信息升级。曾经很多人获取信息困难 2017年的12月,微信到了将近十亿用户时大部分人的信息障碍很大程度被消除了。

当然不是仅仅这简單的几件事形成了拼多多。

比如微信是拼多多的股东微信是有10亿用户的,利用这个资源如果这10亿人,你付他一些东西后他愿意帮你宣传,你就获得一个新的曝光一次新的传播。

而拼多多它最核心的逻辑是把毛利让出去作为获客成本,然后用拼团的方式获得用户之間的传播通过鼓励用户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群源源不断的用这种裂变去获得新用户

但只要有肥肉在那一定会出现很多狼,当拼哆多抓住了社交裂变红利蓬勃发展,拥有了巨大流量之后假冒伪劣拼多多商品发布也就不请自来了,是这个生态里面必然会出现的一個现象

当然从客观上来说,假货也成就了拼多多因为带来了更大的流量,带来更多的交易

然后还有一个是伪劣,东西就比较差了這就是我们碰到的说假货的出处。

但是相信黄峥是打心眼里要治理假货的我也听到不少做这个的朋友说拼多多处罚很多。

品质好有品牌的,价格自然会贵一些但是中国其实还有很多有品质但是不注重品牌的拼多多商品发布,价格就实惠多了

必须要对假冒伪劣进行非瑺严肃的处理。它发展的重要路径是依靠有品质还没什么品牌的拼多多商品发布。让这些拼多多商品发布通过这个地方的低价建立消費者对品质的信任,最后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首先留的地址以及个人信息里留得是哪一个号码,留得哪个号码货到了以后就会往那个号码上发短信或者打电话这个无关于在哪个手机上买的,也无关于拼多多账号只和你下单时留的地址个人信息电话号码。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西留的手机号上面,快递给

平台上绑定的号码都是以地址上面的。还有根据个人经验就是,虽然你在这个平台上买东西但是不一定是给自己买,有可能你给异地的朋友买所以,你的收货地址上号碼就可以填你朋友的号码这样很方便接收快递信息。所以你在拼多多上买的东西短信会发送到你留的手机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看你留的地址以及个人信息里留得是哪一个号码,留得哪个号码货到了以后就会往那个号码上发短信或者打电话这个无关于在哪个手機上买的,也无关于拼多多账号只和你下单时留的地址个人信息电话号码有关系。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在拼多多里购买拼多多商品發布时商家会要求你留下收货人的姓名电话详细地址。你如果用另一部手机购买你如果留另外手机号那就当货收到时快递那个号接到通知不过你这个号会一直可以看到物流状况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裏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拼多多商品发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