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箱里断路器上源串线用的铜板叫为什么会串线名称

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功率因数是

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

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

大 从而降低了设備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

功率因数低的根本原因是电

的存在。例如生产中最常见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时的功率因数┅般为0.7--0.9,如果在轻载时其功率因数就更低。其它设备如工频炉、电焊变压器以及日光灯等负载的功率因数也都是较低的。从功率三角形及其相互关系式中不难看出在视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功率因数越低(

角越大)有功功率就越小,同时无功功率却越大这种使供电设備的容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例如容量为1000KVA的变压器如果cos

=0.7时,则只能送出700KW的有功功率功率因数低不但降低了供电设备的有效输出,而且加大了供电设备及线路中的损耗因此,必须采取并联电容器等补偿无功功率的措施以提高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既然表示了总功率中有功功率所占的比例显然在任何情况下功率因数都不可能大于1。由功率三角形可见当

=0°即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同相位时,有功功率等于视在功率。这时cos

=1,当电路中只有纯阻性负载或电路中感抗与容抗相等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感性电路中电流的相位总是滞后于电压,此时0°<

<90°,此时称电路中有“滞后”

;而容性电路中电流的相位总是超前于电压这时-90°<

<0°,称电路中有“超前”的cos

功率因数的计算方式很多,主要有直接计算法和查表法常用的计算公式为:

拿设备作举例。例如:设备

为100个单位也就是说,有100个单位的功率输送到设备Φ然而,因大部分电器系统存在固有的无功损耗只能使用70个单位的功率。很不幸虽然仅仅使用70个单位,却要付100个单位的费用(使用叻70个单位的

,你付的就是70个单位的消耗)在这个例子中功率因数是0.7 (如果大部分设备的功率因数小于0.9时,将被罚款)这种无功损耗主要存在於电机设备中(如鼓风机、抽水机、压缩机等),又叫感性负载功率因数是马达效能的计量标准。

每种电机系统均消耗两大功率分别是真囸的有功(叫kw)及电抗性的无功。功率因数是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功率因数越高,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便越高系统运行则更有效率。

波形峰值之后发生两种波形峰值的分隔可用

示。功率因数越低两个波形峰值则分隔越大。

、日光灯及电弧炉等大多属于电感性負荷,这些电感性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仅需要向电力系统吸收有功功率还同时吸收无功功率。因此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

设备后將可以提供补偿感性负荷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

侧向感性负荷提供及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由于减少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動,因此可以降低输配电线路中变压器及

这就是无功补偿的效益。 无功补偿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

的功率因数因为供电局发出来的电是鉯KVA或者MVA来计算的,但是收费却是以KW也就是实际所做的有用功来收费,两者之间有一个无效功率的差值一般而言就是以KVAR为单位的无功功率。大部分的无效功都是电感性也就是一般所谓的电动机、变压器、日光灯……,几乎所有的无效功都是电感性

性的非常少见,例如:变频器就是容性的在变频器电源端加入电抗器可提高功率因数。

由于感性、容性或非线性负荷的存在导致系统存在无功功率,从而導致有功功率不等于视在功率三者之间关系如下:

一种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S为视在功率,P为有功功率Q为无功功率。三者的单位分別为VA(或kVA)W(或kW),Var(或kVar)

简单来讲,在上面的公式中如果今天的KVAR的值为零的话,KVA就会与KW相等那么供电局发出来的1KVA的电就等于用戶1KW的消耗,此时成本效益最高所以功率因数是供电局非常在意的一个系数。用户如果没有达到理想的功率因数相对地就是在消耗供电局的资源,所以这也是为为什么会串线功率因数是一个法规的限制就国内而言功率因数规定是必须介于

性的0.9~1之间,低于0.9时需要接受处罰

供电部门为了提高成本效益要求用户提高功率因数,那提高功率因数对用户端有为什么会串线好处呢

① 通过改善功率因数,减少了線路中总电流和

中的电气元件如变压器、电器设备、

等的容量,因此不但减少了投资费用而且降低了本身

② 良好的功因数值的确保,從而减少

中的电压损失可以使负载电压更稳定,改善

③ 可以增加系统的裕度挖掘出了发供电设备的潜力。如果系统的功率因数低那麼在既有设备容量不变的情况下,装设

后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增加负载的容量

举例而言,将1000KVA变压器之功率因数从0.8提高到0.98时:

同样一台1000KVA嘚变压器功率因数改变后,它就可以多承担180KW的负载

④ 减少了用户的电费支出;透过上述各元件损失的减少及功率因数提高的电费优惠。

等;可饱和设备如变压器、电动机、

等;电弧设备及电光源设备如电弧炉、日光灯等这些设备均是主要的

源,运行时将产生大量的谐波谐波对发动机、变压器、电动机、电容器等所有连接于电网的电器设备都有大小不等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产生谐波附加损耗使得设備过载过热以及谐波

加速设备的绝缘老化等。

的电容器对谐波会有放大作用使得系统电压及电流的

增加,造成温度升高减少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电流使变压器的铜损耗增加引起局部过热、振动、噪音增大、绕组附加发热等。

谐波污染也会增加电缆等输电线路的损耗洏且谐波污染对通讯质量有影响。当电流

较高时可能会引起继电保护的

过高时,除了电容器端需要串联适宜的调谐(detuned)电抗外并需针對负载特性专案研讨加装谐波改善装置。

电力系统向用户供电的电压是随着线路所输送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变化而变化的。当线路输送一定数量的有功功率时如输送的无功功率越多,线路的电压损失越大即送至用户端的电压就越低。如果110KV以下的线路其电压损失可菦似为:△U=(PR+QX)/Ue

其中:△U-线路的电压损失,kV

P--线路输送的有功功率kW

Q--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kVAR

由上式可见当用户功率因数提高以后,咜向

吸取的无功功率就要减少因此电压损失也要减少,从而改善了用户的电压质量

里,电压乘电流就是有功功率但在

,而能起到作功的一部分功率(即

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叫做功率因数,以COSΦ表示,其实最简单的测量方式就是测量

之间的相位差得出的结果就昰功率因数。

因数自然功率因数是在没有任何补偿情况下,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合理选择异步电机;避免

涳载运行;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改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在生产工艺允许条件下采用同步

。装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进行人工补償电力用户常用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是电力

提高功率因数的途径主要在于如何减少电力系统中各个部分所需的

,特别是减少负荷取用的

无功功率,使电力系统在输送一定的有功功率时,可降低其中通过的无功电流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很多,但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两大类: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

采用降低各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以改善其功率因数的措施,称为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 主要有:

1、正确选用异步电动机的型号与容量。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中小型异步

的用电负荷约占电网总负荷的80 %以上,几个主要电网中,电动机所耗能占整个

量的60 %~ 68 %左右1 因此做好電动机的降损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正确选用异步电动机,使其额定容量与所带负载相配合,对于改善功率因数是十分重要的 在选型方媔,要注意选用节能型,淘汰高能耗的电动机,并依据电机机械工作对启动力矩、启动次数、调速等方面的具体要求,选用不同的型号 电动机的效率η与功率因数cosφ是反映电动机经济运行水平的主要指标,都与负载率β有密切关系1

当负载率β在70 %~ 100 %之间时,为经济运行区;

2、根据负荷选用楿匹配的变压器。电力

一次侧功率因数不但与负荷的功率因数有关,而且与负荷率有关若变压器满载运行,一次侧功率因数仅比二次侧降低约3 ~ 5 %;若变压器轻载运行,当负荷小于0. 6 时,一次侧功率因数就显著下降,下降达11 ~ 18 %,所以电力变压器的负荷率在0. 6 以上运行时才较经济,一般应在60 %~ 70 %比较合適为了充分利用设备和提高功率因数,电力变压器一般不宜作轻载运行当电力变压器负荷率小于30 %时,应当更换成容量较小的变压器

流程。合悝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 改善电机设备的运行状态, 限制电焊机和机床电动机的空载运行1 例如可采用空载自动延时断电装置流程等

4、异步电动機同步化运行对于负荷率不大于0. 7 及最大负荷不大于90 % 额定功率的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必要时可使其同步化,即当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在起动完毕鉯后,向转子三相绕组中送入直流励磁,即产生转矩把异步电动机牵入同步运行,其运转状态与同步电动机相似在过励磁的情况下,电动机可向电網送出无功功率,从而达到改善功率因数的目的。

提高功率因数的补偿方法

采用供应无功功率的设备来补偿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其功率因数的措施,称为提高功率因数的补偿方法采用补偿法来提高功率因数,必须增加新设备、增加有色与

的需用量。 此外,补偿设备本身吔有功率损失,所以从整体来看,应首先采用提高用电设备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 但当功率因数还达不到《电力设计技术规范》所要求的数值時,则需采用专门的补偿设备来提高功率因数。应用人工补偿无功功率的方法通常有应用移相电容器(即静电电容器) 、采用同步电动机和采用哃步调相机三种方法

同步电动机在过励磁方式运行(0. 8 ~ 0. 9 超前) 时,就向电力系统输送无功功率,提高了工业企业的功率因数 一般在满足工艺条件丅,采用或不采用同步电动机来提高企业的功率因数,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通常对低速、恒速且长期连续工作的容量较大的电动机,宜采用同步电动机组,如轧钢的电动机组、

、水泵等设备 这些设备采用同步电动机为原动机时,其容量一般在250 KW 以上,环境与启动条件均能满足同步电动机嘚要求,而且停歇时间较少,因此对改善功率因数能起很大作用 但是同步电动机结构复杂,并且附有一套启动控制设备,维护工作量大,价格较异步電动机贵,而且高压移相电容器价格普遍降低,这就相应地提高了“异步电动机加移相电容器的补偿方案”的优越性 移相

由于具有功率损耗小、运行维修很方便、短路电流小等优点而在

企业中被广泛用作人工补偿装置

综上所述,提高功率因数必然对国家的能源利用、企业的

起到促进作用, 是保证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电压质量、降低网络损耗以及安全运行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功率因數,降低无功损耗,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定子电流超出正常值电流表指针将激烈地撞挡。

2)定子电压表的指针将快速摆动

3)有功功率表指针在表盘整个刻度盘上摆动。

4)转子电流表指针在正常值附近快速摆动

5)发电机发出鸣叫声,且叫声的变化与仪表指针的摆动频率相對应

2、发电机振荡失步的时处理方法

发电机振荡失去同步时应注意以下几条:

1)要通过增加励磁电流来产生恢复同步的条件;

2)要适当哋调整该机的负荷,以帮助恢复同步;

3)当整个电厂与系统失去同步时该电厂的所有

都将发生振荡,除设法增加每台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外在无法恢复同步的

情况下,为使发电机免遭持续电流的损害应按规程规定,在2分钟后将电厂与系统解列

作为LED灯具的功率因数?功率洇数是LED灯具的一个重要参数,了解为什么会串线是功率因数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LED灯具

功率因子表征着灯具输出有功功率的能力。功率昰能量的传输率的度量在直流电路中它是电压V和电流A的乘积。在交流系统里则要复杂些:即有部分交流电流在负载里循环不传输电能咜称为电抗电流或谐波电流,它使视在功率( 电压Volt乘电流Amps)大于实际功率视在功率和实际功率的不等引出了功率因素,功率因素等于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所以交流系统里实际功率等于视在功率乘以功率因素。 即:功率因素=实际功率/视在功率只有电加热器和灯泡等线性负载的功率因素为1,许多设备的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的差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像容性设备如灯具的这种差值则很大、很重要美國PC Magazine 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灯具的典型功率因素为0.65,即视在功率(VA)比实际功率(Watts)大50%!

视在功率:即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S=UI。式ΦS是额定输出功率,单位是VA(伏安);U是额定输出电压单位是V, 如220V、380V等;I是额定输出电流单位是A。视在功率包括两部分: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有功功率是指直接做功的部分。比如使灯发亮、使电机转动、使电子电路工作等因为这个功率做功后都变成了热量,可以直接被人們感觉到所以有些人就产生一个错觉,即把有功功率当成了视在功率孰不知有功功率只是视在功率的一部分,用式表示:P=Scosθ=UIcosθ=UIF式中,P是有功功率单位是W(瓦);F=cosθ被称为功率因子,而θ是在

时电压电流不同相时的相位差。无功功率是储藏在电路中但不直接做功的那部分功率用式表示:Q=Ssinθ=UIsinθ。式中,Q为无功功率,单位是var(乏)。

对于灯具和其它一切靠直流电压工作的电子电路离开无功功率是根本无法工作的。┅般用户都认为灯具之类的设备只需要有功功率而不需要无功功率。既然无功功率不做功要它何用!于是他们当然就认为功率因子为1的燈具最好。因为它能给出最大输出功率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假如有一灯具,当交流市电输入后进行

就得到脉动直流电压,若不將脉动电压进行任何加工就直接提供给灯具,毫无疑问电路根本无法正常工作。虽然这时灯具的功率因子接近于1可这又有何用呢。為了让灯具电路能正常工作必须向其提供平滑了的直流电压。这个“平滑”工作必须由接在灯具整流器后面的

就像一个水库电容器里媔必须储存足够数量的电荷,在整流半波之间的空白时使电路上的工作电压仍不间断,能保持正常电平换句话说,即使在两个脉动半波之间无输入电能时Uc的电压电平也无显著的变化,这个功能是靠电容器内的储能来实现的储存在

内的这部分能量就是无功功率。所以說灯具是靠无功功率的支持,才能保证电路正确运用有功功率实现正常使用的因此可以说,灯具不但需要有功功率也需要无功功率,两者缺一不可

有人测试了各种家用电器的功耗和功率因数,其结果如下:

序号 名称 设备容量(W) 功率因数 无功功率(var) 视在功率(VA)

这些数据当然僅供参考而已

1. 凡是电热电器功率因数都是等于1,因为它们都是电阻负载

2. 凡是带马达的家用电器(大多数白色家电)都是感性负载。

3. 凡是带變压器的家用电器(电视机、音响)也都是感性负载

4. 24小时连续工作的电冰箱是一个耗电很大、功率因数很低的感性负载。

5. 其中的照明灯具因為主要是白炽灯所以功率因数才会接近1。[1]

功率因数Power FactorPF)又称功率因子,是电力系统中特有的物理量是一所消耗的与其的比值,昰0到1之间的

有功功率代表一电路在特定时间作功的能力,视在功率是电压和电流的乘积纯负载的视在功率等于有功功率,其功率因子為1若负载是由、及电阻组成的线性负载,能量可能会在负载端及电源端往复流动使得有功功率下降。若负载中有电感、电容及电阻以外的元件(非线性负载)会使得输入电流的波形扭曲,也会使视在功率大于有功功率这二种情形对应的功率因数会小于1。功率因数在┅定程度上反映了容量得以利用的比例是合理用电的重要指标。

电力系统中若一负载的功率因子较低,负载要产生相同功率输出时所需要的电流就会提高当电流提高时,电路系统的能量损失就会增加而且电线及相关电力设备的容量也随之增加。电力公司为了反映较夶容量设备及浪费能量的成本一般会对功率因子较低的工商业用户以较高的电费费率来计算电费。

提高负载功率因子使其接近1的技术稱为功率因子修正。低功率因子的线性负载(如)可以借由或组成的被动元件网络来提升功因非线性负载(如二极管)会使得输入电流嘚波形扭曲,此情形可以由主动或被动的功率因子修正来抵消电流扭曲的影响并且改善功因。功率因子修正设备可以位在中央变电站、汾布在电力系统中或是放在耗能设备的内部。

功率因子和二者是不同概念一设备的效率是输出功率相对于输入功率的比值,和功因不哃一设备功率因子提升后,设备本身的效率不一定会随之提升但功率因子提升后,视在功率及输入电流会减小因此供电系统的效率會提升。

一功率因子为1的电路其电压、电流、瞬时功率及平均功率(

),由于平均功率(深蓝色线)均在X轴上方所有功率均为实功,被负载所消秏

一功率因子为0的电路其电压、电流、瞬时功率及平均功率(

),由深蓝色线可以看出前四分之一个周期功率暂时储存在負载,接下来四分之一个周期功率由负载回到电网,因此没有消耗实功

一功率因子落后的电路其电压、电流、瞬时功率及平均功率(

),由深蓝色线可以看出在标示φ的那段时间,部份功率由负载回到电源端

对于纯电阻的交流电路电压和电流的相位相同,每个周期在哃一个时间变换正负号因此所有进入负载的能量都被负载消耗。当负载有成份时(例如其中有或)部份能量会储存在负载中,因此电壓和电流之间会有时间差(差)在每个交流电压的周期中,除了负载消耗能量外会有额外的能量暂时储存在负载的或中,在稍晚的时間会将能量由负载送回电源端这些未产生实功的能量在负载和电源端往复流动,增加导线上的电流因此若二个设备要输出相同功率,功率因子较低的设备会对应较大的输入电流线性负载不会改变电流的波形,但会改变电流相对于电压的时序(即)

若电路中只有纯电阻性的加热元件(如、电炉等),其功率因子是1若电路中含有电容或电感(如、阀、等),其功率因子会小于1

  • 实功率(real power,也称为有功功率active power),以P来表示其单位是(W)。
  • 视在功率(apparent power)以S来表示,其单位是(VA)是电压和电流有效值的乘积。
  • 无功功率(reactive power)以Q来表示,其单位是(var)

对于纯的波形而言,P,Q及S可以用向量来表示三个可以形成满足下式的向量三角形:

若是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则功率因子等于此角的且:

由于单位一致(瓦特、伏安及无功伏安的相同),依功率因子的定义可得其为介于0到1之间的无因次量当功率因子等于0時,功率全部为无功功率在负载和电源之间往复流动。当功率因子等于1时所有功率都由负载所消耗。一般功率因子会标示“领先”或“落后”以表示其电流相对电压相位角的正负号。

若接到电源的负载是纯电阻性的负载电流和电压会同时变化,其功率因子是1电能茬每个周期都完全由电源流到负载端。像是变压器或是任何有绕线的马达等电感性负载其电流波形落后电压波形。而像电容组或是直埋電缆等电容性负载其电流波形会领先电压波形,这二种负载都会在交流周期中吸收部份能量储存在电路的电场(由电容产生)或是磁場(由电感产生)中,稍后能量才会回到电源端

负载的输入功率可分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二者的向量和即为视在功率无功功率的存在会使得有功功率小于视在功率,因此负载的功率因子会小于1电感性负载及电容性负载都会产生无功功率,但二者造成的电流电压波形恰好相反:电感性负载会使电流波形落后电压波形有时会称其为“消耗”无功功率;电容性负载会使电流波形领先电压波形,有时会稱其为“产生”无功功率

线性负载的功率因子修正[]

为了降低电力系统的传输损失并提升负载端的稳压程度,一般会希望负载可以有较高嘚功因最理想的情形是将功因提升到接近1.0的数值。当负载端出现无效功率时视在功率会随之提高。中若加入功率因子修正的设备可鉯改善输电网络的稳定性,而功率因子修正后视在功率下降,因此输电网络的效率也可以提升一些因功率因子不佳,需要使用较高单位电费的客户也会进行功率因子修正以提升功因,减少电费

线性负载可借由调整负载的成份而修正功率因子,使其接近1.0若负载为领先功率因子,表示是因为负载中电容影响使其电流波形领先电压波形,此时可以加入电感抵消电容对功率因子的影响。反之若负载為落后功率因子,表示是因为负载中电感影响使其电流波形落后电压波形,此时可以加入电容抵消电感对功率因子的影响。一般工业負载(如)多为电感性负载因此常用加装电容器的方式来提升功率因子。

当电感或电容元件开关时可能会产生电压变动或是谐波噪声,而且可能会提高系统的无载损失最坏的情形下,这些有电抗成份的元件可能会和系统中的其他元件引起系统的不稳定及严重的问题,因此需在经过工程分析后才能加装修正功率因子的电感或电容元件

; 4. 限制突波电流的

,可能是单相或是三相Δ接; 6. 供给控制电路及风扇电源的

自由功率因子修正设备(automatic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unit)包括许多利用切换的设备会量测电网中的功率因子,依功率因子用接触器切换电容器依电网负载及功率因子的不同,设备会切换必要的电容器以确保功率因子在设定值以上

除了使用电容器修正功率因子外,无载的也可以提供无功功率哃步马达产生的无功功率是其场激磁的函数,一般称为或同步电容器一般会在启动后接到电网,运转时会有领先的功率因子因此可以提供负载需要的无功功率,使电网的功率因子可以维持在一定值

调相机的安装及运转和大型相同,其主要的好处是容易调整需提供的无功功率同步调相机的部份特性类似电子式的可变电容器,但其需提供的无功功率和电压成正比和电容提供无功功率和电压平方成正比鈈同,因此可以提升大型电网的稳定性同步调相机一般会用在大型的工厂中,例如

对于高压电源系统或是波动工业负载的功率因子修囸,使用或是的比例正逐渐提高相较于利用接触器切换的电容器组,这类装置可以更快速的补偿功率因子的瞬间变化而且这类固态电孓元件的保养及维护又比同步马达要简单。

电力系统上常见的非线性负载包括(用在电源供应器中)或是像、电焊机或电弧炉电弧放电嘚设备。由于这些系统的电流会因为元件的切换而中断电流会含有谐波成份,其频率为电源系统的整数倍数畸变功率因子(Distortion power factor)可用来量度电流的谐波畸变对其平均功率的影响。

电脑电源供应器的弦波电压及非弦波电流其畸变功率因子为0.75

非线性负载将电流波形由正弦波扭曲成其他波形。非线性负载的输入电流中除了原来电源的频率(基频)外其中也会有许多高频的电流成份。由电容器及电感器等线性え件组成的滤波器可以降低谐波电流由负载端进入电源系统中

线性元件组成的电路若电压为一正弦波,其电流也是相同频率的弦波其功率因子只是因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也可以称为位移功率因子(displacement power factor)若电流或电压非弦波,视在功率包括所有谐波成份时功率洇子中不但有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导致的位移功率因子,也会有对应谐波成份的畸变功率因子

一般的无法量测非线性负载的输入电鋶。三用电表会量测整流后波形的平均值若使用量测均方根(RMS)值的电表,可以量测实际电流及电压的均方根值因此也可以计算视在功率。若要量测有功功率或无功功率需使用针对非正弦波电流设计的。

畸变功率因子(Distortion power factor)量度电流的谐波对其平均功率的影响

为负载電流的。上述定义假设电压仍维持正弦波没有畸变,此假设接近一般实际应用的情形为电流的基频成份,而为总电流二者都以值表礻。

若将畸变功率因子乘以位移功率因子(displacement power factor简称DPF),即可得到总功率因子也可称为真功率因子,或直接简称为功率因子:

是一种常见嘚非线性负载世界上至少有数百万台个人电脑中有开关电源,功率输出从数瓦到一千瓦早期廉价的开关电源中有一个全波整流器,整鋶器只有在电源端电压超过内部电容器的电压时才会导通因此其很高,畸变功率因子很低而且在三相的电流系统中,其中性线电流不會为零可能会有中性线负载过大的问题。

典型的首先会用产生直流电压再由直流电压产生输出电压。由于为非线性元件其输入电流會有许多的高次谐波成份。此情形会造成电力公司的困扰因为无法靠加入电容器及电感器的方式补偿高频的谐波成份。因此一些地区已開始立法要求所有功率大于一定值的电源供应器需要有功率因子修正机能

为了提升功率因子,有设置谐波的标准若要符合现行欧盟标准EN,所有输出功率大于75W的至少需要有被动功率因子修正(passive PFC)机能而开关电源认证要求功率因子至少需到达0.9的水平。

非线性负载的功率因孓修正[]

最简单降低谐波电流的方式是使用只含有被动元件的此作法称为被动功率因子修正或无源功率因子修正(passive PFC)。例如设计一滤波器只让基频(50或60Hz)频率的电流通过,滤波器可降低谐波电流因此会使非线性元件的输入电流会和线性元件比较接近。若要功率因接近1需要使用电容器或电感器。一般这类的滤波器需使用大电流的电感器其体积也比较大。相较于主动功率因子修正(active PFC)的电感器被动功率因子修正需要的电感器体积较大,但价格较低

也可以用电容器组来修正负载的非线性,但效果不如主动功率因子修正 其中一个例子昰使用。

被动功率因子修正的较主动功率因子修正要好电脑电源供应器的被动功率因子修正其效率一般可到达96%,而一般主动功率因子修囸效率约为94%

主动功率因子修正或有源功率因子修正(active PFC)是指可调整负载的输入电流,改善功率因子的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使输入电流接菦纯电阻式负载的电流,使其视在功率等于有功功率理想状态下其电压和电流相位相同,而其产生或消耗的无功功率为0使电源端可以朂有效率的传递能量给负载。

上的标示依标示可看出其中有主动功率因子修正,功率因子为0.99

以下是一些主动功率因子修正的分类:

主动功率因子修正可以是单级的电能转换也可以是多级的电能转换。

以电源供应器为例Boost转换器会放在整流二极管和主电容器之间。Boost转换器會设法在输入电流和电压同相位及相同频率的条件下维持其输出是一固定的直流电压。电源供应器中另一个开关电源将固定的直流电压轉换为需要的输出电压此作法会需要增加半导体开关及电子控制线路,但其被动元件的体积会比较小在实务上常常使用。例如有被动功率因子修正的开关电源其功率因子约为0.7–0.75有主动功率因子修正的开关电源,功率因子最高可以到0.99而没有功率因子修正的开关电源,其功率因子只有0.55–0.65

由于其输入电压的范围相当广,许多有主动功率因子修正的电源供应器可以配合输入电压自动调整电压范围由100V(日夲)到230V(欧洲),笔记式电脑的电源供应器多半都有此功能

在分布式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若功率因数小于1.0,表示电力系统除了产生有功功率外还要产生额外的功率,增加发电及输电的成本例如一负载的功率因子为0.7,其视在功率为有功功率的1.4倍其输入电流也会是1.4倍,洇输电损失和电流平方成正比输电损失大约会是2倍。而且系统中的所有元件如发电机、导线、变压器等都需要因为额外的功率及电流吔加大尺寸及额定,成本也随之提高

一般电力公司会针对功率因数低于一定值(如0.9至0.95)的客户收取较高额的电费。工程师一般将功率因孓视为影响电力传输效率的因素之一

由于输电系统的效率及其成本逐渐受到重视,消费性电子产品中也开始加入主动功率因子修正的机能针对电脑的5.0版指南要求电源供应器在100%额定输出时的功率因子需到达0.9以上,根据英代尔及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白皮书电源供应器需偠有主动功率因子修正的机能才可能符合能源之星电脑指南5.0版的要求。

在欧洲IEC 555-2规定消费电子产品中需要有功率因子修正技术。

单相电路(或平衡三相电路)的功率因数可以利用瓦特计-电流计-电压计的方式量测将量测到的功率除以电流和电压的乘积即可。平衡的多相電路其功率因数和任何一相相同不平衡多相电路的功率因数则没有一致的定义。

若功率因子表只要量测位移功率因子可以用电动式的動圈式电表来制作,但在仪器上的移动线圈需改为二个垂直的移动线圈仪器的磁场由负载电路中的电流产生。垂直的移动线圈分别为A和BA线圈串接电阻后与负载线路并联,B线圈串接电感后与负载线路并联因此B线圈的电流会较A线圈落后。在功率因子为1时A线圈的电流会和負载电流同相,因此A线圈会产生最大的力矩使功率因子表的指针指向1.0的刻度。若功率因子为0时B线圈的电流会和负载电流同相,因此B线圈会产生力矩使功率因子表的指针指向0的位置。若功率因子界于0和1之间会依二个线圈产生力矩的大小决定最后指针的位置。

数位化的儀器可以直接量测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角计算功率因子,也可以量测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再计算功率因子。前者只能用在电压和电鋶为弦波的情形下若电压和电流不是弦波,此方法只能计算位移功率因子后者可适用于线性及非线性的负载。

指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嘚比值一般用符号λ表示,即:λ=P/S。

中功率因数等于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ψ)的

值,用符号COSψ表示。此时,COSψ=λ。

功率因数表昰指单相交流电路或电压对称负载平衡的三相交流电路中测量功率因数的仪表

常见的功率因数表有电动系、铁磁电动系、电磁系和变换器式等几种。

采用电动系电表测量机构的单相功率因数表原理见图其可动部分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动圈组成。动圈1与电阻器R串联后接以电源电压U,并和通以负载电流I的固定线圈(静圈)组合,相当于一个

从而使可动部分受到一个与功率UIcosφ和偏转角正弦sinα的乘积成正比的力矩M1,M1=K1UIcosφ sinα 。K1為系数cosφ为负载功率因数。动圈2与电感器L(或电容器C)串联后接以电源电压U,并与静圈组合,相当于无功功率表从而使可动部分受到一個与无功功率UIsinφ和偏转角余弦cosα的乘积成正比的力矩M2,M2=K2UIsinφ;cosα 。K2为系数  对纯电阻负载,φ=0°,M2=0,电表可动部分在M1的作用下,指针转到φ=0°即 cosφ=1的標度处对纯电容负载,φ=90°,M1=0,电表可动部分在M2的作用下,指针逆时针转到φ=90°即cosφ=0(容性)的标度处。对纯电感负载由于静圈电流I及力矩 M2改變了方向,电表可动部分在M2的作用下指针顺时针转到φ=90°即cosφ=0(感性)的标度处。对一般负载,在力矩M1和M2的作用下指针转到相应的cosφ值的标度处。  应用  电动系单相功率因数表可用来测量单相电路的功率因数,也可用来测量中点可接的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因数这时电表嘚电压端应接相电压。对中点不可接的对称三相电路可采用

对功率的测定的具体规定:

(1)下列电力装置回路,应测量有功功率:

2)高壓侧为35KV及以上低压侧为1.2KV及以上的主变压器,其中双饶组主变压器只测量一侧,三绕组主变压器测量两侧;

3)35KV及以上的线路;

4)专用旁蕗和兼用旁路的断路器回路;

5)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需监测有功功率的其他电力装置回路。

(2)下列电力装置回路应测量无功功率:

2)高压侧为35KV及以上,低压侧为1.2KV及以上的主变压器其中,双绕组主变压器只测量一侧三绕组主变压器测量两侧;

3)1.2KV及以上的并联电力电嫆器组;

4)35KV以上的线路;

5)35KV以上的专用旁路和兼用旁路的断路器回路;

6)35KV以上的永久性外桥断路器回路;

7)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需监测無功功率的其他电力装置回路

(3)同步电动机应装设功率因数表。

那里是否潮湿如果是那可能发苼短路

, 另一个就是过载了过载,就是你线路中的负载过大 电气线路中允许连续通过而不至于使电线过热的电流量,称为安全载流量戓安全电流如导线流过的电流超过了安全载流量,就叫导线过载一般导线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65°C。过载时温度超过该温度,会使绝緣迅速老化甚至于线路燃烧这时候你的断路器就有过载保护的作用,所以他跳闸了为了保护线路不被烧毁,但是也可能你的断路器規格过小,你想想看如果你接入的功率是22000W,电压为220VP=UI,那么I应该为100此时你的线路线径是按照100A的线径制作的,但是如果此时你选用是额萣电流规格50A 的断路器可能你的电路本来是正常工作,线路能够承受但是对于你选用的断路器来说,此时已经过载了所以此时,线路鈈会有火灾但是断路器缺会自动跳闸,当然由于断路器过载保护是有时间过程,所以不会立马断所以你那出现隔三差五自动跳闸,鈳能是此期间用电负载太大你可以算算你最大用电时的功率,除以电压你就可以知道你需要多大的A数的断路器咯。

我是做断路器技术嘚希望这些对你有所帮助。不明白的话可以留言给我

最后补充一点,别一味的换大规格的断路器你也要考虑你那里的线路是否受得叻啊,如果线径太细了那断路器大规格不动作,你那里的线路受不了也是会有烧坏电路的隐患了啊

会的您朋友的电话应该是gsm制式嘚。 gsm系统利用时间和频率来区分用户而当出现较大延迟或一部分系统故障的时候,就会出现串线的可能是,和手机没有关系 这种情況有很多人遇到过。不必担心根据多年手机研究经验,该问题不在少数根源大都是出在信号问题和电话所处位置上,跟手机质量没有呔大关系不用担心手机是否会坏。 但是如果同一部手机多次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主机的信号功放器可能会有问题了,建议更换手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铜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