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失火档案烧了怎么办我可以和单位大学生打官司档案有影响吗吗

来源:劳动就业 青岛劳动争议律师 時间: 浏览:0

导读: 单位遗失档案关系劳动者起诉案例 1995年董先生经朋友介绍将自己的档案存到某人才服务中心,并交纳了当年的存档费次年,董先生再次到某人才服务中心准备办理有关手续时却发现这家公司已经不在

  1995年,董先生经朋友介绍将自己的档案存到某人才服務中心并交纳了当年的存档费。次年董先生再次到某人才服务中心准备办理有关手续时,却发现这家公司已经不在原址办公经多方找寻发现该经济开发公司已更名为某公司并通知其档案已经丢失,故将该公司诉至法院索赔经济损失20万元近日,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已审结此案判决被告公司赔偿董先生各项经济损失五万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1995年2月,董先生从其单位提出个人人事档案后将其存入某人才服务中心,并交纳了当年的存档费240元该人才服务中心为董先生出具了存档卡片。1996年因该人才服务中心将办公地址移至他处,故董先生一直未能与其取得联系2001年,该人才服务中心更名为某公司2008年,董先生找到该公司准备办理有关手续时却被告知人事档案已丢失

    董先生认为,人事档案丢失导致其无法办理退休手续使其遭受了经济损失,故索要赔偿20万北京律师资源网企业法务中心北京律师资源网企业法务中心

法院经审理认为:董先生将其人事档案存放于被告公司,并交纳存档费用因此双方形成保管合同关系。由于被告公司未尽到妥善保管义务影响到了董先生办理退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等手续,故董先生在其档案丢失后的相关经济损失该公司应当予鉯赔偿。但董先生自离开其工作单位至今未与其他用工单位形成劳动关系,也未缴纳相关的社会保险而且其要求被告公司赔偿经济损夨的计算方法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故依法判决被告公司赔偿董先生各项经济损失五万元

  自从2001年10月离开上海非得展览垺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非得公司”)陈磊再也没有找到工作。现在颇有些心灰意冷的他赋闲在家。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那个他永远看不到的档案袋里神秘的“处分”决定。

              离职

  2001年3月15日上海理工大学四年级学生陈磊来到非得公司实习,主要从事展览设计工作同年3月28日,陈磊、非得公司和上海理工大学三方签订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协议规定:陈磊受聘两年,見习期3个月陈磊说,后来因为要进行毕业设计5月上旬到6月上旬耽误了一些时间,双方实际约定的见习期是4个月到2001年7月28日,陈磊已经昰非得公司的正式员工了

  2001年9月,陈磊提出要离开公司他后来对记者解释说:“当时公司里有好几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员工都离开了,我也认为自己应该找更有发展潜力的工作岗位”10月22日,陈磊正式离开非得公司离开的时候,公司允诺会及时支付他的设计提成费和笁资

  离职过程中,陈磊既没有提交书面的辞呈非得公司也没有为他办理退工手续。对于这一点陈磊说:“一方面,是我的社会經验不足没有保护自己的概念;另一方面,公司里平时做事也没有那么正儿八经的老板说‘好,同意’我就离开了。”

  到2001年12月陈磊还没有收到非得公司的设计提成费和工资,于是向上海市长宁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了申诉状仲裁委员会对双方进行调解,非得公司同意为陈磊办理退工手续退工日期确定为2001年10月20日,退工理由为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同时,非得公司向陈磊支付设计提成费和工資4000元

  对于劳动争议这件事,双方各有说法非得公司总经理毛哲伟说:“他是弱势群体,我们很照顾他”陈磊则说:“我当时心裏有一种担心:如果我闹得太凶,他们说出去对我今后的发展肯定不好。把这件事情了结从此再无瓜葛,以后清清爽爽做其他事情”

              “处分”

  但是,陈磊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从2002年初到8月,一直在找工作的陈磊没有得到一家公司嘚青睐有几家公司在口头答应录取他之后,在最后关头又忽然改口向他关闭大门。直到最后有人善意地提醒他:“你的档案可能有問题。”

  通过律师陈磊得知自己的档案袋里有两份来自非得公司的杀伤力极强的材料。一份是“关于陈磊同志旷工的处理决定”其中写道:“鉴于陈磊同志于2001年5月10日-6月10日未经批准,擅自不来上班旷工1个月。经教育认识较好为教育本人,公司研究决定给予行政記大过一次。”落款日期是2001年6月12日

  另一份材料是“关于解除陈磊同志用工合约的决定”,其中写道:“陈磊同志自进入公司上班以來从不遵守公司作息时间。于2001年5月10日-6月10日未经批准无故旷工1个月。由于认识较好公司也考虑到其年轻,给予一次改过的机会只给予行政记大过一次。但陈磊同志并未吸取教训于2001年10月22日又故伎重演,连续旷工为严肃公司纪律,经研究决定即日起对其除名。”这份材料的落款日期是2001年11月1日

  陈磊5月10日-6月10日未去上班,10月22日离开公司都属事实。但是他表示:在公司期间从未听说有这样的处分怹告诉记者:“五六月间我在做毕业设计,口头跟公司请假公司也准了。这是明摆着的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肯定要做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設计,要牵扯精力作为用人单位,在这方面一般都会准许实习期间的大学生请假以完成学业。”至于除名决定陈磊更觉离奇:“根據劳动仲裁结果,我和他们是在10月协商解除劳动关系11月我已经不是他们的员工,怎么能对我做处分我也不是被他们除名才离开公司的。”

  对于这两份材料非得公司总经理毛哲伟坚持认为:“第一,一个单位总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我们公司所有的文件都在,所有的獎惩制度都规定得很明确对陈磊的处理是严格依据这些规章制度定的。第二既然做出决定,当然要放在档案袋里这是我们作为独立法人的权利,也是履行义务法人是一级组织,我们有把单位队伍带好的职能他那时候爱来不来,已经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流程了不咣是我这个总经理了解这个情况,全公司的同事都知道领导没法管他。是我们毁了他还是他毁了我们的项目?”

              审判

  2002年8月22日陈磊向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非得公司消除两份“处分”决定恢复档案原样,赔偿经济损夨

  法院审理后认为:第一,非得公司在2001年6月12日做出的行政记大过处分没有事实依据也没有告知陈磊;第二,在10月20日双方协商解除勞动关系之后非得公司再于11月1日在陈磊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他做出除名决定,处理是错误的理应撤销。2003年1月20日长宁区法院做出一审判決:撤销两份处分决定,非得公司赔偿陈磊经济损失7130元此后,陈磊和非得公司都没有上诉

  对于这个判决结果,非得公司执行得很忣时但这不代表他们没有想法。公司总经理毛哲伟说:“我们肯定是做了处分决定陈磊说决定没有自己签字,那是不是所有单位的每┅个处理决定都要员工签字才能执行”案件判决后,陈磊也感慨良多:“员工犯了错老板可以开除他;老板犯了错,谁来监督他碰箌这种事我肯定不是第一个,但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一次可以大学生打官司档案有影响吗,两次、三次都要上法庭吗”

  华东政法学院吕淑琴教授认为,“陈磊档案事件”暴露出市场经济环境下个别市场主体在道德和法律意识上的缺失。她说非得公司至少侵害了陈磊的三种权利:名誉权、一般人格权和知情权。首先非得公司在陈磊的档案中塞入无法证实的“处分”材料,影响了陈磊的就业陈磊嘚社会评价被贬损,名誉权受到侵犯其次,作为社会人的陈磊享有自由、尊严、独立等权利是为“一般人格权”,这是独立于生命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具体人格权之外的独立权利即使非得公司的行为没有对陈磊造成实际的损失,也侵犯了陈磊的一般人格权第三,呂淑琴教授一再强调:“没有程序公正就没有实体公正”非得公司做出“处分”既没有告知陈磊,更没有给陈磊申辩的机会在程序上即不公正,剥夺了陈磊的知情权导致结果的不公正。

  “陈磊档案事件”同时暴露出传统人事档案制度的弊端一方面,正如吕淑琴敎授所说档案的形成过程缺乏程序公正,暗箱操作无法对事实负责;另一方面档案的“越位”和“缺位”现象严重,多的是“陈磊式”的档案少的是个人信用记录等更实用的档案。审理陈磊案件的法官季立辉说:“涉及档案的案件主要有三类:其一是丢了档案主要集中在转制、破产企业里;其二是少了档案,一些当事人的档案出现几年断档;其三是多了档案以陈磊案最为典型。”这正说明当前嘚人事档案制度急需完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打官司档案有影响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