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导码属于数据链路层6个协议MAC帧部分吗是的话为什么计算最短传输数据时没有考虑进去

数据链路层6个协议:解决的是在局域网中将数据从主机A送到B

数据在传输层叫数据段网络层叫数据报,数据链路层6个协议叫数据帧

以太网帧格式如下所示:

1.MAC地址一般占48個bit位为6个字节。MAC地址是可以标识唯一一台主机的地址因为MAC地址是根据网卡序号,网卡序号是唯一确定的(网卡出厂时固定)

2.怎么分离MAC哋址(报头与有效载荷)?
通过MAC帧我们可以知道MAC报头与有效载荷定长

3.MAC帧怎么决定将有效载荷交付给上层具体哪个协议呢?

根据MAC报头中的類型决定

真正在网络上跑的数据都是MAC帧。

4.MAC帧解决点到点的问题

5.局域网的通信原理关键词:MAC地址、碰撞域、目的IP地址不发生变化、同一局域网中所有设备均能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对比MAC地址后不符合直接丢弃即可

0806代表里面放的是ARP,MAC帧最大一次可发送1500字节同时MAC帧也有朂小发送标准,若报文小于MAC帧最小发送量时就是用PAD填充,但该填充无意义只是占位让其正常发送即可后面进行解报引用时关注报头即囿效载荷即可。

7.帧末尾是CRC校验码

8.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是指网卡的硬件地址(也叫MAC地址),长度是48位是在网卡出厂时固定的。

同一局域网數据从主机A到主机B封装分用过程:

在同一局域网中将数据从主机A传输到主机B时主机A将数据从应用层到链路层封装后放置网络中,同一局域网中的所有主机的数据链路层6个协议均收到了该数据此时所有主机将MAC报文中的目的地址与自身IP地址相比较,若不同则丢弃该报文即可若相同(某一台)则在链路层通过报头有效载荷定长将其分离,然后根据类型传送给上层;假u设传输到网络层的IP协议根据总长度将报頭与有效载荷分离,再根据报头中的8位协议将数据传送给上层;假设传输到传输层的TCP协议根据TCP首部长度/首部基本单位即可知道TCP报头长度,可将报头与有效载荷分离再根据目的端口号将数据上传给上层;假设传输到应用层的HTTP协议,HTTP协议根据空行将报头与有效载荷分离根據报头中的content-length获得有效载荷长度即可。

广域网中将数据从主机A到主机B过程:

主机A判断目的IP地址不在该局域网中故要将数据首先发送到最近嘚路由器中。首先主机A要将数据从应用层到数据链路层6个协议进行封装后放置网络中其他主机对该报文丢弃;路由器对比MAC帧中MAC地址后解報分用,解报到网络层时查看报头属性中的目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按位与对比路由表后将报文封装(添加新的MAC帧)而后将数据传输到下┅个路由器(实现NAT技术此时MAC源地址与目的MAC地址发生改变,目的IP地址不改变),直到某一路由器通过对比路由表发现目的主机跟自己在同一局域网时此时因为只知道目的主机的IP地址而不知道其MAC地址(因MAC地址一直在变 ,又因为在网络上跑的均是MAC帧所以必须直到目的主机的MAC地址)此时通过ARP协议可以通过目的主机的IP地址直到该主机的MAC地址,知道MAC地址后路由器封装MAC帧将其传输到主机B然后进行解报分用即可

1.MAC地址用來识别数据链路层6个协议中相连的节点;

2.长度为48位及6个字节。一般用16进制数字加上冒号的形式来表示(例如:08:00:27:03:fb:19)

3.在网卡出厂时确定不可修妀mac地址通常是唯一的(虚拟机中的mac地址不是真实的mac地址,是模拟出来的但也有网卡支持用户配置mac地址)

IP地址描述的是路途总体的起点囷终点;MAC地址描述的是路途上的每一个区间的起点和终点。

MTU:可以修改但一般都是用默认值

MTU相当于发送快递时对包裹尺寸的限制,这个限制是不同的数据链路对应的物理层产生的限制

1.以太网帧中的数据长度规定最小46字节,最大1500字节;当ARP数据包的长度不够46字节时要在后面補填充位(PAD)

2.最大值1500称为以太网的最大传输单元(MTU),不同的网络类型有不同的MTU;

3.如果一个数据包从以太网路由到拨号链路上数据包長度大于拨号链路的MTU时需要对数据包进行分片(IP进行分片);

4.不同的数据链路层6个协议标准的MTU是不同的。

特殊情况:分片并不一定在传输層进行也有可能路由器MTU小进行报文分片,或者是在整个发送的路途中都在分片最终进行重装但一般情况下建议不要分片,增加丢包率

MTU对IP协议的影响

MTU限制每次报文发送大小,若报文大小大于MTU则IP进行分片但会增加丢包率。当分片丢失时TCP进行重传即可。一般情况下不建議分片由传输层决定。

对整个报文增加丢包率建议不要分片。但若丢包可通过UDP报头中的16位的校验和检测得到

**为了减少分片,TCP在建立連接过程中通信双方会进行MSS协商。**最理想的情况MSS的值正好是在IP不会被分片处理的最大长度(这个长度依然是受制于数据链路层6个协议嘚MTU),**双方在发送SYN时会在TCP头部写入自己能支持的MSS值,然后双方得知对方的MSS值后选择较小的作为最终MSS**MSS的值就是在TCP首部的40字节变长选项中(kind=2)

ARP協议:作用是将IP地址转为MAC地址(因在局域网中通信时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ARP协议流程:当路由器只知道局域网中某台主机的IP地址时,首先在局域网中广播本路由器的MAC地址、IP地址和目的主机IP地址所有主机将目的主机IP地址和自身IP地址比较,若不同直接丢弃;若相同则向發送端单独发送目的主机的MAC地址之后,路由器将数据发送到目的主机即可**

ARP协议理论上属于链路层(因在局域网中)

ARP不携带数据,是操莋系统自己内部发的

1.我们可从ARP报格式看到有效载荷长度为28字节,小于MAC帧最小发送量故需要填充。

2.怎样将MAC帧首部与有效载荷分离呢 定長

3.怎么交付于上层呢?根据类型(0806)将MAC帧首部去掉将有效载荷(28+字节)交与ARP层(属于MAC帧的一部分,数据链路层6个协议)

4.MAC怎么区分有效載荷与填充部分?有效载荷定长

具体使用ARP请求填写举例

ARP具体实施过程:将ARP填写完之后添加CRC就可广播至局域网中所有主机都对其受理,均先进行解报分用查看帧类型之后每个主机将该MAC帧交至ARP,根据op判断该MAC帧为请求还是应答之后将目的IP地址与本机IP地址进行对比,若不同直接丢弃(在ARP中)若相同则发送ARP应答。路由器接收到应答时提取发送端以太网位置,而后将MAC帧封装(再次填写请求ARP)将IP报文发送最后目的主机解报分用。

具体使用ARP应答填写举例

ARP缓存:将路由器与目的主机获得的ARP暂时维护但时间不会太久。

在linux中可通过#arp -a命令行得到与自己主机在同一局域网中的其他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但若有一台主机跟你的主机在同一局域网但通过#arp -a并没有得到其地址时,可通过#ping +该主机的IP地址(相当于向该主机发消息)然后再使用#arp -a命令行就可看到。

一、实验名称  分析数据链路层6个協议帧结构

1. 掌握使用Wireshark分析俘获的踪迹文件的基本技能;

1. 分析俘获的踪迹文件的Ethernet帧结构

作实验时本机电脑硬件环境情况如下。

1、运行Windows10专業版64位操作系统的PC一台

2、PC具有以太网卡一块,通过无线网路由器与网络相连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Wireshark抓捕相应一段时间的数据包(如下图 )

   用Wireshark俘获网络上收发分组或者打开踪迹文件,选取感兴趣的帧进行分析如图所示,选取第10号帧进行分析在首部细节信息栏中,可以看到有关该帧的到达时间、帧编号、帧长度、帧中协议和着色方案等信息

四、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

EthernetII帧结构。有几种不同类型嘚帧结构尽管它们格式和最大传输单元不同,但却能够共存于相同的物理媒体上EthernetII 帧(又称DIX帧)是目前使用最广的以太帧。图21显示了Ethernet II帧结构(該帧前后的辅助字段没有显示)与802.3以太帧结构相比,它较为简单其中的以太类型字段标识了封装了该帧数据中的较高层协议。例如以呔类型值为0x0800指示了该帧包含了IPv4数据报,0x0806表明指示了该帧包含了ARP帧0x8100指示了该帧包含了IEEE 802.1Q帧。

为了进一步分析Ethernet II帧结构点击首部细节信息栏中嘚”Ethernet“行,有关信心展开如上图所示

其中看到源MAC地址为84ef1844a732,目的MAC地址为503aa01ed2b8;以太网类型字段中值为0x0800表示该帧封装了IPv4數据报;以及MAC地址分配的相关信息。

2、首部长度:占4位可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值是15(如下图,ip数据报的最大十进制为5

3、服务:占8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这里是0x00

4、总长度:总长度指首部及数据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因为总长度字段为 16位所以数据报的最大长度為 2^16-1=65 535字节。此数据报的总长度为40字节 数据上表示为0x0028

5、标识 (Identification):占 16IP软件在存储器中维持一个计数器,每产生一个数据报计数器就加 1,並将此值赋给标识字段但这个“标识”并不是序号, 因为 IP是无连接的服务数据报不存在按序接收的问题。当数据报由于长度超过网络嘚 MTU 而必须分片时这个标识字段的值就被复制到所有的数据报的标识字段中。相同的标识字段的值使分片后的各数据报片最后能正确地重裝成为原来的数据报在这个数据报中标识为14847,对应报文16位为 0x39ff

6、 标志 (Flag):占3 位但目前只有2位有意义。标志字段中的最低位记为 MF (More Fragment)MF=1即表示后媔“还有分片”的数据报。MF=0表示这已是若干数据报片 中的最后一个标志字段中间的一位记为 DF(Don't Fragment),意思是“不能分片”只有当 DF=0时才允许分爿。MF=1即表示后面“还有分片”的数据报MF=0表示这已是若干数据报片 中的最后一个。标志字段中间的一位记为 DF(Don't Fragment)意思是“不能分片”。只有當 DF=0时才允许分片这个报文的标志是010,故表示为不分片!对应报文16位为0x40

7、片偏移:因为不分片,故此数据报为0对应报文16位为0x00(Dont

8、生存時间:占 8位,生存时间字段常用的英文缩写是 TTL (Time To Live)其表明数据报在网络中的寿命。每经过一个路由器时就把TTL减去数据报在路由器消耗掉的┅段时间。若数据报在路由器消耗的时间小于 1 秒就把TTL值减 1。当TTL值为0时就丢弃这个数据报。经分析这个数据报的TTL128跳!对应豹纹16进制為0xb1bd8313

9、协议:占8位协议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数据是使用何种协议,以便使目的的主机的IP层知道应将数据哪部分上交给哪个处理过程这个ip数据报显示使用的是TCP协议对 应报文16进制为0x06

10、首部检验和: 16位这个字段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但不包括数据部分这是因为数據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都要重新计算一下首都检验和 (一些字段如生存时间、标志、片偏移等都可能发生变化)。不检验数据部分可减少計算的工作量对应报文16位为0x4e15

13、选项:这里是无!

2TCP报文首部格式

Port):16位的源端口字段包含初始化通信的端口号源端口和IP地址的作鼡是标识报文的返回地址。这个报文是50860对应的数据报中的

Port):16位的目的端口字段定义传输的目的这个端口指明接收方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接ロ。

这个报文的目的端口 80(代表了 http协议)对应的数据报中的 16位为0x0050

Number:该字段用来标识TCP源端设备向目的端设备发送的字节流它表示在这个報文段中的第几个数据字节。序列号是一个32位的数

Number):TCP使用32位的确认号字段标识期望收到的下一个段的第一个字节,并声明此前的所有數据已经正确无误地收到因此,确认号应该是上次已成功收到的数据字节序列号加1收到确认号的源计算机会知道特定的段已经被收到。确认号的字段只在ACK标志被设置时才有效

也表示tcp选项是无,对应的数据报中的 16位为0x50

Significant,紧急指针字段标志):表示TCP包的紧急指针字段有效用来保证TCP连接不被中断,并且督促中间齐备尽快处理这些数据

1时表示应答字段有效,也即TCP应答号将包含在TCP段中为0则反之。

这里ACK1 表示是確认帧

Function,推功能):这个标志表示Push操作所谓Push操作就是指在数据包到达接收端以后,立即送给应用程序而不是在缓冲区中排队。

这里PSH位置0表礻不直接送给应用程序

RSTReset the connection,重置连接):这个标志表示感谢连接复位请求用来复位那些产生错误的连接,也被用来拒绝错误和非法的数据包

这里是0 表示不产生重置连接

这里SYN0,表示没有设置同步

sender:表示发送端已经发送到数据末尾数据传送完成,发送FIN标志位的TCP段连接将被断开。

这里FIN0表示没有设置

这里对应的数据报中的 16位为0x10

l 窗口(Window:目的主机使用16位的窗口字段告诉源主机它期望每次收到的数据通的字節数。

此报文窗口大小为 258应的数据报中的 16位为0x0102

l 校验和(Checksum:TCP头包括16位的校验和字段用于错误检查源主机基于部分IP头信息,TCP头和数据内容计算一个校验和目的主机也要进行相同的计算,如果收到的内容没有错误过两个计算应该完全一样,从而证明数据的有效性

这里检验囷为:0xb7f3

Pointer:紧急指针字段是一个可选的16位指针,指向段内的最后一个字节位置这个字段只在URG标志被设置时才有效。

这里Urgent Pointer为零表示没有使鼡紧急指针

选项(Option:至少1字节的可变长字段,标识哪个选项(如果有的话)有效如果没有选项,这个字节等于0,说明选项的结束这个字節等于1表示无需再有操作;等于2表示下四个字节包括源机器的最大长度(Maximum

l 填充(Padding:这个字段中加入额外的零,以保证TCP头是32的整数倍

IEEE 802.3以太幀结构。它是在以太网链路上运行的一种数据分组开始于前导码和帧定界符起始,后继的是以太首部的目的和源地址  该帧的中部是载荷数据,其中包括了由该帧携带的其他协议(如IP)的首部该帧的尾部是32比特的循环冗余码校验,以检测数据传输时可能的损伤它完整的帧結构如图20所示。

七、实验体会、质疑和建议

通过实验我对wireshark分析俘获的踪迹文件的基本技能有了基本了解,理解了以太网以及IEE 802.11帧的结构Ethernet V2標准规定的MAC层报文结构进行了分析了解TCP/IP的主要协议和协议的层次结构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刚开始看见这个实验发现只有一个實验报告模板和实验题目,完全不知道实验步骤也没有实验指导就当时完全不知道怎么弄,后来慢慢分析了这两种帧结构渐渐的wireshark里面嘚数据也渐渐看懂表示数据报的那个部分了,通过百度问同学,渐渐得分析完毕自行分析数据代表的字段含义,并且最后将实验完成感觉受益不浅。

  
1. 以太网的基本帧结构
(1) 前导码和帧湔定界符
在帧中设置前导码和帧前定界符以便于帧的识别。前导码由56位(7Byte)的…1010比特序列组成每个字节都是16进制0xAA。从Ethernet物理层电路设计的角喥接受Manchester编码信号的电路是锁相技术,锁相电路从开始接收到进入稳定状态的时间大约为12b设置前导码与帧前定界符的目的是保证接收电蕗在目的地址字段到达前进入稳定状态,能正常接收比特流前导码不计入帧头长度。帧前定界符可以视为前导码的延续帧前定界符由┅个8位的字节组成,其比特序列位帧前定界符不计入帧头长度。如果将前导码与帧前定界符一起看则在62位“10101……1010”比特序列后出现“11”。在“11”两个比特后是目的地址字段从而实现接受同步的作用。
实际在物理层我们也在MAC帧的基础上加了8个字节的包头其中7个字节的哃步码,1个字节的帧类型同样表示后面的数据是以太网帧。
(2) 目的地址与源地址
目的地址与源地址分别表示帧的接收结点与发送结点的硬件地址又称为MAC地址,长度为6个字节为了保证MAC地址的唯一性,专门由IEEE注册管理委员会负责为每个网卡生产商分配Ethernet物理地址的前3个字节即公司标识 (commpany-id),也称为机构唯一标识符(Organ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OUI)。
(3) 类型字段
类型字段长度为2个字节在本程序中,它作为长度字段使用表示数据段的长喥。
网络节点之间要想成功通信就要将待发送的数据放帧的数据字段上,数据字段的长度范围为46B-1500B若用户所发送的数据不满46B,则由程序將数据填充到46B否则,帧的长度过短就会被丢弃设置最小帧长的目的是使每个接受节点有足够的时间来检测冲突。
(4) 数据字段
数据字段是高层待发送的数据部分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为46B。如果帧的数据字段值小于46B则应将其填充至46B填充字符是任意的,不计入长度字段中数據字段的最大长度为1500B。Ethernet帧最小长度为64B最大长度为1518B。帧长为64B时按10Mbps发送512bit需要51.2us,正好是协议中规定“冲突窗口”的时间长度当一个结点收箌的帧长度短语64B时,就可以判断它是一个不合法的冲突碎片并且应该立即丢弃。设置最小帧长度的主要目的是让每一个结点都能尽快檢测到冲突,以提高总线的利用率
(5) 校验字段
校验字段采用32位CRC校验,校验码校验的字段包括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本佽程序中采用的8位CRC校验故校验字段长度为1B。
CRC校验的工作原理是:将要发送的数据比特序列当作一个多项式f(x)的系数在发送端用收发双方預先约定的生成多项式G(x)去除,求得一个余数多项式将余数多项式附在数据多项式之后发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用同样的生成多项是G(x)去除接受数据多项式f(x)得到计算余数多项式。如果计算余数多项式与接受余数多项式不相同则表示传输有差错;否则数据认为正确而被接受。CRC编码实际上是一个循环移位的模2运算在加法中不进位,在减法中不借位等价于操作数的按位异或(XOR)。
8位CRC校验的生成多项式为:G(x)=x8+x2+x+1
2. 常見的CRC校验种类及查表法
MAC帧中使用的CRC校验是一种在K位信息码后再拼接R位的校验码的校验方式。整个编码长度为N位因此, 这种编码又 叫(NK)码。对于一个给定的(NK)码,可以证明存在一个最高次幂为N-K=R的多项式G(x)根据G(x)可以生成K位信息的校验码,而G(x)叫做这个 CRC码的生成多项式
常见的CRC8校验及多项式有以下5种:
CRC-8-CCITT x8+ x2 + x + 1
CRC-8-Dallas/Maxim x8+ x5 + x4 + 1
CRC-8 x8+ x7 + x6 + x4 + x2 + 1
CRC-8-SAE J1850 x8+ x4 + x3 + x2 + 1
CRC-8-WCDMA x8+ x7 + x4 + x3 + x + 1
校验码的具体生成过程为:假设发送信息用信息多项式C(X) 表示,将C(x)左移R位则可表示成C(x)*2的R次方,这样C(x)的右邊就会空出R位这就是校验码的位置。通过C(x)*2的R次方除以生成多项式G(x)得到的余数就是校验码
通常在实用中并不采取这样的计算方式,而是使用效率更高的查表法我们假设通过前述的移位处理了8 个 bit 的数据,相当于把之前的 CRC 码的高字节(8bit)全部移出与一个 byte 的数据做XOR 运算,根据运算结果来选择一个值(称为余式)与原来的 CRC 码再做一次 XOR 运算,就可以得到新的 CRC 码
本实验采用更为精简的CRC-8-CCITT校验。
3. CSMA/CD的冲突检测方法
在CSMA/CD协议下洳果两个以上的站同时监听到介质空闲并发送帧,则会产生 冲突现象这使发送的帧都成为无效帧,发送随即宣告失败每个站必须有能仂随时检 测冲突是否发生,一旦发生冲突则应停止发送,以免介质带宽因传送无效帧而被白白 浪费然后随机延时一段时间后,再重新爭用介质重发送帧。冲突检测的方法很多 通常以硬件技术实现。一种方法是比较接收到的信号的电压大小只要接收到的信号的 电压擺动值超过某一门限值,就可以认为发生了冲突另一种方法是在发送帧的同时进 行接收,将收到的信号逐比特地与发送的信号相比较洳果有不符合的,就说明出现了 冲突
4. CSMA/CD的退避坚持算法
当站点检测到信道忙时,也有类似于冲突后退算法的退避机制
非坚持CSMA:如果信道昰空闲的,则可以发送如果信道是忙的,则等待由概 率分布决定的、一定量的重发延迟时间然后再进行监听。这种方法采用随机的重發延 迟时间可以减少冲突的可能性但即使有几个站有数据要发送,信道仍然可能处于空闲 状态信道的利用率较低。
1- 坚持协议:如果信噵是空闲的则可以发送。如果信道是忙的则持续监听, 直至检测到信道空闲立即发送。这种方法只要信道空闲站点就立即发送,提高了信 道利用率但相对来说提高了冲突发生的概率。
P- 坚持协议:如果媒体是空闲的则以P的概率发送,以(1 - P)的概率延迟一个 时间单位時间单位通常等于最大的传播延迟的2倍。如果信道是忙的或者传输延迟完 毕则继续持续监听。它是前两种方案的一个折中
程序模块采鼡1 - 坚持协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据链路层6个协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