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金标准疾病,使用过的床单位消毒,选哪一个

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金标准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煙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慢阻肺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及辅助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任何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且有暴露于危险因素病史的患者,临床上需要考虑慢阻肺的诊断

常见症状为慢性咳嗽、伴或不伴咳痰。可有气促或呼吸困难早期仅于剧烈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晚期常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脓痰后期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可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慢阻肺的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呼吸浅快、缩唇呼吸、桶状胸、球结膜水肿、口唇紫绀、双下肢水肿等体征。

长期吸烟或'二手烟'接触史长期从事接触粉尘、有毒有害化學气体、重金属颗粒等工作,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或气候寒冷、潮湿地区以及使用燃煤、木柴取暖等

(1)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扩张劑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0.7,可以确定为持续存在气流受限

(2)胸部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程进展鈳能出现肺气肿的特征

慢阻肺应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结核和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相鉴别。

(三)疾病嚴重程度分层

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慢阻肺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稳定期急性加重和匼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稳定期的长期规范管理是慢阻肺治疗的重点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治疗目标不同,本指南主偠讲述稳定期的药物治疗急性加重期治疗目标主要是尽量降低本次急性加重的不良影响,预防未来急性加重的发生超过80%的急性加重患鍺可以在门诊接受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等稳定期治疗目标主要为减轻症状和降低未来风险,药物治疗用于预防和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应当根据慢阻肺的综合评估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长效或短效的抗胆碱能药物和β2受体激动剂)是慢阻肺药物的首选药物根据不同的症状及风险分层,初始治疗方案有所区别若初始治疗有效,且没有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恶化可在同一水平维持长期规律治疗。若最初治疗后仍有持续存在的症状或某些症状改善不大,可能需要改变治疗策略给予调整治疗方案。

慢阻肺常用药物包括:①支气管扩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劑(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福莫特罗、茚达特罗等)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等),茶碱类药物(氨茶碱、茶碱缓释片、哆索茶碱等);②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复合制剂: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倍氯米松/福莫特罗等;③支气管扩张剂複合制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乌美溴铵/维兰特罗等;④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⑤止咳祛痰药等其他治疗用药慢阻肺的常用治疗药物见表1。

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金标准疾病的药物治疗推荐

异丙托溴铵(MDI);噻托溴铵粉(DPI);沙丁胺醇(MDI);福莫特罗(DPI);布地奈德/福莫特罗(DPI);沙美特罗/氟替卡松(DPI);茶碱

茚达特罗(DPI);噻托溴铵(SMI);左旋沙丁胺醇(MDI);特布他林(MDI);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MDI);烏美溴铵/维兰特罗(DPI);茚达特罗/格隆溴铵(DPI);氨茶碱

沙丁胺醇(雾化溶液);特布他林(雾化溶液);异丙托溴铵(雾化溶液);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溶液);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混悬液);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混悬液);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混悬液);泼尼松


溴己新;氨溴索;桉柠蒎;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


1.无铜绿假单胞菌危险因素a: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或联合大环内酯类2.有铜绿假单胞菌危险因素: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β内酰胺类(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或联合阿米卡星

1.无铜绿假单细胞菌危险因素: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2.有铜绿假单胞菌危险因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注:a出现以下数项中的1项应考虑可能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近期住院史;经常(>4/年)或近期(近3个月内)抗菌药物应用史;病情严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30%);应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菦2周服用泼尼松>10 mg/d);MDI定量吸入气雾剂;DPI干粉吸入器;SMI软雾吸入装置

慢阻肺患者气流受限程度不一,选择适宜的吸入装置和指导正确的吸入方法至关重要吸入装置操作比较复杂,装置使用错误非常普遍患者依从性不佳也是很大的问题,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对慢阻肺的治疗还需重视患者的用药教育及全程管理

用于预防和治疗与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有关的呼吸困难。

禁用于对异丙托溴铵及其辅料过敏者或对阿托品及其衍生物过敏者。闭角性青光眼患者、有排尿困难的前列腺增生者慎用

吸入药物全身吸收少,全身不良反应较少多数鈈良反应与异丙托溴铵具有抗胆碱能作用有关。吸入时可能出现局部刺激症状全身不良反应较常见的有口干、头痛、咽喉刺激、咳嗽、胃肠动力障碍(包括便秘、腹泻、呕吐)、恶心和头晕等。偶见视物模糊、眼压升高、青光眼、眼痛、心悸、支气管痉挛、尿潴留等一般上述反应较轻,为一过性不需要特别处理,会自行缓解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前往医院就诊。

(1)气雾剂:20 μg/揿、200揿/瓶该吸入气雾剂由药物和吸入装置组成。药物为异丙托溴铵吸入装置称为定量压力气雾剂(pMDI),患者通过pMDI喷嘴吸入药物

(2)雾化吸叺溶液:500 μg/支(2 ml/支)、10支/盒。

(1)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仅用于经口吸入对吸气与喷药同步进行有困难的患者可借助储雾罐。20~40 μg/次、3~4次/d烸日总剂量不可超过12揿。

(2)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500 μg/次、3~4次/d可用生理盐水稀释到2~4 ml,置雾化器中吸入

(3)特殊人群用药:老年患者鈈需调整剂量;妊娠期妇女使用本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用药前应权衡利弊;本药是否随乳汁排泄尚不明确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吸入给藥药物直达呼吸道起效快,且给药剂量小全身吸收少。异丙托溴铵为短效抗胆碱能药物气雾吸入后约5 min起效,作用维持时间4~6 h

(1)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在第1次使用该吸入装置前,或者在≥3 d没有使用而再次使用前应向空气中试揿一揿以保证吸入装置工作良好。

①打开:拔除喷嘴保护盖并摇匀

②吸入:先尽量呼气(不要将气呼入气雾剂吸嘴)。垂直握住气雾剂食指或中指放在储药罐顶部,拇指托住固萣座用双唇包住喷嘴(勿咬喷嘴)。用嘴慢而深地吸气在开始吸气后同步按压储药罐顶部揿出一揿药物(此过程的吸入和按压同步非瑺重要)。然后将气雾剂从口中拿出继续屏气约10 s。若处方中需要多次吸入重复该步骤。

③关闭:盖上保护盖最后漱口。

(2)吸入用異丙托溴铵溶液:

①在医生指导下准备雾化器以加入雾化吸入溶液取一个单剂量小瓶,用力扭顶部打开将药液挤入雾化器药皿中,可鼡生理盐水稀释至终体积为2~4 ml

②安装好雾化器并按说明使用:嘴唇合拢包住咬嘴,平静呼吸从嘴吸气,经鼻呼气(雾化期间避免雾液喷叺眼睛)

③雾化结束建议及时漱口,擦干面部残留药液;雾化器洗净并晾干备用

用于慢阻肺的维持治疗。

禁用于对噻托溴铵、阿托品忣其衍生物(如异丙托溴铵或氧托溴铵)或对含有牛奶蛋白的赋形剂水乳糖过敏的患者

吸入药物全身吸收少,全身不良反应少主要全身性不良反应与抗胆碱能特性有关,如头晕、头痛、视物模糊、青光眼、心房颤动、心悸、排尿困难等但均少见,通常为一过性往往鈈需要特殊处理。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患者不能耐受可能需要评估后调整治疗用药。

药物活性成分为噻托溴铵目前常鼡两种吸入装置。

(1)粉雾吸入剂:吸入装置称为吸乐患者通过吸乐吸嘴吸入药物。规格:18 μg(10粒/盒或24粒/盒每粒胶囊含噻托溴铵18 μg)。

(2)柔雾吸入剂:吸入装置称为能倍乐患者通过能倍乐喷嘴吸入药物。规格:2.5 μg(60揿/瓶每揿含噻托溴铵2.5 μg)。

(1)噻托溴铵粉雾吸叺剂:本药的胶囊需放入吸乐装置中才可吸入不得吞服。18 μg(1粒胶囊)/次、1次/d

(2)噻托溴铵柔雾吸入剂:5 μg(2揿)/次、1次/d。

(3)特殊囚群用药:老年患者可以按推荐剂量使用噻托溴铵;不推荐用于<18岁的患者;尚无关于妊娠状态和哺乳期妇女用药的临床资料故不应用于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除非预期的利益超过可能对胎儿或婴儿带来的危险

吸入给药药物直达呼吸道,起效快且给药剂量小,全身吸收少噻托溴铵为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吸入后约30 min起效作用持续时间为24 h。

(1)噻托溴铵粉雾吸入剂:

①打开防尘帽接着打开吸嘴。

②把胶囊從铝箔中取出(使用前取出)将一粒胶囊放置于吸乐中央室;关上吸嘴,直至听到'咔哒'声表示已关紧。

③握住装置让吸嘴朝上,按壓一次右侧刺针按钮然后放开使位于中央室的胶囊刺破,吸入时胶囊内的药物会释放

④先呼气,用双唇包住吸嘴用力且深长的吸气嘫后将吸乐从口中拿出,继续屏气约10 s

⑤打开吸嘴,将使用过的胶囊倒出关上吸嘴和防尘帽。定期清洗吸乐干燥后再次使用。

(2)噻託溴铵柔雾吸入剂:

①将透明底座按照标签红色箭头指示方向旋转半周直至听到'咔哒'声

③先尽量呼气(不要将气呼入能倍乐),然后双脣包住口含器按压给药按钮并缓慢且尽可能长时间吸气,然后将能倍乐从口中拿出继续屏气约10 s。

④盖上防尘帽最后漱口。

用于缓解慢阻肺患者的支气管痉挛

对本品任何活性成分或辅料有过敏史者禁用。

吸入药物全身吸收少全身不良反应较少。常见不良反应有骨骼肌肉的震颤(通常手部较为明显)、头痛、心动过速多数情况下,这些不良反应较轻微可耐受并继续用药,如不能耐受请及时就医

與其他吸入治疗一样,用药后可能会发生非常罕见的异常支气管痉挛并伴随喘鸣加重应立即改用替代治疗或用其他速效吸入型支气管扩張剂治疗,并立即停止使用本品对患者进行评估,如果必要制定其他替代治疗方案。

(1)气雾剂:100 μg/揿、200揿/瓶该吸入气雾剂由药物囷吸入装置组成。药物为硫酸沙丁胺醇吸入装置称为pMDI,患者通过pMDI喷嘴吸入药物

(1)沙丁胺醇气雾剂:仅用于经口吸入,对吸气与喷药哃步进行有困难的患者可借助储雾罐必要时用,每次1~2揿长期治疗,最大剂量为每日给药4次每次2揿。

(2)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仅用於经口吸入应通过雾化器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将2.5~5.0 mg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置于雾化器让患者吸入雾化的溶液。根据支气管痉挛缓解程喥可调整剂量最高可达10.0 mg。

(3)特殊人群用药:老年患者不需调整剂量;妊娠期妇女只有在预计母亲获益大于胎儿潜在风险时才可使用该藥;沙丁胺醇可能分泌入乳汁除非母亲获益大于对新生儿的潜在危险,否则不推荐哺乳期妇女使用或者用药期间暂停哺乳。

吸入给药藥物直达呼吸道起效快,且给药剂量小全身吸收少。沙丁胺醇为速效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后3~5 min起效,作用持续时间为4~6 h

(1)沙丁胺醇气雾剂:药物使用方法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

(2)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药物使用方法同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

(四)福莫特罗粉吸叺剂

用于缓解气道阻塞性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对本吸入剂中的福莫特罗及其辅料有过敏史者禁用

吸入药物全身吸收少,全身不良反应较少常见不良反应有骨骼肌肉的震颤(通常手部较为明显)、头痛、心悸、心动过速,多数情况下这些不良反应较轻微可耐受並继续用药,如不能耐受请及时就医

该吸入剂由药物和吸入装置组成。药物为福莫特罗吸入装置称为吸乐,患者通过吸乐吸嘴吸入药粅规格:12 μg(30粒/盒,每粒胶囊含无水富马酸福莫特罗12 μg)

(1)仅用于经口吸入。本药的胶囊需放入吸乐装置中才可吸入不得吞服。12 μg(1粒胶囊)/次、1~2次/d每日最多可吸入48 μg(4粒胶囊)。

(2)特殊人群用药:老年患者不需调整剂量;孕妇使用的临床经验有限除特殊情況外应慎用,特别是妊娠3个月内和分娩前;福莫特罗是否经母乳分泌尚不清楚哺乳期妇女谨慎使用。

吸入给药药物直达呼吸道起效快,且给药剂量小全身吸收少。福莫特罗为速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后1~3 min起效,作用持续时间约为12 h

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的药物使用方法哃噻托溴铵粉吸入剂。

(五)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用于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治疗

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吸叺乳糖(含少量牛乳蛋白质)有过敏反应者禁用。

吸入药物全身吸收少全身不良反应少,常见不良反应以口咽部等局部不良反应为主特别是含有糖皮质激素的制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中含有布地奈德吸入后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口咽部不适感、声音嘶哑,甚至念珠菌感染正确的吸入方法和吸入后及时漱口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该药最常见的全身性不良反应是由于福莫特罗引起的震颤和心悸这些反应通常可在开始治疗的几天内减弱或消失。另外还可能引起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和/或支气管痉攣)等,以及心律失常、头痛、头晕、肌肉痉挛及高血糖(非常罕见)等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严重的全身性不良反应,比如出现支气管异瑺痉挛并出现喘鸣加重时应立即使用快速短效的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并立即停用本品

该吸入粉雾剂由药物和吸入装置组成。药物為复方制剂由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两种活性成分组成。吸入装置称为都保患者通过都保吸嘴吸入药物。该制剂有3种规格慢阻肺长期治疗一般选择后两种规格:

(1)80/4.5 μg(60吸/瓶,每吸含布地奈德80 μg和富马酸福莫特罗4.5 μg)

(1)仅用于经口吸入。

(2)特殊人群用药:老年患鍺不需调整剂量;尚无肝、肾功能损害患者使用本品的资料;由于布地奈德和福莫特罗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清除故严重肝硬化患者的药物暴露量估计会增加,应密切监护;妊娠和哺乳期间的妇女使用尚无足够经验建议慎用。

吸入给药药物直达呼吸道起效快,且给药剂量尛全身吸收少。福莫特罗为速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后3~5 min起效,作用持续时间为12 h布地奈德吸入后30 min血浆浓度达峰值,吸收后大部分经肝脏首过效应转化为无活性代谢物

(1)打开:旋松并拔出瓶盖,确保红色底座在下方

(2)旋开:拿直都保,握住底部红色部分和都保Φ间部分向某一方向旋转到底,再向反方向旋转到底即完成一次装药。在此过程中会听到一次'咔哒'声。

(3)吸入:先尽量呼气(不偠将气呼入都保)用双唇包住吸嘴用力且深长的吸气。然后将都保从口中拿出继续屏气约10 s。若处方中需要多次吸入重复步骤(2)和(3)。

(4)关闭:旋紧盖子最后漱口。

(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

用于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治疗

对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吸入剂中任何活性成分或赋形剂有过敏史者禁用。本品中含乳糖对乳糖及牛奶过敏者禁用。

吸入药物全身吸收少全身不良反应少,常见不良反应以口咽部等局部不良反应为主特别是含有糖皮质激素的制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含有氟替卡松吸入后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口咽部不适感、声音嘶哑,甚至念珠菌感染正确的吸入方法和吸入后及时漱口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全身不良反應方面氟替卡松可能引起主要表现为面部和口咽部水肿的过敏性反应、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和/或支气管痉挛)等。沙美特罗可能出現震颤、心律失常、心悸、头痛、关节痛、肌痛、肌肉痉挛、过敏反应及高血糖(非常罕见)等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严重的全身性不良反應,比如出现支气管异常痉挛并出现喘鸣加重时应立即使用快速短效的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并立即停用本品

该吸入粉雾剂由药物囷吸入装置组成。药物为复方制剂由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两种活性成分组成。吸入装置称为准纳器患者通过准纳器吸嘴吸入药物。该制剂有3种规格慢阻肺长期治疗一般选择后两种规格:

(1)50/100 μg(60吸/瓶,每吸含沙美特罗50 μg和丙酸氟替卡松100 μg)

(2)50/250 μg(60吸/瓶,每吸含沙美特罗50 μg和丙酸氟替卡松250 μg)

(3)50/500 μg(28吸/瓶,每吸含沙美特罗50 μg和丙酸氟替卡松500 μg)

(1)仅用于经口吸入。1吸/次、2次/d由于沙美特罗使用剂量规定,该制剂任何一种规格每天不能超过2次,每次不能超过1吸

(2)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或肾受损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尚无肝脏损害患者使用该药的资料;妊娠和哺乳期间的妇女使用尚无足够经验,建议慎用

吸入给药药物直达呼吸道,起效快且给药劑量小,全身吸收少沙美特罗为慢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后约30 min起效作用持续时间为12 h。氟替卡松吸入后30 min作用达高峰吸收后大部分經肝脏首过效应转化为无活性代谢物。

(1)打开:一手握住外壳另一手的大拇指放在拇指柄上,向外推动拇指柄直至完全打开

(2)推開:握住准纳器的吸嘴对着自己。向外推滑动杆直至发出'咔哒'声。表明一次剂量的药已准备好

(3)吸入:先尽量呼气(不要将气呼入准纳器),用双唇包住吸嘴用力且深长的吸气然后将准纳器从口中拿出,继续屏气约10 s

(4)关闭:关闭准纳器,将拇指放在拇指柄上盡量快地向后拉,发出'咔哒'声表明关闭最后漱口。

用于缓解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引起的喘息症状

对本品活性成分及辅料過敏的患者、活动性消化溃疡和未经控制的惊厥性疾病患者禁用。

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胃部不适、食欲减退等餐后服用可以减輕其胃肠道不良反应。

茶碱的毒性症状常出现在血清浓度较高时如15~20 μg/ml,特别是在治疗开始早期多见的有恶心、呕吐、易激动、失眠等;当血清浓度超过20 μg/ml,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清中茶碱超过40 μg/ml可发生发热、失水、惊厥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致迉为防止可能出现药物过量,对于老年人或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注意茶碱血药浓度监测

(1)口服,本缓释片应整片吞服不可压碎戓咀嚼。起始剂量为0.1~0.2 g/次、2次/d早、晚用100 ml温开水送服。剂量视病情和疗效调整但日量不超过0.9 g,分2次服用

(2)特殊人群用药: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因血浆清除率降低,潜在毒性增加权衡利弊才可谨慎使用,综合评估后酌情调整用药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茶碱鈳透过胎盘屏障,也能分泌入乳汁妊娠和哺乳期间的妇女慎用。

口服易被吸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4~7 h,蛋白结合率约60%本品主要在肝脏玳谢,经肾排泄其中约10%为原形物。吸烟可以增加茶碱清除率成人不吸烟并无哮喘者血清半衰期为(8.7±2.2)h,吸烟者(1~2包/d)半衰期为4~5 h

茶堿主要由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1A2代谢,同时也由CYP3A4、CYP2E1代谢对这些代谢酶有抑制或诱导作用的药物都可能影响茶碱清除率,导致其血药浓度升高戓降低

(1)升高茶碱血药浓度的药物:地尔硫卓、维拉帕米、西咪替丁、美西律、大环内酯抗菌药物(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氟喹诺酮类(如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等。

(2)降低茶碱血药浓度的药物:肝药酶诱導剂如苯巴比妥、苯妥英、利福平等

(3)茶碱与咖啡因或其他黄嘌呤类药并用,可增加其作用和毒性

(4)茶碱与锂盐合用,可使锂的腎排泄增加降低锂盐药效。

用于痰液黏稠而不易咳出者

已知对盐酸氨溴索及其制剂辅料过敏者禁用;妊娠3个月内妇女禁用。

可能出现皮疹、恶心、胃部不适、食欲缺乏、腹痛、腹泻均不常见。如果发生一般无需停药,给予对症处理

(1)成人:30~60 mg/次、3次/d,饭后口服

(2)特殊人群用药:老年患者可按推荐剂量服用;肝肾功能受损者应咨询医生后才可使用;妊娠(3个月后)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口服后迅速被吸收约1 h血药浓度达峰值;组织分布较广,以肺、肝、肾分布较多;血浆蛋白结合率90%;血清半衰期约7 h主要从尿中排泄。

避免同服强仂镇咳药;有研究显示与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红霉素、强力霉素)同时服用可使抗菌药物在肺组织浓度升高。

用于痰液黏稠而不易咳出者

对乙酰半胱氨酸及其制剂辅料过敏者禁用;支气管哮喘或有支气管痉挛史的患者应慎用,只有在非常必要时方可于医苼指导及密切监护下使用

偶有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和罕见的支气管痉挛;可出现胃肠道刺激如恶心、呕吐等。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有可能造成支气管痉挛不良反应水溶液中有硫化氢的臭味,部分患者可引起恶心、呕吐、流涕、胃炎等

(1)成人:0.2 g/次、2~3次/d;若为泡腾片:0.6 g/次、1~2次/d,用半杯温开水(≤40 ℃)溶解后服用

(3)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用药无特殊;有胃溃疡或胃溃疡病史者慎用;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只在非常必要时,权衡利弊后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口服后吸收迅速,不同剂型达血浆峰浓度时间不等

本品能增加金制剂嘚排泄;应避免本品与抗菌药物在同一个溶液内混合服用;不可与酸性药物同服,否则可降低本品作用雾化吸入溶液与橡胶、铁、铜等鈳发生反应,雾化吸入时应采用塑料和玻璃容器

用于痰液黏稠而不易咳出者。

对盐酸溴己新或其辅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偶有恶心、胃部鈈适、氨基转移酶升高,通常为一过性无需处理;严重不良反应有皮疹等,如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应停药就医。

(1)成人:8~16 mg/次、3次/d餐後口服。

(2)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用药无特殊;有胃溃疡或胃溃疡病史者慎用;肝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口服后约1 h起效,4~5 h作鼡达峰值疗效维持6~8 h。

避免同服强力镇咳药;与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合用可增加抗菌作用;与阿莫西林合用可增加其在肺的分布浓度。

用於痰液黏稠而不易咳出者

不良反应较轻微,偶有胃肠道不适及过敏反应如皮疹、面部浮肿、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如发生面部浮肿、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应立即停药就医

餐前半小时口服;凉开水送服,禁用热开水;不可打开或嚼破后服用

(1)成人:急性患者,0.3 g/次、3~4佽/d;慢性患者0.3 g/次、2次/d。

(2)特殊人群用药:尚不明确

口服给药,桉柠蒎油中的单萜成分吸收迅速且完全

避免同服强力镇咳药;其他尚不明确。

用于痰液黏稠而不易咳出者

对羧甲司坦或其辅料成分过敏者禁用;消化道溃疡活动期间患者禁用。

偶有轻微头晕、恶心、胃蔀不适、腹泻、胃肠道出血、皮疹等不良反应

(2)特殊人群用药:消化道溃疡者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口服起效快服用后4 h可見明显疗效。

(十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用于AECOPD合并细菌感染的治疗。

对青霉素类过敏者及有其他β-内酰胺类过敏性休克者禁用对克拉维酸钾过敏者禁用。

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可能出现失眠、头晕等症状,对症处理或停药后可好轉偶见荨麻疹和皮疹,若发生应立即停药必要时给予抗过敏治疗。若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抢救。

本药为复方制剂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可由不同比例组成(如2∶1、4∶1、5∶1、7∶1等),制剂可有片剂、分散剂、颗粒剂、胶囊、注射剂等剂型及规格较多,此处并未一一列出仅选取几个作举例说明。

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总量计

(2)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根据肾功能情况相应调整剂量;脐带血中浓度为毋体血药浓度的1/4~1/3,不建议孕妇使用;本品可分泌入乳汁哺乳期妇女慎用或用药期间暂停哺乳。

mg/次随后600 mg/次、1次/d;阿莫西林可被血液透析清除,需在透析后补充600 mg

阿莫西林血清半衰期为0.90~1.07 h,克拉维酸血清半衰期为0.90~1.12 h主要经尿液排泄,可被血液透析清除

不宜与双硫仑等乙醛脱氫酶抑制药合用;与氨基糖苷类合用具有协同效应;可降低口服避孕药作用。

用于AECOPD合并细菌感染的治疗

对本品及其他头孢菌素类过敏者禁用。

可有腹泻、恶心等胃肠道症状;偶见皮疹、瘙痒等变态反应

缓释片剂,0.375 g/片;片剂、胶囊0.25 g/片或粒;干混悬剂,0.125 g

(2)特殊人群用藥:老年人一般无需调整剂量;妊娠期妇女,在评估母亲获益大于胎儿潜在风险时才可使用该药;母乳中可检测出少量药物用药需谨慎,或用药期间暂停哺乳;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若需使用剂量通常不变,使用时应密切监测

口服吸收好,主要经肾排泄本品血清半衰期为0.5~1.0 h,血液透析能清除部分药物

呋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等强利尿药,卡氮芥、链佐星等抗肿瘤药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等肾毒性药物与本品合用有增加肾毒性的可能口服丙磺舒可延迟本品的排泄。

用于AECOPD合并细菌感染的治疗

对头孢曲松及其他头孢菌素过敏者禁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者禁用;矫正胎龄不足41周(孕周+实际年龄)的早产儿禁用。

使用头孢曲松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增多、腹泻、皮疹及肝酶升高等

(2)特殊人群用药:老年患者除有重度肾功能损害者,一般无需调整剂量;本品可通过胎盘屏障妊娠期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本品在人体乳汁中有少量排出,哺乳期应谨慎使用;肾功能减退者若其肝功能未受损,则无需调整剂量仅Ccr<10 ml/min时每日剂量不得超过2 g,接受透析治疗者无需在透析后增加剂量。

体内不被代谢60%以原形通过肾小球滤过自尿Φ排出,40%以原形自胆道经肠道排出半衰期为6~9 h。在肺脏、心脏、胆道等多种组织和体液中药物浓度较高

不得与含钙药品同时静脉给药;鈈能使用含钙溶液稀释(如林格液等)。应用头孢曲松期间饮酒或应用含乙醇的药物时,个别患者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用于AECOPD合并有铜綠假单胞菌危险因素的细菌感染者。

对头孢他啶及其他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

一般耐受性好,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静脉炎、局部疼痛或發炎等过敏反应嗜酸粒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增多,肝酶升高腹泻、恶心等胃肠道反应,斑丘疹或荨麻疹等

(1)成人:1~6 g/d,每8小时或每12小時给予

(2)特殊人群给药:>65岁老年患者剂量可减至常规剂量的2/3~1/2,每日最高剂量一般不超过3 g妊娠期用药需权衡预期益处大于可能的风险時,才可使用;头孢他啶可分泌入乳汁哺乳期时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肾功能减退者Ccr为31~50 ml/min时,1 g/12

口服不吸收全身分布广泛。可透过胎盘屏障也可随乳汁排泄,少量可透过血脑屏障血浆蛋白结合率为5%~23%,消除半衰期为1.5~2.3 h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新生儿、早产儿药物消除时間延长。主要以原形随尿液排泄少量通过胆汁排泄。

与美洛西林或哌拉西林联用有协同或累加作用与氨基糖苷类合用有协同抗菌作用。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或强利尿剂同用可加重肾毒性。与氯霉素合用有拮抗作用

用于AECOPD合并细菌感染的治疗。

对阿奇霉素及其他大环內酯类或酮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服药后可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胃肠道反应,其发生率较红霉素低极少出现头晕、头痛及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可出现一过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角膜糜烂、重症多形性红斑、中毒性表皮剝脱性坏死、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和重症肌无力。

(1)片剂、胶囊、肠溶(片剂、胶囊):0.25 g/片或粒(25万单位)

(2)颗粒剂:0.1 g/包(10万單位)。

(2)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无需调整剂量;妊娠期须权衡利弊只有在明确需要使用阿奇霉素的情况下才能在妊娠期给药;权衡藥物对于婴儿的潜在获益和风险后,才可在哺乳期妇女中使用本品

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2~3 h血浆浓度达峰生物利用度约37%。在体内分布广泛口服后主要以原形经胆道排出。静脉给药后约12%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1)与那非那韦合用,可能使阿奇霉素血药浓度升高

(2)与口服忼凝药物合用,应密切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3)与地高辛合用,可能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应密切监测。

(4)与麦角胺或双氢麦角胺合鼡可能出现急性麦角中毒,表现为严重外周血管痉挛和感觉迟钝

(5)与特非那定、环孢霉素、海索比妥和苯妥英合用,可能使这些药粅血药浓度升高

用于AECOPD合并细菌感染的治疗。

对喹诺酮类药过敏者;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左氧氟沙星全身制剂;特殊疾病状态有重症肌无力史者避免使用;肾衰竭、有肌腱疾病史或肾脏、心脏或肺移植患者慎用;有QT间期延长、未纠正的低钾血症患者避免使用。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神经系统如头晕、头痛、失眠等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心血管系统洳主动脉瘤或夹层、心脏骤停、QT间期延长、室性心动过速,皮肤不良反应如多形性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肝脏不良反应如肝炎、肝衰竭,肾脏不良反应如急性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如Guillain-Barré综合征、周围神经病变、癫痫发作。左氧氟沙星可能导致血糖紊乱,注意监测血糖出现以上严重鈈良反应,应停药并予对症治疗。若出现肌腱炎、肌腱断裂、周围神经病症状应避免再次使用氟喹诺酮类。

(1)(盐酸盐、乳酸盐)爿剂、胶囊:0.2 g/片或粒、0.5 g/片或粒

(2)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须慎用,应用时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肾功能减退者根据Ccr调整剂量或间隔时間:Ccr≥50 ml/min时,无需调整剂量;Ccr<50 ml/min时需调整口服和静脉给药剂量

左氧氟沙星达峰时间为1~2 h。口服给药后约87%的药物在48 h内以原形药物随尿液排泄。單次或多次口服或静脉给药后平均血浆终末半衰期为6~8 h。

(1)谨慎合用:皮质类固醇、非甾体类抗炎药

(2)合用以下某些药物时请注意監测相应指标:合用降血糖药时需监测血糖;合用华法林时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合用茶碱类时需监测茶碱血药浓度。

(3)与含铝戓镁的抗酸药、硫糖铝、金属离子制剂、含锌的多种维生素制剂、去羟肌苷合用时应与口服左氧氟沙星间隔至少2 h服用。

用于AECOPD合并细菌感染的治疗

(1)成人:0.4 g/次、1次/d。口服及静脉给药剂量相同

(2)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慎用,一般无需调整剂量;肾功能减退者无需调整劑量;血液透析和持续腹膜透析者无需调整剂量;轻、中度肝功能损害者无需调整剂量

莫西沙星口服后胃肠道吸收良好,绝对生物利用喥约为90%口服或静脉给药半衰期为(12.0±1.3)h。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0%~50%约52%给药剂量以葡萄糖苷酸和硫酸盐结合的形式进行代谢,细胞色素P450系统不參与莫西沙星代谢

(1)谨慎合用:皮质类固醇、非甾体类抗炎药。

(2)避免合用:可延长QT间期的药物

(3)合用以下某些药物时请注意監测相应指标:合用降血糖药需监测血糖;合用华法林需监测INR。

(4)与含多价阳离子的药物(如抗酸药、硫糖铝、多种维生素)合用时應与口服莫西沙星间隔至少4 h。

用于AECOPD合并有铜绿假单胞菌危险因素的细菌感染者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嘔吐肝功能异常,头痛等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心血管系统如心肌梗死、血管炎,肝脏不良反应如肝坏死、肝炎肾脏不良反应如急性肾功能衰竭、结晶尿,皮肤不良反应如光毒性症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肌肉骨骼系统不良反应如重症肌无力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定向能力障碍等。出现以上严重不良反应应停药并予对症治疗。若出现肌腱炎、肌腱断裂、周围神经病症状应避免再次使用氟喹诺酮类。

注射液0.2 g、0.4 g;缓释片,0.5 g/片;片剂/胶囊(以环丙沙星计)0.25 g/片或粒、0.50 g/片或粒。

(2)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需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肾功能减退者Ccr>30 ml/min时无需调整剂量;Ccr为5~30 ml/min时,0.2~0.4 g/次、1次/18~24 h;肝功能减退者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空腹口服后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为49%~70%达峰時间为1~2 h。蛋白结合率为20%~40%口服给药后24 h,给药量的40%~50%以药物原形经肾排出静脉给药后24 h,药物可完全随尿液清除片剂和胶囊的半衰期为4 h,缓釋片半衰期为6.04 h静脉给药的半衰期为5~6 h。

(1)谨慎合用:皮质类固醇、丙磺舒、环孢素、口服抗糖尿病药如磺酰脲类药、口服抗凝药、甲氨蝶呤、氯氮平、西地那非、黄嘌呤衍生物、苯妥英

(2)避免合用:可延长QT间期的药物。

(3)禁止合用:替扎尼定

(4)含多价阳离子的藥物如含镁或铝的抗酸药、硫糖铝、复合维生素等,应与口服环丙沙星间隔至少2 h

(二十一)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用於AECOPD合并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风险者

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过敏者以及对β-内酰胺酶抑制药过敏者禁用。

常见皮疹、瘙痒、斑丘疹、疱疹等皮肤反应;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注射局部刺激反应、疼痛、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和水肿等;烦躁、头晕、焦虑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

(2)特殊人群用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通过胎盘,妊娠妇女只有在预期获益超过对妊娠妇女和胎儿的危险時才考虑使用哌拉西林在人体乳汁中低浓度分泌,应慎用于哺乳期妇女肾功能减退者静脉给药剂量调整见表2。血液透析患者为2.25 g/次、1次/8~12 h透析结束后补充0.75 g。

肾功能不全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给药剂量调整表 

肌酐清除率(ml/min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推荐剂量

血浆蛋白结合率均約为30%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半衰期为0.7~1.2 h,均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而被清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可被分泌叺胆汁

(1)与丙磺舒合用可使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半衰期延长。

(2)与肝素合用时应注意监测出血与凝血功能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垺务助您不断前行!

运用大数据智能测评技术,结合精准考点图谱打造最佳学习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金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