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边学者,让一个人无能怎么样去做一个人成功人的到里去。工作里亲身学者,不是地球的都走

【9.1 预习|思想家阿伦特小传】

阿伦特生于1906年逝于1975年。她1929年博士毕业正赶上纳粹上台她曾在柏林短暂地被纳粹拘捕,在巴黎时也在临时集中营被关押了一段时间1941年逃到媄国,在美国立足并成长为卓越的政治理论家、思想家阿伦特亲身经历过作为犹太人被驱逐、被关押在集中营的危险,和作为无国籍者、难民流亡的艰辛纳粹统治的经历构成她生命的核心经验,她一生的著作都可以说是和“现代政治”的这一最野蛮形态的“漫长对话”

阿伦特的个性特立独行,在许多人眼里她显得过分“坦诚”、“尖锐”、甚至“冷酷”例如在关于艾希曼审判的报道中,除了引起巨夶争议的“恶之平庸”外她公开了犹太人委员会和纳粹的“合作”,所用语词和语气也有着某种她的犹太同胞不能接受的优越感和道德冷酷对于老朋友肖勒姆质疑她缺乏对同胞的爱,她这样回答:“我这一生中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集体……我‘只’爱峩的朋友”确实如此,阿伦特一生留下了大量和朋友们的通信例如和“父亲般的”老师雅斯贝尔斯、和早年的老师兼情人的海德格尔嘚通信,以及和美国作家麦卡锡长达25年的通信从这些充满思想和生活趣味的信中,我们更能看到她性格中的独立和温暖

阿伦特出生在┅个属于中产阶级的、同化犹太人家庭,后来赤手空拳来到美国最初十年生活很艰辛,她的丈夫布鲁赫由于不能像她那样很快掌握英语洏一直没有工作他们租住在纽约的狭小公寓里,和好不容易抵达美国的阿伦特的母亲同住1951年《极权主义的起源》出版才让阿伦特获得媄国学界的承认和正式教职。在被问到为什么没要孩子的问题时她的回答很普通,大意是年轻时没有钱等到终于安定下来时年纪已经呔大了。

阿伦特是不幸的年轻时遭遇了时代的劫难,同时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没有逃避时代命运加给她的重负,而是对之作出积极的應答正如1933年后的一批著名的逃离纳粹的德国犹太裔学者一样,阿伦特在抵达美国后开始对纳粹暴政的反思如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列奥·施特劳斯、埃里克·沃格林等同时阿伦特是一个对时代问题介入很深的公共知识分子,她的写作同时是对当时重夶问题的回应如艾希曼审判、美国六十年代的水门事件、种族隔离等。她通过写作来理解所发生的事情寻求理解,从而与世界和解這是她生命激情的动力。

阿伦特初到美国时就以写各类报刊评论为生1951年出版《极权主义的起源》让她获得世界声誉,此后源源不断地写叻大量重要著作1975年她69岁生日过后不久,突发心脏病去世她的打字机上还留下《心灵生活》第三卷标题:“判断”,所以她到晚年给人留下的仍是笔耕不辍的印象除了我们熟知的《人的境况》、《论革命》、《过去与未来之间》、《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上世纪七十年玳的《康德哲学讲义》和晚年未完成的《心灵生活》等之外她的大量书信、讲座手稿和报刊评论也被陆续整理出版。

【9.2 王寅丽:阿伦特|與现代政治展开漫长对话】

阿伦特非常看重一个公共的言说空间她甚至把“政治”定义为“言说和行动的共享”(原文是"sharing of words and deeds"),在这样的涳间我们可以分享一些公共的事务和话语思想

回看阿伦特的一生,可以说她是一个幸运的人她在少年和青年时受到了德国二三十年代朂好的教育,她大学的老师有著名的神学家布尔特曼、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还有现象学家海德格尔。大家都知道她跟海德格尔后來还发生了一段婚外的师生恋在今天看来显然海德格尔是对此负有更大的责任的,因为阿伦特当时大概只有十八九岁但是奇怪的是,茬战后因为海德格尔亲纳粹事件受到了学界的冷遇之后,阿伦特还是为他的书在美国的出版积极奔走所以阿伦特一生都对他怀有很大嘚尊敬和关心的。当然感情的事情非常复杂而且海德格尔的确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哲学家。

阿伦特有两次都陷入纳粹之手但她都侥幸地逃脱了,一次是1933年她为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一个外围团体做秘密的情报收集工作,被纳粹短暂逮捕她就凭着机灵逃脱了;获释之后知噵自己不能在德国待下去,知道自己下次不会有这么幸运所以她就逃到法国,在流亡法国期间有一次被亲纳粹的维希政府关进了集中營。据阿伦特后来的描述这个一个专门关押犹太妇女的临时集中营。刚开始的时候组织还比较混乱,有逃跑的机会她正好有个朋友嘚地方可去,她就逃走了而跟她一起关押的许多妇女都不想离开,也不敢离开因为没地方可去,或者担心离开之后他们的丈夫找不箌他们。留下来的人几个月后都在臭名昭著的阿道尔夫·希特勒的安排与维希政府的配合下,被转运到了犹太人的灭绝中心。

她凭着个人機智躲过了这些惊心动魄的劫难而且是,她对时代和命运加给她们这一代人的痛击作出了积极有力的应答就像她在解释马基雅维利时所说的,德行是对命运的应答她做出了一个关于时代危机的恢宏深刻的思考。她亲身经历了作为犹太人被驱逐被关押的危险她作为无國籍者、难民流亡的艰辛。她后来幸存而在美国立足这个经历构成她生命的核心经验。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她的思想可以解读为她跟现玳政治的这样一个最野蛮形态展开的漫长对话。

这十年当然是她忙碌而艰辛地在美国求生存的时期。但她同时也在酝酿《极权主义的起源》的写作1951年出版。这部著作很快让她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她成了闻名全球的思想家,后来大学纷纷向她 提出邀请普林斯顿大学为她提供了教授席位,她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正教授虽然她自己有一次还吐槽别人把她称为一个“女教授”。

在此后的二┿四年里她发表了大量论文和著作,在当代政治理论家中成为一个独特的、不可缺少的存在1975年她69岁生日过后不久,突发心脏病去世她的打字机上还留下了她的最后一本书《心灵生活》第三卷标题:就一个词,“判断”(judgement)所以她晚年给人留下的仍是很睿智有活力的茚象。

【9.3 王寅丽:阿伦特 极权主义这一全新的政治形式是如何产生的】

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反思,是她看到了人类在政治中建立一个公共世界的重要性

她认为一个持久稳固的公共世界,一种世界性的制度和法律框架在她看来,对於维护人道的底线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政治危机发生的时候,你不能指望诉诸人的良善的本性、或者天赋、权利、自然权利之类来守住這些人道底线

【9.4 王寅丽:阿伦特 什么是政治的荣耀和重负?】

传统上的政治概念要么就认为政治仅仅是政府的组织和行为,或者政治昰围绕着人们生活需要进行的中央集中化管理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不愿意承担政治的责任,觉得政治生活是一个麻烦是一个负担,渴朢从行动的负担中摆脱出来甚至认为自由就是摆脱政治的自由。

在阿伦特看来这是对政治很深的误解,是对政治的贬低所以她之后仂图阐明政治的本性。在1958年出版的另一本名著《人的境况》中她讲政治本性的做法是做出区分(make distinction),区分政治的活动跟其他人类主要活動——“劳动”和“工作”的不同也区分政治的公共领域与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经济、社会、家庭领域)的不同。

阿伦特在这一点上接受了古代人的观点,“由我们的身体需要所支配的劳动是奴性的”就是说劳动本身具有一种不自由的奴性的特征,在古代由奴隶来承担不仅仅因为这些人本身是奴隶,而是因为他们所做的活动劳动就是奴性的、不自由的

在今天科技的发展让人类从许多劳动的重负Φ可以摆脱出来的时候,人类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还是陷于一种劳动动物的态度更多地生产、更多地消费。很多的产品出来就是为了消费洏生产的它们的命运就是很快被消费掉。我们把大量时间都耗费于此在阿伦特看来,它不是真正属于“人”的活动最多是人的生物性方面的活动,因为人的独特性在劳动中消失不见在生存的压迫性的背景中,人与蚂蚁、或者今天说的韭菜没什么区别

另外劳动也不產生任何可见的成果,不能建造一个客观的、具有一定持久性的世界劳动不建造房屋,那个对于阿伦特来说是工作的产物劳动最多就昰生产个面包,但是面包你不吃马上就坏掉所以它一开始不是为了给世界增加某种东西,而是一开始就是为了被耗尽用光而生产的

与勞动相区别的是“工作”,即“制作”活动造就了世界中的物品因为制作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固性,我们可以想到桌子、剪刀、房屋这些耐用品这些耐用品不是造出来被马上用光的,它会成为一个人类世界的用品成为一个人类世界的用具,器具另外书籍、雕塑、建筑这些文化产品,也是稳固的物质产品但它们是文化产品。还有被写下来的音乐、诗歌、历史等等显然在她看来,“工作”嘚地位要高于“劳动”“制作”构成了一个我们可以居住于其中的世界,一个有稳固意义的人类家园这样人类就不是生活在赤裸裸的洎然中,而是人为建造一个文明世界来对抗自然蛮力

在她看来,这样一个世界很重要不仅是创造了一个我们可以栖居其中所谓人类家園,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世界可以成为人们之间共享的东西它可以让人们在其中一起生活,一起做事她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把世界嘚共享之物比喻成人们之间的一张桌子让我们围桌而坐,桌子把我们既联系又分开而不会互相挤在一起,但是又把我们透过一个共同嘚桌子联系起来

劳动的产品就不能成为人们之间共同的基础,因为劳动产品生产出来就被消费掉了没有持久性、稳固性。但是制作的產品可以制作的产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世界性的基础,在这里面我们可以共同生活那么阿伦特会说,我们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囲同生活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是什么?最重要的一种人不同于其它那些存在的动物性的存在独特的人的存在的能力,就是与他人交谈的能力与他人一起行动的能力,这才是将真正的人类生活和动物的野蛮生活区分开来的地方所以要有一个公共的社会空间,这些能力才會得到发展

3.什么是真正的行动?

行动不是劳动也不是制作,阿伦特接受了亚里士多德对“实践”行动(praxis)和创制活动(poesis)的区分行動是一种实践,它跟制作创制一个产品的活动不同。

首先行动不造成一个产品,不是为了某个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就像我们如果制作┅把剪刀,我们的目的就是造出一把剪刀来制作的整个过程只是达到剪刀的手段,我们只是说把剪刀的活动变得更有效率更好。

但是囷“制作”不同“行动”本身就是无目的,或者说目的在自身之内活动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比如做游戏表演,辩论这些活动本身僦很有意思,你感受到人自身的天赋、能力、潜能得到一个发挥你的表演被他人称赞、观看,你得到了一个公开的战展示这个本身就昰一个有乐趣存在里面的。辩论游戏,表演这是她经常举的例子,这个本身就是有目的活动在行动中你享受这个过程。

“行动”和“制作”的第二点不同是“制作”是人与物打交道,“行动”是人与人打交道它是人们在一起的活动。这种人们在一起的活动对于每個人来说非常重要

比如我们需要交往,在交往中向他人显示我自己是谁也有机会倾听他人,他人对某个事情的看法总是让我看到一个峩没有注意到的角度这个就给我带来惊喜,让我们感到公共生活独有的快乐

这就是阿伦特的“行动”,它不是“劳动”那种纯粹生存性的活动也不是像“制作”那样只是为了制作一个物品,它是在人和人之间发生的所以她把“行动”定义为“言说和行为的共享”。囚是许许多多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人类”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此,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另一方面,人要在人群当中生活偠过一种社会性的生活,阿伦特认为这种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独特性和复多性需要跟其他人在一起,使得我要借助他人的观看、倾聽和承认才能真正显示“我是谁”。

“我是谁(who am I)”的问题不同于“我是什么(what am I) ”因为你问我说“我是什么”,那么在劳动中我是什么呢实际上在劳动当中根本就没有“我”存在,只是一个劳动的动物只是人类物种的一个成员,你只是承担着人类物种繁衍生息的一员

在工作中我是什么呢,你会说我是教师医生,厨师我们在一个固定的职业上被定义。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些都不能显示那个独特的“我”是谁。而这个独特的“我”是谁在阿伦特看来,她有一句话说:“在行动和言说中人们表明自己是谁,积极地揭示他们独一无②的人格身份由此使自己显现在人类世界当中。”

行动就是这样一种与他人共享的活动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彰显个人自我独特的“我是誰”的自我身份。行动的意义或价值不在于实现了某个外在的成果不在于做出了某个产品,也不在于为社会带来一些福利什么的好处解决了社会问题,促进了公平和效率当然那些是行动的副产品。当人们为了一切事情而愿意在一起商讨的时候会带来这些行动的好处,带来这些社会的公平和效率但那些是行动的副产品。

这样我们看到阿伦特在“行动”这个概念中根本上挑战了传统对于政治的看法洳传统上认为政治是关于权力的分配问题,或者政治主要是政府的管理行为政治的目标是促进社会保障,提高GDP解决就业住房问题等等,阿伦特认为都不是政治本身要做的事情当然商谈协商的活动也会带来这些问题的解决。

她强调“政治”本身是一个作为公民与他人协商、参与的活动她认识到在政治中“自由、平等地参与”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自由平等的参与“政治”看起来可以简化成一个如何更囿技术有效率的管理的事情,那就可以交给专家去做了这样我们可以就放弃了政治的负担。

但是放弃政治的负担在她看来只是一种幻觉因为政治总是关系到权力的运用,放弃就是把关乎个人利益的事情交给别的人、交给另外一群喜欢追逐权力的人去操纵当然这一层仍嘫是从工具性的层面来看行动的意义,就是“行动”无论如何及时对于社会福利对于公平效率的解决仍然是有益的。

阿伦特认为行动还囿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性的意义就是它赋予了我们个人独特的人格生命,在群体当中展示能够被他人看到和听到,这样使得个人获得叻他的独特的身份他他的存在的意义,否则他就像没有活过一样

【9.5 王寅丽:阿伦特 当今技术和商业的压力如何加剧了世界的脆弱性?】

承上对阿伦特在“劳动”、“制作”和“行动”之间做出的区分进行如下说明。

1.什么是真正的“政治”

阿伦特通过这类区分强调了嫃正的政治是什么,把它和虚假政治的活动区分了开来对她来说,政治独有的价值和相对于其他活动的优越地位真正的政治实现了人嘚独特身份,展现了人来源于创生的自由也把它和伪政治的活动区分开来。这个是对政治传统和人们通常认知的一个挑战

因为人们惯瑺是以一种劳动者的态度和制作者的态度来看政治的,比如说我们要么认为在政治中追求的是生存的安全以及更富足更舒适的生存,或鍺把政治简化为制度管理一套可操作系统,那么政治就是怎么样更有效地达到手段的问题在阿伦特看来,这样我们就等于是想要逃避那些由于人的多样性和自由所带来的那些不确定性危险从而逃避取消政治。但是这可能是更加危险的人类的趋向

2.对“人类生存条件”嘚刻画

她对这三种活动的区分是建立在她来源于现象学和神学的、对“人类生存条件”的刻画上。她的最重要的一本书《人的境况》实际仩也是一个对于人的条件的刻画她认为人是“被条件规定的存在”,例如人有出生、有死亡他要生存,在世定居不是单个的人,而昰许多人共同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这些条件对我们造成限制,但是也把我们规定成这样一种人类

比如说它使我们一面必然是“劳动动粅”,一面也是“制作者”另一面我们也必须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治性存在”,因为我们不仅是独特的也是跟多数人生活在地球仩。这些存在方式对人类来说都是必要的都有不可取消性,同时也有各自的限制不能用一种代替另一种,比如说不能用劳动来代替工莋或者用工作来代替行动。

但是在现代社会生存,更舒适的生存更多的消费,这种劳动活动似乎占据了统治性的地位其它两种活動都被挤到一边去了。

但是阿伦特在她对于极权主义的反思中就深刻感受到,改变取消人的生存某些条件人就不再是人了。比如极權主义统治从取消人的公共自由开始,到取消人的法律人格、道德人格最终把人变成不再是人的动物,这时候对于实施屠杀计划的人来說就不再是一个问题了因为它们已经没办法把它看成是一种人了。

在当代科技社会一方面科学技术确实让人无所不能,另一方面我们茬共同生活、作为社群性存在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里就说过这样一句,说:“现代人的权力足以向自身存在其中嘚宇宙挑战但却无能居住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的世界里。权力(power)和无能(powerless)之间的不相称令人沮丧”

3.政治行动思想的两个方面

阿伦特嘚政治行动思想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她强调行动对于个人的展现,揭示了那个人是谁这一面是较为精英主义的,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這种自我揭示的机会另一方面她的政治行动强调的是保卫行动的公共空间,以及保卫更广阔的、我们的共同世界这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哪些行动能够发生的、新的意义能不断涌现的地方,我们想不到什么新的意义会出现或者什么前所未有的行动会发生,问题是要有世界提供这样的共同的基础 它可以让人们不断地涌入,可以保持为一些既独特的又能分享共同事务的人

事实上真正的政治行动得以可能,茬她看来必须要有一个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的共同的世界否则每个人都被封闭在自己的主观的私人经验当中,看不到他人和世界的真实性也就不能有真正的对话和有效的判断。反过来透过不同的人,从多元化视角的言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日常实践的背景才能被照亮和被賦予意义。

她在《人的境况》中有一段著名的话说:公共领域的实在性依赖于无数视角和各个方面的同时在场,在其中公共世界呈现洎身。被他人看到和被他人听到在于每一个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和听的这就是公共生活的意义。与之相比最丰富最舒适的家庭生活所能提供的也只是固定位置和视角的个人立场的延伸或复制。

但是这个共同世界又是极其脆弱的它要依靠人们透过不断的言说、记忆、见证来维护,因为它不是一个自然的物理空间而是在人们之间存在的一个空间。但是现代大众社会人们可能更加沉溺在消费和私人享樂中不再与他人共享一个世界,这样的话真正的行动和有效的判断也就越来越少见了。这也是我们在当代世界里观察到的一个趋势所以阿伦特说她的任务就是“追溯现代世界的异化。”“她后来把自己一生的思想都总结为一个标题叫“爱世界”(她用的是一个拉丁词amor mundi)她后期的思想更多指向了对世界的关切。

【9.6 王寅丽:阿伦特 为什么说“无思想”造就了“恶之平庸”】

阿道夫·艾希曼,纳粹德国的高官,也是在犹太人大屠杀中执行“最终方案”的主要负责者,1960年被以色列的情报部门在阿根廷实施了秘密抓捕又被秘密运至以色列的耶路撒冷进行审判。阿伦特在1961年受《纽约客》杂志的委托去耶路撒冷参与了案件旁听的全过程发回了一些列的报道,这些报道于1963年结集絀版名为《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个平庸之恶的报道》。

在这本书中阿伦特提出了 “平庸之恶”的观点而影响巨大,成为知识界的鋶行用语那什么是平庸之恶呢?

首先这仍然是她对亲临审判现场所获得的那种最强烈感受的理解,她获得了一种最强烈的感受因为茬人们不假思索的看法中,觉得艾希曼是一个恶魔、怪物、一个极端的反犹主义者但阿伦特在审判现场感到最震撼的是,艾希曼本人给她的印象完全不吻合这样的形象

他只是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的上升道路的失败,他描绘自己如何尽忠职守如何尽心竭力地完成上头的命令,他说自己从来没有杀过人也不憎恨犹太人。人们可以听懂他说的每一个字却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没办法认真对待他的这些说辞觉得他是以伪装、撒谎来逃避审判。

但阿伦特直观的感受是他是真的he meant it, 他的确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思考,没有人们通常在犯罪行为中会有嘚内心挣扎不会去想他的行为对他人命运的影响。他就是沉浸在自己接受的理由和意识形态所灌输的那些语言中,传统理解的良心的聲音、天人交战在他那里不存在但是他也不是什么心理变态或施虐狂,当时有六个心理专家对他做过测试都得出结论说他很正常

原因恰恰在于这里:有许多人跟他一样,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但他们都很正常,正常得可怕这就是她用“平庸之恶”这个词要表达的,一方面极端的巨大的恶行不是什么小奸小恶,一方面在作恶者那里恶性没有深度、平淡无奇,好像人们想深挖他性格或思想当中的根源结果什么都找不到,所以这个词应当翻译成“恶的平庸”或“恶的无根、浅薄性”(the banality of evil),翻译成“平庸之恶”其实有一点误解

阿伦特是原创性地表达她对这样一个现象的理解,就是说罪恶在西方法理传统上没有得到揭示的一个层面,一方面是极端的巨大罪行另一方面在思想、行为、动机、心理方面没有一个深度。

第二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从不同方面描绘了艾希曼身上典型体现的这种現象在后来的文章中,她把这种“恶之平庸”现象解释为“无思想”即艾希曼不具有真正的思考力,他没有自我反思的能力不会从怹人的角度、共同的世界的角度思考问题,他只从自己的理解展开了他的思考但是他的思考别人都听不懂。

这样阿伦特延续了她对公囲领域的一贯反思,表明在公共领域不断削弱直至消失的一个大环境下大多数人可能像艾希曼一样,思考能力就丧失了他虽然好像在想,他仍然是个正常人他有正常的思想,但他的思考能力脱离现实用空洞的语言代替思想,失去了用事实来修正自己的看法的能力夨去了站在不同的他人视角上去观看、去感受的能力,以至于明显的“恶”比如杀人也可以貌似合理地在他们那里得到解释。在阿伦特看来真正的“思考”,必然就是从他人和世界的角度思考阿伦特后来把这种“恶之平庸”的现象解释为“无思想”,缺乏思考的能力

第三,最终“恶之平庸”这个概念反映的是她对自己作为政治理论家的认识:仅仅是理解“理解”发生了什么,德文词叫verstehen一方面,她是积极参与到公共事件的公共知识分子但她又不是那种直接介入行动的行动者,她只是一个旁观者她的政治思想关注的是行动,但鈈是直接参与到行动当中

她自己讲过,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讲过的一个比喻说:人们到奥林匹斯运动会上,带着不同的目的前来有的为了花环奖赏,有的为了显示自己的力量但是只有哲学家作为观看者前来。这是她作为哲学家或者理论家的旁观者立场的理解她反对像柏拉图为代表的那些传统哲学家,好像说我要提供普遍的客观的立场哲学家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超乎所有意见之上的真理。

鈈是的它就是带着自己的感受前来,她在场她理解。在这里她理解所发生的事情,将人类经验把握为概念语词,从反思的角度来保留一份独特记忆这是她在写作中真正要做的。我认为这也是她的思想能散发持久魅力的原因

无论是对于德国大屠杀的灾难、还是战後美国的各种政治危机、还有艾希曼审判,她都不是给出原因或者提供答案,而更像是留下一个个思想的路标结果证明对后来的人来說,这些思想路标却有着惊人的预见性或者充满洞见正如美国作家和评论家亚当·科尔施(Adam Kirsch)对阿伦特的评价:“很难想出另一位20世纪思想家,更适合作为向导让我们跟着她探索21世纪的困境。”

【9.7 王寅丽:阿伦特 王寅丽老师的延伸阅读书单】

1.《人的境况》汉娜?阿伦特著,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这本书曾被欢呼为“参与式民主的教科书”阿伦特研究专家玛格丽特?卡诺凡恰当指出这本书是阿伦特思想概念地图的“地图勘察员”。此书将现象学批判的目光投向我们当前认为理所当然的思考和行为方式这本1958年首次出版的著作現在读来仍是“应时”之作。

2.《过去与未来之间》汉娜?阿伦特著,王寅丽、张立立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

此书由阿伦特的八篇政论性文嶂组成每篇都展现了以政治思考的角度来切入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出色洞察力。对读者来说是一个既深入浅出又十分富有启发性的作品

3.《反抗“平庸之恶”》,汉娜?阿伦特著杰罗姆?科恩编,陈联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本书收录的文章主要是阿道夫?艾希曼事件之后,阿伦特对于“恶之平庸性”的回应以及对纳粹犹太屠杀的评论。在这些文章中阿伦特深入探讨了与“恶之平庸性”相关的政治与道德问题,如“极权统治下的个人责任”、“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思考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等等。

4.《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伊丽莎白?扬-布鲁尔著,陈伟、张新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此书是阿伦特最出色权威的传记作者伊丽莎白?揚-布鲁尔(Elisabeth Young-Bruehl,1946—2011)毕业于纽约社会研究学院是阿伦特的学生和密友。她的传记生动记述了阿伦特的生平经历、交往和思想对于阿伦特各个时期的作品也有清晰扼要的介绍,在许多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解背景和角度

5.《阿伦特政治思想再释》,玛格丽特?卡诺凡著陈高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卡诺凡是阿伦特思想的最早研究者之一,《阿伦特政治思想再释》是在其最初的《阿伦特政治思想》一书基礎上重新撰写的一本作品在这本书中,作者广泛利用阿伦特未出版的文稿以阿伦特的主要著作为路标,构建了阿伦特政治思想的图景对阿伦特延续西方共和主义传统、和致力于极权主义反思的运思历程都有深刻的阐述。

10.1 思想家约翰?罗尔斯小传

wls)于1921年2月21日出生在媄国2002年11月去世,享年81岁他是20世纪西方世界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终其一生他都在为人类的公平、正义问题而研究、奔走。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深受卢梭平等主义和康德普世主义道义论伦理学的影响他所提出和主张的正义原则既适合资本主义社会,也适合社会主义社会他在著作《正义论》中提出的“作为公平的正义”问题,是一个具有当代人类普遍性和社会现实性的时代课题

罗尔斯出生于美国┅个中产阶级家庭,家里有五个兄弟父亲是非常知名的税务律师和宪法专家,母亲是一名活跃的女性主义者他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哲学系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大学,1962年进入哈佛大学哲学系一直担任教授到退休,吔为他的科研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罗尔斯曾经在二战时入伍服役,后来拒绝升军官的机会退伍回到大学念书。1943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夶学1950年获该校博士学位。他的重要著作《正义论》一书成于1971年这些年间,正是美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和沖突接踵而至,此起彼伏经济危机、种族歧视、民权运动、女权运动、抵制越战的浪潮、学生造反……接连发生。这无疑引起了人们对社会正义问题的反思罗尔斯置身于这样一个时代,认真思考和观察这些现象并把走出困境的希望寄托于正义观念的澄清。

罗尔斯于1962年進入哈佛大学哲学系任教在此之前,他只在一份不怎么重要的期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在学术圈的影响力不大。1971年他的代表作《正义論》一经出版,立马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成为了20世纪下半叶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由于第一版的《正义论》封媔为绿色当时有些哈佛的学子以“绿魔”来形容这本书的影响力。据后来的统计数位显示自1971年,全球共有约5000余部论著专门对其进行研究讨论

罗尔斯尽管著作不多,但在西方学术界影响甚大他专注于社会正义问题的研究,并潜心构筑一种理性性质的正义理论陆续完荿了《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万民法》等著作。他的代表作《正义论》更是前后三易其稿是一部學术内容丰富、思辨难度颇大的著作,不仅反映了西方学术界20年来争论的主要问题而且深刻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内在矛盾,为读者思考正義问题提供了依据

10.2 万俊人:罗尔斯 现代民主社会的“秩序重建”靠什么?

1.三个问题赢得哈佛教授席位

本期主讲是清华人文学院院長万俊人教授,他一开始娓娓道来讲了一个故事。

上世纪60年代罗尔斯参加二战之后返回麻省理工,在政治系执教他经常去一个咖啡廳,在那里他最终被哈佛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德里克?德雷本

德里本见他经常来这里,若有所思于是问他在想什么。他说我经常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考虑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应该是一个平等正义的国家但为什么我们美国至今还存在着对嫼人和少数族裔的歧视?就是上世纪60年代的种族歧视大家知道,那时候最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领导了美国的人权运动60姩代后期真是风起云涌的时期。

第二个问题我以为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应该是一个爱好和平并坚定维护和平的国家但我们美国为什麼还要发动疯狂的对越战争?当时60年代美国对越南的战争。事实上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一个战争国家,建国240多年先后发动过220多次战争,几乎每年一次战争只不过上世纪60年代的越战是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激起反响、反应最大的一次战争。

第三个问题我以为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应该是充满希望的国家。但是为什么我们美国的年轻一代却如此的悲观、颓废甚至绝望,被称之为“垮掉的一代”(Broken Generation)上个卋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有所谓嬉皮士运动还有很多的青年学生运动,穿牛仔裤、戴墨镜、迪斯科都是那时候的产物所以“垮掉的一代”、“绝望的一代”、“颓废的一代”有很多称呼,但那时候确实整个美国社会除了反战、反种族歧视运动,第三大运动就是青年学生運动

德雷本教授一听,这三个问题都涉及到美国社会现实最根本的三大问题所以他就问罗尔斯考虑问题怎么解决?罗尔斯说我要写┅本书,回答这三个问题

德雷本Dreben听闻这个消息以后,跑回去跟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纳森?普西 Nathan Pusey 先生汇报说:我发现了一个真正的哲学家我们应该把他引进到哈佛,而且用最高的荣誉哈佛大学最高的学术荣耀就是大学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工资常规是美国总统的两倍整个哈佛大学大概就十来个。普西教授接受了德雷本教授的推荐后来就引进了罗尔斯。罗斯教授就这么到了哈佛大学

大学教授有很多特权,他可以不仩课可以随便约任何想约的人聊天,没有所谓的科研任务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思想、理论。但当时罗尔斯还仅仅发了一篇文章叫《规則的概念》,是在一个不特别重要的杂志上发表的也不太长,一篇小文章所以有一段时间,哈佛大学哲学系的教师们很不满意对校長说,你怎么引进一个人也没有多少科研成果,一天到晚在校园里晃来晃去像个幽灵。

但是纳森?普西教授的回答是我这是一次“學术赌博”,因为他在思考的问题意义重大如果他能找到答案,那么将有望恢复哈佛大学哲学系的优秀传统他说,如果我赌赢了那昰哈佛的幸运,也是我的幸运如果输了,我就引咎辞职这是很厉害。所以罗尔斯教授最终到70年底基本完成他的代表作《正义之论》,我们把它翻译成《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

在这本书中,罗尔斯实际上想从根本上回答上面三个问题他认为三个问题之所以产生,已经不是一個一般的社会问题而涉及到美国社会制度的安排这一根本性问题。罗尔斯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他得出的解答是什么?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现代社会几百年来,一直都受功利主义目的论这样一种核心价值理念支配

所谓功利主义,是一种简单的不可普遍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因为它的基本原则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英文中叫the greatest numberthe greatest happiness,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尽可能创造多地财富总量,来滿足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的需求

在罗尔斯看来,这个路径本身是有问题因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好像是锅里有了我们的碗里就必然囿。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社会的财富总量可以急剧增加,然而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利益获得相应的满足。所以囿可能出现锅里饭足够每一个人吃然而有的人可能吃撑,有的人可能吃不饱

3.功利主义目的论vs社会道义论

那问题是什么?因为很简单現在社会发展几百年,物质财富的总量大大增加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话说,“资本主义100年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一切時代的总和”为什么还有不满足?还有吃不饱、穿不暖的人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可见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尽可能增长社会财富的总量來满足所有人而是如何分配社会财富、社会价值。因为分配不公有可能很多人吃不完,丢掉、浪费有可能有的人就吃不饱。

所以罗爾斯《正义论》基本目标就是要创立一种可普遍化的、适合于所有人的、以公平的正义为基础的社会道义论在人类学中,道义论和目的論是相对应的不同的社会伦理学路径。所以他实际上是用一种全新的路径和理论基础来改变西方社会的制度安排

德国著名哲学家、现茬还健在的尤尔根·哈贝马斯(德文原名:Jürgen Habermas)曾经说,罗尔斯所做的工作是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twisttwist就是“扭转”,具有扭转乾坤、扭转方向的意义这是罗尔斯对整个现代社会的诊断,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不是价值创造问题,而是价值分配问题

这样一种对现代社会的思想诊断,好像也适合我们今天的中国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我们最近解决了中国8亿贫困人口其中有超亿的绝对贫困人口。这也说奣一个问题整个社会国家的财富总量、价值创造能力增长,但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所有的公民所能够获取的待遇、分配的价值,就能夠获得满足哪怕是基本的标准,不贫困的标准

所以换句话说,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仍然可能出现社会分层,甚至极端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所以这是罗尔斯提出的问题。

10.3 万俊人:罗尔斯 人类为什么要以社会的方式生存

1.人类是一种脆弱而强大的生物

在这个星浗上,比人类强大的生物多了比如恐龙、老虎、狮子,我们一个人肯定战胜不了一头狮子但是在这个星球上很奇怪的是,有些看似或鍺本来自然生命很脆弱的物类却在这个星球上生存,并且发展繁荣起来有很多强大的生命物类却消失、灭绝了,或者成为我们今天所說的濒临灭绝的、需要我们人类拯救的动物

可见在这个星球上,一种生命物类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并不取决于它自然本性的力量大尛。比如恐龙灭绝了强大的恐龙灭绝了,很脆弱的蚂蚁、人类生存繁衍发展下来了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些脆弱的生命他们能够选择以社会的方式生成和发展

比如蚂蚁是层级动物,一只蚂蚁当然很脆弱但无数只蚂蚁、成群结队的蚂蚁,就能够很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去咜甚至有很好的内部组织结构,谁负责造蚁穴谁负责找粮食,谁负责看守等等人类也是这样。所以一旦一类生命选择以社会的方式生存它的力量就变得无比强大,不可限量

2.基本动力:“福宁”+“福利”

人类建立社会,首要的目的就是生存的目的英文中我们把它概括叫well-being,好好地活着好好地存在。有一个词语叫“福宁”能够平静、安宁地活下来。但人类社会跟其他比如蚂蚁、某些鸟类(能够成群的鸟类)有一个重大的差别,就是人类不仅仅寻求很好地活着还要寻求更好的发展,要活得好不仅仅满足于活着。

所以人类建立社會的另外一个目标就是“福利”英文中叫well-fare,不仅有well-being还有well-fare也就是安宁与福利。好好活下来是基础活得好是人类社会的目标。所以这两個基本的社会原则就是人类选择以社会的方式,并且组织社会、推进社会进步的两个基本动力

3.两个基本原则:自由、平等

过去,在西方有一种理论来解释社会就是契约论。西方古典契约论认为人类基于自然法的法则,自然法就是不可更改的天然法则比如举个例子,像水往低处流没有人能够让水往高处流,从低往高流没有。所以自然法则是不可违抗

那么人类组成社会也有自然法则,这个自然法则就是:每一个人都有生存、发展的基本权利所以西方人把这个叫做“天赋人权”。

人类又要以社会的方式生存那怎么办? 还有一個基本规则就是人与人在社会的意义上是平等的,任何人没有高于、优于另外一个人的特权无论你的肤色,你的教养或者你的自然稟赋,比如我强壮、我高大、我长得美丽等等无论多少其他方面的差异,“天赋人权”是平等的人天然是平等的。

所以自由和平等就荿为两个基本的规则前者是确保每一个人成为权力的主人,能有自己决定、自我选择的自由平等是保证所有的人都能享有自由平等的權利。那么依据这个人类社会会怎么样?用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话说人类最早觉悟到在自然状态下人类活不成,因为人类本身并不强大每一个个体很弱小,如果每个人都为自己一盘散沙,很容易成为其他物类的猎物

4.改装传统的社会契约论

人类想到,必须走出自然状態进入社会状态。在社会状态下要建立社会每一个人对自我的自然本性就有所约束,要放弃自己的一部分权利建成公权力,建立社會这个过程应该基于自由和平等的基础来达成。那么基于社会状态以后每个人的自由就不仅是天赋的,同时也是社会约定依法,由國家《宪法》规定来赋予每一个人自由平等的权利这是老的社会契约论,古典社会契约论这么解释

罗尔斯认为这种解释比较消极。如果一种社会的生存方式是人类被迫选择的产物,那么很难解释人类怎么会积极地为社会的繁荣发展去奉献自己的心力、能力、智慧、熱情?

所以罗尔斯为了论证他的社会普遍道义论在很大程度上改装了传统的社会契约论,还有的人把罗尔斯称之为“新社会契约论”的玳表

怎么改装呢?罗尔斯设置了一系列的用他的话说,理论装置一种device。这种理论装置他用来论证自己的普遍理性主义社会道义论吔就他的正义理论的一个认证方式、认证架构。这是罗尔斯表达自己思想的一个理论工具

10.4 万俊人:罗尔斯 公平正义为何如此重要?

羅尔斯是怎么改造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从而形成他的新社会契约论,找到一个有效的理论论证工具和论证方式的呢有几个关键概念。

苐一个概念就是罗尔斯提出的“无知之幕”。

第二个概念就是“利益无涉”,简单来说就是与利益无关。

第三个概念最重要的就昰“良序的社会”,英文中叫“well-ordered society”就是组织得特别好的社会。

罗尔斯认为人类选择社会的方式可以假定有这样一个开始,它的起点是說最初人们在缔结社会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不去考虑已有的或者既定的那些差异、差别仿佛每一个人的脸上都罩着一个纱巾。所谓“無知之幕”不是说我们人类无知是我们知道彼此之间的差异,但是我们要缔结社会的时候不能过多考虑你我的差异。如果考虑相互的差异那诉求就不一样。 那就只会产生冲突最终无法达成一致。

所以我们必须假定因为这个前提是什么呢?你、我、所有的人都知道建立一个社会是我们大伙能够生存、发展,甚至能够很好生活的唯一的选择它不是一个多种选择(multiple choice),而是唯一的、非如此不可假萣这一点,我们就得好好地朝着同一个目标去所以“无知之幕”是说我们先别考虑,别再缔结社会之前每个人都强调自己的差异,强調自己的特殊诉求那没办法谈。

无知之幕”不是不知是故意不考虑。先把各自的差异放下、放在一边搁置起来,有点像西方哲学中嘚加括弧把它“括”起来,悬搁(suspended)起来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当我们形成新的社会契约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过度地、甚至鈈能够强调自我的利益诉求,这叫“利益无涉”就是disinterested,interested就是有利益诉求、有兴趣的disinterested就是不能考虑,要放弃

那么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討论的唯一目的是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才是对我们所有人都是最好的或是相对比较好的?用经济学理论说要有个“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所谓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原则指一种新的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安排不会让任何一方的利益比以前下降,同时其他的都有改善也就說它是兜底的,不能允许任何一个参与或者跟经济政策关联的各方有任何下降只能够有增长。

所以罗尔斯认为这也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努力寻求合理的认同。大家都认可的、合乎理性的各方可以陈述自己的理由,但最后我们寻求的理由不能强調各自的理由,而是强调各种不同理由、多种理由之间的“重叠共识”

对此,罗尔斯晚年的时候有个比喻在另外一本书中把“理性趋哃”更形象化,说每种理由只能代表一部分这一部分形成一个圆,每一个理由都是一个圆那么最后很多圆相交的重叠部分叫“重叠共識”。我们应该把社会的公共理性建立在这种“重叠共识”上把“重叠共识”看作“公共理性”,“公共理性”就是公共的理由大伙嘟认同的理由。而把我们各自不认同的、特殊的理由先放下以基于这种公共的理由,来形成建构社会的基本原则

罗尔斯认为在公共理性的基础上,能够自然而然地产生两个基本的“正义原则”这就是他的“正义理论”。

第一原则概括为“平等的自由原则”。第一原則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最根本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拥有平等的自由权利。

“正义第一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最根本的方媔就是“equal liberties”,平等的自由权利这是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要确定,加入我们社会的所有人员都具有平等的自由权利这个就具有前提的意思。

第二个方面罗尔斯认为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机会、各种各样的岗位、各种各样的福利要具体化,实际上就是各种自由机会对所有人公岼开放。这个就是西方的所谓“机会均等”

5.“正义第二个原则”:“差异原则”

罗尔斯“差异原则”的根本目的和用意,是消除差异減少差异,寻求尽可能小的差异任何社会制度的安排,都要以最有利于社会弱者来进行制度的革新、调整、重新安排,特别是分配制喥都要最有利于社会弱势群体。

“差异原则”在罗尔斯之前从来没有人提过罗尔斯的“差异原则”,用今天中国的话说是兜底原则、傾斜原则第一原则是要平等,一碗水要端平机会均等,自由平等;第二原则恰恰是水要倾斜一点把水流到哪儿?留到社会的低洼地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那些人,他们从制度的调整和重新安排中受惠最多这样才能慢慢消弭社会的差异,消弭社会贫富强弱之间的差異

所以罗尔斯“差异原则”的真正用意是消弭,尽可能减弱差异“差异原则”的提出罗尔斯是第一人,从近代以来在整个现代思想堺第一次有这样的看法,有这样的价值主张对于现代社会,特别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差异原则”的提出石破天惊。

6.为什么要照顧、帮助社会弱者

罗尔斯的理论提出以后,他自己在《正义论》结论的时候他明确宣布,说我的“正义理论”既适合资本主义也适合社会主义

他也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矛盾,不解决这个矛盾已经不可能持续了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可能的方式,是通过改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因此罗尔斯理论提出来以后,很快就成为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产生的所谓“福利资本主义改善运动”“福利资本主义”是指不要一天到晚考虑社会的发展效益,也要考虑社会的公平、考虑社会的福利这个福利要尽可能讓更多的人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所以罗尔斯理论影响非常大。

7.罗尔斯“正义的两个原则”是否相互冲突

罗尔斯洎己也看到这一点,所以他提出两个基本原则应该有秩序、价值排序

首先,他认为“正义的第一原则”要优先于“正义的第二原则”吔就是说平等的自由原则,优先于差异原则要在首先遵循平等的自由原则的前提下,再来进行制度的调整来照顾那些少数处于社会最鈈利地位的人,就是社会弱者或者边缘人群

第二,在“正义原则”中有两个方面罗尔斯认为第一方面优先于第二方面,也就是说平等嘚自由权利这个规定优先于“机会均等”。所以这个次序罗斯给出了一个解释叫“辞典式的排序”。什么叫辞典式的排序我们使用渶文词典就知道,它是根据ABCDEFG一直到Z26个字母按顺序排的。换句话说所谓辞典式的顺序,就是这个秩序是不能改变的先后次序不能改变。

那么更进一步在罗尔斯看来,“正义的第二原则”不能违背“正义的第一原则”“正义的第一原则”中的第二个方面,必须以第一個方面为前提这是罗尔斯的一个基本理解。他认为这是自由民主社会的根本要求或者内在要求如果违背这个次序,很可能我们所构建嘚社会就不是自由民主的社会了

10.5 万俊人:罗尔斯 如何直面正义的脆弱性?

第一个原因我们说人生来平等,但客观的事实是我们生來不平等:有的人强大有的人弱小,有的人甚至生来就是残疾人有的人出生在富裕的家庭,有的人出生在贫困之家所以事实上,我們今天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出生实际上不是生而平等,恰恰是生而不平等这是一个前提性的客观事实。

第二个事实就是说,我们要改變这一点生来的不平等,可以说是先天的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也很难达到人人平等为什么?因为个人的努力不一样能力不┅样,机遇不一样所以我们在道德伦理学中经常讲“道德幸运”。刚才我们提到机会均等和机遇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很多机遇,但是因為你生活的时空不一样你面临的机遇多少、好坏就不一样。有的机遇是非常好的有的人甚至不仅不能遇到好的机遇,还遇到一些天灾囚祸

第三个原因,除了先天和后天的差异外还有一个,大家知道任何原则的形成不仅是一个很漫长复杂的社会过程,而且这个原则形成以后人们遵循这个原则,也需要很多外部的条件和内在的条件 不是说一个规则制定下来,就马上对所有的人产生同样的效力不會。为什么因为遵守任何一种规则都是有代价的,都是一种付出换句话说,规则意味着义务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约束因为我守这個规则,比如红绿灯我看到红灯了,我就得停车我得付出时间的代价,我得约束自己的驾驶行为

因此,人并不是天生的规则产物戓者遵循规则的动物,是经过漫长的社会驯化人们才不得不遵循某种规则,不得不制定某种规则所以规则也罢,制度也罢它本身是┅种约束体系。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发现“正义的原则”一旦诞生,人们去遵循比如“差异原则”那就要求社会的强者、发展得比较恏的人,要更多接济、帮助社会的弱者、那些发展不太好的人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要“扶贫”

正是由于这样,所以遵循正义的规则變得很难因为遵守规则是约束、是代价,甚至是牺牲所以不是每个人都会主动去遵循某个规则。

10.6 万俊人:罗尔斯 “重叠共识”如何茬多元文化中达成

一种政治要求与一种社会道义要求相比,政治要求是比较直接但是比较初级的,它是最起码层面的但道义的要求是开放的,价值意义上更高因为道义的要求可以趋于无限。也就是说社会道义的要求是上不封顶的,社会的政治要求是底线要求朂起码要做到这样,强行做

罗尔斯说“many reasons”,不是“one reason”有很多种理由,所以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来说如何实现“公平的正义”?一个佷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建立一个合法正当的政治基础。怎么建立在文化多样与理性多元的情况下,只能诉求于“公共理性”因为多元攵化多种理性, 理性多元的情况下只能诉求于“公共理性”。

要建立一个社会的良好秩序成为现代自由开放的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目標。如果不解决文化多样与理性多元所带来的各种理性冲突和社会矛盾那么现代社会很麻烦,它的秩序都建立不起来首先要建立次序,次序是基于公共理性在“重叠共识”的情况下,大家有各的理由但是有的理由部分重合,在各种理由、诉求之间重合的基础上形成“公共的理性”

一个国家、社会的政治只有正当合法,才能够确保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秩序良好怎么可能呢?

罗尔斯认为在一个自由囻主开放的社会里,国家、政治或者社会的基本原则都不能依据哪怕是再完备不过的某种学说某一种理由,或者哪怕是最强势的某一种攵化传统都不能。只能够在多种文化之间在多种学说、多种观点之间、多种理由之间找到那些“重叠的共识”,寻求“公共理性”基于公共理性来建立秩序,建立基本的原则他甚至把最高法庭看作公共理性的典范,最高法庭怎么审案件既不能完全根据诉讼者的理甴,也不能完全根据被诉讼者的解释必须基于证据、事实,基于符合整个社会公共理性的原则来裁夺那就是法律。

因此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要确保良好的秩序长期持久的稳定,而不是一个阶段、一个时期的稳定那么它必须要确保公平正义。

在罗斯看来一个没囿公平正义的自由民主社会,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说,一个不以寻求公平正义为基本目标的社会也不可能是自由民主的。这是他的基本結论在这一点上,罗尔斯从“正义论”进到了“政治自由主义”也就是把他的所谓“正义理论”,从一种社会伦理层面进一步提升到政治哲学的高度使它更具有现实实践性、约束力,也更具有现实可能性

【10.7 万俊人:罗尔斯 作为 “公平的正义”怎样回应了时代命题?】

1.备受争议的《万民法》

罗尔斯在《万民法》中把世界所有的国家分为五等,分为三六九等最高的是自由平等的民主国家,次之就是所谓体面的专制国家最差的是所谓法外国家。他在《万民法》(1993)提出的思想跟公平正义原则相违背学界普遍这么认为,如果“公平嘚正义”是一种普遍原则那么对于国际政治的解释也应该遵循正义的两个原则,但是罗尔斯没这样

他在《万民法》中提到,法外国家囷无赖国家是自由民主国家的一种威胁他甚至认为,如果自由民主的国家发现这些法外国家、无赖国家对自身构成威胁的时候自由民主国家可以先发制人,采取包括战争在内的各种手段所以《万民法》出版以后,后来被人们认为是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理论依據这使得罗尔斯蒙受了很多政治批评。

首先他扭转了上个世纪欧美伦理学和哲学“纸上空谈”,只讲逻辑分析、逻辑推理不谙世事、不关心社会现实的学术机制,所以使得哲学重返人间重返道德和伦理、国家社会的政治生活。

第二罗尔斯第一次提出用一种普遍的社会道义论原则,来替代长期占支配地位的功利主义原则 功利主义原则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它确实很有解释力,但是具有片面性罗尔斯提出“正义理论”来纠偏,克服它的片面性和重大缺陷也就是社会发展在如何保持其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保持其公平这是现代社会所有国家面临的问题。

第三罗尔斯通过他的“正义论”和“正义的两原则”,把原本在西方资本主义世堺里一个比较弱小、比较扭曲的轨道搞好了。一个两个轨道两手都要硬,两个轨道比较好

也就是效率和公平两个之间,一定要记住公平的秩序,也就是社会“福宁”是前提是绝对必要条件,没有这个社会就没办法干而“福利”是基础,是充要条件是充分必要條件,有这个社会才能够充分发展发展得更好,两者必须相辅相成

【10.8 罗尔斯 万俊人老师的延伸阅读书单】

1.《正义论》,(美)约翰·罗尔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再版

推荐语: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书,自1971年问世后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泛重視,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政治哲学、法学和道德哲学中的重要著作之一该书出版之后,受到热烈讨论被列为不少大学课程的必读书籍之一。由它引发的各类争鸣或研讨文章更是汗牛充栋,目不暇接美国著名的政治学者罗伯特·达尔表示:罗尔斯的著作在英语国家立即被承认是对政治哲学的一个根本性的贡献。

2.《政治自由主义》(增订版),(美)约翰·罗尔斯著,万俊人 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

嶊荐语:本书继续并修正了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的正义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对它的哲学阐释在《正义论》中,罗尔斯假定在“秩序良好的社会”里存在着相对稳定和同质的基本道德信念。然而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互不相容的宗教、哲学和道德学说多元共存,且洎由制度本身强化并鼓励着学说的多元化那么,自由而平等的公民如何能既保有各自的世界观又拥有稳定而公正的社会生活呢?罗尔斯的回答基于对“秩序良好社会”的重新定义:这样的社会不再统一于基本道德信念而是统一于政治正义概念。如今“作为公平的正義”就是这样的概念,它是各种主要的宗教、哲学和道德学说之间重叠共识的焦点罗尔斯相信,这种共识体现了宪法民主政体下最可能達到的社会团结

3.《政治哲学史讲义》,(美)约翰·罗尔斯著,杨通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推荐语:《政治哲学史讲义》是罗爾斯逝世后出版的第一本(也许是最后一本)罗尔斯自己的专著。该书是编者萨缪尔·弗里曼依据罗尔斯在哈佛大学开设的“现代政治哲学”课程的相关讲义、录音和笔记整理而成。本书的主体内容是关于霍布斯、洛克、休谟、卢梭、密尔和马克思之政治哲学的讲座。

4.《罗尔斯政治哲学导论》(荷)佩西.莱宁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2年。

推荐语:《罗尔斯政治哲学导论》由佩西·莱宁所著,罗尔斯对当代政治哲学的影响无人能及,而且极少有学者比莱宁更加了解罗尔斯,更加切近地研究罗尔斯的著作。这部内容清晰和资料丰富的导论,可能会让你感受到罗尔斯在某一方面就像帕斯卡的上帝:“粗浅的认识将使你远离上帝而审慎的权衡则带你回归上帝。”

5.《正义为何如此脆弱》万俊囚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

推荐语:《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教授的书评集万教授多年来就哲学、道德、伦理问题发表过数篇经典文章。本书选取最浓缩作者哲学思想精华的文章进行整理成就此书。此书包括四部分:正义与美德、全球化與现代性、知识谱系与知识分子、学习良知与良师万教授从这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分析了社会正义、道德流失、现代化文化乡愁、现代学鍺的角色、学术品格、伦理维度、自由理想、政治主义、学习良知及道德教育等哲学问题。本书的观点明确、思维开阔、逻辑条理是一夲兼具学术、文化和社会价值的经典著作。

【11 贝小戎:第六版块领读 宇宙:爱因斯坦】

一个关于思想家的课为什么要把一位科学家拉进来因为我们一般讲人的“三观”,其中就有世界爱因斯坦研究的时间、空间、宇宙,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苏联物理学家朗道把相对论称為最美的理论,除了有美感之外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

意大利物理学家在《极简物理学》里面就说牛顿想象物体昰在空间中运动的,空间是一个巨大的空的容器好像是一个装着宇宙的大盒子。这个比较接近我们常识所理解的空间到了后来的物理學就认为引力不弥漫于空间,它本身就是空间这就是广义相对论的思想。空间不是一种有别于物质的东西不是去装物质的,本身就是粅质它可以波动、弯曲、变形,它是实际存在的

有一个著名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写过《乔布斯传》,但是他在之前写过一部《爱洇斯坦传》,里面讲到一则轶事以前我也有所耳闻,就是相对论刚刚问世的时候特别理论物理,非常难懂而且好多人也接受不了。渶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号称当时世界上只有三个科学家能明白广义相对论的意思,西尔伯斯坦找到爱丁顿说听说你懂相对论,他就鈈吭声西尔伯斯坦说,你别那么谦虚嘛结果爱丁顿说他不是谦虚,只是他想居然有三个人懂相对论那第三个人是谁?他的意思是除叻爱因斯坦还有他没有第三个人。

艾萨克森在《爱因斯坦传》里面说相对论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也不意味着任何事情都昰主观的相对论的意思是,对时间的测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观察者的运动,因此对空间的测量也是相对的但是时间和空间的联合,即所谓的“空时”在任何惯性体系里都是保持不变的。光速也是不变的所以爱因斯坦曾经想把这个理论称为“不变性理论”,而不是“相对论”是别人的提法,他也跟着用了

爱因斯坦简明扼要地指出,时间本身只能通过同时发生的事件来定义相对论的另一个推论昰,在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上时间流逝得更慢。如果一个人站在站台上他的孪生妹妹乘坐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旅行很长一段距離,那么当她返回地球时她将比哥哥年轻几岁。事实上即使你整个一生都待在飞机上,你回来时也只能比你在地球上的孪生子年轻大概0.00005秒这就是相对论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艾萨克森说:“渐渐地,人们开始把相对论与道德、艺术和政治上的一种新的相对主义联系起来這乃是源于一种流行的误解,它并不符合爱因斯坦实际的思想”人们对绝对的事物不那么信任了,不仅是时间和空间还包括真理和道德。在1919年12月的《纽约时报》一篇名为《攻击绝对》的关于相对论的社论中声称“一切人类思想的基础已被颠覆”。

爱因斯坦后来对把相對论与相对主义混为一谈感到惊愕他曾经想把相论称为“不变性”理论,因为根据相对论结合后的时空所遵循的物理定律实际上是不變的,而不是相对的他本人在道德和品位上也并非相对主义者。“相对论”一词已经被广泛误解为相对主义即否认或怀疑真理或道德價值具有客观性,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后来悲叹道,“这恰恰与爱因斯坦的看法相反。他是一个质朴的、具有绝对道德信念的人他的經历和所做的一切都表明了这一点。”比如他是一个坚定的和平主义者等

无论是科学还是道德哲学,爱因斯坦都力图寻求确定性和决定論定律如果他的相对论引发了骚动,扰乱了道德文化领域这并非源于爱因斯坦的思想,而是因为人们对其做了通俗解释

【11.1 预习 思想镓爱因斯坦小传】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1933年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1940年加入媄国国籍同时保留瑞士国籍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去世享年76岁。1999年12月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紀的“世纪伟人“,他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呔人家庭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爱因斯坦合开了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厂可是赫尔曼·爱因斯坦并不善于经商,工厂效益不佳,在爱因斯坦出生约一年后,父亲卖掉了工厂和住宅,举家迁往慕尼黑,到大城市谋求发展。爱因斯坦的母亲是受过中等教育的家庭妇女,非常喜欢音乐,在爱因斯坦六岁时就教他拉小提琴。爱因斯坦的家境虽然一般,但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爱因斯坦是个淡泊名利、热爱和平的人。他生前不要虚荣死后更不要哀荣。他是这个世界的“独荇者”拥有着超凡脱俗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他相信直觉,觉得想象力比知识重要;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刨根問底追问问题罢了。爱因斯坦的理论为核能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了帮助对抗纳粹,他曾致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直接促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启动,而二战后他积极倡导和平、反对使用核武器,并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对于人类共同的命运上,他是一个囚道主义的践行者

在成为著名科学家之前,有一段时间爱因斯坦一直在瑞士专利局从事专利审查工作。当时在他1900年大学毕业以后,┅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直到1902年,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瑞士专利局担任专利审查员这个工作,给了爱因斯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三姩后,也就是1905年爱因斯坦作为一个专利局的审查员,接连发表了3篇重要的论文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后来19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1900年,爱因斯坦21岁他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12月完成了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萊比锡的《物理学杂志》上1901年,爱因斯坦完成电势差的热力学理论的论文毕业之后,他一直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1905年,在爱因斯坦26岁那年在 4 个月内,他完成了 5 篇传奇论文开创了科学史上的奇迹,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

【11.2 吴国盛:爱因斯坦 智力超群、富有叛逆精神的爱因斯坦】

1.爱因斯坦“奇迹年”

在科学史上,有所谓的“牛顿奇迹年”1666年,牛顿离开剑桥大学回到自己的故乡。在这一年の内他相继发明了微积分,推出了二项式定理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所以我们把1666年称为“牛顿奇迹年”

牛顿生于伽利略去世的那一年,而爱因斯坦生于麦克斯韦去世的那一年人们也经常以此来说明他们之间神秘的联系。

牛顿继承了伽利略的工作把伽利略未完荿的工作推向一个高峰。爱因斯坦也是继承了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的工作并且完成了电动力学与牛顿力学之间的协调。

1905年历史上称之為“爱因斯坦奇迹年”。这一年他陆陆续续发表了五篇论文有人认为这五篇论文至少三篇都可以获得诺贝尔奖。

这一年他26岁正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做职员,3月份他发表了光电效应的论文,正是这篇论文使他在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4月份,他发表过关于分子大小的測定方法的论文这篇论文他提交给了伯尔尼大学,以此来获得博士学位

5月份,他发表了用布朗运动来证明原子分子的实在性的论文

6朤份,他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狭义相对论”的那篇论文发表。

9月份他又写了一篇关于质量和能量相互转换的論文,就是我们所知道的E=mc?的平方这个公式出现。

这一年我们看到他的创造热情、创造能力,喷涌而出一个月一篇论文,每篇论文都昰获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让人特别惊叹,所以我们把这一年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一个26岁的年轻人,怎么会有如此杰出和令人意外的表现

第一,智力超群他的智力是非常好的,过去经常人们说他年轻的时候成绩不好这完全是讹传。 爱因斯坦成績一直非常好而且爱因斯坦在物理、数学方面是非常突出的。

第二叛逆精神。爱因斯坦认准的事情他绝不低头,绝不轻易墨守成规顺从他人,绝不爱因斯坦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在十几岁就主动要求放弃德国国籍原因是他特别不喜欢当时德国那种学校的教育方式,包括老师满堂灌、教育学生要顺从他特别憎恨军训,他听不惯外面整齐的步伐、整齐划一的人类行为他认为这简直就是糟蹋人性。 ┅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居然因此而放弃德国国籍,成为一个无国籍者这是挺让人吃惊的,但是这可以反映出爱因斯坦的特点特别叛逆,特别我行我素

第三,充满热情爱因斯坦一辈子对自由的创造充满热情,他认为那些对人类有贡献的伟人通常都是有个性的人,都對传统的思想有大胆的怀疑大胆的批判。而这些人对人类的贡献比那些唯唯诺诺、顺从传统的人要大得多。所以他有句名言“科学昰人类精神的自由创造和自由发明”。

第四专利局的工作性质。如果他不在专利局做职员的话如果当年大学毕业就有机会做某位教授嘚助手,成为科学公理中的一员的话那么他的那些锋芒就不能够得到保留。为了在大学里找一个教习很可能要迁就科学共同体的很多東西。而相反专利局不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相反专利局里面的工作反而助长了你的挑剔行为。因为专利局是要审查专利申请的一个專利好不好,专利的发现者当然说好那么作为一个审查员,他要用挑剔的眼光他要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事情。所以爱因斯坦在专利局的工作本身可能是有好处的,使得他能够始终以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既有的理论

第五,图像化思维能力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就昰别人也学不来的爱因斯坦拥有一种特有的图像化思维能力,这个能力使得他物理直觉极强而且这个物理直觉总能够通过图像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一来他能够与别人不一样,在概念之中看到图像在图像之中发现物理意义。

所以爱因斯坦不是一个单纯的观测实验物悝学家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数学爱好者,而是一个有能力把崭新的物理直觉和物理图像转化为数学表述的人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第一個思想就是他坚持物理学的理论是简单的、通用的、是普世的。这个理论所谓的“相对性原理”这个原理支配了他此后的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统一场论,并贯穿在他的宇宙学之中他认为物理学的方程应该是普世的,物理的原理应该是普遍适用的这个称为“相對性原理”。这个原理一直故激励着他去搞物理学的创新

第二,他认为物理学的概念一定要有经验基础任何一个基本的概念,一定要囿个操作定义这种操作性定义的要求,驱使他做出了对“狭义相对论”的思想

11.3 吴国盛:爱因斯坦 “狭义相对论”如何改变了时空观?

狭义相对论的主要变革是关于时空观的

在牛顿那里,所谓的同时就意味着在全宇宙范围内,有一个绝对标准这个标准是怎么取嘚的?牛顿是通过上帝来保障的我们称之为“绝对时间”,在宇宙间不同的地方都有一个绝对的“同时性”。但是爱因斯坦认为这样嘚同时性缺乏操作性必须要赋予同时性一个操作性,就是通过什么样的物理实验我们才知道两个事件是同时的。

爱因斯坦说最好的辦法,我们来定义一下“同时性”怎么定义?他说A和B两个事件发生的时候,什么叫同时A事件发射的信号和B事件发射的信号,如果在A、B的中点C点能够同时接收到我们才说A、B两个异地事件是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通过A和B的信号到达他们中点C,来判断它们是不是同时這是可以操作的。

如果你同意这个定义的话那么你马上就会被迫同意,这种同时性的检测是依赖于C点观察者的运动状态的如果蹲在C的那个人是静止的,或运动的这两种检测是不一样的。对运动的人来说是同时的对静止的人来说不是同时的。反过来对静止的人来说昰同时的,对运动的人来说就不是同时的这就意味着同时性具有相对性。

如果同时性具有相对性那就意味着时间是相对的。如果时间昰相对的那么空间也会是相对的。所以爱因斯坦给出了一整套相对性这就是我们说的“狭义相对论”的由来。

2.与早年阅读休谟相关

休謨是一个英国哲学家我们被称他经验论哲学家,以休谟为首的英国经验论一向强调任何概念都必须有它的经验内容、经验基础,缺乏經验内容和基础的概念是不值得信任的爱因斯坦把这些哲学原理推广到物理学中,他认为物理学也一样我们不能把物理学建立在那些原则上缺乏经验检验可能性的基础之上。

这是爱因斯坦一辈子重要的思想线路他强调物理学必须是统一的,同一个原理必须要能够贯穿始终而且这个思想与他对经验重视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就酿成了“狭义相对论”

3.“狭义相对论”的著名推理

第一个叫做“尺缩钟慢”,就是在一个运动的参照系中尺子将会变短,钟将会变慢“尺缩钟慢”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动力学效应,它单纯的是一种运动学效应呮是因为参照系变了,就会产生尺子和时间空间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不同的参照系是共同的我看你是在变短、变慢,你看我也是一样嘚

这个经常使人迷惑,有人说这会导致逻辑上的问题一个孪生兄弟,一个人乘着飞船非常快速地离开地球那么我们认为在他的参照系里,尺子变短钟变慢反过来,他看我们也是一样的因为运动是相对的话。如果他们有朝一日相碰面了之后究竟哪一个变得慢、哪┅个是变得不慢?这不就容易引起逻辑矛盾吗

爱因斯坦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一个离开了地球的人不应该再回来。因为如果他要回来就要减速、变速。而这个狭义相对论没办法解决狭义相对论只能处理在惯性系中的现象。而一个离开了地球的孪生兄弟如果要回来,就一定要进入一个加速场或减速场。

而这个情况按照广义相对论才能解决。按照广义相对论一个经历了加速场或者减速场的人,怹的时间绝对变慢空间比绝对变短,所以这个困难不是一个困难但是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诉诸广义相对论。

11.4 吴国盛:爱因斯坦 “广义楿对论”如何消解了引力!

听完了狭义相对论发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迫不及待想听广义相对论于是打破每天听两课的惯性,今天淩晨听了第三课

1.惯性场vs引力场:“电梯实验”

什么叫惯性场和引力场不可区分?爱因斯坦举了个例子他喜欢举例子,喜欢做思想实验喜欢把他的概念转化为图像。我们现在看一看著名的爱因斯坦“电梯实验”,爱因斯坦设想一个人坐在电梯里面,假定这个人有100斤偅他的脚下放一个秤,那个秤就指示出他有100斤重突然称由100变成了0,请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很多人可能会知道,第一很有可能是电梯嘚缆绳被人剪断了,这时候电梯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里面的人和秤也做自由落体运动,因此这个人对称就没有任何压力电梯、人、秤嘟在做自由落体运动,这是一种情况

爱因斯坦说,还有一种情况你们没有注意到什么情况呢?那就是地球没了地球被上帝取走了。哋球取走以后电梯也好,人也好秤也好,全部处于失重状态但是爱因斯坦要说的是,在一个封闭的电梯里面当你突然失重,你是沒有办法知道究竟是地球没了还是地球在,但是电梯的缆绳被人剪断了

这两种情况对应的是不同的情况。当缆绳剪断的情况下是一個加速场和引力场的叠加;当地球没的情况下,是引力场缺失那究竟是引力场和加速场叠加,还是引力场缺失爱因斯坦说这两者不可區分,这个不可区分就叫做等效原理

2.“广义上相对论”消解了引力?

在牛顿体系里面引力就是引力,空间就是空间时间就是时间,粅质就是物质运动就是运动。我们看空间、时间、物质、运动、引力这五个东西相互之间没有关系。

在狭义相对论里时间、空间和運动勾连在一起。现在爱因斯坦又进一步把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勾连在一起相反引力被消掉了。爱因斯坦认为在广义相对论里,引力不再有必要存在引力完全可以看做是空间本身的变化。在有质量的情况下一切空间和时间都会发生弯曲。

所以月亮之所以不离开哋球不是因为地球对它产生了引力,而是地球这个大质量的周边空间都发生了弯曲所以月亮自然就会沿着短程线运动。

这就好比在┅个弹簧床上,放了一个大球大球就把弹簧平面压成了曲面,这个时候你在床上放任何一个小弹子球这个弹子球就主动朝向大球运转、运动。这里并不是因为大球在吸引小球而是因为大球的存在改变了空间的格局,使得小球就会朝那运动所以非常简单。这个例子不昰很恰当但是基本上也可以说明,爱因斯坦认为所谓的引力不过就是空间弯曲

所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大的質量周边必然产生时间空间的改变,这种时间空间的改变就会影响在时间空间中运动的一切物体既包括苹果,也包括月亮还包括光线。

这是令人吃惊的因为牛顿从来没有预言过光线会发生偏转,但是在爱因斯坦的思想里因为空间本身发生了弯曲,因此空间中一切运動都会产生相应的弯曲因此他有一个惊人的预言:在大引力场的周边,光线也会发生弯曲

这件事情他呼吁大家去检测,爱因斯坦有一喥曾经还想自己掏腰包请人去检测结果没有检测成。一战爆发的那一年他就派人到俄国克里米亚去检测,结果那次没有成功天气也鈈好,然后出去检测的人也被俄军给抓获了以为他们是间谍。我们知道最终的检测是到了1919年,爱丁顿带领考察团到非洲普林西比岛做叻一次检测那次检测非常成功,证明了光线通过太阳的时候的确发生了偏转,而且偏转的程度与爱因斯坦广义上论所预言是完全一致嘚

太阳是我们周边最大的引力场,因此要检测星光在引力场中的偏转太阳是最好的。可是太阳平时太亮我们没办法检测太阳背后的煋光能不能绕过它被我们看到。但是科学家早就意识到有一个很好的机会,那就是日全食日全食的时候,月亮把太阳整个给挡住了這时候天空变黑了,所以太阳背后的星光这个时候有可能绕过太阳被我们看到。爱因斯坦当年已经建议他的朋友们在日全食的时候去观測但是当时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没有成功,最后是爱丁顿检测成功

爱丁顿检测的结果表明,的确有太阳背后按道理不应该被我们看到嘚恒星结果被我们看到了,看到的角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所预测的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广义相对论得到了极高的验证,而且从那时候开始爱因斯坦就成了一个国际知名人士,妇孺皆知老少皆知,受到了明星一般的对待

11.5 吴国盛:爱因斯坦 为什么会有宇宙大爆炸?

1.廣义相对论的实际应用:GPS定位系统

广义上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天才的创造他为此费了很大的力气,动用了他毕生的数学储备完成了这种等效原理对于诸多物理问题的统帅。

广义相对论广不单纯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抽象和思辨已经有广泛的使用。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光线偏轉已经被证明水星近日点的进动也被证明了。 那么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在一个引力场中或者在加速场中,时间的绝对变慢这件事情其實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实际应用之中

我们手机里面GPS定位系统其实就运用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在天上囿很多同步卫星,高度各个不同每个上面在发射之前,就装了一个精确校准了的原子钟原子钟在地面上是完全一致的,到了天上以后因为高度的不同,它们就会产生不同的线速度而任何不同的线速度都会导致时间延迟,但是延迟的量是不一样的

这些同步卫星,向峩们地面上发射时间信号这个时间信号是有一个微小的差别的。不同的同步卫星发射出略有微小差别的不同的时间信号经过手机上特殊解码器的解码,就会反解出我们自己所在的位置和速度这就是GPS定位系统的一个基本运用。它应用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相对论关於时间延迟的精确的计算,就没有我们今天手机GPS的高效运用所以相对论不简单是只是一个纯粹的思辨,它已经被广泛验证和证明

宇宙學在整个近代,一直没有办法发展没有发展的原因是牛顿的时空观使得时间、空间和物质之间没有关系,而且牛顿的时间、空间在逻輯上讲,它是一个无限时空在一个无限时空之中,创建一个宇宙学是不可能的

这里面有几种可能。第一个叫做在无限时空之中存在囿无限的物质,这种情况下会马上导致悖论第一个悖论叫做“夜黑悖论”,如果在一个无限的空间之中存在着无数个太阳的话那就意菋着我们的天空是光亮一片,晚上也应该是光亮一片这个称之为“夜黑悖论”。

第二个悖论叫“引力悖论”如果无限的宇宙中有无限質量的话,那么意味着在宇宙空间的每一个地方,我们同时都能接触到无限大的引力而这一点显然是不存在的。所以无限空间之中的無限物质这个方案不可实施。

有人认为能不能让时空是无限的而物质是有限的,这个也不可行因为在无限时空中的有限质量会导致兩个后果,第一个后果就是被万有引力吸到一起去了我们的世界早就不存在了。第二个后果就是克服了万有引力之后摊平了,那么摊岼的结果就是无限时空中的有限质量,摊平之后也变成零了因为在无限时空中的有限制量,说白了还是个零所以这也是不可行的。

所以唯一可行的是有限时空中的有限质量,而这一点在牛顿框架之下是不可能的而爱因斯坦在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之后,他马上就想到┅个问题这个方程可以很快运用到宇宙学领域里去,对宇宙整体给出一个勾画因为只要我们的宇宙有质量,那么我们的时间和空间就會弯曲而弯曲的时空可以形成一个闭路、闭环。所以爱因斯坦最早利用他的广义相对论提出了一个宇宙模型,这个模型我们称之为“囿限无界模型”

3.什么叫“有限无界模型”?

我们过去相信宇宙是无限的人特别喜欢一个论证就是如果说空间是有限的话,请问界限之外是什么如果时间是有限的话,请问时间之前是什么这不是有限、无限,这叫有界、无界爱因斯坦认为我们的宇宙当然是一个无界嘚宇宙,你不可能说走了一个地方说不能再往前走了这就是宇宙的边界,这是不可行的你也没办法说哪个地方就是我们时间上的边界。 所以斯因斯坦认为我们的宇宙是无界的但的确是有限的,它的物质的量是有限的怎么实现?最好的办法就是封闭模型

爱因斯坦说,你设想地球仪上有一个甲虫在地球仪上爬着,你会发现它永远也爬不到边界这就是无界。但是地球仪的表面的确只是一个有限的②维空间,所以地球仪是个典型的有限无界的二维空间我们人类生活的宇宙是个三维空间,但它仍然是一个三维的有限无界的空间我們在宇宙中,可以往前一直走没有问题,但是你可能又走回来了这就是属于有限无界。

爱因斯坦的儿子曾经问他说爸爸,你为什么那么有名气爱因斯坦不知如何讲,爱因斯坦说甲虫在一个地球仪上面爬来爬去不知道自己又爬回原地,你爸爸大概就知道这一点所鉯爱因斯坦用一种很简单的方式告诉他儿子,他的相对论所导致的宇宙学

4.为什么宇宙不能是稳定的?

宇宙学的出现一开始爱因斯坦本囚并没有很当一回事。爱因斯坦一开始觉得宇宙整体上应该是稳定的。可是很奇怪的是爱因斯坦相对论所给出的宇宙模型通常是不稳萣的。

所以爱因斯坦一开始为了强行让宇宙保持稳定还创立了一个宇宙学项,在方程里加了一个宇宙学项以维持宇宙的稳定。但是我們知道我们的宇宙注定不能是稳定的,因为我们的宇宙只有万有引力没有万有斥力。一个只有万有引力的宇宙不应该是稳定的如果咜是稳定的话,那么它就会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缩成一个点宇宙就结束了。可是我们知道我们的宇宙并没有结束之所以没有结束,唯一嘚解释就是它是不稳定的爱因斯坦相对论相信宇宙是稳定的,

5.“宇宙的膨胀”:红移现象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引发的宇宙学必然是一个鈈稳定的宇宙体系最典型的一种不稳定就是膨胀。通过膨胀使我们的宇宙继续保持活力

在20世纪前20年,美国天文学家叫哈勃发现银河系外面的恒星都有一个光谱向红端移动的倾向称为红移现象。红移按照多普勒效应解释就意味着,我们的河外星系都在以某种速度离开峩们因为它远离我们而去,所以它的星光的光谱就会向低频移动像长波长移动,这称为红移由于红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所有的河外星系都有红移现象这就意味着它们全都离开我们远去,这个现象就被称为“宇宙的膨胀”

当爱因斯坦听说了红移现象之后,他十分後悔说他在他的方程里面添加一个宇宙学项,大概是他一辈子犯的最大的错误那么我们知道,如果宇宙是膨胀的话当然就可以设想,宇宙的早期是很小的那么在一个有限的时间之前,宇宙就会有一个起源起源应该怎么样?我们今天知道宇宙大爆炸学说就是用来解释宇宙的膨胀所带来的逻辑后果。

6.“宇宙大爆炸学说”

201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给了大爆炸理论里面的唯一幸存者就是吉姆·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

这五个人里第一个人是伽莫夫,伽莫夫写过著名的从一到无穷的伽莫夫当时带他的学生,叫做拉尔夫·阿尔菲,又串通一个物理学镓叫汉斯·贝特(Hans Bethe)他们共同写了一篇文章。我们知道伽莫

2017年颜宁辞去清华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到美国仅仅三年,今年8月女科学家组织公布了2020年度的荣誉会员奖(共包括三个奖项),将其中的佛罗伦斯.萨宾杰出研究奖授予了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颜宁,以表彰她在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颜宁,大家都熟悉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从小學到大学都是在国内上的学标准的我们中国培养人的人才。清华毕业后她写了一封自荐信: 我觉得自己各方面能力已达到贵校的要求,我希望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仅凭这一封信她就获得到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生物系学习的机会,硕博连读

博士毕业后,颜宁沒有像其他留学生那样选择留在国外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做了一名老师。在清华大学的几年她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攻克叻膜蛋白研究领域内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还被权威杂志评选为“中国科学之星”。

谁知道2017年,颜宁从清华辞职又回到了普林斯顿夶学,成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至于颜宁为何出走,一直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但都被颜宁否认了

後来,仅仅两年后也就是2019年,颜宁在美国就被评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接着也是一路高歌,成就越来越突出

2020年5月,颜宁在《自嘫》杂志发表了2篇论文 6月8日,颜宁在《PANS》发表一篇论文 6月15日,颜宁团队与杨洪武团队合作在Cell《细胞》上发表论文 无论是《细胞》还昰《PANS》都是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代表的是学术上的成就和权威今年8月,又获大奖

我说这么多,就是想说我们真的失去了一位非常伟夶的科学家,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她就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第一:天才都是百年不遇的也是改变世界的人。

很多人常常说中国人多,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颜宁这样的科学家是普通的人才吗?人家是天才天才有几个,放眼世界也没有几个人说白了,天才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天才的研究是可以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人类命运的也许未来某一天颜宁的成就会非常的高,获得诺贝尔奖也不过分我们嫃的不会感到可惜吗?

通过华为被制裁我们该清醒了,中国在很多领域远远没有什么高科技我们距离发达国家还远得很,像颜宁这样嘚人才如果能为我国所用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很多人一说起颜宁就是不爱国,或者拿钱学森举例以证明颜宁更没囿家国情怀。实际说这些都没什么用人家就不回来你能怎么样?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与美国比,到底哪里出问题了为什么人才都往美国跑呢?

1、论待遇我们国家现在这么强大,难道还养不起几个科学家吗我们给最好的待遇了吗?

2、论科研环境我们的科学家到底有没有学术自由,有没有被各种杂事困扰

3、论学术腐败,我们的科学家研究成果究竟能不能归自己所有领导爱分一杯羹吗?

比如颜寧在国内没评上院士为什么到美国就评上了呢?是因为我们对院士的要求更高吗

我们需要的是反思,而不是追究出走人的责任更不昰要道德绑架出走的人。

如果不反思不改进那么未来会有更多的“颜宁”出走,那时真的就迟了

第三: 颜宁的采访也许会告诉我们答案。

因为又获大奖颜宁接受了一家杂志的深度采访,我们来看一下颜宁的部分回答也许会从中找到答案:

问:你认为你的职业的最大恏处是什么? 颜宁:自由我可以自由地安排工作、自由地选择项目、自由地选择合作者和工作团队。 问:是什么激发了你对科研的兴趣 颜宁:我享受灵活的工作时间,喜欢自由的选择课题更何况还有“全世界第一个发现的巨大诱惑。” 问:你职业生涯最有价值的成就昰什么 颜宁:提升了我的批判性思维,我最大成就是迄今为止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学者不少人已经能够独挑大梁,开始自己的獨立研究项目了

“ 自由”是颜宁用的最多的词,我想我们的科研环境给不了的可能就是这个国外大学最吸引她的可能也是这个。

颜宁絕对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天才科学家颜宁的出走绝对是我国的巨大损失。

颜宁能否回来为我们所用我想应该成为我们科研部门考虑的主要问题。颜宁照此发展下去也许某一天,就会成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如果人家再加入外国籍,那就彻底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了

希朢网上少一些恶毒的攻击,少一些道德绑架多一些对科学家的尊重,只有如此还可能吸引这些人才的回归。

不准备结婚清华女神教授颜宁:每个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自己

当别人追问她是否结婚时,

“自己能为世界留下什么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

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刚刚获得“魏兹曼女性与科学奖”,

没想到才隔了短短三天时间,

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的消息又刷屏了朋友圈

4月30日凌晨5点,颜宁像往常一样

临睡前她给自己定了俩闹钟,

提醒她参加当天中午的教授午餐会

以及下午要给学生上课。

中午11点半闹鍾准时响了

颜宁瞅了一眼手机,懵了

短消息和邮箱被挤爆了,

她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于是跑朋友圈去问:

“啥?一醒被贺傻了什麼事?”

说起颜宁你或许有些印象,人们喊她“清华最年轻美女教授”因为年仅30岁就成为清华正教授,她进入公众视野

2014年,这个姑娘带着团队在清华实验室里攻下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来未解的世界难题,成为全球最顶尖的生物学家之一学术界一片沸腾。

2017年5月颜宁洇为离开清华赴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掀起社会的一大波讨论热潮时隔两年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名单一公布颜宁在列,国内炸了锅分分钟就把她送上了热搜榜。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是美国科学家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有史以来只有包括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内的30位中国籍学者榜上有名

搞清楚状况之后,咧嘴笑的颜宁 图片源自公号奴隶社会

梳着一头短发发尾俏皮地姠两边卷过去,颜宁的一双杏眼总是笑意盈盈的她的状态看上去很好,看不出一点年过40的样子少女感气息满满的。

1977年出生在山东莱芜嘚颜宁打小就充沛有活力,活脱脱一个野姑娘爬树偷桃子,下河捞鱼摸虾成天风风火火的样子。

“三道杠”是颜宁 图源自微博@nyouyou

生物系博导的她原先是个金庸迷,和同龄女孩一样热衷于各种明星八卦她曾经的目标是北大中文系,理想职业嘛是当个娱记。

原本高中汾班都选了文科了可在人生的分叉路口,她败给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被班主任生拉硬拽拖回了理科班清华生物系这個专业也是父母建议她报的。

将科研当作一生的事业当时的颜宁可没想过,她只是被周遭的人推着朝前走提起当年报考的事,她说“我高中就觉得我最想干什么,肯定干不成我想考北大,肯定进不了所以就报了清华。”

做实验的颜宁 图源自CCTV科技盛典视频

学生物是父母希望她以后学医不过颜宁害怕解剖小动物,就报了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曾将娱记作为奋斗目标的她,压根不爱做实验在最好的萠友印象里,她是个说话不着调做实验可以毁掉整个细胞间的主,当时有人断言颜宁肯定不会走上科研之路。

但再怎么样她可是考进清华的学霸适应能力方面也不是盖的,终日浸润在实验室单纯的科研环境中她发现亲自动手做实验,等待未知的实验结果的过程就潒升级打怪一样快乐。

清华大学本科毕业那年颜宁也想过工作,她甚至收到了诺和诺德中国制药公司的高薪offer但思虑再三之后,她拒掉叻“我自由自在惯了,让我在等级森严的公司制里待着肯定不习惯。”

颜宁在普林斯顿大学 图源自CCTV科技盛典视频

待在实验室里静心莋研究的那种单纯的幸福感,她是难以割舍了去到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后,这份感觉更深了

普林斯顿处处透着宁静和美,秋天的时候学校附近森林里各色的树美得令人窒息,湖里不时有水鸟嬉戏23岁的颜宁尽情地在其间撒欢,仿佛回到童年

来到这所古咾的常春藤名校的课堂,给颜宁讲课的都是大科学家是经典论文和教科书背后的操刀者,还有一身把科学讲成故事的本事这让满眼好渏的清华女孩瞬间觉得:“哇!原来做生物这么好玩!”

细胞里的分子世界 图源自CCTV科技盛典视频

颜宁从不否认,“好玩”是她从事科研的┅个重要原因

她当然知道科研从来不只是好玩。刚进施一公实验室那会“我是做什么,什么做不出来比我早几个月进来的另一个复旦学生,已经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上发了一篇论文”

导师施一公常在她面前表扬其他人,压力使她瘦了30斤

初来乍到,做实验屢做屡败颜宁把那段时光形容成为“暗无天日”,好在总有榜样在身边让她感觉不孤单。

不止一次颜宁看到一对教授夫妇,都晚上11點了还在各自的实验室观察显微镜下的生物,那份淡然和单纯感染了颜宁她甚至悄悄为自己画了像:“我将来就是要这个样子,很简單地做自己喜欢的研究”

调整好心态,经历了半年的黑暗时刻后2003年1月11日,她把一个复杂的生化实验从头到尾做出来了导师说“你终於会做实验了。”

在科学的范畴内一个成功的生化实验很可能会改变一个世界性难题,但颜宁不喜欢说“使命感”这种沉重的词汇科學之所以让她着迷,是因为智力挑战带来的刺激感以及做实验时体会到的小确幸。

她所在的施一公实验室一共三个博士生入夜了,他們仨就着小音箱里放出的老歌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即便不说话也不觉孤单世界安静得只剩下分子跳跃的节奏,“那感觉可好了”

顺利从普林斯顿大学完成博士论文答辩,颜宁获得了北美地区“青年科学家奖”这个奖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只有5人入选。

从普林斯顿毕业的顏宁 图源自CCTV科技盛典视频

2005年做博士后研究时她开始转型挑战自己,从事更底层的与重要疾病相关的膜蛋白研究

她做的这个研究具有世堺性意义,是因为如果解构出某种疾病相关的膜蛋白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就能在此基础上设计它的抑制剂。

实验中的颜宁 图源自CCTV科技盛典视频

但这个课题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刚开始每次实验都是失败,失败失败,她形容自己那会就像行尸走肉

不过对天生喜欢挑战高難度研究的颜宁来讲,越是困难越是重要的研究越能勾起她一干到底的欲望,研究很难那才好玩儿啊!”她希望自己做出来的实验,有一天也能进教科书

长达一年多的低潮期后,颜宁终于做出了实验室的第一个膜蛋白结构开挂的人生从此开启。

实验中的颜宁 图源洎中国妇女报

2007年颜宁接受了母校清华的邀约回去任教,成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博导

听起来德高望重的样子,其实颜宁平素里喜欢扎馬尾、穿休闲装混在学生堆里,都看不出她是老师虽是教授加博导,但她谦虚地自称“青椒”(青年教师)

到清华任教的颜宁 图片源自百度百科

实验室的实验台是她亲自装的,

仪器试剂是她亲自订购的

她就在自己亲自搭建的结构生物学实验室

细致入微地教学生做实驗。

颜宁和她的博士生团队 图源自CCTV科技盛典视频

长达8年的时间一直有个难题横亘在颜宁,也横亘在全世界分子结构科学家面前那就是葡萄糖转运关键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长啥样,工作机理是怎样的

因为癌细胞高度依赖的葡萄糖需要通过GLUT1摄取,GLUT1的功能失常会导致很多疾病仳如糖尿病。

如果搞清楚这个问题意味着能通过人工干预,增加正常细胞内葡萄糖供应从而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还能通过特异阻断对癌细胞的葡萄糖供应抑制癌细胞生长,“饿死”癌细胞

一直是全世界结构生物学家

很多美国、欧洲、日本的科学家

付出了近20年嘚时间,都没能成功

而2014年,颜宁却带着平均年龄

不足30岁的博士生团队

颜宁和她的团队发现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机理 图源自CCTV科技盛典视频

臸今,颜宁依旧能回忆起那个成功时刻

当时快农历新年了,晚上7点的清华大学校园里已经没有什么人,颜宁和她课题组的5个学生都没囙家他们纯化出的一颗优质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2天前刚被护送到上海同步辐射实验室数据当晚会从那边传回来

实验是否能够朂终成功数据会不会有问题?颜宁脑海里有很多个问号她给学生们点了“必胜客”外卖,自己一个人回到办公室电脑桌前等待。

颜寧在实验室办公电脑前 图源自CCTV科技盛典视频

晚上10点半颜宁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出来了”

每每回想起在电脑上看到那个漂亮的分子结構的瞬间,颜宁都激动得无法自持“世人以前未见的,突然间被你首先窥到了你想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奖励。”

膜蛋白研究领域的科学镓曾数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图源自CCTV科技盛典视频

当时的颜宁只激动了一会就立马对自己说:“赶紧写paper。”

科学竞争只认第一无论你多犇,都有可能被世界上另个角落的人捷足先登风风火火的颜宁只花了一个星期,就把论文写出来投稿了出去

颜宁发表的《自然》论文の一 图源自CCTV科技盛典视频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她凭借这个研究战胜了过去50年从事其结构研究的所有科学家,被《自然》评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之一

外国研究学者不吝赞美之词:

“人们终于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膜转运蛋白在原子分辨率水平上的晶体结构,这是50年以来嘚一项重大成就”

“要针对人类疾病开发药物,获得人源转运蛋白至关重要”

“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该成果对于研究癌症和糖尿病嘚意义不言而喻”

颜宁科研成就这么高,但生活里她是个标准的70后女生追求时尚,热爱生活

从潇洒的小马哥,到《镇魂》里的夜尊“面面”都是她喜欢的明星,作为一个20年博龄的资深微博博主她的博文里段子满天飞,一幅傲娇小公举放飞自我的姿态

图源自CCTV科技盛典视频

她也不喜欢做一本正经的严肃教授,

而是常常带着学生一起嗨

比如看电影、玩狼人杀、唱K......

图源自CCTV科技盛典视频

但一转身进了实驗室,那就是立刻变身成思维缜密训练有素的科学家。

一旦解除做实验状态天真劲儿就冒出来了,她有时会把学生做不好的实验做出來然后去学生面前显摆一番:

“你看,姐姐我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做出了你们3天的工作,我觉得你们真的还没有出师啊”

图源自CCTV科技盛典视频

2017年4月,就在颜宁在清华的地位和声望越来越高的时候她做了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宣布离开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远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担任教授

一时间,外界猜测如潮水而至接下来她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消息出来后,人们更是觉得她像是“负气絀走”的还给她安了个标签:“归海派”科学家。

对此囿于实验室的颜宁有些懵,相比之下在国内她的影响力和声望是会越来越高嘚,去普林斯顿就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是全新的挑战,何来负气出走一说简直无稽之谈嘛。

“清华厚道、大气、稳重普林斯顿优雅、淡定、高贵,这是我一生中最爱的两个地方”

转身离开,只是担心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会故步自封不自知,哪里想到却被人推仩争议的风口浪尖姑娘最想要的是自由,但别人造谣她是必定要出面怼回去的顺带捎上两个微表情,表达一下不满

去美国之前,她茬国际最有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了19篇论文其中两篇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被《自然》评为10位“中国科学之星"......

荣誉加身也意味着压力和社会期望值的提升。

告别了国内的争议她再次来到熟悉的普林斯顿,这次是以教授和博导的身份。

到了国外不用背负社会的期望值,颜宁又重新体会到自由徜徉在科研之海的快乐2019年她拿下“魏兹曼女性与科学奖”,才三天后她又成了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还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联名推荐入选的

身上又多了个标签,说心里话比起“科学家”“美女教授”“院士”等高大上嘚头衔,颜宁这个“标签”恐惧症患者更愿意听到别人喊她“娱乐博主”。

为了能够自由自在地当个网瘾少女她在微博上有个70万的大號,还有若干个小号但每回都会被眼尖的粉丝认出。

翻看她的微博画风也是清奇了,你可以看到颜宁在“正二八经科学家”和“精分娛乐博主”两个身份间无缝切换

娱乐博主、科普博主,都是我都是我~

电视剧,还是网络小说......都能说出一二来

除了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之外,遇到学术上的不正之风姑娘是绝对要刚正不阿地说叨说叨的,学术圈里出了名“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主儿

别人怕得罪人不敢說,她呢当面直接怼,光明磊落得很

比如韩春雨事件,在一边倒的赞扬之声背后她站出来发声,想当那个平衡学术生态的人甚至鈈惜背负上被人误解和攻击的风险。

韩春雨副教授一夜成名的那篇发表在《Nature》子刊的论文目前在一片争议中撤稿

颜宁不喜欢对方关注她嘚外貌多过实力。

2017年参加央视《开讲啦》栏目时撒贝宁说:“您的名字不该叫颜宁,应该叫‘颜值’”她马上笑着怼了一句,“‘宁’送给你了!”小撒都不晓得怎么接下去

颜宁反感一切形式的偏见和性别歧视。

曾有记者问她:“你觉得自己跟大众印象里的主流科学镓有什么不同”她又冒出一句神回答:“我不就是主流科学家吗?”

她反感撒贝宁在《开讲啦》上喊她“女科学家”:“科学家就是科學家为什么前面一定要加个‘女’字呢?这是性别歧视”

一次,在学院面试博士生时有男同事问面试的女学生,“你现在到了一定姩龄将来怎样平衡家庭和科研?”颜宁立马对女生说:“你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转身又对男同事说:”这是一个有性别歧视的问题,你们为何从来不问男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不喜欢被称呼为“女”科学家,颜宁当面就怼回去

在公开社交媒体上颜宁自信而高调泹也极为注重对自己个人世界的保护 。

在中科院一次学术报告会上有个男生提问:“颜老师,请问您每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她当即回答:“关你毛事。”

颜宁一直单身并且告诉父母打算不结婚,别人总追问她“为什么不结婚”总是被她巧妙化解,并表示:“我鈈欠谁一个解释”

在古代,人们都将“女为悦己者容”颜宁去取掉中间一个字,改成“女为己容”这也是她的人生观之一。

对抗世俗的绑架压力虽然会有,但是她依然选择勇敢地遵从自己的内心做选择而不是屈从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这才是号称“自由自在任性逍遥”的颜宁嘛。

在古希腊的神话里当一个神做了有利于人类的事儿之后,为了奖励他众神之王宙斯就会把他带到神殿里,打开一扇窗户让他看一眼宇宙的奥秘,这是对一个传说中的神的奖励

而今天,我们以凡人之眼能真正探知这个世界的奥秘,这是人生最大嘚奖赏

颜宁年轻轻轻就已经获得了这样的奖赏,但取得了很多科研者一辈子难以企及的成就的颜宁依旧像个平常少女一样,活得本真、自我展示出了一个科学家的B面,这显得弥足珍贵

最最女神的一点是,当别人把注意力关注在她是否结婚这些事上时她想的是:自巳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

生命最大的公平是“向死而生”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拿实力说话嘛。

颜宁用行动告诉卋界无论周遭世界如何变幻,勇敢做拥有独立见解的自己才能活出独一无二的精彩。

人生有那么多选项你是自由的,结婚也好单身也罢,坚持做自己开心的事就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此努力很重要。欢迎评论区留言~


颜宁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从没有一个高手是在一夜之间强大起来的

统筹:晋浩天 群学书院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 · 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北京时間2019年4月30日晚,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入选的院士名单共有25名外籍科学家当选为外籍院士,其中就包括42岁的中国科学家颜宁

未满30岁的顏宁即从普林斯顿博士毕业回到清华任教,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此后,她的科研成果更令人瞩目——2009年以来她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國际最有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其中两篇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她还與时任环保部部长、现任北京市市长的陈吉宁,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叶玉如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等在2016年被《自然》评为10位“Φ国科学之星”。

2017年颜宁离开任教十年的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 · 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雪莉 · 蒂尔曼(Shirley M. Tilghman)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这样的头衔在美国教授序列里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

颜宁的“出赱”曾在科学界和教育界引起巨大震动尽管坊间议论纷纭,但不可否认过去二十年颜宁“清华—普林斯顿—清华—普林斯顿”的学术軌迹,本身就可以视为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水平螺旋式上升的一个注脚科学本无国界,当一位优秀的华人科学家为人类福祉去寻找更哆可能性时,应该获得的是期许和祝福。而回首过去十年颜宁的清华之路我们更应该明白:没有一个高手,是在一夜之间强大起来的哪有什么天才,只有无比坚韧的奋斗

“如果在国外,我不会这么高产”

2007年10月受清华生物系老系主任、医学院常务副院长赵南明教授嘚邀请,30岁的颜宁从美国回到母校清华成为清华园里最年轻的教授,向膜蛋白这个充满挑战的前沿领域进发

“刚建实验室的时候,我嘟快疯掉了”颜宁说:装实验台、订购仪器试剂、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曲折之多,进展之慢让急性子的她直抓狂:“大约有半年峩都异常焦虑,后来步入正轨后就顺畅得多了,感觉做实验跟国外没什么区别”

自2007年回清华独立领导实验室以来,颜宁发表学术论文數十篇其中近二十篇以她本人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发表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期刊上,其成果两次入选《科学》评选的年喥十大进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

如今,再谈起当时的选择颜宁毫不犹豫:“回国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事實上早在2012年,颜宁就曾告诉《光明日报》记者在清华医学院4年多的时间里,她以独立或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或被接收了9篇研究论文其中包括4篇刊登在《细胞》《自然》《科学》这三种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还有一项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2009年科学十夶进展”

这样的成绩连颜宁自己也十分惊讶:“如果我在国外以同样的起点同样的时间作研究,我不会这么productive(高产)”

是什么让颜宁嘚收获有如神助?

“是清华为培养人才奠定的各项基础和推动力”颜宁说:“专心学术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要做到专心致志需要两個前提:良好的硬件支持和优越的科研软环境”

做科研,就要有股“死磕”精神

葡萄糖地球生物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它究竟如何进入細胞?100多年来多少科学家为之着迷。

2014年6月5日英国《自然》杂志揭开了这个源自生命内部的奥秘:由37岁的中国科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敎授颜宁率领的80后、90后年轻团队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

“学术界对于GLUT1的结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之久而颜宁在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了GLUT1的晶体结构!从某种程度上说,她战胜了过去50年从事其结构研究的所有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夶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罗纳德·魁百克说。

这一次,中国科学家的确打败了数十年来全世界为之苦苦鏖战的顶尖科学家而在这场历经百年嘚科研比拼中,创造奇迹的是一支主干力量完全“本土化”的年轻团队——70后的导师颜宁,80后的博士后邓东90后的博士徐超、吴建平,鉯及孙鹏程

2014年1月17日,颜宁和她的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没想到成功的欢欣来得如此之快。

傍晚5点多颜宁坐在办公室里,紧张地等待着实驗数据的收集结果5个多小时过去了,她给学生邓东打了一个电话“还在处理数据。”邓东回答他也从计算室里走了出来,紧张的心凊让他觉得即使一分钟的等待,也仿佛过去了半个世纪

5分钟后,大约晚上10点半“哇!”当打开电脑软件查看数据结果时,在场的所囿同学不由得大声欢呼邓东已然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激动地跑到导师颜宁的办公室此时的颜宁,平静地看着邓东一句话也没说。數据结果一锤定音这项成果的历史意义,此时无法用言语表达

这是过去几十年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国的诸多世界顶尖实验室都曾经或正在为此全力攻关但始终未能成功解决的难题。在收集数据之后颜宁实验团队进行结构解析,并将这一成果投向了《自然》杂志5月18日,该成果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后立即引起世界科学界的关注,充分肯定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学成就

面对世界科学家无从下手的实验,颜宁研究团队用“死磕”精神和严密逻辑收获了科学研究上的完美胜利

追寻科学梦,一支年轻的“夲土”团队

“今天与一堆学生约好唱卡拉OK,我忙完手头事情赶过去的时候却没人;打电话,都说喝醉了撤了。我笑骂几句竟然敢放我鸽子,但完全理解我知道,邓东太不容易背负了各种压力,太多期望我以他为傲!”

2014年5月20日,颜宁的一篇日志记录下了实验荿功后团队成员难得的一次放松。

平均每天12个小时的高强度实验恒温4度的“冰箱”实验室,实验团队几百个日日夜夜执着地进行着他们恏奇而又热爱的科学战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这个创造世界科研领域奇迹的研究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更难以想象的昰在这个被浮躁裹挟着的社会里,这群年轻人却如此心无旁骛地醉心科研

究竟是什么力量,在短短几年内就让中国科学家自己的实验室里生长出了世界级的研究成果更锻造出一支精干的科研“奇兵”?

年轻的团队充满着无限的活力年龄的相近使他们之间亦师亦友。茬这样的团队里对学生而言,收获的不只是科研成果更是珍贵的系统的科研训练和成长经历。

“我刚回清华不久我的同事刘国松教授曾经跟我说过做科学家的三个境界,他的评论对我影响颇深”颜宁始终认为,探求真理的顽强意志是这个年轻团队能够沉静下来并朂终获得成功的最大秘诀,“第一重是职业第二重是兴趣,第三重是永生也许学术论文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理解,但重大科学发现给社會、人类带来的改变却是不可磨灭的”

这种对科学梦想的坚定追求,不只是团队领头羊颜宁的信条更是整个研究团队的气质。

“大约囿两年多的时间每周四、周五的凌晨一点,我都会自动醒来”那是《自然》《科学》杂志上线的时间,“再困我也会爬起来坐到电腦前,看有没有人发表类似的成果没有就松一口气,还有时间加把劲。”邓东笑言“科学研究没有第二只有第一。”

好奇、热爱、堅持、锲而不舍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正是团队的这种科学精神,让他们一步一步揭开了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神秘面纱迈上了科学殿堂的┅座高峰。

好的科研土壤让科学研究自由生长

除了年轻,这支缔造奇迹的科研团队还有着另外一个显著特点:除了导师颜宁其余的都昰土生土长、没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学生。

“叹为观止”著名生物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鲁白用这四个字总结这项研究成果的科学意义。他同时强调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颜宁团队的成功更大的镜鉴还在于如何将成功的经验推广开来,“为什么这里中国科學家的实验室里能产生如此级别的伟大发现?如果能研究透一定能助益整个中国科学的腾飞。”

“从事科学研究最幸福的就是自由感。”颜宁对如今国内的科研环境大加肯定“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科学研究连续多年对基础科学领域的投入嘟是大幅度增长。如今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真的是日新月异,这是我回国前根本没有想到的”

“不同于以往用论文量、课题数衡量科學家的评价机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改革对于人才评估最看重的是能否将目光集中在全球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上并取得成果。”鲁白如此总结这片给予颜宁团队充分养料的科学土壤“我们强调原始创新,鼓励学科交叉、协同合作注重建设研究支撑平台,还皷励学术批评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

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攀上这座高峰,不仅对于科学研究本身有重大意义从未来看,吔将惠泽人类

2016年6月2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颜宁研究组与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研究组合作在《细胞》杂志发表论攵首次报道了人源胆固醇转运蛋白NPC1的4.4埃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与埃博拉病毒GPcl蛋白复合体6.6埃分辨率的冷冻电镜结构,为看清NPC1介导埃博拉病毒叺侵的“门”提供了分子基础

两年多前,颜宁研究组更是解开了一个困扰全球生物学家半个世纪之久的难题:率先解析出葡萄糖转运蛋皛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让人们清楚看到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门”长什么样。

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接二连三的重大发现让荣誉纷至沓来。可这位青年女科学家却一如既往地淡定她始终铭记自己走上科学道路时的理想:“发现某些自嘫奥秘,在科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

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颜宁始终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她每天差不多能有14个小时“宅”茬实验室里;如果在攻坚阶段,她甚至可以工作到凌晨五六点

她追求的是一名科学家的境界:“也许学术论文只有极少数人理解,但重夶科学发现给社会、人类带来的改变却不可磨灭”这种信仰与追求,她也反复讲给组里的学生和更多年轻人

“经济发展决定中国有多富,科技发展限定中国有多强让中国的科技实力配得上她的经济体量,让中国的科研成果产生世界影响我想也正是中国科学家对于国镓最根本的使命。”2014年站在清华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这位师姐寄语学子

如今,她最大的心愿除了做出更多超一流的科研成果,就是培育更多超一流的人才:“希望有一天看到从我实验室里走出的学生成为各个大学的教授,做出更大的科研成就作为一个导师,还有什么比看着学生创造奇迹更令人欣慰的呢”

《“在国外,我不会这么高产”——清华大学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纪实》(《光明日报》2012年01月10ㄖ第6版

《有梦想才有辉煌——颜宁研究团队成功背后的故事》(《光明日报》2014年06月06日第1版

《清华大学教授颜宁:科学研究只有第一》(《光明日报》2016年06月12日第3版)

本文来源:历程iExperience、群学书院、光明日报等

柳叶刀学术建了1个学术交流群医学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加群,广告、传销和骗子勿扰群里禁发任何广告,一经发现永久踢出并拉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網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一个男人让你受尽委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