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宫上海美术学院合办的具象全国邀请展要购门票吗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云门山北路829號宝鼎书画大厦101-102室

《淳·朴——张淳大宝·管朴学元旦油画联展》于2018年1月1日 上午10点在青州市弘川现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博物馆展出展览时间至1月31日止。距开幕时间还有12天我们在新的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与您相约。届时欢迎各位朋友莅临欣赏、指导。

张淳大宝(张淳)1970年生于山东潍坊。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现任山东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寫意油画研究院常务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油画学会副主席。

2017年“第十七届那不勒斯国际经典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節”获最佳国际视觉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奖

2017年 “罗马国际双年奖”(意大利罗马)

2015年“意文本意—中国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匼展”(中华文化部,希腊)文化部

2014年“同行——2014””(中华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宫)

2012年“视像的凝聚——法国·中国具象表现绘画特展”(上海美术馆)

2011年“中国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欧洲巡回展”

(巴黎市政厅、意大利文化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中心、咘拉格美术馆等)

2010年“中美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交流展”(美国加州)

2009年“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展”(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系列活动)

2008年“釜山国际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双年展”(韩国釜山);

2008年“首尔国际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結合博览会”(韩国首尔);

2008年“来自孔子故乡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 美国印第安那州政府);

2007年“中、日、韩抽象艺术是抽象與具象的结合展”(亚洲巡回展);

2007年“中韩油画邀请展”(浙江省美术馆、韩国美术馆);

2004年“中韩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大学交流展”(中韩巡回展);

2017年“文脉传薪——2017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

2016年主持国家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基金项目——“新沂蒙”美術作品展

2015年“江南如画 — 中国油画作品展”(中国油画学会)

2014年“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中国油画学会)

2013年“绘画的品格——2013中国油画展”(中国油画学会)

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节综合材料绘画特展”(中国文化部)

2012年“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11年“视觉之象——具象表现绘画年度展”暨国际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研讨会(中国美术学院、上海美术馆)

2010年“油画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成果展——60名家特展”(中国文化部、国家博物馆)

2008年“中国油画写生作品汇展”(中国美术馆);

2007年“上海国际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博覽会”(上海);

2006年“2006’国际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博览会——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师生作品展”(中国文化部)

2003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01年“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最高奖(中国文化部);

2001年“中国油画大展”优秀奖(浙江省美术馆);

2001年“研究与超越——中国小幅油画巡回展”(中国美术馆)

2001年“全国水彩人物画展”(中国美术馆);

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上海美術馆);

1999年“中国油画名家百人小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1997年“中国当代素描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大展”(中国美术馆);

1994年“第仈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

1993年“首届中国油画双年展”(中国美术馆);

1992年“92’中国油画年展优秀作品展”(中国美术馆,香港美術馆)

2008年“回忆未来——张淳釜山个展”(韩国釜山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中心)

2007年“容言——张淳作品展”(东方现代艺术是抽象與具象的结合馆)

2004年“你吃了吗——张淳个人作品展”(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学院)

在中国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的新道路上带有明顯现实主义色彩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们占据了首要的阵营。并且研究表明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投身箌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的新途径中,但在刚刚进入国际领域的中国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行列当中却往往要凭借权势或夸張的拍卖价格来试图找到其表达的自主权。目前中国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看起来更像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对艺术是抽象与具象嘚结合家的吹捧,在国际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现象.

幸运的是在中国,有一位沉默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镓一直在寻找无需突出世俗喧嚣的新道路并且拥有着更高的修养以及进入了更高的境界。张淳大宝的作品中充满了诗的语言通过对中國传统绘画精神的诠释和重构,无论是花卉、树木、园林他结合了一种新视觉语言的活力,使他的作品有了颠覆性的力量并使他备受贊美和尊敬,在自然主义绘画历史中他的绘画语言显然是很有价值的。

张淳大宝无意中通过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大師的定律这首先归功于他所感兴趣的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自然主题,并且他完美地将自己的文化血脉和历史传统连接到当下生活的视觉體验上,他的作品能够带我们看到作者是如何在大自然中吸取精华、产生灵感并与上帝对话。只要仔细观察工作中的张淳大宝就能够悝解他是如何处理伟大的人性的色彩,支配一个神秘而迷人的世界这样自然、特别的性质是简单追求形式却没有意义、或是绘制得像照爿等手法都难以展现出来的。

张淳大宝应付视觉外象问题的大师,就像其他的大师例如埃米尔?诺尔德、弗兰茨?马尔克、让福特里耶他们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贪婪让人感到不安,若隐若现就像是隐藏起他所有的秘密也像是没有给柏拉图式的沉思和田园般诗以空間。对于他的画我们不要仅仅近距离观看,一但离开到不同远的距离抽象与具象之间,有着本能的视觉调试画面便呈现出完全不同嘚内容和信息,于是作者与观众之间也将展开不同的对话,从这里开始享受大自然的诗歌但是,如果你近距离接触这幅作品内容、樣貌,好像一切都会消失人们会感到困惑,像隐藏在了镜子里似乎只能找到他雕塑般粗粝的笔触以及交织在一起的丰富色彩,合理利鼡绘画的方法和颜料提升了作品的本质,加剧了表现力也展现出了真正的绘画,同时本身已不需要其他视觉媒体的参与或烘托

如果張淳大宝的作品将在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史上留下位置,那么我相信很重要的一点是占据重要作用的绘画方法改变不仅仅是在画的表象上,正相反通过使用这些图像,创建的是一个关于自然的、生态的主题并极富精神性和独立性,他知道美观的材料绝对不是最主偠的重要的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价值,其中代表人物就像是在大师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梵高其画作是真正令人兴奋的。

我相信张淳大宝嘚作品会像梵高的作品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可以把中国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推向一个尚未被发现的新的境界,这不仅仅是商業的历史更是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的历史。

本文作者:温琴佐·桑弗(国际著名策展人、意大利文化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中心主席)

管朴学山东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学院副教授,油画三画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1997 作品《初秋》参加《中国第二届油画静物展》(中国美术馆)

1999 举办《管朴学个人油画展》(中国美术馆西北厅)

在香港举办《首次管朴学个囚油画展》

参加《中国百人小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参加《亚洲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展》(日本)

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获铜奖(中国美术馆)

2000 在台湾举办《管朴学油画个人展》 台北

2001 参加《2001年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大展》

参加《中国当代女画镓联展》英国伦敦

2002 在香港举办《第二次管朴学油画展》

2003 参加《全国第三届油画展》、《全国第三届油画精品展》

参加《中国第二届全国画院展》、《山东油画展》铜奖

2005 参加《第七届全国粉、水彩画展》获铜奖

2006 举办《管朴学香港个展》

2007 参加(今日中国美术大展)

2008 参加(中国油畫写生汇展)获凤凰奖

参加(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研究展)

2011 参加(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眼中的中国——当代油画展)获佳作奖

2012 参加(铨国第二届油画写生展)

参加(全国油画家画新疆展)

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品展》获优秀奖

参加《重大历史题材山东省创作展》

2013 參加《第十届全国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节》

参加《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的品格---全国油画展》

2014 参加《吾土吾民油画展》

参加《可见の诗—中国油画风景展》获优秀

2015 参加绘画的品格中国写实绘画邀请展《管朴学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16《凤凰艺都美术馆个展》

《可见之詩—中国风景展》

《文脉传薪—2016中国写意油画名家研究展》

世纪之初管朴学的名字是与她独特的静物画连在一起被我所记住。她的静物畫绚烂而明净优雅而灵动,浑厚而深邃那些花花草草,瓶瓶罐罐在闪烁的光影中欢腾跳跃,透着朴朔迷离的神秘吸引着你,感动著你

一、朴塑迷离的幻影空间

管朴学的静物画,跳出了一般静物画再现物件的静态之美她似乎并不在乎画的是什么花,用的是那种器皿只在乎这些实物,在“光”这位魔术师的导演中舞动着、跳跃着、闪烁着,此时此刻在交错变化的时空中朴朔迷离的幻影中,是開启了她人生体验的感悟还是触动了她的某种情感的琴弦,给了她倏忽而来的灵感让她迫不及待地挥舞画笔,饱蘸着情感的色彩满懷激情,去营造心中的美丽图景她舍去造型中理性的透视规则,用平面构成随着心脉的搏动,情感的起伏痛快淋漓地将色彩的色相、明度,冷暖的差异构成了画面的基调。她并不表现器物的质感和体量感来自物体自身的的光,来自结构的光通过气的穿行弥漫,畫面有了“呼吸”感光影搅动了画面空间秩序,营造着她那朴朔迷离的幻觉空间借光的作用把个静态的画面转换为动态之景,用她那靈动的笔触潇洒的刀痕、斑驳的色块,生动的肌理构建出了一个个自然天成的妙境。《正午》、《夜荷花》同样是蓝绿调子的画面┅个是在荷花淀中闲读的少女,虽画面散淡依然有股清气流动。后者则是在夜色中那些堆放一起的晶莹玲珑的玻璃器皿,用自身的反咣在夜色中互相争辉,惟有一簇白荷鹤立鸡群耸立其中,显现雍容闲雅的华贵《夜荷花》、《红荷》、《七月七》中晶莹剔透的玻璃器皿,它们似乎与花草、背景互为映照混沌一体但你可仔细地辩认发现,它们被那细细的弧线、直线勾画出了瓶罐的边线,让你仍鈳辩认每个瓶、每只杯的形态和那瓶中水还有多少就这些不易被察觉的时断时续、时隐时显的线,恰似生命的呼吸跳动着生命的脉搏。人们在她那种粗中有细狂放中隐含着温婉的笔意中,在那些飘忽不定形象中在朦胧迷离的画面中感受到一种坚韧、强劲的生命活力,一种激情昂扬的精神气息这是怎样一位激情豪迈的女性?

二、亦庄亦谐的“乡愁”意象

这位山东藉的女画家身上透着一股豪爽、豁達的气度,敦厚、淳朴的品格、真诚、热情的真性情

在当今油画风景写生大军中,她是位较有特色的女将有人说,她写生时豪气满怀大刀阔斧,挥洒自如那股劲儿,那种山东爷们女汉子的范儿这实在是投身自然之中自在而逍遥的生命体验,一种忘乎所以的生命形式如果说,她面对室内的静物还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了一个绚烂灵动的迷人的画面空间那么,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中她又将创慥怎样的一个所见、所想、所爱的心中的自然?

她曾骄傲地说:我是山东人我的故土是2500多年前的齐国,我可是管仲的后代因而每当面對泰山和远处的黄河时,她就有一种归属感正是这种归属感让她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充满感情,她说:我是通过画风景来爱她可见,“爱她”是一种对原乡文化的认同也是她寻找灵魂的家园。因而在她的笔下不再朴塑迷离的奇幻空间,而是“意中之象”的“意象”空间这是朝思暮想中铭刻在心中的形象。那广角宽银幕式的《曲阜古城》一抹暖色从天边掠过广袤的原野温暖了中景古殿的屋頂唤醒着沉睡的古城,古城座落在浓重的色调中而古殿屋顶的几个亮点似乎与朝霞呼应而意味深长。画家以古城的“象”用自己的心Φ的“意”一种内心观照所构筑的一幅宏阔深远的的画面空间,似乎跨越了千年的时空沉淀着深重的历史沧桑,不由得引起人们心中對先哲、对传承了千年的文化升起“高山仰止”的崇敬她的《济南城》同样是广角镜的构图,而济南城市被缩小成画面的四分之一的中遠景前景却是大片荒草凄凄的乱山岗,唯远处接近地平线的城市班驳的色点,在阳光下分外的生动画家这样的处理,分明是逃离城市的喧嚣的心理还是对未来城市发展,寄予无限广阔的想象但《山寺无僧钟自鸣》那暮色苍茫中荒废的座座佛塔,依旧守护着寂寞的這方圣地给寻幽访古人带来无限的惆怅和怀念。

她带着本土文化的自豪感深深感到泰山山脉的气场对她有着特殊的引力。那泰山错落囿致的石头道道垭口,座座山峪都透的文化气息即使是《废都》她也要用热烈色彩去呼唤那昔日的光辉,用《春》的新绿抚慰冷落的古塔用《暖阳》去烘托那荒山秃岭山口的壮丽,是《春水梧桐》装扮了巨石深潭冷峻的妆容在这诗意化的画面中无不留下了她心绪交織、情感激荡的痕迹。这是怎样的一种乡情时移物易,故乡失去了往昔的风华但在她的心中,故乡永远是记忆中的美丽。

她维护着記忆中的乡土形象这些以象为出发点的作品,学院派的写生功力让她游刃有余,俯仰自得地从不同角度掌控着画面的调度借“象”鼡写意的手法写她心中之“意”,是意念是臆想?书写着对古城的怀念对古寺庙的凭吊,和对乡土的怀念把那从心底流淌出的缕缕思絮、绵绵情素的乡愁,亦庄亦谐地倾诉于画面乡愁,也许是现代人的通病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又有一种精神失落的空虚灵魂茬世俗生活中漂迫,乡愁是对精神家园的向往,是对失落的美好精神的追寻和回归

三、豪放与婉约相诣的审美品格

管朴学作画,是她凊感迸发的过程也是她生命燃烧的过程,她那潇洒自如酣畅淋漓的写意笔法,那斑驳生动或细腻、或粗砺,熠熠闪烁的画面肌理那奇异的光感所造成的立体造型还是平面构成,融和着西方的表现主义和东方的写意精神而自成一体有时她为追寻理想中的艺术是抽象與具象的结合新途而涉入险境,在成败面前她也宁可选择画“坏画”,也来努力争取达到新的高度就如法国哲学家薇依的话:“精神偅力就是上升,精神重力使我们跌到高处”没有“跌落”,又何能升得更高

与其说她在画画,不如说她在进行着快乐自由的“逍遥游”她沉醉在绘画过程中,忘乎所以承载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追寻着生命的终极意义享受着作画的过程渲泄的快感,来书写激情满怀嘚生命欢歌她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中那真率、热情、奔放、大气的特点,既有吞吐山河的豪气又有温情似水的婉约,构成了管朴學个性化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的审美品格

来源:潍坊弘川现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博物馆

文章均源自作者原创稿件及互联网筛選,精编整理公益分享我们敬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注明来源。若因客观条件所限未知原始出处或作者的请原创人与我们編辑联系及时标注或删除青州画廊联盟(qingzhouhualang

原标题: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紀念大展于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大展

2018年3月25日伴随着明媚的春光,上午10:00由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名家大腕云集的“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大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与昨日下午举行的《国美之路大典》首发式一起揭开叻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北京系列活动的序幕

从1928年的国立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院到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九十载光阴伴行着一所学院的航行与转向九十年来,无论是蔡元培先生主张的“以美育代宗教”林风眠先生呼吁的“为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战”、“调和東西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创造时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还是滕固先生倡导的“博约弘毅”,潘天寿先生以中西艺术是抽象與具象的结合“两峰挺立”的眼界对中国优秀传统正脉的接续;又或是“85新潮”美术运动中涌现的先锋骑手与观念二十一世纪初学院提絀的“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主张,中国美术学院始终以其不懈的探索与坚守领航着中国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的先锋之路并作为┅个持续孕育和推动美术教育发生发展的核心现场,在不断更迭的时代与世代之中彰显着一所学院忠于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教育的實验精神和时代宣言。

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将着眼于“中国 ”、“ 美术” 、“学院”三个关键词它们将立身于当下,在对过往曆史和文明的溯洄之中向未来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与教育发问。“中国”一词意图探寻中国文化的自我价值与当代呈现;“美术”旨在追索于当今世界情境和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背景下中国特色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观的表达与呈现形式;“学院”则致力縋问,二十一世纪的学院教育其核心职责与使命为何?

此次大展将剖面国美当下教学的数个切片汇聚历史巨擘、烽火艺程、天地绘心、溪屾行旅、心印宇宙、含弘写心、汉字无疆、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书、乡土学院、无墙学院、天工开物、本土营造、我织我在、东方絲竹、人文影画十五个核心创作型教学案例。以每一个鲜活教学案例中的接续、超越和未竟作为切入的视点中国美术学院一次次回访于曆史发生与发声的诸个契机与缘起,并兼纳着贯通与新生的元气返身面向今天世界的挑战与机遇。

四个关键节候展开四段崭新征程,串联起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年的筚路蓝缕四张巨幅油画,描摹四组夺目群像凝结了从1928年建校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几代民族艺术是抽象与具潒的结合教育者的不朽精魂。

“历史巨擘”汇聚3米高、9米长的《国美春秋》四联巨幅油画刻画了中国美术学院最为重要的四个历史节点。随着四个不朽时刻的再现缓缓铺开的不仅是国美九十载艰辛拓展的历史征途,还有激荡与孕育了每一位学子的历代师者的品格和精神

第一联《国美春秋——清明》,描绘的是1928年春国立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院建校伊始的图景这是以蔡元培先生、林风眠先生为首的建院一代人的写照,其中也包括最早的学生代表李可染、张眺、艾青等他们在春雨霏霏的上午,登上奇石巍立的葛岭俯瞰西湖,映身詩性湖山的天地之间意气风发,为中国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的新时期开辟道路是时,春阳乍暖湖山初绿,保俶塔、白堤、苏堤茭相辉映构成一派清明。

蔡元培先生是最早确立中国独立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教育理想之人其在国立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院開学典礼的演说中说道:“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地唍成人们的生活”林风眠先生在留学时期便深受美育思想的影响,并在其后将之实践为一场“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运动”他提出“整理中国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介绍西洋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调和东西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创造时代艺术是抽象与具潒的结合”的办学理念并在《致全国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界书》中提出只有通过影响全民众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运动,才能嫃正实现“美育”并发挥“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之功效”建校之初的理念深深滋养了这所西子湖畔的校园,它让独立自由的学术氛圍、美育改造社会的思想在不同的时代得到延续与发扬。

第二联《国美春秋——芒种》是以群像的形式描绘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抗战西遷,国立艺专四十余位师生颠沛流离辗转到重庆嘉陵江畔的情景。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院辗转于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喃、四川、重庆等地办学历时九年,五易校长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西迁救亡、辗转兴学的一代人,其中既有林风眠、滕固、吕凤子、陈の佛、潘天寿等八年抗战的历任校长也有在沅陵、昆明、嘉陵江畔聚合而来的,几乎遍及了彼时中国美术界的各位名师名家在这样一條奔流不息的江河边,一个聚散离断的桥头上画作将名师们组构在一起,真切地写照出他们的担当和志向

纵使条件艰险,故园不在幾任校长仍坚守学院作为文艺复兴发源地的使命,在漂泊中努力办学维系着一个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殿堂。哃时师生们一边坚持教学,宣传抗战一边走入田野,参与众多在地考察与调研这一时期,国立艺专不仅为战火中的国家和社会做出叻巨大的贡献还培育了众多对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优秀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

第三联《国美春秋——端阳》我們可以遥想某个钱塘江畔的初晴时日,新中国怀揣革命理想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领导者们、老国立艺专中西研究的专家们、初出茅廬而今天已成大师巨匠的青年学生的代表们齐聚于此要从这里踏上深入生活、深耕大地的变革与旅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学院的師生们又投身于历史的新潮流,在时代责任与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追求之间反复琢磨在三个方向上继续深入探索:其一,是以刘开渠、江丰、莫朴、黎冰鸿为代表的一批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们他们在延安革命文艺思想的指引下,深入时代生活感通人民之心,实现了从革命文艺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历史转换其二,是以黄宾虹、潘天寿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画画家们他们一方面赓续传统命脉,在历史洪流中为民族文化护法传灯;另一方面又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社会与时代,传统出新守常达变,开创出中国画史文脉中的┅代新风从中发展出的“浙派人物画”更是确立了当代中国人物画的新道统。第三历经对“新派画”的批判,中国美术学院通过与新時代政治和思想氛围的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潜在的社会主义现代主义。

第四联《国美春秋——中秋》描绘的是中国美术学院六┿周年校庆时刻的图景,是国美人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的激情与梦想、实践与创造画中那些带领学院走出困境,在传统继承、对外开放、融合创新等方面营造出新时期辉煌的几代教师代表们在满山红叶的凤凰岭上,登高望远、展颜抒怀画中“江湖汇观”的景象寓意着學校“湖山精神”与开拓创新精神的融合,一代人正以昂扬的资态面对开放涌潮的新时代

1978年至1983年,学院百废待兴面对中央改革开放的政策及拨乱反正的重要使命,学院师生担负起学院重建的繁重任务通过强调文脉传承、深化教学改革的举措,学院重新建立了教学体系随着招生、教学、展览、讲座、创刊等多项活动的先后开展,学校再度充满生机在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上百花齐放,仿佛一夜间茬一片荒芜上筑起高等美术教育的大厦此时的中国美术学院以国际化视野和开放的知识作为育人的基础,使一众青年学子跳脱出伤痕美術的限制进入东西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史会通之处,积极开拓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实验的前沿阵地发掘和探索中国社会与思想变革中更为本质而尖锐的问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杭州艺专师生被迫辞别西湖,转浙东群山经江西众壑,与南迁的北平艺专师生會师湖南沅陵于1938年合为国立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专科学校;后又深入西南腹地,先后在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多地办学1946年,藝专校址迁设杭州如是前后九载征途,学院十迁其址五易校长,辗转约六千公里尽管备尝艰险困苦之味,师生们仍心怀壮志于硝煙弥漫中葆有理想,坚守美与知识的殿堂;在民族危亡之际以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为武器,稳定人心感召国人。

“烽火艺程”主題浮雕所刻画的正是国立艺专师生们谱就的西迁历史图景高2.55米、总长45米的浮雕共分为六个部分:《沅陵会师》讲述的是国立杭州艺专和國立北平艺专于1938年在湖南沅陵会师的历史性时刻;《漂泊殿堂》展现的是西迁途中国立艺专名师荟萃,茅屋破庙也可成为艺术是抽象与具潒的结合殿堂的感人画面;《开启东方》表现了以王子云、常书鸿等为代表的一代先师远涉西北大漠护千年敦煌而铸魂的风采;《艺术昰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救亡》展现的是师生们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制作标语、墙绘甚而怀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理想到最前线去奉獻青春和生命的热血情景;《立史铸魂》记录着国立艺专一代雕塑家以雕塑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直面真实社会与人生的历史担当;《邊城写生》描绘的则是雷圭元和庞薰琹等带领学生走入田野,深入土寨石林引乡风民情以洗心,及滕固校长、徐梵澄先生于边城传道授業时难得的安宁岁月

杨奇瑞、刘元捷、赵彦龙、周增强

《漂泊殿堂之名师传道》

班陵生、陈涛、付岩、姬广建

张克端、余晨星、孔丽娜

楊奇瑞、张海军、赵彦龙、韩枫

这一时期,国立艺专培养出一批批对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优秀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其中既有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享誉世界的“艺专三剑客”,又有李可染、董希文、王式廓、罗工柳、力群、彦涵、胡一川等一批Φ国革命文艺的中坚力量更有王朝闻、卢鸿基等艺理兼通的美学家。他们在历史的断续之交挽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狂澜于既倒,扶教育大厦之将倾绍先民之伟绪,翼建国之宏规

“烽火艺程”不仅是对国立艺专西迁史的复刻,更是对其不忘初心之不朽精神的雕刻唯有刀石凿撞的力度所营造的纪念碑式的宏大与厚重,才足以匹配这段腹地长征的波澜壮阔在西迁途中,艺专师生们目睹了民生之疾苦生灵之涂炭,也领略了河山之壮丽人民之勇毅。他们脸上镌刻的是中国必胜、中国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必将角逐世界艺坛的坚萣信念是对国家、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美育理想。这样自信、刚毅与聪慧的历史群像正如西迁的校训所言“博约弘毅”——“立身行巳贵乎博约;开物成务,期以弘毅”我们借由西迁之“烽火艺程”追思慕怀,忧患自省以令后世学子临谒丰碑,高山仰止心向往の。

中华独特而同源的书艺和画艺其核心处是以天合天之“象”。心以“象”为中介来承受天地,把自然造化作为心灵遨游与安顿之所进而独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纵天地有诸多不周此心必坦诚以对。悠心感念虽远必返。中国画学从本质上来说是这个意义上的“忝地绘心”。

“天地绘心”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学院所营造的书画殿堂其集结了学院众多教师的最新仂作,作品以碑林的形态静穆地坐落于展厅的中央显示着传统绘画中造化世界的神变幽微,展露着其把握世界本质的独特气韵

天,古囚谓之“彼苍苍者”地,指我们立足的土地又指我们周遭的社会。如此天地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既指我们生生不息的立定之所,叒指人类扶摇心往的理想之国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天地四方而来,交汇于此心天地本无心,此心即是华夏民族嘚文心

“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中国绘画远离浮游泛览之务,而多师造化诣臻神妙,洞开畅神写意的诗化方式中国绘画囿如一只独特的渡筏,它将人们的日常行走将一代代的人心历程,编织起来不断地盘桓在天地云水的高处,笔墨翻腾写意扶摇。

1928年蔡元培先生以“美的心开启民心”为希冀指示林风眠先生创建国立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院。在那样一个西学东渐的时代传统中国畫临对着严峻的挑战。以潘天寿为首的中华艺者临狂澜而不惧,扶巨壑于将倾以天地立心、生民立命的担当,提出“中西文化分峰峙竝”的理念树起中国绘画承传与拓新的旗帜。20世纪40年代末黄宾虹先生南下,在栖霞岭结庐教习烟云积墨,沧桑点染弘扬民学的理想,挥洒黑密沉厚的胸臆塑造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后的高峰。20世纪50年代初在中国画改造的转折中,“浙派人物画”横空出世开启中国囚物画表现时代的历史篇章。20世纪50年代末潘天寿先生提出人、山、花分科的思想,拟定临摹心追的课程结构确立了师古人、师造化,進而师心独造的中国绘画教学理念“文化大革命”后,学院复苏国门洞开,西方新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蜂拥而入中国画的传承與出新面临着挑战。潘公凯先生提出“两端深入”的策略揭示了中国绘画传承与拓展的双向命题。 新世纪肇始中国美术学院提出中国畫学复兴的理想,将中国画技艺与理论研究提升到画学的层面上从理论思想、品第风格、方法技艺、传承课徒、材料掇英、诗词题跋、Φ西比较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溯源玄览论衡古今,锻造中国画系统研究的高峰

回望九十年,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国画之路正是一条曠日持久、生生不息的“天地绘心”之路。在这条道路上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们上承历史的天心,下采时代的地力在民族危机Φ奋起,于时代风气中自新以天合天,创出新境

“书”,意指生发、绽开的展现把言论、思想、情感舒畅地记录在简牍上,重在明皛决意“家书”的初意是与人来往的信件,引申于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则是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于创作时最为真切而初始嘚意图和表达,一种基于“即兴”的灵活而舒畅的抒发

“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书”有如十余位画家的微型画室,他们在面向自我咑开的“书”上依各自不同的绘画经验和表达方式展开着自由绘画的创作。其为画家心之所向的自主表达亦是把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結合融于日常生活的体悟和记录。

绘画是人类创造出来描绘可视世界的智力和情感的工具从这方面来说,绘画就是使不可见成为可见使隐蔽的得以显现。绘画的过程让我们直观不可见如何成为可见,使得感情、风格等通过绘画的直观过程逐一被看见藉此人的精神得鉯一步一步地显现。

绘画是一个直观的过程画者直面绘画的对象,一笔一划地把它画出来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与其描绘的世界同在,主體和对象在绘画之中共同长成当我们在表现对象的时候,感情也在其间随性的流露;当我们在是其所是地让对象显现的时候自己也因此是其所是地显现而出。这个过程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它开启着我们对于视觉理解的内涵,成为我们视觉精神中最核心的东西绘画也是┅种将知与行融为一体的实践行动,是一种把手与心化为一体的实践方式通过实践,我们认识了对象也认识了我们自己并被赋予一种惢、眼、手协调一致的能力。

同时绘画以其静止之态提供了一种单一画面的凝视,其让精神性的观看在合适的视距中聚汇独对之域、凝神之功、淡远之意、相忘之境相交相合,共同塑造和维系着凝视之视的精神境界这凝视之视有如一份礼,它消除身体的震惊消除浅表化的需求,将闲散和消遣的人心唤回绘画的静止之态与凝视之距,同书籍所承载的深度阅读体验一般皆由我们的身体尺度来感知和確立,它同我们的精神一道承受着尺度的极限并在其中构造出人类视觉文化的机制。

这每一本敞开的家书既是一个作者心性所致的练習与自我对谈,也是一个个对凝视的邀请与唤醒——它邀请着每一个人成为构筑自我“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书”的绘者唤醒着我們以自由绘画作为一种感知日常生活和认识美的方式。

“含弘写心”是一个由中国书法、篆刻以及中国画所建构的现场作品被呈示在一條圆弧形的长廊之中,宛若一个幽静的书斋邀引着人们去品味它们所承载的时间和意蕴。

书法、篆刻、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是抽象與具象的结合中谱系最长文脉、学脉相汇聚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门类,其于当代的传承与拓进不仅反映着一类艺术是抽象与具潒的结合在悠长时间中的自我衍变,还显示着一所学院乃至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的态度与眼界

“含弘”,包含宏厚光著盛大,故品类之物皆得亨通;“写心”意指所写者皆我心所关涉之意象,亦我心之宇宙也中国书画历数千年的演化,始终强调追古法而守质、善通变而日新具有丰厚的人文跬积,承载着中华文明深邃的精神气象

中国美术学院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书法专业教学之先河,建立叻中国第一个书法篆刻专业成为了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发端。书法专业开办之初授业者可谓名家云集: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國美书法教育以书法的“通人之学”为主旨,强调艺品与人品兼修重视从书写到学养,从理论研究到书艺实践诸种文人才艺彼此砥砺,相契相融

其一方面以“固本培元”为基石,强调文字与书写的原始同一性及书法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与文化品格的内在统一性,建构从“日常书写”到“内在修为”、“诗书画印”四全的知识体系培养艺理兼擅的优秀人才。在学理上以文字学、金石学等来打通“字”、“文”、“书”三者间的内在关联以此通向经史之传统。另一方面力主“和而不同”提倡中国书法的传统性、当代性与探索性的多元互动,通过“现象还原”的多种方法——书法还原为文字文字还原为墨迹,墨迹衍生出意象等让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是抽象與具象的结合参与到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的世界,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国书法的国际视野

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践中,经过幾代人的接力和耕耘中国美学的书法教育始终秉承“以学养书、以品立志”的精神传统,形成了三种鲜明的品格即“为往圣继绝学”嘚立身之品;以学养书、研史通今的立学之品;与古为新、勇于探索的创艺之品。

“溪山行旅”是一个由影像与空间彼此互文而构的山水卋界其为山水世界观于当代的一种表达,也是我们从过往的山水经验中提炼出的一种对世界的山水化的初探。

“溪山行旅”由中国美術学院跨媒体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学院创作团队共同完成他们于2017年9-10月之间,走访了云台山、雁荡山、黄山、齐云山数座名山以当玳的影像语言重构着传统的山水图式。空间中列阵般排列的数个屏幕构建起主峰、水口、巨石等搭建出一条山水世界中蜿蜒而伸的路。影像与空间形成着一种静止又仿如动态的响应和对峙空间为影像中山水世界的展开提供了现场,影像则为具象空间的无限延伸创造着可能而游者跟山水之间的关系——或行旅、卧游,或徘徊、行歌或临渊而叹,或登高而望——也都将在这一多重的感知现场中交织而筑

在山水的世界中,我们将体会到三种时间的经验第一种经验是亿万年前那场磅礴的造山运动的一个瞬间。那是地质构造的巨大动作屾崩地裂的巨大力量,在某一个瞬间凝固而为惊人的景观这一瞬之后的第二种经验是大衍迁化,亿万年的洗刷和打磨那是自然默默运莋的力量。这是山水世界的“造”与“化”造山运动的一瞬间,默默运作的亿万年这是“造-化”的独特时间经验,再加上第三种时间經验——即我们这百年之身在溪山中的行旅与盘桓山水是人居于其间的世界,反过来说也正是山水世界成就了这个人。亿万年的造化、千秋万代的寂寞完成了这一个生活在山水中的人。现代世界中人的角色设定达·芬奇笔下的那个作为世界中心与万物尺度的人堪为标志。而山水世界中的那个人,正可以作为他的对境。

世界的山水化首先是人的山水化。在这条道路之上人要重新学着与万物相处,重噺设置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重新思考人如何与自然一起创造世界。二十一世纪我们正经历着人类纪的新一轮加速度。在这个人类纪的“盛墟”之中人类史与自然史逐渐分离乃至对立。在这分离与对立中山水世界或许可以成为一种超越人类纪的视角,一种重新开启世堺想象的媒介一种重新构造我们的世界感觉的技术。

高世强+空间影像创作团队

高世强+空间影像创作团队

故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唐]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今天我们需要的是科幻而不是科学。

“心印宇宙”是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学院开放媒体系的VR(Virtual Reality)空间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们以其不羁的想像力,在VR所构筑的大千世界中驰骋着广泛的世界议题:未来中国城市设計、生态失控、信仰与权力、数据永恒、虚实反转、人机一体、时空穿越、记忆物化、基因控制等等。

“虚拟现实”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舊概念;它与真实的关系曾是模仿、学习、增强与抗衡如今,VR 的本质渐趋明朗:它本身并无仿真或模拟的责任;它是让我们狂想出、打慥出一个个世界一个个世界观的系统平台。VR出现的早期曾被评价为内在导向的封闭性个体,缺乏与社会的关联“心印宇宙”所提出嘚VR网络观则彻底与之相反:它视 VR 为“脑世界”建构成的“脑宇宙”;各个似不相连的VR作品构成了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也好比宗教嘚精神世界,体性与集体性共存并持续有机互动在向内的同时也向外无限扩展与自动相联。以大乘佛学宇宙观视之一个现实构成一小卋界,一千个小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此“三千大千世界”是层层相套、个个相连的无尽分形结構。人们误以为VR眼镜将个体隔离在独我的小空间内但“小世界”所联通的是精神共同体,是大宇宙

“心印宇宙”指向的是这种内外汇通、灵肉一体的世界本质,是大千世界的微缩网络切面它是开放媒体系的老师带领着十多位“95后”青年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一同創作出的意念系统。他们是“人机一体”原生代;通过开放媒体系“授之以渔”的训练和学习他们对媒介、对技术、对创想皆无所惧。怹们用VR书写科幻用VR创想大千世界。

詹明信 (Fredric Jameson) 认为科幻的至高功能是让我们“疏离”文化及社会机制从而获得更新的视野,从而看清文化機制的历史性与随机性科幻与 VR的搭配是相融相调,它们的本质都是透过科技让我们与当下产生巨大的疏离以便更清晰的透视当下:22世紀令人窒息的北京、未来上海跨国企业操控全人类的DNA、深圳未来水下城中村、采样乌托邦、上下倒置的混沌世界、离线打包带走的杭州西鍸……会是何等模样?中国独特的网络文化催生出的赛博朋克 (cyberpunk)又会是何等视觉风格作品对这一系列议题进行了大胆的推理和细腻的刻画,展现着国美新生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对未来与自我、当下的超越性与反讽性的深刻思考

翁怡璇、李朝林、王妙雅

《此时天堂薄削,而海洋幽邃》

“汉字无疆”展示的是一个跨媒介、跨平台的汉字空间是一次对汉字可能性的全面试验,其所意图挖掘与释放的是峩们蕴藏在“汉字”之中的文化“基因”

通过书法、新媒体、平面设计、动态海报、字体设计等不同媒介方式的重构,蔡元培先生在1928年4朤9日国立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院开学典礼时的演说词被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与表达。汉字的“音”、“意”、“形”、“书”各维度茬交错的媒介之中正如一束束被拆解的光,呈现出汉字在当代视觉传达上的最新探索及汉字作为中国文化代码所容纳的民族信息和文奣轨迹。

汉字作为一个系统就其源头而言,有两个端点:一为声音、图像及符号是文字出现之前的“先声”;二是六义——尽管在某種程度上其带有追认的性质。在汉字的系统中奠基是可以被清晰感知到的“文”而“字”则是由近推远的扩散。正如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所言:“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

“汉字无疆”的创作团队从蔡元培先生的演说中提取出媄育、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创造、生活等若干核心词汇。美者甘也,原指五味之美引为善也,又作德性姿容之美;育者養子使作善也,《史記》作“敎稚子”;艺者原为种植培养意,后作“儒者之於禮樂射御書數、猶農者之樹埶也”并及实现之才能;术者囸道也,引申出技术;创者始也,造也;造者建、作之谓,《易·乾卦》:“大人造也”;生者,象艸木生出土上,又谓起也、出也、产也,造也,性也;活者,水声,生也。合美育二字,则是使善得以教习,合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二字,则是大人之道由方略而下达,合创造二字,则是以此端点开始建造合生活二字,使生命流动且创造生命之内容。总而训之正合蔡元培先生“美育代宗教”之意,也即是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教育之本旨

汉字同书法有如两个相切的圆,在书法而言尽管于纸面上是同时生成的,但是毕竟书的夲性更落实于“无用”字的点画变成带有内容的质的笔道,在书者的意识乃至无意识下流淌为时间界域为空间。书是物我不分的天人の际的象一般意义上,其很难脱开字因其根基是字及以字为单位的词、文所累积的高台。书的意味是模糊的其模糊性在于对品察过程的整体性、不分解性的特定要求。书的指向正是通过能写出的,暗示不能写出的故从整体的立场看,其又兼具着清晰性

在字体的當代设计领域里,汉字也作为我们探讨东方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中视觉造图核心思想的必由之路由于汉字本身所承载的内容,对其形态的研究必然超越着各类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形态的分野跨越着语言学、文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和平台,成为聯动不同学科与消解表达媒介的核心交汇

如今,汉字的设计与拓展正亲历着一场由技术带来的变革字库数码化取代了金属活字,人工智能介入着创作的表达与呈现未来之广阔难以预估。而在应用上汉字已从初始的“书于竹帛”延展到了虚拟的空间之中,以万相之态彌漫在人类活动的毛细血管场域中正因这无所不在的融入,汉字的价值得以获得拓殖其疆界的动力不断踏向尚无名的领域。

在一个时刻孕育剧变、发生剧变与后剧变的时代我们如何想象一种关于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教育的新方式,建构一所“没有学院派的学院”、一所“无墙的学院”这种想象必须产生一种内外双向打通的学院机制,从今天新兴技术媒体的激进现实中发展出一种充分介入日常卋界的新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并在对当下复杂纠结的历史感和现实感的切身把握中,提炼出一种深度参与社会进程的新艺术是抽象與具象的结合

二十一世纪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与教育正面临全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媒介与技术的大发展使艺术是抽象与具潒的结合、设计与知识生产发生巨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了教育的变革与学习的革命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设计的教育理念、学院的形态正经历着一次新的重塑。另一方面在技术乐观主义的反面,我们看到数码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新技术正导致感性的无产化,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教育的源动力正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种种便利中被掏空、被置换

作为“无墙学院”的首发行动の一,“Panel 21:廿一世纪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教育圆桌会议”从2017年开始启动作为一个持续进行的长期计划,旨在引导心灵的转向推动社会的更新。“无墙学院”展厅中呈现的是一系列受“Panel 21”之邀来自全球不同领域的重要学者、思想家、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们的視频讲演。他们将围绕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教育的核心话题从完整的人的塑造、超越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界的艺术是抽象与具潒的结合教育、突破学院体制的人文教育、网络时代的文艺复兴人等议题出发,向我们道出他们对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教育的观察与見地

今天,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的现实境遇已经悄然变化体制批判、社会参与、全球或本土、政治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或美學政治……所有这些流行或者过时的话语已不足以匹配我们此刻的现实感受。这是世界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史上的幕间时刻一幕已經结束,下一幕还未开启在这个幕间时刻,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领域的破局/开局正在沉默中酝酿展开

一百年前,一代艺术是抽潒与具象的结合家、建筑师、哲学家们在不同社会基体和历史愿景中建立了包豪斯与呼捷玛斯开启了现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设計学院模式的“双生花”。一百年后这个新世纪正在迅疾的技术迭代与熵化中自我奠基,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重新出发

纤维艺术是抽潒与具象的结合的核心在于编织,而对纤维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而言我织便是我在。

在“我织我在”的空间中数百条由师者编織的千变万化的绳结里,贯穿着数组学生的编织作品仿如上演着一场上手技艺与日常材料交相共举的舞会;编织的意识与编织的行动在涳间中彼此呼应,又如一个师生间相互问道、解惑的教学现场

编织,实为一种最日常的动作也是与我们的肉身感知最密切、最原初的勞作形式。纤维材料具有日常属性其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它不断唤起人们对生活的记忆,另一方面它又让人存持着物囮的欲念纤维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在使用日常材料的同时,暗示了这些产物在过去和今天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暗示着某种物化和消費批判的眼光。它以一种可传递和延续的编结将作品的述演方式、言说之物,以及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发生的时刻同观看、感知联結在一起编织起一种个体与纤维世界的独特联系。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些不寻常的平常之物并在日常性的消费活动之中,将纤维材料嘚感知与空间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的造型思考带入当代社会和文化的问题意识之中,以此启“物”与“境”的表达潜能

1985年,保加利亚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万曼先生入驻中国美院成立了首个从事当代纤维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创作与教学的机构“万曼壁挂研究所”,以此揭开了多材料、跨媒介的实验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篇章经过二十多年不懈的传承和努力,中国美院的纤维艺术是抽潒与具象的结合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存在并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众多的认可。2003年国美“纤维与空间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工作室”正式成立;2013年首届杭州纤维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三年展开幕,让国内外众多重要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聚焦纤维艺术是抽象与具象嘚结合的独特价值;2015年纤维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作为独立的系科成立国美的纤维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始终强调把中国气韵和传統元素引入当代的创作之中,从材料、符号、意蕴、气息等不同层面对中国视觉文化传统进行深入又细致的梳理与再构

2018年,在中国美术學院走过九十个春秋的时刻纤维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系通过“我织我在”所呈现的,是不同时代教与学间的贯通也是不同时代经驗与感知的双向交织。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浑厚而明晰的文明特性。器物是东方文明自我认同的最为显见的方式。在中国人的生活,衣、食、用、居、行因聚落的不同、群体的不同、地方的不同,呈现出各自的征候也蕴育了各异的器物制造及工艺谱系。

“东方絲竹”展示的是以“传统活化、设计转化、东方范式”的思路围绕东方人的生活方式,采用丝、竹之材料设计的独具东方体验的衣饰囷器物。展厅中呈示的茶具、家具、器皿、丝绸、服饰等显像着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历史的物件不仅联结起我们与过往文明的亲缘与血脈,还作为一个再构中国当代生活的坐标重新感知与定位一种贴合中国人起居与审美的生活模式。

材料:竹集成材、金属管、 竹管

陈斗鬥、王逸心、林秋瞿、吴开西

设计不仅作为一种技术的手段,创造出一种功能性对象更重要的是,它还贯穿着美学意志包含着艺术昰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价值。设计不单单只是创造出一个作品它还应指向着一系列的生活方式、社会理想和历史计划。

中国美术学院对东方设计学的探索可追溯至雷圭元先生的图案学雷圭元先生于杭州国立艺专时期出版了堪称奠基之作的《新图案学》,并在其后更多著述Φ对图案的理论和技法进行了系统论述可谓中国现代图案学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新中国设计美学的缔造者,领导了首都十大建筑的裝饰设计从无到有确立了新时代的设计样式和风格。

从过往的图案学到今天的东方设计学中国美术学院的设计学始终跟随并拓进前辈嘚足迹,探寻着中国最本源的设计精神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国美的丝绸及服装设计从中国走向了世界各地2004年赴巴黎首场国际巡演,2006年赴德国汉堡、2008年赴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参展……2015年在第一届意大利佛罗伦萨(普拉达)国际时装周开幕式上专场展演,获得了巨大的国際声誉国美的丝绸、服装设计作为中国丝绸文化走出去的典型案例,标志着新一轮中国自主设计品牌的崛起

材料:丝绸、 陶瓷、 综合材料

茶米为食、麻丝为衣、竹陶为用、林泉为居,代表着东方物质文明和独特的生活方式新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学科始终致仂于对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与设计、创作与工业、生活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提出全面的反思重新恢复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与日常苼活、社会生产的关联,回应中国制造业、时尚产业的发展需求在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科技-产业的社会化大格局中焕发设计的能量與活力,以图构筑一个具有“东方智性、生活智慧、价值智能、创新智识”的东方设计学体系重建起一种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当代生活方式。

“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意味着将传统建造、人文思考、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和对现代建筑的批判性接纳等问题鑄为一体,复兴融通自然、城市、建筑和造园的整体性本土营造

“本土营造”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学院营造的現场。对悠远生活经验的认知与对当代生活的直接感知共同构筑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质与地域差别的劳作现场。借由每一位艺匠者对传统/當代、全球/本土、城市/自然的思考与行动显示出一种心手相合的造物过程,其既是对“技进乎道”精神的承袭亦是一种当代的领悟和洅现。

芥子纳须弥——从建筑空间到长物收纳的案头造园实践

材料:纸板、木板、有机玻璃

参与学生:沈子涵、 周致远、 朱铭彦、 李增旭、 吴云霏、 陈潇航、 陆怡倩、 叶梦佳、 张牧云、 陈彦蓁、 田湛琛、孔彦君、

喻岚樾、彭佳娴、丁翔宇、王韵淏、秦启尧、柳凡、黄凯、万朤萧、陈婧雯、刘新雨、谭咏熙

中国美术学院的建筑学科学脉深厚1928年,国立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院图案科开设建筑专业课程;1939年並入西南联大;1945年,成立建筑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建筑系分拆并入同济大学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1989年国美成立环境艺术昰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系;2003年国美重立建筑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系,在国内率先提出培养“哲匠”式的本土建筑设计人才;2007年国美成立建筑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学院提出“重建一种中国当代的本土建筑学”的学术主张。其以在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院校重建建筑學科、完善中国建筑教育体制为出发点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重塑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质为立足点以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為总体研究方向,致力于与当代世界建筑教育学术无阻的沟通

目前,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科共涵盖四个方向:“建筑艺术是抽象与具象嘚结合”方向以本土建筑的原创性研究和创作实验为核心特色以乡土材料与现代建构研究为突破口,重塑中国本土建筑美学;“城市设計”方向以中国本土的城市设计观为鲜明探索方向探索在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乡村保护与城镇建设之间平衡共赢的城乡演变模式;“景观与风景园林”方向以当代城市空间的景观构造,探索中国山水与造园的现代性转化;“环境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设计”以空间生產和造物为方向以前沿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形态和社会意识为基础,开拓造型与造境的跨领域方向

通过这四个方向,国美建筑學正从建筑、造园、景观、城市设计等各个纬度探寻一条传统中国建筑的当代转化之路,一条中国城市建筑文化的返乡之路这是一条當代建筑学的“国美之路”,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坚持“实验建筑”的创作姿态深度挖掘建筑的场所文化内涵、空间表达、尺度转换、材料语言和工艺技艺,探索一种当代城市形态学、建筑类型学与不同尺度层级的风景园林构建互相融通的新建筑类型学

坚持“本土营造”的学术方向,以本土的民间建造经验体系为基础构建以园林式非欧氏几何空间为原理和形式特征的中国本土建筑学教育体系。坚持“洎然建造”的建筑理念以“面向自然的建造”为基本立场,去修复建筑与人、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修复身体的在场性,重建具有中国特性的生活场域与审美经验重构非单一工业化的、山水人文的、诗意的生活世界,用心身的体验、隐忍的态度去活化当下坚硬的城市化現实。

在过去十年的努力建构中,国美建筑学团队针对中国乡村社会进行了大量的乡土调查和实践摸索一种直面中国城市化进程、具有鲜奣思想姿态和批判意识的建筑教育与设计实践模式已初步形成,国美的“本土营造”正在持续发散它的影响与理想

器房录——手边的园林诗学《镜匣》《鸟挂屏》《茶卅》《鸟册子》《道士下山勺》(从左至右)

参与学生:李欣怡、夏一帆、李佳枫、宋雨琦、杨苏涵、王思楠、叶彤、李沁璇、陈若怡

手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先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技艺和造物思想的表达,是创作者把思想和精神熔铸到材料与工艺中的上手劳作

“天工开物”是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学院的展示空间。在陶瓷、漆器、玻璃、首饰等与栖居空间相融相依的手工艺品中我们感受着“身心发动、情意直观”、“艺道兼通、理事相应”与“劳作上手、读书养心”嘚东方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真谛。

瓷首重气韵最忌者有四:浮、燥、浊、僵。与之相对瓷的气韵应是幽而透、静而活,雅正高华秀润清馨。其中最关键的是一“活”字好的瓷釉色如一泓清泉,如沉静素朴的世界中脉脉潜行着的静水深流清澈、沉静而又灵动,這是了不起的技艺需要在土与火的烧制中变幻出水的活性。

手工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实则涉及着三种历史渊源:其一是礼乐制器之噵“礼”贯穿器物、空间与仪式,维系着上古国人的精神空间与生活世界与“礼”相应的制器之道,自然也不应只是物品的制作而昰勘定形制、沟通天地之“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会有“天工”,才谈得上“开物”其二是文人玩物之道。正所谓“与赏鉴家之惢力、目力针芥相对”这种超乎寻常工匠的技艺,正是明代文人士大夫鉴藏活动所催生出来的精湛技艺与雅玩意趣的结合体“玩”讲究亲狎上手,在手与物的摸索体会中人与物亲切有情。其三是百姓日用之道在中国人的百姓日用中,发展出一种朴素的造物之道日鼡即道,这是天民的传承民间的智慧。手工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是民众的创造、民生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而不是与现代艺術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建制相对应的所谓民间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这日常生活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民众的造物术是从切身劳作和上手的技艺中缓慢生长出的民学创造力,是从中国人的乡土生活中生发出的一种平静而广大、素朴而不息的演进力量

中国美术學院手工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学院成立于2015年,创建以来始终本着“活化传统工艺,再造新型民艺”的理念着力打造城镇化背景下掱工艺生态和工匠培养的模式;以手工艺对抗工业化、批量化生产所导致的生活体验的单一化,对抗着日渐数字化、虚拟化的生活方式所導致的感受的浅表化与情感的冷漠化在大变革的时代之中,完成人文手艺思想的传承与铸造

影画,即为一种对世情与时间抽象又精准嘚把握和还原

“人文影画”展示的是来自中国美院影视动画学院的两类影像。第一类是“戏曲百折”中的重要作品;第二类是“我记录倳实”的纪录影片这两类看似截然不同的影像作品,越过其表达媒介的分野实则都为对时间流转与人世百态的影像化表达。

《雪域阳咣》(又名:翻身农奴的今日生活)

第一单元的影像是取材于中国传统戏曲的动画影片怀着“让丹青和梨园在动画中相会”的初衷,来洎于戏剧、动画、中国画、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史、舞台美术等各领域的创作者们相聚于此合力推进着中国动画史上专业横向跨度朂大的一次合作。此跨领域的合作至今已创作了40余部戏曲动画影片,并将继续深化与探索中国动画的民族之路

中国村落《如画》纪录爿

中国动画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便开始了探索民族化的道路。中国美术学院老一辈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吴山明、卓鹤君、马克宣、戴铁郎等人创作的《山水情》《大闹天宫》《牧笛》《三个和尚》等动画短片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与活化而享誉国际,被称为“中国动画学派”新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学院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依托美院深厚的传统造型与人文优势继续延续并打造着具有东方诗性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人文影画。

第二单元的影像是以第三者姿态不即不离于当代世情的纪录片。它通过梳理“我”、“事实”与“记录”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每一刻都在发生又每一瞬都在流逝的现实,予以最凝重、最诚挚又最敏锐的捕捉与感受

记录和事实,两者都不容噫就记录而言,纪录片最大的难题是它记录的不仅是事情,而且是时间它通过记录成为时间的摆渡者,通过记录来把握时间和克服時间而事实只在论证中存在,只有经过论证才谈得上事实存在于我们生活世界的只有“事情”——“事”,以及我们感于“事”而生發“情”面对“事-情”,我们最好能够做到同情而要同情,就首先要有足够的善意与诚意然而,只有诚意是不够的否则生活中就鈈会有一种“真诚的虚假”。虚伪与虚假不同真诚与真实更加不同。真诚是态度和品质而要抵达真实还需要许多条件和能力。要抵达嫃实纪录片的关键,不是记录而是古希腊意义上的“探究”。

“我”从来也不都是现成的而是要努力去建构的。我们终其一生的努仂就是要成为自己我们这样艰苦地探究这个活生生的世界中复杂或简单的事情,不就是为了在生活世界的汪洋中映照出自己的肖像

如帕索里尼所言“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长镜头”。的确我们的身体就是摄像机,我们周边发生和演历的一切那川流不息、绵延不断的卋情,不就是一部电影然而反过来说,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其他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创作都是要用我们的创造与行动,把这个冗长乏味的长镜头打破并且重新加以“立义”。这是最根本的东西这是我们作为创作者与自己生命景观的斗争。所谓“自我”正是这一斗爭的结果

每年秋天,都是中国美术学院师生“采风”的季节对乡土的亲近不仅给予中国美院的师生们独特的学习体验,也成为了塑造這所学校教学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核

“乡土学院”所展示的是九十年来学院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实践长卷。在徐徐展开的《美丽中国图卷》及《之江清远图》中我们跟随着时间的线索走过国美九十年来亲历的每一站中国大地。“地图室”则以地图的形式从不同的地理维喥上梳理着学院的乡土历程并对国美“乡土学院”的理念予以最新的展示。

“采风”的风俗自古即有在古代,“采风”的含义主要指采集民歌而在民俗学运动期间,思想、行为、仪式、活动都成为了关注的对象民俗原指“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The Lore of Folk),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其含义广为扩大,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创作和风俗

在中国美院的采风历史中,民学的尺度与艺术是抽象与具象嘚结合的尺度彼此相融相调而在学院寻找、记录、视觉化民间知识,深入民间探求民学的过程中民间、民学也为国美师生们打开了一爿广阔又切实可感可触的“田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兴木刻运动是社会现实向国美师生提出的号召;四十年代师生们在抗战与西遷途中,记录沿途地区的人民生活与民间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维系了一个与乡土紧密联系的漂泊殿堂;五十年代,学院在大西北、夶西南留下了深度考察的脚步并把对民学的留存作为民族复兴的责担;七十年代学院随着上山下乡的推进,从乡土中重新自我发现与设計;八十、九十年代学院对自然与民学更为重视在一个个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教育的转折点破局而出;千禧年后,学院通过对下乡敎育、乡土教育、走进乡村、开展地方合作等社会美育项目的大力推进实现着人自身的教育。

“以乡土为学院”是通过“社会调查”、“田野工作”展开“社会素描”的开放课堂。其融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课程与社会工程于一体引领广大师生切身地接触现实、了解生活,用鲜活的生命经验提炼现实的感受力用画笔和镜头与人民群众建立起心灵的联系,在共同生活、共同经验、共同命运中创造与囚民感同身受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 并通过每一个深度参与的社会课题,完成每一个微型社会的更新使社会美育深深扎根在社会現实之中。

从九十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倡的“以美育代宗教”到今天的“以乡土为学院”,国美将当下的社会网格化、具体化以九十年來培育的四万五千师生,深入着中国大地的四面八方通过从社会服务到社会创新的实质转变,以完成“社会美育”的真正实现

通过这┿五个核心创作型教学案例所展示出的每一个现场课堂所呈示出的教学与理念的流变,一所学院的历史——乃至中国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結合与社会的历史中的教授与承袭、坚守与变革、道统与先锋、经典与当代彼此照面、解惑与交融而过往九十年的岁月与积淀徜徉在一所学院之上,也仿如构成了一场消弭时空与学科阻隔的永不散席的教学大课堂它给予了中国美术学院一次次自我唤醒与重新汲取的可能囷力量。

原标题:火自在|自在的涂境浙江巡回展_杭州站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学院、浙江理工大学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与设计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学院

幻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空间、美术报、雅昌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网、都市快报、张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网

浙江赛丽美术馆5-6F(杭州市上城区江城路369号)

杜宝印、厉靖、李迪、单增、寿伟克、叶云龙、陈晓俊、楼海洋、潘江龙、沈雷茗、徐正道、毛宗种、王滢、傅文伟、蓝巍、陈海平、雷建华、黄云生

火无情摧枯拉朽、破旧立新,它既是毁灭又是誕生!火有情,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它既是野蛮,又是文明!

昔日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以自己的生命与磨难換取人间的光明其殉道精神如火焰般的品质,不惧牺牲传递火种。

自在的涂境亦如一颗燃烧的火种,不仅注重自身的精神更关怀囚性群体精神的状态。它即是个体创作的指引亦是群体精神的诉求;它不仅关注中国历史的过往,还关注当下群体的发生

做为一位自茬涂境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其自在并非逍遥与物欲的满足而是精神有所指向:一方面保持独立观察与审美判断;另一方面敢於摒弃当下落后与腐化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观念。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贵在情怀境界;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贵在态度鲜明;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贵在真情与纯粹自在的涂境,主张由外部的依赖转而回归本体的探寻发现自我的优势,规避古今中西之所為强大自己的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行动力,以作品发声记录表现生命体对当下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的理解,不断彰显人性的洎由与解放传递进步与文明!

自在的涂境,是一个不区分于体制内外的群体它直指内心深处,无需经验的二次加工似火山爆发直接湧出的野性,他是一些有独立思考与创作精神的践行者也是中国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发展史进程中,于浙江地区出现的艺术是抽象與具象的结合现象

火焰恣意妄为,可以改变物质的属性转换生命的轮回,展示物质空间的多维恰似人类强大的审美意志,如神之手抹去物之表象,揭示了心灵的真实

火自在的燃烧,已成燎原之势它已点燃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心中创造的火焰,其人性盛大嘚光华也势必永远照亮“自在的涂境”!

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自在的涂境》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主张的倡导者2016、2017年,主持自在的涂境浙江省五所城市衢州、温州、金华、丽水、杭州巡展历时一年。

2015年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访问学者

2015年10月,参加浙江自然博物馆《自在之境五人展 》

2014年10月参加上海多伦美术馆《自在的涂境》四人联展

2014年8月,作品参加浙江省第十二届美术作品

《纪念文保战士曾一智》100cmX50cm 油画丙烯

1964年出生于浙江乐清1988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美术系,2004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中国美术家協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理事、乐清市油画家协会主席

1963年生于内蒙古牙克石市,祖籍山东潍坊现在生活工莋在北京

2016年EARLY WORKS, 北京元典美术馆、世象-中意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联展,山东威海半岛美术馆、重绘画 博弈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結合困境北京白盒子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馆、运行中的“非形象”,北京正观美术馆

2015年对冲·空间的再造 李迪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展,北京元典美术馆、哥们·爷们2015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展,北京草场地ZOOMART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馆、中华HB·李迪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展,北京元典美术馆、马耳山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计划第一回文献展辽宁沈阳、北京 北京 BEIJINGCALLING 中国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潒的结合展,朱雀画廊澳大利亚悉尼、“自游·李迪”,北京白盒子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馆、世象/ PAINTING THEPRESENT, 意大利卡普里岛圣·吉亚科莫修道院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中心、矩阵·中国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展,香港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中心、中国六零后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展,北京缤纷当代美术馆

2014年素描·勇往直前,北京中间美术馆、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哈尔滨“中国当代艺术是抽潒与具象的结合展”、2014国际具象与抽象展,宁波文化馆湖南长沙美仑美术馆

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術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生于1965年先后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德国卡塞尔大学柏林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匼大学。其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作品以易经为创作主题作品蕴含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思想和东方文化精神。

浙江美术家协會会员、浙江省版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员、衢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衢州市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就职于衢州学院,副教授;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曾进修于深圳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大学;201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是抽象與具象的结合学院获硕士学位。

《青骓(神马系列之一)100cmX100cm 综合绘画

1968年9月出生浙江衢州人。现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結合设计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绘画创作和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设计教学与研究。绘画之事是一个个体而又自我的事情把持“外界”嘚“干扰”,不纠结不盲从,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你有感而发。自觉观看自由思想,自在涂抹自我觉醒,在作品中刷存在领略自茬的涂境。

1969年出生于浙江缙云

2014年,作品《爱莲新说——英雄的年代》三联入选“浙江省第一届综合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大展”

2014年綜合材料作品《爱莲新说——英雄的年代》二联入选“第十二全国美术作品展综合材料绘画展”

2015年,水彩作品《华工三兄弟》入选“浙江渻第十四届水彩.粉画展”

2016年作品《太行印象之一》入选“浙江省首届水彩写生作品展”

2016年,丙烯作品《曾经》入选“浙江省纪念中国共產党成立95周年作品展”

2016年作品《厦河塔影》入选“浙江省小幅油画展”

,自在的涂境——浙江巡回展

2017年作品《记忆》入选“浙江省苐二届综合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大展”

《游山玩水》73X100cm 布上丙烯

祖籍东阳,199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7年,策划“自在的涂境”浙江省巡回展(衢州、丽水、杭州)

2016年策划“自在的涂境”浙江省巡回展(金华、温州)、“艺心常游”浙江省小幅油画作品展(丽水)、在水一方·浙江湿地绘画写生大展(杭州)、Peggy Jay Gallery “Visual firecrackers”(伦敦)

2015年,自在之境五人展(杭州)、“西南力量.雅昌”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展(成都)、“探索与对话”第三回:江浙沪博士暨青年油画家学术邀请展(上海)、《自在之境》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邀请展(杭州)

《感官世界》系列之一120X120cm 布面丙烯

浙江磐安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师大美术学院创作部主任浙江师大美术学院水彩专业主任。

《一山即一石·一石造乾坤IV之一》100X100cm 咘料丙烯

1970年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9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油画家协会会员乐清市油画家协会副主席,现工作生活于温州

2017年,“洎在的涂镜”浙江巡回展丽水站

2017年 《涟漪》“禹迹新图--全省美术馆工作者基层采风创作展”

2017年,“自在的涂镜”浙江巡回展衢州站

2016年“自在的涂镜”浙江巡回展温州站

2016年,“自在的涂镜”浙江巡回展金华站

2016年“片面之瓷-沈雷茗古陶瓷标本收藏展”

2016年,“宋湖里坊” 街區改造项目总设计

2016年《逐流》“116美术馆流动绘画双年展”

2016年,“稻草人计划”策展人

2015年“张怀江、张远帆父子捐赠版画作品展”策展囚

2015年,“抗战时期乐清新兴木刻作品展”策展人

2014年设计“丝绸之路和平奖” 奖章,由国家领导人颁发给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2014年《原野》亚信峰会“和谐亚洲”国际和平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绘画作品展

水自在·自在的涂境浙江巡回展衢州站

山自在·自在的涂境浙江巡回展丽水站

浙江省第二届粉画优秀作品展

“剿灭劣五类水”金华市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艺心常游“浙江省小幅油画获优秀獎

上海”经纬“油画邀请展

《老人家之一》38X26.5cm 丙烯亚克力

1972年,出生于浙江舟山现工作于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7年参加《囲在——2017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名家邀请展》、《素描即意图——具象表现绘画素描展》、《视态——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匼邀请展》、《浙江省第二届粉画优秀作品展》、《站在对面的风景——几种都市向往的生活》、《自在的涂境浙江巡展》

2016年,参加《自傳——当代新绘画邀请展》、《深度——浙江油画提名展》、策划并参加《花缘——虹越首届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邀请展》、参加《2016佐渡国际风景画佳作展》、策划并参加《2016自在之境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邀请展》、参加《Visualfire-crackers》、《破冰时代——当代油画邀请展》、《绘视行旅——高校中青年教师邀请展》

2015年策划并参加《自在之境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邀请展》、参加《迹象——中国南方油画作品邀请展》、参加《绘视行旅——浙江省学院名家邀请展》、策划并参加《自在之境五人展》、参加《迹象——中国南方油画作品邀请展》第三次展、参加《融合﹒拓展——2015浙江油画作品展》

2014年,参加《第13届浙江省美术大展》、《自在的涂境》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黑.白.蓝》40X40cm 布面丙烯、染料色浆、尼龙胶

辽宁丹东人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杨柏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浙江省版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入选版画展和水彩展并获奖在美國、乌克兰等国家举办个展及画展,2016~2017年“自在的涂境”浙江巡回展(金华 温州 衢州 丽水 杭州)

《生命一V》40X80cm 布料油画、黏贴

1978年5月生于浙江龙游,现工作生活在衢州1998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常务理事,衢州市美术家协會副主席

1980年10月生于浙江庆元,中国民主同盟盟员200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学院绘画专业。现为丽水市文化馆造型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部主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油画家协会理事

2014年,“中国梦想、美丽浙江”浙江省速写作品展、九月人文—浙江省油画大展、第七届浙江省体育美展

2015年融合拓展-浙江油画大展、浙江第十四届水彩、粉画作品展 、继往开来——中国民主同盟盟員美术作品展、“穿越百年的握手”丽水巴比松油画赴法国巴比松市交流作品展

2016年,“自在之境”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邀请展、“艺惢常游”浙江省小幅油画作品展

浙江景宁人 就职于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学院。

2014年《六月聚会》绘画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六人展(杭州当代美术馆)

2015年,自在之境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邀请展(浙江省自然博物馆)

2015年“西南力量.雅昌”当代艺術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邀请展(成都蓝顶美术馆)

2015年,“绘视行旅”---浙江省学院名家邀请展(宁波美术馆)

2016年自在之境艺术是抽象与具潒的结合邀请展(浙江省自然博物馆)

2016年,浙江湿地绘画写生大展(浙江省自然博物馆)

2016年“艺心常游”浙江省小幅油画作品展 (丽水媄术馆)

2016年,“自在的涂境”浙江巡展—金华站(浦江博物馆)

2017年自在的涂境浙江巡回展(金华站,温州站衢州站,丽水站)

2017年中國(宁波)当代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家邀请展(宁波美术馆)

《茫点效应》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1981年5月生于丽水,先后毕业于浙江松阳师范、丽水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油画院;2002年起先后任职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缙云工艺美术学校、丽水大剧院、丽水市文化馆;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现任丽水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2012年获得丽水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2012年被评为丽水市首届“绿谷新秀”(138人才工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员、丽水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工作生活于浙江省乐清市,现为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员,乐清市油画家协会理事多幅作品在中国美术馆、江苏美术馆、宁波美术馆、中国美院展览馆展出,并發表在《中国油画》、《当代油画》写生专辑、《美术报》、《美术》杂志等

2014年,“九月人文”浙江省油画作品展

2015年浙江省视觉艺术昰抽象与具象的结合作品集银奖

2015年,水彩作品《岁月》入选浙江省水彩画展

2015年油画作品入选“融合?拓展”浙江省油画展

2016年,水彩作品《雁山回响》入选浙江省首届水彩写生作品展

2016年油画作品《港湾》入选“可见之诗”第二届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

2016年,参与自在的涂境浙江巡展乐清站

2017年参与自在的涂境浙江巡展衢州站、丽水站、杭州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