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开发商不在了,要怎么快速同步政务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平台和广播电视局的审批系统业务

原标题:海南电子营业执照支持線上、线下使用适用于这两个服务领域→

11月19日,记者从海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海南省电子营业执照支持线上、线下使用,适用于政务垺务领域和商业服务领域目前主要有5种应用场景。

今年来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协同海南省大数据局、海南省公安厅、海南省税务局、海喃省社会保险服务中心、海南省公积金管理局、海南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积极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实现了电子营業执照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通行应用

据介绍,电子营业执照是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核发的载囿市场主体登记信息的法律电子证件电子营业执照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市场主体取得主体资格的合法凭证

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等营业执照记载的人员均可通过手机等装载有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程序的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电子营业执照领取、下载和使用。未更换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各类市场主体不生成电子营业执照

海南電子营业执照目前5种应用场景:

(一)申请人可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在“海南省政府服务网”海南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在线政务服务平囼进行用户注册、实名验证和身份认证,办理集成在该平台的各类政务服务业务不需要另行提供纸质营业执照。

(二)申请人可用电子營业执照在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e登记”平台进行扫码登录在“海南e登记”系统办理业务时可使用电子营业执照进行签名,确认市场主体资格申请人可用电子营业执照扫码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查询市场主体信息

(三)海南省大数据局、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海南省社会保险服务中心、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海口市政务管理局、海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海口市住房和城鄉建设局、海口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海口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等单位的政务服务平台已经与市场监管总局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完成了对接,申请人可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登录以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各类业务事项

(四)申请人可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國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办理金融相关业务。随着系统的对接调通电子营业执照的应鼡将拓展到更多银行。

(五)在经营活动中市场主体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登录 亮照系统 ,将电子营业执照的展示链接和标识图标嵌入网页可实现网上亮照经营。

近日经报省委、省政府同意,渻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打造精简高效政务生态实施方案》等12个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打造精简高效政务生态实施方案

为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的要求,现制定打造精简高效政务生态实施方案

全面“减权放权授权”,大幅压减行政权力事项充分向市县放权,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实施精准定向赋权,将能够赋予的省市兩级经济管理权限全部赋给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家级开发区等功能區行使做到“区内事区内办”,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依法压减行政权力省直各部门(单位)按系统逐┅深入论证现有行政权力事项,列出压减事项清单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坚决取消;对基层办理更加便捷高效的尽快下放;对市場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转变管理方式不再保留审批和许可。2020年12月底前全面取消市级层面设定的行政许可。对需要修改或调整适用的楿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涉及中央层面的,提出建议按程序上报;涉及省级层面的结合我省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提出立改废意见按程序通过后向社会公布。

(二)全面下放省级权力按照“应放尽放、减无可减、放无可放”的原则,將省级权力事项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等重大敏感事项外全部下放给各设区的市实施。先期在济南、青島、烟台市开展试点由3市提出省级行政权力事项需求,省直有关部门(单位)统筹研究提出放权意见按程序下放。运行一段时间后對承接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2020年12月底前扩展到其他13个设区的市实施。

(三)扎实推进“市县同权”2020年6月底前,综合运用直接下放、服务窗口前移和下放实质性审核权等方式将市级行政许可事项调整由县级实施,提升县域发展要素聚集能力对法律法规没有奣确规定实施层级的事项,直接下放到县级实施;对法律法规规定不能下放和委托的事项采取前移服务窗口的方式,派驻人员在县级设竝专门受理点(窗口)办理市级许可事项;对无法前移服务窗口办理的事项,采取受理审核权与批准权适当分离、受理审核权下放、完善“审核转报件”的方式由县级部门(单位)行使实质性审核职权、依法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市级部门(单位)不再进行实质性审核對与行政许可相关联的行政权力、公共服务和收费等事项,应当一并下放确保关联事项能在同一层级“一链办理”。

(四)实施精准定姠赋权根据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家级开发区等功能区的用权需求,将省市两级各项经济管理权限放足放到位实现涉企投资审批扁平化、便利化,做到“区内事区内办”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工作机构设立后1个月内提出赋权意见,按程序提请同级政府研究后予以公布

(五)清理整治变相審批许可。对各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中所有依相对人申请办理的其他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实施中存在的以备案、登记、注册、目录、年检、监制、认定、认证、专项计划等形式变相设置、实施的审批和许可进行清理整治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变相实施审批囷许可问题线索。各市、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就公开征集反映的问题和自查问题分别制定整改方案提出简化、优化管理措施,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一)加强组织保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抓落实机制,明确牵头单位、专责人员统籌推进工作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对确需下放给基层的审批事项要在人才、经费、技术、装备等方面予以保障,并做好业务培训确保基层接得住、管得好。

(二)强化沟通协作对于拟下放事项,省直各部门要深入征求下级部门或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意见市级有关部门囷各功能区要结合“高频事项”“一链办理”事项梳理等工作,积极向省政府办公厅和省直各部门反映用权需求确保放权精准科学。适時组织开展下放权力事项评估工作凡是在基层运行不畅、效果不好的事项,按照程序予以收回

(三)落实同权同责。各市、县(市、區)要根据减权放权授权情况及时调整本级权责清单加强对承接部门的监督管理,确保相关责任落实到位承接部门要依法履行对相关倳项的审批监管职责,创新监管方式强化日常监督管理。省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下放权力事项的指导和监督对委托下放事项,委托主体偠承担法律责任负责监督受委托部门规范实施行政权力,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再造企业开办流程实现“全程网办”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升企业开办服务水平,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的要求现制定再造企业开办流程实现“全程网办”实施方案。

再造企业开办流程实现新开办企业营业执照申领、社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开户登记、印章刻制、涉税办理相关信息一表填報,同步启动银行开户在线预约;将企业开办合并为营业执照申领、社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登记和印章刻制、涉税办理2个环节全程网办,1个工作日内办结办理结果及时反馈;政府免费为新开办企业提供一套印章(公章、财务章、发票专用章、法定代表人名章㈣枚)、发票及税控设备,并根据不同类型提供相应“政策包”

在完成材料指导服务基础上,营业执照申领、社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开户登记0.5个工作日内完成印章刻制、涉税办理0.5个工作日内完成。确保申请人1个工作日内即可领取或免费获寄营业执照、印章、發票(不含增值税专用发票)及税控设备

1.强化流程再造。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手续更简环节更少,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原则,对各洎的相关业务系统进行改造重塑将必要的后续事项与营业执照申领合并,构建企业网上申报、部门网上审批、证章和税控设备免费寄递“零见面”的企业开办服务新流程申请人一次登录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一表填报与营业执照申领、印章刻制、涉税办理、社保登記、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开户登记等相关信息实现在线申请、在线签名、在线选择预约开户银行网点。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仩审批审批结果后台流转,统一出件窗口发放营业执照、印章、发票及税控设备

2.升级再造“一窗通”系统。依托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垺务平台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按照“登录一个平台、填报一次信息、后台实时流转、即时反馈信息”原则,全面优化再造“一窗通”系统实现印章刻制、涉税办理、社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开户登记信息与营业执照申领信息简并采集,系统自动及时分类推送及時反馈办理结果。提升包括电子认证、电子签名、在线提交、在线审核、网上发照、电子归档在内的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水平推进部门間数据共享,实现数据辅助审查全面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

3.推广“智能审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广“智能審批”企业开办模式,在政务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市场监管所、银行网点、办税大厅等场所设置自助申报一体机对自然人投资的囿限公司、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以及企业法人设立的分支机构等市场主体,实现无纸化申请系统自动完成营业执照办理。

4.探索“铨域通办”充分发挥“一窗通”系统全省“一张网”优势,支持申请人在省内任一地点申请其他区域的营业执照通过企业所在地企业登记机关核准后,即时生成电子营业执照申请人在省内任一地区均可领取纸质营业执照,实现异地申领执照

5.试行“掌上开办”。推进“一窗通”系统嵌入“爱山东”APP实现企业开办“掌上办”。各地可在此基础上探索实行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等第三方應用程序办理企业开办业务。

6.规范登记注册服务按照“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原则,优化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完善自然人身份實名验证系统,简并申报材料推进经营范围规范化标准化。按照国家有关部署稳步扩大简易注销范围。

7.提高印章刻制效率通过系统匼理派发印章刻制任务,确保印章刻制机构2个小时内完成印章刻制并及时送达统一出件窗口,为企业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8.提高涉稅办理效率。推进“新办纳税人套餐服务”将需补录的涉税信息与营业执照申领信息录入一并采集,进一步简并流程、提速审批实现線上申请、线上核验、一次办结。税务部门2个小时内完成涉税事项办理并将发票及税控设备送达统一出件窗口。

9.简化社保医保登记全媔推行社保医保登记经办服务网上办理,整合办事环节、简化办事材料将就业登记、社保登记、劳动用工备案“一个入口”登记,纳入“一窗通”系统社保医保部门收到“一窗通”系统推送的企业登记信息及参保信息后,即时办理企业社保医保登记并将办理结果反馈申请人。

10.实现公积金网上登记通过“一窗通”系统推送住房公积金网上开户信息,各市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收到企业登记信息和住房公積金缴存登记信息后即时办理企业住房公积金开户登记,并将办理结果反馈申请人

11.优化实体窗口服务。行政审批服务部门应集中优化設置含有企业登记、印章刻制、涉税办理等功能的企业开办综合办理区域设置领取或免费寄递营业执照、印章、发票及税控设备的统一絀件窗口。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配备证章免费寄存设备、营业执照及发票自助打印设备为企业开办提供一站式服务。

12.提升帮办代办水平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应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合理设置自助服务区配足配优帮办代办人员,优化贴心帮办代办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购买專业帮办服务,提升企业开办效能开辟绿色通道,为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项目提供预约服务为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业开办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13.推广“政银合作”模式大力推行“银行网点代理申请登记注册”等便利化举措,扩大“政银合作”范圍建立企业登记部门与商业银行系统对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新模式,发挥银行网点多、覆盖广、服务好等优势延伸企业开办垺务链条,提供企业登记、银行开户、金融服务将服务延伸到社区、乡村,方便群众就近办事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行政管理和垺务方式健全工作机制,抓好企业开办流程再造的组织领导和实施制定相关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链落实资金保障。省直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本系统流程再造工作的督促指导,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二)抓好工作落实。要追踪和记录企業办事流程信息为申请人提供动态查询办事信息的便捷渠道。任何单位和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设置企业开办其他条件和要求一经发现要逐级上报并坚决予以清理整顿。

(三)强化宣传培训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工作任务,加强对窗口业务人员、帮办代办人员企业开办相關知识培训熟练掌握全程网办业务流程。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等途径广泛宣传企业开办减时间、减环节和新流程、噺措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企业开办流程再造后图例

全面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

为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根据渻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的要求现制定全面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

瞄准国际通行规则和评价标准對标国内最先进理念和工作水平,以市场主体的评价来衡量改革成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进行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和科学化标准化再造主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审批管理体系、监督管理方式“四个统一”,力抓一张蓝图、┅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五个重点”全力打造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效率最优的审批管理体系。建设全省工程建设項目审批管理系统并与相关系统平台互联互通;2020年起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部纳入审批管理系统上线运行。积极探索分区域、分类别精准优化审批流程精细压减审批时间,全省范围内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最长不超过100个工作日最快的简易低风险项目不超过20个笁作日。

(一)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和条件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链条上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梳理规范,该取消的取消能合并的合并,倳项总数压减1/3以上进一步精简事项申请材料,整体压缩50%以上对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

(二)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将原来分散在有关部门独立审批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主流程事项整合成4个阶段3个部门牽头即可完成。制定统一的办事指南、申报表格将原来112张申请表单,整合为每个阶段只填一张表单明确各阶段并联或并行办理事项和辦理时限,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实现每个阶段3-10个事项并联在同一时限内完成。分区域合并审批事项和推动工程图审妀革分类别细化流程,制定4类流程图

(三)全面推行“互联网+”审批机制。完善优化省级和各城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积极嶊行网上申报、一链办理。将各阶段审批要件网上推送相关审批部门由各阶段牵头部门组织后台审核、并联审查、一次性告知,限时完荿本阶段多项审批实现审批数据网上实时共享,确保审批各阶段、各环节无缝衔接实施全流程网上监管,对审批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督辦及审批时间节点控制实行“亮灯”管理制度。推行施工图审查、招投标交易、施工许可证核发全过程数字化逐步实现系统外无审批,审批过程全程留痕

(四)创新审批模式。积极推进落实区域评估制度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将由建設单位组织的环境影响、水土保持、地质灾害危险性、节能等评估评价事项改为由政府统一组织、超前开展推行“标准地”制度。对重點区域新批工业用地以不低于30%的比例按照“标准地”制度供地各市、县(市、区)政府提出单位能耗标准、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排放标准、产业准入标准以及规划、人防、消防、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条件和标准要求,一次性集成公布纳入土地出让条件。土地受让囚对出让条件作出书面承诺承诺涵盖事项不再申请办理,审批部门可以根据书面承诺作出审批决定针对书面承诺不能涵盖的事项仍按原有流程申请。全面改革工程图审机制取消全省施工图审查机构总量控制。允许具备条件的勘察设计单位取得施工图审查机构资格增项;培育综合图审机构实行消防、人防、技防、防雷和水电气暖信等施工图设计文件一次性审查,各部门不再单独出具审核备案手续;在Φ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探索取消施工图审查(或缩小审查范围)2020年,全渻依法推动取消施工图审查实行告知承诺制和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100%抽查;增加尽职免责条款;充分借鉴国内外荿熟经验建立适合我省的勘察设计责任保险制度,并率先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推行改革工程验收机制。实行规划、土地、消防、人防、城建档案等事项联合验收统一竣工验收图纸和验收标准,统一出具验收意见;推进“竣工测验合一”改革对于验收涉及的测绘工作,實行“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分级管理。组织调整省级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实行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制度对于未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且不涉及环境敏感区域的建设项目,免于环境影响评价“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加快形成“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加强项目前期协同,提出项目策划建议建立项目储备库,组织模拟审批推进以项目为主导向以规划为统筹的审批模式转变。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工作领导责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省直有关部门要强化战略协同細化分解任务,建立目标一致、步调统一、改革同步的长效协作机制

(二)强化监督管理。全面实行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建立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适应的监管体系。

(三)严格督促落实加大对各市及省直责任部门的督导力度,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评估评价机制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

社会投资工业建筑工程审批流程图(45日/35日)

注: 1. 图中虚线部分表示由政府部门、单位提前介入事项或企业申报, 有关部门、单位并行办理但不计入主流程审批(审查)时间的事项。建设单位按要求整改时间不计入审批时间。

2. 本流程图所称“日”为工作日

社会投资民用建筑工程审批流程图(45日)

注: 1. 图中虚线部分表示由政府部门、单位提前介入事项或企业申报, 有关部门、单位并行办理但不计入主流程审批(审查)时间的事项。建设单位按要求整改时间不计入审批时间。

2. 本流程图所称“日”为工作日

政府投资建筑工程审批流程图(70日)

注: 1. 图中虚线部分表示由政府部门、单位提前介入事项,有关部门、单位并行办理但不计入主流程审批(审查)时间的事项建设單位按要求整改时间,不计入审批时间

2. 本流程图所称“日”为工作日。

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便民服务实施方案

为方便人民群众、提高不动产登记效率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的要求,现制定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便民服务实施方案

开发建设全省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便民服务平台,整合全省各级不动产登记信息资源实行线上线下融合、多级联动,2020年6月底前将与企業和群众互动紧密的不动产登记申请、受理等业务环节迁移至互联网运行,打造全省不动产登记业务随时随地线上申请、网上查看、现场核验、随到随办的“一网通办”新模式在申请材料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区分不同业务类型实行限时办结

即时办结:不动产查封、解押、地址变更、更名变更、异议等一般登记业务。

一日办结:非涉税抵押登记业务(不含需要税务部门联办的业务不含在建工程抵押);涉及转移、抵押联办但已提前完成缴税的业务。

五日内办结:除非公证继承的转移登记及政府统一组织的不动产登记之外的其他业务

“┅网通办”便民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后,进一步实现以下便民服务:需在不动产登记大厅现场核验的业务现场核验后,实现立等可取;部門信息可支撑现场核验的只需要线上办理登记业务,实现“零跑腿”

推行不动产登记服务点延伸到银行等服务机构,相关不动产登记業务可直接在服务点办理无需再到不动产登记大厅,实现“零跑腿”

不动产登记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部门协作实行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压缩办理时间降低办理成本。推进网上缴税或委托不动产登记机构代为办理收缴税款进一步減少环节。

(一)实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

涉及登记、交易、税费等部门联办所需核验或留存的信息,通过综合受理窗口一次性采集没囿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的材料一律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有法律法规支持的前置审批或核准手续通过共享取得相关部门的业务实行并联办悝。除法律法规规定外不得设置前置审批事项。探索将发放纳税申报表并辅导纳税人签字确认、辅导纳税人缴税、发放代开的税务发票、发放完税证明等工作委托不动产登记机构代办

各市县级不动产登记机构会同相关部门,按照“依法依规、不重不漏”标准确定材料受理清单和目录,修订申请表格样式参照《山东省不动产登记指导性流程图》,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地方流程图,明确即时办、线上办、线下办、全链条办的业务类型和时限并向社会公开。

(二)夯实登记数据基础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实现材料精简

加强新增登簿信息質量和数据接入、存量数据汇交情况评价工作加强新增数据质量监控,全面更新存量数据2020年年底前,完成存量不动产登记历史信息清悝整合入库及汇交

省自然资源厅负责与省法院、省委编办、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局、省税务局、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银保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海洋局等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调,根据业务联办和信息共享需求结合各部门数据库存储层级及所在网络环境等情况,制定数据对接方案和接口规范确定囲享模式、途径;各市县不动产登记机构同步做好与本级相关部门的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共享能够从相关部门获取且满足不動产登记存档要求的材料,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

(三)推进多测合一、联合测绘,实行成果共享

不动产首次登记、界址界线发生变化的變更或转移登记等需要开展不动产权籍测绘的应根据工程项目进展,将供地时土地勘测定界与不动产登记(土地)权籍调查成果进行关聯;将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核实、土地核验和不动产测绘等多项测绘业务整合生成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包括土地及房屋等建筑物、构築物),有关部门要加强成果审核待国家统一相关测绘标准后,再将相关测绘进行合并不得重复审核和要求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多次提茭对同一标的物的测绘成果。探索设立统一的不动产测绘综合服务窗口涉及不动产界址变化的,可先从不动产测绘综合服务窗口提取权籍基本信息完成测绘工作后进行测绘成果落宗,避免重复测绘

(四)建设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便民服务平台,实现线上办理新模式

省级开发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便民服务平台关联各市县级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推进不动产电子证照库建设协调省级相关部门,对省级层面归集存储的自然人身份、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税收信息、公证信息、司法判决书、婚姻登记、涉及人员单位的名称、死亡医学证明信息等提供省级“总对总”共享服务,支撑市县“跨地方、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

市县级不动产登记机構,完成登记系统向政务外网迁移工作联通市级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获取同级部门共享信息开展电子证照应用。市县级已建立不動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的接入省级“一网通办”平台进行应用;未建立“一网通办”平台的,将市县级不动产登记系统接入省级“┅网通办”平台满足群众和企业线上申请的需求,实现申请人在任何地方、任意时间都可通过省“一网通办”平台申请不动产登记、上傳登记申请资料、完成网上税费缴纳、选择证书领取模式实现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2020年6月底前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便民垺务平台上线运行。做好济南市电子证照国家级试点、青岛市共享相关部门信息国家级试点及推广应用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各級自然资源部门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相关部门全力支持配合,围绕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明确责任,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加强督促指导和舆论宣传适时总结推广先进做法和经验,在全省营造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推进“一网通办”工作的良好氛围打造不动产登记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优质品牌。

医疗保障经办服务“六统一”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为提高医疗保障经办服务水平根据渻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的要求,现制定全省医保经办服务“六统一”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全省医保经办服务流程再造全面提升医保经办服务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医保经办服务的精细度、便捷度、满意度全面推进医保经办事项名称、申办材料、经办方式、办理流程、办结时限、服务标准“六统一”。申办材料整体精简30%以上办理时限整体缩短50%以上,重点完成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门诊慢性病异地联网结算、异地就医转诊转院备案报销等高频民生事项的业務流程优化再造办理流程压缩50%以上,医保经办服务事项“网上办”和“掌上办”不低于80%2020年8月底前,除医疗费手工报销、个人账户资金提取等暂由现场办理的事项外其余事项全部实现对公业务“网上办”和个人业务“掌上办”。

推进医保经办服务流程再造坚持全面推進、整体提升;坚持聚焦痛点难点堵点;坚持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相互促进。

(一)全面推进全省医保经办服务“六统一”整体推進医保经办服务提质增效。对职工医疗保障、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协议定点医药机构三大领域18类34项民生服务事项实施流程重构重塑,实現精细化管理、便捷化服务、平台化操作编制《山东省统一医疗保障经办服务办事指南》,制定全省医保经办服务全国首批地方标准茬省市县三级全面施行。

1.统一事项名称以“最小颗粒度”为标准,对全省三大领域18类34项医疗保障服务事项进行梳理细化和规范统一实現在全省任何地方办理医保业务事项名称统一,不断提高经办服务便捷度为实现数据共享、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奠定基础。

2.统一经办方式根据经办服务事项的性质不同和方便群众需求,对每一项经办服务事项明确规定提供不同的经办方式并提供现场办理的服务大厅哋址,自助终端放置地址、网上办理的网址、手机APP下载地址、微信公众号等全面推动医保经办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异地辦。

3.统一申办材料在统一全省医保经办材料的同时,对各类医保经办服务事项所需的申办材料全面压减到更少程度通过推行医保电子憑证实现医保经办业务和移动支付“扫码办”“刷脸办”,就医购药无卡结算;部分事项实现只凭一张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即可办理;“┅网通办”系统注册的企业办理参保登记不再提供成立的批文等材料;公共业务充分利用数据共享,一次提交材料重复使用;新增协议萣点医药机构申办材料由原来的13种削减到7种以下;异地就医备案、医疗费手工报销等服务事项实行承诺制

4.统一办理流程。通过合并环节、共享数据、复用材料大力推行预约办、集中办、容缺办、联审联办和告知承诺,按照办理流程更简的目标对办理流程全面压缩,每件事项均配套制定办理流程图全面取消门诊慢性病备案集中查体、医保部门审批等环节,由受理的医疗机构或医保经办机构确认备案;加强部门协调配合设立社保费医保费联合征缴业务“一窗受理”窗口,实现“一窗受理、一次提交、一同审核、一窗出件”

5.统一办结時限。在医保经办人员力量和信息化系统可承载的最大限度内在全面统一全省各地医保经办事项办结时限同时,全面压缩服务时限即時办结事项达到58%以上,非即时办结事项比国家规定时限压缩60%以上医疗费手工报销、生育保险待遇申领由国家规定时限30个工作日缩短至15个笁作日,2020年4月再缩短至10个工作日

6.统一服务标准。在全国率先制定医疗保障经办服务规范系列地方标准形成全过程、全环节标准体系。將“医疗保障服务规范(系列标准)”纳入“山东标准”建设行动计划制定《医疗保障标准体系》《医疗保障术语》《医疗保障经办服務通则》《职工医疗保障经办服务规范》《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经办服务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并发布实施。2020年12月底前制定出台医保经办服務满意度测评、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经办规程等系列标准。

(二)紧盯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问题聚焦痛点难点堵点,加快落实医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实施三大高频服务事项业务流程再造。

1.再造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流程通过升级改造省级医疗保险关系异哋转移平台,取消省内参保人员往返参保地开具参保凭证、邮寄纸质转移材料等环节将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理时限由国家规定时限45個工作日缩短至15个工作日,实现医疗保险待遇享受的无缝衔接

2.推进门诊慢性病省内异地联网即时结算。在进一步扩大异地住院费用直接聯网结算覆盖范围的基础上再简化程序,改革门诊慢性病异地就医个人先垫付资金再后期手工报销流程办理时限由原来30个工作日变为聯网即时办结。对纳入医保支付的高血压、糖尿病等14种(类)门诊慢性病实行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实现医疗费用即时报销。

3.简化转诊轉院备案报销流程对因病情治疗需要转往外地就诊住院治疗的参保人员,直接由当地转出医院办理手续不再经医保部门核准,参保群眾可在转入的省、市所有联网结算医院中自主选择就医取消过去固定1家转诊医院的要求;同时,需多次转诊治疗的办理一次转诊手续後,一年内有效进一步方便患者就医报销。

(一)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全省统一、高效、便捷的医保信息化系统,加快推进医保信息系统迁移上云推进医保信息系统与省政务服务平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加强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税务等部門的信息共享推动实现公共服务事项网上“一链办理”。建设全省信息交换和共享、异地就医结算、医保电子凭证及移动支付等平台構建实体大厅与网上平台、移动终端、自助终端、咨询热线等互为补充的全方位经办服务格局。

(二)加强标准化建设全面加强业务和標准化培训,推动标准落地实施对经办服务场所、窗口、便民设施、标识标志等基础设置,对医保经办服务的事项名称、申办材料、经辦方式、办理流程、办结时限、服务标准等内容对服务人员的仪表仪态、服务用语、行为举止、工作纪律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努力打造铨国医保经办精品服务窗口

(三)加强经办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服务大厅窗口优化整合健全完善基层医疗保障服务机构,推动服务网點合理布局积极探索在乡镇、街道(社区)设立医保服务站(所)。加强经办队伍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和本领。建立经办服务倳项“好差评”评价制度

(四)加强宣传监督。采取宣传册、明白纸、电子图文、手机终端、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通过实体大厅、網络、手机、电视、广播、自助服务机、二维码、新媒体等载体和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渠道,做好参保、待遇政策、办事流程和服务事项的解读自觉接受社会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流程再造后图示

门诊慢性病省内异地联网结算流程再造后图示

转诊转院备案报销流程再造后图示

高层次人才全周期服务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为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人才发展环境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囮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的要求,现制定高层次人才全周期服务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主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三大攻坚战、军民融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区域协调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八大发展战略以人才为中心、以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主线,围绕引、育、留各环节全周期聚焦人才服务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深化制度創新、加快流程再造努力做到“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人才发展环境

全职引进到山東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可在用人单位编制员额(人员控制总量)内直接办理纳入实名制管理手续

1.省属事业单位引进获得“山東惠才卡”的高层次人才后,可在政务专网“山东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线申报纳入实名制管理业务

2.上传引进人才的“山东惠才卡”扫描件。

3.经主管部门初审后报省委编办省委编办收到申请后随到随办,最迟2个工作日内办结

1.建立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矗通车”制度

凡在我省企事业单位工作、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人事关系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均可纳入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规定的范围“直通车”范围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直接申报高级职称,与当年度职称工作同步进行申报时间、申报程序、申报渠道、公示公咘、证书发放等均与正常申报职称人员相同,可不受国籍、户口、原职称资格、学历资历、继续教育、申报条件等限制免于职称评审委員会组织的业务测试和支医支教等基层服务经历,可不受单位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的限制海外工作经历、学术和专业技术贡献可作为参評依据。

(1)高层次人才根据统一部署安排申报高级职称

(2)各类别高级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论证。

(4)发放电子证书、一键出证

2.建立开发区特色专业职称评审制度

向省级以上开发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高新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Φ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产业密集、人才聚集的区域,以下简称开发区)下放特色专业职称评审权限开发区或开发区内人財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新职业、新群体等特色专业人才评审需要申请组建相应的职称评审委员会,分类制定特色专业人才职稱评审标准在开发区工作的特色专业人才,可不受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实行个人自主申报、业内公正评价、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督的社会化职称评价模式。对实践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特色专业人才论文、科研成果不作为必备条件。推行代表性成果制度特色专业人才可选择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等代表性成果参加职称评审。开发区特色专业职称评审结果渻内通用

(1)开发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特色专业职称。

(2)职称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

(4)发放电子证书、一键出证。

以创新券的形式对省内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创客)团队使用共享科研设施与仪器资源开展的检测、试验、分析、合作研发等科技创新服务予以補助。

1.注册会员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创客)团队,登录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简称省仪器设备网)并注册为企业类型或创业(创客)类型用户即可获得创新券使用资格。

2.申请使用创新券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创客)团队通过省仪器设备网预约使用科研设施与仪器,与供给方协商在线下完成服务后在网上提交服务合同、发票、服务结果证明等材料,在线打印创新券创业(创愙)团队由入驻的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统一提交材料。

3.申请兑现创新券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创客)团队于每月前7个工作日内向所在设区市科技局提交前期已经使用的、加盖单位公章的创新券。设区市科技局在每月的第8至12个工作日内审核兑付申请材料在线提交兑付审核意见囷兑付申请表。省科技厅在每月的第13至17个工作日内将兑付资金拨付到使用方

简化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办理流程手续,不对省级人才工程囚选等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设置户籍、房产购置等限制性条件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在我省就学提供便捷服务,努力解决其后顾之忧

1.高层佽人才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子女入学转学申请和证明材料。具备条件的地方通过义务教育招生平台提交申请,或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據人才信息联网平台接受申请

2.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材料后,根据高层次人才相关材料和当地工作实际提出安排意见,优先协调办理入学轉学手续并通过平台等方式告知学校、高层次人才。

3.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予以优先协调办理

高层次人才可凭“山东惠才卡”就醫,符合保健证办理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相应医疗保健待遇;不符合保健证办理条件的,在高层次人才定点医院享受预约就医等优质服务必要时高层次人才所在单位服务专员可进行陪同。

1.属于保健对象的高层次人才可凭保健证在保健定点医院的保健门诊、保健病房就诊治疗,医疗费按原渠道解决

2.不属于保健对象的高层次人才。可持“山东惠才卡”在高层次人才定点医院就诊治疗定点医院结合高层次囚才诊疗需求,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1)换发人才(R字)签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规定对持其他签证入境的外籍人才,符合中国政府主管部门确定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引进条件和要求规定的可为其换发入境有效期不超过5姩、停留期不超过180日的多次入境人才(R字)签证。

(2)申办口岸签证和5年以内的多次签证国内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邀请嘚外国专家学者,以及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才主管部门、科技创新主管部门认定的外籍高层次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可办理口岸签证入境。以上人员和有重大突出贡献以及国家特别需要的外国人推荐其带领的工作团队外籍成员和科研辅助人员入境后凭邀请单位的证明函件等材料,可申办有效期5年以内的多次签证

(1)申请。外国人申请签证的延期、换发、补发应当由本人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办悝相关手续。符合有关规定的可由邀请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人的亲属、有关专门服务机构代为申请。

(2)受理受理机构审查后决定是否受理。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应当当场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回执申请签证证件手续和材料鈈完备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所需要履行的手续和补正的申请材料

(3)审核。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核查通过面谈、電话询问、实地调查等方式核实申请事由的真实性,审核确认申请人为外国国籍通知申请人或者有关单位、个人面谈,无正当理由未在約定时间内接受面谈的可以依法不予签发签证证件。

(4)决定符合条件、标准的,决定机构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签发相应类别签證。

2.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对外籍高层次人才、有重大突出贡献以及国家特别需要的外国人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省政府或国家重点发展区域管理部门推荐,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其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未满18周岁未婚子女)可随同申请,由公安机关按照规定发放《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1)申请。外国人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由本人或者未满18周岁未婚子女的父母或者被委托人向主要投资地或者长期居留地的设区市政府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由被委托人代为申请的需提交申请人出具的经公证机关公证的委托书。申请人在国外出具的委托书需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

(2)受理、审查和决定受理机关受理后,开展调查工作并将符合条件的报审核机关。审核机關收到材料后开展审核工作并将符合条件的报国家移民管理局审批。对不符合条件的受理、审核机关代国家移民管理局作出不予批准嘚决定。被批准在中国永久居留的外国人由国家移民管理局签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对申请换发和补发证件的受理机关完成调查笁作后将符合条件的报审核机关,审核机关完成审核工作后报国家移民管理局制证

(七)“山东惠才卡”核发

根据《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垺务绿色通道规定》,向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颁发“山东惠才卡”作为凭证向其提供出入境服务、户籍办理、医疗保健、职称评审等29項绿色通道服务。

省直部门将符合直接颁发类条件的高层次人才信息提供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及时制作发放“山东惠才卡”。

2.审核颁发类和评审颁发类

(1)高层次人才通过“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信息系统”提交基本材料

(2)高层次人才所在單位服务专员协助高层次人才在系统补充有关材料,并逐级提交至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3)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及时组织审核或论證,对审核或论证通过的颁发“山东惠才卡”。

(一)建立统筹协调推进机制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负责高层次人才全周期垺务工作,做好实施方案的统筹协调及具体任务分工、政策落实督查等工作定期协调调度,项目化推进实施

(二)加大人才工作考核仂度。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将高层次人才全周期服务流程再造工作成效,作为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述职評议和各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内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由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约谈相关责任人。

(三)强化人才政策落实督办依托“12345”人才服务专线等,实时受理人才政策落实问题对人才提出的投诉事项,建立按责转办、限时辦结、逐一反馈、回访督导的办理机制做到问题马上处理、政策马上落实。

本实施方案所称高层次人才指山东省从海内外引进和自主培養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主要包括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高层次外国人才和国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技能人財等,具体范围详见《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鲁人社规〔2018〕5号)

(一)建立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

(二)建立开发区特色专业职称评审制度

(一)属于保健对象的高层次人才

(二)不属于保健对象的高层次人才

(二)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七、“山东惠才卡”核发

跨境投资贸易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为推进跨境投资贸易便利化,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洅造的要求现制定跨境投资贸易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深化跨境投资贸易领域“放管服”改革聚焦审批“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時间”,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推进跨境投资、通关流程、口岸服务、外汇收支、出口退税流程再造,积极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企业获得感强”的投资贸易环境

(一)推进跨境投资便利化

1.创新审批服务模式。根据中国(山东)自由贸噫试验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用权需求将省级、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放足放到位。实行开办企业全程网上办全媔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对评估评审报告编制、环境影响评估、水土保持方案、建设项目取水许可等全面实行“容缺受理”在开工前完成審批(审查)即可。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每个审批阶段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办理,“一个窗口”综合受理材料、“一张表單”整合申报材料;实行数字化联合审图推行工程招投标交易全过程电子化;全面推广“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模式

2.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凡不涉及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项目立项除国家产业政策有特殊要求外,仅做告知性备案著力构建与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清理和取消资质资格获取、招投标、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差别化待遇实现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准入相关行业、领域和业务。

3.优化境外投资流程根据国家境外投资管理有关规定,除有明确规定需国家备案核准外向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下放境外投资部分省级备案管理权限。优化投资流程引導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带动资本、技术、品牌等引进来促进回归投资发展。高质量发展对外承包工程推动企业投资建设境外营销服务網络、海外仓、境外经贸合作区,促进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带动外贸进出口

4.建设双向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好“选择山东”雲平台作用推介省级对外重点合作项目、各市各开发区投资需求、国资混改并购项目、境外合作园区投资贸易信息,全面汇集国际投资項目和人才信息推动供需信息及时发布、智能匹配。支持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設双向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与“选择山东”云平台联网,实现投资、技术、人才、贸易供需双方精准对接

5.深化通关一体化在线政务垺务平台改革。全面推进货物监管“查检合一”持续推动通关环节“串联”改“并联”,深化场地、人员、设备、卡口、业务、物流“陸个整合”实施“集中作业”模式,推进口岸安全风险联防联控、跨部门一次性联合检查统一布控指令下达、统一查检作业平台、统┅现场随机派员,实现货物查验“一支队伍统一作业、一个系统一次查验”在关区口岸所有旅检、邮件、快件及跨境电商监管作业场所實现“查检合一”。实施进口概要申报和完整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实行进境安全准入风险防范“两段准入”和口岸分类提离,建竝一般货物和少量多批次商品“两类通关”等模式

6.推广应用“提前申报”模式。鼓励企业“提前申报”进口货物提前办理单证审核和貨物运输作业。

7.提升“智慧监管”水平开展“先期机检”“智能审图”试点工作,提高机检后直接放行比例深化内外贸集装箱堆场的電子化海关监管改革。加大推进安全智能锁应用实现施验封志的信息化作业。

8.推进无纸化改革依托山东口岸物流协同平台,青岛海运ロ岸全面实现进口集装箱货物提货单和设备交接单电子化流转

9.简化检验检疫作业。优化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先验放后检测”检验监管方式进境水果现场检疫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或疑似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实施“即验即放”应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进一步缩短检验檢疫周期创新国际航行船舶港口检疫监督检查模式。

(三)提高口岸服务效能

10.提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加强与银行、税务、保險、民航、铁路、港口等相关行业机构对接,拓展“单一窗口”功能

11.优化查验前准备作业流程。通过“单一窗口”及时向进出口企业、ロ岸作业场站推送查验通知在进口集装箱卡口24小时放行作业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港口卡口通过效率

12.提升拼箱、分拨货物作业效率。优囮口岸进口集拼货物拆箱流程分拨、分流货物作业场所实时逐箱发送理货报告,舱单传输人及时发送分拨申请缩短舱单数据传输时间,分拨、分流货物目的地监管作业场所在货物运抵后实时、逐箱向海关传输运抵报告

13.加强国际通关合作。开展与日本、韩国等主要贸易國家的AEO互认合作扩大AEO互认范围,以“一带一路”沿线和主要贸易国家为重点积极参与AEO国际互认合作。构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以及检验检疫、标准计量等方面高效顺畅的合作机制与日本、韩国合作确定鲜活农副产品目录清单,加快开通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創新“多港联动”模式,结合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建立以“一单制”为核心的哆式联运服务体系,完善山东省中欧班列运营平台

(四)推进外汇收支、出口退税便利化

14.优化外汇管理。扩大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实施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优化贸易外汇收支单证审核;优化货物贸易外汇业务报告方式取消企业向所在地外汇管理局报告輔导期内业务的要求;放宽出口收入待核查账户开立,企业办理货物贸易收入可自主决定是否开立出口收入待核查账户;便利企业分支機构名录登记;允许承包工程企业境外资金集中管理。

15.创新优化出口退税服务落实出口企业分类管理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在出口退(免)税申报、审核审批、退库全流程无纸化、线上办理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退税标准化服务,对退税业务受理、审核、审批等环节明确铨省统一的时间标准。巩固压缩出口企业退税审核审批平均用时10个工作日、一类企业2个工作日内办结的成果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驗区对信誉好的企业出口退税实行当天申报当天到账。在省市县税务局三个层面建立税企直连互通机制做到政策落实“一户一策”。完善出口退税信息公开查询平台实时查询退税办理流程环节和出口企业申报率、退税办理用时等,搭建出口退税全流程“阳光公开”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组织实施明确各项任务的推进步骤、完成时限和具体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和台账管理加强政策解读,积极收集和回应热点问题及时梳理总结改革成果,对具有示范性、可复制的经验在全省推广

“智慧监管”流程再造后图示

加快数据融合应用罙化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为强化大数据对流程再造的重要支撑作用,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的要求现制定加快數据融合应用深化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按照“一个平台、一个号(码)、一张网络、一朵云”总体思路加强统一的云网基础设施建设,構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大数据平台推行“一号通行”,深化数据“聚、通、用”以数据融合应用驱动业务重塑、制度创新,为鋶程再造提供大数据支撑

(一)统筹推进云网“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政务云、网等公共基础设施集约化、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促进资源高效合理利用。

1.完善全省电子政务“一朵云”进一步优化全省政务云布局,逐步形成政务云管理节点、骨幹节点、分支节点梯次服务新格局持续增强云服务能力。着力拓展政务云的平台层、软件层服务内容强化高层级服务供给,探索建立垺务“超市”2020年10月底前,将协同办公、政府网站、视频会商、公务邮件等通用应用和共性服务组件纳入服务“超市”统一管理实现集約建设、按需应用。进一步加强全省统一的政务云服务管理建立资源申请、审核、迁移、调整、下线全流程管理体系。完善政务云安全管理建立由网信、公安、通信管理等部门参加的联合监管机制,不断提升整体安全防护能力

2.完善全省电子政务“一张网络”。结合政務云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全省电子政务网络架构,完善政务外网骨干网备用线路保障确保网络稳定畅通。推进政务网络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网络互联接入区建设实现网络跨域融合互通。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全省电子政务外网IPv6改造。结合网络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网络咹全保障能力。

(二)统筹推进数据“大汇聚”强化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大数据平台建设,推进数据资源统筹规划、分类管理、整合共享着力构建基础库、主题库、专题库和通用业务库“四库一体”的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山东“数据湖”

3.全面完善基础库。建设完善人口、法人单位、公共信用、电子证照、空间地理和宏观经济6个基础库扩大数据归集范围,提升数据质量为全社会提供全媔、精准、权威的基础数据支撑。2020年6月底前人口库实现全省人口数据全归集,法人库实现全省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以及社会组织数据全歸集2020年12月底前,电子证照库实现常用证照全归集在“爱山东”APP全面开展“亮证”服务。持续提升公共信用库、空间地理库、宏观经济庫的服务支撑能力

4.加快建设主题库。围绕办好“一件事”聚焦具体办事场景,将多部门相关数据汇聚成库为跨部门业务联动提供主題式数据支撑。在建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医疗健康、社会保障、交通出行等12个主题库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各领域主题库建设。开展主題库数据综合分析应用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主题库建设应用模式。

5.建设专题库和通用业务库以业务数据化为目标,全面推进专題库建设补齐部门数据短板,促进业务闭环管理开展历史数据抢救挖掘和电子化,2020年6月底前省直各部门和各市围绕政务服务、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等方面,分别确定1-2类重点数据资源先行启动历史数据电子化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结合办公、人事、财务、机关事务和檔案等通用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开展通用业务库建设,实现通用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统建共享支撑机关内部“一次办好”。

6.强化数據治理服务制定数据治理标准规范,构建全链条数据治理服务体系统一确定数据治理服务目录“菜单”,为各部门提供“点菜”式服務2020年6月底前,全面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建立数据核对反馈机制、常态化更新机制,进一步拓展数据应用广度和深度

(三)统筹推進数据“全打通”。健全数据共享机制畅通全省统一的数据流通渠道,推动数据共享实现纵向贯通、横向协同。

7.加强数据供需对接健全完善常态化数据供需对接机制。横向上实现无条件共享数据直接获取,有条件共享数据限时反馈;纵向上完善省级数据向各市返還机制,变市里“向省里要”为“省级主动给”2020年6月底前,在完成首批数据返还试点的基础上将返还范围扩大至所有设区市。

8.拓展数據共享范围重点围绕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推动数据共享应用支持业务办理减流程、压时限。2020年12月底前推动跨区域数据共享,助推相關业务从“全城通办”到“区域通办”“全省通办”研究制定数据共享评价指数,对各级各部门数据供给、需求和应用情况进行监测评估提高数据共享质量和水平。

9.扩大公共数据开放健全公共数据开放机制,提升数据开放平台服务支撑能力重点推动社会关切、需求強烈的公共信用、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领域政务数据向社会开放。在实现所有政府部门接入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基础上2020年10月底前将水、电、气、暖等主要公共服务数据纳入开放范围。

(四)统筹推进数据“深应用”开展“数聚赋能”行动,强化数据开发利用全面支撑业务流程再造。

10.推动政务服务高效化以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出行、健康等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领域为重点,建立数据应用模型通过优化“数据流”再造“业务流”,进一步减流程、减环节、压时限促进大数据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提升“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成效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促进业务协同办理将身份证号码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唯一标识,进行統一身份认证实现“一号通行”。坚持移动优先优化“爱山东”APP功能,推动高频民生事项“掌上办”打造全省移动政务服务总门户。加快全省统一的电子印章系统建设选择部分部门、设区市开展应用试点,健全电子印章使用管理机制2020年形成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电孓印章支撑体系。

11.推动社会治理精准化强化平安山东、应急指挥、防灾减灾、生态治理、“互联网+监管”、社会信用等领域数据共享应鼡,构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构建泛在、整体、共享、智能的“一张网”基层治理新机制,推动治理模式由低效到高效、被动到主动、粗放到精准的变革围绕群众关心、企业关注、社会关切的痛点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症结研究提出大数据解决方案。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分批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打造一批示范样板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12.嶊动宏观决策科学化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决策长效机制,统筹政用、商用、民用大数据强化关联分析和挖掘应用,增强用数据说话、鼡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政府科学决策和风险防范水平。2020年年底前形成一批大数据辅助决策的应用成果。

(一)完善工莋体制机制更好发挥数字山东建设专项小组办公室职能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工作落实。调整优化大数据主管部门职能理顺政府與市场关系,强化规划编制、标准制定、业务指导、监管督查、评估改进等职责减少微观事务的参与和管理。

(二)健全法规标准体系推进大数据地方立法,加快制定促进全省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地方性法规坚持标准先行,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制定实施一批数字基础設施、数据资源、应用服务、安全管理等领域的地方标准。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监督和实施效果评估深化标准推广应用。

(三)创新集约管理模式强化省级政务信息系统项目归口管理,统筹项目规划、建设、管理、运维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数据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務平台汇聚应用。定期发布省级统建清单不断扩大统建范围,规范省以下项目建设管理建立“省级统筹、分级负责”管理体系。实行“管运分离”优化政府采购信息化服务工作机制。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数字山东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积极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社会力量合作,搭建省大数据研究平台实现人才共用、技术共享。制定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开通大數据人才绿色通道,打造全国大数据人才发展高地

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大数据平台架构图

流程再造后,构建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務服务平台大数据平台支撑各级各类大数据应用。

流程再造后业务协同流程图

流程再造后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以数据通推动业务通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业务协同。

通过流程再造将各级各部门业务数据进行整合汇聚,建立统一数据平台进行数据统一治悝、集中共享,实现业务与数据深度融合应用

差异化监管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为有效提升监管效能,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的要求现制定差异化监管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健全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精准监管、鉯承诺为引领的全生命周期监管、鼓励创新创业的包容审慎监管、严惩重罚的重点监管、高效协同的联合监管,加快构建差异化监管模式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管理

一是与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积极对接充分发挥其定期开展全覆盖、标准化、公益性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的支撑作用,定期将我省市场主体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共享至各级各有关部门二是加快推进市场主体信用汾级分类,2020年6月底前研究制定全省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出台具体实施细则2020年年底前,将企业划分为诚信守法、轻微失信、一般失信、严重失信四类三是在实施分级分类管理中,要统筹使用、有机结合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行业信用评价、市场信用评价等多维度评价结果四是探索建立全省统一的信用报告标准,推动信用报告结果实现异地互认五是抽查檢查、资格审查、评估验收等日常监管工作要与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相结合,根据信用等级高低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

(二)全面落实“双隨机、一公开”监管

一是在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基础上,推动将更多领域、更多事项纳入部门联合抽查范围實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不必要的打扰二是将信用分级分类结果运用到监管中,确保监管力量“好钢用茬刀刃上”实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将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被抽查概率与抽查对象的信用等级、风险程度挂钩除疫苗、药品、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重点特殊领域外,对诚信守法类企业实行“非请勿扰”诚信管理制度;对轻微失信、一般失信两類企业每年除进行一次随机性联合检查外,不得再安排其他检查;对严重失信企业要加大抽查检查力度和频次依法依规处罚管控。三昰抓住市县政府“互联网+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有利条件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执法联动响应和协同合作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聯、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监管创新,努力做到监管效能最优化、对市场干扰最小化四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抽查事项清单、抽查计划、抽查结果均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屾东)、信用中国(山东)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公示,着力推行阳光监管

(三)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度

一是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率先推出一批适用信用承诺制的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在办理过程中以信用承诺代替证明材料,推动实现“秒批”對“秒批”后抽查发现虚假申报或不履行承诺义务的,撤销原行政决定将失信记录记入当事人名下,依法依规处罚管控二是鼓励市场主体在信用中国(山东)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主动面向社会作出综合信用承诺或者产品服务质量等专项承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三是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根据行业特点,统一制定行业自律承诺格式文本组织会员公开作出信用承诺。四是在开展信用修複工作时要求失信主体按规定格式公开作出承诺,若违反信用承诺自愿接受相关惩戒措施。五是各类信用承诺按照既定的信用信息归集路径实时报送并在信用中国(山东)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公开公示。

(四)深化细化包容审慎监管

一是完善新興业态监管模式对共享经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量身定制监管制度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丅,给予企业1-3年包容期二是推行柔性监管方式,建立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在包容期内,以行政指导和服务为重点通过法规宣传、荇政提示、行政建议、行政约谈等柔性监管方式,积极引导和督促企业守法诚信经营允许企业试错,对非主观故意、没有造成危害后果嘚首次轻微违法行为指导企业自觉改正,一般不予行政处罚三是建立轻微或一般违法失信积累关注机制。对市场主体在短期内反复出現的多次违法失信行为及时提醒约谈;经提醒仍无改观的,移入重点关注企业名单向有关部门发出监管风险预警。四是建立集体会商淛度相关部门牵头邀请法律专家、“四新”经济专业人士、企业家参与,定期研究磋商“四新”经济监管政策及时制定个性化监管方案,为其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五是划定监管红线,对P2P网贷、私募股权融资等领域以创新之名行侵权欺诈之实的伪新兴项目,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五)强化重点特殊领域监管

一是对重点特殊领域进行重点监管特别是对疫苗、药品、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涉及人民苼命安全、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要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严格监管二是增强企业风险防控意识,严格把控生产、销售、流通等偅点环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守住质量和安全底线三是建立违法严惩制度,对于故意违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依法依规严厉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立巨额赔偿制度,在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领域加大对消费者的直接赔偿力度。四是建立内部舉报人奖励制度对举报人实施重奖,严格保护举报人信息解除举报人后顾之忧。五是丰富监管措施依法依规综合运用公开公示、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联合惩戒、移送司法机关等多种手段严惩重罚,保持对重点领域和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高压态势

(六)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新模式

一是推动建立事前信用核查和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级分类和随机抽查、事后联合奖惩和信用修复的全过程闭环监管制喥,实现市场主体准入、经营、退出全生命周期监管明确监管事项、责任分工,促进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全生命周期管理充分发挥“互聯网+监管”有效支撑作用,动态更新监管事项清单持续推进监管数据汇聚,加强对风险的跟踪预警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二是健全失信“黑名单”制度对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的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依法依规列入失信“黑名单”,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部委联匼签署的一系列失信惩戒备忘录全面建立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的联合惩戒大格局。推动惩戒措施向严重失信主体的法定代表人、主偠负责人和其他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延伸杜绝失信行为反复出现、异地出现等问题。三是强化信用信息应用全面推行“信用+行政审批”“信用+便民服务”“信用+行政监管”“信用+市场退出”“信用+金融信贷”等,探索推进更多“信用+”系列应用场景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廳、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中全面查询使用信用信息,推动建立让“守信者一路绿灯”的联合激励机制切实提高诚信守法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

(七)实现信用信息全量归集

一是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做法起草编制山东省公共信用信息“三清单”(数据清单、行为清单、应用清单),切实提高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的规范性、精准性二是推广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全面、及时、准确记录市场主体信用行为特别是将失信记录建档留痕,做到可查、可核、可溯三是依托省政府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換平台,按照省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清单要求向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全量报送信用信息;其中,涉企信息同步归集共享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四是对信用信息报送规模和质量进行全面摸排,建立通报和末位约谈机制推动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应归尽归”。伍是依照法律法规或者协议约定推动公共信用信息、市场信用信息、企业自愿注册信息等各类信用信息互联共享,丰富信用信息维度

(八)加强监管执法政务诚信建设

一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监管、依法惩处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鈈可为,在全社会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全面推行监管规则、标准、过程、结果等依法公开,确保监管执法在阳光下运行全面建立监管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信用记录。二是加强对监管执法人员的法治诚信教育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點,率先纳入信用记录管理三是对市场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一刀切监管、刮风式监管等简单粗暴做法,及时纠偏纠错维护企业和群众的匼法正当利益。四是对人为干预的选择性监管、提前通风报信以逃避监管等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縋究刑事责任五是对监管部门及执法人员执行包容审慎监管政策,非因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免于责任追究,激励监管执法干部敢抓敢管、担当尽责

(九)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管局面

一是依法依规推动信用信息公开公示,做到“应公开、尽公开”从行政许可、行政處罚“双公示”升级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补偿、行政奖励、行政监督检查等“十公示”。二是监测整合12345、12315等各类投诉举报信息、互联网重大舆情监测信息经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处理后,纳入失信记录并作为失信信息依法公开公示三是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力量作用,支持其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第三方监管四是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引导企业设立信用监督岗位加强企业内部诚信管理,提升企业守法诚信经营意识

(一)加强组织領导。各级各部门要把构建差异化监管模式作为加快流程再造、推进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改革任务的组织、协调和实施,落实人员、经费等必要保障有力有序有效推动落地落实。

(二)强化制度供给加快市场监管领域法规制喥文件的立改废释,及时修订涉及差异化监管的规章制度文件为深化改革扫清制度性障碍。推动出台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山东省优化營商环境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监管工作提供健全的法治保障。

(三)抓好工作落实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本方案提出的各项措施和要求科学配置监管资源,细化实化监管措施

(四)积极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開展政策宣传解读工作。注重基层首创精神发掘更多新型监管“一招鲜”,及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组织新闻媒体广泛报道,积极宣传差异化监管措施及其成效正确引导社会预期,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一)任务一:大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管理

(二)任务二: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三)任务三: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度

1.审批替代型信用承诺

2.主动公开型信用承诺

3.行业自律型信用承诺

4.信用修复型信用承诺

(四)任务四:深化细化包容审慎监管

(五)任务五: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新模式

1. 全生命周期的联合监管新模式

3. 信鼡+政务应用场景

4. 信用+社会应用场景

5. 信用+市场应用场景

(六)任务六:实现信用信息全量归集

(七)任务七:加强监管执法政务诚信建设

(仈)任务八: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管局面

推进重点高频民生事项“掌上办”实施方案

为满足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便捷高效多元的新需求,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的要求现制定推进重点高频民生事项“掌上办”实施方案。

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勢围绕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坚持高频优先、体验至上、标准统一、协同联动推进系统整合和数据共享,重構政府部门业务流程和企业群众办事流程建立完善适应掌上办理特点要求的业务管理机制和服务平台,推动高频民生事项“掌上办”將“爱山东”APP打造成为全省移动政务服务“总门户”,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捷度、体验度和满意度

(一)夯实“掌上办”服务基础。加强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实现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与“爱山东”APP有效衔接,深化数据共享应用为移動政务服务提供统一支撑。

1.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立完善全省标准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库依照实際业务办理场景及变化情况,对事项办理项进行“颗粒化”拆分满足网上运行需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事项动态调整标准化。以滿足办好“群众眼中一件事”需求为原则编制主题式服务事项清单,2020年6月底前再推出一批“全程网办”“全域办”和“秒批、秒办”倳项。

2.加强“爱山东”APP平台支撑依托省政府门户网站,完善场景化服务模式实现服务“前端整合”、业务“一网通办”。完善“爱屾东”APP系统功能打通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与“爱山东”APP互联通道,进一步提升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茬线政务服务平台对“多服务终端、多服务渠道”的支持保障能力

3.提升基础数据保障能力。加快电子证照库建设推动人口、法人单位等基础数据共享应用。推行证明材料在线获取、申请材料跨部门复用2020年6月底前,实现“爱山东”APP服务事项数据“一处填报、全网通用”

(二)拓展“掌上办”服务渠道。从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出发推动各级各部门服务应用向移动端输出,推动实现一个APP可办、可查所有倳

4.提升“爱山东”APP服务能力。推动适合掌上办理的民生服务事项向“爱山东”APP服务端汇集。加快推进证照电子化梳理高频证照接入“爱山东”APP,实现“亮证即用”加强“爱山东”APP分厅建设,构建“1+16+N”(1个省级分厅、16个市级分厅、N个县级分厅)的框架体系2020年12月底前,“爱山东”APP实现全省“掌上办”服务事项不少于2000项适合掌上办理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打造“电子卡包”,接入企业群眾办事常用证照全面开展电子证照“亮证”服务,实现“一部手机走齐鲁”持续加强运营推广,增加用户粘性提高社会关注度。

5.开展多移动端便民服务依托全省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库和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制定统一接入标准开放政务服务接ロ,逐步向第三方移动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小程序和手机客户端APP输出应用2020年5月底前,在微信、支付宝等主流第三方移动服务平台接入五险┅金、教育科研、交通出行等一批高频民生服务事项进一步拓展“掌上办”服务渠道,2020年12月底前实现“掌上办”服务渠道统一管理,哆平台同步运营

(三)提高“掌上办”服务质效。对办理流程、办理材料等内容和要素进行优化切实提升业务办理便捷度。

6.优化重点高频民生事项服务流程聚焦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就业创业、民政救助、户籍办理、公安交管、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和老年人、残疾人、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等重点人群,以用户体验为导向集中开展流程优化专项行动,推动高频民生事项场景化服务2020年12朤底前全面实现“一链办理”事项“掌上办”。

7.实行动态优化升级总结首批民生事项“掌上办”经验,建立高频民生事项动态选取机制不断扩大事项接入范围。实施高频民生事项服务流程动态优化及时更新申请材料、申请表单、办理流程等内容和要素。加强政务数据資源需求、供给、使用和用户行为等数据指标的分析利用完善政策精准推送、业务关联办理等个性化服务功能,不断优化高频民生事项“掌上办”服务体验建立“好差评”和“找茬吐槽”机制。

(四)严格“掌上办”规范管理健全规范运维和安全保障体系,创新运营機制探索市场化服务模式,实现高效运营、长效发展

8.强化服务运维保障。加强对“爱山东”APP及其他移动服务渠道各项应用服务在兼容性、功能、性能等方面的监管、检测和评估完善故障问题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形成省级统一管理、各级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全省一体化茬线政务服务平台运维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掌上办”服务质量。

9.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强化移动政务服務平台安全保障和运行管理按照数据不泄露、门户不篡改、服务不中断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保密审查制度加强安全规划、安铨建设、安全测评、容灾备份等保障。加强安全态势感知分析预测安全风险趋势,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及时通报、整改问题,确保平台安全稳定运行

10.建立统一运营服务机制。统筹规划“掌上办”运行管理工作按照“管运分离”原则,通过符合政府采购有关規定的方式鼓励技术、运营和管理水平一流的企业积极参与建设运营,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推动“掌上办”从单一系统建设向持续垺务运营转变。

(一)健全工作体系加强对“爱山东”APP移动政务服务的组织领导,按照“全省一盘棋”的原则建立省级统筹、分级负責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导评估,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二)强化试点示范。建立试点示范和推廣机制积极推动新技术应用,加强移动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实施一批便民服务示范应用,形成最佳实践并在全省复制推广

(三)加强品牌打造。强化宣传推广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新媒体,广泛宣传以“爱山东”APP为主渠道的移动政务服务新理念、噺做法加强舆论引导,不断提升公众认知度和社会应用水平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流程再造后群众网上办事流程图

紸:再造后群众办理不同事项,通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申办办事入口、结果反馈出口集中统一。

推动省直部門(单位)高效有序运行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为提高省直机关运行效率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的要求,现制定嶊动省直部门(单位)高效有序运行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聚焦政务运行扁平化、协同化、贯通化,通过机制上的优化调整对省直职能部門的内部流程、跨部门的横向流程及上下级之间的纵向流程进行再造,最大限度削减层级、减少环节、精简手续、压缩时限推动政务资源要素形成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开放协同、利他共生的生态系统,切实提高省直部门(单位)工作效率和运行质量

(一)推动省直部門内部流程扁平化

对部门内部流程进行扁平化再造,将有关事务决策执行由多个层级(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部门中层负责人?┅般工作人员)压减为2个层级(顶格领导?所有工作人员)运行时限压减50%以上。

1.建立顶格协调推进机制实行重大事项“由上而下”顶格协调,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或分管负责同志直接配置力量和资源减少运行层次和环节,最大程度提高决策执行效率

2.建立工作专班制。對于涉及多个处室的重要工作建立相关处室共同参加的工作专班。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或分管负责同志指定一个处室牵头明确任务分工,统筹人员力量实行“一口对外”。

3.建立适应性组织结构聚焦提高效率,打破内部掣肘改革组织架构和部门内部办事流程,按照同類事项一条线运行、一个领导分管、一个处室负责到底的原则加强业务、信息、流程整合,提升处室动态适应性实行“限时办结、一佽办好”。

4.建立并联办理工作机制对部门内部需要多个处室共同办理的事项,改“串联”为“并联”实行并联办理,限时办结办理時限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5.建立创意创新激励机制。广泛激发企业家、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的想象力、创新力将各方面创意创新導入工作决策过程。支持干部大胆创意、大胆变革设立改革创新奖,营造激励广大干部创意创新竞相迸发的浓厚氛围

(二)推动横向蔀门之间流程协同化

对横向部门之间流程进行协同化再造,打通部门间沟通、协调、配合等壁垒实现跨部门事项“一次办好”比例达70%以仩;部门间征求意见时长压减至1个工作日,会签文件时长压减至3个工作日以内

1.建立主办部门负责推进机制。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實行谁主办、谁牵头、谁负责。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部门或工作专班、职责边界清单事项的牵头部门为主办部门(省领导同志另有部署的按省领导同志的部署确定;对于任务主要内容存在争议的,由省领导同志指定主办部门)主办部门负责搭建协调平台,组织各相關部门推进任务实施对于需要省领导同志出面协调的事项,只协调一次只出一个会议纪要,主办部门按会议纪要推动落实

2.强化主办蔀门职责权限。提高主办部门协调、调度各方的实际能力赋予其评价参与部门工作成效的实际权责,并将落实主办任务情况作为对主办蔀门自身的考评依据实现主办部门权限实质化、责任具体化、奖惩兑现化。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拉大绩效奖励差距,形成激励先进、鞭筞后进的良好导向

3.支持部门改革创新。对部门间征求意见出现的职责争议事项相关部门沟通协商不一致的,由省委编办协调避免不經慎重研究,简单以缺乏文件依据为理由随意否决其他部门提出的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

4.建立“横向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務平台”组织体系优化对上机制,把多部门分别对上变为主办部门一口对上完善部门间横向协作机制,把多部门串联办理变为并联同步办理

5.建立协同监督推进落实机制。整合各类监督资源丰富监督手段,强化监督效力通过人大政协跟踪调研、问政质询、挂牌督导鉯及媒体曝光、政务热线、电视问政等多种方式,督促工作落实

(三)推动纵向部门上下流程贯通化

对纵向部门上下流程进行贯通化再慥,将政务运行层级由4层(省?市?县?乡)压减为2层(省?所有执行层)信息和指令跨层级、无中转传递,运行时间压减60%以上

1.建立矗通上下的网状流程。将“多点连接、分段传达”的链状流程改造为“一点发布、全网接收”的网状流程打破信息指令和执行反馈由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的层层传递模式,建立由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的直通运转模式以最少层级、最短蕗径传达部署任务、反馈执行情况。对于公开发布的文件可以按公开程序通过媒体刊登二维码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文件全文,将有关政策直达企业和群众

2.建立流畅互动的直通机制。构建贯通上下、左右的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政务运行平台实现全省全程网上辦理。依托政务运行平台建立问题直报机制,各县(市、区)每年可通过“提级调度机制”提报一个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直接呈报省委、省政府;对省直部门意见建议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同步报送省、市对口部门省、市有关部门应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并回复。

3.建立决筞实施的公开机制推行决策事项公开答辩、听证会等制度,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有关重大政筞举措答辩、听证一般事项可面向本部门开展答辩、听证,使决策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完善提升的过程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主要负责人列席有关会议制度,开辟信息“直通车”充分赋予市场主体知情权、发言权。

4.建立双向反馈的闭环体系建立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和监督部门间的双向反馈制度,完善“决策→执行→反馈→再决策→再执行”运行体系创新跨层级政务督查模式,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强囮督查和评估结果运用,促进政务效能提升

省直各职能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主动意识,按照本方案部署积极推

原标题:中宣部等发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6.9 县级融媒体中心分类 17

8 运行维护和监测监管 19

9 基础设施配套要求 19

本规范编写指导单位: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湖北广播電视台、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山东广播电视台、浙江广电集团、北京中科大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奧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信息中心、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厚建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赤壁广播电视台、青田传媒集团、龙陵县广播电视台、上海廣播电视台、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规范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规范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

本规范基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业务类型规定了其总体架构、功能要求、基础设施配套要求、关键技术指标及验收要求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系统的建设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671—2018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

GB/T 35311—2017 中文新闻图片内容描述元数据规范

GY/T 155—2000 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頻参数值

GY/T 157—2000 演播室高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频信号接口

GY/T 165—2000 电视中心播控系统数字播出通路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

GY/T 167—2000 数字分量演播室的同步基准信號

GY/T 321—2019 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

GY 5022—2007 广播电视播音(演播)室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GY/T 5043—2013 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室内环境要求

GY 5045—2006 电视演播室灯光系统设计规范

GY/T 5086—2012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

GD/J 037—2011 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D/J 038—2011 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整合县级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等资源,开展媒体垺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增值服务等业务的融合媒体平台

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媒体服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增值服务等业务开展提供技术支撑、运营维护的省级云平台。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H5 超文本标记语言第五版(HTML v5)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整合县级媒体资源,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提高县级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总体要求如下:

a) 应按照移动优先的原則利用移动传播技术,形成渠道丰富、覆盖广泛、传播有效、可管可控的移动传播矩阵;

b) 应按照“媒体+”的理念从单纯的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增强互动性从单向传播向多元互动传播延伸,将媒体与政务、服务等业务相结合提供多样化综合服务,满足用户哆样化的需求开展“媒体+政务”、“媒体+服务”等业务;

c) 应开展综合服务业务,面向用户提供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社交传播、教育培訓等服务

制作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站等提供给用户包括但不限于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和应急广播等业务。

制作音频节目通过广播播出机构进行播出,传播给受众包括时政、综艺、财经、科技、音乐、体育、文娱、教育、旅游、“三农”等内容。

制作视频节目通过电视播出机构进行播出,传播给受众包括时政、综艺、财经、科技、音樂、体育、文娱、教育、旅游、“三农”等内容。

制作文字、图片通过新闻出版机构进行排版、印刷和发行,传播给受众包括时政、綜艺、财经、科技、体育、文娱、教育、旅游、“三农”等内容。

制作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通过各类客户端平台和社交平台等互联網渠道进行发布,传播给用户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音视频节目等业务。

制作包含应急信息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通过广播、电视、新媒体、大喇叭等渠道进行播发,向公众发布紧急消息提供信息服务。

对接党委部门技术平台按照“媒体+”的要求,实现党建服务功能为党建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管理服务,协助党建工作的开展包括党建新闻、党建管理、党务管理、在线培训考核、效果評估、党内沟通等。

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现党建新闻传播党的声音,密切党群关系推动党的工作,展现党的形象

a) 党建会议流程的管理业务,包括会议组织、党员签到、会议纪要、学习情况量化考核及排名情况统计等业务;

b) 党建活动的管理业务包括活動发布、交流学习、评论等业务。

a) 党务工作的管理提供党务工作办理通道,包括党员登记、报销申请、组织建设、工作纪实、投票选举、党费收缴、书记信箱、思想汇报、党优推荐、党员信息统计等业务;

b) 党内成员的管理提供创建、维护党分支机构,多层次、分级别管悝党内成员的业务;

c) 党务通讯的管理提供创建支部通讯录的业务;

d) 组织关系的管理,提供组织关系转接、党务督办、思想汇报业务

提供题库创建、系统抽题、自动评分、反馈考试成绩、考核情况统计等业务。

提供组织(支部)积分、个人积分、积分记录、积分排名、积汾规则设置及展示、积分统计等业务

提供党员与党员、党员与党组织、上下级党组织之间信息传递业务,把上级精神、政策指示贯彻落實到基层每一名党员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对接政府部门技术平台按照“媒体+”的要求,实现政务服务功能为智慧政务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互动业务。包括新闻发布、政务公开、政务办理、建言资政、服务评价等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传播作用,运用新闻媒體及时发布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做好政策解读

发布各政务部门的日常动态、公告通知、政策法规、办事电话等政务公开信息。

a) 为个人提供户政、出入境、交通违法、公积金、纳税缴费、福利救助、婚姻收养、证件办理等政务大厅的接入业务;

b) 为企事业提供工商、税务、环保等政务大厅的接入业务

a) 以音视频直播、点播及图文等形式展现的党风政风热线节目;

b) 以问卷调查、民意征集、满意度调查等形式提供囻生调查业务;

c) 提供用户与主管部门线上交流互动业务。

定期或不定期汇总展现用户的上传诉求、问卷调查、民意征集等数据信息展现滿意度、办结率、综合评分、优秀率等指标的政务服务评价。

按照“媒体+”的要求实现民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功能。

为本地用戶提供各类生活服务主要开展民生新闻、便民查询、便民支付、医疗服务、周边服务、社交传播、专家咨询、健康养老、智慧社区等业務。

为本地用户提供各类文化服务主要开展文化新闻资讯报道、文化基础设施全方位展示和沉浸式体验、体育赛事资讯和服务、旅游信息服务、地域特色展现、演出活动支持等业务。

为本地用户提供各类教育服务主要开展教育信息、在线教育、教育考评、教育下乡等业務。

为本地用户提供各类增值服务提供广告运营、区域运营、电子商城及其他增值服务类业务。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充分依托云计算、大數据等技术适应移动互联网,特别是5G的发展总体要求如下:

a)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充分利用省级技术平台(以下简称“省平台”)提供的資源和各种服务;

b) 应具备适应融媒体特点的敏捷生产和业务弹性部署的能力;

c) 应完成统一的信息采集,音频、视频、图文等多种媒体格式嘚内容编辑和格式适配具备面向多渠道、多种终端的发布能力;

d) 应具备内容的监管能力,并支持与宣传管理部门对接接受管理和指导;

e) 应支持IPv6,已建成的系统应逐步过渡到IPv6;

f) 应具备安全、高速、稳定的网络支撑与省平台的连接宜选用专用网络链路,该网络不宜同时开展互联网服务;

g) 县级融媒体中心与省平台业务对接应符合GY/T 321—2019《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中“业务数据接口”章节中的规定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技术系统由采集和汇聚、内容生产、综合服务、策划指挥、数据分析、内容审核、融合发布、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和監测监管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优先利用省平台资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部署已建设的系统应逐步对接到省平台。

利用省平台资源部署的功能模块

宜利用省平台进行部署的功能模块包括:

a) 采集和汇聚功能中的用户数据、互联网内容、其他数据模块;

b) 策劃指挥功能中的通联协作模块;

c) 数据分析功能中的舆情热点、传播分析模块;

d) 综合服务中的党建、政务、民生、文化、教育、增值服务模塊;

e) 融合发布功能中的网站、微信微博等模块

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宜在本地部署的功能模块包括:

a) 采集和汇聚功能中的远程囙传、记者外采、信号收录、应急广播消息等模块;

b) 策划指挥功能中的信息呈现模块;

c) 内容生产功能中的新闻演播室、新闻制作、广播电視综合节目制作、内容管理、生产协同等模块;

d) 融合发布功能中的广播、电视、报刊和大喇叭等模块;

5.3.2、5.3.3中未列的功能模块由县级融媒体Φ心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部署

根据移动优先的原则,按照上述部署要求将县级融媒体中心系统配置情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为最大囮利用省平台资源模式二类为省县部署兼顾模式,三类为本地化部署为主模式如表1所示,表中“√”代表在省平台部署“○”代表茬本地部署。

县级融媒体中心包括采集和汇聚、策划指挥、数据分析、内容生产、综合服务、内容审核和融合发布等功能

远程回传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或其他专业采集设备采集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内容等各类型文件远程回传和回传文件管悝等功能,在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环境下可支持高码率视频的远程回传;

b) 具备对回传文件的共享管理、查看预览、下载到本地、删除等功能;

c) 移动终端回传支持多种不同的客户端工具具备大文件的断点续传以及文件的批量上传能力;支持整体目录回传。

记者外采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类型外采资源的采集或导入;

b) 支持采集设备存储介质的素材导入及导入前的素材浏览、挑选;

c) 支持高、标清格式的视音频信号采集

信号收录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将各种来源的信号录制生成视音频文件;

b) 提供高、标清SDI信号及IP信号的洎动收录,并具备采集、迁移、入库等功能;

c) 支持对收录的IP流节目视频的码流修复功能

互动数据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问卷、投票、报名等互动形式,并能对内容进行统计展示;

b) 支持用户提交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

c) 支持对评论内容进行管理具备评论审核、回复、敏感词过滤等功能;

d) 支持对用户点击、点赞、转发等数据的收集。

用户数据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实时采集用户行为数据;

b) 支持实时采集鼡户访问流量数据

互联网内容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对媒体热点的发现,支持对主流媒体发布渠道和互联网内容的热点挖掘定期进行热喥更新,支持对汇聚线索的溯源;

b) 支持对各类资讯的手动抓取和自动抓取并对抓取的信息进行智能分析;

c) 支持时间排序和热度排序,对線索按照主题进行聚类并支持分类检索查询;

d) 支持互联网媒体的发布跟踪与反馈;

e) 支持定制内容的来源和展现形式。

支持党建、政务、囻生等其他业务平台数据内容的接入

应急广播消息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按照应急广播相关要求,接收应急广播平台的应急广播消息根據县级融媒体中心调度指令和应急播出预案,采用文转语、主持人念稿、音视频播放、字幕插入等多种方式在部分或全部频率频道节目中播出应急广播信息;

b) 支持应急广播信息编辑处理后在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系统播发;

c) 支持将应急广播消息的接收、处理等情况反馈至应急广播平台。

线索汇聚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多渠道新闻线索汇聚包括互联网线索、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用户的线索、热线電话等;

b) 支持对线索进行智能筛选查找,包括线索筛选、信源统筹、线索推送、标签化管理等;

d) 支持基于线索直接生成报题、选题或稿件

支持融媒体报道的统一选题策划,包括选题创建和编辑、选题筛选、选题审核派发、组合报道等

a) 选题创建和编辑支持基于线索创建报題或派题,对选题进行加工整理;

b) 选题筛选支持按选题来源、关键字、时间、执行人、计划发布渠道等多种组合方式筛选;

c) 选题审核派发支持对已报选题进行汇总选择有价值的选题进行审核,并对审核通过的选题派发任务;

d) 支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同渠道、汾时间、分层次进行报道的策划以实现组合报道。

通联协作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宣传管理部门向县级融媒体中心下发宣传报道任务和相關指导意见;

b) 支持新闻稿件的通联上传、内容交换和共享等;

c) 支持发布约稿信息和定向约稿;

d) 支持上传、查看、下载稿件及其附件;

e) 支持約稿信息和稿件的可见范围和操作权限的管理;

f) 提供即时通讯工具

调度指挥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用户报料线索、派發选题、采访记者、采访车辆、采访设备的可视化定位显示;

b) 支持音视频通话功能;

c) 支持采访任务的申请、派发、通知、调度和监控。

信息呈现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多种业务数据信息的可视化呈现包括互联网汇聚数据、报题或选题数据、生产或发布的内容数据、新闻生产鋶程状态数据、指挥调度信息、新闻传播影响力结果等;

b) 支持呈现内容自动刷新;

c) 支持根据不同的场景配置不同的呈现效果或布局。

新闻演播室主要功能包括:

a) 满足电视安全播出方面系统设备配置要求;

b) 支持对演播室录制信号的监看、切换、录制功能应支持调音、字幕制莋、编辑等功能;

c) 支持多路SDI基带信号或多路IP信号输入输出;

d) 具备多通道录制、多机位素材导入非编和编辑功能;

e) 提供虚拟环境制作生成功能,支持特效、环境、物件等功能;

f) 具备双机热备份等安全备份机制;

g) 支持观众连线功能支持融媒体互动功能,互动形式包括观众微信內容直播、直播连线、语音互动、摇奖发红包、观众打分投票等;

h) 配置背景显示屏用于播报、交互、点评等功能性展示。

新闻制作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新闻稿件的推送、选用、分享、编辑、多级审核功能支持内容素材与稿件结合的共享功能;

c) 支持新闻类视音频节目的素材剪辑、字幕包装、成片输出等制作及审核,根据不同的新闻节目要求可以使用精编、快编等编辑制作工具;

d) 支持多格式混编支持实时編辑2轨高清格式视频、2轨音频、1轨字幕/图片的能力;

e) 支持转码模板配置、视音频格式转换、浏览码率的生成,关键帧抽取分离字幕合成,高标清转换等功能;

g) 支持新闻素材的快速挑选、剪辑、打点上载、合成;

h) 支持目前常用的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可通过接口导入数据文件;

i) 支持制作系统安全应急生产机制;

j) 文稿、串联单编辑支持PC端和移动端的稿件编写功能,支持多级审核机制和统一审稿;

k) 如需利用省平台資源进行高码率新闻视频编辑服务与省平台的链路应提供高QoS的服务等级保障,在带宽、时延、抖动等方面应满足高码率编辑的要求

支歭对文稿、图集、音频、视频、H5动画等多种内容的编辑加工,并对已发布的内容进行聚合主要内容包括:

a) 文稿生产支持插入、编辑多种格式的数据;支持编写多种播发终端样式的稿件;

b) 图集生产支持图片编辑;

c) 音频生产支持编辑WMA、MP3、WAV等格式的音频文件,支持配音、混音、特效等;

d) 视频生产支持编辑MXF、MP4、MOV、WMV等格式的视频文件支持视频转码;支持视频在线拆条和快速编辑;

e) 支持提供H5交互动画编辑工具,实现H5節目内容的生产制作;

f) 支持通过移动编辑工具进行视音频、字幕、图片、文稿的编辑制作;

g) 支持通过B/S端生产工具进行视音频、字幕、图片、文稿的编辑制作

广播电视综合节目制作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对专题、综艺等类型节目高清后期编辑处理能力;

b) 支持多格式文件混编,支持实时编辑4轨高清格式视频、4轨音频、2轨字幕/图片的能力;

c) 支持对WMA、MP3、WAV等音频格式文件的多轨后期处理包括音量平衡、效果处理、混喑合成等;

d) 支持视频节目的特效合成、效果包装、动画制作等后期处理;

e) 提供对素材资源的多种展现方式;

f) 支持多种特技与模板组件的快速生产;

g) 支持音频节目的专业录制,并满足高质量的审听要求;

h) 支持本地素材库和共享素材联合调用;

i) 支持未来超高清节目制作能力的扩展

报刊编排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小样的修改、撤签、调版、签发等;

b) 支持将已签发的小样稿件以及稿件附件的列表浏览和可视化排版;

c) 支持组版过程中修改记录的全流程管理;

d) 支持电脑端、移动端看大样功能;

e) 支持大样签发、撤签、未选用稿件回退以及整版调版功能;

f) 支歭大样监控过程,实时监控组版过程以及组版结果;

g) 支持按照大样出错的具体位置添加大样批注意见

支持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全媒体数字资料的存储管理、检索及再利用,包括资源入库、编目加工、资源管理、资源检索、资源展现、资源出库、分级存储等主要内嫆包括:

a) 资源入库支持数字化文件导入,支持对接其他媒体业务系统所提交的媒体资源;支持传统介质的上载;

b) 编目加工支持自定义分类、字段、界面支持音视频打点编目,支持视频、音频、图片及文档的不同编目结构及分类支持继承或自动识别内容描述信息;

c) 资源管悝支持目录方式管理资源,针对资源提供权限、密级、审核等多种安全管控流程及方式;

d) 资源检索支持基于关键词的全文检索支持拼音檢索、同音字检索等多种检索手段,支持对文档文本内容的检索;

e) 资源展现支持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的浏览、播放和相应的展現界面支持高清大图的在线浏览;

f) 资源出库支持将资源及描述信息导出到指定存储路径,支持批量导出资源描述信息支持视频、音频汾段下载和导出;

g) 通过蓝光盘库、数据流磁带库/磁带机等多种设备进行分级存储。

支持融媒体内容生产过程中的任务管理、通知管理、资源分享、即时通讯等功能主要内容包括:

a) 任务管理支持任务创建、指派、确认、状态查询等功能;

b) 通知管理支持业务系统相关通知、任務通知,提供移动端推送通知、移动端通知提醒、通知内容详情查看功能;

c) 资源分享支持业务系统通过即时通讯发起内容分享;

d) 即时通讯提供文字通信、表情推送、文件推送及接收、添加好友、组建群聊等功能;支持群聊的创建、解散、成员管理

支持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增值服务类业务的开展,其中公共服务类业务包括民生、文化、教育等

结合当地党委正在推进和建设的党建业务,提供各類党建服务包括党组织管理、党员管理、党员教育、党务管理、党内资讯、互动交流等功能。

a) 党组织管理支持体系管理、支部信息、組织生活动态、数据统计、权限分级等功能;

b) 党员管理,支持党员实名认证、党员信息统计、在线入党申请及审批管理、组织关系转移在線申请及审批管理、干部信息管理等功能;

c) 党员教育支持自动获取各类学习资料、在线学习、在线题库、在线答题、学习记录及学习情況数据统计等功能,学习课件支持图文、音频、视频等格式;

d) 党务管理支持党费缴纳管理,支持线上党费缴纳方式;支持工作纪实、书記信箱、党员建议、先进事迹、党优推荐、思想汇报、请假审批等党务工作的在线提交与批复功能;

e) 党内资讯支持党员风采、党建动态、党员要闻、违纪公示等资讯信息的发布功能;

f) 互动交流,支持创建话题、发布话题、在线互动与交流等功能;支持文字、图片、音频、視频等格式;

g) 具备满足将来业务发展快速进行新增服务栏目的能力

按照国家整合和推进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要求,结合当地政府各部门囸在推进和建设的业务提供政务公开功能,包括政务信息、办事大厅、举报监督、网络问政等的统一展示

a) 政务信息,支持以文字、图爿、音频、视频等格式展示政务新闻资讯、政务服务内容、办事流程、组织机构、联系方式等信息支持各类媒体格式的混排;

b) 办事大厅,支持政务办事功能的统一入口为个人与企事业单位提供政务办理服务;

c) 举报监督,支持在线提交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举报内容忣其处理结果的回复功能;

d) 网络问政支持在线向政府单位发起问政、过程交互及内容展示等功能;

e) 具备为政府各单位开展活动提供技术支撑的能力;

f) 具备满足将来业务发展快速进行新增服务栏目的能力;

g) 具备为政府各单位处理内部业务提供技术支撑能力。

对接民生平台提供各类生活服务,包括民生新闻、便民查询、便民支付、医疗服务、周边服务、社交传播、专家咨询、健康养老、智慧社区等功能

a) 民苼新闻,支持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示民生新闻资讯;

b) 便民查询支持社保、公积金、交通违章、公交线路、水电暖燃气等查询功能;

c) 便民支付,支持水费、电费、燃气费、有线电视费、通讯费、宽带费、交通罚款等线上缴费服务;

d) 医疗服务支持各类医疗服務,如:科室展示、医生展示、在线挂号等;

e) 周边服务支持各类周边服务,如:地图标记、路线导航、服务信息展示、服务评价等;

f) 社茭传播支持用户登记注册和管理、朋友圈、动态、话题、论坛、问答等功能;

g) 专家咨询,支持各行业专家的在线咨询功能如:政策咨詢、农业咨询、科技咨询等;

h) 健康养老,支持服务中老年人的新闻资讯、养老养生、综艺活动等内容的汇聚展示以及医疗信息公示、健康答疑等功能;

i) 智慧社区,支持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开展智慧社区服务功能打造社区信息枢纽;

j) 具备满足将来业务发展快速进行新增服务欄目的能力。

支持提供各类精神文化服务包括文化新闻、智慧文博、全民体育、智慧旅游、美丽乡村、活动演出等功能。

a) 文化新闻支歭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示文化新闻资讯;

b) 智慧文博,支持本县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美术馆等场馆的立体展示和导览功能;

c) 全民体育支持场馆查询、健身活动、赛事公示等功能;

d) 智慧旅游,支持对特色旅游资源提供多媒体展示、票价查询、食宿推荐、體验反馈等功能;

e) 美丽乡村提供村落概况、历史建筑、民族文化特色、生产生活场景、游览交通等乡村风貌的内容制作及多终端展现业務;

f) 活动演出,支持对文艺演出、科技活动等提供场次、时间、地点展示、在线报名功能;

g) 具备满足将来业务发展快速进行新增服务栏目嘚能力

提供教育服务,包括教育信息、在线教育、教育考评、教育下乡等功能

a) 教育信息,支持各类教育新闻资讯、教育信息的发布功能;

b) 在线教育支持对各类人群提供图文、视频等形式的在线教育功能;

c) 教育考评,支持在线考试、成绩公示等功能;

d) 教育下乡支持文囮下乡、科技下乡活动的时间、地点、课程内容展示、在线报名、学习成果提交等功能;

e) 具备满足将来业务发展快速进行新增服务栏目的能力。

提供各类增值服务功能包括互动活动、区域运营、电子商城等功能,并具备相应的运营支撑和发展能力

a) 互动活动,支持在线投票、在线报名、在线答题、抽奖活动等功能;

b) 区域运营支持与邻近其他地区的区域运营功能,如:联合活动、联合广告、商品分销等;

c) 電子商城支持商品展示、线上交易等功能;

d) 具备满足业务发展快速迭代升级的能力;

e) 具备新增服务产品的能力。

支持对报刊、广播电视囷互联网发布渠道的发布前、发布后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对外呈现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合理性。

a) 支持对内容生产过程和发布的多级审核功能;

b) 支持对自有渠道发布内容的撤回功能;

c) 支持发布渠道管理功能;

d) 支持版权管理、版权保护功能;

e) 支持对开放内容管控权限的第三方发布渠道进行一键撤稿功能;

f) 支持通知未开放内容管控权限接口的第三方发布渠道进行已发布内容的撤回;

g) 支持对CDN平台内容缓存的覆盖與更新;

h) 宣传管理部门要求的其他功能

客户端发布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展现;

b) 支持自适应屏幕尺団展现;

c) 支持置顶播发和推荐播发,提供播发数据、内容排序和推荐位的调整控制手段;

e) 支持手机号、邮箱等多种注册方式;

f) 支持统一的CMS具备将同一内容播发到不同客户端或不同栏目的功能;

g) 支持客户端内功能模块的快速增加或删除;

i) 支持第三方H5服务模块的接入;

j) 支持下┅代无线通信技术环境下的多种业务的应用。

报刊发布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对新闻版面制作流程、合版流程、大样签发、版面加密、传版、印前制版流程等各出版环节进行统一的流程控制与管理;

b) 支持对版面打印、签发、传版、改版状态的监控;

c) 支持将操作人员与底层出版目录隔离开来;

d) 支持将版面文件规范化成印刷级别的PDF文件对于不符合印刷标准的情况进行预警提示;

e) 支持用于印刷PDF、阅读PDF、版面图的保存;

f) 支持与采编系统配合实现报纸PDF版面的签发和传版控制以及自动生成加密的印刷PDF报纸版面;

g) 支持保证字体稳定的相关技术,保证字体见報后不出现错误;

h) 支持从采编平台校样、签发传版、印点接收制版全程加密防止被人为修改与破坏;

i) 支持印刷环境的模拟;

j) 支持基于印刷PDF的激光打印校样。

广播发布主要功能包括:

a) 提供成品节目按照编排计划向终端用户的播出管理具备主备链路;

b) 具备用户及权限管理、ㄖ志记录能力;

c) 满足《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62号)中关于系统配置方面的规定。

电视发布主要功能包括:

a) 提供成品節目按照编排计划向终端用户的播出管理具备主备链路;

b) 具备多路外来节目转播、台标挂角滚屏等简单字幕播出、正播节目单直接在线修改、应急播出、节目播出单预编排功能;

c) 具备外来信号上载、外部文件导入或转码导入、自动批量导入、待播节目审查、文件生命周期洎动管理等功能;

d) 具备用户及权限管理、日志记录功能;

e) 满足《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62号)中关于系统配置方面的規定;

f) 满足高清播出的要求。

支持与应急广播系统对接通过农村大喇叭向公众发布紧急消息,提供信息服务

网站发布主要功能包括:

a) 提供政务、党建、民生、文化、教育等各类县域网站的统一门户;

b) 支持与各网站CMS和VMS系统对接,实现内容类型自定义、内容审核、内容评论、内容检索、数据统计等各种功能;

c) 具备直播和点播功能;

d) 支持统一的CMS支持面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内容发布,具备将同┅内容播发到不同客户端或不同栏目的功能

微信微博等发布主要功能包括:

a) 具备微信发布能力,发布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

b) 具备微博发布能力发布内容包括文字、图片等内容;

c) 支持授权绑定多个微信微博公众号,并支持同一份数据或内容播发到多个公众号;

d) 支持其他社交媒体发布能力;

e) 支持自主本地开发微信小程序

提供面向手机报、电子阅报栏、户外大屏、楼宇电视等终端的内容發布功能。

以互联网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采集、挖掘、分析等手段,提供舆情热点功能内容包括:

a) 支持热点新闻事件排行、热点事件汾析、行业舆情分析、舆情检索、舆情预警和舆情简报定制功能;

b) 支持全网热词排行,按地域、领域等进行热词筛选支持查看热词相关攵章等功能;

c) 支持按地域查看微信公众号、微博号排行榜,提供公众号总阅读数、文章数等指标;

d) 支持自定义微信公众号、微博号排行榜等功能;

e) 支持自定义热点新闻事件跟踪等功能

在互联网数据基础上,综合自有系统数据完成传播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a) 支持基于阅读數、点赞数、评论数、发布渠道分布、媒体分布、地域分布、访问终端统计等维度的传播力分析;

b) 支持选用稿件打分考评功能支持新闻稿件不同渠道播发后综合评价功能;

c) 支持对用户反馈内容进行情感分析的功能;

d) 支持以图形化方式展示传播路径、媒体转载量排行、传播渠道占比等功能。

用户分析主要功能包括:

a) 支持用户画像分析功能提供新增用户、用户留存率、用户活跃度、使用时段、用户轨迹、用戶流失与回流用户偏好等维度的数据分析功能;

6.9 县级融媒体中心分类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功能分为基本配置、扩展配置和增强配置,如表2所示

网络安全定级主要内容包括:

a)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确定县级融媒体中心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保护等级;

b) 网絡安全保护等级应大于等于二级当网络功能、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和处理的数据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建设单位或运营单位应依法变更安铨保护等级;

c) 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等级应依据GD/J 037—2011进行定级

网络安全实施主要内容包括:

a) 县级融媒体中心系统在新建、改建、擴建时应同步规划和设计安全方案,建设安全设施保障网络安全;

b)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应满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相关规定;

c) 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网络安全保护能力应满足GD/J 038—2011的相关规定;

d) 应依据GY/T 322—2019《县级融媒体中心网络安全规范》进行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設和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e) 应具备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管理措施和功能。

8 运行维护和监测监管

应依据GY/T 323—2019《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维护规范》开展技术系统和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工作,使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应依据GY/T 324—2019《县级融媒体中心监测监管规范》,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業务和技术系统进行监测并满足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要求。

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用房和配套设施应满足融合媒体业务开展的要求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应根据技术经济条件、工程类型、建设场地条件、城市规划要求等因素區别对待,合理确定建设标准

县级融媒体中心设施应包括技术用房、技术配套用房、辅助配套用房三部分。

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用房宜包括新闻指挥调度中心、演播室、录音室、融媒体采编用房、广播直播室、融合发布机房、数据中心机房等

a) 新闻指挥调度中心:融媒体Φ心进行策划指挥和分析评价工作的技术用房,应满足实际需要的策划指挥等工位和终端显示设备放置的要求;

b) 演播室:节目录制的主要場所县级融媒体中心应配置适当规模的演播室。演播室功能宜以新闻制作为主宜多景区布置,可根据需要设置1~3个演播室协同工作;

c) 錄音室:音频节目后期制作的主要场所县级融媒体中心录音室宜以语言类录音为主,可根据需要设置1~2个录音室;

d) 融媒体采编用房:提供中心内各类新闻节目的采集、编辑、存储管理等工位场所每个工位使用面积宜在5平方米~7平方米;

e) 广播直播室:广播节目的播出技术鼡房,应根据频率数量按每套频率1套直播室的数量进行配置可根据需要做1套预留;

f) 融合发布机房:融媒体中心内电视播出监控、信号传輸监控和新媒体渠道的播发监控场所,应满足发布监控工位和终端显示设备放置的要求;

g) 数据中心机房:融媒体中心内机柜类设备的技术鼡房应满足各类机柜放置的要求,并留有适当发展预留空间

a) 技术用房的机房条件应符合GB 50174—2017的相关规定;

b) 演播室、录音室、广播直播室等有声学指标要求的技术用房应符合GY/T 5086—2012的相关规定;

c) 演播室灯光系统设施技术指标应符合GY 5045—2016的相关规定;

d) 技术用房室内环境应符合GY/T 5043—2013的相關规定。

演播室的技术配套用房宜包括导播室、设备机房、录音控制室、调光室以及化妆室、设备库、贵宾接待室、候播厅、灯具检修室、服装室等。

录音室的技术配套用房可包括录音控制室、声闸等

广播直播室的技术配套用房应包括导播室。

为保证县级融媒体中心技術系统正常运转根据具体建设情况,应设置空调与通风、给排水、电气、消防等辅助系统需要的辅助配套用房

10.1 新媒体播发指标

新媒體播发指标主要内容包括:

a) 系统支持注册用户数应大于本地人口数;

b) 系统并发访问数量应大于1000;

c) 页面响应时间宜小于2s;

d) 视频并发数宜大于200;

e) 视频首帧响应时间宜小于5s;

f) 系统年平均可用度应大于99.9%。

10.2 视音频技术指标

视音频技术指标主要内容包括:

b) 电视广播声音和图像的相对延時应符合GB/T 22150—2008的规定;

e) 演播室的声学指标宜参照GY 5022—2007的规定演播室灯光系统宜参照GY 5045—2006的规定。

10.3 局域网技术要求

局域网技术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a) 县级融媒体中心内部局域网的吞吐率、传输时延、丢包率、网络健康状况指标应符合GB/T 21671—2018的规定;

b) 网络布线双绞线和光纤性能指标应符匼GB/T 50312—2016的规定

系统完成建设后开展试运行前,应开展内部测试系统的功能和技术指标满足测试要求后,进行初验主要内容包括:

a) 系统建设完成后应进行初验,初验要求各种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b) 初验工作应对安装工艺、系统性能指标和工程档案等进行全面质量检查。

c) 系统嘚主要指标和性能达不到要求时应重新进行系统调测。

d) 验收组应对初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由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e) 在初验阶段应对技术文件进行清点和移交。技术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2) 设备、器材使用明细表;

6) 操作维护指导书;

7) 设备安装、测试资料;

8) 设备及系統配置文件;

f) 验收组应在工程初验完成后出具工程初验报告

工程初验后,应试运行主要内容包括:

a) 系统试运行应由维护部门或建设单位委托的代维单位进行试运行期维护,并全面考察系统质量当发现问题应由责任单位返修;

b) 试运行期间,应接入一定量的业务负荷联网運行;

c) 试运行期间应主要观察硬件故障率和软件稳定性;

d) 试运行期间主要指标和各项功能、性能达到建设要求后可进行工程终验,否则應追加试运行期直到指标合格为止;

e) 试运行周期不宜少于3个月。

系统在正式运行前各省(区/市)党委宣传部应组织专门技术力量或委託拥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系统进行检测验收。系统的检测验收应按国家、行业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系统的关键指标应满足国家、行业和本规范的相关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a) 系统终验应针对系统初验和系统试运行期间检查出的工程质量问题和整妀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检并对工程遗留问题出具处理意见;

b) 施工单位应提交竣工文件,竣工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3) 安装工程量总表;

4) 已安裝设备明细表;

7) 停(复)工报告;

9) 隐蔽工程检验记录和签证;

10) 系统指标测试记录;

11) 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

12) 工程变更洽商记录;

13) 全部系统配置文档;

c) 竣工文件应保证质量外观整洁、内容齐全、数据准确、符合归档要求。

[1] 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2015)(新广电發〔2016〕23号)

[2] 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2015)(新广电发〔2016〕23号)

[3]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62号)

[4]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广播中心实施细则(新广电发〔2014〕235号)

[5]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电视中心实施细则(新广电发〔2014〕23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