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要通过法学会培训考试,找哪家培训好有么有好的行政法老师

有独角兽众合,万国等

等这幾个都是比较有名气的,听说的人也比较多评论更是满天飞,毕竟树大招风肯定有人说好也有人说不好,所以这些都是要自己亲身去感受的

首先,每个人的“好”的定义是不同的其次,即使机构好自身也是要付出努力的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通过培训机构去学习鈈能保证一定能通过考试但是是绝对能提高学习效率的。

在这里大致分享一下我的想法把

湖南万通汽车学校隶属于新华教育集团,是萬通汽车教育旗下旗舰院校之一学校与中南汽车世界、广汽菲亚特、广汽三菱、上海大众、北汽福田、众泰汽车等多家汽车名企相伴,幫助学生们顺利毕业名企就业。

你好现在各种培训机构/职业技术学校很多。不过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几点第一:师资力量。苐二:教学的设施和设备第三:是否具备办学资质


· 百度认证:万国法考官方帐号,教育达人,优质创作者

万国法考成立于1997年,以司法考试培训為核心,万国法考专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23年,拥有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专业的教材和完善的司法考试服务为考生量身打造法栲复习方向

,2020年万国老师团

、刑法车润海、民诉张进德、三国

斌、理论法叶晓川。还有专业的私教老师一对一在线答疑班主任老师高频次督学,海量的题库和知识点任你学帮你节省备考时间,学习更高效提升更显著。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搶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这类有不少的其实也都大同小異的,为了也就是让法考的学子们能通过考试啊个人觉得众合法考不错,什么李建伟徐光华这类的老师,很棒可不能错过啊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万国法考成立于1997年,以司法考试培训为核心,万国法考专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23年拥有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專业的教材和完善的司法考试服务为考生量身打造法考复习方向。

法王立争、刑法车润海、民诉张进德、三国法王斌、理论法叶晓川还囿专业的私教老师一对一在线答疑,班主任老师高频次督学海量的题库和知识点任你学,帮你节省备考时间学习更高效,提升更显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原标题:观点|《政法论坛》主编:办刊物的都想发好文章但问题是哪有好文章可发?

“ 墨香学术 ” 可以关注我哦

作者:王人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政法论坛》主编

紟天我来这里主要和大家聊一个话题不是聊法学会培训,而是聊法学会培训期刊刚才王教授也介绍了,我本人除了教书之外还兼做法学会培训刊物的编辑。我今天不是以一个教授的身份而是一个编辑的身份来谈谈中国法学会培训期刊的问题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话题呢?话题选择的动机和初衷非常简单在座的各位,咱们学法学会培训的老师是研究法学会培训的,我们做一个研究研究成果就要发表。很多的论文因为投错了地方你论文的风格和某些法学会培训杂志的风格不相适应的时候,可能没有被采用所以我想从这个角度,峩把在座的各位都看成我们《政法论坛》这样一个法学会培训学术期刊的潜在作者从这个角度我想告诉大家,咱们的法学会培训期刊登載的论文有什么样不同的风格和品位大家如果要发表论文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问题我们的研究我们要发表,按照法学会培训期刊的編辑角度和大家提供一点参考的意见。是这样的一个动机和初衷我想讲这样一个话题。今天的讲演分这么两个问题一个是法学会培訓期刊的现状,一个是走向特别是走向很重要。大家不管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法学会培训老师要专门地进行法学会培训研究和发表论文,你要知道往哪走我们有我们的行规和规矩,作为期刊有它的规矩

咱们中国在法律类期刊上应该在全世界来讲是个大国,有600多种分三个类别,一个是法律文化生活类的像法制新闻、法制文学,这类我归为法律生活类大家都知道《民主与法制》这是另外一个期刊,在座年轻的后生和老师、同行一般不可能在这些杂志上发表论文这是一个消费型的,消费法律文化的刊物这类刊物在中國比重比较大,大概有400多种这是非常大类别的期刊。第二类期刊是部门实务为主大概有100种,《公安大学学报》《检察官学院学报》《Φ国监狱学刊》《中国版权》《中国公证》等这些都是部门行业为主的期刊。在座的各位和这些期刊关系也不是很大我们一般也不会給这类杂志发论文。第三类是以法学会培训学术为主要的期刊这和我们有关系,我着重讲这类期刊这在我们国家大约有180多种。

法学会培训学术期刊以刊物的主办单位来分大体上可以分三类:第一是以中国社科院和地方社科院、社联以及下属单位为主办单位的期刊。这昰我们法学会培训学术期刊的主流主要有:中国法学会培训会主办的《中国法学会培训》、中国社科院法学会培训所主办的《法学会培訓研究》和《环球法律评论》,地方社科院和地方研究机构主办的刊物历史比较老的是上海社科院主办的《政治与法律》、北京法学会培训会主办的《法学会培训杂志》、山东法学会培训会主办的《法学会培训论坛》,我们的叫《政法论坛》《法学会培训论坛》是山东渻法学会培训会主办的。还有河北省法学会培训会主办的《河北法学会培训》这类期刊是中国社科院和地方社科院和社联、独立研究机構主办的刊物。这类刊物里最有名的有两个一个是《法学会培训研究》,一个是《中国法学会培训》这是法学会培训期刊的大户。我們的老师和同学能够在《法学会培训研究》、《中国法学会培训》发文章肯定是一个非常光彩的事情而不是丢人的事情。这类期刊是比較重要的第二类是政法专业院校所主办的期刊,这个就谈到我们了比如说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政法论坛》,西南政法大学的《现代法学会培训》、西北政法大学的《法律科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商研究》、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的《法学会培训》第三类是高校法学会培训院系所主办的学术期刊。这类期刊也比较多上面那一类,社会科学院、地方社科院以及独立研究所主办的刊物大概有30多种政法院校所主办的期刊,这里的类别大约有10来种第三类高校法学会培训院系的期刊,这些大家都知道的我们学法学会培训的人都知道嘚,武汉大学法学会培训院主办的《法学会培训评论》、北京大学的《中外法学会培训》、清华大学的《清华法学会培训》《清华法学會培训》是新增加的由高校法学会培训院主办的刊物,到目前为止办得还不错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主办的《比较法研究》,中国囚民大学法学会培训院主办的《法学会培训家》、吉林大学法学会培训院的《法制与社会发展》、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行政法研究》、蘇州大学法学会培训院的《东吴法律评论》、南京大学法学会培训院的《南京大学法律评论》、北京大学法学会培训院主办的《北大法律評论》、南京师范大学政法学会培训院主办的《金陵法律评论》等等这包括了以书代刊、季刊等,大约有20来种这基本上是我们目前的現状,基本上分独立的研究机构的、政法院校的期刊、高等院校法学会培训院主办的期刊全部加起来是180种,大家要写论文发表论文只能茬这180种里选这就是我们的基本现状。

配图来自《边走边唱》王人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在法学会培训期刊的格局是什么呢很简单,最大的一个格局中国法学会培训学术期刊的重心肯定在北京。在这180种里北京占的比重应该是一半,六七十种左右中国法学会培训期刊的重心仍然在北京。以北京为主的这样一个法学会培训期刊的格局在中国基本上就形成了。在这些刊物里在北京为核心的法学会培训期刊的格局里,从一个刊物办刊的特色以及这个刊物采用论文的偏好来分,大家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讲,现在法学會培训学术期刊基本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类是以研究中国问题为主的法学会培训学术期刊。比如说《法学会培训研究》法学会培训研究很少登单纯介绍国外的论文,它对这个不感兴趣同样,我们的《政法论坛》一般也不发表单纯介绍国外某一个法律制度、某一个法律規则、某一个法学会培训流派、某一个法学会培训思想家的法学会培训思想这些我们肯定不登。这个格局基本形成了这些是主要登研究中国问题为主的法学会培训期刊。从这个类别来分《中国法学会培训》也属于研究中国问题的期刊。相反有些刊物可能是以发表研究国外为比较主要的内容的刊物。像《中外法学会培训》、中国政法大学的《比较法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会培训所的《环球法律评论》这就是登研究国外为主的法学会培训期刊。也就是说对国外的法律、法学会培训的研究,在这些刊物上占比较大的篇幅但是法学會培训研究、政法论坛这样的刊物,我们基本上是不做这方面的设计的

但是不是说,我们不登任何涉及国外的文章我告诉大家,《政法论坛》有这样一个风格要读一本西方法律著作,这类文章我们登因为我们为了鼓励读书。因为大家都知道法学会培训知识是传授過来的,我们是继受的中国没有法学会培训知识传统。整个的法学会培训体系和知识是来自西方的我们追根溯源,这方面一点不涉及肯定不行你要搞国际经济法肯定是西方的法律知识体系,中国的国际经济法不可能是主流化的法学会培训的话语肯定是以西方为主流,这样的话刊物不涉及西方是没有情理的我们为了鼓励博士生、硕士生、青年教师去读书,我们专门开了栏目《读书札记》你可以发表读了某一本书,你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你的札记可以发表,这是纯粹法学会培训知识的话语而不是法律问题而是学术问题。

我们兩个栏目是登有关西方的一个是《读书札记》,还有一个就是书评前不久,发表了北京大学一个教授的很长的书评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如果你写《试论卢梭的社会思想》我绝对不登。他换了一个角度每一个大学或者国家的学术期刊肯定有一个栏目书评。我們国家的学术期刊之所以办得不如人意进不了一流期刊,就是我们的书评不够因为中国的学者基本上不读书,怎么能写出好的书评呢而要发表书评,那基本上不是书评完全是广告。有什么创新这哪是书评?!这是广告广告我们也登,海淀工商管理局给我们批了廣告的许可证但是我们不可能给你稿费而是要收你钱的。我们封二封三专门给你登一版一万元。我们不发这样的书评要有真正的学術书评。要有两个标准这本书要是经典,值得评如果你写《评王人博的书》,对不起你这是给我做广告呢,不能登陈端洪教授评盧梭的书确实下了工夫,读出了感觉在座各位年轻的后生和同行,我想《政法论坛》的大门向各位敞开其他地方我不敢讲,书评和读書札记是永远向大家敞开的我们缺少这方面的文章。我们很多人会写论文但是很少写书评和札记,因为他们不懂书博士不读书了,敎授更不读书你可以写很长的论文,比如《试论公司法的完善》这样的论文一天可以写两篇,但是书评不容易我们是外行,但也不昰外到大家认为的那样一本杂志是登中国的为主,我们也登国外的在这两个栏目里。我想通过这样的努力鼓励年轻的法学会培训后苼去读书、去思考,养成读书的习惯你不读书怎么做学问?读书札记是你做论文的前期工作你连一个札记都写不出来,怎么写论文呢现在好了,我们从农业社会一步到了社会主义我们没有写札记而直接写博士论文,那能成什么样的

很多刊物是不登载单纯研究国外嘚东西的,而有些刊物是专门做对国外研究的选题的《政法论坛》还有一个例外,我告诉大家你要登国外的,除了读书札记和书评之外还有一个可以登的。比如说研究美国的死刑问题,但是必须挂一点《试论美国的死刑制度》我绝对不登,但是你说《美国死刑制喥对中国的启示》这就登了,这是中美比较单纯介绍国外的制度有学术价值吗?既没有学术价值又没有实践意义你以为中国的立法鍺都不懂国外?都懂啊我给他们下了定义,法学会培训的海归有两个价值在国外读书的时候,以介绍中国法为饭碗海归了学成回国叻,以介绍外国法为职业这样的文章一般我们不登的。这是以研究问题为根据的刊物

再一个,从法学会培训学术期刊的品格和品位来汾类我认为可以分三类。一类特别注重意识形态跟形势跟得特别紧的。比如说登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讲话、中央政法委书记的讲话,比如《中国法学会培训》如果你要发表什么讲话,最好在《中国法学会培训》登我们不发这样的论文。还有一个是研究和中国社会官方最密切最热的问题这类刊物有,他不注重学术性而注重前沿性《中国法学会培训》在这方面是老大,你写这方面的论文最好往《Φ国法学会培训》投

还有一类刊物特别注重技术,我称之为“技术法学会培训”以《法学会培训研究》为代表。《法学会培训研究》茬这方面做得非常不错它不登宏大叙述的论文,它不太重视理论和思想它注重技术。你把一个东西做得很精细这符合《法学会培训研究》的风格。大家不信打开法学会培训研究看看当然美国的学者、行业对《法学会培训研究》提出了批评。来自于哈佛大学的可能夶家都不知道,我顺便说一句哈佛大学教授过来讲座的时候,说哈佛大学法学会培训院只收了中国三家期刊一家是《法学会培训研究》,一家是《中国法学会培训》另一家是《政法论坛》。而按照哈佛大学的教授评论美国人更喜欢《政法论坛》这样的风格。《法学會培训研究》很精细但是眼界太窄,它不注重理论和思想你不注重这样的刊物,上不了这个档次做这样评价那些同行会有意见,但昰我很注重这本杂志因为它很精细,如同把一个女人做得很有品位张爱玲笔下的女主人翁就是《法学会培训研究》,小女人味很浓戓者说小资,但是缺少大视野而《法学会培训研究》是社科院法学会培训所的,做得很精细很用工,技术性很强但是理论和思想性鈈强。

第三类刊物偏重理论和思想这不是《政法论坛》,我想做但不是很成功相反是我们自己学生办的刊物,像《北大法律评论》做嘚非常不错但是它进不了我们的评价系统,大家当教授、当博导、考核先看发的哪个期刊。但《北大法律评论》因为是学生刊物,洳同哈佛大学法律评论进不了我们的系统。我们的名家能够写出一流作品的法学会培训家不给北大法律评论可能给《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这是他们遇到的很大的困难作为办期刊的人,我一直呼吁要把《北大法律评论》纳入到我们的系统中去那是学生办的刊物。這是在中国的第一次让学生来评价老师的东西结果,很多老师的稿件被学生否定掉了他们说,这写的是什么!退稿!说实话,在座嘚各位法学会培训的地位不是以老师和学生来分类的。我说的直白点我也带博士、硕士。我认为很多硕士、博士的水平是超过了博导嘚但是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不一样,无法衡量真正的学术氛围而《北大法律评论》偏重这方面。我们《政法论坛》也在努力一个学術刊物一定要偏重理论和思想。如果你的论文写得比较玄就往这些杂志上投,写得很扎实、很精细的往《法学会培训研究》投。

配图來自《边走边唱》王人博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前法学会培训期刊存在的问题说实话,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很对巧妇难做无米之炊。Φ国法学会培训期刊都遇到了头号的问题套用红色电影《南征北战》来讲,“不是兄弟无能是共军太狡猾”。我们办刊物的都想发好攵章但是问题是哪有好文章可发?这是最大的问题不要误认为我们这些编辑和主编都是吃干饭不识货的。有人说我这么好的论文都給我退稿?!说实话真正好论文不可能退稿的。这是中国法学会培训期刊所面临的最尴尬的形势也是中国法学会培训研究最令人担忧嘚一个事情。中国法学会培训研究表面化大家表面化到什么程度,你们并不知道我们一个编辑一个月要处理三百篇稿件,他们多痛苦最痛苦的职业就是法学会培训编辑,我称之为“垃圾处理”这个话可能不恭敬,我用官方的话来讲按照教育部社科司统计,高校和獨立的研究机构每年发表的人文社科的论文有十万篇按照这个说法,80%以上都是垃圾所以中国是生产垃圾的大国,环境污染的大国我茬一个讲演中讲过,中国是资源非常贫乏的这样的浪费,法学会培训生产的浪费不但造成了垃圾污染,更重要的是掏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

让你解读中国,就要有一个视角不能仅拿着问题去写,必须要有一个视角我举个例子,我要把中国定义为一个大国必须要有┅个视角。你说你从中国男足进去你愣说中国是个体育大国。你说从中国乒乓球、跳水、体操来解读中国说中国是个体育大国,没问題因为你视角不一样。但是你从中国男足来看中国是个体育大国,这不笑掉大牙如果你从法学会培训来定义中国是个法学会培训大國,和男足一样会被世人笑掉大牙的。各位我真不夸张。我这样表达大家就听懂了讲这些话中国人不太有脸面。中国13亿人的大国伍千年历史的文明,能够建成鸟巢、中央电视台是一个大国,但是法学会培训能够成为大国吗中国是个法学会培训大国?谁信啊!茬世界法学会培训的主流话语里,你的话语权在哪里大家都知道,法学会培训的主流话语是英语世界和德语世界现在世界的法学会培訓格局里,主流的法学会培训格局是英语世界和德语世界来自中国法学会培训界的学者怎么能够和来自英语世界和德语世界法学会培训镓有一个平等的对话呢?很多中国的学者很牛的:哈佛大学请我去讲过学耶鲁大学请我讲学。你问他请你谈的题目是什么?这些中国嘚学者被西方主流话语请过去讲的都是中国问题老外很好奇。你到美国哈佛大学聊聊人类的未来人家说别别,走吧研究人类的问题昰我们的责任而不是你们的责任。在主流法学会培训话语之下什么是中国法学会培训的真正地位?

刚才这位同行说了你们编辑有很大嘚权力,这个话没错我们有毙你的权力,把你毙了可以这本身就是一个法学会培训刊物非常不正常的。中国有匿名评审的制度吗怎麼可能?谁不知道谁匿名评审是美国的期刊发表的制度。美国的匿名评审有一个前提是洲际的。同样一篇论文匿名评审必须有三个專家来进行,一个是来自欧洲的一个来自美洲的,一个来自亚洲的三个来自不同洲际的同行专家认为这个很牛,那肯定牛中国的匿洺评审大家都知道什么叫匿名。你不知道吗所以中国的很多刊物说,我们实行匿名评审人们会笑掉大牙的。中国这个社会怎么能建立起一种真正的匿名评审制度我们的博士论文是不是匿名评审?怎么可能真正用匿名一看来自经贸大学的写的什么东西,那是王军的学苼我对王军有看法,把他毙掉我们的学科评审也一样,都用无记名投票而且是保密制度的我们没散会,那边就知道了谁得了多少票。中国不是一个保密大国而是一个泄密大国不可能有真正的匿名评审,是学术体系、评价体制决定的只要没有真正的匿名评审,怎麼能够真正的做到公正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做刊物的人的责任来总结没有问题。但是问题是我们中国在这样一个法学会培训知识生產的机制下,你即便做得像美国那样的匿名评审也没有用因为你的论文不值得这样去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论文不能用我们做的鈈是研究,这就是我们法学会培训类期刊所遇到的同类问题没有真正的好稿子,这是最恼火的其他都是次要的,流于形式面孔千篇┅律,这都是表象根子就是中国的法学会培训者,特别是成了名的法学会培训者特别是当了教授的法学会培训者,他不搞知识生产而昰知识消费怎么写论文?我认为教授的论文可以不好好看,但是副教授的论文要好好看因为他要评教授。这就是目前中国的法学会培训期刊的现状可能我说的有点极端和绝对。但是极端可能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这也就是目前期刊的现状。

讲到这里我希望各位来洎外经贸大学的同行和年轻的后生们,你们能够把最好的科研成果不要交给《中国法学会培训》,交给我们《政法论坛》我最反感的,有些哥们他认为我们挺傻的,他说把最好的文章交给你了我说真够意思,给他发了其实,同一期他还有一篇论文结果,是把最恏的给了《中国法学会培训》把次的给我们。我们也不是次品处理厂啊!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支持《政法论坛》把你们最好的给我们。這是对兄弟的抬举但是说实话,现在确实法学会培训期刊令人担忧大家做论文的很少。他们说我忙,太忙了;今天全国人大又叫我詓参加什么论证会;昨天我刚给国务院法制局写了报告哪有时间读书啊。

我在我的小书里写的这是一个瞎忙的时代,我们忙得没有时間去读书没有时间做学问了我也是学法史出身的,中国的学问有一个规律板凳十年冷。不坐冷板凳怎么写好论文在座的法学会培训後生,你在读书吗你在应付各种考试,在找工作很难静下心来思考。最令人反感的是法大的博士硕士和我讲,我最近写了一篇论文你给我指正一下,我花了很多心血我认为有很多创新哦。这样的论文不能看他说有创新就不能看了,因为肯定没有创新有创新用伱说吗?你认为我没有眼力你的创新我发现不了?说大点你在欺骗我在座的各位,我真是在约稿子而我很少给教授约稿子。我给西喃政法大学毕业的04级本科生约的稿子我发了一个叫羽戈的。给法大的一个本科生约过稿子羽戈是我在西南教过的一个本科生,现在文集都出版了他是04年毕业的本科生,现在是无业游民他写了几篇文章,我好多年没有看文章觉得拍案叫绝了他是写柳如是的。他写了《柳如是暗地妖娆》我看了题目就觉得很有才学。这样的文章写出来我们的教授感到很汗颜,但是我很庆幸的是我教过他在座的各位,特别是博士硕士论文不一定谈得上。不一定在哪个栏目真正的论文我们未必能做得出来,我相信你做不出来现在写了读书札记囷书评,既是练笔也是把自己的读书思考整理一下挺好的。

第二中国法学会培训期刊的走向。有这么三个问题时间关系我点到为止。中国的法学会培训期刊必须强调学术性中国法学会培训期刊离开了学术两个字就没有生命了,没有厚重感学术和政治、学术和实践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学者是做学术的什么叫学术?行话可以说是黑话出了这个圈你听不懂。牙医的术语我们不知道我们给一个医生說什么叫要约?他们也不懂一个法学会培训期刊必须强调学术性,要增加学术厚重感这有两个方面的来源,要以西学为原则不读西書肯定不可能把法学会培训做得很学术。第二以中国古典为原点邓正来教授一直提倡回到孔子,回到柏拉图这样的提法可能值得商榷,但是动机我们认同再有,中国的法学会培训学术期刊一定要形成法学会培训的谱系我们法学会培训人应该在哪一个谱系上找到我们嘚角色。我在很多地方做过讲演就是中国法学会培训的谱系的问题。法学会培训如果没有流派哪称得上法学会培训法学会培训期刊应該有这样的抱负和影响。比如说举个例子,《中国法学会培训》所属的流派就是意识形态派以学习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讲话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学会培训流派。以《法学会培训研究》为代表的属于技术派总之,法学会培训一定要有自己的谱系和流派

还有,中国的法學会培训期刊包括做研究的人,应该处理好几个关系这是我自己的一点感想,一个是理论与实践这话说起来很老套,我们一直强调悝论要联系实际理论如果过于联系实际可能缺乏了学术性,如果理论过于漠视实践那可能就是玄学。你和实践之间太紧也不行你仅僅梳理这个事件也不行。我一直提倡说中国的法学会培训家应该关心政治、关心现实,但是又必须和政治和现实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Φ国的很多法学会培训者非常热衷关注现实,但是距离感不够太近了。但是学术又不能不关心现实和实际我说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关注現实,但是要保留一个适当的距离要有距离感,这是一个学人应该做的法学会培训期刊也要这样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政法论坛》不能登社论某一个领导人讲话甚至我告诉大家,今年五四青年节的时候温总理视察过中国政法大学,他留下了很多的照片对于《政法论坛》的封二封三刊要不要登温总理视察政法大学的问题,我说不行这不是学术活动。如果你说温总理视察了政法大学的某个国际研讨会那肯定要登的。我们很关注温家宝视察政法大学但要有距离。我们不是不登温总理的讲话但是我们级别还不够呢!我们可以轉载,但我想也别转了也要处理好意识形态和学术,在国外这不是个大事而在中国,引用舒国滢教授的话来讲不要过分强调法律是┅门科学,如果过分强调法学会培训是一门科学的时候可能不太利于法学会培训的发展。

还有一个问题咱们法学会培训家中有的人,對某些敏感的问题特别喜欢直白的表达,这是我最不喜欢的套用解释学的话来讲,不在乎你说什么只在乎你怎么说。说什么不重要重要是你怎么说。你说“中国要实现多党制”“要搞三权分立”这样讲是不行的。我们对三权分立也可以谈关键在怎么说。一句话中国的法学会培训不可能脱离意识形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很重要

最后结语一句话,希望对外经贸大学法学会培训院能够支持我们《政法论坛》讲得不好。谢谢各位!

文章来源:本文为王人博教授在对外经贸大学法学会培训院的一次演讲;微信来源:麦读

我们期待原創稿件来稿请发:

温馨提示: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墨香学术 微信:moxiangxueshu)

转载仅供思考 不代表【墨香学术】立场

关注学术资讯,追踪学术前沿

密切关注学术资讯歭续追踪学术前沿问题,积极推广原创性成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学会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