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台什么牌子的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

对于爱车上的音响系统有人觉嘚一套高品质的音响是刚需,也有人觉得只要能出声就行我觉得他说的很对——


可鉴于成本的考虑,大多数车企的大多数型号的车都无法配备高品质的音响系统这也是为什么汽车后市场会有音响改装升级这个服务项目。既然对于一部分人来讲好的音响系统是刚需。那麼很有可能在几个备选车型里有一套出色的音响系统的车最终会成为选车的关键因素。为此有一部分车企就会投入资金让国际知名品牌的音响厂商为自己某一部分车型打造音响系统。

虽然车企和音响厂商合作现在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但真正做出让大家都颔首称赞却鲜囿耳闻。究其原因无非还是因为成本问题。为了把控成本甚至有些车型在之前还对音响系统颇为重视,可车型更新换代之后基于成夲的考虑,会把原来高品质的音响系统减配掉因为目前绝大部分国人选车,音响系统表现是否优秀远远不足以撼动选车的决策

然而,僦在这种减配音响的趋势愈演愈烈的时候有些品牌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减配还把音响系统打造成一个卖点来追加投资。譬如宝駿560律动版搭配燕飞力士、江淮瑞风A60搭配JBL等,无论最终做出的成色如何总归是要比之前好很多。这或许从侧面佐证了国人现在对于车内的駕乘体验也注重起来而不仅仅把车当成一个代步工具。

既然不同车企搭载了不同品牌的音响那么群雄之中,到底孰强孰弱呢我将分別从不同的角度来给几款知名品牌的音响在车里的表现做个简单的测评。希望可以给选车时比较注重音响系统的朋友做个参考(该测评呮针对音响系统,略微涉及颜值和NVH其他系统均不在考虑范围。)

这次选择的车型有三款:一是最近炒的非常火热的沃尔沃90系列新鲜出爐的好几款车型都是宝华韦健(Bowers&Wilkins,以下简称B&W)执刀打造这个必须听,论坛里已经把这套系统捧上天我们来看看它是否有必要“落地”。二是一直以注重驾乘体验闻名的梅赛德斯-奔驰其搭载的柏林之声早就已经家喻户晓。想必合作了那么多年相互之间的配合早已轻车熟路。最后是一直比较有性格的雷克萨斯与其合作多年的马克莱文森虽然并不如柏林之声那么名声显赫,但在专业领域属于无人不知的哋位

这次测评遇到的最大的障碍是,我没有沃尔沃也没有奔驰,你猜的没错毫无意外,我也没有雷克萨斯那为什么我要选这三位呢?因为我没车所以我只能求助于4S店。沃尔沃相关负责人听到我的来意表示很欢迎奔驰和雷克萨斯都是找当年汽车学院的师兄弟约到嘚时间。其他车型没约到所以没测评 (⊙?⊙)。

如果大家想要看其他车型音响测评那我只能选择呼声比较高的几款车,厚着脸皮硬闯4S店叻

和各家4S店约好时间后,还专程向朋友借了一台专业相机来给测评配图可是后来发现,专业设备厉害是厉害但有些功能一时半会儿還真摸不透。朋友没空教我就只能提前借来,拍几个样张学习一下我对自己的作品还是打高分的:

业余摄影师带着专业相机开始做音響测评啦!!

测评之前,需要讲清楚一些概念方便大家理解本人是从事汽车音响改装升级,也就是后装现在的市场情况是,在汽车音響改装领域基本上都是追求皇帝位的最佳听感,而对于车内其他位置调教的时候在保证皇帝位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最好听(这是所囿带有DSP系统才能有的追求。如果系统内没有DSP那么各个位置的听感差别不是很大,因为没法把一个位置做的非常好听)后装的优势是器材品质可以按自己预算随意搭配,专车专人定制虽然技术上不如音响厂商那么厉害,但可以用器材的优势来弥补 而原车就已经搭配的高端音响,因为是整个工程师团队去专车专用开发包含车机、DSP、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喇叭的数量和位置及朝向。可以在保证所有乘客都囿相对均衡的听感的前提下再预设出一种或多种皇帝位的数据。 设备和技术上的优势不仅可以做到上述这些还可以在保证预期效果的湔提下把系统成本降到最低。因为原装的系统和车内其他系统的关联性很高而且各个系统都是经过反复测试,所以优势就是使用方便而苴稳定但劣势也很明显:如果你钟意的车型没有可以选配的高端音响,想要好的音响效果就只能选择后装。 以上就是原装(前装)和妀装(后装)的区别

概念普及完毕,测评开始:

智尊版原车标配B&W音响系统,裸车官方售价:57.88万(店内展示车只有这一款搭配了B&W音响)官方给出的资料是全车采用19个扬声器,1400瓦功率前后门均是三分频系统,加上中置的两个中高音扬声器和后排头枕后面的左右两套中高喑环绕扬声器还有尾箱左侧内饰板里的低音炮,总计19个扬声器未标配此套音响的车型,选配价格为25800元

下面我们就从各个方面来做测評:

B&W一直以来都是把追求最真实的声音作为品牌文化,所以演播厅驾驶员均在模式选择的第一位(该模式就是不带有任何夸张的音效处悝驾驶员位置是皇帝位,在该模式下驾驶员位置可以享受到正确的声场和原汁原味的声音),其他模式次之独立舞台音乐厅是通過算法到达的特殊体验,是为了丰富更为特殊的体验还配合了强度和环绕的量感调节以满足不同需求。本次的测评重点放在演播厅模式重在体验原汁原味做到什么水准。

演播厅总共提供了三种子模式分别是驾驶员全车后排。在使用驾驶员全车模式的时候后排頭枕后的两个环绕是不工作的。只有在使用后排模式的时候后面两个环绕才出声,为后排乘客营造更优秀的体验

坐在主驾驶位置,用駕驶员模式试听用测试曲目《left-right》测试声场宽度,声场的宽度左边为A柱下端右边为中置喇叭右边的Bowers&Wilkins标志处。两边声场高度处于同一水平線比仪表台高度稍高。在测试声场深度时歌手的结像在方向盘正前方的雨刮连杆处,结像清晰稳定

【主驾驶视角的结像位置】


【侧視结像位置示意图】

当用全车模式时,歌手结像移至仪表台中央用后排模式的时候,结像偏向门板上的中高音喇叭处同时明显感觉到主声场到了身后,而非前面

坐在副驾驶聆听时,用全车模式歌手结像在仪表台中央偏左偏下的位置用驾驶员模式的时候歌手结像在右側门板中高音处。

坐在后排时无论是用驾驶员模式还是全车模式,结像都偏向门板中高音处在用后排模式时,结像在正前方前排座椅靠背上

说实在的,在体验之前个人并未对音质抱有特别高的期待,觉得不要砸B&W的招牌就好因为在此之前,太多的车企用名牌音响作為宣传点可做出的成绩鲜有出色。但体验过这套B&W之后必须承认,这次合作够走心!

原车的音响系统一般我会做如下分类:

【1】有些車的音响,声音小了听不清声音开大光吵人。这类属于有些喇叭还好着还不如坏了。

【2】有些车的音响高音闷、中音浑、低音硬。聽也勉强能听但听会儿就烦,老想关掉这类属于有些喇叭还活着,它已经死了

【3】有些车的音响,整体表现没啥大毛病就是声音鈈清晰、不真切、分离度差。听也能听但没啥风味儿,就适合听广播这类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4】很少一部分车的音响,整体表现均衡分离度也OK,清晰度也能接受就是没声场,乐器人声窝在一起这类属于高不成,低不就

【5】极少一部分车的音响,不但整體表现均衡分离度和清晰度很有很高的水准,声场有多种模式且表现很好。这类属于可遇不可求

【6】有一种人,让你见了以后会觉嘚上帝不公平凭什么美丽贤惠又大方、楚楚动人腿又长。有一种音响也会让你有这种看了就心动听了更心动。

Wolts》、DJ、《一念之间》汾别展现了不同乐器、风格还有高中低音。整体表现三频衔接非常平滑没有听到任何一个频段有突兀的地方。中高频细节很丰富圆润耐听。高频在表现非常丰富的细节同时没有任何生硬感和毛刺感要知道,全车的高音单元振膜都是金属的(不过外观和传说中的钻石高喑非常相似难道同一款?)必须竖大拇指!之前在宣传资料里看到系统里用的低音炮是改良后的气流低音炮,重量只有2公斤试听前還担心这是节省成本之举,怕是会影响到低频表现试听后就完全打消之前的顾虑,低频量感恰到好处氛围感也营造的非常出色。

为叻能听到尽量贴近真实效果,用了一个之前买的外置麦克风(虽然高频延展和真实情况相差还是很远但也可听出整体的素质很不俗),具体情况大家听录音:

在用演播室驾驶员模式时驾驶位有非常清晰的人声和乐器结像。声场宽度约有仪表台的五分之三深度已经略微破出前挡风玻璃,在雨刮连杆处在用这个模式情况下,无论是声场定位、细节表现还是动态范围我都听不出任何瑕疵,表现无可挑剔再加上与原车内饰设计非常融洽的结合,我觉得这套B&W音响完全可以归结到第【6】类里。当然非要说提升空间肯定是有,但考虑到選配的价格是25800元可以感动到流泪了。4S店工作人员说加装这套音响大约需要三四个月快的话可能两个月就能拿到车,慢的话也是5个月前後值得等值得等~

界面的操作逻辑很简单,非常容易上手基本谈不上有学习成本。 屏幕显示细腻反应灵敏。不能放光盘可以插U盘和藍牙连接。测试iPhone se蓝牙连接播放无损音乐和插U盘播放无损音乐音质上没有可闻区别

很遗憾,能争取到试听已经满意了按照这台车的摆放位置,想要开出去动态体验不太实际但怠速听音乐的时候,发动机声音从来没有出来“抢镜”即便是在换曲的空当也没有出来刷存在感。

自己感受业余摄影师的作品:









【这才是我真正的摄影水准】

总结:如果要买这个车钟意的型号没有搭配B&W的话。个人非常推荐选配B&W別说三四个月,等半年也值得绝对把耳朵伺候的舒舒服服!车机也简单好用,内饰也简约奢华嗯,除了没出去跑一圈试试动力和操控其他都挺合我胃口,虽然目标客户并不是我

奔驰的店在一个比较繁华的街区,店很大店内的顾客也比较多,这导致我只能体验没有顧客在看的闲置车而闲置的就只有车棚底下的S400……

虽然S400的价格已经够买两台V90CC了,但音响系统和车价并不成正比这台S400上搭载的并非顶级夶柏林。而是9声道590瓦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推13个扬声器的小柏林应该是和S320L上的小柏林一样的系统。网上资料显示选配价格为7600元。后来我问那个什么领导他的报价让我震惊了!

可能是因为是小柏林的原因,试听到的这个系统声场表现算不上好在主驾驶聆听声场宽度虽然有儀表台一半那么宽,但是高度并不是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右边声场宽度是在中置喇叭位置,高度也和仪表台平齐但左边的高度就明显降箌比门板中音单元位置稍高的高度上。造成整个声场有些倾斜的状态而且人声和乐器的结像都基本在左边门板中音喇叭偏右上的地方。嶊测是系统内并没有做延时数据中置喇叭混合了左右声道的音频来尽力弥补主副驾驶位的立体声效果。也正是缺少了延时造成这套系統的声场表现欠佳。之后的体验也让我觉得声场这个点非常可惜


和之前那套B&W的系统声音还是有明显的风格上的差异。B&W的声音温润如玉厚实耐听。这套小柏林的声音更偏向清亮声音干净清澈,低音表现很浑厚整体感觉更注重“下盘”。也分别试听了《The Tennessee Wolts》、DJ、《一念之間》在音质上并没有什么瑕疵,声音虽然并没有B&W那样高品质的质感但考虑到价格只有B&W的三分之一不到。也是很能让人接受的但一百哆万的车上不直接配大柏林呢?我都觉得不平衡……

给这套小柏林录音的时候后半段声音有明显的变化(大概是在2分24秒不知道为何,我仩传的两个视频显示只有2分18秒实际读条读完后依然有声音的)是在主机把高中低音增益全部归零后的改变。录音传送门:

鉴于声场上欠佳的表现我觉得这套音响可以归为第【4】类。以这个品质来推断大柏林颜值肯定没得讲,加上音质的表现我觉得妥妥的第【6】类没悬念

这套系统可以放光盘、可以连接手机蓝牙。可是我尝试了两次都没发现我的手机蓝牙放弃了……

用过奔驰的人都应该直到这套系统還是蛮好用的,就是需要稍微学习一下用习惯之后盲操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奔驰操作旋钮的质感真心棒!

同样噪音控制的很棒。导致我根本就没注意过这方面问题







【这是奔驰柏林之声音响系统的特色】

个人觉得奔驰无论是内饰还是系统的选择还有大面积液晶屏的选擇都把受众更面向年轻人一些。

因为车在车棚里导致很多想要拍照的地方光线和外面反差太大。这种专业相机我又玩儿不转拍了很多嘟糊了,就不放出来辣大家眼睛了

S400没有直接配备大柏林应该是商业因素的考虑,毕竟选配大柏林利润最大化嘛我的建议是如果中意的車型可以选配小柏林,也可以选配大柏林我当然是怂恿上大柏林。毕竟有些车想装出钱也没得选。但如果预算比较紧对整体效果声場什么的也没啥要求,小柏林也是可以听的毕竟7600这价格算是非常良心了。

彩蛋:最后我去跟一个被称作“主管”的人道别的时候顺便問了下加装这套音响需要多少费用,周期多长 “主管”说:这套音响啊?五万多得等半年。我严重怀疑他的身份……

最后体验的是雷克萨斯

理想情况下,我说的是理想啊我想体验的车型是GS 300h豪华版。车价在同一水平线上才好对比嘛可惜4S店不是我家开的,店内工作人員说展示车只有那辆配有马克莱文森的音响系统并且告诉我虽然车型不同,但音响配置相同效果差别不大。我顺着小哥指的方向看去——雄伟的LX570!!

发现马克莱文森的算法和B&W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用《left-right》测试左右声道的时候发现右边声场直接就到了右边仪表台边上,做到囷后装系统一样的声场占据整个仪表台而且左右高度在统一水平线。但是人声的结像出来的时候又出乎意料这个时候又不是像后装那樣把人声结像定在仪表台中央,而是和B&W一样结像在方向盘正前方。但有一点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人声结像并不稳定。无论男女歌手結像总会飘忽不定的往中置喇叭那边飘。好像中置喇叭稍微有些抢声场

声场深度基本就在挡风玻璃处,虽然深度并不深但声场高度却昰这三辆车最高的,这得益于高音单元安装在A柱上在音响设置里有环绕的模式可以开,打开之后感觉声场更开阔一些至于只有高中低喑的调节,嗯聊胜于无。



非常典型的美式风格高频靓丽,但并不过量也不会有刺耳导致不耐听的情况。和B&W对比呢B&W是那种非常圆润舒适的高频表现,ML是那种靓丽一些而又略显粗犷的感觉低频够劲而显得略微有点过猛。整体感觉三频衔接并不是非常平顺但听感不错。这并不像是衔接没做好而是俺就是这风格的味道。不过主机上可以按照个人喜好调节高中低音的增益和衰减整体就是很明显的美式風格。相比于后装的诸多美系的音响产品这套系统的整体素质还是很高的。 但声音品质并不如B&W那样出色并不仅仅是风格问题。

这是我必须要吐槽的点!!!!!作为一百多万的车这样的操作设计简直反人类!!! 这个操纵按钮也是可以左右拨动来选择的,但是!阻尼莋的差到爆!!别说行车途中操作了我就是在原地操作都因为阻尼做的很差而导致操作频频出错。如果在路上呵呵,把我逼急了我自巳都不知道会不会把这个按钮拔出来扔了!!SHIT!! 非常影响行车安全!!零分!!

【不会这辆展示车的这个操纵按钮是坏的吧……】

说实話启动时候的声音充分展示了这辆车强大的实力。但还好关上门之后就没那么夸张了。鉴于邮箱已经报警我就不踩油门测试了。

如果不是低音喇叭网罩上贴着马克莱文森的标只有听到声音之后才知道这是套好音响。音响相对于奔驰和沃尔沃来讲外观太低调了。



这套马克莱文森的音响和小柏林相比风格差异明显,各有千秋但马克莱文森在声场方面胜出。但因为相貌平平所以可以归结为第【5】類。

本来想咨询选配的价格和等车时间问题结果在我试听的时候车邮箱报警,油快干了…… 所以这套音响没来得及录音而且我来了之後,本来冷清的4S店忽然来了好几位看车的顾客为了不打扰生意,就没有再咨询选配的事而回来之后发现网上也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有楿关资料的朋友还望分享一下

总算写完了,来个大总结吧:

沃尔沃和B&W这次合作非常成功整个影音系统无论是从音质、声场和操作上都找不出短板。再加上很有质感的轻奢风格内饰以及酷酷的外观确实让人很有驾驶它的欲望。很可惜没能体验到大柏林的系统不过小柏林7600元和大柏林44000元的价格定位确实也不太好和沃尔沃搭配的B&W做横向对比。雷克萨斯的马克莱文森确实能满足非常多车主对于音响系统的要求只是我不想再讨论那个操作体验了。

这三个品牌与车企的合作算是已经有了金字招牌但之前我提过,有很多一线音响品牌和车企合作の后并没有做出令人满意的音响系统这也导致很多拥有这样所谓豪华音响系统的车主在听到系统表现之后还是选择了改装升级来提升音響效果。至于是哪些品牌和车企做的系统名不副实日后再总结成一片专门的测评供大家参考。

     当这台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完成之後装车,调试初开声,效果就已然让自己惊艳到了这就是我想要达到的效果,开阔的音场凌厉的动态,准确的声音定位极高的解析度,以及泾渭分明的立体声分离度这就是自己一直在追寻的声音!

第一个版本的测试版,一是电路板尺寸过大了没有达到小型化嘚初衷,电路有致命性错误通电就冒烟,烧毁了DACADC,运放LM4780以及+-15v供电的三端稳压IC,在检查了问题以后直接将其报废,重来!

因此为叻不重蹈覆辙,在第二版中我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如下图:

把之前的致命性错误找出并修正,所有的功能全部做成模块的方式接口统一,设计上有问题时不致全部报废只需对模块进行修改即可,这一版效果已经呈现这证明了我的设计方向是没错的,但这一版存在的问題还是较多有些是线路设计错误,有些是结构性错误虽然我都手工修正过来,已经装车使用在这期间,跟几个汽车音响发烧友交流叻一下(其实是去找他们嘚瑟了一下)在现场PK中让我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朋友宝马5系顶配选装原厂宝华韦健钻石套装效果被秒杀用他自己的话说:起初是不屑的,你DIY的东西跟我这宝华比就像手枪跟大炮比威力一样,结果我是被震撼到了我这4万6千块的东西被你這么一个手工小盒子的效果摁在地上摩擦!后来他成了我的第一个用户,并且是迫不及待的在我做第3个测试版时就拆掉宝华买了一个MOST25光纖转换器把宝马原车的光纤信号转成SPDIF光纤信号,逼着我做了一个测试版给他装上美其名曰帮我测试…其他人也十分认可其音质,纷纷表礻也想搞一台试试这时我也动念决定完善它,试试看能不能让更多的人接受这是后话。

言归正传我又设计了第三个测试版,如下图:

设计这版的原因是有些芯片的选型更换了电路上也做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尤其是变压器从上版中的36环更换成了功率更大的47环,对元件的安装位置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更加便于测试装拆,这一版测试功能和效果都没有问题,于是我开始着手完成量产版的设计


接下來的第四个版本本来已经算是正式版,大部分模块因为功能和性能已经确定于是固化在PCB上,不再是模块化的设计(除了DAC仍然是模块设计这样一是为了获得更高的信噪比,尽量减小干扰;二是节省空间让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体积不至过大),同时把大量的直插元件换成了貼片元件便于板厂直接贴片,一来板厂贴片稳定性和一致性比手工焊接高的多二则作为小批量生产,这不比自己做着玩儿几天装一囼也没关系,作为产品装配效率也是很关键的当然,元器件的性能都没有缩水保障音质的一致性,这个版本的PCB生产出来就已经到了春節前在我拿到PCB的第二天,就赶上了新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的状况:封城!我的家一座1100万人口的超级城市-武汉,一天之内被封禁的连只鳥都飞不出去了我也傻眼了,本来预定的几个家伙隔三差五都在催我原本打算年前交付给他们,这下也没法子了好多配件都无法订購了。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建国以来最严厉的禁足令反而让我沉下心来用手头现有的配件精心装了一台第四个版本做一下詳细的测试,如下图:

我决定利用这个时间好好的测试一下看看还有什么潜在的问题没有,结果一测之下真是冷汗直冒,幸亏没有交付一下测试出几个问题,有些还比较严重:

1、大音量(约3/4音量)的时候会断流并且是主声道和低音声道随机性的发卡,减小音量又恢複正常凭经验感觉明显是电源供电不足,可电源设计上我使用了4只电流110A、功率220w的mos管驱动理论上,整个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满载功率也不過400多瓦且单独开中高音部分或者低音通道部分,全开音量都不会断流同时47环的高频变压器支撑大于1200w的功率也是没有问题的。最后经過反复思考、测量和理论查阅,得出结论:应该是我修改了变压器的输出脚位置导致磁通量不平衡,并且两套大功率次级电压输出共用┅个变压器造成了大电流下变压器磁环磁通量瞬间短路,大功率时输出电压被瞬间严重下拉所以声音会断断续续。

2、散热这版我将の前的紫铜导热板(也是为了节约一下成本,小批量加工紫铜导热条单价30多元一根)换成了铝制的,但是换了更大的机箱结果反而导致散热出现了问题,大音量使用温度偏高这还是在冬天的环境下。如果是夏天有可能温度过高而进入保护状态(芯片都带有过热保护,同时我也单独设计了过热保护电路在85度进入保护状态)。

3、、平衡接法的PA2030A比早期版本的单端接法功率好像也没有明显增加,通过分析原厂数据手册以及再次搭建测试平台发现平衡接法对于PA2030A来说只也利用了一半功率,因为其内部已经是BTL结构我用平衡接法,表面上是紦两个声道合并成一个声道实际上只用了每个声道的一半功率放大器,跟单端的功率是一样的虽然升压以后的2030已经有相当不错的表现,考虑到这将是一款通用型的产品了那么它必须面对一些大功率的喇叭时也不能发憷,于是这部分的结构也要做根本性的调整了

4、另┅个关于功率放大的问题是低音通道使用的LM4780,单就效果而言我觉得已经很满意了,但通用性上有些麻烦4780只能单独作为两个通道,因为峩设计之初只考虑了我车上是两个8寸的低音喇叭可很多人只有一个低音,这样的设计显然不合适还有一个关键性问题是,国半已经停產了LM4780市面上很难找到持续稳定的货源,正真量产很可能会面临无芯片可用的窘境。


? 还好疫情期间,反而有了大量的时间来仔细修订峩的设计我开始了第五个版本的设计,这次是做了颠覆性的调整,充足的时间可以让我对每一个细节仔细考量当然,这个大的结构調整以后饶是小心仔细,还是做了三个版本最后才定稿。
1、将主声道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芯片更换成LM1876这也是序曲系列的中小功率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双声道设计转换速率达18V/us,音质有口皆碑尤其是中高频的解析力,得到广泛的认可它可以方便的改成平衡放大,将两個声道合并成一个声道这是真正的平衡放大推挽输出,经过搭建测试平台反复调整了外围元件和驱动电压,最后实测在+-18v电压下,4欧負载有40w的输出功率(THD<0.1% )且应该有80w的推动能力(平衡驱动在大多数情况下推动力是翻倍的,那个5系的朋友换了这版以后在有一次调音的时候高音没有切频且音量开的有点大直接烧毁了两只马克列文森的高音单元,这个电流驱动能力可见一斑)并且失真度小于0.1%。?PA2030A的功率简單推算在19v高压驱动且4欧负载下应该有约25w左右的功率,失真度=<1%(如果按照原厂数据手册上推算,在0.015%的失真度下19v电压4欧负载下大概只有12w嘚功率,而且就算平衡接法其功率与推动力并没有翻倍,因为没有用到它全部的内部功率放大器实际上2030的原版TDA7850,原厂宣称是4*50W那是在夨真度10%的状态下,且喇叭阻抗为2欧的情况下基本没有可用性。还有些恬不知耻的DSP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厂家装个TDA7850在标准14V电压驱动下居然敢說70w*4甚至120w*4,你他喵的就是短路输出也达不到啊!)实际对比试听的效果,跟2030有很大区别应该说风格各有不同,LM1876动态明显大太多而且解析力更高,功率储备足有种热情奔放的感觉;而2030因为是场效应管输出,有一丝独特的温婉很难用言语来形容,大概就像欣赏一位小家碧玉般的邻家妹妹那样的感觉总的来说,换成LM1876整体效果相较于PA2030A有很大提升。

2、将低音声道的LM4780更换成TDA89548954是数字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芯片,鉯前虽然也做过一些数字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比如TDA7498E、TPA3116、TAS5630等,但一直觉得效果不如模拟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芯片毕竟它经过数字量化,最多吔就是无限接近模拟效果无法完全达到模拟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的效果,好处是同等条件下功率更大,发热量也极低8954又是近几年才推絀的产品,在设计上相较早期型号有长足的进步,最关键一点是它可以自由组合输出状态,可以推单喇叭也可以推双喇叭或双音圈,同时支持完善的平衡驱动更换以后对比LM4780,明显感觉功率更大同等电压下两块LM4780约2*120w/8欧,而一块8954就可以到2*150w或者1*300w/8欧(虽然8954最高可以到1*420w/8欧但那需要+-41v的电压驱动,并且最好只接8欧负载4欧时电流过大,而大部分汽车喇叭阻抗都是4欧长时间使用不太安全,因此驱动电压我设定在+-32v)在测试的时候,差不多的音量下(因为在家里测试的6.5寸喇叭声音不大),LM4780消耗约5A-6A左右的电流而8954居然只消耗1.8-2.2A的电流,数字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高达90%的转换效率可见一斑解析力上来说,确实比LM4780略有不足但区别已经很小很小,而且装车使用的话8954的通道作为低音通道会主动切频,那么这一点区别可以忽略不计了并且8954提供了更大的功率,这一点对推大功率大口径的低音炮绝对是加分项!

3、电源部分的调整将单变压器换成独立的双变压器,一只专门负责给8954供电另一只专门负责给LM1876供电,当然相应的外围电路也都做了重新设计,实际测試中完美的解决了大音量下磁通量短路导致的断流问题。并且是在满载功率更大的情况下(改版以后的7只1876满载功率近300w8954满载也在300w左右,總功率600w)图:

4、散热方式调整功率更大,就会带来更大的发热量之前400多瓦已经有些温度偏高,可机箱尺寸有限如何高效的利用空间,这花了我很长时间来设计和修改我几乎把市面上所有形式的散热器都测试了一遍(专门设计散热器成本太高,我不像大厂有这个实力我只能在已有的散热器里选择和优化)最后定型的散热方式是将芯片的安装位置改到主板居中的位置,使用一个高效的风洞式散热器接┅只4cm风扇直接给芯片散热同时散热器的顶部贴紧机箱的顶部,在机箱尾部再布置一只4cm风扇这样就形成了一大一小两个风洞散热结构,苴相辅相成最终,实际测试时以很大的音量(大到耳膜都有些疼)长时间轰击,机箱表面温度(也约等于散热器温度两者相连)不過稍微比手掌温度高一些,大约40度上下(4月间测试环境温度约15度-20度)缺点是风扇略微有些噪声,当然我是放在后备箱内饰板里面,车發动以后几乎也听不到了。

5、为了提高数字处理部分的稳定性和效果所有的数字芯片供电部分全部调整为独立供电,每一颗IC都重新设計了独立电源并且换用了低噪声LDO电源芯片,模拟部分的电源也全部独立供电同时对线路进行了调整,对布线位置也进行了更合理的分咘最终把底噪降低到了贴着喇叭都几乎听不到的程度。

6、把之前大容量的单体电容更换成了小容量单体的多个电容组总容量较之前的蝂本小一些,但也达到了16000uf由于汽车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都是开关电源,根据我这段时间实际使用的经验和测试数据来看小容量单体的多個电容组提供的滤波效果反而比单体大容量要来得更好,并且我可以把电容组布置在风洞散热器中空的位置这样节省出来的面积,我可鉯从容的对其他部分进行调整做到最优化的布线。图:

7、重新设计了DAC子卡的PCB对线路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优化,对部分元件参数进行了微調关键部分的旁路电容全部更换成AVX的高速钽电容;

限于篇幅,改动以后的测试我就不详述了无非就是修正线路上的一些小问题,最终嘚效果我个人认为已经无懈可击了

以下是几段效果实录,也包括主页视频建议使用耳机试听,录音效果虽然还是远赶不上实听效果泹可作为判断效果的一个依据。


前门高音 马克列文森 1.5寸 拆车

前门中低音 睿凡声学 4寸

后门中低音 宝马原厂 D&M4寸(后门为被动分频)

低音 宝马原廠哈曼卡顿 8寸*2(原本是2欧我自己换了8欧的音圈,效果还凑合)

最后我也不能免俗的把性能参数列个表,以供参考部分数据是元器件廠家的标称,部分数据是实测部分数据是估算,我没有大厂的专业实验室来严格测试所以,有些只能是估算但可以保证这些参数是楿对真实的。

全面增强的DMA引擎具备2400MFLOPS的运算能力;

RCA输入: PCM1804DR,非平衡转平衡输入阻抗20KΩ,最大信号电平6.5Vpp,A/D转换精度24bit/192k特别提示:不支持高電平功率信号输入;

由20片NE5532A运算放大器构建的4组8路全平衡差分前级放大器;

支持4Ω以及8Ω喇叭,特别提示:不支持2Ω或1Ω的低阻抗喇叭;

输絀通道   每通道独立10段数字参量均衡器

每通道配有最高8阶(48DB)的高低通独立分频滤波器

输出相位和延时: 每输出通道可进行独立的相位和延時调整;

作为一名音响初烧从耳机烧到叻车载音响,我对于音响的“烧”不是烧钱而是“烧”过程。我比较享受自己DIY车载音响的感觉(建议动手能力一般的花钱找门店捣鼓音響真的累)。
对于DSP品牌怎么选择这个问题我给出4点参考建议,最后我会给出我选择的DSP品牌
建议1:好的DSP品牌必须在网络上有信息,工商有紸册
建议2:同样价格,宁买蛇头不买凤尾
建议3:功能不能太花哨,适合自己很重要
建议4:内置功率大比功率小对效果影响更大
可能尛伙伴很惊讶,这么DSP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还有品牌不是?是的!dsp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属于音响改装的范畴音响改装属于汽车电子类别,又屬于汽车用品和汽车零部件说白了这些产品都属于“半成品”是配件供应商,网络有信息工商有注册可以保证这个至少不是三无产品。网络有信息就包括至少有个官网至少有个公众号,至少有个淘宝店至少有改装的案例和内容没如果没有请不要考虑。
我仔细搜索了確定了5个专门做DSP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的品牌圣美歌、卡莱、珍珠鸟、8音度、优美声。这5个品牌符合建议1.而且都是国内生产的没有列举国外的品牌是因为个人追求性价比。
价格因素DSP信号处理通道越多越好!
市面上大多数DSP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可以分为6路、8路、10路、12路为多,如果2个品牌差不多的价格肯定路数越多越好这里的“路”是处理信号的数量,8路就是最多能处理8个通道的扬声器因为本质上大多数DSP的成夲都是差不多的,路数多的DSP以后升级起来会非常方便比如6路和8路的,正常都是前面二分频后面同轴再加个有源低音炮这是最经典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配置,加上一个DSP正常的价格都是在4K-5K上下,这是行情也是卖家的心理卖价,你想让卖家低于这个价格卖给你是很难的但昰你可以要求他把DSP从6路升级到8路,这点尤为重要
经过一个月多网络寻宝,找到了这5个品牌的8路DSP对比
圣美歌MP8:零售价3280,当地店家报价2600
输叺信号:6通道高电平+2通道低电平输入
输出信号:8×50W功率输出+8通道低电平输出
内置:USB无损播放、光纤输入
需选配:蓝牙播放、无损播放面板
鉲莱维尔帝V4108:零售价2850当地店家报价1900
输入信号:4通道高电平+4通道低电平输入
输出信号:4×70W功率输出+8通道低电平输出
珍珠鸟D680:零售价3680,当地店家报价2600±
输入信号:6通道高电平+2通道低电平输入
输出信号:6×80W功率输出+8通道低电平输出
输入信号:6通道高电平+6通道低电平输入、光纤、藍牙、同轴
输出信号:8×65W+12通道低电平输出
优美声408:零售价3380当地店家报价2300±
输入信号:4通道高电平+4通道低电平输入、蓝牙
输出信号:4×80W功率输出+8通道低电平输出
内置:4.0蓝牙、USB无损播放
店家报价均为个人实地去汽配城问价了解,具体成交价看个人砍价能力
然后我自己做删选,功率6路>4路
就把优美声408和卡莱4108的4路功率去掉了
然后8音度的价格太虚高,店家有点拽拽的样子还说没现货所以8音度H680去掉了
剩下圣美歌MP8囷珍珠鸟D680,二者我也是反复对比从功能和价格上面个人比较倾向于圣美歌,网上说也是大厂做的毕竟8路功率大于46路功率,唯一就是功率小点
特地买了本田雅阁的专用线,准备DIY但是当DSP收到的时候,我傻眼了汽配城到处挂着DSP“无损安装”和“无损升级”的广告,怎么這个线不对线束的插孔明显不一致。然后到处请教专家和朋友论坛讨教。
最后发现圣美歌的DSP不太适合原车无损升级,他的专用线要找他自己买网上买的通用的不适合。后来又买了圣美歌的专用线结果,这台DSP没有内置蓝牙还要继续选配。这一切都算了毕竟已经買了,想找他们要调音软件结果厂家不给,我突然发现这个价格8路小功率不香了不给软件怎么调?
过了一段时间没办法,买了珍珠鳥的D680回来结果,可以用以前那条专用线而且内置了蓝牙,插上就能用官网还下载了调音软件。重点是功率的确大很多一插上去感覺就不一样了,大功率的音质和小功率的音质差别太大
这才让我发现了一个珍珠鸟D680的优点,其他品牌都是独立建立的高电平4或6路高电平進然后6路或8路高电平出。但是珍珠鸟D680是在常规6路DSP的高电平4进4出的基础上增加了高电平2进2出。这样的好处就在于可以通用市面上常规6路DSP嘚专用线做经典升级,然后未来要多用到2路高电平进出的时候可以单独接线比如以后升级三分频也只需要接2路中音的线。
有空再继续哏帖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载dsp功放品牌排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