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留学生出国留学年龄统计?

核心提示:随着国际禁令解封,现在很多人都在为出国留学做打算,但出国留学外语是必备的,今天就随小编来了解一下英国留学本科有年龄限制吗,还有这些留学有年龄限制么,我今年29岁了?? 也是大家所关心的1.留学有年龄限制么,我

随着国际禁令解封,现在很多人都在为出国留学做打算,但出国留学外语是必备的,今天就随小编来了解一下英国留学本科有年龄限制吗,还有这些留学有年龄限制么,我今年29岁了?? 也是大家所关心的

1.留学有年龄限制么,我今年29岁了

  出国留学,有的*对留学生的年龄并没有过多限制,但是,年龄越大申请留学的难度也会加大,像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能在30岁以前申请本科或研究生。各国对留学生的年龄限制:  新西兰:只要年满五岁就可以申请留学  新西兰移民局2014年放宽了国际学生赴新西兰留学的年龄限制。目前只要年满五岁的学生就可以申请新西兰留学。留学生在申请学校时需要提供在读证明,在读成绩,初中毕业的学生需要提供初中毕业证书的公证件。  英国:中学生申请年龄为16—18周岁  英国*的寄宿中学对学生年龄的要求为16-18周岁,但是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学校是对学生*入学年龄有严格的要求,绝大多数学校能够接受学生年龄在当年入学的时候年龄低于17岁半的学生,有一部分学校*年龄限制在17周岁9个月,只有很少一部分学校能够接受当年入学年龄接近18周岁的学校。  日本:年龄下限年满18岁且接受过高中教育  日本于2011年放宽了对留学生的年龄限制。申请本科,需要高中毕业距离现在申请不超过5年;申请硕士或博士,毕业时间距离现在申请不超过3年。在新政策实行后,日本对留学人员年龄的上限不再有明确的限制,只要是留学生达到硕士以上学历,并以研究为留学目的,都可以申请到日本继续深造。对于留学生年龄的下限,日本*依然保持要求学生必须为年满18岁并接受过高中教育,否则将不会通过其申请。在政策放宽前,日本方面对赴日就读语言*的留学生的要求是,高中毕业生须在25岁以下,*专科毕业生须在28岁以下,*毕业生以上须在30岁以下。  加拿大:年龄限制变严35岁以下可得满分  自2013年底,加拿大的留学年龄限制变严。申请人须在18周岁以上,新标准规定35岁以下申请人可得到满分12分,年龄增大1岁递减1分,46岁以上的申请人为0分。在旧的打分体系下,21至49岁的申请人都可得到满分10分。  新加坡:高校留学年龄越大越难申请  根据新加坡的规定,申请新加坡小学就读的学生年龄限制最小是在6周岁,而*是14周岁,而申请新加坡中学就读的学生年龄限制最小是在12周岁,而*是17周岁。  新加坡中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通过新加坡O/A水准考试来进入新加坡公立院校就读。一般来说,申请新加坡O水准课程的学生年龄要求在16~25周岁之间,申请新加坡A水准课程的在17~26周岁之间。  对于申请到新加坡高校留学的申请人年龄并无要求,只要申请人能够达到入学要求即可。但是,新加坡教育联盟提醒,虽然院校对于申请人的年龄没有要求,但如果申请人的年龄越大,在申请新加坡留学签证的时候难度也就越大。

以上这些就是今天小编为你准备参考的,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本文由 整理发布。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可以留下你的联系方式,让课程老师跟你详细解答:

目前,中国正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归潮,这样的背景下,留学的含金量到底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

据统计,仅2018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51.94万人。此外,不仅仅是留学生。目前中国经济形势以及国情国力高速发展背景下,更多的国外工作者陆续回国,留学生存留体量日渐增大,留学生就业还有那么好前景吗?

金融、信息行业青睐海归

《2019海外留学生优秀人才需求报告》基于15个行业的220家领先企业的调查,这220家雇主2019年都有海外留学生的招聘计划,其中48.9%的雇主2018至2019年在海外举行了留学生招聘会。

“今年有招聘海外留学生计划”的雇主中,来自金融行业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最多,但是需求正在各个行业扩展。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在中国发展的优先优势、海外就业可能的减少等因素,中国留学生学成回国人数逐年增加。

雇主提供的工作机会86.4%同时面向国内和留学回国人才,只面向有海外教育经历的工作只有13.6%。

但是,雇主们认为,海外留学生在外语水平、独立思考和创意上比国内毕业生普遍有优势,国内毕业生在相关知识、忍耐力和执行力上表现更佳。海外留学生成为中国高学历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前程无忧《2019海外留学生优秀人才需求报告》显示,40.8%的受访雇主提供留学生工作机会的起薪在8000至12000元之间,略高于重点大学同等学历毕业生水平。

有意思的是,当问及留学的成本多久能收回的时候,有7.2%的留学生表示只要一年,22.5%的留学生表示要1至3年,35.9%的留学生认为要3至5年,也有10.3%的海归表示需要10年以上。这是领英(LinkedIn)联合人力资本管理咨询公司怡安翰威特(Aon Hewitt)发布的《2019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显示的结果。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海归认为,“留学回本慢”是正常的,但留学的价值不完全体现在毕业后的收入上。一位有七年留学经历的海归表示,出国留学得到的无形财富太多了,不是金钱能够计算的,留学期间的人生经历、多文化的熏陶以及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未来在上生存和发展的软财富。

近七成海归具有海外工作经历

领英的《2019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显示,从就业状态看,72%的海归已就业,16%的海归正在找工作,5%的海归正在创业。而在就业方面,海归就业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其中36.1%的海归最终在本土民营企业就职,26.7%的海归最终在外资企业就职,13.5%的海归选择国有企业。

报告表明,海归群体中近七成具有一定的海外工作经验,具有1年以上,特别是3年以上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比例提升明显。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海归选择毕业后先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

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其中153.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432.32万人已完成学业,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既然80%的学生最后还是会选择回到中国,那我们又为何要去留学呢?

留学有没有意义,看看顶尖人才的选择就知道了。根据2018年中国各大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双一流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出国深造比例接近15%,C9联盟的9所顶尖大学2018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的比例达到23.7%。

留学生涯是知识与阅历双重提升的良好平台。在陌生的环境里,学生要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融入学习与生活氛围中,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知识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国外高等教育起步更早,发展更完善,相应的教学软硬件设施及实践合作单位更加完善,学生留学期间,可以接触更加先进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对提升个人综合实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此外,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国外高校更加注重学生全球视野的培养,学生有更多机会与全球各大高校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大局观和前瞻思维。

当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的全球化,因此对于多元文化的学生的需求更加的强烈。企业迫切需要寻找流利使用他国语言,对他国文化高度融入的应征者。

伴随着留学热的潮流,归国热潮也同时兴起!

2018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数为51.94万人。根据教育部统计,1978年—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到585.71万人,其中完成学业的432.32万人,学成归国的365.14万人,学成归国率接近85%。 在未来,留学普及化会导致大量归国留学人才冲击国内人才市场。现实会告诉你,不是你想不想留学的问题,而是教学研机构与企业会倒逼你不得不追求更高的学历水平。试想一下,假设面试官同时收到的5份求职申请中,有4份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只有你没有。那么,最先出局的会是谁?

出国留学是挑战,往往伴随着各种困难。然而正是这些挑战和困难能够帮助人成长,变得成熟。不论是直接去海外院校求学,或者参加学校的短期交换交流,学生都能够在学术能力上、个人能力上、能力上得到长足的进步。

想要在未来职场获得更好的起点,那么就必须要从读书阶段就打牢基础,提早做好准备,做好学习生涯规划!留学的门槛正一步步降低,如果你仍然抓不住,那么迎接你的将会是更加残酷的未来!




【高校工作,留学生现状有所了解,希望与您探讨】

我的体会是:“留学生光环总体不如过去,但就业优势还要分类型来具体判断。

首先分析一下留学生情况,主要有两类人员

一类是国内重点“双一流”高校本科或硕士毕业,赴国外知名大学研究升造。

特点是学历高(一般为博士或博士后),科研能力强(理工科所学多为新兴学科或世界最前沿领域知识),看到国内的发展前景愿意回国发展。

一类是未参加高考,直接赴国外攻读学位。

特点是学历多为本科或硕士(硕士居多,国外硕士含金量低),家庭条件优越(能支持国外开销),专业素质并不高。

第一类人员中的佼佼者,在博士或博士后期间,已通过多种渠道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校有所接洽,多通过国家人才计划高薪引进(多为新兴高学科人才)。

其他人员回国后按照正常学校招聘程序报考面试从而取得就业岗位。

第二类人员回国后,与国内研究生、本科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投简历、机关事业单位考试等途径获得就业岗位。

  1. 第二类人员多为高考失利等去国外拿学历,过去因为光环效应感觉神秘,随着国内外交流频繁,其身份恢复正常,同时可以拿学位与国内高考优秀者同台竞争,也算是另一条路径的成功追赶。
  2. 国内本土教师已有多种途径每年赴国外研修,国家留基委近年来不断扩大人员选派数量,以我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为例,每年两批可选派十数人出国访学,国内外教学差距在不断缩小和同频发展。

只要有高学历,国内紧缺专业,有真才实学的留学生,就业同样很容易。反之,也就是一个留学生而已。

做这样的留学生:国内就读知名大学,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考取国外知名高校,读博或博士后研究,回国找工作,容易并高薪。




中国和世界都在迅猛发展时期,再多的人材也不够用。君不见农村劳动力己空,单位招工难,有一技之长难求。留学生也须放下架子。不管怎么说,在家总比在外强,安全无危险。即使在外国,也到中国公司工作为好。只要华人抱成团,一天会比一天好。




我们要说,目前留学生是分为几类的:

第一类,学习成绩优秀,国家保送去国外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这些学生学成归来,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工作,并且收入不错的待遇,应该都没有问题。有些地方需要人才,助力地方经济、科学研发,这样的留学生是抢手的。

第二类,本科在国内完成,研究生在国外继续深造,依靠自己的能力,读书期间也有奖学金,学成归来,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也可以寻求到适合你的岗位,只要专业对口,还是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的,只要面对实际,客观理性看待,找一份自己比较满意的岗位,不成问题。

第三类,原来在国内的成绩,读不到自己满意的学校或专业,有志到外面完成本科学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回到国内,这样的学生也为数不少,但是,要寻求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和专业,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你可能要多次应聘才能够有一份工作,至于收入,很难说清楚。

总之,留学生归国,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不同,所以说,很难用一句话来涵盖留学生回来就业的优势如何?




这个问题呢,就好像是说:现在国内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那么多, 上本科或者研究生就业还有优势吗?

现在出国留学的学生很多,留学生回国就业是否有优势呢?

这得看这留学生是处于怎样的一个层次和水平。

我们不可否认出国留学的人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的确有些质量不高的留学生。

古话是有道理的,我们始终要相信:是金子的话,永远都会发光。




我觉得大学以前出国留学,这个人将来基本就成外国人了。成年以后整个人的思维都是西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都很低。更别说报效祖国了!




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只看证的时代,所以说大家都回来都来国内就业,那就是比拼自己在海外学的能力,海外的实践经验,海外学的一些资质,这些东西是否在国内能够用得上,主要还是看这些。

你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留学生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就是你回来就业是肯定能够找到工作的,但是呢不要把起点直接放在我是海归,沾沾自喜的上面,你一定要明白你出国留学是能够提高你的一些思维和能力的,但是呢并不代表着你就有着绝对的国内的竞争力。这个是需要你能够把你所学的东西,实践性的东西展现出来才可以。




那么辛苦走出去了,基本上没有多少想回来。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留学生能买着票回来么




物以稀为贵,留学生相对国内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还是相对少的,到底985/211也还是相对少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年出国留学的多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