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高考考点但是学校让初三学生高考期间秘密返校补课违规吗 举报受理吗?

  中新网北京6月2日电 (徐婧 程宇)6月7日至10日,北京市5.4万考生将迎来2022年高考。正值本轮疫情防控的攻坚扫尾关键时期,全市考点怎样分级分类做好疫情防控?如何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确保全体考生“应考尽考”?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是全市99个常规考点之一,已经做好了“应考”准备。记者在该考点外看到,两条考生通道已清晰划分。校门前,一块提示考生进行“身份验证”的指示牌尤为醒目,另一块指示牌上则注有“请同学们单行,间隔一米以上,有序进入考点”的温馨提示。

  6月2日起,北京市非涉疫高三学生可以返校。早7时起,北京市东直门中学的高三学子们陆续到校。记者看到,学生佩戴N95口罩,间隔1米,验码、测温后,沿单向路径有序前往熟悉的教室。

  记者了解到,疫情下,让高三考生们返校,主要目的是缓解考生焦虑情绪。如果学生居住地距学校较远,或目前学习生活已成规律,也可选择不返校。

  高考在即,如何保障考生安全考试?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校长熊劲介绍,该考点实行闭环管理,考生进门时须先测温,如温度异常,将通过专门设置的发热学生通道进入临时隔离区,随后研判是否启用备用考场考试。在这一过程中,发热考生与其他考生不会出现任何交集。

  沿常规通道按“考场方向”的指示标前行,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最多将有390名考生根据各自的考场分配进入候考区。熊劲说,今年该考点共设置了13个考场,3个备用考场。在提前到达考点后,考生会在较为空旷的篮球馆进行候考。

  篮球馆内的显示屏上,“沉着、冷静、认真、细致,祝考试顺利!”的大字实时为考生鼓劲。候考时,场内还会播放舒缓音乐,使考生情绪放松。

  温馨服务是今年北京高考的一大特点。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考生在前往考场途中可向服务台的老师“求助”:橡皮、口罩、一次性纸杯……熊劲介绍,为满足考生可能出现的临时需求,考点的每一层都设置了一个服务台,并配备服务教师解决上述问题,为考生提供帮助。

  走进考场内,校医正在对课桌椅进行消杀。据介绍,在考试期间,每间考场都须在每一科目开考前开窗通风至少半小时,并在考试后进行彻底消杀。在考场里,同样配备了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口罩等防疫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每间考场有三十名考生,每名考生间距1米。”熊劲说,今年最多有7个中学的390名考生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考试,与往年统一发放准考证不同,考生们进入考场后,监考老师将把考生提前打印的临时准考证换为正式准考证。为了应对相关人员可能出现被临时封管控的情况,考点配备了约为往年两倍的考务人员力量,合计约150人。

  “北京将尽一切可能确保高考如期举行、应考尽考、安全考试。”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今年北京设置了常规考点、封管控考点、在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和医疗救治场所设置的考场等三类考点(场),并针对本轮疫情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准备了大量备用考点考场。目前,全市各类考点设置均已落点落位,人员储备、物资保障已经全部到位。

  根据北京市教委公布的高考期间疫情防控、考试安全以及考生服务等各项措施,封管控考点设置在符合条件的宾馆酒店或具备食宿条件的学校,整个过程闭环管理。封控区考生实行一人一考场,管控区考生可多人一考场,考位间距不小于2米,来自不同管控区的考生安排在不同考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处于集中医学观察期的考生则会在地坛医院、小汤山医院和其所在集中医学观察地点设置的考场考试,此类考生为单人单场考试,考后试卷、答题卡消毒后密封送交。

  据介绍,北京市各考点都加强了考务人员健康管理,所有考务人员须接种疫苗、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进行考前14天健康监测。

  熊劲表示,在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考点精心筛选了经验丰富、负责任且业务能力强的核心骨干作为高考考务人员,确保考务工作顺利流畅。

  “目前,全市教育系统已做好充分准备。”李奕说,北京将确保今年高考安全和公平公正,并加强人文关怀,保障学生顺利考试。

3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公告,明确2020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考研君整理“2020年高考考点要设置专用隔离考场”相关资讯,关注一下~教育部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稳妥做好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高考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国家人才选拔,关系社会公平,关系学生和家庭切身利益。2020年高考面临特殊形势,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大背景下的一次高考,是在确保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总体部署下的一次高考,也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入深化攻坚期的一次高考。各地各高校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今年高考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切实保证高考公平公正,确保2020年高考组织工作平稳有序。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做好考试组织疫情防控工作
目前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但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我国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确保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责任重大,不可有丝毫麻痹和懈怠。各省级招委会要协调本地卫生健康部门做好高考防疫工作,认真研判7月初疫情情况,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及考点考场、命题场所、制卷场所、评卷场所的防疫措施。要做好对考生和工作人员健康监测、登记和新冠肺炎排查工作。要对考试招生场所逐一进行消毒,保证环境卫生和良好通风。考点应配备充足防疫物资,设置具备防护隔离措施的特殊通道、专用隔离考场和备用考场。要对考务人员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和考试安全培训,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从严从实做好考试组织管理工作
各地各高校要合理安排有关考试时间,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海南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时间由相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艺术类专业现场校考按有关要求安排在高考后举行;“强基计划”有关工作时间节点较原定时间顺延一个月;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高校组织的考试由相关高校按各地疫情防控要求安排;高职分类考试、体育类专业考试等省级统一组织的考试由各省级招委会根据本地疫情防控要求确定。高考体检工作由各省级招委会协调本地卫生健康部门稳妥有序安排。各地要加强考试组织管理,严格执行命题、制卷、试卷保管、分发、施考、阅卷等各环节的管理规定,确保试题试卷绝对保密,确保考试组织万无一失。要严格执行考务管理规定,加强考场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对考试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针对高考期间部分地区可能发生的疫情传播以及高温、台风、雷电、洪水等自然灾害,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三、严格执行高校招生工作规定
各地各高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规定,严肃招生工作纪律,认真落实高校招生“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规定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省(区、市)、高校、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要加大招生执法监察力度,严肃查处招生录取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精心做好高三年级教学安排
各地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可按照省域同步原则,安排高三毕业班学生先返校。要根据高考时间,指导高中学校相应地优化调整高三年级教学计划和复习备考安排,有序安排好高考前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要对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和诊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教学衔接。要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逐一排摸,对存在学业困难的,返校后要进行专门的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跟上教学进程。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卫生防疫教育和心理辅导,缓解考生焦虑情绪。
五、强化招生考试宣传服务
各地要加强招考宣传,及时公告高考各项工作时间安排和相关要求,并做好提醒工作。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考试防疫教育,向考生讲解考点防疫措施、安检程序、个人防护注意事项等,确保考生充分知晓、掌握考试及有关防疫要求。各地各高校要积极开展网络招生咨询及志愿填报指导活动,为考生提供政策解读和咨询指导。要适时开展招生预警或案例宣传,提醒考生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招生政策,避免上当受骗。要会同宣传、网信、公安等部门加强对网络谣言、不实信息等有害信息的处置,并及时回应社会、考生的关切。
六、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
各省级招委会要强化政治担当,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在省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统筹抓好本地区疫情防控和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要将2020年本省(区、市)高考的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及具体实施方案,报省级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要明确工作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狠抓关键环节。要协调卫生健康、公安、工信、保密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考点卫生防疫和考试安全联合督导检查,对工作薄弱地区要限时整改,确保高考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研究提出本地区高考时间安排的意见,商教育部同意后及时向社会发布。
文章标题:教育部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稳妥做好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以上是考研君整理的“2020年高考考点要设置专用隔离考场”文章,希望各位考生在这段特殊时期不要松懈,在家积极做好准备!相信每一个冬天都会过去,每一个春天也都不会缺席~更多考研动态相关内容尽在考研动态频道~
北京市教委:北京中考毕业会考两考合一
辽宁开学时间:高三4月中旬起返校
财政部:2020年初级会计考试推迟

  山东通报两起冒名顶替上学问题处理结果

  6月29日,山东省发布关于聊城市冠县、东昌府区两起冒名顶替上学问题调查处理及相关情况的通报。通报称,6月20日,山东省纪委监委机关、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等部门单位组成工作专班,与聊城市、山东理工大学等有关单位一起,对聊城市冠县陈春秀、东昌府区王丽丽被冒名顶替上学等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目前,相关问题已经查清,并依规依纪依法对46名相关人员作出处理。此外,工作专班正对反映山东省“242人冒名顶替取得学历”问题开展调查。(中国新闻网)

  山东相关方面对242人冒名顶替有了初步结论:发生时间是1999年至2006年之间,主要分三种情况,1、被冒名顶替者完全不知情2、被冒名顶替者主动放弃入学资格被冒名顶替3、被冒名顶替者知情并与顶替者之间存在交易行为等情形。

  注意后两种,尤其最后一种情况应该不少,所以至今没有人站出来喊冤叫屈。冒名顶替者该严惩,买卖录取通知书配合作假的被顶替者,是否也该一起查处?

  北京今年高考考生需全程佩戴口罩

  6月29日,在北京市第136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今年北京高考考生49225人,设17个考区,132个考点。每个考区设置1至3个备用考场。今年北京高考每考场人数从30人减少至20人。严格疫情防控的要求,结合北京工作实际,全体考试工作人员考前进行核酸检验。考生全程佩戴口罩。集中医学观察考生,安排在备用考点,单人单场考试。(新华视点)

  今年的高考,受疫情的影响,多了一个要求,戴口罩。其他地方还好,进考场就可以摘口罩了,但北京近期还不能放松,要求在考场也需要戴口罩。

  一个小小的口罩,完全可能成为考场上情绪的发泄点。

  戴口罩的确会有呼吸不畅的问题,若心情烦躁,就更容易激化。在考场上,一旦遇到难题,或者发生其他事情,我们很容易焦躁,这时可能就会把原因归结在戴口罩上:因为戴了口罩,影响了大脑供氧,影响了思绪……等等。一旦有这种情况出现就很麻烦了,考场上若处理不好,就会加剧这种烦躁,甚至发生摩擦。怎么办?

  作为监考老师,可能需要一点技巧,可以考虑灵活处理,比如请示相关监考负责人,是否可以让考生短时间的调整,不必非一直戴着,有一个释放、放松。对于考生,简单说控制自己意义不大。不过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或心态:不戴口罩就能解决问题吗?是自己不会还是因为戴口罩让自己不会的?如果不戴口罩是否真能解决问题?答案是否定的,不会某道题绝不是口罩的问题,口罩无非是能找到的最佳理由或者借口。如果发脾气,如果不戴口罩可以解决问题,我们就发脾气,就不戴,但实际上可能更糟糕,因为不戴口罩不合规,监考老师必须履行职责,不可避免会让你更不愉快,只能是恶性循环,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问题,甚至失去考试资格:若冲突升级就只能请你离开考场了。

  其实当我们专心进入某个状态时,很多外在干扰很容易被屏蔽,包括口罩,因此,考生不妨先按我说的调整好心态:会不会做题其实和口罩无关。在考场上真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暂时放下笔,深呼吸2分钟,让自己静一下,问自己一个问题:是口罩的问题吗?相信很多人就能平心静气了。还有一个小办法,就是这两天做题时就坚持戴着口罩,让自己提前适应一下。

  最后也给大家缓释一下焦虑。今年高职继续扩招,招生计划数基本上与报名人数差不多了,无论在哪个省市,大家都有学上,无非好坏的问题,大可不必焦虑。而试题本身,有人猜测会较往年容易一些,根据之前教育部新闻发布会透露的信息,至少不会比去年的难吧。所以,放松心态,把送分题先拿下来,就有一个还可以接受的学校了。记住,靠发脾气、不戴口罩并不能解决我们不会的题,反而会导致更糟糕,那我们就尽可能去忘记口罩吧!祝大家考试成功!

  陕西宝鸡通报六年级女孩小区坠亡 班主任被停职

  6月23日,陕西宝鸡一女童在小区坠楼身亡。宝鸡调查组通报,女童对成绩不满意,对身旁同学流露出轻生念头,学校和老师没有直接责任。班主任在批评退步学生时,对女童有拍肩膀动作,属行为失当,已责成对其停职反省。(中国新闻周刊)

  既然调查清楚没有学校老师的直接责任,凭什么让老师停职?最近几起类似事件中,家长找媒体,到学校闹,口口声声问责学校,却从来不反省自己,不反省家庭的原因。为加强教育,去年中央特别纠偏,明确给予了老师惩戒权,如此下去谁敢用?谁敢做负责任的老师?像这样为息事宁人,不问是非,胡乱问责学校和老师,是典型的惰政,不担当,乱作为。家长胡乱攀扯尚能理解,地方政府部门如此处理,实在不能理解,应该给予谴责!

  首次系统提出“四个评价”: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

  会议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首次提出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21世纪经济报道)

  教育评价改革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功利文化的挑战,一个是诚信文化的支撑。如果不解决后者,就无法解决综合评价的客观公正,这也是大家喜欢“数数”评价学生、老师、学校的原因。无法解决前者,就难以解决“应试”为代表的功利化做法扭曲评价本身。你树什么尺子,我就追什么尺子,比如留学中介行业的背景包装。而且,更多时候这两者是合二为一的!怎么办?

  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可在清华北大暂时学习

  美国时间6月30日,康奈尔大学宣布秋季学期计划,并公布国际学生可以在全球十几个国家的当地大学暂时学习。所有中国公民和持有中国绿卡的国际学生由于疫情无法返校, 可以申请入读以下7所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凤凰网)

  被康奈尔录取的同学,可以就近在清华北大等7所高校就读了!近日康奈尔公布国际生秋季教学计划,因为签证或其他原因无法返校的国际学生可以选择Study Away,在国内有合作的高校就读。具体更详细的细节还没有公布,但7所学校名单公布了,都是很有实力的高校,清华北大都在列。有意思的是,除了著名大学外,还有首都师范大学位列其中。上一个康奈尔还可以体验清华或者北大的生活,很不错的福利!

  查询学历得先填毕业院校?学信网回应

  近日,有网友称,现在在学信网查学历需要先输入毕业院校。不少网友对此提出质疑,如果被冒名顶替了,怎么知道自己的“毕业院校”?对此,学信网7月1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表示此次升级为2019年5月实施的一项升级信息查询安全机制的举措。(中新网)

  其实冒名顶替案的第一功臣是学信。2006年建立学籍库,2009年开通查询服务,发现了有重名重身份证的学籍,于是启动了追查。这也是为什么06年之后几乎就没有假冒顶替案发生的重要原因,大家此番误解了学信。

  山东苟晶事件调查结果公布 15人被处理

#山东苟晶事件调查结果公布#,经过调查,苟晶1997年未填报志愿身份成绩被冒用。苟晶1997年高考成绩达到济宁市中专(理科)委培录取分数线,但本人未填报志愿,其个人身份、高考成绩等被邱小慧冒用。苟晶1998年高考成绩达到济宁市中专(理科)统招录取分数线,本人填报志愿并服从调剂,被录取到湖北黄冈水利电力学校上学,系按程序正常录取,不存在其当年被他人冒名顶替上学问题。根据调查情况,邱小慧、邱印林等15人被依规依纪依法处理。(中新网)

  苟晶回应夸大其词质疑:事情没有落到你们头上

  7月3日山东省发布苟晶事件处理结果与苟晶之前描述的有很多出入,有网友质疑“两次高考都被顶替”存在夸大成分。对此苟晶在3日晚直播中回怼网友“就算是我夸大其词了,你又损失了什么?”(新浪新闻)

  苟晶的事情明白了:第一年考上委培中专,苟放弃了,于是被人顶替。第二年苟晶还是考上一个中专,并不存在顶替。所有参与作假的,一个都跑不了,这里面又出现了很多熟悉的身影,比如公安户籍部门伪造户籍,这是最硬的一关,感觉处理太轻了!不过还有一个值得关注,苟晶揣着明白装糊涂,存在恶意说谎。第二年不存在所谓顶替,不知道她说谎目的,但的确也耗费了一些社会资源,更主要的是不能鼓励说谎,是否也应该给个谴责之类的?苟的说法误导了很多人,当年是标准分,满分是900分,所以苟那个分数大概就是一个刚刚及格的分数,只能上一个高中专。也就是说,苟晶没有自己说的那么优秀。

  之后她在直播中回应质疑:“就算是我夸大其词了,你又损失了什么?”,我大概明白苟晶为什么撒谎了,一切撒谎目的是要流量,如此没有底线与羞耻,我们还能说什么?不过提醒一下,不是夸大其词,是说谎,我们至少可以谴责苟晶撒谎!

  深圳各级各类学校期末考试取消

  7月2日,深圳市教育局经研究决定,除高考、中考、学业水平考试(初、高中)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不组织期末考试。已经开展期末考试的学校,不得公布考试成绩,不得进行排名。(广州日报)

  深圳紧急取消考试被证明属实,网传的理由大约也属实,怕孩子们考不好受打击刺激,甚至走了极端。不知道是该表扬还是该反对?政府的决策会有很多无奈,但每一位家长需要明白,这点打击或者挫折都不能承受,未来还能指望什么?其实疫情带来了一次绝好的成长机会,淬炼孩子的机会,人生总是崎岖坎坷的,至少不会那么平顺,希望家长与社会各界不要错用了这次机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三离校补课学校同意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