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哪个城市大学生最多?

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途,而上大学就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许上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成功几率最高的一条路。一个好大学往往能给芊芊学子们一个更好的平台,我国双一流名校很多,好的大学也很多,但要说哪座城市的在校大学生数量最多,我想武汉是这一问题的最好答案。

我想大家对武汉并不陌生,作为远近闻名的“大学城”,其拥有84所高校,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是我国高校数量排名第二的城市。而且其中985和211高校有7所,不仅如此,这7所大学都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比如华中科技大学,校园仿佛一座森林,学校里的树木比学生多得多,再比如武汉大学,其校园内的樱花闻名全世界,美丽的校园风景使得这里成为很多学子理想中的校园。

当然,即便是名校也有另类甚至是奇葩的存在,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的男女比例是7:1,也就是说每7个男生才会有1个女生,不得不同情一下这里的男同学,美好的大学生活就只能好好学习了。而反过来,华中师范大学的男女比例是1:7。对于理工大学的男同学来说,这里简直就是恋爱的天堂了,当然,华中师范与理工之间只隔了一座围墙,也算是给诸多大学生创造机会了吧。

你们是不是很好奇,有那么多高校的城市,其大学生数量应该也不会少吧。事实也正是如此,武汉有130多万的在校大学生,而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武汉的常住人口为1121.20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在校大学生,这样的一份数据你会不会觉得不可思议?武汉虽然高校数量比北京少,但是其大学生的数量超越北京,是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一的城市。

能有如此多大学生到武汉读书,武汉一定是有着吸引他们的地方,其实武汉不仅学校众多师资力量雄厚,而且其城市繁华,风景优美,是一座闻名的旅游城市。每年到武汉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可能很多学生都是被武汉的美景和舒适的环境所吸引吧。武汉有很多美景,比如诗词绝句中的黄鹤楼,可以观赏海洋动物精彩表演的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可以骑马射箭领略草原风情的木兰草原。

武汉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游客被其美丽的风景所吸引,也促进了武汉旅游业的发展。再加上大学生众多,培养出来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也就多,毕竟大家也都知道,“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能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所以武汉的经济发展在全国也属于佼佼者,早已加入到万亿俱乐部的行列。在2019年,武汉市的GDP达到了16223.21亿元,排名全国第八。

作为湖北的省会,武汉这座城市的发展一直属于佼佼者,而且其风景优美,有着各种各样的旅游资源,深受游客的喜爱,而且这里名校众多,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一,培养着各行各业的人才,也促使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是这样的一座城市,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来这里旅游过?喜不喜欢这个地方?

中国人口过千万的城市有哪些?

2019年中国城市人口排行榜是怎样的?哪个城市人口最多?

2019中国十大宜居城市分别有多少人口?

  2019年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他的。人口数是比较俱增的。最多的在一。将近1亿。   

2019年4.5线城市房价会降吗

  如果是能降价还是好现象,至少有人买。大概率是四五线城市,可能都没有成交量,连降价的机会都没有。2019年,三线城市都未必能卖出去。只有一线能继续涨,现在一线的核心资产,已经是有钱也买不到了。房价,该冷静冷静了。好在,这些地方还没有房产税,不然房产税一出,这些房子租都租不出去,房价就真的要跳水了。其实如果真的大幅度降价一定会有买卖的,但是购房者不愿意买贵的,而卖房的又不愿意降价卖。两者僵在那里了。都在等吧,大潮退去,看谁在裸泳。   对购房者来说,是好事。因为四五线现在很多空房,买房的选择多一些。想要买的话,尽快买吧,早买早入住。就算降了,你早买上,也不吃亏。房子还是那个房子,只是多花点钱而已。   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二三十年后住房条件肯定比现在好。但是你等的了吗?买房就买在当下,钱合适了,看中了房子,就买。和买手机一样,虽然明知道买了就是赔钱货,但是还是要买,不买你用什么上网啊。   

2018年新一线城市排名是什么?

2018年新一线城市排行榜发布: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作为一线城市的地位不可动摇,成都、西安、武汉、郑州等四个兄弟城市齐刷刷跻身“新一线”城市行列。

具体信息可参考下面内容:

经过调查显示,能走在“新一线”城市的队伍中,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各有千秋。

成都:数字经济,领先新一线城市

成都本次“新一线城市”排名中拔得头筹在预料之中,不论是城市整体经济水平,还是最新提到的数字经济都有亮眼的成绩。

成都在前不久提出一个宏伟目标:“到2022年数字经济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同时,2018年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显示,成都以86.7分的城市总分排名全国第五,仅次于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领军新一线城市。

资料显示,成都数字经济发展正在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近年来,成都市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扎实、发展迅速,已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形成较强优势,是全国首批、中西部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

此外,2017年成都出台了主要为大学生等高技术人才提供安居落户、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常住人口的增加。记者了解到,成都目前有1600万人口,根据《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预计增200万。

武汉:“宜商环境”名次提升,体现城市综合实力

连续五年发布的《机遇之城2018》最新一期报告显示,武汉在包括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在内的30个入围城市中总排名第六,在除北上广深外的26座城市中位列第二,在新一线城市中仅此于成都。

据武汉市统计局数据,2015年和2016年武汉市户籍人口增加量分别为1.96万和4.57万人,与上一年相比增长率为0.2%和0.5%。而在2017年户籍人口数量为853.65万人,增加了19.81万人,增长率达到2.3%,与2015年相比户籍人口增长率翻了11.5倍。从人口增速来看,去年武汉的人才引进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

报告显示,武汉在“技术成熟度”和“智力资本和创新”两个维度上取得了非常高的分数,在考量城市中排名数一数二,在技术市场规模中已然坐上头把交椅,在考量细节项目中,“互联网+”变量也很强,在26个城市中排名第三,仅在成都、杭州之后,“科技支出比重”“研究与开发水平”“创新”“创业”等变量上,武汉表现同样突出。

从相关资料了解到,近两年,武汉下足工夫打造宜商环境,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过不少改变,“三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成立招才局、科技成果转化局、网上群众工作部等机构,形成一批具有开创性的城市创新“武汉样本”。与去年相比较,今年武汉“宜商环境”上升五个位次至全国第六,综合实力可见一斑。

西安:人才落户突破30万,健康、安全与治安获信赖

近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机遇之城2018》报告,报告显示,除单独分列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外,西安在其他26座城市中位居第六。

2018年,西安被称为“网红”城市,一夜间爆红,从“招才引智”到“抖音之城”,从“硬科技大会”到“西安年最中国”,西安的每一次亮相都会吸引全国目光,入列中国新一线城市,西安自信心十足。

2017年以来,西安一次次放松落户政策,打造史上最宽松最便捷的招才引智环境,最新一组数据为该政策大力点赞,截至4月中旬,西安新落户人数已达30万。与上榜新一线城市相比已遥遥领先,“西”引人才效果已显现。众所周知,城市影响力与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密切相关。去年以来,随着西安人才新政、户籍新政等的推出,数以万计的人才加速进入这座城市,工作、生活环境备受关注。据记者了解,西安实施户籍、人才和创新创业“三大新政”,人才净流入量居全国大城市前列。

据介绍,西安力争到2021年,在西安市创业和开展成果产业化的院士总数达到80个,新引进和培育30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团队,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超过100个,年转化院士(创新团队)国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100个。每年新增20万大学生在西安创业就业,五年留住百万大学生等。持续打造“西安校友行”活动品牌,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校友回归创业。

在《机遇之城2018》报告中,西安在“健康、安全与治安”维度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杭州和成都(并列),充分说明西安的医疗资源和水平已处于相当高水平,治安环境也较好。

郑州:以城市枢纽地位跻身榜单

郑州的排名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城市枢纽地位的改善。2016年10月,郑徐高铁开通,意味着郑州通过高铁联通了河南、安徽、江苏三个省份,盘活了中原地区与长三角城市群。现在,郑州能通过高铁直达129个城市,是全国高铁直达城市数量排名第六的城市。除了高铁,郑州航空港区、铁路货运、高速公路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考察内容中,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吃喝玩乐等方面,郑州凭借餐饮的多样性超过武汉和南京。此外,文娱、运动和消费上的表现也都不错,都达到了新一线城市的前十位。这也体现了郑州文化的多样性和较高的包容性。当然,与一线城市对比,郑州还有一定的差距。

  广东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0年间广东省人口净流入人数约为2062万,排名全国第一。其它省市的人之所以选择去广东发展,原因在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而在广东省的众多城市中,广州和深圳的吸引力无疑是最大的。   浙江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0年间浙江省人口净流入人数约为997万,排名全国第二位。江浙自古是富庶之地,环境也美,选择去浙江发展的人自是不少。浙江的就业机会也很多,像阿里巴巴、网易、哇哈哈、绿城等知名企业都在浙江。   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0年间上海市人口净流入人数约为873万,排名全国第三位。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每年有无数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前往上海寻找机会。   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0年间北京市人口净流入人数约为677万,排名全国第四位。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拥有丰富的资源,如教育、医疗等,发展机会也多,这些因素促使大量外省市人口前去掘金。   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0年间江苏省人口净流入人数约为432万,排名全国第五位。和浙江的情况类似,江苏经济发达,环境优美,非常适合前去工作和生活。

大学生在当年社会已经成为城市竞争中重要的资源之一。大学生意味着知识竞争力,谁能抢得更多的大学生,哪些城市发展速度越快。那么哪些城市大学生密度最高呢?

中国十大城市大学生密度排名

附国家标准:每万人在校生人数超过200人。

城市数据:来自各城市201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十年间,中国的发明专利增长速度狂飙突进,奥秘何在?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自本世纪初的扩招潮之后,大学生大规模涌入社会,提高了中国精锐人口的知识水平。时至今日,中国22岁至35岁以下人口,近一半是大学生。

创新能力,出自青年,出自人才储备。是否拥有足够的大学生,考验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深度。而作为传统人才代表的大学生,成为城市竞争中重要的资源之一。谁能抢得更多的大学生,谁将成为创新时代的赢家。

抢大学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自产,另一种是靠自身魅力吸引,虽然像深圳这样的繁华之城,历来都是大学生的收割机,但是,这样的城市毕竟是少数,在繁华程度接近的情况下,能够自产大学生的城市,一般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为此,谁能成为拥有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谁将赢得先机。

为此,小编特别推出“中国十大城市大学生密度”排名。

鉴于统计的便利性,我们首期统计了2016年中国GDP前十城市的高校在校生情况,并按照得分高低排出了十大城市大学生密度,用以衡量其大学生产出能力。

首期排名出的前10大城市,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实力最强的城市,这十大城市中,所有城市的富庶程度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一半的城市人均GDP超过10万。它们在创新方面的竞争力具有标杆意义。而进行大学生密度的排名,旨在引导一种软性竞争。提醒各个城市,要赢得未来,不仅需要硬实力,更需要软实力,要吸纳人才、宽容人才、善用人才。

在校大学生人数,除以当地常住人口,得出该城市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也就是大学生密度。

其它城市可以按照这个计算方法,自行计算本城市大学生密度。

武汉的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常常在榜单第一位,近年才被广州超越。

十年以来,武汉为社会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已高达250万人。但武汉高校毕业生的流失率非常高,孔雀东南飞,至今几人回?南部的深圳,东部的上海,北部的北京,很多人才是从武汉过去的。

最近几年,武汉的经济有了强势提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的兴盛,高校毕业生的流失率有所下降,加上未来人才的扩充,武汉将迎来全方面发展。

今年,武汉推出了两个“100万工程”:要在5年内留住100万大学毕业生,回流或者吸引100万青年。

武汉不仅是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高居十大城市之首的城市,接近1000人,而且其对于移民的吸引力,近年也呈强势上升趋势。2016年,武汉的净流入人口量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的22.6%,在中西部大城市中比例最高。

经常与武汉比较的是郑州,郑州因为不是十大城市,未入此榜,但是其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也超过了900人,唯一的缺憾是,此前没有一所985高校,但在国家的双一流计划中,郑州大学入选一流大学B档,河南大学也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大学,郑州可谓是大丰收,武汉与郑州的长期竞争中,郑州逐步补齐了文教方面的短板。

一流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计2所;

拥有一流学科的其它学校:5所;

总计双一流学校:7所。

近十年来,广州培养的大学生总数超过了250万。2016年在校大学生总人数超过100万,数量超过了武汉,临时变成了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

广州发展迅速,且珠三角的高校数量比长三角高校的数量少,深圳、佛山也进入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三十个城市的榜单中,与此同时,深圳、佛山也是大学生人数最少的两个城市。未来,按照广东的繁华程度以及财政负担能力、人口聚集度,应该设立更多大学。

关键问题是:未来广东的大学,是继续向广东聚焦,还是分流到深圳、佛山等城市中?广州的大学是继续增强,还是会被削弱?一切未知。

一流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计2所;

一流学科建设大学:3所;

双一流大学总数:5所。

同为长三角重要城市,杭州的教育程度被南京远远超越。

南京因为不是十大城市,未入此榜单,但是南京万人的大学生人数,与武汉、广州是一个档次,基本也在千人左右,密度大约是杭州的两倍。

在一流大学中,杭州只有1所,在十大城市中,算是比较少的。所幸的是,杭州的抢人能力突出,近年来成为中国著名的“双创之城”。同时,浙江大学也成为中国排名靠前的大学。

入选一流学科的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成都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位居十大城市的第四位,西南排名第一,具有不可撼动的优势,在全国领域,也有相当的影响力。

四川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入选国家一流高校,与武汉、广州、天津等同,但是其入选一流学科的大学6所,最多。近年成都与武汉经济总量不相上下,谁能优胜,就看人才方面的竞争了。

北京无论是大学生总人数,还是密度,在十大城市中,都只是中游。

但是,若论顶级高校资源,北京排名第一。

在全国36所顶级高校(一流A类)中,北京独占8所,占比超过20%,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倍以上。双一流大学高达30所。

最主要的是,虽然北大清华与其它34所大学同为中国一流大学A类,但是,北大清华的声望,远远超越其它学校。

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天津的科教实力,向来强大。

南开大学在天津的影响力,不可替代。在全国也是举足轻重。同时,天津大学亦是中国一流大学。

雄安的设立,直接影响到天津未来的地位。

天津最大的机会,在于成为北方开放之城。

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强市、第一人口大市,上海的大学生人数却并非最多,甚至在十大城市中,达不到中间水平。

但是,上海与北京一样,有丰富的顶级大学资源。

上海一流大学达到4所,仅次于北京。入选一流学科的其它大学,达到10所。双一流大学总数达到14所,几乎能占到全国总数的10%。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官微

最重要的是上海经济发达,且是国家性中心城市,不仅本身拥有巨量的高校生,而且也是很多高校毕业生的优先选择之地,对于人才的吸引力非常强。

重庆的大学生人数超过90万,若保持当下速度,未来十年左右,很有可能超过100万。

当下,重庆的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成都和西安,高居西部第一。不过,鉴于重庆人口众多,其每万人的在校大学生人数不及成都。同时,重庆入选的一流学科建设的大学中,只有西南大学一所,远不及成都的六所。

一个胜在总量,一个胜在密度,重庆与成都的人才竞争,将是长期的。

忧的是,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总量,大学生总数在十大城市中却排名倒数第二,密度也是倒数第二。

略可庆幸的是,同为省会之外的经济重镇,长三角的苏州比珠三角的深圳、佛山相对幸运一点,大学生总数达到25万以上,密度也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深圳的三倍以上。

以苏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所拥有的雄厚财力,巨大的人口优势,未来应该可以兴建更多大学。

南京将面临与广州类似的处境,江苏未来的大学,是继续集聚在南京,还是将逐步分流到苏州、无锡等经济重镇?

孔雀东南飞,至此不徘徊。

数十年来,深圳不仅是中国最大的人口熔炉,也是中国最大的人才熔炉。

深圳人口数量超过千万,民间更盛传真实人口接近两千万。同时,深圳是中国第四大城市,人均GDP更达到主流发达国家的顶级城市水平。深圳经济发达,草根企业与巨头企业共存,富有活力,就业吸纳能力强大,华为一张嘴,能吞十万人。

深圳拥有数十家大学的分校或者研究院,国内顶级的清华北大,都在深圳开设了研究生院。不过,深圳本土大学却乏善可陈,产量也低,在校生不足10万。

本次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入选中国一流大学B类,可见国家教育资源的分布上,也开始兼顾人口总量、战略地位等方面的平衡,深圳作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也应该至少有一所以上一流大学;虽然善于抢人,但是也应增强自产能力,大学生密度起码应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一旦高校开放,深圳将成为高校投资热土。

就大学生就业而言,深圳仍是首选城市之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大学生最多的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