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校园暴力,家长向学校反应,学校偏袒施暴者怎么办?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的校园暴力事件愈演愈烈,从震惊社会的“云秀暴力事件”,到惨烈的集体性暴力、校园枪击案,无一不在未成年人、青年学生心中烙下不可磨灭的伤痛。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校园暴力现状,分析其产生原因,寻求解决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校园暴力;起因;对策研究

“校园暴力不仅仅是一个初始信号,更是一种社会病症的表象。”正如巴黎专题会议所述,部分案件的严重后果不仅反映出社会问题,也暴露法律的缺失与法制理念的落后。本文从校园暴力的定义与现状出发,探究校园暴力泛滥的多方成因,并着重分析法律规制的疑难之处,提出积极可行策略,旨在为呈现焦灼之态的校园暴力之解决献言献策。

目前,国内学者基本认同广义上的校园暴力,指发生在校园及其周边的,通过暴力手段实施的,造成校内人员精神、肉体伤害或学校、师生财产损失的行为。关于校园暴力的几个争议点:1、“校园暴力”的界定:有学者认为,其认定不应以发生的地点为标准,而应注重行为人的“身份”,即“校园”一词强调的是参与者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而非空间状态,只要一类暴力行为的实施者或受害者为学生或教师,都可纳入校园暴力范围;2、校园暴力强调行为的“暴力”性,此处的“暴力”既指身体力量的使用,也指身体力量威胁下的精神、言语攻击。“暴力”的后果不一定必须达到法律介入的程度,只要在实际上形成了力量的对比、强弱的区分即为此处的“暴力”。同时,“暴力”行为在主观上有伤害的意图,偶尔、偶然、过失的伤害行为,我们也不将其列为校园暴力的范畴。

(二)校园暴力的国内外现状及特点分析

国家的地域与文化差异,导致了各个国家校园暴力的外在表现各有特点。

以美国为例,美国校园暴力犯罪一直趋向于力量压制,通过物理手段实施。其深层原因是“暴力文化”的蔓延。

在日本,日本是校园暴力后果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其严重的后果不来自身体攻击,而是一种精神的折磨,线索漫长而受害者深陷其中。

在中国,校园暴力十分“年轻”,2000年至今是其高发期,加之互联网的普及与使用,中国的校园暴力呈现出身体攻击、侵犯隐私与网络暴力融合的状况,殴打和虐待最为常见,其基本模式是多对一。“云秀暴力事件”“江西南昌女生被狂扇耳光事件”为其典型代表。

校园暴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行为,其形成是各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施暴者道德认知低下

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提出“道德认知”理论,将人的道德认知分为三个阶段(划分标准为年龄与智力),仅在最后的自治阶段,个体才能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并自觉遵守,在前两个阶段中,个体遵守规则仅是出于自我满足和对权威的尊重。这个理论合理解释了施暴者的“低龄化”与“差生特征”,道德认知尚不成熟者,如果缺乏引导与约束,容易因为追求自我而满足伤害他人。

(二)学校、家庭教育失误

首先,学校、家庭对校园暴力性质认识错误。在中国,校方、家长普遍把暴力行为视为可以用钱打发的小事,从未将其与犯罪挂钩。如“云秀暴力事件”中,受害者徐婷婷的父亲竟觉得女儿被打是可以私下解决的小事。其次,学校、家庭教育理念畸形,过分注重成绩,忽视学生心理发展。最后,不良家庭氛围树立了错误示范。

(三)社会变迁导致“失范”、“社会紧张”

处于改革开放巨变中的中国社会便是这样的典型,脱贫的欲望、文化的断层、新思潮的涌入冲击了国人的价值观,精神世界的匮乏使得社会兴起追求财富的狂潮。同时财富不均等让社会关系日益“紧张”,下層阶级的人无法通过合法手段获取财富与地位,便谋求新的手段满足自身需要。校园暴力就是“紧张情绪”的一种体现。

三、关于防治校园暴力的对策建议

1.细化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执行措施、明确责任主体

目前我国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行政法规主要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执法细则》等,与体系完善国家相比,法律法规十分匮乏。目前出台的法律法规对校园暴力没有针对性的规定,通常只是将校园暴力作为校园安全的子概念,强调校园器械的使用、警务人员的编排等,篇幅均很少。

2.加大法律的惩罚力度

此处的“重”强调的是态度、观念上的重视。首先,可以改良我国现有的轻、重伤评定标准,给每一个受害者还原伤害的机会。其次,可以适当降低责任年龄。目前严峻的形势让我们不得不对未成年人加以警示,以保证短期的治安;对犯罪未成年人过度宽恕,短期看挽救了一批未成年人的未来,但长远看,却纵容了更多的犯罪者,催生了更多的受害者。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倾斜保护,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案件审判结果难以保证公平。审判是体现法律价值、法律威严最重要的一步,严格执行法律,不受外力干扰,尤为重要。

(二)调动学校、家长等多重力量

学校与家庭,是与校园联系最紧密的两个因素,是校园暴力发生最直接的触发点,做好学校与家庭的工作迫在眉睫。

1.营造良好的法制、道德氛围

联系上文所述的“道德认知理论”可知,看似空洞的道德、法律宣传在长期上将对学生的道德感、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若父母营造和美的家庭氛围,青少年的许多心理问题将迎刃而解,校园暴力也能从根本上得到缓和。

2.学校与家长合作建立相关信息平台

借鉴美日做法,根据中国国情,在学校里建立举报中心、建立校园暴力曝光信息平台,提供相关渠道十分必要。

3.在学生手册等文件中编入详细的应对措施

将具体、细致的处理措施明文记入学生手册,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仅能严肃各方对校园暴力的态度,也能提升校方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将校园应急措施规则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校园暴力行为起因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Y15C03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芸(1996.5-),女,浙江东阳人,本科,江苏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法学。

[1]姚建龙.《校园暴力控制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王牧.《新犯罪学》〔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版.

[3]周阿楠.《中小学校园欺侮现象的犯罪学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4月.

[4]胡琨.《家庭对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

  校园暴力案件的受害者有没有过错?校园暴力问题在多发生在中学年代,或是由于身处叛逆期、或是源于心理阴影、或是实施暴力者对社会的仇视,但不论是哪个因素,这种行为都严重形象着社会治安,也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健康成长。通常情况下,发生校园暴力现象后,学校会对实施暴力者予以警告,但对受害者却只是采取安慰的手段,殊不知校园暴力受害者也有错的。

  1、校园暴力的受害者都有性格缺陷

  心理专家认为,当今社会,人们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大,这种压力也渐渐蔓延到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在压力之下,一部分在同伴关系中处于“强势”的孩子将怨气发泄到性格懦弱的同学身上,当自己学习、生活、社交遇到困难时,往往通过欺负、压制他人的途径来发泄,有时甚至单纯为了“找乐子”而要让朋友出出洋相。专家认为,这样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暴力倾向。而另一部分孩子,性格柔弱,在同伴面前低声下气、逆来顺受,成了一些同学的“出气筒”,却委曲求全不愿告诉老师和家长,也从不反抗。而实施暴力的孩子往往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用“巧妙”的手段,对受害者进行长期的隐性伤害。同时,在伤害的初始阶段,强势的一方总会以孤立或更严重的伤害相威胁,强迫弱势的一方接受这种虐待,甚至在他人面前仍然保持“好朋友”的关系。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副主任陈冀京分析,相对于显性暴力,隐性暴力是一种无形的、渐进的、更深的伤害,又由于实施隐性暴力者会有一种伪装,老师和家长也很难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因此,大人也难以对这种不良的关系双方的心理加以正确引导。

  2、精神伤害需要注意

  在一些隐性暴力事件中,受害者除了身体上的伤痕之外,还存在着更严重的精神伤害,这种看不到的伤害比疼痛往往更让人忧心。在受到侮辱之后,有些孩子可能闷闷不乐或者不想上学,有的父母会发现原本乖巧的孩子脾气越来越暴躁,晚上常做噩梦、说胡话,成绩下降,很多父母这时才开始警觉。如果受虐者的心理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很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2005年马加爵一案的发生,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弱者长期处于被欺压的地位,不良情绪压抑到极点、寻求突破口爆发时,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于施暴者,往往是一些问题学生,人们常常把他们的错误归咎于“家庭溺爱”、“道德教育失败”、“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原因,甚至把祸根推给了网吧、录像厅或不良书刊。但也有教育者认为,持这些观点的人不应该忽略表面现象之下的根本所在:即这些学生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解决人格成长中的问题,需要教育者,无论学校还是家庭,给予每个孩子关怀和爱心,给予他们正确的行为榜样。

  校园暴力从本质上来说是由于家庭或者社会问题,实施暴力者通常经历着某种常人无法承受的磨难,或对社会有仇视心理。当然校园暴力受害者也有错的,他们在遭受到侵害时迫于实施暴力者的威胁,不敢向他人反映该侵害实施,久而久之,造成了心理阴影,被侵害也变成了逆来顺受的现象。

  中国侨网12月9日电 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近日,西班牙一名华人学生遭遇了校园暴力,这名儿童的母亲按照程序与老师交流和报警,带孩子讨回一个公道,也为广大华人家长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当地华文媒体指出,校园暴力不是一个可以被概括为“孩子之间打打闹闹”的普通事件,未成年人的大多数时间其实都是在校园中度过,校园中的经历和体会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三观以及处事方式造成许多影响,因此,孩子在校园中度过的时光是最应该被家所关注的。

  一些华人家长因为工作忙时间少,对孩子缺乏关注。也有一些华人家长在孩子讲述自己遭到校园暴力之后,仅安慰孩子几句就不了了之,最终孩子逐渐发生心理变化和性格变化,甚至出现厌学等现象,而家长还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近日,一名华人学生遭遇了校园暴力,这名儿童的母亲既不忍气吞声也不以暴制暴,而是按照程序,与老师交流,报警,并带孩子讨回一个公道,让孩子清楚的明白,不必对暴力容忍,母亲始终与其站在一起。

  首次成为施暴受害者

  11月初的一个下午,11岁的华人学生小宇回到家中,其母亲林女士发现孩子状态不对,于是与孩子聊天,孩子告诉林女士,自己在学校被同学殴打,可是自己与该名同学并没有矛盾。林女士检查了孩子的身体,没有伤痕,得知是在当天课间休息时,班级中的一个西班牙学生突然扑到小宇,并用力掐小宇,好在旁边的同学们立即上前,将该名打人的西班牙小孩拉开。

  这一事件首次发生,且孩子并没有受伤,于是林女士在对孩子进行安抚之后,告诉孩子自己会与班主任就此事进行交流,以后如果发生类似事件,还是要说出来。在与班主任沟通之后得知,小宇确实没有任何错,打人的孩子非常调皮,经常挑衅同学,随后班主任表示会注意这一问题。

  第二次受伤害,林女士选择报警反击

  当地时间11月29日,林女士下班后去接孩子,因为着急直接拉着孩子就走,但是离开时,孩子的班主任做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等到了车上坐稳之后,林女士仔细看了一下小宇,发现孩子竟然右眼下方淤青,于是立即带着孩子返回学校,找到刚才的老师,询问情况。

  老师告诉林女士,有两个孩子打了小宇,随后小宇告诉林女士,事情发生在学校食堂,当时大家已经吃完饭,可是突然有两个同学冲到自己面前,一个男孩绑住自己的双手,另一个女孩拿着雨伞朝脸上打,据老师解释,由于小宇学习很好,其中一个孩子很不服气,所以才拉着另一个朋友要一起“教训”小宇。

  女孩打了小宇几下之后,同学和老师看到这一幕,老师立即阻止,并带小宇去处理脸上的伤,为其冰敷涂药。一个多小时之后,学校放学。在与班主任沟通后,老师一直表示“我很遗憾”,这一次,林女士并没有就此了事,而是直言无法接受,因为已经是第二次了。

  当时,学校方面并没有立即通知施暴孩子的家长,于是林女士暂时带孩子离开学校,并拨打了092报警电话,警方告知林女士需要先去验伤。于是林女士带孩子去做了验伤报告,并带着孩子前往警局,警方在对二人进行接待之后,向当事人小宇详细的了解了整个暴力事件的发生过程和细节。了解清楚所有的情况之后,警方表示将立即展开调查,将在周一前往孩子的学校。

  此外,警方对林女士的做法表示赞同。警方称,虽然施暴者没有年满14周岁,但这依旧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林女士选择报警非常正确。

  警方立案调查,施暴学生道歉,学校加强监管

  12月1日,警方去了孩子的学校,对这一校园暴力事件展开调查,并找到了该学校的校长,孩子的班主任和辅导员,随后林女士接到校长电话,也前往学校,校长向林女士和孩子表示歉意,称“不敢相信学校里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件”,并与施暴的孩子谈话,其中使用雨伞打了小宇的女孩面对警方和校长,当场吓哭,并向小宇道歉,称自己当时并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不知道自己下手能为小宇带来这么大的伤害。

  随后,学校方面也与施暴孩子的家长进行面谈,但是林女士并不想见施暴孩子的家长,只想为孩子找回公道,只是到目前为止,另一个在施暴时绑住小宇双手的男孩还没有正式道歉。

  这一事件暂时告一段落。当被问及为何不上诉的时候,林女士叹了一口气,“警方说了我可以选择告上法庭,可是说实话,如果我有钱有精力,我也想告,但是侨胞真的都很忙,很难很难,作为一个单亲妈妈,我能做的就是这些。”目前,小宇已经恢复情绪,重新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事情过去后,小宇说:“只要对方道歉了,他们就还是好朋友”。

  真正的关怀,是与孩子一起面对校园问题

  当地华文媒体指出,林女士虽然最终没有将事情闹上法庭,但是其从头到尾关注孩子状态,询问孩子在校情况,与孩子一起走正规程序寻找解决办法的这一系列做法,是十分值得赞扬的,而一些家长选择忍气吞声或者直接教孩子以暴制暴的行为则较为不妥。

  林女士说,“我们与人为善,但是也不会对暴力容忍,我要让孩子明白,无论发生什么事,妈妈都跟他一起面对。”

  这件事情过后,学校方面一再表示不会再有此类事件发生,将严格监控,一切仿佛又回归平静,可是,依旧有许多华人小孩与小宇有着类似的遭遇,却没有告诉家人,或者家人选择了沉默。

  当地华媒提醒广大家长,孩子始终需要一个能有安全感的校园环境去学习去成长,作为家长,在孩子遭遇类似事件时,一定要为孩子发声,并让学校方面和施暴孩子及其家长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以及受害家庭对于该类事件的零容忍,不要让孩子被当作“软柿子”。(以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学校遇到校园暴力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