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父母为什么知道不能宠溺孩子?

我不敢对家长提出批评,一直讳莫如深,主要有以下几条原因:

一是觉得自己做得也不是很到位,没有资格评论别人;

二是觉得全天下人都在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时候,我此言一出,易惹众怒;

三是觉得现在的家长真的不容易,为孩子付出的真是很多,至少比我父母为我付出的多很多。

尽管如此,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还是要对一些家长提出批评:

没有爱孩子的方法能力也就罢了,为什么不知道学习?

孩子一有问题就往别人身上推责、甩锅,为什么不找找自身的问题?

天天在找孩子的问题,你不知道你身上的问题已经很顽固了、已入膏肓了吗?

自己天天玩手机、刷视频、大把大把地浪费时间和生命,为什么在孩子身上花点时间就觉得很难?

这里不光是批评,也有恨!知道没有用,我再恨,铁是不会成钢的。就算是牢骚吧,希望能唤醒“梦中人”。

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责任不容推卸

孩子一出生,这不是你完成了某种任务、尽到某种责任了,相反,这是你责任的开始,是任务刚刚落到你的肩上!这么完美的小天使来到你身旁,你该如何让他成长、成人、成名、成就?“孩子是上帝交给你暂时保管的一把七弦琴”,当孩子长大离你走进社会时,你该如何向上帝交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请回答我的问题:你学习过如何过父母了吗?孩子怎么养?如何教育?当他有病、痛、疾、患时,你该怎么办?当他懒、慢、散、厌时,你该如何处理?难道只是批评、指挥、命令就能解决问题的吗?

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这不是在说谎,但是,爱是一种能力,爱孩子是需要方法的,这些方法你掌握了吗?

当然,教育问题也不只是家长两个人的事,还有整个家庭,还有学校,还有社会。但是我告诉你,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是家长,而且这种责任,你无法推卸!

家长的问题,其实比孩子的问题还多

记得以前上房老师的身心脑重塑课程时,房老师曾说过一句话:我们做家长的,身上的问题其实比孩子还多,所以家长要不断地自我成长、自我革新,孩子才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句话,也是我写篇文章的初衷。我跟她打了一通电话,聊了一下家长的问题。根据她的感觉,结合我个人接触家长的经验,总结一下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几个突出问题:

自我就是自以为是,自己的话就是答案,不容别人质疑,而且自己认为对的东西是不容讨论的。这样的人跟孩子相处,怎么会相处得好呢?有个孩子跟我说的一句话,是非常好的解释“我妈经常用商量的口气让我做决定。”是的,连商量都不会的家长,怎么会让孩子心悦诚服?

自负,也是这个时代家长的一大特点。总觉得自己比孩子强,总觉得孩子应该听命和服从于自己,当孩子不“听命”于他时,他便会抱怨孩子“不听话”、“难管”之类。难道你不知道孩子本性天成,是自然的产物,TA本身就是道的化身吗?孩子的纯粹、天真,是最接近于“道”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才对!

(3冷漠,对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自我感觉良好

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不关心”,对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正常和自然,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很“麻木”。有个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跟我说:“孩子不都是傻傻的,我小时也这样,长大了就好了。”天啊!她儿子是被医院确认的自闭症。

(4)不知道成长和进步,不爱学习

用上辈人教育我们的方式来教育下一代,这是父母经常犯的错误。他小时候经常挨揍,所以,他就经常打骂他儿子;小时候经常受父母的语言暴力,她就经常奚落、讥讽她的孩子。唉,时代在进步,我们就要与时俱进、与时偕行,在这个时代还在没用上个时代的方法?

当我说面食不能吃的时候,有多少家长反问我:“我们都吃几千年的小麦了,今天的为什么不能吃了?”是啊,你问我干嘛,你为什么不自己去研究一下今天的小麦跟几千年前,不用说几千的年,就与40年前有什么不同?

(5)不懂孩子,不懂爱

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但由于不懂孩子,所以就不会爱孩子。我们要用孩子能接收到的、能感知的方式去爱他。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家长为了孩子真的是付出很多,辞掉工作、全程陪伴、倾其所有、花光积蓄……其实养个孩子有那么难吗?掌握爱的方法,符合孩子成长规律办事,能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感受到爱,他至少是个正常的孩子嘛!不会爱的家长,天天跟孩子玩猫抓老鼠的游戏,会爱的家长,孩子天天自己写作业、努力学习,而且还一点问题都没有。不懂孩子不懂爱,你的付出真的不值多少钱!

(6)随便甩锅,不知自省

我经常听到家长抱怨:现在的老师不会教育孩子!隔代教育问题太多!社会环境不好!谁发明的手机呢,让孩子上瘾!跟他爸一样!

不要抱怨了,这样的例子我已经举不过来了!听听孔子怎么告诉我们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事情出了问题,先问问自己:我哪里做得不对,我要换种什么方法?我怎么做,才能……?

只有家长不断成长,孩子才会不断地进步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只有我们当家长的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了解新的知识,我们才能掌握更多的方法、采取更好的方法,应用到我们的孩子身上,在我们做好父母的同时,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走向“正轨”,只要孩子“开窍”了,才是孩子进步的开始!

一般的家长最怕带孩子去超市,因为孩子不是要这就是要那,不给买,孩子就会哭闹个不停。我不是向大家显摆,我带我小女儿去超市,只要说是“这东西是小麦做的”,“这里面有阿斯巴甜”,“它有味精”,孩子就不会缠着我要!

房老师给我发了几张截图,都是上身心脑重塑课程的家长给她发的,我发现了家长们的希望。房老师跟我说“这些家长的孩子会有改善的,因为家长改变了。”我能理解,虽然房老师的课程是解决孩子的各种问题,但其实是让家长自己先从内打破自己!只有家长不断成长,孩子才会不断地进步!




前段时间,教育观察类综艺《不要小看我》中的一个场景上了热搜。

孩子有一个作业要背,重复了很多次都没有记下来。妈妈情绪有些失控,开始抽自己:“她每次到那个地方又说错,我就扇自己一巴掌。”孩子的表情变得惊恐。

这位妈妈“通过惩罚自己来管孩子”的行为,让很多人觉得似曾相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王晨指出,父母通过利用跟孩子的情感联系,让孩子服从自己,本质是一种情感支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这样的“内疚式教育”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并不少见,你是不是也听到过类似的话:

“你爸妈那么辛苦,就是为了能让你安心学习,你还净干这些没用的事。”

“我今天就算躺在这里死了,你也不会知道。因为你从来不给我打电话。”

“如果不生你,我现在早就是……”

“孩子在家哭成这样还在工作,没见过这么自私的人。”

这是一种隐性的攻击,攻击性被藏在我们依赖的亲密中,“内疚”就是那个不易被察觉的武器。

“看,我多痛苦,都是因为你啊。”

“内疚式教育”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对应的概念:愧疚诱导,指关系中通过让对方感受到内疚,使对方服从自己的意愿。

Maria Miceli 在1992年的研究中发现,“愧疚诱导”的必要条件是“让对方认为自己做错了”。她指出,在愧疚诱导的案例中,感到内疚的一方可能并没有做错,甚至施加“愧疚诱导”的一方也不认为 ta 错了,但只要让对方感到“我错了”,诱导就实现了。

简单点说,“愧疚诱导”者的内心活动很可能是:不管你有没有错,我要让你知错。

“愧疚诱导”有这么几种表现形式:

1. 直接告诉对方:“你错了。”

Maria指出,这是一种侵略性较为明显的愧疚诱导,比如:

直接指控:“都是你的错!”“要不是你……”

责备:“你不应该这么做。”“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吗?”

站在“正确”的一方提出质疑和要求:你真的就打算这么过下去吗?

2. “看,我多痛苦。都是因为你呀。”

这种方式往往出现在亲密关系中。典型表现是:A向B提出要求,B拒绝,A于是表现出某种痛苦的症状,从而让B感到对此负有责任。

举个例子,系统性家庭治疗师西蒙曾分享过一个案例:父母两人为了控制青春期叛逆的女儿,会表现出一些躯体上的不适:比如“心慌”。这样,不服管教的女儿因为感受到对父母的责任,就会乖乖待在家了。

3. 表面上为ta开脱,但目的是让ta自责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聚会上不小心把葡萄酒洒在了旁边一个人的裙子上,慌忙道歉的时候,对方是这么安慰你的:

“没事没事。这根本洗不掉了,当时买这裙子真的纠结了一周,太贵了!而且一年也穿不上几次……没事没事,你也不是故意的,不用自责啦。”

“没关系,年轻人就该出去,不用管我。我现在身体也不好,你走了我也没啥心思做饭了,凑合凑合得了。没事啊,不用担心我。”

4. 拒绝接受补偿:就想让你欠我的。

这类“愧疚诱导”的形式是:不接受道歉和补偿。通过切断内疚的补偿机制,让对方的内疚感无法消除。

美国心理学家盖伊·温奇博士指出,内疚感一般不会对个人的社会互动造成影响,因为它的持续时间较短——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伤害,改变行为或者做出补偿之后,内疚感就会消失。但如果一个人无法做出补偿行为,那正常的内疚就会变成有害的内疚。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人要通过让别人感到内疚达成自己的目的?

形成“愧疚诱导”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类。但它可能跟以下两个原因有关:

1. “愧疚诱导者”自身安全感的缺失

“愧疚诱导者”通过对方的内疚感受“亲密”。

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书指出,利用“负罪感”等情绪向他人实施情感支配的人,本身对外界环境缺乏信任。因为幼年经历、过往的意外事件等因素,他们往往存在一种被遗弃的恐惧,这会让他们放大外界的挫折,把这些正常的挫折灾难化。

而通过让对方感到“内疚”,愧疚诱导者会感觉到一种安全感——ta很在乎我,ta不会离开我。

2. “愧疚诱导者”没有完成情绪分离

“愧疚诱导者”的潜台词是“你该为我的情绪负责”,这其实是没有完成情绪上的“课题分离”。

以开头那个例子来说,妈妈惩罚自己的潜台词是:我这么痛苦,都是因为你背不会。她认为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因为孩子。

但其实,妈妈真正要处理的课题是:当我的孩子没有按照我的预期完成学习任务时,我会失控。在这里,“失控”是妈妈自己需要识别和处理的问题。

意识到这一点,当下一次妈妈要失控时,就能意识到:“哦,我要失控了。”然后想办法解决它:比如先停下来,让自己跟孩子都休息一会;比如寻求家人和老师的帮助。

如果你因为“愧疚诱导”总陷入一种不合理的内疚中,走出它的第一步就是看到它,并且意识到:这真的不是我的问题。

“内疚式教育”,让孩子不敢快乐

“内疚式教育”可能会给一个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1. 因为负罪感“不敢快乐”

很多研究都发现,负罪感会让一个人忽视自我需要,更难享受生活。

在一项针对普通大学生的研究中,研究者在屏幕上播放了一些跟内疚相关的词汇,“罪恶感深重”“难辞其咎”“有罪”。第二组人看的是和悲伤相关的词语,第三组是中性词。

然后,研究人员询问被试者,打算如何花掉一张50美元的优惠券,中性和悲伤都选择了音乐、电影等休闲活动;而内疚组则选择了不那么放纵的商品,比如学习用品。

读过《哈利·波特》的人可能都记得里面的小精灵多比:每次感到违背主人意愿的时候,它就会惩罚自己。这在心理学上成为“多比效应”:在内疚感驱使下进行自我惩罚。

有一项研究诱导被试者认为他们弄丢了别人的彩票,结果,这些被试者甘愿接受十分难受的电击惩罚,尤其是在“受害者”面前。在另一项研究中,感到内疚的受试者愿意将手泡在冰冷的水中,忍受一定时间的痛苦。

3. 对父母产生不满和情感回避

一方用内疚感操纵另一方,对关系本身是一种伤害。但操纵者可能对此浑然不觉。

在一项调查中,33%的人表示,他们对那些使自己感到内疚的人不满,而只有2%的引发内疚者知道自己的做法导致了对方的不满。

负罪感会抑制真正平等的沟通。已经有研究证明内疚跟情感退缩的联系。

4. 总会把事情归因为“这是我的错”

Hoffman把内疚分为两种:违规内疚和虚拟内疚。前者是真的做出了一些伤害他人或者违反规则的行为,从而产生内疚;而后者,是并没有做错什么,却也体验到了相同的内疚感。

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Zahn-Waxler在研究中发现,当15~20个月大的婴儿注意到自己的母亲在没有什么原因的情况下,表现出比较难过的表情时,自己也会变得难过,并试图靠近母亲安慰她。还有1/3的婴儿看到母亲难过会责备自己,在追踪研究中发现,这类出现类似内疚行为的婴儿比其他婴儿表现出更多的内疚感。

让人难过的是,经常感受“虚拟内疚”的孩子,长大之后,即便自己没做错什么,也会更容易认为“这是我的错”,从而进行自我谴责和自我惩罚。

当“负罪感”成为生活的底色,一个人就很难感受到心安理得的快乐。

在“内疚式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如何不再被“诱导”?

“愧疚诱导”之所以常常很奏效,跟“内疚”这种情绪的来源有关:

Rank指出,内疚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幼儿期对母亲的依恋,以及对打破这种依恋的焦虑和恐惧。

Horney指出,内疚体验主要来自对他人不赞成的恐惧。引起内疚的典型原因是伤害、失去同伴、让同伴感到痛苦,来源是对共情的唤起和对社交排斥的焦虑。

也就是说,“内疚”的背后,是一种对失去重要关系的焦虑和恐惧。

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中专门提到了通过“罪恶感”进行情感勒索的情况,并给出了一些应对方法。如果你也在经历这样的“愧疚诱导”,可以尝试下面的练习:

1. 练习“停下来,什么都不做”

内疚感往往会驱使我们迅速对对方的“愧疚诱导”做出回应:为了消除内疚感,我们会自我惩罚或者补偿对方。

打破这套机制的第一步就是:不要那么快地做出回应,停下来,告诉自己:你不必立刻回应ta的任何要求。

不管对方的要求是什么,你都可以这样回应:

我不太确定我对这件事的态度,我们可以稍后再谈吗?

我现在不能马上回复你,我需要一点时间思考。

这会给你争取到心理上的空间,重新审视自己的内疚感和对方的要求。

2. 搞清楚“究竟是不是自己的错”

我们需要搞清楚,自己的内疚感是真的因为伤害他人的“违规内疚”,还是不必要的“虚拟内疚”。

有时,这两者的界限会比较模糊,让人难以辨别:比如,毕业季你拿到了心仪的offer而同学没有,谈论自己的成功经验会伤害到对方,即便你是无意的。

这个时候,区分的依据是“你是否有伤害他人的意图”、是否违反了社会道德准则。你可以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

  • 你的行为是否出于恶意?

  • 你的行为是否非常残忍?

  • 你的行为是否在虐待对方?

  • 你的行为是否有侮辱性、贬损性?

  • 你的行为是否对对方造成了实质伤害?

如果答案是“否”,这就是“虚拟内疚”,不必觉得自己错了。

3. 区分“标签”和“真正的我”

“愧疚诱导”者为了控制他人的情感,常常会用一些负面的词汇评价对方:自私、贪心、小气……

因为关系亲密,这些词可能会更易影响自我评价:“我如果不答应他,就是个自私/不体贴/贪心/吝啬的人。”

你需要通过转述的方式,给这些词汇增加一个“过滤器”,让自己意识到“这不是真的我”。当对方这样评价你时,你可以用这样的句式练习:ta说我是个自私/不体贴/贪心/吝啬的人,这是一种评价,不是“事实”,因为……

从而把标签和自我认知分开。

4. 练习非对抗性沟通

“愧疚诱导”除了引发内疚,也可能引发防御。举个例子,你爸妈通过“愧疚诱导”想阻止你去其他城市工作,说你“太自私”,你会反驳:“我不自私,自私的是你。”或者希望父母改变:“你为什么不能从我的角度想想?”这都是防御。

但这些防御很少真的有用,反而会激起更多的情绪反应,让这个关系的结越来越死。

非对抗性沟通的关键是:不对抗,也不满足对方的要求。比如你可以这样回答:

“我知道我去别的城市会让你们很担心很难过,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不过这不会影响我的决定,这是我自己的生活,你们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请你们认真考虑一下。”

如果说“愧疚诱导”是利用内疚感让你为别人的情绪负责,“非对抗性沟通”就是一种实操性的课题分离:你们的情绪是你们的课题,我如何选择是我自己的课题。

最后想说的是,虽然“内疚”是一种不太愉快的体验,但也包含着一些很珍贵的人类特质:它说明你有共情能力,可以自省,关心他人的痛苦,并愿意为之做出改变。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利用内疚感控制你、让你“不敢快乐”的声音。

希望你保持对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同时也有识别操控的清醒。希望你能够更加理直气壮地跟自己说:

这不是我的错。我不该为此承担责任。

父母985硕士、上一本率70%的学校、从小辅导资源不断、学习问题有问必答……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小孩,不说稳拿清华北大,一本应该是没问题的。

可是偏偏,孩子成了厌学的“学渣”。

别说一本,三本都考不上,能混到高中毕业就不错了。

学习不好也就算了,还是个杠精,天天跟父母抬杠,把他爸气得两次得了心梗,速效救心丸成了常备药。

这条妈妈吐槽学渣儿子的视频一出,马上就上了热搜。

据这位妈妈说,现在对儿子没有任何期望,只要他平安健康快乐就好。

不得不说,她的话刺中很多人的痛点。

有人表示理解妈妈:“原来985硕士的孩子也这样,太不容易了!”

也有人共情孩子:“高三青春期,亲妈拿自己985硕士的身份跟学渣儿子做对比,公开表示失望,孩子多受伤啊!”

也正是因为看法不同,所以大家对她的行为褒贬不一。

作为一个老母亲,我先表个态:从情感上,我能理解这位妈妈失落的心情。

但却认为还有更好的解题办法。

赞同或谴责一个人很容易,可同时我们也可能忽略本该最关注的问题:

为什么这类事很普遍?我们缘何有强烈的共鸣?孩子厌学有着什么样心理原因?

孩子的学习成了父母健康的开关

刺痛这位妈妈的,是孩子没继承自己的“学霸基因”吗?

夫妻俩都是985硕士,凭能力入户北京,给孩子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结果儿子三本都上不了。

妈妈呢,无奈之下接受了孩子不是学霸的现实。

但是看过几遍视频,就能察觉到,最刺痛她的,并不是孩子没有学习天赋,而是“他爸从小学一年级起每天陪着做功课,速效救心丸成了常备药”,孩子依旧是她口中的“学渣”。

这场景,我们都不陌生。

在湖南岳阳,一位爸爸辅导女儿认“元角分”,教了很多遍,女儿就是分不清。

结果他情绪一激动,声音一放开,下巴突然脱臼,嘴合不上了。

只能赶紧去医院做复位,嘴部几个月都不能有太大的动作。

至于女儿,不会的还是不会。

上海一位爸爸在家辅导孩子写作业,因孩子作业做得乱七八糟,十分生气,但又不舍得打孩子,只能拿手使劲锤墙。

一个用力过猛,把两根掌骨锤错位了,直接做手术打了钢板。

付出如此“惨烈”的代价,可能唯一的收获是:再辅导作业,不要用受伤的手锤墙。

湖北襄阳的一位妈妈,辅导儿子做数学题,结果儿子卡在一道题上,她耐着性子反复讲了好几遍,儿子依然做不出来。

她一气之下想打孩子,可还没等她动手,心脏就不舒服了。

后来,她去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由于情绪过于激动引发了心梗。

医生说,还好来的及时,不然可能会出现心脏猝死。

孩子题会没会不知道,当妈的差点把命搭进去。

湖南沅江的一位爸爸有十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他在家辅导孩子时没压住火,发了一通脾气,随后出现了持续性头痛的症状,看手机里的一些常见字都不认识了。

到医院就诊后,确诊为左侧枕叶急性血肿、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这类病需要住院进行治疗,可是这位爸爸住院期间总担心孩子的学习问题,所以经常失眠,还出现了情绪低落的情况。

经过心理诊断,他患上了卒中后抑郁。

这位爸爸想保住命,只能接受孩子学习的现状,自己不能太焦虑。

后来在专业医护人员、亲人和他自己的共同配合下,病情才慢慢好转。

我想,看了这些新闻,相当一部分父母都扎心了。

怎么别人家的孩子不用督促就能自己主动学习,自家孩子就得催着、盯着,甚至自己心梗脑梗,人家还是不上心。

学习明明是孩子自己的事儿,父母担心很正常,但什么时候成了父母健康的开关?孩子好好学习,你好我好大家好,孩子磨蹭不开窍,什么病都能找上来。

看起来不相干的两件事,怎么就有了因果关系?

接下来,我们好好谈谈这个问题。可能你会不舒服,但看下去对你和孩子都有好处。

其实按照父母的逻辑,这事不难解释。

孩子学习要么拖拖拉拉、要么心不在焉、要么怎么讲都不懂,看他一副不在线的样子,就忍不住血压飙升心跳加速。

事后也后悔,不应该那么对待孩子,可是下次看到他还是老样子,就又忍不住上火,时间长了,可不就健康堪忧了嘛。

这话充满了无奈和心酸,但这背后,父母表达的核心却是:

你为什么不能专注一点儿?为什么不能讲一遍就懂?我都为你生病了,为什么你不能争气一点儿?

也就是说,父母在用自身的情绪和健康作为筹码,要求孩子顺从听话,达到自己的期望。

虽然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花费了大量精力,但孩子真正的想法、情绪、能力,却是被忽略的。

说句不好听的,这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控制,利用的是孩子的罪疚感。

我们经常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最纯粹。实际上,孩子对父母的爱,远胜于父母对孩子的爱,他们对父母的爱是天然的、自发的、充满感激的。

当父母表现出:因为你不好,我受了苦。

就会激发孩子的罪疚感:父母那么好,而我那么坏,都是我的错。

而孩子为了减轻罪疚感,他就会启用“补偿”或“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

也就是要么顺从父母的心意,就像《小舍得》里的子悠一样,妈妈怎么要求,自己就怎么做。

要么不认同父母的行为,就像《小欢喜》里的洋洋,凡是爸爸希望他做的,他就是不干。

很显然,不管孩子选择哪种方式,都不是出于自己真实的意愿。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学习这个问题上,孩子更多感受到的是:父母爱我是有条件的,他们爱的是学习好的我。

如果学习被赋予了这样的意义,学习就成了一件让孩子痛苦的事情。

罪疚和痛苦不可能变成孩子内在的动力,或许可以短暂收获一个“努力学习”的孩子,但这是一种假象,其伤在心,其害在远。

尹建莉老师说:“教育是‘秋后算账’的事,栽下的罂粟不会结出樱桃。”

孩子的“反噬”,或早或晚都会到来。

厌学,只是他们最快速、最直接的反抗。

好的期待,如何得到好的结果?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临床心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徐凯文教授,做过的一个统计: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

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一位研究生导师给徐凯文教授讲过一个真实故事。

他的一位学生做研究老是出问题,是非常小儿科的问题。这个导师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怎么办?

这个学生是笔试第一进来的,他说:“老师,那我把我犯的错误重抄一百遍。”

一个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犯了错,竟然会用“重抄100遍”的方式改正错误,不得不说有些匪夷所思。

当孩子在父母的操控下,被焦虑、压力、恐惧驱使着去学习、去竞争、去优秀时,他就不会发自内心地珍视自己的价值,更加不会自律和积极向上。

想想,如果一个人不知自我为何物、梦想为何物、自由为何物,你能指望他按照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发展自己,内心源源不断涌现出蓬勃的驱动力吗?

现在,我们回到厌学的问题上。

不,他厌的是用父母的标准要求自己,厌的是满足父母的期望才能获得爱,厌的是自己如此痛苦父母还不知道。

他们内心对学习的厌烦,其实映射的是不被父母看见的愤怒,潜意识里想通过放弃学习重新获得父母无条件的爱和理解。

你看,从这个角度来说,厌学根本不是孩子学不学的问题,而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理解这一点,孩子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那么,如何把这一点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带来实际的改变呢?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不含诱惑的深情,没有敌意的坚决。”

“不含诱惑的深情”,直白来说就是无条件的爱。

如果父母让孩子觉得,只有满足父母的期望才能获得爱,那这种爱就成了诱惑。无论孩子做什么,他们第一个念头永远是:父母允不允许、喜不喜欢、高不高兴。

有了这种念头,孩子就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价值。

那份与生俱来的潜能和生命力被禁锢后,孩子根本不会真心爱上学习,甚至世上的任何事物。

相反,如果父母让孩子觉得,自己所有的情绪、感受、想法都被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他们就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珍视自己的笃定感。

当蓬勃的生命力能够自由流淌,孩子才会有努力学习的动力。

而“没有敌意的坚决”,则是父母要放弃对孩子的控制。

很多父母期望孩子有卓越的能力,有美好的前程,也会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但经常会有意无意地用不同的方式,去掌控孩子的未来。

比如,“我是硕士毕业,你最好也是”“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一定要给我争气”“我不管你了,爱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于是,被控制的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长的机会,没办法成为一个独立、完整、有力量的人。

弗洛姆说:“在一切爱的关系中,自由最重要。”

允许孩子按他自己的愿望去做事,允许他做得不够好而不责备,孩子的潜能和动力才不会被磨灭。

“如果一个孩子和父母关系融洽,他就不会‘变坏’,也不会去自杀。因为父母一方面是孩子最好的心理依靠,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又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对世界的态度。父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如果孩子对父母失望了,他就对整个世界失望了。”

放下焦虑吧,放下控制吧,在孩子的成长中,静静地做他的助推器和保护伞,聆听生命最美妙的乐章。

综合:尹建莉父母学堂、简单好家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从小宠到大的孩子会怎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