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小孩没长大怎么办?

原生家庭是每个人生命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在原生家庭里受伤。

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小孩】

如果小时候受原生家庭的创伤大

【内在的小孩】会表现出委屈

总觉得别人对我不好,情绪非常不稳定

我们该如何疗愈原生家庭创伤,活出自己的幸福?

全球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会影响每个人一生。

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每个人生命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在原生家庭里受伤、都会有遗憾和痛苦,但不要把原生家庭的问题,当作是自己不肯成长、不肯改变的借口。因为,每个人自己的幸福、快乐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如果你已为人父母,那么: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再重新创造一个文化和传承。你没有疗愈的创伤和问题,都会复制和传承到孩子身上。

过去不好的事情,不要持续下去;过去好的经验,要把它传承下去。你正在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和他的家庭幸福。

【原生家庭、内在小孩对你的影响】

什么是原生家庭?什么是【内在小孩】?

我们人的一生中会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成家的那个家,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有些人可能会说:在原生家庭里发生的事情,很多都不记得了。那么,可以回忆起来的事情,和我们年幼在原生家庭里发生的一些不记得的事情,哪个对我们的影响更大呢?

答案是:是那些我们不记得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

人好比一台运行良好的电脑,平时我们看到的电脑界面,是我们需要看到、或者想要看到的界面。但决定呈现这些界面的程序,却隐藏在背后,以一种自动的方式在运行。

因此,我们就是这样受一些看不见的程序的驱使,而表现出现在的行为模式。

在我们成年后的生活工作中、人际交往中,绝大部分的时候,我们是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中学到的一些行为,要么无意学习模仿,要么刻意反抗叛逆。

除此之外,除非我们觉察、疗愈、改变,不然就会以这两种方式一直重复下去。

比如一对新婚夫妻,妻子坚持牙膏要从底部开始挤,丈夫却从中间一捏,就把牙膏挤出来了。妻子会说牙膏本来就该从底部挤,丈夫会说:“我一直都是这样的,我家就是这么挤的。”

从心理发展理论来看,我们相信个人的过去及童年经验,会对现在的自己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要发展成健康、功能键全的成人,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关键性的发展任务。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期望可以被当作「一个人」来爱,并且也有人来接受他的爱,这是使一个人成长中学会爱与信任的关系之起点。若孩子们成长所期望的需求受到挫折、不能满足,则孩子会经验到痛苦与伤害,而影响到对自己的看法扭曲,对他人的不易信任,以及对事情麻痹反应。

一般而言,凡是有感觉或情绪的字眼,如快乐、痛苦、愤怒、高兴、哀伤等情绪,就可能是【内在小孩】在说话,通常是用情绪与思想沟通。内在小孩受伤的因素主要是因为需求没有被满足,如爱、安全、信任、尊重的需求没被满足。一个人为了求生存,在一个幼年受虐或不安全的环境,我们必定某个程度需要否定【内在小孩】,以脱离真实自我,避免不好的感受。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习惯、要求和规则

比如:妻子在一个家庭亲密度高的家庭长大,丈夫在一个家庭关系淡漠、疏离的家庭中长大。过年的时候,妻子陪丈夫回家,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四散离开,毫无亲密感。

留下新媳妇一个人在饭桌边面对满目杯盘,丈夫看也不看自己一眼。妻子感到受伤难过哭泣,而丈夫却觉得不解。

等到丈夫回妻子家的时候,大年初一,一家人早起煮好饺子,穿戴整齐坐在桌前等着父母的新祝福。新女婿却还在床上睡觉,妻子把他匆匆叫下来,感到特没面子,倍受伤害,丈夫还是觉得不解。

所以,当你没有感受到爱的时候,并不代表对方不爱你,只是每一个人学习到的爱的表达方式不一样。

同样,当你觉得受伤的时候,并不代表别人故意要伤害你、针对你,只是这个人本身压抑了很多的伤痛和伤害,内部已经塞满了,他对任何人事物,都会充满敌意和攻击。

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决定。

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

因此,我们要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需求,就是他必须与父母双方都有所连接,这样才能满足心中的归属感的需求。

如果孩子对其中一方的连接有所缺乏,孩子就会感到空虚无力。而最令孩子难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排除另一方,那就像自己内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样,结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例如:妈妈常说爸爸不好、不认同爸爸,孩子为了能和爸爸连接,会采取强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但因为这不被妈妈允许,所以孩子表面上会听妈妈,但私底下会像爸爸,甚至在潜意识里跟随着爸爸的命运而不自知。

“孩子你真了不起,你和你爸爸一样聪明!”

“你和你爸爸一样讲义气!”

“你和你爸爸一样人缘很好!”

“你和你爸爸一样很孝顺!”

“你跟你妈妈一样很善良!”

“你跟你妈妈一样很有爱心!”

“你跟你妈妈一样喜欢学习!”

“你跟你妈妈一样做事很认真!”

不只是称赞孩子,重点是称赞孩子“像爸爸”“像妈妈”的地方,透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朝好的信息方向与爸妈连接,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也会得到满足。

要尊重另一半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并允许孩子和他/她连接:

“如果你像你爸爸,我会很高兴。”

“如果你像你妈妈,我会很高兴。”

当孩子连接的渴望被允许了,就不会那么强烈地在暗地里连接那些被否认的缺点。

离婚的父母若能这样做,孩子会有更好的发展。他们会学到大人有时候会吵架、夫妻有可能会分开、但是他们却能承认彼此的位置,也承认对方的父母身份。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言传身教,也是莫大的祝福。

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说:不要因为伴侣的行为,而去否定他们是孩子父/母的身份,因为血缘的事实不会因为隐瞒而被改变,否认或隐瞒真相,只会让孩子发生无意识的抵抗与跟随。

祝福所有的父母与孩子,都能够通过“觉察”、“疗愈”,拥有属于自己幸福的人生。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沃兹沃思在他的《彩虹》一诗中写下了这句话:“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这句话有两层含义:

一是儿童的纯真是我们成人应该学习的;

二是成人后的表现是由童年经历所决定的,儿童是未来的成人。

童年经历和一个人的成长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先来看看,童年对人格的一生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童年对人格的一生发展具有什么作用?

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这句话道出了童年经历对人格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

童年时期创伤性事件的发生,会打破儿童的安全感、满足感和自我价值感,进而导致儿童出现偏差反应,可能持续一生。

例如,墨西哥的“奶奶杀手”杀害了16位老年女性,获刑759年。她的杀人动机就是仇恨社会,与社会为敌。她曾说:“我心中充满怒火,我所做的一切都出于愤怒。”

但是,人们要问:她为什么会这样?这要从她的童年经历说起。有一天,她的母亲把她送给一个男人后一去不复返。这个男人对她实施性侵犯,后来她怀孕并产下一女,从此过着悲惨的生活。她因此而仇恨母亲,她杀的16位老妇人都被她视为母亲的替身。

“奶奶杀手”胡安娜·巴拉萨

电影《沉默的羔羊》也同样反映了这种犯罪心理现象,影片中的比尔是一个专门杀害女子并剥去她们皮肤的变态杀手。比尔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通过对比尔的调查得知,他童年时期一直遭受继母的虐待,从而对“母亲”埋下了仇恨,并且把这种心理扩展到了所有女性身上,将他的内心仇恨以一种反社会的方式发泄出来。

他所杀害的女子也都成为他继母的化身,受害者成为他宣泄对母亲仇恨的替代品。科威特女作家穆尼尔·纳素夫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母爱不仅仅是指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包含孩子对母亲的爱。”当母亲不能给孩子应有的爱时,她将种下仇恨。

童年的负面影响会持续多久?

为什么童年的创伤性经历会固化到成人身上?

弗洛伊德曾写道:“一个被母亲完全喜欢的人,终其一生都会有一种作为胜利者的感觉,而这种成功的信心通常会让人获得真正的成功。”弗洛伊德在给病人治疗过程中发现,多数人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儿童期的生活经验,这使他坚信“儿童是成人之父”。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在孩子五岁时就基本定型了,之后很少再发生变化。

他认为个体有一个“人格延续中心”,早期人格定型后,这个中心就开始发挥作用,维系着人格的稳定性。俗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体现了这一功能。弗洛伊德认为人都是过去事件的囚徒或受害者。

举几个研究实例来说明这一现象。自闭症的病因很复杂,先、后天的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自闭症。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一种人为因素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自闭症特征,这一因素就是早期的母爱丧失。一些缺少母爱的孩子在成年后会存在社会交往困难及亲密关系障碍。在注意力缺损多动症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家长教育方式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多动症的反应特征。

另一项研究调查了714名抑郁症患者,发现在他们的人生早期,父母与他们的关系是敌意的、忽视的、分离的和拒绝的。

这种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导致孩子与抑郁症产生连接,对人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客体关系学派的代表人物海恩兹·克哈特(Heinz Kohut)指出:“一个人不能在没有氧气的空气中生存,更无法在没有亲情的心理环境中生存。导致人类自我毁灭的原因是生活在冰冷、毫无人性的、没有亲情的世界里。人最惧怕的不是生理死亡,而是生活在人性无存的世界中。”

由此可见,具有伤害性的童年经历会对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产生影响且作用更长久。

如何消减童年的负面影响?

那么,作为父母,如何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呢?作为已有童年缺失的成年人,又该如何改变命运,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未来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父母的教养方式要科学、恰当。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在幼年受了损伤,即使不夭折,也难成材。”

一项持续12年的心理学研究显示,在孩子3岁和6岁时对母亲的教养态度进行测量,发现当母亲对抚养儿童持有敌意时,孩子在15岁时极有可能对外界充满敌意。所以,家长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形成: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畏首畏尾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怨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好斗逞强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消极退缩

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钩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心怀内疚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成长呢?是民主型的教养方式。

在这种教养方式中,家长与孩子相处在一个安全、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加以正确的指导。成长在这种家庭环境里的孩子会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

第二,启动人格自主的建设力。

人格心理学家乔治·凯利(George Kelly)认为,“人类是命运的创造者而不是受害者,我们并不是注定要走在童年或者青少年时期铺就的那条路上。

过去的事件并不是现在行为的决定因素。童年时期对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但是,人格在儿童期之后还会继续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可能会贯穿整个生命历程。启动人格自主的建设力基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要厘清童年人格与成年人格的区别。

在人格发展历程中,童年与成年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们究竟是依赖,还是独立于我们的童年?早期的童年经验与后来的生活经验哪个对人格的作用更大?

在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看来,健康的人格是由婴儿期不成熟的生物机制转变为成年期成熟的心理机制,存在着两种分离的人格:童年人格和成年人格,二者有质的不同。

童年人格正处于发展不成熟期,容易受不良因素影响,但是成年人格是稳定、丰富、深刻、整合的,健康成熟的人格更具有自我控制力和塑造力。所以,早期童年经验塑造了人格的雏形,但这并不是固定或永久性的,后来的人生经验既可以固化早期的人格模式,更可以改变它。

二是要认识到童年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

我们先来看看人格心理学家的人生是怎样的。多数人格心理大师的童年是不幸或不顺利的,沉浸在孤独、焦虑、自卑、矛盾的心理状态中,例如,荣格、阿德勒、卡伦·霍妮(Karen Horney)、约翰·华生(John Watson)、奥尔波特、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和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等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但是,这些童年经历与体验并未让他们沉沦,而是造就了他们审视问题的视角、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思想的智慧、建构理论的执着。

亚伯拉罕·马斯洛,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例如,霍妮的父亲是一个刻板的教徒和严厉的独裁主义者,重男轻女,他认为霍妮外貌丑陋、天资愚笨,不愿意让她接受高等教育。

但9岁的霍妮并没有接受父亲所规定的命运,她倔强地说:“如果我不能漂亮,我将使我聪明。”最终霍妮获得了柏林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当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女性寥寥无几。所以,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总结了一句话:“同样都是火,它使黄油融化,却使鸡蛋变硬。”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可以阻断童年的负面影响,而不是接受童年带来的桎梏。

卡伦·霍妮,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

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童年人格会对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决定作用,但是童年创伤经历对成年的影响因人而异。良好的教养方式是塑造孩子美好未来的基石,健康成熟的人能有效启动自我的人格建设力,阻断童年的不利影响。

关于人格心理学,还有更多密码等你来破译。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许燕老师,开设了一门人格心理学课程,30年人格研究精华提炼,破译人格密码,心理学通识课,自我成长方法论,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理解他人,塑造健康人格,展示人格力量,获得更佳成就。

我们关注的很多人生问题,都在人格心理学中进行了探索,比如:

怎样看到人性善恶,好人也会做坏事吗?

人格可以预测吗?怎样分析人格?

人为什么会焦虑,甚至抑郁?为什么会出现分裂人格?

父母性格在孩子身上如何实现生理遗传和社会遗传?

中国心理学专业排名第一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授“人格心理学”课程30余年的许燕教授在豆瓣时间开设了一个心理学专栏:《成为更好的自己——许燕人格心理学32讲》。系统讲述人格心理学体系,帮助你洞察并建构自我成长的方法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不爱长个怎么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