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疏导哪里好?

高三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高三的学生往往顶着来自家长、老师、同龄人乃至自身的多方面的巨大压力。巨大的压力使孩子感到焦虑不安,面对这种焦虑不安许多孩子想在家中得到缓解,想在家中得以放松,但他们回到家里,看到家长比他们更紧张、更焦虑。试想:在双方都处在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时,冲突与不快就很容易发生,在双方都不理智的情况下,矛盾也会不断升级。

高三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1、家长要首先调整好自己心态。

家有高考生的家长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心理调节,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态。要正确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只要在生活上给予孩子适度的关心即可,忌过分保护和过分干涉。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怀和鼓励。如果家长感觉孩子压力过大,可以在睡前和孩子聊聊天,配合一些安抚性的肢体动作,比如摸摸脑袋、搂搂肩膀,说些鼓励的话语等。

同时家长也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家长要自我降压,即便自己控制不住紧张,起码也要做到内紧外松,不要搞得孩子神经兮兮的。

其次是要关注孩子的状态,而且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既不能风声鹤唳也不能不闻不问。

最后要和孩子相互宽容理解,孩子在情绪上容易冲动,家长需要包容和理解。

2、帮孩子缓解紧张情绪。

家长们要告诉孩子“尽心尽力,无怨无悔〞的道理,坚信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可以考出一个不错的成绩。如孩子还无法疏解紧张情绪,家长应减少安慰,让紧张顺其自然,可能一会就会忘掉紧张,同时孩子这时候需要安静,家长的任何唠叨都会让孩子更烦,家长不妨出去散步一会儿,孩子就会平静下来。

同时高考期间的睡眠和饮食如何调整也有益于缓解紧张情绪,睡觉习惯不要轻易改变,饮食也要清淡饮食。

3、帮孩子提高应考自信心。

信心是一切事业成功的思想基础。高考在某种程度上是毅力的较量,是心理承受能力的较量,成功往往偏爱那种抱定必胜信念、具有蔑视一切的气概、以胜利者心态步入考场的同学。

家长们提醒孩子要相信自己十几年来的努力,同时要认清高考的有利形势,正视现实,拿出勇气和自信去争取。对有失利阴影的孩子,要让他们正视失利,找出失利原因,不要沉溺于以往的阴影。

4、帮孩子提高毅力坚持到底。

许多参加过高考的学生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复习后,往往会突然感到很吃力,考试成绩下降或忽高忽低,难以找到解题感觉,一些考生因此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甚至有放弃的想法。

首先,家长们应帮助孩子明确目标,目标定位要根据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和心态情况来定,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并要根据孩子的成绩和心态及时调整。

其次要帮助孩子改变学习方法,克服身心疲劳。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让孩子劳逸结合,保持充沛精力。

然后,家长们要给孩子适度的关怀,让孩子享受到家的温馨,理解孩子学习的艰苦;宽容孩子考试的失败给孩子前进的勇气;尊重孩子的人格;鼓励孩子,给他自信。

5、帮孩子提高应试勇气。

许多考生高考失利,并不全是因为考题太难,而是因为考试怯场,从而导致记忆混乱、思维阻碍而发生失误。

而想要预防考试怯场就必须提高考生应试的勇气,首先要让孩子不要过分关注自己考试名次,每次摸底考试后要指导孩子找出暴露的问题,而不是过多关注考试结果,将暴露的问题及时纠正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其次要抓弱补偏,择要复习。复习重点内容是否基本弄清,薄弱的、经常出错的地方有没有弄懂。做到小考大考化,大考小考化,主动适应高考气氛。

你曾听过孩子吐露心声“我不想上学”吗?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说不想上学,不仅仅在表达字面意思,背后更可能隐藏着孩子对什么事情不满意,或者在什么事情上需要帮助。

孩子不想上学家长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明确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要和孩子沟通或者是自己去找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比如说刚上学的孩子不想去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孩子恋家,不想到那个环境里边这个事儿可能是孩子平时比较孤僻造成的情况,那么这个慢慢的去引导,把孩子带到孩子更多的地方,可以玩起来,这样的话就可以习惯。那对于一些比较大的孩子,不想上厌学,这种情况我们要找到背后的原因,是不是平时在上网,或者是上网玩游戏,或者是干其他的东西,或者是对学习没有兴趣自己学不进去,这种情况家长这个事儿绝对不能训斥孩子强制让他去,找到原因和孩子好好沟通把这个问题的解决,这个才是关键。

孩子不愿上学,三句话搞定

第一句话应该对孩子表示同理心。

其实孩子向父母吐露心声,往往是希望能够获得安慰和鼓励,从而推动他们重拾信心。如果爸爸妈妈没有听懂他的言外之意,就一通数落或者打骂,反而令孩子不知所措,从此怕被责罚而不敢说心里话。当孩子向爸妈吐露心声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妨放下架子,表示理解,跟孩子产生共鸣。

第二句话跟孩子一起找出原因,协商解决办法。

当你听到孩子主动谈及某个话题时,不妨把谈话的主动权交给他,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来对症下药。比如不想上学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有的是因为人际关系不好,有的是因为老师喜欢体罚学生……只有找准了源头,爸妈才能“对症下药”,跟孩子协商解决办法。

第三句话讲出合适的道理去鼓励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压抑自己。

对孩子来说,每个能够听入耳的道理都是可以安抚自己内心的理由。爸爸妈妈一定要懂得抓住孩子心理,用一些正面意义的话去帮助孩子过渡心理的坎。也许就是这些不经意的小瞬间,反而能教育孩子往好的方向走去。

  •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在学习方面有问题,多少还有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且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辅导,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

    帮助孩子克服压力,要先了解孩子有什么压力,压力是来自什么方面,父母跟孩子好好沟通,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的压力是什么。

    2.帮助孩子学会面对压力

    孩子受到挫折,会感到压抑,恐惧,无助。比如考试不理想,被老师批评等。家长们应该开导孩子,让孩子明白求学路上必然要经历这些,让孩子学会坦然面度。当孩子心情压抑时候,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散步等缓解郁闷的心情。

    3.让孩子学会面对恐惧

    有的孩子会因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就会受到嘲笑,甚至会感到孤立,不知所措,比如不跟别人逃学,抄作业等。对于这种情况,父母教育孩子,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对的事情一定不能做,让孩子知道,这才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也是有主见,有思想的表现。

    4.给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

    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定个孩子能做到的目标,父母的心态平和是孩子心情放松的关键,同时,家长要指导孩子在学习时候注意劳逸结合。

    5.跟孩子分享自己缓解压力的方法

    父母小时候也会遇到跟孩子一样的压力,可以告诉孩子,当时家长是怎么对待的,当孩子知道父母原来也有面对压力和烦恼的时候,他们对父母说的话就容易听进去了。这样是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增强了孩子克服压力的信心和决心。

    父母要付出爱心,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关心孩子结交的朋友,关心孩子所想所做的。只要父母能及时发现并且加以指导,孩子就不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能轻松度过童年时光。

    怎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1、家长关心孩子的心理表现和心理变化,多和孩子交谈,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从解决矛盾着手,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2、孩子的心理疏导一定要保密,不要把这件事说给任何人听,否则会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孩子知道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心理有问题的话,孩子会变得自卑,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3、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孩子好的性格。家长可以通过媒体有益的故事、电影、电视的某些片段,分析情节中蕴含的道理,使他们能看到现实社会真实的一面,提高他们能经受困难和挫折的准备,发展心理平衡感,增强心理承受力。

    4、家长刚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关注孩子,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不要等问题出现以后再后悔莫及。

  • 有关“初中孩子心理疏导方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孩子的心理疏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也是从每一件小事形成的过程中开展的,还需从心出发,应理智看待才会有智慧的方法。同时,家长应该明白: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真的很重要,家长要多和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状况,家长真正尊重老师,老师的教育教导才能发挥作用,养育孩子,静待花开,一定是在做好一切准备之后的安静等待。

    初中孩子心理疏导方法:

    1、合理情绪疗法。这种方法多用于心理比较强大的学生,更多地是自愈。这个方法通常经过3个步骤,首先,确认让自己产生烦恼的事件。其次,回顾整个事件过程,分析情绪变化和影响情绪的因素。最后,用积极的信念抵抗消极的信念。

    2、奖励法。对于中学生的值得鼓励的行为,给予表扬和鼓励。

    3、惩罚法。中学生是人格、各种价值观形成比较重要的时期,对于错误的观点和做法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必要时要给予些惩戒。

    4、来访者中心法。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受到严重打击的学生,可能是家庭的变故、成绩的下滑、其他方面力不从心等。这个方法,学生是主体,创设一个鼓励、支持学生的环境,对于学生身上的优点进行放大,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建立自信。

    5、消退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一些激进或者处于萌芽状态的不良行为。或者是针对一些心理敏感脆弱的学生。停止对不良行为的强化刺激。

    6、系统脱敏法。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学生有紧张、焦虑的情绪时。找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学生安静地待一会儿,用轻松的音乐做辅助,使其全身心地放松。教师用语言慢慢引导学生走出焦虑的情绪,去憧憬美好的环境:草原、大海、蓝天等。

  •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一些被欺负的情况,这其实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但是,并不是说比较常见我们就可以不当回事儿,相反,家长教给孩子的应对办法,将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孩子被打如何心理疏导?

    1、让孩子先把情绪稳定下来,给孩子一点独处的时间,让孩子把心彻底静下来。

    2、等孩子情绪彻底稳定下来,找孩子喜欢的话题聊天。

    3、平和的问孩子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尽可能的让孩子把事情经过,来龙去脉讲清楚。

    4、在弄清楚原因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给孩子分析交谈,让他明白以后遇到这种事情应该如何处理。

    5、教育孩子,不要欺负别人,要懂得团结友爱,但是,也不能别被人欺负,要懂得如何自我防卫。要想不被欺负,只有自身素质和知识强大了,别人也就不敢欺负自己了。

    6、与对方家长交流,不要让事情恶性循环。

    7、与学校老师联系,就这种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教育好学生,同学间发生矛盾后还有很多其他方法解决,不一定只有打架,并且要及时告诉老师,就近的任何老师。

    明确孩子受到了伤害,要让孩子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来自于家人的关心和关爱,越早把情绪处理好,对孩子的伤害和日后的影响才能越小,这比起解决事情本身更重要。

    在孩子出现极端情绪时,一定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要让孩子明白,无论发生什么,在他的身后都有个强大的后盾,那就是爸爸妈妈。

    设想一下,如果周围都是和你交情不错的人,也就是你的人际关系杠杠的,那是不是欺负你的人就会减少很多?对于孩子,也是这样。为了让孩子少受欺负,你可以让孩子从小就要多交朋友,这可是考验一个孩子情商和交际能力的时候,交什么朋友,怎么交朋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手把手地扶着孩子上路。孩子有一颗纯真无瑕的童心,你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循循善诱,让孩子逐渐成为一个爱交朋友甚至朋友满天下的“小明星”。

    孩子被人打其实很正常,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矛盾的地方就有冲突,有冲突的地方就有暴力。父母需要做的是教给孩子如何处理矛盾,或者如何避免矛盾激化,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被打的问题。

  • 事出必有因,孩子厌学大部分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因此在学习上家长一定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当然也可能是其他原因,这就需要家长耐心的与孩子沟通,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求助于孩子老师。另外,教育孩子不能急于求成,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多一些包容和帮助。放大孩子的优点,让孩子慢慢觉得原来的学习也有点意思,学生每进步一点,都要实时表扬和鼓励。

    厌学心理疏导基本方法:

    1、了解孩子厌学的具体原因。孩子厌学后,首先不能再加压布置学习任务,要找到厌学的症结,是所学知识太难,还是所学知识太多,学习任务压的太多,还是有外界其他利诱吸引。搞清楚厌学的原因后,因势利导,转移注意力,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放松放松心情,提高学习重要性认识,循循善诱再引导进入学习状态。

    2、父母要反思并积极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欣赏认同的眼光看待孩子,除了学习,应该更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动态,满足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多与孩子进行坦诚、有效的沟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3、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厌学学生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们能否我彻底转变自己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

    4、引导孩子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只有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有可能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可以这样问:“感觉怎么样,背完这首诗是不是很快乐。”这样主动引导孩子,让孩子主动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会了一首诗,让他体会到那种成就感,价值感。

    5、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事,直到发现兴趣所在学习兴趣。首先要观察孩子的兴趣是什么,从孩子感兴趣的事入手,然后把兴趣变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对于那些不知道自己兴趣在哪儿的孩子,可以先尝试不同的事情直到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一路尝试孩子也会一直在学习,一旦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就会加速前进。

    6、把日常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比如,可以让孩子制定家庭旅行计划也许会使孩子爱上地理,让孩子学会剪报也许会使孩子留意政治、新,领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全家人至少每天有一段在一起学习的时间,留意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平时散步、购物、访友时拐进书店,浏览群书……

  • 你好,这位家长。根据你的描述,孩子很可能遇到了什么事情,建议先耐心和孩子沟通下,或者与老师取得联系,查找原因,正确引导。幼儿园是集体生活,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幼儿园交新朋友,每天放学回来问问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让孩子对幼儿园有新奇的感觉,相信在家长和老师的合力努力下,孩子的情况会慢慢好转。

    幼儿园厌学孩子怎么心理疏导?

    第一、平心静气、平等的和孩子聊天,先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是在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了矛盾,导致孩子心情比较低落,不愿意去上幼儿园了。还是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或学校环境对孩子照成不良影响。家长首先可以询问孩子具体的原因,然后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并宽恕别人。

    第二、与幼儿园老师进行详细的沟通,还有找较好的妈妈们聊聊,看园里或班级有没发生什么事,近期自己的孩子有没发生什么事,在园表现如何,状态及人际关系如何。

    第三、向孩子传递坚定的信念,爸爸妈妈是爱他的,是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会站在他身边支持他的。除了检查孩子身上有没被碰撞或欺负留下的伤痕,要好好与孩子聊聊,听孩子怎么说,不要一味否定孩子,不要孩子说什么你就在反驳:幼儿园多好啊,为什么不去呀?你一定要去啊!之类。

    第四、 带领孩子重新体验和感受上幼儿园的快乐和美好,请老师同学的可爱之处,讲幼儿园活动的丰富多彩,尽可能吸引他对幼儿园的兴致。

    第五、如果孩子真的不想去学校,可以帮他请一天假,让他在家里或是带着一起去上班,然后再帮他对比分析:是上幼儿园好玩,还是去上班好玩。

    第六、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正能量的家庭环境。家庭中,爸爸妈妈的关系是否和顺是很能影响孩子的情绪的,夫妻之间如果有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因此而不愿意上幼儿园。如果是因为夫妻之间的争吵而影响到孩子,那就应该向孩子说明情况,并且当着孩子的面去和解,让孩子解开心结。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厌学,最重要的是了解他厌学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源上来帮助孩子。事实上,孩子的表现已经代表他发出了求助的信号,最忌讳的是,父母和老师就现象说现象,只会拿学习本身说事,反而忽视了背后的东西,最后,不仅没能帮到孩子,还给孩子施加了更多压力,将孩子往深渊越推越远。

    ① 要理解孩子厌学,是他遇见了他无法解决的问题,他现在需要的不是制裁,是盟军。

    ② 让他相信,你可以支持他信任他,相信他要的那些好的东西,不仅可以从虚拟世界里找到,从你这里也可以找到。你要把一个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关心、信任、成就感重新补给他。

    ③ 克服急功近利的想法。今天我好好对他了,明天他总该听我的话了吧。今天我理解他爱护他,明天他总该去上学了吧。他今天开始看书了,明天该有好成绩了吧。千万不要这么乐观,时间一定比你预计的要长。

    ④ 父母回到父母的角色,不要因为学习重要,家里所有人都摇身一变,成了老师,管他的学习。家里都是老师,那他就没有了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亲人。

    ⑤ 大人们要有更多的心理灵活性去处理教育问题带来的压力,而不是成为学校和社会的加压泵,把压力变得更大,然后交给孩子。你都被压垮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⑥尊重孩子的兴趣。强迫孩子,而是给孩子自由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喜欢的事。假如孩子喜欢动手操作,搞一些小制作。家长不应该认为这与学习无关,加以阻止,限制他们。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动脑,不懂的时候,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查阅有关的资料和书籍,这就是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会学得自觉、开心,不仅使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又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如果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规定”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尊重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的发展规律培养孩子,这样往往会延误孩子的发展。

    ⑦把孩子擅长的知识充分运用起来,激发他新的兴趣点。还是拿刚才的例子来说,孩子喜欢动手操作,我们就鼓励他把过程写下来,分析困难点,如何克服,分享自己的喜悦。这就激发了他写作的兴趣了。

  •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在学习方面有问题而且还有心理上的问题,因此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且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辅导,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1、要改变你所有的教育模式。小时候你可以说“快写作业去”“走我们上学去”。但到到了青春这个阶段不要这样了。告诉孩子,你现在长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帮助时你就说话,你如果不说的话,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长则要暗中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只是表面上开始放手。

    2、善于从孩子的态度中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有的父母爱得没有节制,他今天对你不尊重,明天出去对老者也不尊重,他以后有苦头吃。在家里你要让他明白,让他先反省自己,然后再告诉他。

    3、要俯下身来,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和角度。孩子在心理上的问题产生有时候是因为外界的压力和影响,有时候是对家长的畏惧不敢言、长期积累所致。不管是什么情况,家长要俯下身来,蹲着问话,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不能:站得笔直(比孩子高一大截),说道:“怎么回事,说给我听听”。这样,孩子可能会对你有种畏惧,或者孩子在心里对着你平时的要求不敢说出来。

    4、倾听孩子的心声。有时候,孩子的世界是我们大人无法感同身受的,无法轻易理解的。有时候,就因为和同伴的一句话,有时候就因为一支钢笔,可能大人觉得那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或者无所谓的事情。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那可是大事,非解决不可。只有认真听完孩子的讲述,站在他的角度,你才能感受到他的委屈和憋屈。

    5、让孩子强化自信,如果自信不能让孩子一定成功的话,那么丢失信心就一定会导致失败。不管孩子现在是成绩特别拔尖,还是与别人家的孩子有一定的差距,都千万不用忘了要让孩子每天带着自信起床。不论怎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高考前,要告诉孩子,对于自己的不足不用过分自我责备,要多想想自己的优势与潜力,从而激发自信心。

    6、树立规则感,现在是讲求同理心、共情孩子,培养孩子情商的年代,而这样的年代并不是不需要规则感,规则感会使孩子感受到轻松、安全,比如说如果没有红灯停、绿灯行这样的规则,我们过马路会感到安全吗?所以需要家长在培养孩子自主性、创造性的同时,也需要树立规则感,让孩子感受到安全。被关爱,而树立规则感需要同理心倾听、教练技术的引领,而不是强制、命令、指责和批评孩子。

    7、和孩子一起面对并帮助解决。听到了孩子的心里想法以后,我们要和孩子一起,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帮助他解决。如果这件事情是错的,我们还可以讲述自己的经验或者是利用他喜欢的动画人物来劝说他改变自己的想法。

    8、不要回避性教育。可以跟孩子讨论异性,什么人可以做一生的朋友,但不能做恋人,不能做爱人,不能做伴侣。这些从小学高年级就可以跟孩子讨论,让孩子早一点明白异性,明白未来走入家庭生活时,你要的是什么。此外在性的问题上也不要回避。让孩子首先觉得面对这个事很坦然,要用很轻松的方式把这个问题向孩子讲清楚。

    9、时刻关注孩子的状态。孩子的状态需要父母随时关注,不能等孩子出问题的时候再想着去解决,有时候,你的细心观察可能将问题在初始阶段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和规避。如果到表现出来的时候或者主动说出来的时候,问题往往很难以解决,也可能会使孩子性格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给孩子做心理辅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