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俺解答个问题北京哪里有专业靠谱的青春期逆反方面的专家?

孩子的逆反与父母的焦虑,就像是青春期的两条平行线。先说说孩子的逆反这条线。

首先要说明的是孩子的青春期越来越长。

过去的资料说青春期是14~17岁,现在想想要是这样该多好啊!

现在的孩子青春期开始的年龄越来越早,有的8、9岁就已经开始了,而结束的却越来越晚,有的都已经二十多岁,甚至自己都当了父母,青春期还没有结束,而且呈现出永不结束的趋势。

我想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孩子们的营养和饮食结构,决定了他们的生理发育越来越早。

现在在城市生活孩子们,营养水平在全世界都能排在前列,他们从小吃进口奶粉,这种奶粉是一种合成的营养物质,比自然界的天然食物能更快地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

这些都使现在的孩子身体发育越来越早,越来越猛。

我之前去一所小学做随堂观察,看到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女孩子身高达到1.4米多,体重最少有90斤,非常匀称,不是小胖墩,就是又高又壮。

初三和高一的男孩子,身高在1.8米以上的非常普遍,每次这些人高马大的孩子坐在我对面咨询的时候,我都感到强烈的压迫感。

身体生长发育的提前,必然带来第二性征发育的提前,有的小学女生,三、四年级生理期就来了。

现在的孩子接触外界信息的方式和父母一辈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区别是互联网。

过去父母一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长辈、书籍、报纸、电视、同龄人,这些途径是比较局限的,也是容易被父母控制的。

现在的孩子只要打开电脑或手机,世界就呈现在眼前,他们可以找到所有想找的东西,还有一些本来不想找,但是却塞到他们眼前的不适合他们的东西。

他们会看到全世界的同龄人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像过去只看到自己周围人的状态。

互联网最大的影响,就是父母和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差别,这也导致很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生理和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心理的变化。

孩子们更早地出现青春期的心理特征,比如独立和依赖的冲突、对现状和未来的迷茫、对权威的认同和挑战、对异性的兴趣,等等。

但是由于我们实行了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家庭会在为数不多的孩子身上投入全部的资源和关注。

青春期的一早一晚,让我们中国目前的城市家庭中,孩子和父母的冲突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激烈。

提起孩子逆反,父母都很头痛。

本来挺听话的孩子,突然就变得不乖了,不爱学习,游戏上瘾,生活习惯很邋遢,满嘴脏话,一批评就炸毛,和父母没有什么话讲,一回家就钻进房间,对什么都没有兴趣。

我每次一说到这些现象,就会有很多父母说:对对对!就是这样,你说的这些我家孩子全有。

如果很多父母都有这个感觉,那就说明我说的不是个体现象,而是普遍现象。

有一部获得了矛盾文学奖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作者是陕西人路遥。

其中有一位农家少年孙少安,是家里的长子。

因为家里穷,为了能让弟弟妹妹上学,十三岁就主动辍学,放下书包第二天就扛起锄头上山干活去了。

我年轻的时候看这本小说,非常感动,觉得自己和孙少安相比,实在是太幸福了,哪儿好意思还和父母较劲啊!后来陆续又看了好几遍,每次都很有感触。

我女儿大了以后,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她,她没有太大的兴趣。

后来这本小说又拍成了电视剧,她和我一起看,也觉得挺有意思:还有人当年是这样生活的?但是她很难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这不是这一代孩子的错。

我们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我们作为父母努力工作、勤奋学习,就是为了给我们的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

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在青春期的时候,不用为衣食发愁,不用替父母承担经济压力,能够按照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正常节奏去成长,这不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吗?

我们的孩子长得比我们高、比我们壮,是因为生活条件比我们好。

同样的道理,他们的逆反来得早、走得迟、反应大,也是因为生活条件比我们好。

既然青春期孩子的逆反是正常的,那父母应该怎么办?难道就不管了吗?难道就任由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

青春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

除了我们中国父母最担心的学习考试这个因素外,青春期还是孩子形成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创造性、改革性能力的关键期,也是孩子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期。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一些差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青春期的孩子外表看起来已经和父母差不多高大了,很多甚至超过了父母。

但是他们内心还是个孩子,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还需要父母的帮助和保护。

这一点其实他们自己也知道。

看起来他们很不愿意被父母管,很不愿意父母过多地干预他们的生活,但是真的父母不管他们,他们又会觉得特别的失落,感觉自己被父母抛弃了,感觉自己失去了逆反的目标和意义。

两条平行线,就像火车的两条铁轨,缺一不可,少了一条,火车轻则出轨,重则翻车。

比如有个初三孩子的家长,他的理论是孩子将来做什么都是天注定的,所以根本就不管,孩子爱干啥干啥,结果孩子在学校表现很糟糕。

在青春期,不逆反的孩子不是正常的孩子;不焦虑的父母不是合格的父母。孩子的逆反和父母的焦虑就像两条平行线,随着孩子的成长各自向前伸展,彼此守望相助,互相理解,但又不过分纠缠,时不时又会愉快地相交并有效交流沟通,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 本文部分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春期叛逆咨询心理医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