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新的学生如何进步英语?

口语学习是一项必备的技能,你可以不会写,但如果会说英语就会在很多场合给自己加分。那么中学生英语口语怎样训练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学生英语口语怎样训练


首先,要有足够的词汇量。

词汇量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各个方面都会用到,英语口语更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单词而言,不仅要知道中文意思还需要正确的读出来,说到单词的发音,不得不提到音标,单词的发音完全依靠音标,所以我们需要熟练掌握音标的发音,才能准确地将单词读出来。

音标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种,其中每一类型中还有更加细化的分析,我们都应该按部就班的复习好,熟练的掌握音标以后就可以将单词的发音完全掌握。词汇量的积累很重要,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每天都要背单词,每天早晨或是睡前记忆力最好,可以有效地利用起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取的,需要有规律的重复记忆才能将单词记牢固。

其次,多创造英语语言环境有利于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语言环境对英语口语的锻炼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可以多参加些英语社团活动,活动中大家可以用英语来交流,互相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是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还可以制造一些突发事件的情境,锻炼应变能力,利用突发的不同事件锻炼英语口语的表达。平时看电影可以多选取一些美英电影,尽量选择贴近日常生活的,将自己置于一个全的环境下,强化学习英语口语,对于英语口语水平的提升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最后,选择适合的方法勤加练习英语口语。

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多加练习,选择正确的方法对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一些有关英语口语练习的网站,里面会有专业的英语口语训练平台,不但可以练习口语,还能对很多发音进行纠正,使我们的英语口语更加规范化。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每天都要坚持练习英语口语,可以每天选取不同的材料进行练习,也可以选择相同的材料反复练习,再结合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一定可以将日常英语口语练好。

中学生如何快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1、扩大词汇量,每天学习新单词

每天学习单词,这是扩大词汇量的好办法。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可以是三个或者十个日常词汇。一些学习单词的好资源要视你的日常习惯而定,如新闻,歌曲,电视节目。如果你爱听音乐,听歌的时候多看看歌词并把不认识的的单词记在笔记上。

2、 以短语或者意群来记忆单词

以一群来记忆单词很重要。例如,你认为饮料是一杯葡萄酒,一杯啤酒,一杯茶或者一杯咖啡等等。学习这些短语远远比只学习红酒,啤酒,茶要好得多。

你会因学到相关词汇而受益。在一个阴月里,月亮会有四个变化过程:新月,满月,残月,月亏。同时学习这四个新单词会更加有效。

你可能认识很多单词,但是如果你无法正确的说出它们,别人就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当使用在线词典的时候,要充分利用那个发音的标志来检查你不确定的发音。

4、学习英语的自然表达

能够说出单个的英语单词很棒,说得流利的秘诀就在于句子的表达方式。无论何时,当你读诗,听歌或者看有趣的情景喜剧的时候,都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缩写、连读、重音、节奏。

用英语跟自己大声对话,或者拿起一本书大声地朗读几页。这种练习会放慢你的阅读速度,但是会提高你的口语技能。

你也可以给自己录音,然后听录音寻找错误的发音。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向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询问意见作为反馈。

反思的好办法就是记日记,在日记中你要用英语去表达自己日常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越来越自如地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进一步的挑战就是复述故事。你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其他人的想法。

可以取自本土文化背景,以家庭故事开始。你的翻译不仅要传达字面意思,而且要表达出修辞和文化的细微差别。

学校,影院,文化社团都会组织大型活动,例如演讲,口语阅读以及即兴的故事演讲。这些就是你可以加入的活动,你可以与和你想法一样的人一起练习英语。

中学生英语口语怎么练习

这是很多人都推荐的方法,看英语原版电视剧或电影,你可以找一部你喜欢的电影作为你练习的主攻目标从头到尾攻克它。可以试着看一些卡通题材的原声电影,该类电影对白清晰,相对听起来更容易听懂。这里的关键就是切忌一遍就完,一定要反反复复的多看,这样的练习无论是对于训练你的听力,口语等才是有效果的。

中国人学英语最困难的就是没有英语环境,所以无论你的理论功底有多好,考的级别或是证书有多高,但英语口语总会是一块短板,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依靠自己来创造语言环境来练习,其中自我对话就是非常有效果的一种方式,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尽量用英语自己分别饰演不同的角色,也可以自己提问自己回答,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也是对提升英语口语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的。


学英语贵在能够随时随地,唱英文歌曲也是一个学英语的好方法,且相对轻松一些,人类的左脑是主管逻辑思维、分析的,而右脑是主管形象思维的,包括音乐。右脑的记忆能力要比左脑强100万倍!通过音乐来练习口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多唱英文歌对自己英文发音的准确度也会有相应提高的!

英语自我练习也是一种学英语的补充方法和手段而已,而且很多人缺乏自觉性,自己一个人很难做到坚持,所以找一个专门针对英语口语练习的英语机构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专业的培训机构会给你定制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会用更系统的方法让你进步,而且,有了外教老师的指引,英语学习起来就更轻松和有目标得多了。如果是为了参加笔试的,可以找个应试类型的培训机构,例如新东方,如果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可以找例如陪你练口语网站这类专门针对英语口语的培训机构来学习。

中学生怎么练好英语口语

口译汉英对照(或英汉对照)的小说或其它读物

有一种方法非常有效且很容易坚持——口译汉英对照(或英汉对照)的小说或其它读物。

首先我们先读汉语部分,然后逐句直接口译成英文,完成一小段后,去看书上的对应英文部分并与我们的口译进行比较,我们马上可以发现我们口译的错误和缺点,获得进步。请注意:开始要选择较简单的读物,且应大量做,只做一两篇效果是不明显的。开始可能较慢,费时较多,但请坚持,整体上这是一个加速的过程。高级阶段请计时练习,以加快反应速度和口语流利度。

作为成人学英语,记忆力差是个拦路虎,做复述练习或背诵课文往往力不从心,或者由于词汇量太小觉得直接作口译太难,那么这样做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先学习英文课文,通篇理解透彻后,再来看汉语译文, 把汉语译文口译回英文。这样等于既做复述练习又作口译(语)练习,可谓一石二鸟!

1、自己就可以练习口语,想练多久,就练多久。

2、始终有一位“高级教师”指出你的不足和错误——英文原文。

3、题材范围极广,可以突破我们自己的思维禁锢。比如我们总是喜欢谈论我们自己熟悉的话题,所以我们总是在练习相同的语言,进步当然就缓慢了。

4、选择小说、幽默故事或好的短文阅读,使我们有足够的兴趣坚持下去。

5、有一些我们在直接学习英语课文时被我们熟视无睹的地道的英语用法会被此法发掘出来。

6、对所学知识和所犯错误印象深刻。这等于我们一直在做汉译英练习,很多英文译文是我们费尽心思憋出来的,所以印象相当深刻,比直接学习英文课文印象要深得多。

7、经过大量的练习,你会有这样的感觉:没有什么东西你不能翻译,你的翻译水平大大加强了,你的口语表达力大大提高了!

听译法-角色互换:三人一组,模拟翻译实战,一人讲汉语,一人讲英语,扮演老外,一人做翻译,练习一段时间后互换角色。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翻译训练方法,也是很好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方法,而且可大大提高反应速度和能力。此法的高级阶段为同声传译,我们可以在听广播或看电视或开会时,把所听内容口译英文。

口语作文和3分钟训练法

此法适用于强化训练。找好一个题目作一分钟的口语作文,同时将其录音;听录音,找出不足和错误,就此题目再做两分钟的的口语作文,同样录音,再听并找出不足与进步,继续做三分钟口语作文。这是高级口语训练,效果不俗。

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口语学习方法,从治本上攻克英文的方法,特别适合初学者和中级学者,用自己的话背诵所听的英语故事或文章短文,应该大量地练习。

如果可能我们也可以大声且快速朗读英文绕口令(就像相声演员练嘴),还可以同时口中含块糖以加大强化训练的力度,来强我们的口腔肌肉迅速适应英文发音,使我们的口语相当流利、清晰,而且还有自信。例如:

特别注意短语(词组)和小词的运用,中国式的英语尤其是口语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中国学生喜欢用大词,而真正地道的英语口语确是充满着短小、活泼、生动的短语,富有生气。而这些短语大部分由小词构成。

1、大量根据图片来了解生词的含义,故事的情节。这是中常用的方法,也适用于成人。

2、习惯于使用英—英字典而不是英—汉字典会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3、加强听力训练,尤其是听用英语解释英语的课程讲解。

4、如果没有机会拥有封闭的语言环境的话, 就最好尝试一下自我封闭语言环境的创造与训练。如:强迫自己在一周内所有要表达的话,全部用英语表达。只要你能坚持一周,效果就相当明显,而无论你所表达的英语有多糟。

口语虽自有特色,但与英语的其它方面紧密相连,经常练习写作,可使口语精密、准确。

芥末堆12月13日文,近日,在中国网主办、协办的“2018中国教育家年会”上,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分享了题为《中学如何坦然迎接新高考》的演讲。他介绍了新高考对选择性、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英语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挑战,并提醒学校要关注改革的变化。

以下为演讲实录:(芥末堆略有删减)

大家都以为中国高考改革有了选择性以后就欢呼雀跃,这是进步,但是这一大进步要真诚的进步,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给了选择不见得能选好。过去我们说文理分科不合理,让学生自由选择,但有时候选科未必比文理更好,有些学生是没4有仔细分析思考就选择,所以学生会不会选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在给孩子选择权的同时,也要教会他如何做出理智、科学的选择。

但不要搞得神经兮兮的,我今天选不选物理是不是决定了我一生的成功,没有那么严重。选不选物理就意味着你到大学有一些专业不能上,或者是上了学不好,这是一个关系。不能说一生所有的事情就是在这一选,没有那么严重。

另一方面,选课必然会带来部分课程的学习必须走班,但并非每门课程都必须选择,比如语数英、音乐、体育。走班有两种意义,一个是为了走班而走班,另一个是不得不走,咱们两个同桌,我下一节课上物理,你上化学,这时候必须走班。在刚刚进入新高考时,还是应该平稳过渡,要追求实质。

所以在清华附中,反正至少我当校长期间保留行政班,依然会有同桌的你,但是可能我们分别的时间会多一点,但是有些课还在一个班,还有班主任,班级活动还存在。是否保留行政班,我个人观点是行政班和走班并存。

那选课之后要不要分层?这取决于你们学生的差距大不大,如果大了就要分层。

还有能不能随意选(课)?我的学校可以保证随意选,因为我有足够的老师、足够的地方,如果你的学校实在老师有限,地方有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全校就一个学生选生物,你说我再派一个老师给他上课,这不现实。我们给学生做做功课,你能不能选化学,这不是政治错误,除非他大学想学的专业非学生物不可,那没有办法,就只能一对一。孩子本来选得很随意时,就不要上纲上线,不是谁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选择)谁就是反动派,没有那么严谨。

本身这个选择也不意味着什么,还有许多高校什么选择的学生都要,就是越牛的学校越提条件,一般的学校能有好学生去就不错了,中国现在好学生能上你那个学校,就已经高兴不得了,像我们最优秀的学生大家都知道他去哪了。我觉得高校的压力很大,压力大在哪里?压力大在能不能把最优秀的孩子留在中国,上午我们提到了要把中国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中国人,如果我们都不能有机会培养他,这任务很难完成。

选择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原则?我认为从浙江物理的例子来看,显然不是说按照未来的发展来选择,它是按照怎么样对于升学有利的原则选择,这说明制度设计有缺陷。真正的选择是首先考虑学生的兴趣、潜力和特长,其次是考虑大学升学和专业,再者是考虑未来的生涯规划。好多地方的选择都不用这三个选择,就是田忌赛马,所有牛人选的地方我都不去,我就选冷门,我爱不爱学?学了就爱,先拿到高分再说,所以中国这种选择是非常危险的。

自由选课对排课带来巨大的挑战。一个人好办,如果有好几千个学生同时要避免冲突,这个排课我们一般的教务员就排不出来了,他真的需要一个很高级的排课软件。我们是采用紫光的一个公司,加上我们自己老师的智慧,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把课排完,轻易还不能调课,一调课就乱了。专家一句话我们可能就忙乎几个月,这是实实在在的事。

排完还要选,怎么选?你还要公平的选。所以我们也有一个选课平台,大概在几分钟之内所有人就选完了,因为大家都想抢,有些课选满了就选不进去了,所以排选课是一个技术活,既有大的原则原理,但也是技术操作,这挑战了我们师资队伍的安排,也挑战了学校队伍的管理。

师资队伍的安排怎么挑战呢?你是连课带老师一起选,有些老师就很被动,没人选。还有一些学科,选的人少,老师就富余了,富余了就让他走人,明年如果有人选去哪找?你把老师开走容易,找到就不容易了。所以学校的管理在改革下没有人关心我们,我们只有自己关心自己,不给我们钱,不给我们编制,也不给盖房子,也不给我们提供软件,就是改改改,我们没有办法,我们就咬牙坚持挺着。

学生管理也有很大的问题,原来在一个班里谁在谁不在,所有任课老师都认识,现在半学期过去了还没有认全,学生坐的位置老是动,学生走来走去,老师走来走去,都认不出来学生,学生到没到班级都不知道。我们就每一个人背一个卡,你在学校的轨迹都可以看到,你什么时候进教室,你不上课的时候去哪儿了,在学校里你有没有秘密。

所以在组织管理上这些东西都得上,你没有这些东西,教育改革就落实不了。改革不是一个理念,不是几句话,不是几个词,不是几份文件,而是我们每天这些具体的工作如何想得细、做得好、落得实。

我不担心农村的素质教育,我担心的是英语。我们英语老师在农村地区操着口音,山东的山东话,陕西的陕西话,各种各样的地方英语。在标准的英语考试里,最吃亏的是语言,不是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可以系统设计的时候处理一下,未来还要考口语,问题就更大了。

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内容非常重要,但内容一定不能全国统一,也不能全省统一,全校统一就OK了,或者是至少一个县统一,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拿北京的标准套西藏。北京有“六个一”工程,要求必须在校期间去一次故宫,看一次升旗,这个要求给到西藏,你出路费还是我出路费,这是必然的。肯定是就近解决当地孩子能干的、锻炼综合能力的活动作为记录内容,不能把北京、上海、天津的搬过去,所以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式、结果都很重要。 

不管是大的改革,还是小的改革,其实改革的命题都在静悄悄的发生变化。未来高考命题主要体现三大特征:宽、新、活。他们不出死记硬背就可以考好的题,出一些选择性、开放性、灵活性的题目,如果我们教学老师不改变,考分也搞不定。试卷“传统难度”将被“形式难度”(试卷中出现新题型,学生不熟悉,尽管考的知识点并不难,但学生容易发懵)取代。

所以为了使学生适应新的考试形式和命题思路的变化,我们必须减少班级人数,采用互动式教学,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在中学我们一定要有丰富的选修课、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孩子的能力弄起来,学得活,观念新,思维活,这个时候考试你怎么考也考不住,死训练,死记硬背,不断地训练马上就过时了,所以大家要有一个前瞻性。

我们一定要创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没有边界的资源,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把我们孩子培养的有智慧,会思维,那么什么样的考试什么样的评价都可以。

1、本文是 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告诉我们。

芥末堆商务合作: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进步英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