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被老鼠咬了会感染吗?

1、被小猫咬伤,也不可轻视,与狗咬伤相似,但有近50%以上的猫抓咬伤会出现伤口感染。猫的牙齿细而尖,很容易咬到深部的皮肤组织。统计发现,猫咬伤比狗咬伤更容易出现伤口感染,而出现化脓性关节炎和化脓性骨髓炎,特别是在小手上的伤口,会留下后遗症。在猫咬伤后,可能只有数个小时就会出现伤口感染,疼痛加剧、红肿、流脓等反应。

2、当心,破伤风杆菌和狂犬病毒,被狗或猫咬伤或抓伤后,还容易感染上破伤风杆菌和狂犬病毒,这是两种致命的细菌和病毒。狂犬病是目前所有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它的死亡率为100%,潜伏期在数天至数年,平均为1个月。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6天。破伤风的潜伏期为几天,平均为一周。感染后,出现牙关紧咬,不能说话,颈部、肩部和背部肌肉疼痛并强直。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也在20%左右。因此,猫或狗咬伤或抓伤后,要谨慎处理伤口。

婴儿被老鼠咬了,怎么办?

您好,这要具体看孩子表现,如果是局部红肿,可以考虑肥皂水清洗局部防止红肿,局部冰敷阻止炎症扩散,如果瘙痒红肿明显,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薄荷膏止痒,也可以使用无极膏、痒即消等止痒抗过敏,再严重,可以外用艾洛松等激素类药膏并口服抗过敏药对症处理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你好, 被老鼠咬伤可能会染上的传染病有: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一旦被鼠咬,要及时去医院注射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狂犬疫苗。 7天之内不能吃发物,如海鲜、鱼、牛羊肉、肝脏等。平时也不要吃巧克力、洋葱、蒜、牛奶等食物。

被老鼠咬伤或抓伤后出现出血时,只要不是大出血,可不急于止血,让血适当流掉一些.通过流血可将进入伤口的致病菌带出. 若伤口不大而较浅时,可用75%酒精或2%碘配涂擦,消毒2~3次,待其自然止血后即可.若伤口较深,面积较大,可用灭菌生理盐水或0.1%新洁尔灭反复彻底冲洗伤口,至少对伤口冲洗半小时,再涂以...76%酒精或2%碘配.伤口一般不宜包扎和缝合. 打的针最重要的是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这两种。其他的根据医嘱决定。如果让带细菌的老鼠咬到,会死的。狂犬病至人命总听说过吧。去医院看看吧。

宝宝上火了可以给宝宝适量多饮水,如果是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给宝宝适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量,多吃一些绿叶蔬菜助消化的水果

宝宝如果有反复发烧,可以到医院通过验血常规来判断,如C反应蛋白比较低,血相是病毒感染的血相,这样的情况一般不需要输液;如果白细胞、C反应蛋白非常高,这种情况就建议马上输液把细菌杀死。

看到老鼠,大多人的反应基本是:害怕、尖叫、拼命逃离现场!

说实话菌菌见到老鼠,心里也发毛!但这不是怕,纯粹是生理反应

其实不怪大家害怕,生活在阴暗地带的老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就会窜出来。

吓一跳不说,关键是它还到处啃啃啃,人能吃的、人不吃的东西它都能吃!

云南一三个月女婴,在出租屋内被老鼠咬伤。被发现时面部、枕巾上全是血迹,经医生诊断,细小的伤口多达100多处,右侧鼻翼已经有软骨露出!

才三个月就要遭受这样的痛苦,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就被一只老鼠给毁了。

别说家长,就连菌菌看到这样的病例都要心疼死!

而导致这一切发生的原因,一是因为家长在喂完奶后没有及时清理干净娃嘴边的奶渍。

老鼠闻着味道过来,把孩子咬的面目全非。

二是因为父母居然把才三个月大的孩子独自留在房间内,综合因素下导致孩子被老鼠咬伤。

这也提醒了我们家长,孩子尚小,身边万万不可没人看护啊!

看到这张图片,菌菌一边心疼孩子大好的人生竟然毁在一只老鼠身上,一边在想,还是我们的科普工作没做到位。

菌菌作为儿科医生,直接接触的被老鼠咬伤的孩子就有好几例。

而在广东省,被咬伤的案例也相当多!

关键是,老鼠咬伤对孩子的伤害也不止是留下伤口这么简单!

传染病致死率高达10%

为何菌菌要在这个时间点提这件事儿?

是因为每年这个时节总有不少新生儿甚至学龄期儿童被老鼠咬伤!

◆ 春季正值老鼠活动高峰期

春季(3-5月)和秋季(9-10月)是老鼠活动高峰期,为了准备繁殖,它们将不惜一切代价去寻找食物。

关键是它们的繁殖能力超强,一对成年褐家鼠经过1年繁殖,理论上的后代可以达到5564只!

而这些老鼠就藏在家里那些阴暗潮湿、不常打扫的卫生死角里,晚上出没在房间的各个位置!

我们家里和小区里能经常见到的老鼠就两种:小家鼠和褐家鼠,也就是大家经常调侃的北方老鼠和南方老鼠。

而褐家鼠的主要分布地区就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比如广东、澳门、海南等地区都是它的天下。

尤其是在广东,褐家鼠不仅吃的“膘肥体壮”,还非常不怕人。

堂而皇之的在食堂、大街上晃悠,广东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说下你们那儿的老鼠究竟有多离谱!

菌菌还听闻,广东有道名菜叫做“三吱儿”,主食材正是刚出生的老鼠。在这里十月菌只能说:这玩意儿可不能吃啊!

接下来我们回归正题,继续说褐家鼠~

而褐家鼠之所以能长到如此之大,可能跟它食性杂有关。

小家鼠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而褐家鼠还嗜食肉类物品及含水量较多的果品。

云南被咬伤的三个月大女婴正是因为没擦干净嘴边的奶渍,才遭老鼠啃咬!

我们从小到大的印象中,老鼠总是在咬东西。

这是因为老鼠的门齿在不断生长,它需要不断的打磨自己的牙齿,不然等到门齿长到一定程度,老鼠将无法进食甚至把自己饿死。

但遭殃的是我们家里的家具、电线甚至是我们的孩子!

大连一名11个月大的女婴就被老鼠跳上婴儿床,咬伤了下巴。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老鼠咬伤人的事件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看的菌菌替这些受伤的孩子心疼不已!

关键是老鼠咬伤人不止是留下伤口这么简单,它本身或者间接携带200多种病原体,其中能使人致病的就有57种!

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是下面三种:

它通常在啮齿类动物之间广泛流行,也能在人之间流行,属于甲类感染。

而我国目前存在着12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在西藏和青海,其他地区也有散发。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且死亡率高。

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20%-100%!

而传染方式不仅可以通过鼠瘙叮咬病鼠传染给人,还能在人和人之间传染!

也正是因为它的恐怖致死率和传染特性,19年北京确认接诊两例鼠疫病例才会在网络上引起一阵恐慌。

关于出血热2021年的12月份,西安就先上了一波热搜。

多起出血热病例同时出现,又出现“吃草莓会导致出血热”这样的谣言。

当时菌菌也在家族群里进行了辟谣,吃草莓不会感染出血热,真正感染的渠道是这些:

而如果被带病毒的老鼠咬了一口,更不用说,那也是有概率感染上出血热的。

在理论上,被老鼠咬伤后是有一定概率患上狂犬病。

狂犬病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菌菌这里就不多说了,只提一点它的致死率几乎是100%!

各位家长不必过于恐慌,菌菌翻了下资料,由老鼠咬伤而引发狂犬病概率很小很小。

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灭鼠、预防被咬上面!

在消灭老鼠这件事情上,大家第一时间肯定想到:

不如“绑架”一只田园猫来捉老鼠吧,养猫的理由又增加了一个!

但猫猫其实没有那么爱吃老鼠,更爱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比如鸟类。

而且像广东等地,老鼠以褐家鼠为主,体重轻松就可达500g,此时猫猫可能会因为体型问题,自动放弃抓捕。

所以养猫并不能一劳永逸,还是得靠我们家长自己,菌菌给大家总结了一些灭鼠方法~

外向的孔、洞、缝尽量堵死、抹平封严,不给老鼠进入屋内的机会!

菌菌这里重点强调几个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尤其是住在高层的家长,老鼠很可能就是从这些地方进入到家里。

①厨房里的煤气管道孔,楼上楼下邻居家的老鼠可以通过煤气管道跑到家中,此处可用钢丝球做简易封堵。

②安装空调、热水器、油烟机和排风等设备留下的孔洞,老鼠也有可能从这些地方进入,发现一处封死一处!

用灭鼠药来灭鼠是没有问题的,菌菌这里给大家说下安全问题。

放置位置:老鼠常出没的下水道出口、纱门纱窗等地方放药,事半功倍。但切记一定要放到小孩接触不到地方,再一个远离厨房避免家人误食。

老鼠药选择:避免选择路边小摊小贩的“三步倒”、“五步倒”等急性毒药,一旦误食没有特效解毒药物,会给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菌菌这里推荐0.005%溴鼠灵,0.005%溴敌隆,0.005%弗鼠灵这些灭鼠药。

如果、万一、不小心误食,医生还能采取相关药物来进行医治。就算如此,在使用和保存时也要千万注意,避免小孩误食、误吞。

除了药之外,这些捕鼠神器大家也可以用起来。

但有一点菌菌重点提醒大家:

捕鼠夹不适合在房屋内使用,尤其是家里有小孩子的!一旦误碰,伤到宝宝的手脚那真的是追悔莫及。

下面这些捕鼠神器,菌菌更推荐给大家。

为了最大程度避免发生老鼠咬伤孩子事件,菌菌重点提醒各位家长,一定一定做好室内卫生。

一般情况下,被老鼠咬伤不会像开头那位三个月大女婴那么严重。

有时候就是浅浅的一道伤口,但菌菌在这里重点提醒一下,伤口虽然不大,但不能不做处理。

一旦发现被老鼠咬伤,家长在第一时间要做这三件事:

在发现伤口后一定不能放任不管,首先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冲洗时间为15分钟。

家里有碘酒可以用棉签从伤口内侧慢慢朝外滚动,进行消毒工作。

在处理完之后,带着宝宝及时就医,制定具体治疗方案。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当地流行病情况和伤口,来判断要不要打狂犬疫苗。

关于打狂犬疫苗,菌菌也对有关事项进行了整理。

被老鼠咬伤后,家长也不用过于紧张焦虑,按照菌菌教的方法一步步去做,避免贻误宝宝病情。

但防患于未然,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为了宝宝的安全,平常的灭鼠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转发】出去,给菌菌一个爱的鼓励,也能让更多的家长看到,提前预防、科学灭鼠,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咬了老鼠咬过的东西怕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