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复核做好的独立基础沉降不均匀怎么办是否没偏如何复核做好的独立基础沉降不均匀怎么办是否没偏?

偏心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柱独立基础弯矩的精确计算公式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1. 独立基础不配上部钢筋,因为上部根本没有受到什么力,地基净反力向上,根据悬臂 模型可以知道答案;但钢结构厂房,轴力不大,M 很大,基础的上部受拉,地脚螺栓处在受拉区,基础上部不配筋是不合适的,有的审图单位提出要配分布钢筋(构造钢筋);实际上对于大挑梁,梁底应该配足够多的受压钢筋,可以配上铁的一半,以减小因徐变产生的的挑梁附加弯矩。 

双柱独立基础上部配上部钢筋:双柱独立基础当两柱子相距比较远时,在地基反力的作用下,两柱间的基础面是受弯的,所以需要配置钢筋或设置基础梁来承担此部分弯矩;当两柱子距离不大(比如在伸缩缝处的双柱)时,可仅配置些构造钢筋来防止两柱不同位移引起拉裂。----关键还是看是否上部受拉,产生弯矩。 

主楼和裙房均为地下一层,主楼筏板基础,裙房独立基础加防水板,主楼地基承载力按裙房超载折算土重进行深度修正;裙房考虑从室外地坪深度修正,是否合理看裙房有几跨,大了就不合理了。修正地基承载力时的埋深,不管是何种基础,都不应该大于实际埋深;对于地下室,筏基埋置深度从室外地面算起,独立基础埋深从室内地面算起;当为超补偿基础时,基础的计算埋深小于基础的实际埋深;为欠补偿基础时,等于。

4. 对规范条文来说,当独立基础宽高比超过 2.5 时,认为地基反力不能再按直线分布假定,应采用考虑地基、基础刚度的有限元方法计算,简单说是弹性地基方法计算。我想,一般情况下,能满足高宽比还是应尽量满足,对于独立基础来说,我们是要独立基础承担全部地基反力的,那么让地基反力在基底分布越均匀,受力越合理,对不均匀沉降也有好处。除非个别柱确实做不到,突破限值了,要用弹性地基方法复核。实际上,即使用弹性地基方法复核,如果你的基础平面尺寸不是太大,跨高比突破不是很多,地基反力从柱边到基础边缘的变化也不会陡降,其配筋与手算配筋即按直线分布假定计算的结果相差不大,这个从电算对比可以看得出来。但是如果确实因为需要,基础跨高比远远大于 2.5 了,那么就应该按弹性地基复核。至于规范上规定的 2.5,这不是绝对的,这很好理解,2.49 和 2.51 在受力上会出现本质的跳跃吗?显然不可能。这和很多限值是一样的。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采用适宜的方法去计算,即使不用弹性地基方法,我们也应该有可靠的经验通过手算方法来处理,虽然这里不可避免会有假定,但只要假定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也是可行的。

5. 独立基础之间拉梁:不必按短柱设计,但要全高箍筋加密,因为同一层柱均为短柱,各柱之间的抗侧刚度相差不大,地震力引起的内力在各柱的分配基本相同,再加上拉梁以上回填土对结构的有力作用。 

6. 北京郊区,四层框架结构,柱距 7.7,7,,持力层第一层埋深 1m 以下,承载力 100,第二层就是 5m 一下,承载力 180;柱 nmax3000kn 左右;如果做在 100 的持力层上,需要做埋深 3m 才能控制到 ,1.5 深要 6000;做到 5m 深就能做到 4m 以内;地基不好,比较经济合理的解决办法可能是进行地基处理或打桩。 

7. 较长向的弯矩比较大,不经济;另一方面,会使得基础底反力不均匀;建议可以与相邻的基础一起做成柱下联合基础或条形基础。 

高层剪力墙下面可以做独立基础的,因为一般剪力墙的轴力都很大,如果按条形基础来做,如果墙肢不是很长的话,带翼缘的墙体按条基做出来,可能近似是一个矩形基础,而短肢剪力墙下面的基础形式就应该是独立基础的形式,通常这样的基础一般都会是偏心基础,所以应当注意配筋不能过小。荷载中心与基础中心重合 也就不存在弯矩。 

1. 条形基础的沉降,无论是墙下条形基础还是柱下条形基础,如果无其它限制条件,我们一般应按基地均匀受压进行设计,如果满足此条件,则条形基础的沉降计算按《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 ) 5.3.5 中的分层总和法进行,只不过在按附录 K 查取‘平均附加应力系数’时,应按附表 K.0.1-1 中“条形 ”选项栏选取建议条形基础的沉降计算都采用 JCCAD 直接进行计算,计算很方便。 

单向受力就是抗剪切,如墙下条基,梁;有的独立基础长宽比成单向板,应该算抗剪;双向受力就是抗冲切(两个方向的剪切),如柱下独立,桩承台,柱下筏板。至于,工程中砌体或砼墙下的筏板,都是平板式(有梁也是暗梁,构造措施)。但就整体去看,建筑物主体内部,纵横墙交错,实际上筏板还是多向受力的。所以,应该算抗冲切。隔离体的看每个墙下又是单向受力,所以也要算抗剪; 

3. 有地下室,可以用柱下条基;若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相差很大,通过调节地基应力的方法来调节基础不均匀沉降,即应用建筑桩基规范中的变刚度调平原理进行设计;同时,位于地基土质变化处的基础结构需要适当加强; 

4. 持力层承载力达到 1200KPa(中风化泥岩),18 层框剪结构,墙下条基和柱下独基都属 于浅基础,持力层控制在相同土层,沉降差小,可以混用;全用条基太浪费了,但应注意基础埋深的问题;全用条基的话,基础长度达到 90 多米,如果不想设置后浇带,可以考虑用膨胀加强带,毕竟基础设置后浇带确实不方便施工;如果埋深可以做地下室,不如做一个,然后筏板基础也不错。

同心、匠心、创新、卓越

公司地址: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18号环球中心22楼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

偏心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柱独立基础弯矩的精确计算公式弯矩,计算,柱,混凝土柱,独立基础,精确计算,独立柱,弯矩的,弯矩计算,偏心弯矩

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独立基础沉降不均匀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