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属于哪个所属街道社区怎么查询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17号),为统筹做好考试组织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考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我校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篮球、网球项目体育专项测试工作及疫情防控要求通知如下。

1.考生提前完成重庆市健康码的申领(微信、支付宝均可),现场报到时出示“渝康码”绿码。

2.考生提前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微信小程序查询本人近14天动态行程卡。现场报到时出示当天查询到的本人动态行程卡,必须为绿标。

3.考生须做好个人防护,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及体温检测,请在重庆大学招生办官网()下载并填写《重庆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体育专项测试前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监测表》,现场报到时提交。

4.所有参加测试考生务必严格遵守重庆市《来渝返渝人员和离渝人员健康管理措施》、《重庆市近期教育考试疫情防控须知》及重庆大学有关疫情防控要求。现场报到时,所有考生均须提供在渝72小时内2核酸检测阴性证明(2次采样间隔至少24小时;以采样时间计算,下同),其中第2次必须为报到前24小时内检测结果。从重庆市外来渝的考生还需提供抵渝前48小时内在出发地所做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5.我校高水平运动队测试的考生须符合重庆市及我校防疫要求方可参加测试,请考生密切关注重庆市疫情防控要求,具体防疫管控要求详见重庆市相关部门网站。

篮球、网球项目取得测试资格(初审合格,且已按期完成缴费)的考生须于515-19登录报名系统查阅打印准考证,了解测试相关事项、防疫要求等相关规定。

三、现场报到及测试安排

为减少人员聚集,采取错时错峰报到,各项目现场报到时间如下:

重庆科苑戴斯酒店一楼大堂

因需根据现场报到人数,安排和准备第二天的测试工作,请参加测试考生务必于报到当天18:00前到现场报到,过期视为自动放弃

(一)疫情防控相关材料

1.符合本通知要求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提交重庆市健康码“绿码”及“国务院客户端”疫情防控行程卡(更新日期须为报到当天)

3.提交《重庆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体育专项测试考生承诺书》(见附件1)。

4.提交《重庆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体育专项测试前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监测表》(见附件2)。

5.校验考生本人身份证、符合报名条件要求的比赛获奖证书、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等证明材料原件。

6.校验测试期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单据原件(凡参加我校高水平运动队专项测试的考生均须自行购买测试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7.提交网上报名系统中所有报名材料的复印件。

现场报到时,考生材料齐全、校验合格后,发放盖章版准考证。考生凭身份证、盖章版准考证统一乘车至测试地点参加测试。考生缺少其中任何一项或材料不符合要求者,不予办理报到手续,取消测试资格。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网球馆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网球馆

男网现场报到人数不超过24人时

男网现场报到人数超过24人时,具体测试时间根据测试进程可能调整,以现场通知为准

篮球项目测试内容及评分标准:请查询重庆大学本科招生网

网球项目测试方式、排名规则及分组原则等见附件3

1.考生请密切关注本人所在地和重庆市疫情防控要求,牢固树立防范意识。来校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健康备考。考生应高度重视交通、住宿、饮食安全,自觉遵守我校疫情防控工作规定和要求。因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无法外出参加测试的考生,请在518日前将所在社区或街道出具的疫情防控封闭无法外出的证明加盖公章发送至邮箱zhaosheng@,邮件主题:“***考生无法外出测试证明”。

2.考前14天内考生本人及共同居住人减少外出,避免走亲访友聚餐,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严禁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区所在地市。

3.考生应避免途经疫情中高风险区所在地市。如考前14天内途经中高风险区所在地市,须于518日前同时通过电话(023-)和邮件(zhaosheng@)方式告知学校,配合学校进行评估研判,并服从学校的相应安排。如因考生未告知或隐瞒行程信息造成无法参加报到及测试,后果由考生自负;如提供虚假失实信息、隐瞒信息等,由考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4.现场报到及进入测试考场前均要进行体温检测。测试中,考生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即按照学校防疫有关规定进行应急处置,请考生积极配合。

5.定点定时接送考生进出校园。学校提供包车定点定时接送考生参加测试。任何考生、家长及其他陪同人员或车辆严禁私自进入学校。包车定时消杀。所有考生按要求在科苑戴斯酒店门口集合,乘坐学校包车进入考场。各项目考生乘车时间见现场报到处。测试结束后由学校统一安排车辆送回至科苑戴斯酒店门口。所有考生上车前须戴口罩、测量体温,全程不与在校师生接触,实行闭环管理。

6.所有考试场馆在考试期间均封闭管理,避免人员聚集,按要求做好考前、考后的通风、消杀等工作。因疫情防控要求,不提供考前适应场地练习,测试前将根据项目安排进行场地内热身。

7.候考区避免人群拥挤,每个考生空间间隔1米以上,候考期间不扎堆、不聚集。考试期间,考生除热身和上场测试可摘除口罩外,须全程佩戴口罩。

8.学校专项测试工作将视本地疫情防控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届时将另行通知。考生和家长要及时关注重庆大学本科招生网相关通知,现场报到、测试时务必遵从现场工作人员、医务人员的管理和安排。

9.考生考试结束离开学校后14天内须继续做好健康监测,若出现异常须主动报告我校(电话:023-,邮箱:zhaosheng@),并配合做好流调等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附件:1.重庆大学2022年高水平运动队体育专项测试考生承诺书

仅凭一只钢笔可以描绘出怎样极致的景观?能有比照片还细致的棱角吗?会比鲜艳的颜料还要动人吗?

在重大,这一切成为可能——

从建校初期菜园坝正街的校舍,到虎溪新校区的大门,在重庆大学九十周年校庆之际,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欧阳桦用钢笔画的黑白线条,讲述九十年时光里的故事。


重庆老城的房子质朴而又清雅,远远眺望去却又觉得宏大壮伟。弯曲的公路,临江建造的房屋都是山城最经典的画面。1929年10月12日,重庆的第一所高等院校——重庆大学成立,从此重庆高等教育近代化进程拉开了序幕。



重庆大学菜园坝校区运动场

重庆大学1929年建校初期,选定菜园坝杨家花园作临时校舍。黑白色调的转换,这里是重大梦想的起点。


20世纪80年代的沙正街街景

老街老景老校,沙正街承载着重大人的回忆。那时,主要商业街起自南开中学至重庆七中止,过了七中道路两旁多是田野,街道两侧面馆、理发店、饮食店、百货商店、茶馆、药店、诊所、布庄、缝纫店、文具店、古旧书铺一应俱全……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沙正街改变的是外貌,不变的是居住在这里的重大人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重庆大学A区大校门修建于1930年,全青石结构,形态素雅,中间两立柱上有林森题写的校名。校门最初为双立柱式,后来在原有校门立柱左右两端各加建了一个略小的立柱,即现在的四柱式大门。



1929年,学校选定在沙坪坝建设永久校址,这里,水陆交通便利,且“环山带水,风景极佳,正是读书胜地。”“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江水滔滔,见证重大九十载春秋。


临江而建的理学院与文字斋


重庆大学理学院修建于1933年,由重庆大学创办人之一的沈懋德设计,建筑外部形式采用中国传统殿宇风格,平面最初为工字型,形态古朴醇厚。文字斋原为助教宿舍,青砖平瓦飞檐,古色古香。



工学院楼建于1935年,由留法学者刁泰乾设计,建筑带着浓厚的欧式新古典主义风格,又兼具本土色彩。现在看来并不高,但在三、四十年代的沙坪坝却独树一帜。工学院在战争中经历大轰炸却屹立不倒。如今,新旧材质的契合线上仍有着当年血与火的灼痕,那是岁月里名为“历史”的分子,一点一滴地构筑起了工学院的岿然屹立。


重庆大学第一座图书馆建于1935年,位于经管学院左侧,前临大操场,后望嘉陵江。是一座平面类似飞机造型的中式小楼,建筑采用了传统木结构建造方式,与理学院和文字斋属同时期建筑,是重庆大学最早的校舍之一。


重庆大学行字斋平面呈工字型,是与文字斋形态、功能相似的建筑,比文字斋略小。图为早期竣工不久的行字斋,旁边的民宅还未拆除。


第五教学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采用现代建筑与中国式建筑混合式样,外观庄重宏伟。


20世纪50年代的重庆大学老图书馆及下方的团结广场

20世纪30年代,重大初建时,人们习惯把团结广场叫做大操场。1949年命名为“团结广场”。广场旁边是20世纪40年代修建的新式图书馆。


1937年国立中央大学西迁,重庆大学拿出了位于沙坪坝松林坡的约200亩土地,供国立中央大学修建校舍。1938年,修建了中西合璧的七七抗战大礼堂。周恩来曾在这里作有关抗战形势的演讲,大礼堂是重庆抗战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1947年1月,为支持重庆大学医学院建设,国民政府将重庆中央医院附属沙磁医院改组为重庆大学医学院附属沙磁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前身),成为重庆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重庆大学露天舞台建于20世纪50年代,位于今风雨操场处。风雨操场的舞台上,演绎着学生时代独一无二的跃动,这是不可复制的风里雨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风雨操场,不见不散。


饶家院是一座三重院落的四合院,早年曾作过青年教师宿舍。里面有邮局、报刊亭、新书店、杂货铺等,也曾作过学校工会活动室。


寅初亭建于1941年,最初为单檐圆角攒尖茅草亭,形态比较朴素,“寅初亭”几字由冯玉祥题写。为了纪念马寅初先生为民族、国家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仗义执言的大无谓精神而建。


20世纪50年代,为预防断水,重大师生自发组织修建了民主湖。挖湖并非易事,据说,当时的学生们在黄桷树上挂滑轮挖稀泥,将其当作有趣的物理实验。


东林村早期修建的教授别墅

重庆大学大校门左侧的东林村一直是学校教师住宅区,这一带林地中至今仍保留有多栋四十年代修建的教授住宅小楼。


重庆大学B区老校门为四立柱式造型,灰白色顶,灰色磨石墙面,风格朴实淡雅。


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学校独一无二的“草棚礼堂”,位于今科学会堂前空地处。竹木捆绑结构、茅草屋顶都具有四川民居特色。虽是属于当时的临时建筑,但礼堂的仍可容纳近两千人,学校大型活动均在此举行,一直使用到1983年。


B区老图书馆是建校初期的建筑物,红砖墙面,腰线以下用条石垒砌,形态简洁而实用,与其他校舍建筑风格较为统一。


1954年建造的实验大楼由留美建筑师叶仲玑为主的小组负责设计,大楼平面为“上”字形,外观挺拔,从建筑外观到室内布置都达到当时较高的水平,是重大B区最具特色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


C区大礼堂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位于今图书馆位置。当时,学校还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一技术学校,校舍都具有房屋简洁、朴素、实用兼具美观的特点。


C区第五教学楼,建于上世纪60年代,楼高两层,整体形态朴素而美观。


紧靠虎溪老街,西邻缙云山,东望歌乐山,虎溪校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和既开阔又穿插部分起伏山丘。


虎溪校区第一教学楼和实验楼

虎溪校区主要教学楼之一,深秋时,窗外同时出现四季景观的教室D1314,正在这座教学楼中。


虎溪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外观形似一个圆形的古堡,形态夸张而浪漫。功能分为大剧场和小报告厅。剧场内部装饰带有新古典主义趣味,可容纳几千人就座。

黑白线条下的历史韵味历久弥新,讲不完的是重大的独家记忆,庆祝建校90周年 “聆听重大·岁月留痕”画展,即将在A区和虎溪校区陆续开展。

地点:重庆大学A区逸夫楼一楼展厅

地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一楼展览厅

主办: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

届时,现场将展出欧阳桦老师的钢笔画原稿,还将首次展出美视电影学院罗俊老师团队制作的“重庆大学声音地图”,发现校园的各种自然、人文、历史的声音,在现场聆听重大,唤醒深藏在心中的独特校园记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所属街道社区怎么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