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是原生家庭缺爱的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伤害呢?

爸爸妈妈生了我们,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这是我们要对他们进行的,但是如果将你带到世界的是原生家庭呢,那估计只有噩梦,那么怎么走出这种感觉呢,我想大家应该不希望自己处在原生家庭中,怎么摆脱呢,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吧。

1.改变观念:人生际遇/不可选择。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喜怒哀愁,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很多人总是在抱怨自己的命运,总觉得自己是最惨的。其实不然,你永远不是最惨的那一个。

在我父母离异的时候,我刚上大一,曾经一度抑郁,直到我遇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他告诉我:人生际遇不可选择,往往不可兼顾,任何解决方案只有相对合理,没有绝对有利。我突然恍然大悟。每个人都会受到父母的影响,不管好坏,该过去的会过去的,不该过去的也会过去。如果有朝一日,父母有机缘认识到自己问题,有忏悔自省之心,那是我们子辈的福分。如果没有机缘,我们也不能让自己深陷里面一辈子。而是该成长自己,让自己的力量生发出来后,影响到父母,帮助他们成长。我们面对很多既定的人生事实,并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不是消极,而是大智慧。比如,一碗面汤洒在床上,很多人第一时间是愤怒、暴躁、烦恼,而这已经是事实,我们该做的,首要应是想办法如何去处理。这是一种思想的转变,接受所有发生的一切,需要强大的心灵。

人生无常。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苦难从来不是什么垫脚石,但你却能从苦难中磨练自己的意志。而这一切的发生,都建立在你对已经发生的一切,有一颗悦纳之心。

其实,人离开谁都能活,生命的真相是自己爱自己。一切以别人眼光和看法为前提的生活,最终都会遭受灭顶之灾。总是以受害者身份去揣度身边的一切,总去否定一切关爱和祝福,陷入无限循环的自欺欺人和自怨自艾中,就会形成一种让人不敢靠近、唯恐避之而不及的怨妇形象。所有人都不是最惨的。当你有手有脚,你有父有母,你甚至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自由,有自己属于自己的存款时,你就应该高兴,你该感恩。因为有的人生下来就是残疾人,有的人父母天天诅咒他去死,有的人父母车祸双亡,有的人孩子生出来就不幸夭折。而他们都在努力活着,他们都在拼搏努力,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因为,他们知道,人活着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堂堂正正为自己的绽放而活着。

2.修建港湾:知心爱人/保驾护航。

每个人都会从原生家庭里,受到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但大多数人是没有意识到,这些隐藏起来的伤害,其实是需要去疗愈的。少部分人在接触心理学之后,采取一些心理学技术进行疗愈。比如催眠/家排个案/萨提亚雕塑等,进行事情的回溯,打破内心的禁锢,释放真实的自我。还有一部分人,通过自学来进行自我疗愈。而这两种方法,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采用技术进行疗愈的,往往会因引导者的问题,而产生二次伤害,或者盲目依赖技术,开始信奉外在力量,而没有生发自己内心的力量。至于自己疗愈的人,自然问题就更多,很容易产生极强的偏执,并且有意无意开始隐藏自己的问题,很可能产生更严重的问题。其实,有一种疗愈方法,是最便宜、最有效、最持久的——那就是夫妻之间的互相疗愈。

诸位。天底下没有第二个人,比你的爱人更适合来疗愈你。

而往往我们把这位免费的疗愈师,抛在一边,而且还要去贬低他/瞧不起他/伤害他。最好的疗愈师,反而成为了疗愈最大的敌人。

一个人在结婚,建立新的家庭之后,最亲密的人已经从父母转变为了爱人。朝夕相处的爱人,本应该是你最忠实的同盟军,是你最好的朋友,是你最值得依靠的港湾。因为,比起在外面,你在家里更真实。比起在外人面前,你在爱人面前更真实。那些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有形的/无形的,都在爱人这面照妖镜面前,一览无余。所以,我们在爱人面前不会装,也没法装。要想疗愈伤害,首先要面对伤害。而要面对伤害,需要强大的内心。谁能给你这份信心呢?只有你的爱人。相信和依赖任何心理咨询师,或者什么鬼人生导师的,都不可能真正破茧成蝶。只有爱人之间的互相疗愈,才是走出原生家庭阴影的治本之道。婚姻不仅仅是就生个孩子,过个日子。它的真正真谛:是成长,是互助,是支持,是相守。它需要夫妻双方都学会理解,真爱,宽容,甚至是牺牲。如果看不透这一层,就永远不可能得到这个免费的疗愈师。

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最值得信任的,最值得你付出感情的,就是你的爱人。只有他,会陪你一辈子,父母和孩子都做不到这一点。当你老了,终于明白人生不过一场梦的时候,你会发自内心地感谢陪伴你那么多年的另一半,因为有他,你这辈子才不孤独。

3.升华心性:舍自身苦/生慈悲心。

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其实都是内心破茧成蝶的变化。

我曾经痛恨我的父母,小的时候想过杀死他们,因为讨厌爸爸,在家里的全家福照片上,用笔戳穿了照片上爸爸的眼睛。讨厌妈妈,有一天在争吵的时候,把她手上拿着的钱,一把抢过来,全都摔在她脸上。但是我又深爱他们,我知道他们也深爱我。这种畸形、痛苦又纠结的心理,一度让我内心极度黑暗。直到我步入道门,差不多同时,学习家庭教育之后,才开始慢慢缓解。我开始回看父母所做一切的时候,站到了更高的地方,我开始看父母他们的原生家庭。爸爸天生英雄气概,气度非凡,生不逢时,无可奈何。天性被环境压抑,才自暴自弃,沦落至今。妈妈的兄弟姐妹,都是非正常死亡,家族凋零,形单影只,劳顿一生,从未停歇。我看到这些,才真正能试着去理解,父母太不容易。我以前总觉得,父母欠我一个道歉。总认为是他们的错,才让我那么痛苦。而他们却从不知道这些,还以为自己都是对的。这种想法,随着我不断学习和成长,随着修行日增,开始发生本质的变化。在他们面前,我开始不再关注自己过去受到的伤害,而是感受他们现在的心性状态。你会发现,你开始变得淡定,变得从容。你眼睛里多了一份父母的白发,心里就多了一份对父母的怜爱。这是很自然的转变,这是爱的生发。

他们曾是受害者无疑,而且是痛苦的受害者。他们曾是施害者无疑,却是无心的施害者。只有你对父母的这份爱出来了,你才是真正长大了。这才是我们讲原生家庭的真谛,是你看到父母的背后的万般艰辛,从来处来,到去处去。你才知道,他们也不过是没有长大的孩子,是受伤的孩子,是渴望被爱的孩子。

慈爱众生,给与快乐,称为慈。

同感其苦,怜悯众生,称为悲。

等你上去了,往下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拨开层层迷雾,你才能看到雾里面那颗炽热的心,会让你热泪盈眶。那就找回了你自己。

4.浩然之气:拒绝呻吟/自立自强。

如果说疗愈,每个人都需要。

自从心理学进入中国,有心理的年年增多。我经常想一个问题,有没有人调查一下,中国古代得心理疾病的比例是多少呢?为什么现在的人,就这么脆弱?其实,所谓的心理疾病,也只是一种定义,这是一种“名”。道祖说:名可名,非常名。就是告诉我们不能执着于这些表面的定义。也就是说,你可以称之为有心理疾病,你也可以说成是别的。我们不能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就沉沦其中。现在的人只要有点情绪上的变化,就说自己有心理疾病,就想着去疗愈。有一个人,还曾很自豪地告诉我,自己有双重人格,就像在炫耀一样。这可能是真有病。这说明,心理疾病这种“名”,给很多人错误的引导。最严重的一点,就是把事情扩大化了。看起来是更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反而是让人更脆弱。

其实,人受点坎坷、挫折,那都是正常的,怎么就动不动要疗愈?我总觉得,现在的人都太矫情,不像是中国人。中国人自古就是有骨气、有正气、有浩然之气的。这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我们今天说的是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古人是面对一切人生中艰难困苦的时候,首先想的都是自立自强,而不是找人疗愈。我们看看孟夫子写的千古雄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气吞山河,正气冲天啊!每次诵读一遍之后,都感觉浑身充满力量,这种浩然之气本应该是我们平时养着的功夫。而我们都丢了。要说受到精神和肉体的伤害,谁比得上受宫刑的司马迁?他怎么没得心理疾病?还能继续发愤图强?你往哪个方向去思考,很重要。你总觉得原生家庭对你都是伤害,你的心胸自然而然就会越来越狭隘,最后一丁点的事情,都会让你矫情万分。人要学会养自己的浩然之气。要从古往先贤中找到精神的榜样。

庄子的逍遥洒脱,苏东坡的大气磅礴,李白的天子呼我不上船,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些都能让内心多一份开阔,这就是最好的疗愈,这是精神力量的传承……

祖先的精神血脉的传承所剩无几。

才被现在这些矫情、懦弱、小气的文化所代替。

阳明先生说: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有了在事上磨的心性,我们再回看原生家庭,自然就坦荡多了。

诸君,你要是曾经受原生家庭的磨难,那是老天爷对你的特别关注。只有经历大是大非,受过大起大落,才能大彻大悟。而这一切,都是你自己决定,要不要去接受,要不要去勇敢,要不要成长。

其实你真正从原生家庭中走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会像传销洗脑一样哇哇大哭,而是很平静,很淡然。那是你真正长大的标志,也是你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开始。那寓意着你真正开始作为一个心灵独立的人,去面对这世界上的一切。那昭示着,你的心灵从此,不再受任何人的束缚和绑架。

你才真正成为一个,自由人。

人总要学会长大:放过你的原生家庭吧。

十种原生家庭与孩子心理问题的关系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的成长和思想方面都是父母老师引导的,殊不知家庭的关系模式也将影响着子。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10种家庭关系模式与孩子心理问题的因果关系。

一个喜欢抱怨先生是软骨头的太太不知道,她恰好是他骨头越来越软的原因……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母亲的作用远大于父亲。

想想孩子是从母亲的身体和怀抱中逐步的分离出来,你就相信这样的观点没有错。

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每个人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动力。

而父亲却是他最初的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

在面对患有神经症性冲突(恐惧、抑郁、焦虑等)和行为紊乱的成人和孩子时,需要对早年母子或母女关系做细致分析,我们往往能找到一个很严厉很正确很负责任的母亲或者有类似严母般仔细的父亲。

和这样的家庭打交道,要说服母亲给予孩子犯错误说“假话”干“坏事”的自由有时比登天还难。因为这样的母亲肯定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做事总在理上,做人做得勤勤恳恳,当母亲当太太也当得很认真。和她们说话,你常常感觉有点气短,有点理亏。

早在五十年代,从事家庭治疗的精神科医生就提出“婚姻倾斜”的心理学概念,认为家庭中父母的一方有采用破坏性方式来支配家庭的倾向,而另一方却显得依赖和柔弱,对其逆来顺受。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这种倾斜关系视为正常,失去成为平等关系的能力,要么依赖,要么强权。

平衡是家庭关系的第一原则,倾斜是另一种平衡。

在图片常常观察到母亲的角色感太强,使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迫游离于家庭的亲密关系与教养关系之外。

由于不平衡,孩子与母亲的互动中,没有因父亲的插入产生的心理缓冲空间,也失去了在双亲行为中作适应性选择的权利,孩子与母亲的行为应答方式被简单化到服从和不服从。

久而久之,成长的动力被压抑,变化与对抗的欲望被耗竭,导致孩子的心性发展延迟。

正如漫画中表现的,母亲的咄咄逼人和父亲孩子的怯懦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由此,处理时会不自主的想压制母亲,迫使母亲退后一点,再扶父亲一把,以此让孩子在居中的位置上比较好过。

实际上,家庭治疗师并不会匆忙的否认画面上的情景,“倾斜关系”常常隐含着一种内在补偿和和谐。

换一句话来说,没有一个怯懦的父亲,也不会冒出了一个强悍的母亲,两者谁是因谁是果很难分清。

家庭治疗师把倾斜看成是家庭的一种存在方式,分析孩子的问题是非是在维持或者破坏这种关系。

如果家庭希望孩子的问题消失,可以问家庭是否愿意先改变倾斜关系,看看在均衡的关系下孩子的问题会怎样变化,这是家庭的选择。

聪明的则会与母亲结盟来寻求母亲的大力协助。 最糟糕事莫过于咨询师试图帮助母亲“镇压”孩子,挫败孩子潜意识里的“反抗”,以为错都在孩子。

其实,大多数孩子的行为紊乱最初都是指向家庭的,尤其是指向最亲密的人——母亲。要孩子有变化,父母要率先有变化。

母亲与孩子死死纠结在一起,有时不是为了要挟丈夫,而是为了自保!

“母子同盟”是心理医生对家庭关系的另一种描述,它几乎是“婚姻倾斜”的反转。

在一些家庭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很权威的父亲,斥责母亲过度的娇惯和纵容孩子,而不争气的孩子一心一意的粘着母亲。

“母子结盟”常常是经久绵长,无坚不催。这样的母子关系可能会是男人心中无穷的烦恼。你和太太翻脸的时候,就能从孩子的眼中读到恐惧或是愤怒,你叫他“宝宝”的时候,他会扭头不理你,甚至不再管你叫爹。

如果你有心要给孩子一些苦头,找孩子的一些别扭,你立即会发现自己陷入一种困境,因为任何对孩子的不满都自然的归因于太太,本是一腔的好意转眼就成了驴肝肺。

“母子同盟”的另一个心理学描述是父亲在家庭情感关系或权利系统中缺席,比如长期的出门在外,个性松散自由,放任不羁,没有责任感等。

母子依恋成为家庭情感维系的中心,母亲和孩子构成一种补偿性“婚姻关系”。

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孩子是父亲腿上的一个“袢马绳”,母亲会主动的给丈夫呈现甚至夸大孩子的问题, 以此来向丈夫“索取”应该得到的关心。

在旁人看来,这样的母亲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永远长不成熟的丈夫,一个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第三类“母子同盟”的心理学描述是指那些人格不完整,内心缺少安全感,缺乏自我认同和对亲密关系不信任的母亲,通过下意识的对孩子的深层依恋来获取内在的 稳定。

一般来说,母子热恋是孩子从出生到两岁之间的一种母子不可分离的相互依存的状态,个性依赖的母亲会被这种深度亲密带来的愉悦感所迷醉,以至于对孩子 “成瘾”。

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母亲要和孩子一起睡到孩子很大的时候,父亲却常常是过厅或小房子里的睡客。有时侯,个性弱的父亲可能成为一个家庭情感的边缘人或流浪者,他不得不靠讨好母子来维持他在家庭中的位置。

当丈夫还没有长大时,母子的结盟有时也是为了家庭功能的补偿。

根据家庭病理学说,“母子同盟”让孩子成为夫妻个性冲突的一个投射“容器”,夫妻无意识的把婚姻的问题转嫁给孩子,孩子活得像一个替婚姻受罪的“道具”。

由于母亲性格,情绪对结盟中的孩子有很强的认同与内化作用,孩子的自我发展被压抑,这种压抑会延续到青春期并被猛烈的释放出来。

同样,母亲的过度亲密使男孩性别认同与性意识发展延迟,不少的男孩内心印刻着无论如何也摆不脱的“俄底浦斯情结”(恋母)。

对母子同盟关系的认识与临床心理治疗可能是两回事,心理咨询师并不会拘泥于以上简单的逻辑关系来看待“母子同盟”。

一般我们首先接受这种同盟是家庭关系的一种补偿状态,在新的平衡关系没有确立以前,

“母子同盟”可能是家庭内部平衡的有效机制。带着这种观念走进家庭,心理咨询师更能保持位置的中立和更广阔的观察角度。

我们会狡猾的绕过家庭成员给予我们的是非因果,也不去充当家庭的教育者或关系的调解人。

我们对家庭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保持高度的尊重和认同,并协同家庭找到今后发展的多种变化的可能,以此来降低家庭内部的焦虑。

我们不讨论家庭为什么会这样,或者孩子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相反,我们乐于承认我们对问题的成因一无所知(装傻)。

我们只愿意与家庭讨论这种“母子同盟”是怎样被维持下来的,如果家庭选择不改变 现状,每个成员需要怎样做才能使“结盟”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糟。如果家庭选择变化又要怎样来建立新关系和怎么样维持变化的可持续性。

在治疗中,家庭治疗师很愿意和家庭坐同一个板凳,如果习惯坐在家庭的对面,让家庭把麻烦恼怒一股脑儿的抛过来,那才是吃不了,兜着走。

“双重束缚”是家庭治疗大师贝特森对家庭动力学中一种矛盾情景的经典描述,他认为:“双重束缚是这样一种情景,即父母之间或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流时在关系水平与内容水平之间有明显的矛盾,使家庭交流发展出一种矛盾的不确定性,家庭成员不知道对方是关心自己还是抱怨自己”。

正如父亲说:“我这样做是为了爱你!”,而孩子却知道接下来可能是大祸临头。贝特森认为这种矛盾情景是儿童产生精神分裂或情绪障碍的决定因素。

在中国的文化中,父母喜欢把对孩子的愤怒,包藏在一种对孩子的貌似关心中,越是与子女关系不好的父母,越易于通过“教育”来发泄对子女的不满。

结果,孩子 长期处在一种内容水平被关心,关系水平被伤害的悖论情景,而且还不能评述或反抗这些矛盾信息。

慢慢地孩子会借助矛盾的信息来逃避惩罚,以扭曲的行为方式来 应付所有的关系,失去了发展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出现人格分化延迟。

母亲生气的对女儿说:“瞧你都15岁了,还不愿替母亲分担一点家务,你真是太懒了!”即表达一种对子女的成长期望,又表达一种对女儿的失望与抱怨。

女儿要平衡母亲的情绪,觉得该做点什么。女儿对母亲说:“好吧,我来拖拖地”。表达的是一种服从,甚至是一种刻意的讨好,但内心隐藏着一种防御,害怕与母亲继续交流。

女儿在拖地的时候,如果得到母亲夸奖,则应答成功,内心得到满足,拖地行为就转为成长的动力。但母亲却大声叫到:“瞧你拖的地!还不如不拖。养你这么大,连拖地都不会!”女儿被迫处在一种应答无措、左右为难的位置,无论如何都是输,变与不变都毫无出路。不拖地,要继续忍受母亲的指责和埋怨;去拖地也要忍受母亲新的指责和埋怨,横竖都是不快乐。

由于来自母亲的信息矛盾,反倒使子女成长的动力被减弱。孩子心中的感觉是:“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摆脱母亲对我的不满。”

许多孩子都是在“战争”中成长的!

应对这样的“亲密交流”使孩子们变得圆滑而成熟,最终胜利的还是孩子。

如果在父母都是社会精英,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幸运地蒙混过关,父母与孩子不交谈则罢,一交谈就要触及孩子的“灵魂”,直到把孩子的心灵挫伤得百孔千疮。

心理学专家塞奥多尔·利兹研究精英家庭的孩子在成长中的适应不良,发现家庭地位越高,孩子的心理问题越多,解决症结也更麻烦。从遗传学的角度,由于孩子智商很高,他们在与父母的“交锋”中易于找到或创造一种情绪或行为障碍来有效地应答困境,并从中获益。

心理咨询师看到许多孩子的问题是被不当的教育孕育出来的,企图用教育父母的方式达成一种家庭内部交流的平衡,这样的想法可能是好的,但效果难以预测。有些家长听信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在教育孩子中变得束手束脚,无规无矩,让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更大的危险中。

聪明的治疗师不去为难父母。相反,在孩子的面前表示出对父母足够的尊敬与肯定。我们会和家庭一起重新来描述家庭的“情景”,并改变家庭呈现给我们的“故事脚本”,让家庭得到一种新视觉和新感觉。

我们要给孩子的“症状”或家庭的冲突一个意料之外的赋义,使这些引发矛盾的信息产生积极互动的作用。

我们还要改译孩子内心对父母教育的感觉,让他看到教育中包藏着的那颗无私慈爱的心。我们会利用孩子的问题,给了父母一个展现自我的广阔天地,让父母变得更像是个好父母,孩子更像是个好孩子。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给出我们的暗示:“家庭必须在爱与教育的冲突中找寻隐藏着的和谐,让动荡的心趋于安宁。”

如果孩儿成为三头六臂的哪咤,也许能够满足双亲多重的需要! 漫画中的情景是心理学对家庭关系的另一类描述——“婚姻分裂”由五十年代的心理学大师塞奥多尔·利兹提出。

利兹研究儿童精神病(躁抑症)时认为:家庭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结构和角色分化,夫妻间过分独立,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亲密依赖。

甚至是夫妻同床异梦,彼此疏远,满怀敌意的竞争,拼命试图从孩子那儿得到忠诚与亲近,导致孩子无力适应。

孩子会强烈的感觉到家庭内部的不稳定和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迅速发展起一种自我控制,来应付或摇摆在家庭对立观念或非此即彼的关系模式中,

用自我“分裂”补偿性地满足父母对家庭关系的需求,以维持家庭分离中的统一,冲突中的和谐。

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平衡是靠孩子勇于“自我 牺牲”来实现的,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家庭维持的一种要件。

但补偿总会有个极限,一旦缓冲失败,孩子可能陷入大麻烦,要么过度控制自己——抑郁,要么就是发 泄性失控——躁狂,并持续摇摆在这两种情绪状态中。

过度控制的孩子可能会把这种家庭冲突潜抑在内心深层,成为成年神经症或心身疾病的心理根源。

失控的孩子 却像是反叛“家庭现实”,逼迫父母改变态度,调控家人,这种失控被医学称为儿童神经症或儿童精神病。

不做是你笨,做不好更是你笨

在大人看来是天使的东西,小孩子心中是魔鬼!

双重束缚中的孩子,内心冲突持续存在,积攒着很大的焦虑。心理咨询师走进这样的家庭,易于同情孩子。如果一厢情愿的试图通过教导父母来消除家庭内部的矛盾信息,及易引起有强烈自尊需求的家长的不满。

结果,孩子在诊室里担惊受怕,有时不得不通过表达对心理咨询师的不喜欢来与父母“结盟”,让治疗陷入困境。

对逆反或者有攻击性欲望的孩子,这样的教导又鼓励了孩子对父母的对抗与责难,让家长在医生面前处境尴尬,尊严尽失。

许多渴望权威感的心理咨询师,热衷于给家庭灌输心理学思想,培训当事人,以为如此这般就可天下太平。

对有知识有悟性的家长尚可这样做,对悟性不高或矛盾纠结很深的家庭,心理学知识是双刃剑,帮助的同时伤害更深,会让家庭失去自我判断力和自我更新力,把家庭推向更大的危机与困境。

当然,不少的家庭也乐于把一切麻烦都推给治疗师,让孩子大事小事都来找心理咨询师拿主意,使治疗师在表面的辉煌下内心苦不堪言。

聪明的家庭治疗师会绕过对家庭交流模式的价值判断,通过家庭塑型(一种在诊室中的家庭心理剧)让父母与子女体验到彼此在关系水平中的亲疏近远,引发他们的内在联想。

并创造新的交流模式,引发新的情感体验,来促进家庭对未来的期待。

在与家庭的交谈中,需要灵活的避免发表对家庭事务对与错的看法,代之以引入一 种有效或无效的判断。

心理咨询师把许多看起来很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与亲子关系理论束之高阁,找到非常个别化的东西,来解开家庭的症结。

当传递某种信息会给家庭带来价值判断或引发新的冲突时,治疗师乐于扮演一种模糊角色,并通过呈现多种交流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信息,悄声无息地对家庭作修改。当家庭完全更新后,家庭会发现所有有益的决 定都出自他们自己。

天啊!他的骨头到那儿去了?

孩子直不起腰来,难道是父母的基因遗传?

另一类更为困难的双重束缚,发生在个性分化不良或情感分裂的家庭,孩子无论依从母亲还是依从父亲都会遭到另一方的责难,无论做任何事都不能得到双亲肯定或者否定的观点。

有时候双亲为了回避自身冲突,观点含含混混,要么就各行其是,互不干涉。孩子既不能在家庭找到规则,也形成不了有效的交流,凡事得先看父母的脸色,猜测父母的心思,难以适从。

母子纠结是家庭继续存在的情感核心,在没有新的平衡诞生前,你只能保持对它的尊敬。

我对母亲说:“你十年来,一直无怨无悔的 照顾这个患病的孩子,你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我对孩子说:“你十年来,放弃你的自由,心甘情愿的陪伴你的母亲,你也是个很乖的孩子。”

当家庭在治疗师面前感觉到安全时,我建议母亲“退化”到儿子的年代,儿子“进化”到母亲的年代,父亲来扮演仲裁者,对游戏叫“暂停”。

扮演新角色时,儿子的脸变得明朗,语言也见清晰。

当一个家庭父亲的功能很弱的时候,为了家庭的稳定,母子纠结很容易形成,心理咨询师建议母亲可以多依赖社会的缓冲机制,逐渐让孩子的情感需要从母亲转向社会。

如鼓励孩子与同龄孩子,同学,邻居,老师交往,尊重友谊,热爱生命和自然等。很多个性发展不良的孩子在这样的鼓励下,会慢慢寻找到自己的心理领路人, 心身发展得到补偿。

许多对孩子的无力要求都被包装在美丽的语言中。

家庭的治疗师走进一个家庭,喜欢关注这个家庭可能存在的一些内部禁忌。我们会问孩子,家庭里有什么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常常发现几乎所有家庭在交流内容方面或多或少有些限制,这些限制代表着家庭的文化意识,权利等级与家庭的“游戏规则”,从中也可考量家庭成员间的亲密距离。

来看看这样的一种情景:

孩子快乐的回到家,兴奋的说:“爸!妈!我今天的物理考试拿了95分。”

妈妈认真的说:“先别高兴,告诉我你班上的最好成绩是多少”?

爸爸接着说:“想想那5分为什么要丢”。

待孩子收藏笑脸,快乐尽失,躲进了自己的小屋,父母脸上才有了笑容,说道:“我们的孩子还真不错”。

担心孩子骄傲而不敢公开的分享孩子的快乐,使家庭内部的交流变得无趣,孩子想得到父母认同的热情也被挫败了。

也许是文化的原因,中国的父母习惯替孩子做决定,小到穿衣吃饭,大到读书就业,仿佛不仔细管就是父母的失职。大多数喜欢韩国音乐的孩子不会和喜欢看韩国电视剧的父母交谈对韩国文化的感觉,如果这样做 一定是自讨不愉快。

喜好争强好胜的孩子不敢与同样好胜的父亲讨论人际关系,即便讨论也会是一些虚假之词。许多孩子被明令禁止讨论父母的对错,或参与父母间的情感活动。

父母本意是为孩子好,为孩子创造理想的生存空间,结果却是忽略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生动的,多样化得的特点,恰巧让孩子失去了在家庭舞台大显身手的机会,减弱了成长的动力。

抱怨子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父母,常常是对孩子任何独立思想与行为大加压制的人,形成“恶性循环”,家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这种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情景,被心理学描述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假性互惠中的家庭看起来一家子和和睦睦,父母替孩子着想,孩子替父母亲分忧,实际上,人人都受压抑与限制,个个心情都不舒畅。

版权说明:部分医生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健康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生家庭缺爱的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