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术粉带蓝带需要考试吗?

|柔术升带如此“随意”,带色含金量怎么保障?“蓝带诅咒”是什么情况?黑带八段最短需要42.5年?UFC选手拿了金腰带笑哈哈,升个柔术带色却哭兮兮,升个带有那么不容易吗……关于柔术升带的常见问题,一次来理清…|

视频时长39分钟,图文版约12000字 ▼

这次我们来简单聊聊巴西柔术带色的话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巴西柔术了,也越来越多的人对它的升带机制倍感困惑……

为什么有的人三五年了还是白带?也有人居然能三五年拿到黑带?

为什么“仅仅”获得巴西柔术蓝带,就已经被认为是“有实力的人”?

柔术升带没有考试,那是如何保障带色的含金量的呢?

“蓝带诅咒”究竟是什么?

如果你了解了柔术的带色和段位系统,就能更好的理解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啦。

首先,我们还是先来讲一下,柔术的带色是如何划分的。

成年柔术训练者能获取的带色从低到高排列为,白、蓝、紫、棕、黑。

虽然有时候会说黑带之后还有红带…

但在IBJJF的段位系统中,红带以及之前的红黑、红白带,都可以视作“资历非常老的黑带”,而红带一般只授予“对于柔术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大家可以将其理解为“荣誉带色”,全世界只有极少数“名人堂训练者”能获得此殊荣。所以,像我们这样的普通训练者,可以暂时忽略这个带色。

以上说得是IBJJF对于年满16岁之后的成年人制定带色标准,而16岁以下能够获得的带色,从低到高排列为,白、灰、黄、橙、绿。

和成年人不一样的是,未成年人带色每两个相邻带色之间,还会有过渡带色,比如白带到灰带之间有灰白带,灰带到黄带之间有灰黑带和黄白带等……可能是IBJJF觉得未成年人需要更多的阶段性成就来激励吧。

不过IBJJF并不强制要求设立过渡带色,训练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使用何种方式。

等未成年训练者年满16岁,就可以将原本的未成年人带色直接“换算”变为成年带色。

如果到16岁时已经是灰带了,教练判断其水平足够,就可以直接让其系上蓝带;如果已经拿到绿带及以上,则不仅仅可以直接“换算”成蓝带,根据其水平,甚至可以直接换成紫带——再往上就不行了。

除了有“带色”,每个带色还设定有“段位”,就是柔术道带上黑色边边上贴的那个白色胶布条条——所以我们练柔术的人把升“段位”称为“贴条”。

一条标准的柔术道带,除了黑带以外,边缘会有一个黑色的区域,而黑带则是红色的区域。所谓的条儿就用胶布打圈,贴在这里。

具体说来,不包括黑带在内的每个带色,都被分为四段,比如蓝1、蓝2、蓝3、蓝4。

这个小段位以鼓励性质为主,一般不直接与柔术实力挂钩

比如某位训练者蓝带四段了,并不意味着他很快就能升紫带了,升带色也并不一定必须贴满四段。还有一些馆会完全跳过贴条这个环节。

总之,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腰带四条贴满,这并不意味着他是这个带色“实战特别厉害”的人,反之,你也可能会看到“光板”选手站上领奖台最高处,而其左右两边,站着同带色但是贴了“好几条”的选手。这在柔术中是很正常的现象。

我知道有的小伙伴看到这里会更加困惑了,那就请接着往下看吧。

等到了黑带,段位才有了更为明确的含义,因为黑带的“条条”数量,展示的是其黑带身份获取的年份资历

其中黑带一到三段,每一段都需要至少3年才能获得,而到了三到六段,每次升段之间则需要相隔5年。从黑带七段开始,就是前面提到的“红黑带”了,从六段升到七段,七段再升到八段,各需要七年。

而如果你成功获得了黑带八段,再过十年,就有理论上的机会升到九段,也就是获得传说中的红带啦!

黑带八段,说明这位黑带拿到黑带至少几年了?

那么如果一个人按照IBJJF规定的最短升带速度升到黑带八段,至少需要多少年?

|答案:42.5 年|

而以上这些年限说的还都是最低需求,也就是说,实际所需的时间只会更长。并且这还只是理论上的可能,真正能获得红带的人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屈指可数。

至于最后的十段,IBJJF明确说了,只颁给柔术的先驱者们,也就是说,绝版了。

所以,如果你看到一个青年人穿着柔术道服系着黑带,上面噼里啪啦一堆条……你懂我的意思吧?

综上,段位和战斗力,并不直接挂钩,白蓝紫棕的段位以鼓励为主,黑带的段位一般用以表明资历。

实战能力最强的选手往往是年轻的“光板战斗黑”,这当中的原因不仅仅是高段位的黑带年龄都相对较大,身体已经过了竞技巅峰期,还存在柔术的技术发展更新太快,老资历的黑带擅长的技术可能相对“陈旧”,诸如此类的吧。

要说黑带段位除了彰显资历之外的“功能性”的话,那么黑带二段,是功能性较为重要的段位了,因为只有黑带二段及以上,才可以给别人发黑带。对的,在黑带二段之前,黑带只能给他人授予蓝、紫、棕三种色带。

完整的IBJJF带色系统

说到这里,我们就先来聊一下“谁有资格给学生升带”的问题。

|谁有资格给学生升带|

在这里需要先补充说明一下,关于前面以及后面也会频繁提及的IBJJF这个“柔术行业老大哥”组织是什么。

IBJJF并非是类似国际足联这样的“权威性机构”——柔术界还不存在这样的机构——IBJJF这个名字叫做“国际巴西柔术联盟”的组织,其实是一家商业公司——无法否认这么多年以来,它为柔术的推广和普及做了很大的贡献,但归根结底它制定的很多规则是为了公司盈利服务的。不过现在在主流的柔术训练者、战队和赛事中,大家都约定俗成地尽量遵守IBJJF的规定。

按照IBJJF的规定,只有黑带才有资格为学生的腰带换颜色,也就是升带,但IBJJF也明确表示,在“柔术不发达”、黑带数量不够的国家和地区,紫带和棕带也可以发带。

虽然IBJJF并没有具体说明什么是“柔术不发达”的标准,也没有说要多少黑带才算“足够”,但柔术训练者在经过了几十年的系统训练和摸索之后,形成了一些柔术届公认的,既不会限制当地柔术发展又能自我规范的“约定俗成”。

比方说在咱们国内,相较于柔术普及地区一个馆就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黑带的情况,从柔术进入中国大陆到目前为止的十几年来,本土训练获得黑带的人还只有几十人的训练大环境下,自然默认属于“柔术不普及”地区。

因此,在我国这种蓝带就被认为可以是具备教练实力的环境中,大部分训练馆和战队的做法是:如果有黑带就由黑带来发带,否则就由担任教练职责的最高带色来发,当然,所发带色不能等同或者超过自己,例如紫带最高可以发蓝带,棕带最高可以发紫带。

如果有人已经具备更高带色的资格,则去往战队所在的更高水平的训练馆取得有资格绶带的老师的认可,疫情之后出国太难,则出现了有执教者呈交战绩“成绩”等方式,向更高级别的黑带老师申请远程绶带等方式。

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就需要讲一个大多数人都好奇和疑惑过的问题…

|巴西柔术升带究竟需不需要考试??

|为什么有的馆会有“升级考试”,多数馆却没有?

|那到底升带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升级呀????

|柔术升带需要考试吗|

和大多数段位制的格斗运动不同,在大部分柔术馆和战队里,柔术的升带并不需要通过大家聚在“考场”里面做各种各样的技术来“考级”或“考段”,你是否能升带升段,以及何时能升带升段,几乎完全取决于你的老师对你的主观评价。

网上流传的一些所谓的“黑带升级车轮战”,也根本不是一些人想象中“要连续打过多少人”才能升黑带的“考核”,绝大多数只是升带之余的“娱乐活动”罢了。

举个很多现代道馆升级方式的例子,比如我们菠萝为了技术学习和参加国际比赛,2019加入的亚洲战绩Top的Carpe Diem的战队成为其在中国的合作道馆,

而他们在日本的馆,基本都是每年进行两到三次的升带和贴条,那么每次升带间隔的期间,负责该馆教学的老师都会在教学、训练以及比赛的过程中,在心里慢慢累积一个“可以升带的人员列表”,然后在升带仪式当天,按照这个“心中列表”进行晋升。

除了这种定期举行的升带仪式的方式,还有很多道馆的教练喜欢“给学员制造惊喜”的方式,并不提前告知学生这节课会有人、会有谁会升带,下课突然一个surprise,

升带假动作之:“你来配合我示范个动作”

升带假动作之:“来,给你贴个条”

甚至假装跟学生打一场平平无奇的实战,一顿降服之后,时间到,哎,学生突然发现自己的腰带已经换了颜色,脸上又惊又喜甚至眼泪汪汪。

升带假动作之:“来打一场平平无奇的实战吧”

当然,在赛场的领奖台直接给学生升带的情况也很常见,拿了奖牌又升了带,快乐不止两倍……

升带惊喜操作 之 赛场直接换带

等喜悦过后,学生也会回过神来,要打下一个带色的比赛了,压力也不止两倍,一会儿详细说。

也有一些柔术馆会在升带之前进行考试,但这些考试大多只是走个形式,或者通过考试提醒将要升带的同学——你即将迈入柔术学习的下一阶段了,这些技术可不能不会呀。

综上,在柔术领域,并不存在那种,“去某个权威机构【报名】-【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就能升带” 的机制。

因此可以把柔术的这种“考试”理解为升带仪式的一部分,你能有资格参加这种考试其实差不多就等于教练认为你水平差不多够了,把你纳入未来可能的升带候选名单了——当然也不排除你并不在教练目前的候选名单里面,只是以考试之名让你参加真正要升带者的“陪跑”测试而已。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据我们所知,全球几乎所有柔术馆的带色晋升都是免费的。

不存在诸如“升带考核费用”之类的任何费用,很多馆还会给你升带的同时就附赠你所获得的更高带色的腰带。

如果有人以升带的名义向你收取费用,请小心谨慎的看待,不要上当。

那么问题就来了,柔术升带升级“居然”没有考试,那柔术的带色段位会很容易晋升,各带色水平不会越来越水吗?

|柔术的带色会很水吗|

事实上恰恰相反,没有“规范考试”,现阶段的柔术带色,却是更为“硬通货”一般的存在。

通常一位柔术训练者拥有带色就会被默认拥有该阶段的基本实力,前面也有提到,在国内,如果你是蓝带,就基本被默认拥有了授课的实力。少数确实实力不济的,则很有可能会被嘲讽“带色水”而得不到尊重,而想要走捷径,简单获得高带色来招摇撞骗,是一件很难操作的事情。

偶有富贵险中求的“假带色”,特别容易就被曝光、揭露,被柔术领域“自净”。和某些段位制格斗运动领域系个“假黑带”都没人理会的情况不同,在柔术领域,系条“假蓝带”都会被批得体无完肤。

这时候有的小伙伴更加困惑了……

明明没有考试,升带完全依靠教练的主观意愿,那教练想给谁发就给谁发,应该是满大街黑带难以判断才对呀。

怎么就带色还成了“硬通货”,“假带色”还能被自净了呢?

这种现状的维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原因:

“随意”的发带却“高含金量”的原因|其一|

明确可查可追溯的“柔术链”

首先,柔术有明确的师承制度,能够形成清晰的柔术链。

以工具周为例,他的棕带绶带老师是石川佑树,而石川佑树的黑带绶带老师是早川光由,再往前可以一直追溯到祖师爷卡洛斯-格雷西。

因此,大多数教练在给学生升带的时候都会非常谨慎,因为如果学生无论是水平不行还是人品有问题,别人都很容易把这些问题和他的绶带老师关联到一起。

“哎你看看那谁谁,白带都打不过,谁给他发的紫带啊?”

类似这样的质疑一多,老师的名声就会大受影响。当然,林子大了也不排除有极少数黑带不爱惜自己的羽毛,靠人情甚至直接收钱升带。

但凡事总会存在特例,特例不足以用来描绘人群,或者说任何产品都存在残品率,而柔术目前的机制维持了较高的良品率

简言之,发带不是乱发,升条不能胡升,每个老师,都是要对自己所发出的道带负责的。

以上只是其一,而其二……

“随意”的发带却“高含金量”的原因|其二|

比赛验证对于带色的“捆绑”

柔术的带色和比赛是相互捆绑的。

和大多数竞技体育不同,在几乎所有的有道服和部分无道服柔术公开赛中,你只会碰上跟自己带色相同的对手,也就是白带打白带,蓝带打蓝带,紫带打紫带……而每一个带色,都有其在常年的比赛博弈下的“均衡实力”,水平到不了就是打不过。

所以假设有个教练不顾学生实际的柔术水平,进行“阳光普照式”升带,他的学生们如果参加比赛,就很容易暴露实力不行,在同带色的比赛中被打得丢盔弃甲,要么他的学生不敢参赛,要么硬着头皮参赛,整个馆和战队的战绩非常难看,且会摆在明面上……

“你看你看,这个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教练一定不太行吧”

所以有的教练为了让自己的学生战绩更漂亮,不仅不会随便升带,甚至还会故意压带不升,这样自己的学生在面对同带色的对手时,就会有一些优势,从而显得自己教学很厉害的样子。

当然,我们是不提倡“压带色拿成绩”这样的做法的,理由到了后面会说。

继续讲柔术如何维持带色不水的原因之三,正因为没有考试!

“随意”的发带却“高含金量”的原因|其三|

其实考试才是捷径,毕竟只要是考试就有应试的方法,这么说吧,能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谁还不是应试小能手了?大家都是从千军万马“连年征考”的学生时代过来的,面对考试的经验之丰富在这里不需要我来赘述。

然而,没有考试就无法应试,柔术的带色晋升靠的是你在平时训练、实战和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每一点技术、智慧,或者身体素质、态度等,是教练对你在柔术中三维立体的六七八九边型维度的能力全面展示的综合评分和考量,几乎不存在什么投机取巧的空间。

所以,尽管柔术升带看起来很随意,没有统一标准,但依靠分带色的公平竞赛和柔术链的约束,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柔术的带色段位还是很有含金量的。

那既然这样,柔术会不会很难升带啊?

柔术可能是目前看来,所有段位制格斗运动中带色晋升难度最大的项目了,对的我没有加“之一”。

我们先看规则——IBJJF对于每个带色所需要停留的最短时间是有要求的,白到蓝不限,比方说你是柔道黑带、摔跤手,还拿过成绩,教练在你上了三天课就给你蓝带,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说你如果你曾经是任何其他格斗类项目的职业运动员,你都没资格参加白带组的比赛——这种机制是出于对各带色的竞赛公平性、保护白带选手参赛积极性等方面的考量。

而蓝到紫,规定是需要间隔至少2年,紫到棕至少间隔1年半,棕到黑是至少间隔1年。

也就是说,假设一个人天赋异禀且有大量相关运动基础,在严格遵守IBJJF规则的前提下,拿到黑带至少需要4-5年。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训练者来说,这么短时间拿到黑带,其实是不现实的。

根据很多柔术训练者的经验,拿业余训练者举例,每周三练的训练频次,多数人能在2年左右拿到蓝带,在蓝带停留3年左右升到紫带,再过3年差不多能升棕带,这样算下来要获得黑带怎么说也得十年以上了

而这还是在理想状况下,毕竟影响升带的因素相当的多,包括但不限于因为工作学习的原因无法稳定训练、身体不适导致长时间停练、人品太差不被教练待见、身体基础太弱进步实在慢而教练标准又太高等等。

其实光是保持一周几练的频率,就足以在一年内劝退大多数人,这不光是身体上的原因,更多还有精神上的因素,柔术真的是打不过就打不过,刚开始入门的时候谁也打不过的状况大多数人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这种挫败感是很难描述的。

所以说,十年拿到柔术黑带,仍然描绘的是理想状况,因为每周三次以上的稳定训练听起来不难,但考虑到十年的时间跨度,这依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所以我认识的人里面,白带三四年没升蓝,蓝带四五年没升紫的比比皆是。

而其他格斗项目的顶级运动员,在各种金腰带的加持下拿到教练授予的柔术黑带,仍 然 会 泪 洒 当 场,柔术黑带的获取不易,由此也可见一斑。

不过,也有少数练武奇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到黑带,比如我们熟悉的Caio Terra “怨妇”和 BJ Penn “神童”,他们各自只用了3年时间就拿到了黑带。

他曾是美国奥运柔道队选手,在他训练柔术18个月后John Danaher就授予了他黑带。

这些人是特例中的特例,全世界也没几个的那种,像Mikey Musumeci这种世界冠军柔术黑带,不要看他18岁拿黑带,现在才25岁,但他练柔术其实已经21年了。

所以说,普通训练者大可不必以“快速升带”为目标,以免本末倒置,忽视了柔术技术进步本身——要知道,带色只是你能力的外在展现标志,它不能赋予你能力本身,如果你解开你的腰带就打不出应有的水平,你就不配拥有这条腰带

好了,接下来我们继续讲“那些令人忧心困惑的柔术带色问题”之:升带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柔术升带的标准是什么|

让很多安全感来自于“确定性”的人觉得“忧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柔术并不存在一个或者几个硬性的升带标准。而究其原因,是因为柔术是一个技术丰富,体系复杂,至今仍在快速进步的体育运动。

因此,作为行业老大哥,IBJJF,也仅仅是对“年龄”和“在每个带色停留的最短时间”做了“建议性质的限制”在实际操作中则仍然是依靠教练来把握具体尺度,并用同带色匹配的比赛制度来保证整体上带色水平的基本统一。

所以柔术升带的尺度规范约束,不是来自于类似于“具体法规”的“条例”层面,而是来自于约束范围更广的类似于“公序良俗”的“道义”层面,你可以觉得它很模糊,但它却又自我运行良好

那教练们是如何把握自己的升带标准符合“柔术公序良俗”范围内的“具体尺度”的呢?

尽管每个教练都各自不同的侧重点考量,但最终的决策,基本不外乎基于以下几点事实:

◆◇评量学生在当前段位的实力

固然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参加比赛,但如果有足够含金量的比赛战绩,那这个因素毫无疑问是最大加分项之一。

以我们馆为例,如果有人在当前带色级别拿到过两次奖,或拿过一次冠军,那就可以无视其它大部分条件,直接进入升带候选,不需要在当前带色等满时间。当然,如果组别人数不够而直接“躺”来的奖牌不能算在这个规则以内。

虽然不是所有的馆都采用同样的做法,但只要你持续参加比赛,且战绩不错,一般来说总会能比别人更快地获得下一个带色。

为什么我前面说,我们馆不提倡“压带色拿成绩”这样的做法

因为一个人的身体能力、精力等各方面都是在动态变化的,无论如何去强调技术、经验、智慧对于赢比赛的重要性,必须要承认的是,在运动领域,年龄、身体状况与竞技巅峰高度关联。

所以对于希望在柔术上取得更多进步,尤其是期望获得更有价值的成绩的人来说,在适合的时机去往适合的带色比赛,从竞争中获得更高的提升,是很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如果压带色去进行“碾压”对手式的比赛,虽然更有可能拿到奖牌,但也意味着训练者会更晚进入更高水平的竞争环境,去磨练自己的能力。而这,对于训练者尤其是运动员型的选手来说,可以说是浪费青春的做法。

毕竟有一个常识,那就是成绩也是有含金量的,越高规格的比赛,越高带色的比赛,越强劲的对手,越“死亡”的组别……获得的成绩自然也是越高的含金量。

关于“参赛”,在这里多说几句,柔术界也存在一些教练为了战绩好看,不允许自己觉得赢不了的学生去参赛的现象,同样也是我们不鼓励的做法。

因为我们认为学生,尤其是一些“胜率较低”但有上进心的白带,只要他们已经懂得了如何保护好自己,通过比赛能获得的自我成长,比战队表面上胜率更重要。我们总是鼓励本身就有求胜欲的白带去参赛,并且说,

“你不可能等到‘完全准备好’再参赛,如果你想要取得比赛成绩,那就要通过去比赛来‘准备’。”

好,我们来继续聊“教练们是如何把握自己的升带标准符合“柔术公序良俗”范围内的“具体尺度”的”这个话题……

◆◇观察学生的技术是否取得进步

有一种常见的说法认为,白带必须掌握哪些技术,蓝带必须掌握哪些技术等等,很多优秀战队的老师都是不太认同这种说法的。因为柔术的技术掌握,并不存在严格的线性发展,而练柔术的乐趣之一,就在于,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和训练柔术。

我身边既有先从Close Guard起步的稳扎稳打的选手,也有开堂第一节课就直奔着菠萝和锁腿来的“新派技术”爱好者,他们无论在开始的时候选择了哪种路径,只要认真学习训练,最后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并且,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训练者在实际训练中实践的不断积累,通过各种主动或“被迫”的“对招拆招”,训练者的技术面,最终总是会拓宽的。

所以我们也认为要求“必须”在某个阶段掌握某个特定技术,甚至说有些教练会要求学员不可以去主动学习了解某些技术,是不合理的。

当然,正是因为柔术的技术太多发展又太快,不同的教练终归会有自己不同时期的侧重打法,将自己更深入掌握的技术全盘教授给学生是值得尊重,并且能让学生高效成长的方式,这个和我前面说不合理的情况并不是一回事,这个属于具体的教学系统的话题,先不展开。

必须要说明的是,新人在自由发展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走一些弯路,比如说最开始选择的技术路线其实并不适合自己。

但人类的特质就是没有办法直接被“传功”获取前人的经验,可以说在走弯路和碰壁中将经验内化为自我所用,是人类在很多事情上代代学习进步的必然方式,所以说也不要太害怕走弯路,走弯路之后的及时修正和更新,也是重要的进步的过程。

所以,与其偏执地追求掌握某些特定技术,不如把重点放在“进步”本身上

这里所说的“进步”,既包括现有技术的精进,也包括新技术的学习和体系的构建。有的人也许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无法在比赛中取得很好的战绩,但他一直在改进自己的打法,并不断尝试将新技术加入自己的现有打法中去,这就是所谓的进步。

反之,有的人有几个拿手技术确实很强,不过在实战中只爱这三板斧,很少甚至完全不去尝试在实战中使用新的或自己不够擅长的技术,那么就算他可以暂时在训练中赢很多人,也并不符合“进步”的要素。

因为,固步自封,终将落后。

如果训练者总是用心巩固原本已经掌握的技术,持续研究吸收新技术,负责任的教练一定会在平常的训练中看进眼里,这些点滴的进步不仅会一点点提升你的柔术水平,日后也会成为决定你是否能升带的重要影响因素。

好的,那么除了战绩和技术水平的进步,教练们还关心学生在哪些方面的表现呢?这里就要说到…

◆◇考评学生对于柔术所投入的精力和热爱

其实,与其说这是一个独立的因素,不如说这是前面两点的原因——因为只要投入了足够多的精力和热爱,战斗力的提升以及技术的进步,几乎是必然会发生且能长期持续的事情。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投入精力和热爱并不单纯地等于“吃苦”,缺乏思考的鲁莽训练同样是一种懒惰。巧妙地规划精力和热爱,把它们在“绞尽脑汁”和“挥洒汗水”中灵活分配,才能高效率地训练。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佛系的训练者只要练时认真,不偷懒不逃避实战,哪怕课后不再投入更多精力去进行额外的学习,顺其自然地训练,只要能持续保持,也能提高升带的速度。

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教练对于学生能否升带的判断考量,比如有的爱好者年龄比较大,那就显然不可能要求他们具备与年轻的职业选手相当的战斗力,所以在战斗力和比赛战绩的层面上,对他们升带标准就会适当降低一些。还有些别的因素不再赘述,相信大家已经领会精神所在了。

正是源于诸如此类由教练来把握的“微调”因素,使得柔术训练事实上更具有普适性,也是它高强度高对抗高挫败感背后却“适合所有人”的原因的一部分。各种各样的因素,让柔术不像某些格斗运动一样只属于金字塔尖少数人的竞赛,而真正成为了适合所有人参与的运动。

那么我们来具体举个例子,我们这两天特意问了一下Carpe Diem BJJ的老板Yuki,Carpe Diem BJJ对于给学员升带,最看重哪几个点。他做了以下回复……

职业选手和普通学生有不同的升带标准。Makoto是我们的棕带教练,但他可以干掉我所有的黑带普通学生,不过大家都对此习以为常。

除了考虑职业和业余的差别,升带时,对于不同的年龄、体型和性别也需要有不同的标准

决定一个学生能否升带,我主要考虑三个因素:

1.他对于技术的理解程度;

2.比赛成绩和平时实战的情况;

看,是不是和前面说的几点大差不差呀?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柔术的带色划分、升带方式、升带标准等方面,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了。但,这还没完,我们还需要再聊一个对大多数训练者来说,比升带本身更值得深思的话题……

升带对于训练者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我获得了我想要的带色,然后呢?

|升了带……然后呢?|

据我所知,很多人在从白带升蓝带之前,总会有一段时间迫不及待地想升带,觉得升蓝带是一件特别令人向往的事情,而当他们真正系上了蓝带之后却发现,

“跟原来相比好像并没有什么变化,每天的训练、实战跟之前白带的两三年不能说一模一样,甚至只能说是更加辛苦。”

略感失落之余难免陷入沉思,升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类思考,我们菠萝格斗馆每次进行升带的时候,教练都会提醒大家:

“升带不会让你变得更强,相反,只会让你的对手变得更强。”

这细想起来好像有点不对劲,

“我升了带,怎么还反而‘相对变弱’了呢?”

假设你是一个第一次经历升带,从白带升级到蓝带的训练者。升带之后,在日常训练中,你难免会有更高带色的“思想包袱”——不想输给比自己带色低的人——但带色比你低的人,却一个个都卯足了劲想赢要过你;

你去参加比赛,也进入了下一个带色组别,你突然“惊恐”地发现,赛场上遇到的每个对手,都比之前在上一个带色比赛里碰到的金牌选手还要强;

有时候你甚至还可能需要担任助教或教练,被大家进行更严苛的“实力和技术审视”……

总之,升带后就像游戏进入了二周目,你以为你已经战胜了看起来不可一世的boss,结果发现二周目里每个小怪都比那个“最终boss”还要难打。

这时候你可能时不时就会想起一个不太“吉利”的词组…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蓝带诅咒”这个说法。

所谓“蓝带诅咒”,就是指一些人在取得蓝带之后就彻底告别柔术,再也没有回到垫子上。虽然无法考证他们每个人离开的原因,但升带之后不仅没有迎来想象中的春风得意,反而遭遇了更强的挫折,很有可能是其中之一的理由。但我个人觉得它并不是主要原因。

我个人推测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柔术升带的时间跨度太长了

在大多数人一生不足百年的寿命的这个不长不短的维度看来,好几年的时间,足以让训练者生活、心态、工作、学习、爱好、感情等各方面发生很多变化,比如生育、搬迁、升职、劳顿、兴趣转移等等,诸多因素的合力,导致训练者逐渐离开这项运动。

其实与其说是蓝带诅咒,不如说柔术这项“打得赢就是打得赢,打不赢没法甩锅”的运动,带来的挫败感比较强,很容易劝退训练者,比起练到蓝带后才告别这项运动的人来说,在白带时期就选择放弃的比例是高得多的多的。这当中可能有些人本身只是想体验一下,有些人可能尝试坚持但没坚持下去,而他们在馆里待的平均时间都不长,没能给人留下足够的印象吧。

所以换句话说,“蓝带诅咒”也表达了大家对于“柔术都练到这份上了,不练了多可惜呀”的惋惜之情吧,毕竟练到蓝带已经很多柔术训练者的目标了。

那为什么没有“紫带诅咒”,“棕带诅咒”呢?当然是因为越往上走带色人越少,很难出现“大量”的紫带/棕带不练了的情况,而且紫带以上就真的是“都已经练到这份上了难以舍弃柔术”的程度的训练者了。

或者这么说吧,蓝带可能是不那么热爱柔术这项运动的人,能够坚持到的最高带色了,有些人本身没那么热爱柔术,咬咬牙练到蓝带算是给自己对这项爱好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而目前看来,真正能练到紫带、棕带乃至黑带的人,多数都是真正热爱这项运动的人,他们可能会有瓶颈期、可能会有心态上的波动,但他们基本不会去想“要不要离开这项运动”。

就拿我自己来说,基于我自身的现实情况,我对于棕带、黑带是没有任何想法的,但我从来没想过我会放弃这项运动,为什么要放弃它呢?它给我带来的快乐、健康和其他积极的影响,足以让它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呀。

所以,带色的提高并不是“阶级”的提高,我更愿意将其视作解锁更高难度挑战的钥匙。

|自我证明的“正道”|

相对高带色的小伙伴们,尤其是刚升蓝带的同学们,不要有太多的“带色包袱”。在实战中面对低带色的训练伙伴的时候,不要为了保住所谓的面子而去赢,反而应该多“输”,这里的“输”不是指当一个活动人偶,直接躺平放水就好,而是给自己设立限制。

比如说从劣势位置开始,或者只允许自己使用某些不擅长和不熟练的技术,这样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也给了新人成长的空间。

有人可能要问了,实战输给新人,别人说你水怎么办呀?

我们的观点是,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出于误解的零星否定,并不会阻碍你获得柔术的进步。

虽然我们不是“唯比赛成绩论英雄”,毕竟能获得成绩的是少数中的少数,柔术带给我们的东西很多,只要自己通过练柔术,能快乐能进步能变强就足够了。

如果你十分想要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实力,那么也请不要试图通过在馆里打“稳赢不输的实战”来获取,

如果想要证明自己,就请去赛场吧。

这里提一下柔术馆中也存在的少数现象,就是有些柔术训练者只跟自己能打过的人实战,甚至以“暴虐”新人为乐,对于这种人我只想说,在赛场拿了奖牌,回到馆里给新人喂招,这样的人才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认可,而一个每天在馆里以暴打相较于自己而言实力更弱的伙伴为乐,从来不敢去参赛的人,只会被看穿自卑与懦弱。

就像很多其他运动、爱好一样,

它不会让所有人变得更好,

但一定会让本来就很好的人,

以上,就是这次对于一些关于带色的常见问题的解答,如果你还有更多的相关问题,欢迎提问,择良辰吉日我们再做分享。

    搜狐体育讯 2009年11月11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将举办首届亚洲泰拳精英争霸赛,本次活动最初由黑虎英雄馆的几个会员自行发起,后由英雄文化有限公司温情承办,活动所得将全部捐献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

  本次赛事是国内第一场正装出席的泰拳比赛,也是时尚高端人群的爱心盛宴,倍受关注。

  萨博蓝奥拥有30多年武术和泰拳经验。他是目前世界轻量级泰拳冠军。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早期,他是美国最成功的泰拳宣传促进者。他多次参加WPMF、WKBA、IKBA、IKBL、IMTA和IKF等比赛,多次赢得世界冠军头衔。他的专业格斗记录是65胜2败。

  萨博蓝奥在全球培养出数百名成功的学生,为美国训练了许多拳击冠军。他创办的学校――圣地亚哥黑虎泰拳体育馆已经是圣地亚哥历史最久最正宗的泰拳学校。学校成立于1992年,培养了许多世界级格斗师和世界冠军。此外,他还是南加州综合格斗(MMA)的开拓人,90年代早期他在南加州他促成了多次综合格斗赛事。

  国籍:中国,年龄:30,身高:160CM,体重:55KG,战绩:3战全胜

  2007年11月,许艾晖获得了格雷西柔术蓝带子从师黑带大师Chet Quint并成为中国第一位得到柔术蓝带的女子。经历了一年多的辛苦训练,从没旷课一次,许艾晖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格雷西柔术蓝带子通常需要至少100个小时的训练和100个小时的对打经验,来的非常不容易。恭喜许艾晖!

  “父母对我没有过多要求,生长环境很轻松。”小时候练过半年武术,高中毕业后当了一个普通职员,后来应征入伍。95年初涉跆拳道,那时候很少人知道这个项目,许艾晖有幸认识了一个韩国教练,开始了长达10年的跆拳道学习。06年知道北京有个泰拳巴西柔术学校,这两种格斗我早就知道,真正吸引我的是两位重量级的教练Chet和Vince。06年底,正式加入了这个团体。“我喜欢搏击运动,这些级别不是我的目标,只要能走的动,我就会坚持下去。”

  国籍:美国,年龄:28,身高:174CM,体重:65KG,战绩:7胜1负

  我为什么会训练泰拳?除了因为它艰苦的训练是最好的塑形方式之外,泰拳像其他的对抗运动一样,是能真实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运动的概念就是展示谁是身体素质最好的人。这是最基本最真实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在竞技中回答这种问题的方式就是通过在对抗中努力试图控制对方,泰拳比赛正是能揭示这种真实的少有运动的代表,而且,女孩子也很喜欢它。(小丹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柔术粉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