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下列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是()

  鲁饥。臧文仲①言于庄公曰:“夫为四邻之援,结诸候之信,重之以婚烟,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急是为。铸名器;藏宝财,固民之殄病是待。今国病矣!君盍以名器请籴于齐。”公曰:“谁使?”对曰:“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辰也备卿,辰请如齐。”公使往。从者曰:“君不命吾子,而吾子请之,其为选事②乎?”文仲曰:“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在上不恤下,居官而惰,非事君也。”

文仲以鬯圭与玉磬如齐告籴。齐人归其玉而予之籴。

注释:①文仲,名辰,鲁卿。②选事:自选差使

  鲁国发生饥荒,臧文仲对鲁庄公说:“与邻国结好,取得诸侯的信任,用婚姻关系来加强它,以盟约誓言来巩固它,乃是为了应付国家的急难。铸造钟鼎宝器,贮藏珠玉财物,乃是为了救助百姓的困苦。现在国家遇到了困难,为何不抵押钟鼎宝器向要求购买粮食呢?”庄公说:“派谁前去?”臧文仲回答说:“国家遇到饥荒而由卿大夫外出求购粮食,是古代的制度。臣充列卿位,请派臣去。”于是庄公派遣臧文仲赴齐。

  臧文仲的侍从说:“没有指派你,你却主动要求,这不是自己挑选差事去干吗?”文仲说:“贤明的人应该争着担当危难而谦让平易的事务,当官者应该敢于任事而不逃避危难,在高位者应该体恤百姓的忧患,这样国家才能安定。现在我不去,就不是争着担当危难了。处于上位而不体恤百姓,当了官却又懒于理事,不是臣子侍奉所该做的。”

  臧文仲去到后,用鬯圭和玉磬向求购粮食,说:“天灾流行,殃及敝国,饥荒又降临到人民中间,百姓瘠瘦羸弱,生命受到威胁。对周公、太公的祭祀无法保证,给王室的贡品也难以操办,我们很担心因此而获罪。所以不敢再珍惜先君的宝器,请求交换贵国积余的陈粮。这既可减轻贵国管粮人的负担,也可解救敝国的饥荒,使我们能担当向王室朝贡的职守。不但我们的和臣子能领受到贵国的恩惠,就是周公、太公和天地间的所有神只也靠这可以继续得到祭祀。”齐人于是把粮食借给了鲁国,并退还了宝器。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鲁饥。臧文仲①言于庄公曰:“夫为四邻之援,结诸候之信,重之以婚烟,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急是为。铸名器;藏宝财,固民之殄病是待。今国病矣!君盍以名器请籴于齐。”公曰:“谁使?”对曰:“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辰也备卿,辰请如齐。”公使往。从者曰:“君不命吾子,而吾子请之,其为选事②乎?”文仲曰:“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在上不恤下,居官而惰,非事君也。”

文仲以鬯圭与玉磬如齐告籴。齐人归其玉而予之籴。

注释:①文仲,名辰,鲁卿。②选事:自选差使

8.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之说。对文中“请籴于齐”的“籴”造字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9.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下列各项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臧文仲言于庄公曰   君盍以名器请籴于齐

11. 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固国之艰急是为:本来就是为了国家的危难而做的

B. 君不命吾子:没有让您去

C. 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当官的遇到事情不应回避困难

D. 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现在我不去,就不会着急痛苦

12.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

《吕氏春秋·士节》中说: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有如此者,不得而友,天子不得而臣。大者定天下,其次定一国,必由如此人者也。故人主之欲大立功名者,不可不务求此人也。贤主劳于求人,而佚于治事。

请根据这段话的意思,联系前面《国语·鲁语》的具体内容,写出你对臧文仲品行的评价。

12. ①在上位的人要体恤百姓的疾苦,因此国家就没有什么违碍。

②当官却懒惰,不是侍奉君主的态度(做法)。   

13. 藏文仲作为卿,面对鲁国的饥荒,勇于担当,主动请缨,承担起卿的责任,到借粮。而且不顾忌别人的闲话,最终做到了“定一国”。这确实如《吕氏春秋》所说: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

鲁国发生饥荒,臧文仲对鲁庄公说:“与邻国结好,取得诸侯的信任,用婚姻关系来加强它,以盟约誓言来巩固它,乃是为了应付国家的急难。铸造钟鼎宝器,贮藏珠玉财物,乃是为了救助百姓的困苦。现在国家遇到了困难,为何不抵押钟鼎宝器向要求购买粮食呢?”庄公说:“派谁前去?”臧文仲回答说:“国家遇到饥荒而由卿大夫外出求购粮食,是古代的制度。臣充列卿位,请派臣去。”于是庄公派遣臧文仲赴齐。

臧文仲的侍从说:“没有指派你,你却主动要求,这不是自己挑选差事去干吗?”文仲说:“贤明的人应该争着担当危难而谦让平易的事务,当官者应该敢于任事而不逃避危难,在高位者应该体恤百姓的忧患,这样国家才能安定。现在我不去,就不是争着担当危难了。处于上位而不体恤百姓,当了官却又懒于理事,不是臣子侍奉所该做的。”

臧文仲去到后,用鬯圭和玉磬向求购粮食,说:“天灾流行,殃及敝国,饥荒又降临到人民中间,百姓瘠瘦羸弱,生命受到威胁。对周公、太公的祭祀无法保证,给王室的贡品也难以操办,我们很担心因此而获罪。所以不敢再珍惜先君的宝器,请求交换贵国积余的陈粮。这既可减轻贵国管粮人的负担,也可解救敝国的饥荒,使我们能担当向王室朝贡的职守。不但我们的和臣子能领受到贵国的恩惠,就是周公、太公和天地间的所有神只也靠这可以继续得到祭祀。”齐人于是把粮食借给了鲁国,并退还了宝器。

2021届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大海边详解版)参考答案

温馨提醒:后面附有试题及简版答案,并附有下载方式,需要请取用,仅供参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3分)D(A.偷换概念。“黑格尔认为黄河文明极具保守性”有误,根据第二段所引黑格尔的话语可知,他评论的是“平原流域的农业文明”,而非“黄河文明”。B.曲解文意。“受地理环境影响深”是人类早期文明的特点,并非“不足”。C.内容混淆。“用汤武革命的史实予以阐释”的是“解释革卦的《彖传》”,而非“革卦”本身。)

A项缩小范围。B项要注意,“保守性”也是特点,不是“不足”,不是“缺点”。C项提醒:《周易》每一节都分为原卦“卦辞”部分和对之解释的《彖传》部分。

2. (3分)B(材料和观点不一致。文章引用黑格尔的论断,意在指出对黄河文明的认识误区主要源自黑格尔的影响,而非从反面论证“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B项内容为“文章以黑格尔的看法和埃及象形文字为论据,从反面论证了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这里“反面论证”的话,意味着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必然涉及正面和反面,反面是错误的。这里无所谓正误,只是要强调“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而非否定什么精神,故可以说成是比较论证,而非对比论证,也就无所谓“反面论证”了。当然,答案里解析的“材料和观点不一致”,解析到位。

D项内容为“文章从历史事实和权威论断两方面入手,反驳了中国从秦到清停滞不前的传统看法。”“权威论断”即专家的理论。反驳了错误观点“说中国这段历史停滞不前,这可以看作是黄河文明保守性的例证。”(详见第七段中间)

3. (3分)A(推断不当。原文是说对“中国黄河文明”的历史实证研究,能发现其“古老基因中,持续活跃着求新求变的思想要素”,不能由此得出对于别的文明进行历史实证研究,也能“发现它所包含的求新求变的思想要素”。)

论述类文本《谈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思路解读:

第1段:黄河文明具有变革精神。(亮明观点)但以往,人们总给包括黄河文明在内的平原流域文明冠以保守性的特征。(指出存在误区)

第2段:这种认识误区,主要源自黑格尔的影响。(指出存在误区的原因。)

第3段:平原流域文明确实具有保守性的特征,但实证证明,黄河文明中活跃着更多的求新求变的精神。(让步分析,比较论证)

第4段:黄河文明的经典之作《周易》中就强调了变革的精神。(引证法)

第5段:三代的历史观念变化也证实了这种变革精神。(例证法)

第6段: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同几大文明相比是较为突出的。(比较论证,例证法)

第7段: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影响了政治文明。(事实论证,引证法,破立结合)

第8段: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需要特别重视。

第一部分(1-2):黄河文明具有变革精神及以往人们的认识误区。(是什么)

第二部分(3-7):黄河文明具有变革精神的各种理由。(为什么)

第三部分(8):如何对待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意义及做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3分)D(内容混淆。专利法中不存在“惩罚性的赔偿制度”的是“日本和欧洲”而非“美国和韩国”。)

C项“我国之所以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因为拥有大量优质的知识产权,可提升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原文中并没直接指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原因,但有相关的句子,在材料二第二段开头“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由此可推知C项正确。

5.(3分)D(推论不当。“这无疑会给其他国家带来较大压力”于文无据。)

6.(6分)同:都提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重要性。(2分)

异:①材料一介绍了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材料二介绍了我国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4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还是概括能力,比较鉴赏能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3分)A(曲解文意。从第二段“你们知道,尽是这类玩意儿”以及小说中对弟弟形象的刻画可以看出,哥哥并不认同弟弟买田庄的梦想。)

8.(6分)之前:①贪财吝啬;冷酷无情;自私偏执;胆小怕事。

之后:①慵懒无聊;气满志骄/自命不凡/趾高气扬;虚伪做作。

(“之前”“之后”各3分,每方面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三点给3分。)

多分几个点,如果时间空间允许,就作出简析。

(6分)①比喻:如把尼古拉的狗、厨娘和他本人都比作猪,刻画了他们的可笑形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成为地主之后的尼古拉生活的慵懒无聊,极具讽刺性。②夸张:如反复描写尼古拉对有醋栗的田庄的执念,夸大他为买到田庄而不顾一切存钱的行为,夸大他成为地主后的肥胖骄横等,达到了幽默讽刺效果。③细节描写:如尼古拉把妻子的钱存进银行却写在自己名下的细节,突出了他的吝啬自私;尼古拉用苏打和蓖麻油给农民包治百病、摆出半桶白酒的细节,突出了他的伪善做作;尼古拉心满意足吃醋栗的细节,表现了他对平庸生活的满足。这些细节描写的运用,使人物可笑可悲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在幽默诙谐中传达出强烈的批判性。④对比:通过对尼古拉在得到田庄前后待人接物不同态度的对比,突显了他的愚蠢可笑,幽默中有冷峻的思考,直讽社会现实。⑤侧面烘托:写尼古拉的狗又胖又懒,厨娘邋遢肥胖,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尼古拉慵懒和满足于平庸生活的形象,极具讽刺性。⑥反语:如“他做好事,用苏打和蓖麻油给农民包治百病”,正话反说,突出了他的伪善做作,极具讽刺性。(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题干问的是“手法”,注意审题,只写手法类即可,可参考诗歌中的表达技巧,不用写语言特点。

文学类文本《醋栗》思路解读:

第一部分(1-3):我弟弟尼古拉的“理想”是买下一个有醋栗的田庄。

第二部分(4-5):我弟弟尼古拉为了“理想”不择手段地攒钱。

第三部分(6):我弟弟尼古拉终于买了田庄并栽种了醋栗。

第四部分(7-16):我弟弟尼古拉过上了“理想”生活。(他俨然就是“又硬又酸”的醋栗。)

可以思考:题目为何不换为《我弟弟尼古拉》?以《醋栗》为标题的妙处?(可参考选择题D项)

本文通过讲述“我弟弟尼古拉”梦想田庄、攒钱买田庄、生活在田庄的故事,讽刺了尼古拉之流吝啬自私、虚伪造作、慵懒无聊等劣质的人性,批判了人们狭隘的个人理想,呼吁人们去追求更崇高的理想。

创作背景:《醋栗》创作于1898年,正值俄国民主解放运动繁盛时期,社会正有待人们满怀热情去开拓新的局面,而作家在《醋栗》中描写的主人公尼古拉·伊万内奇却显然是个反面的消极分子,他的所有目标的只是个人的幸福,并且为获取这份狭隘的幸福,他丧失了大部分的良好品质。作家在作品中通过主人公的哥哥伊万·伊万内奇的叙述,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的生活图景,这幅图景的主线就是批判自我狭隘的个人幸福。

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20世纪世界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1879年进入莫斯科医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

他的主要作品有:《胜利者》(1883)、《变色龙》(1884)、《草原》(1888)、《没意思的故事》(1889)、《库页岛》()、《在流放中》(1892)、《第六病室》(1892)。后来,他由开始创作戏剧,如《结婚》(1890)、《蠢货》(1888)、《求婚》()、《一个不由自主的悲剧角色》()、《伊凡诺夫》()、《樱桃园》()等等。

显著特色是他能够从最平常的现象中揭示生活的本质。他高度淡化情节,只是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重要的社会现象。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大多是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片段,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在平淡无奇的故事中透视生活的真理,在平凡琐事的描绘中揭示出某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使得其作品朴素得跟现实生活一样真实而自然。如《苦恼》中写一位马夫姚纳,在儿子夭折的一星期里,几次想跟别人诉说一下内心的痛苦,都遭到各怀心事的乘客的冷遇,万般无奈之下,他只有向老马倾诉自己的不幸与悲哀。作者借助这一平淡无奇的故事,揭示出黑暗社会中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和小人物孤苦无告的悲惨遭遇,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契诃夫从不轻易在小说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倾向和主观议论,而把这种主观倾向寓含于客观冷静的艺术描写之中,让生活本身来说话,做到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如《瞌睡》写13岁的小女孩瓦尔卡白天不停地为主人干活,晚上还得整夜地给主人的小孩摇摇篮。她困极了,可小孩总是哭哭啼啼,使她根本无法入睡。最后她捏死了摇篮中的小孩,倒在地上酣然睡着了。作者在冷峻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瓦尔卡的命运究竟将会如何?对此作者留给了读者自己去思考。

契诃夫主张“简洁是才能的姊妹”、“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其小说大多是速写式的,既没有冗长的景物描写和背景交代,也很少大起大落、曲折离奇的情节和急剧变化的紧张场面;而是情节简单、发展迅速、人物不多、主次分明,语言精练明快,善于运用白描式的个性化语言刻化人物性格、塑造典型。比如《变色龙》中仅仅写了狗咬人一件事,警察断案一个场面,四个人物,故事情节发展极其简单,作者仅仅抓住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审案过程中的五次“变色”加以描绘、便收到极其强烈的讽刺效果。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3分)C(正确标点为: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详解:“既……又……”属固定句式,原则上“又”前不再加字,但“官又下迁”四个字,与上文“才高数黜”,结构相谐。“黜”,意思是“降职”,不用再加宾语。

11. (3分)C(“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而非只指“高官去世”。)

12.(3分)B(曲解文意。原文为“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意思是外戚权贵也为韩愈说情,才使韩愈免于死罪,被贬为潮州刺史。)

13.(10分)1治他罪确实是应该的,然而如果不是心怀最大的忠诚,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希望圣上稍微宽容他,借此招来敢于直言进谏的人(答“使人们敢于进谏”也可)。

[5分;“罪”(惩处,治罪,判罪)、“安”(怎么)、“宽假”(宽容,宽恕)三处各1分,大意2分。]

2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曲意附和他人。与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成全后辈读书人,使他们常常能够成名。

[5分;“诡随”(妄随他人,曲意附和,假意迎合)、“少”(稍微,一点儿)、“后进”(后辈)三处各1分,大意2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A(形象理解有误,应是“平日里抑郁烦闷、纵步于荒野、欲在自然中排遣苦闷的诗人形象”。)

详解:“纵步”照应题目“闲步”,“闲”分两种,一种是真正的内心的闲适,一种是壮志难酬、志不得伸,或为时局所困,不得已而“闲”。由背景可知,此属后者。

15.(6分)诗人饮完一壶酒,仍无意归家;黄昏时分又远望诸峰,看是否有烽火燃起。(2分)表现了诗人内心无法排遣的苦闷(2分),对时局的忧虑(2分)。

详解:这是炼句题,翻译+情感即可。情感需要知人论世,结合上下文及写作背景来大胆推断。“未能归”,不能归,答案属意译。上下文可知,是无家可归,也是作者忧心时局,社会动荡不安,心不安,则无家归。注意关注积累朝代晚期,诗人们所共有的情感。

韩偓(844年-923年),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弟,“南安四贤”之一。

聪敏好学,十岁能诗,得到姨父李商隐赞誉。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及第,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入为左拾遗,转谏议大夫,迁度支副使。光化三年(900年),从平左军中尉刘季述政变,迎接唐昭宗复位,授中书舍人,深得器重。黄巢进入长安,随驾进入凤翔,授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拒绝草诏起复前任宰相韦贻范。不肯依附于梁王朱全忠,贬为邓州司马。唐昭宗遇弑后,依附于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寓居九日山延福寺。信仰道教,擅写宫词,多写艳情,词藻华丽,人称“香奁体”。

后梁龙德三年(923年),病逝于南安县龙兴寺,安葬于葵山。著有《玉山樵人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

详解:扣住“主观感受”、“侧面描写”、“错综复杂的建筑特点”三个点。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详解:扣住“直接证明了……的道理”,说明横线上的句子应该是“道理”,横线前的例子是证据。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D(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言近旨远: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一厢情愿:指只管自己一方同意,而不管对方是否同意;也泛指完全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客观条件是否允许。一意孤行: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同频共振:同样频率的东西会共振、共鸣或走到一起,往往指思想、意识、言论、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共鸣或协同。同声相应:同类性质的事物互相感应,形容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详解:“休戚相关”是突出强调了相关联的两个方面,一面是祸,一面是福。“息息相关”强调的是相关联的特点。

18. (3分)C(A项语序错误,“从百姓日常饮食中”应该放在“手法”之后。B项搭配不当,句子主语“《窝头论》”和后面的谓语“由衷感佩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文学功力”不搭配。D项一是语序错误,“从百姓日常饮食中”应该放在“手法”之后;二是搭配不当,句子主语“《窝头论》”和后面的谓语“对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文学功力由衷感佩”不搭配)

详解:C项中“以骈文的形式夸张的手法从百姓日常饮食中”的语序,可从下文“《漫话燕京》以别解的方式从历史知识中提取出……”推知,前后照应。最后半句“也让人由衷感佩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文学功力”,“让人”二字不可省略,因为前面的“也”字是关联词,说明前后是两个句子,而每个句子都应有一套独立的句子成分,故两个句子都应有自己独立的谓语,且均与前面的主语搭配。(第一个句子“《窝头论》生发出喜剧因素”作后面两个句子的主语。)若最后一句改为“令人解颐并感佩……”则是正确的,因为这就成了单句。

19. (3分)B(表列举的省略,与材料中省略号用法相同。A.表说话时断断续续;C.表对话中的沉默不语;D.表语意未尽。)

20. (6分)中国的荒野更是寥寥青藏高原开始剧烈抬升可可西里诞生了

详解:先通读文段,确定一类词“荒原”;然后分层次,概括层意,感知上下文;划线句子不外乎三种结构上的作用:总领下文,小结上文,承上启下。

中国的荒野更是寥寥 答案由下文的“可可西里”及“中国最伟大的荒原”可推知,考察了上下文的语感能力及一定的地理知识。

青藏高原开始剧烈抬升 答案由下文“于是青藏高原上峰岭纵横”可推知,“喜马拉雅山脉、唐古拉山脉、昆仑山脉等诸多的山脉、山峰也在其周边或中间隆升、崛起”中的“其”指的是青藏高原。

(5分)示例:2020年11月11日到15日,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二十二届高交会在深圳举行,诸多重量级嘉宾与企业高层将参会演讲,众多新产业发展成果及新业态将被展示,海内外参展项目近万。(少一点扣1分,扣完5分为止。)

详解:新闻类压缩题,须有时间、地点、主题、事件等要素;语段概括一般不出现数字,数字化为概括性短语即可;“不超过90个字”,即要接近90个字,需要分层概括,多写几点硬道理。

22.参照202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1)曾国藩的最高理想是“立德、立功、立言”,并以毕生的努力使之成为现实:树立远大理想;不懈努力,实现理想。

(2)他天资并不聪颖,考了七次才考中秀才,还是全县倒数第二名:勤能补拙;锲而不舍。

(3)他恪守“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对自己要求极严:敬畏;自律。

(4)他说穷能养志气,认为“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艰苦生活能磨砺人生。

(5)他身为朝廷大员,但每餐只有一个菜,绝不多设:节俭,不追求物质享受。

详解:任务段里让选取感触最深的“一点”,那么以上分析出的五个点,只能选取其一来写,多写则不合要求;举办征文比赛主题是“中华名人与青春成长”,那么就应该将选好入手的“一点”多联系“中华名人”,并落实到“青春成长”上。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韩愈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嫂子郑氏抚育他长大。韩愈从小自己就知道努力读书,每天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能够完全贯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韩愈考中了进士。

调任四门博士,升任监察御史。上书极力抨击宫市的弊端,德宗皇帝很生气,贬他做阳山令。他关爱百姓,百姓生了孩子很多都用韩愈的姓做名字。华阴令柳涧有罪,前任刺史上奏弹劾他,后任刺史审查他的案子,柳涧被贬为房州司马。韩愈路过华州,认为刺史暗中互相勾结,上疏请求惩治他们。御史复核后,查出柳涧有贪赃罪,再次把他贬为封溪尉。韩愈因此受牵连重新担任国子博士。他才学杰出却屡遭贬黜,官位又被降低,于是作《进学解》来自我宽解。

后升任刑部侍郎。宪宗派遣使者前往凤翔迎接佛骨到宫中,过了三天,才送回佛寺。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诵经,甚至采用夷人之法,烧灼身体,施舍奇珍异宝,纷至沓来,人流不断。韩愈听说后很厌恶,于是上表进谏。皇帝大怒,拿着它给宰相看,准备处以死刑。裴度、崔群说:“治他罪确实是应该的,然而如果不是心怀最大的忠诚,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希望圣上稍微宽容他,借此招来敢于直言进谏的人(使人们敢于进谏)。”皇帝说:“竟敢这样狂妄,决不能赦免!”这时候朝里朝外的人们惊骇恐惧,即使是外戚权贵也为韩愈说情,于是贬他为潮州刺史。

韩愈到潮州后,上表哀痛地谢罪。皇帝接到奏表,打算重新任用他,拿着奏章给宰相看。皇甫镈向来忌恨韩愈直率,于是朝廷改任韩愈为袁州刺史。

袁州人为了借钱将儿女抵押给人作奴隶,过期无力赎回,儿女就归债主所有。韩愈到任后,计算出全部费用赎回已经归债主所有的人,把七百多人还给他们的父母。他趁机与当地人立约,禁止抵押儿女为奴隶。(详解:原文“悉计庸得赎所没”,“庸”是唐代代替劳役的一种赋税法,比如可以交钱来免除劳役,此处意译为“费用”,“得赎所没”的费用,按照定后翻译会更规范:计算出需要赎回的已经归债主所有的奴隶的全部费用。下句省略了,大意可推“然后派官员用官费赎回了这些人”,然后“还给她们的父母”。)

长庆四年韩愈去世,享年五十七岁,朝廷追赠礼部尚书的头衔,赐谥号文。(详解:高官及名人,可有谥号。)

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曲意附和他人。与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成全后辈读书人,使他们常常能够成名。凡受过韩愈指教的人,都称“韩门弟子”。凡是亡故的内外亲友,如果无后,韩愈就资助嫁其孤女,救助其家人。嫂子郑氏去世,韩愈为她服丧一年报答恩情。韩愈常常说自从汉代司马相如、太史公司马迁、刘向、扬雄之后,杰出的文章作者不是每代都有,因此他深入探究文章的根源,取得了卓越的建树,成就一家之言。他的《原道》《师说》等数十篇文章,都博大精深。自韩愈死后,他的言论广为流传,致力于学问的人们像仰望泰山、北斗一样景仰他。


郑州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黄河文明是与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河文明齐名于世的大河文明,其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中独树一帜。而以往,变革精神这个黄河文明的显著特色一直未被重视,人们总是给这种平原流域文明冠以保守性的特征。

这种认识误区,主要源自黑格尔的影响。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认为:“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这便是将平原流域的农业文明打上保守性特征的基础性论述。

人类早期文明受到地理环境很深的影响,是没有异议的;平原流域文明有其保守性的一面,也可以找到不少例证。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对一种文明历史属性的判断,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到实证的历史中。而一旦回到实证的研究领域,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那就是在中国黄河文明的古老基因中,持续活跃着求新求变的思想要素。

黄河文明的经典之作、出于周初人之手的《周易》的第四十九卦是“革卦”,意为推行变革并取信于民众,前景就至为亨通。解释革卦的《象传》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不仅表达了求变之意,而且倡导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革命性变革。后世对“革卦”及其传文的阐释,也都强调了变革、革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这样一种强调求新求变的思想,既是历史本身的观念反映,也反过来催生历史的变革和发展。中国早期文明道路,就证实了这种历史的变革。就核心观念而言,夏代尊崇君主,殷代尊崇鬼神,周代尊崇礼法,三代各有不同的治国原则,文化观念的变迁也清晰可见。

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同人类早期文明史上著名的几大文明相比也是较为突出的。譬如作为古埃及文明基本标志之一的象形文字,在长达三四千年的历史中并没有大的进展。而作为黄河文明主要标志的汉字,从殷商的甲骨文,经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即从类似象形文字的甲骨文,发展到接近今天汉字形态的隶书,只有千余年的时间。

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政治文明的进程及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革,正是这种文明内生性的历史巨变。即使在秦统一中国之后,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不管是其政治体制的核心官僚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选官制度等方面,从秦到清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清晰可循。以往有一个说法,说中国的这段历史停滞不前,这可以看作是黄河文明保守性的例证。其实,这完全是一个认识误区。事实上,古代中国在平原流域丰厚的土壤上,创造了早于西方千余年的中央集权制度、公平选才的科举制度、取代贵族世袭的官僚制度,更是创造了直接影响西方政治进程的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马克思曾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这无疑是对黄河文明求新求变及其创造能力的最高褒扬!

对于黄河文明中求新求变的思想要素,我们要特别重视。它既是这种具有鲜明地城特色的大河文明的独特之处,也是身处新的大变革时代的当代国人需要从先民身上汲取的思想营养和宝贵品格。

(摘编自李振宏《谈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黑格尔认为黄河文明极具保守性,他的观点对后人如何评价黄河文明影响甚大。

B.黄河文明尽管存在受地理环境影响深、具有保守性等不足,但创新精神更为显著。

C.《周易》中的“革卦”肯定了推行变革的重要性,并用汤武革命的史实予以阐释。

D.《周易》传达的变革思想,是三代历史变迁的观念反映,也影响了先秦的历史巨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指出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一直被人们忽视,这为本文立论提供了事实基础。

B.文章以黑格尔的看法和埃及象形文字为论据,从反面论证了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C.文章既纵向展现中国历史发展,又横向将黄河文明与几大文明比较,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从历史事实和权威论断两方面入手,反驳了中国从秦到清停滞不前的传统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于一种悠久的文明,历史实证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它所包含的求新求变的思想要素。

B.从汉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发展历史来看,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作用不尽相同。

C.商鞅说"五霸不同法而霸",他所说的史实,可视为《周易》中变革思想的实践。

D.如果认为黄河文明意味着保守,就无法解释古代中国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事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下午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

习近平强调,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部署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行动、规划,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总的看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摘编自《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华社 2020 年 12月1日)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到着眼未来,遵从规律,提前谋划下一步目标、任务、举措和实施蓝图,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与储备,努力实现保护知识产权、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的共赢;要着力法治化这一推动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手段,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等一系列法律程序强化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约束,确立知识产权严保护的工作导向;要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起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要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塑造知识产权同保护优越环境,努力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也更好地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

当今时代,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支撑。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引领下,知识产权领域要勇于破解相关体制障碍,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中发挥应有的引擎作用,不断激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摘编自《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央视新闻 2020 年12月1 日)

《日本经济新闻》11月 28日报道称,中国将加大对包括发明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针对恶意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中国将新增在日本和欧洲也没有实施过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赔偿数额最高将达到被侵权人“实际损失”的5倍。此举将助力包括本国高科技产业在内的技术进步。

报道称,相关法律的修订也有对外宣示的目的,意在吸引更多海外投资。

中国将从2021年6月起施行修订后的专利法。此前的法律仅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修订后的文本则改为“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报道表示,这种惩罚性的赔偿制度,在日本和欧洲的专利法中也不存在;在美国和韩国等地的法律中,最大赔偿倍数仅为3倍。中国此次修订专利法意在强调严厉打击侵权行为高的决心。

修订后的专利法规定,当涉嫌侵权的企业和个人拒绝提交证据时,人民法院将基于受害者一方的主张或提交的证据裁定具体的赔偿数额。

(摘编自《日媒关注中国修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惩罚性赔偿力度超过日欧》,《参考消息》2020年11月 30 日)

4.下列对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实现双赢。

B.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起步较早,进步显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维护了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

C.我国之所以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因为拥有大量优质的知识产权,可提升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

D.我国针对恶意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修订了专利法,新增了惩罚性的赔偿制度,这在美国和韩国的专利法中也不存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加大对包括发明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有利于调动科学研究、文艺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B.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未来,既要保护现有的知识产权,还要努力实现保护知识产权、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的共赢。

C.法治化既是推动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手段,也是知识产权严保护的工作导向,要通过立法等一系列法律程序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D.在日本媒体看来,中国对于专利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也有对外宣示的目的,意在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这无疑会给其他国家带来较大压力。

6.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围绕“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来报道评述的,它们在具体内容上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我们兄弟两人,”他开口说,“我弟弟尼古拉从十九岁起就坐了省税务局的办公室,心里却老惦记着童年生活过的乡下。一年年过去了,他的这种思念渐渐地成为一种明确的愿望、一种理想——要在什么地方的河边或湖畔买下一座小小的田庄。

“我弟弟尼古拉坐在他的办公室里,梦想着将来有一天喝上自家的、香得满院子都闻得见的菜汤,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吃饭,在阳光下睡觉,一连几个小时坐在大门外的长凳上望着田野和树林。他喜欢看报,但只读其中的广告栏,如某地出售若干俄亩的耕地和草场,连同庄园、果园、磨坊和若干活水池塘。于是他就在脑子里描画出果园里的小径、花丛、水果、棕鸟笼、池塘里的鲫鱼,你们知道,尽是这类玩意儿。当然这些想象中的画面是各不相同的,这要根据他所看到的广告内容而定。可是不知为什么所有的画面上必定有醋栗。

“‘乡间生活自有它的乐趣,’他常常这样说,‘你可以坐在台上喝茶,水塘里有自家的小鸭子在戏水,鸟语花香,而且……而且醋栗成熟了。’”

“他绘制了自己田庄的草图,每一次图上都是同样的东西:一,主人的正房;二,仆人的下房;三,菜园;四,醋栗。他省吃俭用:经常半饥半饱,不多饮茶水,天知道他穿什么破烂,倒像叫花子,可是不断攒钱,存到银行里。他成了吝啬鬼!我看见他心里就难过,常常给他点钱,过节前也给他寄点,可是他连这个也存起来。

“几年过去,他被调到另一个省工作,当时已年过四十,但还在读报上的广告,还在攒钱。后来我听说他结婚了。出于同样的目的,即买一座有醋果的田庄,他娶了一个年老而难看的寡妇,他对她毫无感情,只因为她手里有几个臭钱。他俩一起生活他照样很吝啬,经常让她吃个半饱,把她的钱存进银行却写在自己名下。她原先的丈夫是邮政支局局长,她过惯了吃馅饼、喝果子露酒的生活,现在在第二个丈夫家里连黑面包皮也不多见。这种生活把地弄得憔悴不堪,三年不到干脆把灵魂交给了上帝。当然,我的弟弟从来没有想到过,她的死是由他的过错造成的。”

“妻子死后,”伊凡·伊凡内奇想了半分钟接着说,“我弟弟开始物色田庄。通过代售人,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得占地一百十二俄亩的旧庄,有主人的正房,有仆人的下房,有花园,但没有果园,没有醋栗,没有活水池塘和小鸭子。倒有一条河,但河水呈咖啡色,因为田庄一侧是砖瓦厂,另一侧是烧骨场。可是我的尼古拉·伊凡内奇毫不气馁,他立即订购了二十丛醋乘,动手栽下,过起地主的生活来了。

“去年我去看望他。我是下午到达的。天气很热。迎面来了一条毛色红褐的狗,肥得像一头猪。它想叫几声,可是又懒得张嘴。厨房里走出来一个厨娘,光着脚,胖得也像一头猪。她告诉我,老爷吃过饭正在休息。我走进屋里找弟弟,他坐在床上,膝头盖着被子。他苍老了,发胖了,皮肉松弛。他的脸频、鼻子和嘴唇都向前突出,眼看就要发出像猪那样的哼嘘声,钻进被窝里去了。

“‘哦,你在这儿过得怎么样?’我问他。

“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胆小怕事的可怜的小职员了,而是真正的地主老爷。他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过得很有滋味。他吃得很多,在澡堂里洗澡,已经跟村社和两个工厂都打过官司,遇到农民不叫他‘老爷’时他就大为恼火。他做好事,用苏打和蓖麻油给农民包治百病,每到他的命名日必定在村子里做感恩祈祷,之后摆出半桶白酒,他认为他应当这样做。尼古拉·伊凡内奇当初在税务局里甚至害怕持有个人的见解,现在呢,说的都是至理名言,而且用的是大臣的口气:‘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对平民百姓来说还为时尚早。’‘体罚一般来说是有害的,但在某种场合下又是有益的、不可替代的。'

“‘我了解老百姓,善于对付他们,’他说,‘老百姓也喜欢我。我只消动一动手指头,他们就会替我办好我想要办的所有事情。’

“这一切,他都是面带精明而善良的微笑说出来的。他不下二十遍反反复复地说∶‘我们这些贵族',‘我,作为一名贵族……'显然已经不记得我们的祖父是个庄稼汉,父亲当过兵。我们的姓本来有点古怪,现在依他看来却响亮,显贵,十分悦耳动听。

“傍晚,我们喝茶的时候,厨娘端来满满一盘醋栗,放在桌子上。这不是买来的,而是自家种的,自从栽下这种灌木以后,这还是头一回收摘果子。尼古拉·伊凡内奇眉开眼笑,足有一分钟默默地、泪汪汪地看着醋栗,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随后他把一枚果子放进嘴里,得意地瞧着我,那副神态就像一个小孩子终于得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

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不断地重复道∶“嘿,真好吃! 你也尝一尝!”“果子又硬又酸。”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尼古拉购到的田庄不尽如他的设想,但他“毫不气馁”,马上动手改变,“毫不气馁”一词表明哥哥被尼古拉执着于梦想的精神打动。

B.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故事情节,先后叙写了尼古拉梦想田庄、攒钱买田庄、生活在田庄的故事,这样安排使小说情节完整,脉络清晰。

C.小说和《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都是以身边人的视角讲述主人公的故事,这样既可增强小说的真实感,又可灵活地推进情节,转换场面。

D.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醋栗”象征着尼古拉一直渴求的田庄生活,而结尾说醋栗“又硬又酸”则暗示尼古拉得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幸福。

8.尼古拉在获得田庄前后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请分别加以概括。(6分)

9.契诃夫被列夫·托尔斯泰誉为“一流的幽默作家”,这篇小说就有强烈的幽默讽刺风格,请举例说明作品在手法运用上是如何体现这种风格的。(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愈生三岁而孤,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华阴令柳润有罪,前刺史劾奏之,后刺史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迁刑部侍郎。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呗,至为夷法,灼体肤,委珍贝,腾沓系路。愈闻恶之,乃上表。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患,安能及此? 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狂宴敢尔,固不可敏!”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既至潮,以表哀谢。命得表,欲复用之,持示宰相。皇甫镈素忌愈直,乃改袁州刺史。衰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禁其为隶。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嫂郑丧,为服期以报。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闳深。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润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B.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润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C.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润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D.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洞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宫市本指宫中市场,此处指中唐时宦官在民间市场以宫市名义贱价强买的弊政。

B.刺史是官名,起初为中央派往地方巡行郡县的监察官,后为州级最高行政长官。

C.卒,在中国古代指高官去世,其他表“死亡”的词语还有“崩”“薨““不禄”等。

D.礼部是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韩愈知恩图报,又能抚恤孤弱。他三岁丧父,由嫂郑氏抚养成人,后为嫂服丧报恩;凡亡故的内外亲友,如果无后,他就资助嫁其孤女,救助其家人。

B.韩愈忠言直谏,屡次触怒皇帝。他曾因上疏论事被贬阳山令,又因反对迎取佛骨而激怒皇帝,惊动朝廷内外,外戚权贵也说他的坏话,最终被贬潮州。

C.韩愈仁厚爱民,能解百姓疾苦。他任阳山令时,因爱民而受敬重;任袁州刺史时,替七百多沦为奴隶的当地人赎身,并与当地人立约,禁止抵押儿女为奴。

D.韩愈崇文重教,终成文章泰斗。他幼时好学,及长通晓典籍,后广授弟子,影响甚大;他推崇汉代文章,自成大家,其文博大精深,深受后世学者景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2)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庄南纵步游荒野,独岛寒烟轻惹惹。

傍山疏雨湿秋花,僻路浅泉浮败果。

樵人相见指惊麏②,牧童四散收嘶马。

一壶倾尽未能归,黄昏更望诸峰火。

【注】①韩偓:晚唐诗人,本诗写于唐末各种势力频繁相争之时。②麏;同“糜”,即獐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纵步”一词描绘出平日里闲适洒脱、陶醉于自然美景、在荒野中悠闲漫步的诗人形象。

B.颔联用疏雨、秋花、败果几个意象,营造出秋雨中凄冷萧瑟的氛围,增添了诗歌悲凉的色彩。

C.颈联中的“惊麏”“嘶马”意蕴丰富,既为眼前所见,又语带双关,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D.作品以“闲步”为线索,首句入题,然后描绘闲步所见景象,最后落笔于诗人自身,层次井然。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侧重从人们的主观感受侧面描写阿房宫错综复杂的建筑特点。

(2)《逍遥游》中庄子用以杯作舟、置焉则胶的例子,直接证明了“ , ”的道理。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两句,与杜甫《望岳》尾联在意蕴上大体相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 题。

作为来源于民间的艺术形式,相声对民众而言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始终和人民的思想感情、社会生活 ,反映了群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但相声远非会背几段贯口会讲几个笑话便能轻松驾取,“于嬉笑诙谐之处,包含绝大文章”,方能称得上精品。例如《窝头论》从百姓日常饮食中以骈文的形式夸张的手法生发出喜剧因素,令人解颐的同时也对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文学功力由衷感佩;《漫话燕京》以别解的方式从历史知识中提取出许多 的笑料,使人一笑之余又有所启迪;……反观当下,对于传统相声与相声传统缺乏足够的辨析能力, 地将规矩、行话等当作不可或缺的相声传统,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相声传统的深层认知,从而使相声作品少了些相声本应有的精气神。今天的从业者要对传统相声之精华多一些钻研与领悟,并将其运用到新相声的创演中;要始终保持与时代精神 ,向生活要笑声。这样才能实现新的历史时期相声的可持续发展。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休戚相关 言近旨远 一厢情愿 同频共振

B.息息相关 言近旨远 一意孤行 同声相应

C.休戚相关 耐人寻味 一意孤行 同声相应

D.息息相关 耐人寻味 一厢情愿 同频共振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窝头论》从百姓日常饮食中以骈文的形式夸张的手法生发出喜剧因素,令人解颐的同时也让人对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文学功力由衷感佩

B.《窝头论》以骈文的形式夸张的手法从百姓日常饮食中生发出喜剧因素,令人解颐的同时也由衷感佩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文学功力

C.《窝头论》以骈文的形式夸张的手法从百姓日常饮食中生发出喜剧因素,令人解颐的同时也让人由衷感佩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文学功力

D.《窝头论》从百姓日常饮食中以骈文的形式夸张的手法生发出喜剧因素,令人解颐的同时也对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文学功力由衷感佩

19.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B.对政治的敏感,对生活的敏感,对性格的敏感,……这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质。

C.“还没结婚吧?”“……”她飞红了脸,手扭在一起,更加忸怩起来。

D.在饥肠辘辘的旅途中,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也许不会有什么比它更亲切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地球上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荒野所剩无几,自然, ① ,而其中的可可西里不仅有藏羚羊,还有百禽千兽和各种各样的植被,堪称中国最伟大的荒野。横跨青海、西藏、新疆,总面积约25万平方千来的可可西里,在三亿年前还是一片海洋,之后的板块运动将海洋关闭,将众多的地体拼贴成陆地。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飞速相撞, ② 。与此同时,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脉、昆仑山脉等诸多的山脉、山峰也在其周边或中间隆升、崛起。于是青藏高原上峰岭纵横,盆地相间,一片极为广袤的荒野—— ③ 。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健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90个字。(5分)

2020年11月11日到15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行,中外科学家、经济学家等重量级嘉宾以及华为、博世、富士通等知名企业高层将发表演讲,生物医药、智慧医疗、在线教育、新零售等新产业发展成果以及5G+、智能经济等新业态将被展示。本届高交会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总展览面积超过14万平方米,有 3300 多家海内外展商、近万个项目参展,各项活动将超过140场。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振华中学将举办“中华名人与青春成长”征文比赛,高三(6)班为此进行了“热身”交流,李博同学介绍了自己了解的曾国藩;曾国藩的最高理想是“立德、立功、立言”,并以毕生的努力使之成为现实;他天资并不聪颖,考了七次才考中秀才,还是全县倒数第二名;他恪守“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对自己要求极严;他说穷能养志气,认为“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他身为朝廷大员,但每餐只有一个菜,绝不多设……李博的发言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假如你是高三(6)班的一名学生,听了李博同学的讲述,会有哪些感受和思考呢?请你选取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参加学校的征文比赛。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3分)D(A.偷换概念。“黑格尔认为黄河文明极具保守性”有误,根据第二段所引黑格尔的话语可知,他评论的是“平原流域的农业文明”,而非“黄河文明”。B.曲解文意。“受地理环境影响深”是人类早期文明的特点,并非“不足”。C.内容混淆。“用汤武革命的史实予以阐释”的是“解释革卦的《彖传》”,而非“革卦”本身。)

2.(3分)B(材料和观点不一致。文章引用黑格尔的论断,意在指出对黄河文明的认识误区主要源自黑格尔的影响,而非从反面论证“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3.(3分)A(推断不当。原文是说对“中国黄河文明”的历史实证研究,能发现其“古老基因中,持续活跃着求新求变的思想要素”,不能由此得出对于别的文明进行历史实证研究,也能“发现它所包含的求新求变的思想要素”。)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3分)D(内容混淆。专利法中不存在“惩罚性的赔偿制度”的是“日本和欧洲”而非“美国和韩国”。)

5.(3分)D(推论不当。“这无疑会给其他国家带来较大压力”于文无据。)

6.(6分)同:都提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重要性。(2分)

异:①材料一介绍了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材料二介绍了我国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4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3分)A(曲解文意。从第二段“你们知道,尽是这类玩意儿”以及小说中对弟弟形象的刻画可以看出,哥哥并不认同弟弟买田庄的梦想。)

8.(6分)之前:①贪财吝啬;冷酷无情;自私偏执;胆小怕事。

之后:①慵懒无聊;气满志骄/自命不凡/趾高气扬;虚伪做作。

(“之前”“之后”各3分,每方面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三点给3分。)

9.(6分)①比喻:如把尼古拉的狗、厨娘和他本人都比作猪,刻画了他们的可笑形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成为地主之后的尼古拉生活的慵懒无聊,极具讽刺性。②夸张:如反复描写尼古拉对有醋栗的田庄的执念,夸大他为买到田庄而不顾一切存钱的行为,夸大他成为地主后的肥胖骄横等,达到了幽默讽刺效果。③细节描写:如尼古拉把妻子的钱存进银行却写在自己名下的细节,突出了他的吝啬自私;尼古拉用苏打和蓖麻油给农民包治百病、摆出半桶白酒的细节,突出了他的伪善做作;尼古拉心满意足吃醋栗的细节,表现了他对平庸生活的满足。这些细节描写的运用,使人物可笑可悲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在幽默诙谐中传达出强烈的批判性。④对比:通过对尼古拉在得到田庄前后待人接物不同态度的对比,突显了他的愚蠢可笑,幽默中有冷峻的思考,直讽社会现实。⑤侧面烘托:写尼古拉的狗又胖又懒,厨娘邋遢肥胖,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尼古拉慵懒和满足于平庸生活的形象,极具讽刺性。⑥反语:如“他做好事,用苏打和蓖麻油给农民包治百病”,正话反说,突出了他的伪善做作,极具讽刺性。(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3分)C(正确标点为: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11.(3分)C(“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而非只指“高官去世”。)

12.(3分)B(曲解文意。原文为“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意思是外戚权贵也为韩愈说情,才使韩愈免于死罪,被贬为潮州刺史。)

13.(10分)1治他罪确实是应该的,然而如果不是心怀最大的忠诚,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希望圣上稍微宽容他,借此招来敢于直言进谏的人(答“使人们敢于进谏”也可)。

[5分;“罪”(惩处,治罪,判罪)、“安”(怎么)、“宽假”(宽容,宽恕)三处各1分,大意2分。]

2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曲意附和他人。与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成全后辈读书人,使他们常常能够成名。

[5分;“诡随”(妄随他人,曲意附和,假意迎合)、“少”(稍微,一点儿)、“后进”(后辈)三处各1分,大意2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A(形象理解有误,应是“平日里抑郁烦闷、纵步于荒野、欲在自然中排遣苦闷的诗人形象”。)

15.(6分)诗人饮完一壶酒,仍无意归家;黄昏时分又远望诸峰,看是否有烽火燃起。(2分)表现了诗人内心无法排遣的苦闷(2分),对时局的忧虑(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D(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言近旨远: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一厢情愿:指只管自己一方同意,而不管对方是否同意;也泛指完全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客观条件是否允许。一意孤行: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同频共振:同样频率的东西会共振、共鸣或走到一起,往往指思想、意识、言论、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共鸣或协同。同声相应:同类性质的事物互相感应,形容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18.(3分)C(A项语序错误,“从百姓日常饮食中”应该放在“手法”之后。B项搭配不当,句子主语“《窝头论》”和后面的谓语“由衷感佩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文学功力”不搭配。D项一是语序错误,“从百姓日常饮食中”应该放在“手法”之后;二是搭配不当,句子主语“《窝头论》”和后面的谓语“对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文学功力由衷感佩”不搭配)

19.(3分)B(表列举的省略,与材料中省略号用法相同。A.表说话时断断续续;C.表对话中的沉默不语;D.表语意未尽。)

20.(6分)中国的荒野更是寥寥青藏高原开始剧烈抬升可可西里诞生了

21.(5分)示例:2020年11月11日到15日,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二十二届高交会在深圳举行,诸多重量级嘉宾与企业高层将参会演讲,众多新产业发展成果及新业态将被展示,海内外参展项目近万。(少一点扣1分,扣完5分为止。)

22.参照202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1)曾国藩的最高理想是“立德、立功、立言”,并以毕生的努力使之成为现实:树立远大理想;不懈努力,实现理想。

(2)他天资并不聪颖,考了七次才考中秀才,还是全县倒数第二名:勤能补拙;锲而不舍。

(3)他恪守“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对自己要求极严:敬畏;自律。

(4)他说穷能养志气,认为“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艰苦生活能磨砺人生。

(5)他身为朝廷大员,但每餐只有一个菜,绝不多设:节俭,不追求物质享受。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韩愈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嫂子郑氏抚育他长大。韩愈从小自己就知道努力读书,每天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能够完全贯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韩愈考中了进士。调任四门博士,升任监察御史。上书极力抨击宫市的弊端,德宗皇帝很生气,贬他做阳山令。他关爱百姓,百姓生了孩子很多都用韩愈的姓做名字。华阴令柳涧有罪,前任刺史上奏弹劾他,后任刺史审查他的案子,柳涧被贬为房州司马。韩愈路过华州,认为刺史暗中互相勾结,上疏请求惩治他们。御史复核后,查出柳涧有贪赃罪,再次把他贬为封溪尉。韩愈因此受牵连重新担任国子博士。他才学杰出却屡遭贬黜,官位又被降低,于是作《进学解》来自我宽解。后升任刑部侍郎。宪宗派遣使者前往凤翔迎接佛骨到宫中,过了三天,才送回佛寺。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诵经,甚至采用夷人之法,烧灼身体,施舍奇珍异宝,纷至沓来,人流不断。韩愈听说后很厌恶,于是上表进谏。皇帝大怒,拿着它给宰相看,准备处以死刑。裴度、崔群说:“治他罪确实是应该的,然而如果不是心怀最大的忠诚,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希望圣上稍微宽容他,借此招来敢于直言进谏的人(使人们敢于进谏)。”皇帝说:“竟敢这样狂妄,决不能赦免!”这时候朝里朝外的人们惊骇恐惧,即使是外戚权贵也为韩愈说情,于是贬他为潮州刺史。韩愈到潮州后,上表哀痛地谢罪。皇帝接到奏表,打算重新任用他,拿着奏章给宰相看。皇甫镈向来忌恨韩愈直率,于是朝廷改任韩愈为袁州刺史。袁州人为了借钱将儿女抵押给人作奴隶,过期无力赎回,儿女就归债主所有。韩愈到任后,计算出全部费用赎回已经归债主所有的人,把七百多人还给他们的父母。他趁机与当地人立约,禁止抵押儿女为奴隶。长庆四年韩愈去世,享年五十七岁,朝廷追赠礼部尚书的头衔,赐谥号文。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曲意附和他人。与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成全后辈读书人,使他们常常能够成名。凡受过韩愈指教的人,都称“韩门弟子”。凡是亡故的内外亲友,如果无后,韩愈就资助嫁其孤女,救助其家人。嫂子郑氏去世,韩愈为她服丧一年报答恩情。韩愈常常说自从汉代司马相如、太史公司马迁、刘向、扬雄之后,杰出的文章作者不是每代都有,因此他深入探究文章的根源,取得了卓越的建树,成就一家之言。他的《原道》《师说》等数十篇文章,都博大精深。自韩愈死后,他的言论广为流传,致力于学问的人们像仰望泰山、北斗一样景仰他。

文言文一直都是的难点及重点,怎么解决这个难点呢?为同学们准备了2016全国语文试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汇编,整理如下,一定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二)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王蓝田①性急,尝食鸡子②,以筯③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④口中,啮⑤破即吐之。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⑥。文度曰:“故应让杜、许⑦。”蓝田云:“你谓我堪⑧此否?”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

  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⑨不如我。”

  【注】①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后文的“文度”为其子。②鸡子:鸡蛋。③筯(zhù):筷子。④内:通“纳”。⑤啮(niè):咬。⑥事行便拜:授官的诏书一下达就立即接受。⑦故,或许。杜、许,不译何人,应为当时有名望的两人。⑧堪:能够胜任。⑨定:到底。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复于地取内/口中 B.啮破/即吐之 C.谢无奕/性粗强 D.事行/便拜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

  (2)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11.结合三则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二)8.【答案】A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瞋(同“嗔”,发怒意思) (2)数(诘责,数落) (3)阙(缺少)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答案】鸡蛋在地上不停地旋转,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成功。(2)【答案】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11.【答案】王蓝田性格急躁,但懂得忍让(宽容别人),为人坦率。

  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拿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木屐踩,又没有踩到。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谢无奕性情粗暴固执。因为一件事彼此不合,亲自前去数落蓝田侯王述,肆意攻击谩骂。王述表情严肃地转身对着墙,不敢动。过了半天,谢无奕已经走了很久,他才回过头问身旁的小官吏说:“走了没有?”小官吏回答说:“已经走了。”然后才转过身又坐回原处。当时的人赞赏他虽然性情急躁,可是能宽容别人。

  王述升任尚书令时,诏命下达了就去受职。他儿子王文度说:“本来应该让给杜许。”王述说:“你认为我能否胜任这个职务?”文度说:“怎么不胜任!不过能谦让一下总是好事,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

  王述感慨地说:“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1题。(15分)

  邵民瞻①为东坡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③,东坡倾囊④仅能偿⑤之。卜⑥吉日入新第⑦,既得日⑧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东坡徒倚⑨听之,曰:“异哉,何其⑩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 11 ,见东坡,泣自若 12 。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 13 ,遂举以售诸 14 人。吾今日迁徒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 15 宁 16 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东坡亦为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东坡因再三慰抚,徐 17 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 18 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 19 ,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 20 迎母还旧第,竟不索 21 其直 22 。

  【注释】①邵民瞻:人名。②东坡:苏轼的号。③五百缗:五百贯钱。④倾囊:尽出其所有。⑤偿:偿还。⑥卜:选择。⑦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⑧得日:过了几天。⑨徙倚:走过去斜带着。⑩何其:多么。11 老妪:老妇。 12 自若:依然如故。 13 不肖:不成材。 14 诸:相当于“之于”。 15 诀别:分别。 16 宁:难道。 17 徐:慢慢地。 18 售:这里是“买”的意思。 19 券:契据。 20 翌日:次日。 21 索:求取。 22直:通“值”,价钱。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闻妇人哭声极哀 闻:

  (2)东坡亦为怆然 怆然:

  (3)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 即:_ _______

  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2分)

  吾今日迁徒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

  (2)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

  10.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叙写的故事。(3分)

  11.从“夜与邵步月”这句话,你会联想到《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哪个情境?(2分)

  二、(15分)7.(4 分〉(1)听到(听见)(2)悲伤(忧伤)的样子(3)立即(马上)(4竟然)(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8.(2分)吾今日迁徒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标对两处或三处均给1分,标对四处给2分)9. (4 分)(1)东坡询问老妇为什么忍痛到这种地步。(2)就是东坡用五百贯钱所买到的住宅。(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10.(3分)苏东坡无偿退还老妇宅第。(答出“东坡还宅”也给3分,意思对即可)11.(2分)示例一:东坡与张怀民月下在庭院中一起散步。示例二:相与步于中庭。示例三:夜与怀民步月。(意思对即可)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1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5分)

  (1)豁然开朗 豁然: (2)阡陌交通 交通:

  (3)悉如外人 悉: (4)泉香而酒冽 洌:

  (5)杂然而前陈者 陈: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16.《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2分)

  17.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4分)

  [三](15分)14.(5分)(1)开阔敞亮的样子(2)交错相通(3)完全,都(4)清澈(5)摆开,撰放,陈列(共5分。每小题1分)15.(4分)(1)土地平坦空阔,房屋整整齐齐。(2)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16.(2分)①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②桃花源中的景象。(共2分。每点1分)17.(4分)《桃花源记》:生活和平安宁,百姓怡然自乐。《醉翁亭记》:太平祥和,与民同乐。(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16·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卷】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其中第10-12小题,每题2分,第13小题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影布石上(发布) B.以其境过清(凄清)

  C.往来而不绝者(断绝)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

  11.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醉翁亭记》)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D.何陋之有(《陋室铭》)

  12.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二段正面写水,侧面写鱼;写的是鱼,见的是水。

  B.【乙】文第一段先写滁人之游,再写太守与众的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的醉态。

  C.【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官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境。

  D.【甲】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乙】文则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议论。

  第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 【甲】【乙】两段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分)

  (2)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3分)

  10. A(布:映照)11. C(“之”代词)12. A(甲文第二段应为“正面写鱼,侧面写水”)13. (1)(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跟游人逗乐。(“往来”“翕忽”“乐”翻译各1分)(2)(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举行宴会。(每个短语翻译个1分)

【2016·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卷】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分)

  颜渊、季路侍②。子曰:“盍③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④,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⑤。”颜渊曰:“愿无伐⑥善,无施⑦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①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治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知。②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侍:古代后辈陪从在尊长者之旁叫做侍。③盍:何不。④裘:轻暖的皮袄。⑤憾:遗憾。⑥伐:夸耀。⑦施:表白。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盍各言尔志(助词,无义) B.衣轻裘(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C.敝之而无憾(弄坏,使……破旧) D.无施劳(功劳)

  【答案】A【解析】在“盍各言尔志”中“尔”是代词“你”的意思

  1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愿闻子之志

  C.策之不以其道 D.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

  【答案】B【解析】A、B、C三项中“之”都是代词“它”的意思,而B项中“之”表助词“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8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2、请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答案】使老者安详晚年,使朋友信任自己,让年轻的子弟们怀念我。

  13、“言为心声”,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请结合文中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2分)

  【答案】孔子:仁义 子路:重情义 颜渊:谦虚忠厚

【2016·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卷】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0.A   )

  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 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

  C.与余舟一芥(小草)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11.C   )

  A.相与步于中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其门人甚众(《劳山道士》)

  1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2.D   )

  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6分)

  13.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4.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2分)

  13.⑴庭院地面如积水一般清澈透明,(那)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⑵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

  14.苏轼的一个“闲”字,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乐观豁达的感情,都包含其中,意味深长;而张岱的“痴”表现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充分彰显了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二)《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

  【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虽有名马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食不饱,力不足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C.策之不以其道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语段(一)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19.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3分)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 ;语段(二)用② 的论证方法,强调③ 。

  17. 千里马吃一顿(次)有时(或许)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一食”1分食马者”的“食”1分,大意1分。共3分)18.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不平)之情。(意思对即可。2分)19.①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②道理论证(引用论证)③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贤纳士 (意思对即可。一空1分,共3分)

【2016·黑龙江省哈尔滨卷】

  (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8-10题(8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0.(2分)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專助》,回答》8-10题 (8分)8. (2分(l)郭:外城 (2)去:离开

  9. (4分)(1)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2)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10. (2分)人和

【2016·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卷】

  (一)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11-15题。(共11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一处)。(1分)

  13.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众服为确论。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2分)

  1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2分)

  (一)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11-15 题。(共11分)

  11. (1) 阅:经过,过了 (2) 竟:终于,到底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

  12. 山门/圮于河 评分说明:(1分)

  13. (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亊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评分说明:(4分)毎小题2分,重点词语“尔辈”“物理”漏译或错译扣1分。

  14.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悚讶的结局,而且从悟出了天下事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评分说明:(2分)主要内容1分,道理1分,言之成理即可。

  15. 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則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

  评分说明:(2分)笫一问1分,笫二问1分,意思对即可。

【2016·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卷】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巨。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n):丰收。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2分)

  13.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___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

  11. (1〉间进:供然进谏.(2)夙夜:早瞍,这里是从早到晚的意思。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12. (1)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人。(2)帝王能做到淸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评分标准:(4分)毎小题2分,要求翻译准确,语言流畅。

  13. 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评分标准:(2分)毎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敷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本文作者是东晋诗人____(人名)。(1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描绘的桃林美景有何作用?(2分)

  13.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2分)

  14.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3分)

  【甲】(10分)10.陶渊明(1分)(1)整齐的样子 (2)沿、顺着(共2分,每小题1分)

  12. 围绕“渲染神秘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桃源美好作铺塾”回答出两点即可。(共 2分,毎点1分)13.围绕“见到渔人大吃一惊;自从秦朝就隐居在此;不知外机朝代更竹;对渔人所描述的 外界情况感叹、惋惜”回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每点1分,用原文语句回答亦可)14. 围绕“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优美富饶的自然环境;幸福快乐的人民生活;淳朴的社会风尚;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回答出三点即可。 (共 3分,每点1分)

【2016·吉林省长春卷】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 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1分)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2)前人之述备矣( )

  11. 本文第二段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描写了“岳阳楼之大观”,请找出相应语句并准确地

  抄录下来。(2分)

  12. 文章三、四两段文字都是先写景,后写迁客骚人触景而生的情。作者写迁客骚人悲

  喜之情的目的是什么?(2分)

  13. 《岳阳楼记》千古传唱,主要源于文中闪耀的思想光芒。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

  对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

  贬狄道典史①。其地杂番②,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

  鬻③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④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⑤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

  【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③鬻[yù]:卖。

  ④仰:依赖、依靠。⑤我曹:我们。

  1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1)心好之( )(2)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 )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

  16.“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可见杨继盛在番民心中很有威望。请写出番民“信爱”杨继盛的原因。(2分)

  9.宋或北宋 范仲淹10. (1)特指官吏降职,外调(2)完全(3)迫近(4)日光11.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2.与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对比。或突出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3.围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民忧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答即可。14. (1)爱好、喜欢(2)选拔、挑选

  15.于是告诉了哥哥,请求自己也能够跟着私塾老师一起学习。16.兴办教育,聘请塾师,教化子弟,资助学生。

【2016·辽宁省沈阳卷】

  (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4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①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②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③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④,此子房⑤教之也。当淮阴⑥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选自《留侯论》,有删节)

  【注释】①挟持:内心怀有。②项籍:即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弊。⑤子房:即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主要谋士。⑥淮阴:指韩信。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必有过人之节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B.匹夫见辱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

  C.而其志甚远也     亲贤臣,远小人 (《出师表》)

  D.而轻用其锋       既出,得其船 (《桃花源记》)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卒然临之而不惊

  (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由 此 观 之 犹 有 刚 强 不 能 忍 之 气 非 子 房 其 谁 全 之

  10.【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     ;【乙】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     。(4分)

  (二)7.D 8.(1)突然面对意外而不慌乱。(2)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9.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10.【甲】逆境(磨难、困境亦可)【乙】忍耐

【2016·辽宁省丹东卷】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0-22题。(共10分)

  【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逸)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精骑集》序(节选)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②,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③,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然有勤劳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④为若干卷。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善:认为……是对的。⑧勒:编辑。

  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3)然负此自放( ) (4)故虽有勤苦之劳( )

  21.请将选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2)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2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2分)

  (1)【甲】文中宋濂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无师的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一困难的?

  (2)【乙】文中秦观在治学的道路上遇到了善忘的问题,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文言文(共10分)20. (1)跑。 (2)询问。⑶但是,可是。 ⑷劳累。(每词1分,共4分)21. ⑴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2分〉⑵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2分)22.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每问1分,共2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