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职高考准考证打印没有隔离考场吗?

破案1101起查缴财物6.9亿元!江苏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战果显著

破案1101起查缴财物6.9亿元!江苏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战果显著

2022年施行的3+3高考改革方案,政策主要包括文理不分科。2022年施行的3+3高考改革方案,政策包括文理不分科,统一高考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三门,高中高中学、/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中任选3门。

高考资格评定要以学籍为主,淡化户籍,避免户籍制度“画地为牢”。

高考改革新方案2021高考是什么政策

从2021年起,新高考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简称选考科目)。3门选考科目分为1门首选科目(物理、历史科目中2选1)和2门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4选2),即“3+1+2”模式。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每门15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首选科目满分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2门再选科目,以等级赋分转换后的等级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扩展资料改革后,高校按物理和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计划、分开投档、分开录取,选择物理或历史的学生在各自序列中排序,成绩具有可比性,所以首选科目直接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而对于再选科目,由于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再选科目组合很可能不同,不同科目试题难度不同,其原始成绩不具有可比性,从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角度出发,参照有关改革试点经验,将再选科目以等级赋分转换后的等级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新高考方案的解读 新高考是什么意思


一.新高考方案的解读和对策 新高考方案的解读和对策:外语考试的计分规则发生改变,每位考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取最好一次成绩纳入总成绩;考试时间发生变化,由每年六月的固定统考调整为两次进行,其中三门统考学科语数外依旧固定在每年六月进行统考。
二.新高考方案解读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总体目标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科学选拔各类人才 维护社会公平出发 2014年启动试点 2017年全面推进 2020年基本建立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
(二)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四)改革监督管理机制
(五)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1.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3.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 4.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

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 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1.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

2.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 3.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 4.改进录取方式。

5.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 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1.改革考试科目设置。 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

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2.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3.开展改革试点。 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要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

2023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为“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详细内容如下。2023最新高考政策有什么变化以前高考将普通高中生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两类,数学试题也是文科理科不同。

和现行方案相比,新方案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选择性科目由学生根据高校选科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以及中学的办学条件和特色,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门,即“3+1+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及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考试成绩当年有效。新高考3+1+2选哪三科最吃香
1.物+化+政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超过96%;第二,对未来发展有帮助,政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
2.物+化+地这个组合是一个比较偏理科的组合,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均超过了96%,学习时记忆背诵的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密。


3.生+地+史该组合的可选专业覆盖率为75.3%,尽管可选择的专业比较少,但是对于理科思维较差的同学来说,这个组合学习压力较小,且在赋分中占据优势,竞争力很大,是偏文科同学的绝佳选择。

2021高考新规有哪些?

2021高考新规有加分最高不超过20分、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优化校考内容和形式、部分领域扩大招生规模、贫困县脱贫后仍享专项计划、严查以设置奖金方式抢生源、高考分数不提供给中学、填报发挥中学主渠道作用、高校中学要加强衔接、设置必要的隔离考场。

加分:最高不超过20分

规定明确表示,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有以上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此外,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分值不得超过10分。

命题: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

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各地要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参与命题和考务工作的激励机制,提升国家教育考试队伍能力和水平。

强基计划:优化校考内容和形式

今年,各试点高校仍深入实施强基计划。教育部要求,各试点高校完善招生程序和办法,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要优化高校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充分运用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考查思想品德、专业兴趣、科研志向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着力选拔“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加强与中学的衔接沟通,帮助学生了解强基计划专业的优势、培养模式和发展前景,引导适合的学生报考;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设置多学科交叉培养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

高职:部分领域扩大招生规模

各地各校要将分类考试招生作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统筹安排高职分类招考计划,重点向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倾斜;逐步取消中职本科贯通招生,适当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中高职贯通招生规模。

名额:贫困县脱贫后仍享专项计划

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核定的本科招生计划,不得随意更改招生计划;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学校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继续将招生计划增量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倾斜。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严格控制属地招生计划比例,合理确定分省招生名额。

招生:严查以设置奖金方式抢生源

教育部要求,要全面加强规范管理,严肃招生工作纪律。

要加强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型招考管理,严格相关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审核查验,严格高校专业考试组织,严格考评人员管理,严格考生文化和专业考试成绩要求。加强高校招生录取批次管理,不得随意将普通批次招生专业安排至本科提前批次招生。各地要开展招生秩序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规宣传、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违规承诺录取等行为。

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因疏于管理,造成考场秩序混乱、作弊情况严重、招生违规严重的,要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并追责问责;对违规承诺争抢生源的高校和工作人员,要追究相关责任。

成绩:高考分数不提供给中学

除教育部规定的特定事项外,只能将考生的高考成绩信息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此外,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严禁各地政府、学校、培训机构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

志愿:填报发挥中学主渠道作用

加强志愿填报指导。各地各校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的政策解读、参考信息和咨询指导。要充分发挥中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高三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政策培训,增强志愿填报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加强志愿填报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对虚假宣传、违规开展志愿填报指导的经营机构进行严肃查处。

改革:高校中学要加强衔接

教育部要求,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要全力做好新高考落地的各项工作,精心制定命题、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要进一步总结完善试点经验,不断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高校要加强与中学人才培养衔接,进一步优化选考科目要求,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向社会公布,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

防疫:设置必要的隔离考场

教育部要求,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考组织工作机制。结合疫情防控实际,进一步细化组考防疫工作方案,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强化命题制卷、考点考场、评卷等场所防疫举措,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好考生和考务人员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按要求为每个考点配备防疫副主考,设置必要的隔离考场、隔离设施,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认真落实入场体温检测、考场全面消毒、通风、保持间距等措施。

高考改革有哪两种新方案?


1.教育部要进行高考科目的改革,总体方向是最早从2017年高考起,文理不分科,英语科目不再进行高考统考,而在平时进行考试,一年两考或多考,取成绩最好的一次提供给高校作为录取的参考依据。  
2.少量省份可能会从2016年起进行改革的试点,会进行高考科目的分值调整,英语科目可能会调整到100--120分(例如北京市2016年高考英语可能100分),其它科目相应增加高考分数。

山东省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考生应怎么报志愿


1.2017年的最新改革方案

强烈建议考生关注山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这个是最权威的发布网站。

高考方案微调的消息发布后,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表示有些地方实在看不太懂。记者昨天从江苏省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原来,此次出台的微调意见还只是粗线条的,还有更为详细的操作细则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并争取在年后尽快出台。

  指着附加分计入总分这一项调整,他提出自己的疑问,“2008年,江苏高考划线是对考生有多重标准,既有特征分,同时还对选测科目等级有要求。而今年的总分是480分,到时划定省控线怎么划呢?是不是就只按高考三门统考成绩来划,而考生的选测科目等级就完全不考虑了呢?”  疑问二 “有特长”的考生指哪些?  对必测科目达4C1合格的基础上,高校可对有特长的考生录取。这项政策中,不少人表示对“有特长”三个字看不懂,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含义。  “是不是指包括自主招生在内的各项特殊类型的招生?”昨天,南京一位高校招生负责人猜测,有一种可能就是指高校的自主招生、保送生、艺术特长生等特殊招生,往年是省里要求考生选测2B以上,但从今年起可能就取消这个“门槛了”。

还有一个可能性是不是针对“高分低等级”或“低分高等级”的考生呢?  疑问三 同分考生选测高有优势吗?  高考总分480分,同分的考生肯定很多,那么选测科目等级更高的考生在录取上是否有一定的优势呢?一位中学老师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因为现在取消了2B上公办本科院校的门槛,很多考生都觉得选测科目并没有那么重要了。可是他始终觉得,选测等级高,在同分考生中应该还是有些优势的。但是从这次出台的政策中,看不到这样的说明。

  回应 配套细则正在制定  “这次公布的微调意见只是大方向上的粗线条调整。”昨天,江苏省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透露,有很多操作层面上的细则目前还在抓紧制定中。比方说,家长和考生十分关注的如何划定省控线、如何录取,同分考生如何录取等众多问题。

细则一旦制定完毕就会向社会公布,尤其是一些和考生有关的部分争取在年后尽早出炉。  对“对必测科目达4C1合格的基础上,高校可对有特长的考生录取”这项调整,这位负责人表示,这项政策也会有更为详细的说明。  此外,之前传出的“专
一.专二分开录取”的消息,也并没有出现在这次的微调方案中。

这位负责人解释,这也属于操作层面,届时也会公布。

高考改革新方案2020

你好,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1.2020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对书呆子之类的考生,是不好的消息,
2.对于普通高考考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能够减轻考生的学习负担;
3.新高考对那些部分偏科(非语数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4.具体请关注全国阳光教育公益活动办公室举办的《高考改革新政讲座》,会上有详细解答。

2019年高考有什么改革方案


1.目前,按照教育部安排,高考改革只在上海市和浙江省进行试点,其它省份及地区还没有开始高考改革。


2.目前网上关于高考改革的谣言很多,大家一定要注意鉴别消息来源,不要被谣言误导。

按照教育部安排,其它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今年上报教育部审批,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最早也要在2017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行。2017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不会实行高考改革新方案。

江苏新高考方案正在酝酿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语文、数学以及文理"小综合",而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计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将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9高职高考准考证打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