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东师公费师范生就业分配福建省就业什么样

新学期就要来了,报名在即,团团提醒大家:咱们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各学段具体都有哪些资助政策?团团带大家一起了解↓↓↓

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原则,各地因地制宜确定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1. 政府资助。对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特别是建档立卡家庭儿童、低保家庭儿童、特困救助供养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进行资助。

2. 幼儿园资助。幼儿园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减免收费、提供特殊困难补助等。

3. 社会资助。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捐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实施“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

1. 免学杂费。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

2. 免费教科书。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正版学生字典。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补助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其中,寄宿生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250元;非寄宿生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5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625元。

4. 营养改善计划。为国家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800元。地方因地制宜实施营养餐地方试点。

普通高中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以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和学校、社会资助为补充。

1. 国家助学金。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2. 免学杂费。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学杂费。对在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的民办普通高中就读的符合免学杂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公办普通高中免学杂费标准予以补助。

3. 地方政府资助。部分地区出台地方性奖学金、助学金、专项免费等政策。

4. 学校资助。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减免学费、设立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支出。

5. 社会资助。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面向普通高中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学校和社会资助等为补充。

1. 国家奖学金。国家对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二年级(含)以上学生中学习成绩优异、技能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每年奖励2万名学生,奖学金标准每生每年6000元。

2. 国家助学金。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国家助学金范围。

3. 免学费。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族地区学校就读学生和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其他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免除学费。

4. 地方政府资助。在落实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的基础上,部分地区出台地方性奖学金、助学金、免学费等政策。

5. 学校资助。中等职业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校内奖助学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等。

6. 社会资助。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

本专科生教育阶段资助政策

“奖贷助勤补免+绿色通道”等多元混合资助。

1. 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生,每年奖励6万名,每生每年8000元,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2. 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每生每年5000元。

3. 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预科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

4. 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承担,贷款年限及利率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国家助学贷款分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咨询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向高校学生资助部门咨询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等学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金额,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下同)两者金额较高者执行;复学或新生入学后学费减免金额,按高等学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

6. 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对中央高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地方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由各地参照中央政策制定执行。

师范生公费教育。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不用缴纳学费、住宿费,还可获得生活费补助。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两年内,可按规定转入师范专业,高校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部分省份高校也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报考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可向相关院校进行咨询。

8. 新生入学资助项目。中西部生源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申请入学资助项目,解决入学报到的交通费和入学后短期生活费。就读本省院校的新生每人500元,就读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学生可向当地县级教育部门咨询办理。

中西部地区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9. 勤工助学。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高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等。

10. 绿色通道。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期间,通过高校开设的“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11. 校内资助。学校设立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校内无息借款、学费减免等,利用事业收入资金以及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资金实施校内资助。

研究生教育阶段资助政策

全面享受本专科生政策,奖助学金标准更高。

1. 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研究生。其中,硕士生3.5万名,每生每年2万元;博士生1万名,每生每年3万元。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2. 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具体标准和评定办法由各高校确定,标准不超过同阶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标准的60%。

3. 国家助学金。资助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中央高校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5000元;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确定,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3000元。

4. “三助”岗位津贴。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

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条件、程序等有关规定,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

点亮“在看”,值得收藏!

新学期就要来了,报名在即,小编提醒大家:咱们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各学段具体都有哪些资助政策?一起接着往下看↓↓↓

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原则,各地因地制宜确定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1. 政府资助。对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特别是建档立卡家庭儿童、低保家庭儿童、特困救助供养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进行资助。

2. 幼儿园资助。幼儿园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减免收费、提供特殊困难补助等。

3. 社会资助。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捐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实施“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

1. 免学杂费。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

2. 免费教科书。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正版学生字典。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补助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其中,寄宿生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250元;非寄宿生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5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625元。

4. 营养改善计划。为国家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800元。地方因地制宜实施营养餐地方试点。

普通高中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以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和学校、社会资助为补充。

1. 国家助学金。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2. 免学杂费。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学杂费。对在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的民办普通高中就读的符合免学杂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公办普通高中免学杂费标准予以补助。

3. 地方政府资助。部分地区出台地方性奖学金、助学金、专项免费等政策。

4. 学校资助。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减免学费、设立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支出。

5. 社会资助。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面向普通高中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学校和社会资助等为补充。

1. 国家奖学金。国家对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二年级(含)以上学生中学习成绩优异、技能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每年奖励2万名学生,奖学金标准每生每年6000元。

2. 国家助学金。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国家助学金范围。

3. 免学费。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族地区学校就读学生和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其他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免除学费。

4. 地方政府资助。在落实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的基础上,部分地区出台地方性奖学金、助学金、免学费等政策。

5. 学校资助。中等职业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校内奖助学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等。

6. 社会资助。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

本专科生教育阶段资助政策

“奖贷助勤补免+绿色通道”等多元混合资助。

1. 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生,每年奖励6万名,每生每年8000元,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2. 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每生每年5000元。

3. 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预科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

4. 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承担,贷款年限及利率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国家助学贷款分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咨询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向高校学生资助部门咨询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等学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金额,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下同)两者金额较高者执行;复学或新生入学后学费减免金额,按高等学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

6. 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对中央高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地方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由各地参照中央政策制定执行。

师范生公费教育。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不用缴纳学费、住宿费,还可获得生活费补助。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两年内,可按规定转入师范专业,高校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部分省份高校也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报考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可向相关院校进行咨询。

8. 新生入学资助项目。中西部生源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申请入学资助项目,解决入学报到的交通费和入学后短期生活费。就读本省院校的新生每人500元,就读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学生可向当地县级教育部门咨询办理。

中西部地区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9. 勤工助学。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高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等。

10. 绿色通道。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期间,通过高校开设的“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11. 校内资助。学校设立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校内无息借款、学费减免等,利用事业收入资金以及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资金实施校内资助。

研究生教育阶段资助政策

全面享受本专科生政策,奖助学金标准更高。

1. 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研究生。其中,硕士生3.5万名,每生每年2万元;博士生1万名,每生每年3万元。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2. 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具体标准和评定办法由各高校确定,标准不超过同阶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标准的60%。

3. 国家助学金。资助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中央高校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5000元;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确定,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3000元。

4. “三助”岗位津贴。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

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条件、程序等有关规定,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

本文来源:共青团中央、中国学生资助(ID:jybzzzx)、微言教育(ID:jybxwb)

中国乡村之声转载编辑:李沛//责编:杨滢//监制:汪群均

我是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教育记者徐玉芹,山东高考生家长口中的“老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每年的教师节都能激发出新一轮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热情,对高考生及其家长也不例外。

那么,想当老师有哪些途径?

今后想当老师,竞争是否更激烈?

今天就来给大家做个专题解读:

山东近三年补充中小学教师13.5万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教师总数已达到1792.97万人,比上年增加60.94万人,增长3.52%。今年以来,全国共有191万人次通过认定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较去年全年增长28.7%。

山东省教育厅9月9日发布的一份公开数据显示,山东近年来师资配置不断优化,近三年补充中小学教师13.5万人。招收培养公费师范生2.7万名,新增2所专科层次幼儿师范学校。

不仅师资数量得到补充,教师的培养培训质量也有所提高。建立了中小学校长培养北京基地。建成100个齐鲁名师名校长领航工作室、43个特级教师工作坊、200个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300个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培育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757人。

两组数据显示,国家对教师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山东乃至全国的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数据背后也不难看出,随着师资力量的持续有效补充,教师缺口逐渐缩小(你就看这几年公费师范生培养了多少就明白了)。总而言之,今后想进入教师行业,竞争将愈发激烈。

想当老师,首推公费师范生

对山东考生而言,眼下想当老师,最便捷的通道,莫过于公费师范生。其中包括部属高校公费师范生、省属高校公费师范生。地方高校委培师范生尽管没有“两免一补”,但毕业后到定向就业市当老师可享受有编有岗待遇,也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部属高校公费师范生由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类大学承担,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

2021年除北京师范大学之外,其余5所均在山东投放了公费师范生计划,总数为329人,其中,东北师范大学58人;华东师范大学27人;华中师范大学73人;西南大学106人;陕西师范大学65人。

已经公开的数据显示,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在山东公费师范生录取最低分为631分;陕西师范大学596分。

部属高校公费师范生本科就读期间享受“两免一补”,即由中央财政承担其在校期间学费、住宿费并给予生活费补助。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并承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6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公费师范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至少1年。国家鼓励公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山东省属高校师范生公费教育旨在培养志愿服务乡村教育、奉献乡村教育的优秀青年教师,重点培养一专多能的初中短缺学科教师、学有专长并胜任多学科教学的小学全科教师、擅长保教的幼儿教师。本科在读期间同样享受“两免一补”,由省财政承担。毕业后到定向就业市农村学校协议服务满6年。

承担培养任务的高校有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青岛大学、鲁东大学、临沂大学、齐鲁师范学院、山东女子学院、潍坊学院、泰山学院、滨州学院、枣庄学院、菏泽学院、济宁学院、德州学院等17所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学校。

招收专业涵盖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小学教育、学前教育、音乐学、体育教育、美术学等师范类专业。

山东全省2021年公费师范生,总招生计划5000人。

山东公费师范生培养试点以来,报考热度逐年上升,今年也不例外。

2021年高考,山东省属高校公费师范生吸引了一批足以上211甚至是985大学的高分生前来报考。比如山东师范大学今年的公费师范生最高分录到624分,青岛大学录到606,曲阜师范大学录到了616,就连齐鲁师范学院,也录到了583分的考生。

【山东师范大学2021年公费师范生录取数据】

之前老徐做过这方面分析,感兴趣的亲可以到隔壁的微信公众号“山东高考直通车”去查看。

除两类公费师范生之外,山东还有一条当老师的便捷通道——委培师范生。与公费师范生最大的区别便是没有“两免一补”。山东培养委培师范生培养任务的高校是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泰山学院、滨州学院。

师范类专业,报考热度上升

想当老师,除公费师范生这样的便捷通道外,报考师范类专业是主要渠道之一。毕竟当老师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要了解教学原理,掌握教育心理学。而这些本身便是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在目前831所公办本科院校中,有120所校名中含“师范”二字,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当然也有的师范院校在升格、重组或更名过程中已经去掉了“师范”两个字,单从校名上已经看不出师范特色,比如西南大学、鲁东大学、聊城大学、临沂大学等。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并不是你报考了师范类大学,所学的就一定是师范类专业。因为即便是师范类高校,经过多年发展,很多也已经走上综合性大学发展方向。比如我省的山东师范大学,2021年师范类专业招生计划占比为55%,另有45%的计划均为非师范类专业。曲阜师范大学2021年师范类专业录取人数占比49.5%,另有41.6%为非师范类专业。

投档录取数据显示,近年来,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当老师是一份不错的职业,师范类专业报考热度逐年升高。

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该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专业2020年在山东省录取位次为35794名,在全校所有专业中录取位次排名第七,但到了2021年,则提高到29121名,在全校所有专业中排名第一。

曲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专业2020年在全省录取位次为62342,2021年则提高到55009。其他专业位次基本都有所上升。

调查显示,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的比例近几年有明显提升。

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布和介绍,2018年,各地高考成绩排在本省前30%的毕业生,报考师范类专业的比例平均是18.3%,2019年,这个比例达到了33.4%。“其中最高的两个省份的比例,是55.3%和49.8%,这就意味着高考成绩排在本省前30%的优秀毕业生中,有超过半数或者接近半数报考师范类专业的现象。”

当然,根据国家政策,学师范类专业并不能一步到位当老师,也是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并参加教师选拔,尤其是公办学校逢进必考。每年面对大量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招聘学校自然也是要优中选优。这个过程依然要面对激烈的竞争。

没上师范类专业,还能当老师吗?

很多人以为,想当老师只能读师范类专业。事实上,近年来,有大量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方式走上教师岗位。

2020年深圳中学晒出的一则新入职教师名单显示,该校2020年66名新入职教师中,来自清华大学17人、北京大学16人,这33人占了总数的一半,来自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的有3人,师范类高校仅1人。

同年,位于武汉的华中师大一附中招聘的9名教师,1人为北大硕士,2人为清华硕士,2人为北大博士,1人为清华博士;另有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2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1名。

两份名单不难看出,是否读师范类专业并非当老师的必要条件。

但也应清楚,无论是师范类还是非师范类专业,想当老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老徐的师弟师妹(有硕士有博士)里,就有一部分进入了教师队伍,济南比较好的初中学校有,比如山大附中,实验初中,也有的去了北京人大附中。她们在学校的时候都非常优秀,做了老师也是非常优秀老师。

有一年有个学弟到青岛一新建高中应聘教师 岗位,本以为山大硕士应该有竞争力,但到了之后发现,与他一起在门口等待的还有一个清华硕士一个北大硕士,顿感压力。

所以你看,非师范类专业考取教师资格证之后固然是有资格当老师,但这个门槛并不好进。

公办学校逢进必考,逢进必考啊兄弟们。

山东省教育厅9月9日发布的公开信息显示,山东幼儿园、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分别达到83.6%、97.5%。初中、高中、中职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分别达到90.8%、99.0%、94.8%。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总数的63.5%。

也就是说,高中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已经达到99%。

而根据记者在高中学校的采访经历,省城高中学校新进年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已经比比皆是。而其中,求职者的第一学历常常成为第一道“门槛”。

此外,“双减”背景下,部分教培机构教师也加入到公办学校教师选聘中来,也将进一步加大竞争的激烈程度。

生源门槛提高,准入难度加大,让优秀人才从教,正在成为全社会共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师公费师范生就业分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