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强基计划哈工大辽宁录取分数线2021人数

导读:燕山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郑强评价燕山大学梅亚男(美老师),天津卫视《非你莫属》栏目特邀人力资源专家,清华-麻省理工(MIT)国际工商管理硕士,曾任清华经管职业发展总监,也曾是世界500强的全球市场战略家。我在职场摸爬滚打近二十年,从事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八年以上,培训及咨询服务的学员5万名以上。我将全国31个省市排名前五的高校,总共155所,分别做一句话点评(部分可能为长句)。纯个人观点,从未

燕山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郑强评价燕山大学

梅亚男(美老师),天津卫视《非你莫属》栏目特邀人力资源专家,清华-麻省理工(MIT)国际工商管理硕士,曾任清华经管职业发展总监,也曾是世界500强的全球市场战略家。

我在职场摸爬滚打近二十年,从事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八年以上,培训及咨询服务的学员5万名以上。我将全国31个省市排名前五的高校,总共155所,分别做一句话点评(部分可能为长句)。纯个人观点,从未来就业看高考志愿填报,仅供参考。

我服务过上千名一对一咨询案例后,发现一个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在于智商,而在于信息差。所谓信息差,一是你掌握的信息是否足够与充分,二是你掌握的信息是否有质量,三是你对信息的认知加工与决策的过程。

选择大于努力,规划改变人生,祝好!

01北京:高校92所,本科67所,39所985占了8所的首都,26所211,34所双一流

2022软科排名第1,最好就业的专业是工科专业,但是最热门的专业是金融与计算机,所以2020出了金融+计算机的双学士学位,最新且最国际化的是9大书院:2014年新雅书院、2016年苏世民书院、2020年5个强基计划书院(日新书院、致理书院、未央书院、探微书院、行健书院)、2021年求真书院、2022年为先书院。

2022软科排名第2,北大和清华牛到什么程度?就是双一流学科是这两所高校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的;2021届北大和清华一样,考研深造率提高:

2022软科排名第19,如果说清华是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摇篮,北大是培养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摇篮,那么人大是培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家的摇篮,所以人大的经济、金融、法律(五院四系之一)与新闻专业都很强。

2022软科排名第15,与前三所"清北人"顶级名校直属于教育部不同,北航和北理工都是国防七子,隶属于工信部;北航专造天上飞的战斗机、导弹、卫星等空中攻防武器,就业则以中国航天,航空集团居前。

2022软科排名第17,老牌985师范大学,师大六姐妹(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之首,2021年北师大公费师范生就业率99.76%,接近100%。

02 天津:高校56所,本科30所

2022软科排名第20,南开的专业和就业去向如下:金融学类,主要面向银行及金融系统;经济学类,就业去向政府机构、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大中型企业、从事政策分析、教学研究、经济管理、营销等工作,也适合自主创业;工商管理类,一般在经济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年薪高于政府机构中从事管理工作人员的年薪。

2022软科排名第21,创校历史比清华和北大还要早,前身是1895年的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学校王牌专业有建筑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尤其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2021年工作去向最多的单位是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上百人)。

2022软科排名第67,临床医学是一流学科,附属的肿瘤医院很厉害;2021届硕博毕业生签约单位主要集中在医疗单位,签约人数比例分别为85.81%与66.23%,本科毕业生签约医疗单位占 43.08%,且以签约三级医疗单位为主。

河北工业大学是河北省的学校,但是地址在天津,双一流学科是电气工程,毕业生集中就业前五名的单位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唯一面向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的师范大学; 强势学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政治学理论;2021 届毕业生就业集中于教育领域,占比49.42%。

03 河北:高校123所,本科61所

老牌理工985大学,秦皇岛分校毕业证、学位证跟东北大学的本部校区是一样的;从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科学研究、 公共管理、教育、金融、建筑和电力供应等行业,占总体的 90.1%。

传统的电力特色的学校,电气工程、智能电网、能源动力、核工程这些跟电相关的专业都是非常值得学的。2021届签约前六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2022软科排名第93,河北境内性价比非常好的一所学校;电气、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化是它的热门专业,也是当下行业需求量比较大、比较好就业的专业;工科院校主要去向企业:国家电网、长城汽车、中国航天、中国建筑、徐工集团和中国重型汽车集团。

2022软科排名第120,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这个学校偏文和商科,文科生可以报语言类、新闻类专业,新闻学专业是其王牌专业。

2022软科排名第102,学校建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分别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第四医院和口腔医院,其中4所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所为三级专科医院,编制床位9252张。

04 黑龙江:高校80所,本科39所

2022软科排名第13,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2021 届毕业学生中,读研比例达 56.88%;保障航天国防人才输送是哈工大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国防七子之一):2021 年学校向航天国防用人单位输送毕业生 1552 人,其中本科生 388 人。

2022软科排名第53,双一流学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本科生升学率53.33%;“三海一核”相关领域,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及配套单位、部队、高校、科研院所,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40.3%。

2022软科排名第114,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由原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2021届本科生国内升学36.35%,出国升学2.33%。

2022软科排名第57,“被低估”的一所医科大学,实力不逊色211,中国医学院权威排名第21名,高于排在第24名的211天津医科大学,有哈尔滨和大庆两个校区。

一所东北地区的211学校,双一流学科: 畜牧学;考取研究生的29.68%,研究生中从事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农林牧渔业人员的人数较多,占 68.53%。

05 吉林:高校64所,本科37所

2022软科排名第27,吉林省唯一一所 985 大学;它的双一流学科并非其就业热门专业,车辆工程专业非常好,毕业生重点用人单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021届 508人);法学也很强,属于五院四系之一。

2022软科排名第44,六所部级直属师范大学之一,国家级特色专业:心理学、会计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科学、小学教育、物理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2022软科排名第185,2021届国内升学比例为20%,考研1075人,占16%,其中有528人都留在了延边大学,还有升级去往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其他全国的985,211学校的也有。

2022软科排名第236,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21届超过一半的毕业生进入电网和电力系统。

2022软科排名第142,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这个学校研究生光电信息的研究生出来过后收入20 万以上;2021届升学率24.85%;26.89%选择省内就业,就业行业以“制造业”为主,就业职业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

06 辽宁:高校114所,本科63所

2022软科排名第31,建筑新八校之一,辽宁省的最好的一所985 大学,有大连和盘锦两个校区;国内升学中,本科生94.34%,研究生97.25%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及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深造;2021届本科生去得最多的是中国建筑,去了117人。

2022软科排名第39,东北大学有一个全国排名第一的专业,自动化专业。2022年东北大学新增的强基计划,也只招一个专业,就是自动化。

2022软科排名第66,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法医学、护理学、 预防医学;2021 届毕业生中,辽宁省内就业的毕业生占比 74.97%;就业单位性质以“医疗卫生单位”为主;就业领域的主要行业为“卫生和社会工作”。

2022软科排名第110,双一流专业:交通运输工程;继续攻读学位被瑞典的世界海事大学录取最多;

2021年签约第一企业是中国船胉,本科生去了56人,研究生去了66人,所以强势专业是:轮机工程(海上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海事管理。

2022软科排名第84,和江西财经、山东财经并称财经三兄弟,

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升学比例为39.94%,其中国内升学为24.42%,出国/境留学为15.52%。

07 江苏:高校167所,本科78所 全国高校最多的省份!

2022软科排名第6,C9名校之一,升学率50%以上,江苏省最好的综合大学。

2022软科排名第16,建筑老八校之一,生物医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全国名列前茅。

2022软科排名第37,和北航一样,国防七子之一;硕士毕业生一半以上去了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包括中国航天科技、中国航天科工、中国航空工业等大型企业,也有一些研究院和研究所。

2022软科排名第33,和北理工一样,也是国防七子。

2022软科排名第43,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这所211临床医学全国排名26名,高于江苏本省985的东南大学(排名45)。

08 浙江:高校109所,本科60所

2022软科排名第3,综合实力仅次于清华、北大;2021届国内升学42%,国外留学17%。

2022软科排名第99,是电子工业部直属5所高校之一,其余四所分别是,电子科技大学(98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1),桂林电子科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21年杭电去华为的有88个人,海康威视97人,中兴32人,腾讯22人,电信21人。

2022软科排名第98,国内升学19%,国外留学2%,师范院校第三梯队。

2022软科排名第85, 双一流学科工程力学专业在全国排名第7,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近几年的就业率基本是100%。

2022软科排名第138,统计学、英语、计算机、会计、金融管理是其优势专业;2021届国内升学25%,国外留学5%。

09 上海:高校64所,本科40所

2022软科排名第5,江湖人称“北清复交”四大名校,即指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据说顶级的投行和咨询公司,都只招收本科是这4所名校的学生;2021届国内升学46%,境外留学20%。

2022软科排名第4,“北清复交”顶级名校;2021届国内升学43%,境外留学25%。

2022软科排名第14,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全国领先。

2022软科排名第28,师大六姐妹(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地区最好的师范大学。

2022软科排名第33, 两财一贸:北京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位于上海的上海财经大学。

10 广东:高校160所,本科67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哈工大(深圳)分校,分数高于本部。主要的特色是工科,地处深圳科技中心,三校区(本部、深圳、威海)颁发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深圳校区毕业证书注明培养校区。

2022软科排名第12,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 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众多广东政商界人士毕业于其岭南学院(对标清华经管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2022软科排名第25,既是中国最早的四所工学院,又是建筑老八校。

2022软科排名第68,非211,分数比不少211高,智联招聘《2021届大学生就业力报告》首份月薪排名第36,高于本省的211暨南大学,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的母校。

2022软科排名第47,统战部共建的大学,文科和药学强,药学是双一流学科;财经类和临床医学也实力不俗。

11 广西:高校85所,本科38所

2022软科排名第99,这是广西省的唯一的一所 211学校。

2022软科排名第228,电子科技四大学之一,算广西的热门专业大学。

2022软科排名第161,广西最好的临床类医学院,专业评级:基础医学C+,临床医学C+,口腔医学C+,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C+,药学C+,护理学C+。

2022软科排名第171,广西境内当老师可选的师范大学,专业推荐小学教育、学前教育。

2022软科排名第282,冶金地质出身,特色专业:资源勘察工程与环境工程;推荐专业:计算机、电子信息。

12 湖南:高校128所,本科52所

2022软科排名第23,湖南省最好的学校,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工业大学组建而成;医学界有五大顶级的医学院,中南大学的湘雅医学院就是其中一个,另外四个分别是北京协和,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022软科排名第32,湖南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建筑新八校之一;

2021届毕业生就业集中的单位主要是中国建筑,华为,电网,银行等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号称“军中清华“,军校里面录取分数最高的一所学校。

2022软科排名第88,湖南最好的师范院校,师范院校中第二梯队的学校,除了师范类专业外,小语种,法学,新闻学也不错; 2021届国内升学24%,境外留学3%。

2022软科排名第106,2022年入选 “双一流”建设高校,数学专业入选了一流学科,另外法学、化学、材料物理,经济学等专业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13 湖北:高校130所,本科68所

2022软科排名第8,湖北省最好的大学,计算机、软件 、电气 、机械、医学专业都强,据说去互联网大厂的员工,大比例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五大医学院天花板,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中同济(华中科技大学的同济医学院)

2022软科排名第9,综合实力强,遥感技术专业号称全国第一,还有法学也强(五院四系之一)。

2022软科排名第50,教育部直属6大师范院校之一。

2022软科排名第66,经济类的专业好,法学类的专业也好,法学也是属于五院四系高校之一。

2022软科排名第55,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是王牌专业,适合考研;热门好就业的专业推荐车辆工程与通信工程。

14 安徽:高校121所,本科46所

2022软科排名第7,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1970年初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为主,综合实力强;2021届国内升学62%,国外留学12%。

2022软科排名第83,理工为主的211大学,双一流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有两个校区:合肥和宣城。

2022软科排名第95,双一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新闻学、考古学、法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2021届国内升学28%,国外留学3%。

2022软科排名第127,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临床医学组往年录取分数高。

2022软科排名第125,2021届国内升学25%,国外留学3%,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理科学往年录取分高。

15 江西:高校105所,本科45所

2022软科排名第75,江西省唯一的一所211高校,前身江西医学院+江西大学+江西工业大学;双一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2021医学院校排名40;2021届去向两大企业:中国建筑(226人)、国家电网(124人)。

2022软科排名第118,校友会2022财经类院校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东财经大学;2021届国内升学23.4%,国外留学7.8%。

2022软科排名第118,有政策:一志愿报考江西师范,文科分数超一本线20分,理科超35分,则保证录取第一专业。

2022软科排名第206,前身是原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以及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是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院校。

2022软科排名第181,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研究方向是无损检测,这个专业在国内无损检测领域具有非常高的声誉,据统计,航空工业、中航发集团80%以上厂、所无损检测室负责人为本专业毕业学生;2021届国内升学24.5%,国外留学2.1%。

16 山西:高校85所,本科34所

2022软科排名第113,山西省唯一的一所211高校,浙江大学原副校长郑强调任太原理工大学的党委书记,王牌专业是化工、采矿、机械,好就业学计算机与电气。

2022软科排名第111,双一流学科:哲学、物理学,文科理科为首,工科次之,物理学国家基地班,保研率50%以上。

2022软科排名第188,国防科工直属院校,前兵工七子之一; 推荐专业:仪器类、电子信息类、航空航天类、车辆工程、自动化类。

2022软科排名第297,财经系三档学校,特色专业: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

2022软科排名第174,山西省内最好的一所医科大学,特色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法医学、药学。

17 河南:高校156所,本科57所

2022软科排名第51,河南省唯一的一所211高校,这所学校的特色主要是化工类和医学类专业,其中医学院全国排名第18,郑大一附院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医院;2021届升学35.56%,国外留学3.3%。

2022软科排名第95,曾历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文科类专业比较好,比如汉语言文学,经济学,历史学,英语等,河南大学有医学类专业,医学综合实力河南排在第二名,仅次于郑州大学。

2022软科排名第334,特色专业: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升学率23%,全国财经类学大学排名23位。

2022软科排名第128,,地处新乡,师范院校第三层级院校,跟福建师范、首都师范、浙江师范、江西师范、山东师范等大学处在同一梯队。

2022软科排名第140,烟草专业全国排第一, 1975年在全国率先开办烟草本科专业,开创中国烟草高等教育之先河。

18 山东:高校153所,本科70所

2022软科排名第22,山东大学和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的毕业证是一样的,但是威海校区的分数要比济南校区低 10 到 20 分;双一流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与临床医学;威海校区优势专业为经济学、自动化与小语种,济南校区本部的临床医学、数理化、电气与计算机专业更好。

2022软科排名第57,国家保密局和11所高校共建了保密学院之一,是我国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所综合性涉海保密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021届升学率32.8%,境外升学11.4%,毕业证、学位证与校本部一致。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毕业证、学位证与校本部一致;特色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工商管理、 会计学。

2022软科排名第6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协议。

19 青海:高校12所,本科4所

2022软科排名第182,一所政策性211大学,王牌专业:作物学,推荐专业:临床医学 、计算机、电气、动物医学 、会计学。

2022软科排名第25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地理学C+。

2022软科排名第416,是青藏高原第一所高等学府,可以保研。

一所民办本科,主要青海只有4所本科,涉及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四大学科。

可以参加公安联考,通过率高达95%,一通过就可以正式成为警察了。

20 西藏:高校7所,本科4所

2022软科排名第189,二本成绩能上的211大学,双一流学科生态学。

2022软科排名第600,仅有少量地区招生,特色藏药学、藏医学。

2022软科排名第411,地点在陕西咸阳市,推荐专业:审计、新闻、会计、汉语言。

2022软科排名第380,在西藏林芝市,特色专业:农学、动物科学、林学。

专科学校,省级特色专业: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作物生产技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啊,有的城市985都排不进前5,西藏专科学校也进本地前5了,学校少啊!

21 新疆:高校56所,本科19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学位证与本部一样,毕业证书上面有一个克拉玛依校区;就业数据不错,可去中石油、华为、腾讯、百度。可学热门专业:软件工程、电气、自动化;学资源勘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将来可考北京本部的研究生。

2022软科排名第163,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新疆本省的211,在本省认可度高。

2022软科排名第157,医学可以直接保研。

2022软科排名第256,是新疆唯一一所省部委共建的医学高等学府;特色专业:预防医学、药学、临床医学、维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2022软科排名第307,在新疆当老师的第一选择,在不少省份属于二本招生。

22 宁夏:高校20所,本科8所

2022软科排名第167,双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草学与民族学是其特色专业。

2022软科排名第253,人口老龄化,呼吸疾病,所以学预防医学以及护理学有前景。

2022软科排名第434,民族学、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22软科排名第420,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是宁夏唯一的师范类本科院校。

和东北大学2+2、浙江工业大学2+2,推荐学习:机械工程、电气、计算机

23 甘肃:高校50所,本科22所

2022软科排名第38,985大学排位靠后的高校,综合类大学,强势专业很多。

2022软科排名第153,西北地区(青甘宁)最好的师范大学,一本:师范类专业,二本:非师范类专业(计算机、经济)。

2022软科排名第212,推荐专业:土木、自动化、焊接、计算机

2022软科排名第237,铁道八大院校之一,毕业可以进铁路系统。

前身是国立兽医学院,宠物经济兴起可针对性学习动物医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其地区性的国家特色专业。

24 内蒙古:高校54所,本科17所

2022软科排名第119,内蒙古仅有的一所211院校;2021届毕业生本硕博都是女生居多,生源大比例也是内蒙本地的,本科和硕士生去向最多是内蒙古电力,还有我们熟知的伊利和蒙牛乳业。

2022软科排名第321,临床医学不错,建议内蒙古的学生学蒙医学;本科升学比例27.71%,硕士更好就业,相关学院中,100%就业的本科生来自包头临床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月收入情况本科毕业生为4263,硕士生5264,专科生3233。

2022软科排名第276,学校 2021 届本科生分布在 27 个学院,其中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95.28%)、兴安职业技术学院(92.46%)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91.41%)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前三。

2022软科排名第308,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生集中就业的单位,到内蒙古电力最多87人,第二位是中交一公局集团,44人;第3是金力永磁(包头),35人。

2022软科排名第198,2021届毕业生去到农林牧渔业最多,761人。

25 云南:高校82所,本科32所

2022软科排名第82,云南省仅有的一所211院校,设有少数民族预科班。

2022软科排名第193,原西南联大旧址,师范类专业:艺术教育、学前教育、地理科学。

学工科热门专业:电子信息、计算机、电气、自动化、机械、土木、车辆工程等,就较好就业。

2022软科排名第312,在云贵川当医生的首选医科大学。

2022软科排名第301,动物医学、烟草和茶学好就业;云南是烟草大省,学烟草毕业后去烟厂搞种植,收入当地中上;云南普洱茶也全国知名。

26 贵州:高校75所,本科29所

2022软科排名第125,贵州省仅有的一所211院校;贡献贵州最大财政税收的企业是贵州茅台,在贵州大学学习酿酒工程可针对性就业,但是得考研。

2022软科排名第260,在贵州省要当老师的首选本省大学。

2022软科排名第373,临床类贵州最好医院。

2022软科排名第320,跟贵州医科大学不相上下。

2022软科排名第395,有些省份可以用二本的分上这所一本的大学,经济学,管理学实力强。

27 海南:高校21所,本科8所

2022软科排名第130,海南省仅有的一所211院校;海南是自由贸易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好就业,其他电子信息、信息安全、电子科学,财务会计也不错。

2022软科排名第235,海南唯二有保研的大学,多省二本招录。

2022软科排名第418,海南最好的医学院,留在海南当医生。

2022软科排名第457,在旅游城市三亚上大学,前师范专科 + 渔业科学院,推荐学习师范类和旅游管理。

2022软科排名第549,推荐专业:学前教育、大数据、会计

28 福建:高校89所,本科39所

2022软科排名第26,百年名校,厦门大学的经济学、化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等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档,海洋科学位列A+档;2021年就业报告:130人进入华为,55人进入腾讯,47人进入国家电网,另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进入中国建筑、字节跳动(抖音母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兴业银行等知名企业。

2022软科排名第72,最好的专业是化学专业,建议读研;能吃苦的同学可以攻读福州大学与紫金矿业(全球黄金企业第1位)合作创办的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

2022软科排名第162,2021中国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第37位,超过了东南大学医学院、兰州大学医学部、南开大学医学院等985高校医学院(部)。

2022软科排名第87,师范院校第三梯队院校,综合实力跟浙江师范、杭州师范、山东师范、江西师范差不多。

2022软科排名第135,华侨大学隶属于中央统战部,位于福建泉州。建筑、土木是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错。

29 陕西:高校97所,本科57所

2022软科排名第10,陕西省最好的高校,C9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2021届本科生国内外升学人数比例为65.48%。

2022软科排名第24,三航特色优势:航空、航天、航海,在航空领域,一半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为西北工业大学校友;国防七子之一,西北工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在被美国制裁的18所高校名单内。

2022软科排名第67,双一流学科:考古学、地质学,地处西安即唐朝古都长安,很多考古的工作(比如兵马俑、唐朝壁画)可以做。

2022软科排名第41,大热的两电一邮高校:电子科技大学(在成都,简称“成电”,“电子科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西安,简称“西电”)、北京邮电大学(在北京,简称“北邮”)。

2022软科排名第74,985“守门员”,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 双一流学科有植物保护、畜牧学,它的葡萄酒专业排名全国第一且亚洲第一。

30 四川:高校132所,本科53所

2022软科排名第11,山川吉(山大、川大和吉大)号称全国最全专业大学;有知名的“西华西”医学院。

2022软科排名第30,两电一邮热门高校;有成都和沙河两个校区;四川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也在被美国制裁的18所高校名单内。

2022软科排名第52,铁路八校之首,进铁路系统:中铁、中建、中车、铁路集团、铁路设计院研究院。

2022软科排名第72,财经类211,主要的就业单位一行两会: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

2022软科排名第146,三大校区:成都、雅安、都江堰;三大专业:动物医学、烟草学、茶学;好就业专业:计算机、会计、广告学。

31 重庆:高校68所,本科26所

2022软科排名第34,建筑老八校,理工科为主。

2022软科排名第69,教育部直属6大师范类大学之一,西南农大 + 西南师大;心理学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三,但心理学跟学医一样,需要往博士读才好执业。

2022软科排名第133,法学的五院四系之一,和中国政法大学一样,毕业生可走党政机关路线,也可进知名的律师事务所。

2022软科排名第96,全国医学院排名第19名,与陆军军医大学不分伯仲,儿科学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三,医学检验技术全国排名第一。

2022软科排名第151,四大邮电大学之一,毕业生主要流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海康威视,浪潮。

高考志愿填报更多视频相关链接

  1. 高校与专业“名不符实”?
  2. 适合男生报考的热门专业
  3. 适合女生报考的热门专业

前段时间我爸给我发了个链接,是清华强基计划的招生简章。网上查了下,就是国家为了培养基础学科的科研人才,而专门设置的招生通道,类似于早些年的提前批。查了下往年在山东省招的最后一名大概为500名左右,于是我直接回了句:咱上不了。
虽说清北上不了,那可以试试别的学校呀,于是百度了一下,发现还真有不少学校推出了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并向教育部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


  • 是灰指甲没错 指甲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发黄增厚等现象,这些都是灰指甲的特征,其主要是由皮肤癣菌等侵蚀甲板或甲床引起的一...

  • 是?为?用? 为长远目标,制定每日课可成任务,确保长远目标可以顺利达成,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根据以前的做事深度教训 ...

  • 第二天,我兴冲冲地找到导师,告诉他有新的基因敲除的方法,还没等我说完,导师直接打断我, “你试了多少方法了,买了多...

  • 不可错过的个人干货分享-谈谈年轻人该有的职场&理财规划!!! 最近在知乎上经常可以看到邀请回答问题“2020年结束...

  • 转的知乎 程序员可以选择哪些平台写技术博客? 熟悉我的人可能就知道,主流的博客平台我几乎都用过,所以这篇文章来谈谈...

  • 首先,要对取得理想成绩的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恭喜大家用将近一年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应有的回报。 但是今天,想跟另一部...

  • 1、放平心态,拥抱变化 被裁员不一定是你自身的问题,很可能是企业发展遇到了问题,甚至是行业发展遇到了问题。 遇到裁...

  • 字符串 1.什么是字符串 使用单引号或者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集就是字符串。 引号中单独的符号、数字、字母等叫字符。 ...

  •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楚自己》这本书是香海禅寺主持贤宗法师的人生体悟,修行心得及讲学录,此书从六个章节讲述了禅修是什么...

  • 偶然间从公众号里看见了小白训练营的课。就点进去看了看。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就是骗人的。后来一想,学费那么少。干嘛...

  • 第七章:理性的投资观 字数: 1.投资要围绕目的进行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挣钱。投资的除了金钱还有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种投...

  •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电子搬砖师”,原文链接 这篇文章会以特别形象通俗的方式讲讲什么是PID。 很多人看到网上写的...

虽然我不是强基的学生,但我身边也有一些强基二次录取或者直接走强基录取的同学。从我所知道的数据来看,大多数人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实际上,第一批强基由于是试水型的,很多人不知深浅,拿强基当保底,最后导致很多学校的强基计划分数远高于统招线,反而没有很多人愿意去强基计划,留下来的很多本来就是有学术理想的学生。后悔的概率会小一些。

总的来说,排除二次录取,强基计划更像围城。

拿我所在的大学举例子(一个普通985),不得不说,学校对于强基计划的重视程度是足够的,课程也足够深,同时也少了几分形式化(对比某学堂),你不需要上很多无关的课程,(更不会出现自己明明是XX方向,结果因为“博雅教育”的原因,这学期只有一门甚至没有相关的课程的情况)。而且据我了解,强基计划的师资是很不错的,课程的深度和速度也会比非强基更深更快一些;包括好的专业导师,不需要担心的升学,这些都是强基的优点。如果你真正热爱这门学科,强基会是一个好选择。可关键是,达到分数要求又恰好喜欢这门学科的人少之又少

我身边很多没有进入强基而是在某学堂的同学都后悔自己没有直接去强基甚至是直接去自己想去的那个专业,而不是待在所谓的“试验班”,什么都要学~

但另一个方面,强基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你的未来规划,课程设置方面的偏重学术,不能转专业等等,会让不希望走上学术道路的同学有很大压力。另外一个,那就是作为一位高中生,对自己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是很正常的,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仓促地选择强基计划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选择

对于强基计划本身,我是有一定意见的。我曾经是一位竞赛生,也获得了相应的奖项,然而因为第一批强基“水涨船高”的态势,竞赛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升学方面的帮助。当然,强基计划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竞赛的确要看资源,看师资甚至是看家庭条件,并不公平。

但很多竞赛生本来也不是富贵之家,也是靠自己的不断努力,甚至是停学停课换来的奖项。强基破格的标准不低,大多数竞赛生恐怕都难以触及,首次强基的水涨船高又使得高考分数变成了一道大门槛。我认识一位通过NOIP进入省队(B组第一)的同学A。毫无背景,学校也是弱校,之前OI获奖寥寥,A也是高一才接触到OI,通过高二停课一年不断学习得以进入省队。可由于强基对信息竞赛的不兼容,他并没有能够进入一个很好的学校。可以说非常可惜。

另一个方面,强基计划本身也带有一定的宣传成分,看似优越的条件,实际上却与个人能力等很多东西挂钩,不能简单地做判断。今年是强基计划的第二年,不知道又会是什么样的态势,只能说对于这种新兴事物,总有赢家和输家。

后悔与不后悔都无法否定强基计划本身的意义。它确实能筛选出一定数量的基础学科研究人才,但它所牺牲的,我想我也无法得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工大辽宁录取分数线202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