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公务员职级工资标准表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区别在哪里?

  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都是国家聘用的人员。但是可能有些人不是很清楚事业编制和公务员之间有什么区别,今天我和大家说一下事业编制和公务员之间的区别。

  事业编制与公务员编制的区别

  1.人为的鸿沟:身份标签

  在机关工作的人想必都知道,机关工作人员从身份上说可以分为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全额拨款事业编、差额拨款事业编、自收自支事业编、工勤编,还有少数临时工和政府雇员。这几大群体,不仅仅是名称不同,而且待遇差别也很大,是人为贴上的以区别身份的标签。

  其中公务员和参公事业编处于金字塔的最高端,待遇好、晋升空间大、科以下干部只要不犯错三年一小提已成了不成文的惯例。所有优势政府资源都向这个群体靠拢,所有提拔条件也必然倾斜于这个群体;

  其二就来全额拨款事业编,在机关中这个群体承担着和公务员没有任何差别的工作,而且由于近年来公务员进口太紧,凡是需要用人的单位就想方设法成立事业单位,招考事业编人员,这也是考公失败大学生们的次优选择。所以这一群体年龄结构相对较轻、知识水平相对较高,大多数人还拥有技术职称,部分能力强的事业编年轻人往往被借调到政府最需要用人的部门,承担着高于一般劳动强度和难度的工作。比如:拆迁部门、应急机构、建设一线以及文案工作复杂的办公室等。

  其三就是差额拨款事业编和自收自支事业编人员,这部分人在机关中不多,多数集中在医疗卫生、新闻出版等公益事业单位,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收入报酬机制;

  其四就是工勤编、临时工和政府雇员。工勤编主要是技术工人,有手艺,没学历,工资待遇比照事业编略低,但比社会上技术工人收入高。临时工和政府雇员在政府机关中没有正式编制,只是临时性的在政府工作,他们的工资待遇往往比较低,基本享受不到各项福利补贴。

  2.不公正的待遇:同工不同酬,低薪干重活

  这里主要想谈谈公务员(包括参公)和全额拨款事业编在机关中的差别。在政府中,这两大群体承担着别无二致的工作,甚至在基层政府中事业编多于公务员,但他们却享受着不同待遇。改革早就结束了,以前的阳光补贴、考核奖和年终一次性奖金都平分到了各月,科员最低每月可拿3500元,逐级递增。事业编还在执行老的工资办法,而且以前公务员每月500的考核奖被拿掉了,事业编科员最低每月2400多元,再加上节假日5000元的奖金。这样算下来事业编平均每月比公务员少拿600多元,这还不算公务员的电话补贴。这仅仅是经济待遇不同等。

  3.提拔标准的倾斜:看身份、看资历,就是不看能力

  提拔看身份。众所周知,在机关中工作,提拔就是最主要甚至唯一的激励,但在干部使用和提拔上,事业编却没有多少空间。以党委办公室为例,这在各级政府机构中都是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但就是这样整天在书记、身边工作的人员也有行政编和事业编之分。行政编二三年基本可以动一动,流动性比较强。事业编却是十几年如一日,都是老面孔。工作任务繁重,行政编制一定,领导就扩充事业编,充实新鲜血液和生力军,但提拔是事业编就得靠边站。因为行政和事业就是无法逾越的鸿沟,低级别的事业编永远也不可能被提拔到高一级的行政岗位上去,因为提拔看的是身份,不是能力,提拔条件里尤其是破格提拔的条件里往往都会加上一条:具有公务员身份。

  而事业单位领导岗位极其有限,再加上近几年事业编人员不断扩充,领导指数却控制得很严,事业编人员就只能选择考职称这条提高工资待遇的道路。考职称其路漫漫啊,既要准备全国统一的专业考试,还要通过计算机和外语考试,所以年轻的事业编干部大多都很爱学习,下班后不敢有什么娱乐活动,只能闷在家里钻研专业知识,背诵英文单词。然而就是这样一条路也被去年进行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控制的越来越难了,技术职称岗位也定岗定编了,10个人按照1:3:6的比例,只能有1个高级、3个中级和6个初级,这还是在没有管理岗位的前提下。试想哪个事业单位能没有一把手、二把手等管理岗位呢,又特别是在基层政府中超过10个人的部门几乎没有,所以技术职称岗位现在也成了香饽饽,只要没有岗,你考出职称证来也无济于事,只能等。于是就会出现好几年的大学生光干活不提拔,只能拿着助理职称的工资,表面上看你还占着一个初级岗,但事实上本科毕业生的工资待遇就等同与初级职称。不甘落后的人就只能终日沉浸在考职称、国考、省考等一大堆考试中。

  提拔不看能力。要说年轻的事业编干部整年学这学那,考这考那,又干着任务重难度大的一线工作,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应该很强了吧,提拔干部不就是应该提拔这样的人吗?对不起,不是。组织人事部门提拔不看能力和贡献,一是看身份,拥有了公务员身份才会考察你的能力和贡献;二是看资历,你前面有年纪的的人占着岗就不能越级提拔你,你必须等大妈大叔们提拔了或者退休了,你才有出头之日。大妈大叔也就是40多岁,55退休,那时其实你已经迈入中年,青春不在、激情不复了!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适用单位主要有: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事业编制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

  全额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农技站等。

  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组织机构,在里面工作的职工,具有事业编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制内”。

事业单位的主要参照对象是公务员,尤其是在薪资待遇这一块,经常被拿出来和公务员作比较。那么事业单位的真实待遇如何呢?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事业单位的工资组成和公务员差不多,都是由多个部分组成。通常来讲,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

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是有统一规定的,由财政统一发放。可以看出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薪资还是比较高的,而工人基本工资就要低一些了。大家在进入的时候,也要弄清岗位薪资,否则待遇可能和想象的大相径庭。

除了岗位、薪级工资,其他部分均是各地财政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发放。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性质、不同单位的事业单位职工薪资差距是比较大的。

首先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标准随时都在调整,只增不减,以及新增了离休费,提高离休人员收入。

如果事业单位人员想要自主创业,还可以停薪留职,保留身份。如果是编外人员,没工作1年还会补偿1个月的工资。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差别其实并不是特别大,尤其是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如果级别较高,收入是可以高过公务员的。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收入基本都看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江浙沪事业单位职工,收入肯定高过中西部基层公务员。

在保险、公积金这一块,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差距也比较小,退休后待遇都不低。zui大的区别可能还是在于绩效、奖金,公务员的绩效总体来说要高于事业单位。

从整体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的待遇比公务员略低一点,但进入难度却远低于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比公务员考试还是要简单不少的,如果觉得考公务员太难,事业单位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图片和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联系客服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58556.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9公务员职级工资标准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