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yu”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物主代词用法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

师说教案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师说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师说教案 篇1  (三)、分析第三段  1.本段提出的分论点是什么?  答:圣人无常师。  2、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四)、分析第四段  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古文”指先秦散文。  2、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  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  二、分析课文语言特色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三、分析课文思想内容  1、韩愈在文中所提的观点是不是都是进步的?我们该借鉴哪些?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体现出韩愈思想的局限性和时代意义。  四、布置作业:1、思考练习四  五、板书设计  段 意论 点  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结论:向后学号召  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照应以上两个分点师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多媒体展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四、朗读正字音。  五、提问: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分论点?  概括本文的段落大意。  六、分析文本。  请同学尝试翻译并加以指点,指出重点词句。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文言知识积累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③吾师道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 传授)  ⑧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 队)  【之】  ①择师而教之: (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 (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  ③古之学者: (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 (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指示代词,那些 )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3.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圣人,愚,笨拙的人  6.则耻师焉: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7.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4.无贵无贱---无---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气 今:道理  6.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小学而大遗---小学----古:小的方面 今:泛指低等教育场所  8.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10.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1.今之众人---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  学于余  耻学于师  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可怪也欤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①.则曰-省略句  ②.不拘于时-被动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字结构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七、本文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旦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九)与《捕蛇者说》比较,指出它们运用的对比手法有什么不同?(讨论)  从上文分析,本文是用三种人进行并列对比的,而《捕蛇者说》是用一种情况反复对比:1.以剧毒之蛇与愿以捕蛇抵赋的人之多相比;2.以蒋氏一家三代的遭遇与同村其他人家的遭遇相比;3.以蒋氏一岁犯死者两次,其余时间则熙熙而乐,与乡人每天担惊受怕相比。  八本课小结。  九布置作业。师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教学程序:  师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师述: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  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句读(

(2)或不焉(

(3)六艺经传(
)  (4) 贻(

(5) 谀(
)  二、 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请同学批改并说明理由。明确答案:  一、(1)du
(2)fǒu  (3)zhuàn
(4)yí
(5)yú  二、(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  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师述: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轮流朗读,出现错误老师喊其他同学纠正,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要适当进行评价。)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师述: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一)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师述: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二)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三)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师述: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师述: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篇文章先背诵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下课之前的几分钟可喊几名学生试着背诵  第一段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喊同学背诵)  第二段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喊同学背诵)……  背诵过程中出现错误让其他同学更正。  或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回答。  师者,所以
也  吾师道也,
?是故

,  ,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如是而已。  作业布置:  对照本节课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师说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体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课时:3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作业(背诵《滕王阁序》)  三、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祖籍河北昌黎),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又称“韩吏部”(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又称“韩文公”(谥号“文”)。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3、 .写作背景:  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有挈挈而动,如是这数矣。”  4、 文体:“说”,议>论文的一种,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如初中《马说》、《捕蛇者说》。  5、 学生通读课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读音。  句读 谀 经传 郯 苌弘 蟠 贻 巫  ②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③ 全文中的四个段落,各从那些方面来阐述观点?  第一段:正面阐述从师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四段:说明.写作的缘起。  6、 小结全文。  四、 作业:  1、 背诵第一段。  2、 思考(或略作书面整理)练习一中的1~~3小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解析论证过程、论证方法。  2、 掌握字词、疏通全文。  内容步骤:  一、 检查上堂作业:  1、 背诵第一段。  2、 结合练习一导入新课。  二、 内容结构:  第一段:正面阐述 ①老师的职责  ②为什么从师  ③ 以什么人为师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古之圣人――从师 圣益圣  今之众人――不从师 愚益愚  爱其子――择师 惑矣,未明也  于其身――耻师师说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习。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共3页,当前第1页123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 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 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 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 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 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韩愈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师说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明确学习要求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2、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关键词:补充――古人称名  (1)姓+字:韩退之  (2)姓+籍贯:韩昌黎  (3)姓+官:韩吏部  (4)姓+谥号+敬称:韩文公  教师参考: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二、指导朗读课文。  提醒:句读(dou)、或不(否fou)、焉谀(yu)、欤(yu)、蟠(pan)  三、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1――7(1、老师;2、老师;3、老师;4、5意动“以……为师”;6、动词,学习,也可意动;7、老师)  (2)所以――“用他来……的”凭借  (3)固――本来  (4)庸――难道,岂  (5)道1――6(1、2、3、4、6儒家之道;5、原因道理)  (6)所以传道守业解惑也(判断语气,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间舒缓语气,停顿,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3、学生问疑  4、翻译  5、论证分析  论述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1)古代传统――(2)从师作用――(3)以“道”择师之标准  6、试背诵  7、作业  第四课时  1、齐背诵第一段,指名翻译第一段  2、朗读第二段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从师学习的道理,B从师学习的风尚)(注意后一个“也”的用法)  (2)问焉(兼词“于之”)  (3)下圣人(名次活用为动词“低于”)  (4)耻学于师(意动)  (5)圣益圣(A名词,B形容词“圣明”)  (6)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猜测性语气,可翻译为“大概”)  其可怪也欤(同上)  (7)则耻师焉(耻,意动;师,动词;焉,语气词,“了”)  (8)受业――授之书(注意写法)  (9)句读之不知(倒装)  (10)或师焉,或不焉(或,有人;师,从师;焉,语气词,不翻译;“或不焉”省略句  4、学生问疑  5、试翻译  6、论证分析  批判轻师的世俗:  对比古圣人和今众人的态度与结果――对比“小学”而“大遗”的两种做法――对比下等人  问:最后一比,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局限?  7、试背诵  8、作业  第五课时  1、背诵、翻译1、2段  2、朗读第3段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师2――于――如是――是故  恒常,固定――意动――比――是,这样――因此  4、学生问疑  5、试翻译  6、论证分析  论述能者为师的道理:  以孔子为例――师与弟子的辩正关系  7、试背诵  8、讨论最后一段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古文――六艺――于1,2――嘉  古散文――(联想四书五经)――于1被,于2向――赞扬  9、书后问题讨论  10、作业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5.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六)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1)分析第1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I)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师说教案6篇】相关文章:师说优秀教案12-25师说教案范文八篇01-05师说教案模板10篇01-01师说教案十篇12-31师说教案范文8篇12-30关于师说教案模板五篇01-10韩愈师说课件01-23小小建筑师说课稿11-03体育教师说课稿范文12-17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11-09
学习语文必须动笔写。我们都知道学习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高中文言文常考知识点最新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高中文言文常考知识点最新,欢迎查阅!高中文言文常考知识点《荆轲刺秦王》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 卒,通“猝”,仓促,突然。二、古今异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 今义:步行。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三、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1.进兵北略地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函封之4.发尽上指冠名词作动词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斩荆轲2.皆白衣冠以送之3.乃朝服,设九宾使动用法1.使使以闻大王2.使毕使于前3.自引而起,绝袖意动用法1.太子迟之2.群臣怪之四、文言句式:判断句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省略句1.秦王购之( 以 ) 金千斤2.欲与( 之 ) 俱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被动句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介宾短语后置1、常痛于骨髓( 介宾短语后置 )2、嘉为先言于秦王( 介宾短语后置 )3、燕王拜送于庭( 介宾短语后置 )4、使毕使于前( 介宾短语后置 )定语后置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五、重点实虚词1、发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打开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出发发尽上指冠 头发2、顾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3.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为之奈何 对付,处理乃为装遣荆轲 准备乃令秦武阳为副 做为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为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发出4.而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并且,表递进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而,表因果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却,表转折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或不译,表承接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六、固定用法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然则将军之仇报(既然这样,那么)3.荆轲有所待(有……的)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6.以故荆轲逐秦王(因此)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倒装句(一)宾语前置句在古代汉语里,宾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在疑问句里,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一般提到动词或介词前。例如;①沛公安在?②富者曰:“子何持而往?”③微斯人,吾谁与归?④何以效之?2.在否定句里,作宾语的代词,也都提到动词的前边,例如:①时人莫之许也。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③彼不我恩也。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的帮助,把宾语从词的后面提到动词的前面。这“之”“是”便成了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其他义。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唯利是图。4.介词宾语的前置。例如;①国胡以相恤?②一言以蔽之。(二)定语后置句1.“……者……”为标志。例: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2.“……之……”为标志。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三)状语后置句1.“于”为标志的介宾短语。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2.“以”为标志的介宾短语。例: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四)主谓倒装句例;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高中文言文知识点鸿门宴一、通假字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①距,通“拒”,把守。②毋,通“无”,不要。③内,通“纳”,接纳,进入。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8.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怨。9.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10.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采,通“彩”,颜色。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部。12.坐,通“座”,座位。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②因击沛公于坐1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古时乘车。二、虚词、实词(一)实词:飨土卒(飨;犒劳)夜驰之(之:到,往)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从沛公(从:跟从)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与臣游(游:交往)籍吏民(籍:登记)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夏词,进入)具言(具:详细,完备)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杀人如不能举(举;尽)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坐须臾(须臾:片刻)相去(去,距离)置车骑(置;放弃)督过之(督过:责备)留谢(谢:辞谢)(二)虚词固不如也(固:当然)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因言曰(因:趁机)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以示之者三(三:多次)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2.王,名词作动词,称王。①沛公欲王关中。②秦地可尽王也。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4.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于是项伯复夜去。5.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①亡去不义。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6.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命。7.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9.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10.若入前为寿。前,名词作动词,上前。11.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用法,使……停止。13.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14.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1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16.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17.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用法,使……破裂。18.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登记。19.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20.此亡秦之续耳。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21.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2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四、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此天子气也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3.此亡秦之续耳(二)被动句1.若屑皆且为所虏2.晋属今为之虏矣(三)宾语前置句1.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2.不然,籍何以至此3.客何为者4.大王来何操5.沛公安在6.今日之事何如?7.何辞为?(四)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1.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2.沛公欲王于关中。3.具告之以事。4.良曰:“长于臣。”5.得复见将军于此。五、古今异义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4.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5.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以南。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六、一词多义(一)为人为刀姐,我为鱼肉 动词,是,使子婴为相 动词,做,担当,窃为大王不取也 动词,认为,谁为大王为此计 动词,出,制定,且为之奈何 动词,对付,何辞为 句末语气词,呢,为击破沛公军 介词,替,给,(二)故故听之 连词,所以君安与项伯有故 形容词,旧时,此指交情故遣将守关者 副词,特意(三)辞卮酒安足辞(推辞,不接受)未辞也(告辞,辞别)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高中文言文常考知识点最新相关文章:★ 常考的高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2021年高中文言文知识点★ 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最常见的10个易错考点★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点★ 高中文言文必备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点★ 全国卷高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点
高中部分文言虚词解释例析九  矣yi  1.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赤壁之战》)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  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4.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例解]语气助词,用于陈述句尾。或助肯定语气,有的可译为“了”,有的可不译;或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或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6.呜呼,烈矣!(《谭嗣同》)  [例解]语气助词,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讽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7.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  8.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例解]语气助词,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  9.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  [例解]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  因yin  1.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解]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3.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4.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解]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于yu  1.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4.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5.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6.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7.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8.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9.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例解]“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10.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1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12.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13.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例解]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14.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1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16.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例解]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17.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廉颇蔺相如列传》)  18.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例解]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19.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例解]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哉zai  1.痛定思痛,通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2.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  3.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例解]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的。  4.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5.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时钟山记》)  [例解]表示疑问语气。  6.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解]表示反问语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词性物主代词用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