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科学越发达人类越痛苦,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2017-12-05 19:00
来源:
壹读
你是不是经常也有这种感觉,相比过去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了,幸福感却没有得到提升?
答案也许是:你很可能是一个“美盲”!
没错,换句话说,你缺乏感性思维。
“当你缺乏感性思维的时候,你巨大的身体就是你最大的弱点。”在昨晚“World,I”全球巡讲杭州encore站现场,金诚集团董事长韦杰说他在柬埔寨看到了30年前的中国,虽然物质生活落后,但因为有新鲜的空气、健康的食品,他们生活得很幸福。
而中国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从2007年开始,每一年都说下一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可以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起。
如果没有感性思维,可能只有躯壳式的发展
那时,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当年昂首步入大学的学子们,不知有多少人曾经为之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在韦杰看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定是对的。因为它是一个非常主要的课程,它代表着理性思维。但是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感性思维也应该随之跟上。“如果我们没有感性思维,我们都是理性思维,我们有可能只有低层次的、躯壳式的发展。”
相信有一个现象很多人小时候都发生过,那就是一堂音乐课或是美术课,会经常被通知改成数学课或其他课程。而现在,语文课或是数学课已经不能取代艺术课,因为在中国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需要齐头并进。
一个人要让自己幸福,最关键是让内心的感性和理性达成平衡
有人说,科学征服了世界,艺术美化了世界。
一个人,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快乐和幸福,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内心的感性和理性达成一种平衡。
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文学巨匠木心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现在很多人穷,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没有恰当的审美,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
因为对美的无知,他会肆意地破坏环境。因为对美的无知,他可以把自己身上最好的财富丢掉、销毁。虽然终其一生追寻美好,却不懂得如何去感受美好。
形神合一,才是发展的最好境界
这一现象同样影响着中国经济和城市的发展。
在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经济体量和建筑体量的增长举世瞩目,这个过程也是最大程度理性思维的发展。
但随着经济体量的增长,也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就像一个人个头特别大时,不能让自己变得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个需求就是老百姓改善生活的需求,对应到经济发展中就是各个产业、服务品质。
“我们需要形神合一的发展,不仅注重外在的量,还应注重内在的质。”韦杰创建的金诚集团正在“补这一课”,中国什么都能制造出来,但缺的是审美,比如如何把瓶子设计得更美观,更方便易携,这是接下去市场的机遇,也是转型期里获得的发展机会。
韦杰说,中国人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形神合一,也非常注重感性和理性意识的和谐统一。在汉唐明清,中国的瓷器的艺术造诣举世震惊。他希望点醒、恢复中国传统审美,这也是金诚运营特色小镇、打造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去做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壹读立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导读:经济越发展,但我们的幸福指数似乎已陷入怪圈:收入越来越高,但幸福感却越来越低。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推论: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因为共产主义社会应该是人民和谐幸福的社会。为何越富有反而越不幸福?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不是时鬓的经济学课程,也不是实用的法律课程,而是沙哈尔主讲的“幸福课”。“幸福课”为何在哈佛大受欢迎?“因为大家过得越来越不幸福。”沙哈尔说。越来越富有,却越来越不快乐——已成为全球性现象。央视2013年搞了个“你幸福吗”的调查,发现老百姓的幸福感随着经济增长却在下降,最发达的北上广,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反而很低。为何越富有反而越不幸福?小编认为,要弄清“为何越富有反而越不幸福”的问题,首先要知道“幸福的定义”这个问题,以及由幸福的定义而产生的相关推论。一 幸福定义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有这样的感悟:当你几次三番地求爱,终于得到对方同意的时刻,你就会有幸福的感觉; 当你身陷囹圄,法官判你无罪的时刻,你就会有幸福的感觉;当你身患绝症,医生告诉你诊断错误的时刻,你就会有幸福的感觉;当你饥肠辘辘,可以饱餐一顿的时候,你就会有幸福的感;当你孤独不爽,亲朋好友打来慰问电话的时候,你就会有幸福的感觉;当你被误解而获得人们理解的时候……你就会有幸福的感觉。综合、总结更多人类的幸福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幸福有三个共性特征:第一是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都来自于渴求,或者说幸福都有“渴求”这个前提而存在;第二是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都是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时而产生的;第三是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都会有愉悦的心情(心态)。据此,幸福就可以这样定义:幸福是人们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的渴求在被获得满足后的愉悦感觉(心态)。什么是渴求?渴求就是人们求“之”而未得的心态。二 幸福推论通过对幸福定义的了解,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幸福推论:1、获得幸福的前提是有渴求——不幸是幸福之母。也就是说渴求是幸福唯一的来源,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比如,“凉快”带给人们的幸福,其前提必然是因为人们炎热而对“凉快”有渴求,假设你身处冰天雪地,那么,你就不会对“凉快”有渴求,于是,当“凉快”过来时,你也就不会有“幸福”的感觉;再比如说,金钱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前提是你对它有渴求,如果你对金钱没有渴求,那么再多的金钱也不能给人带来幸福。比如,三国时期,刘备太子小阿斗,因为他要"任何"东西都不需要花钱,所以,他对钱就没有渴求,甚至可能他就不知道钱是什么东西,所以,对于“阿斗”们而言,金钱是不会给他们带来幸福的。所以,渴求是幸福的唯一来源,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什么是不幸?不幸就是人们的渴求在未被得到满足时的不愉悦感觉(心态、心情)。而幸福总是在先有了渴求后,然后被满足,然后才有幸福,所以不幸是幸福之母。人为什么会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就是因为人们身在福中没有“不幸”。2、获得幸福的条件是渴求被满足。显而易见,有了渴求,但是如果渴求不能被满足,人们是无法获得幸福的。 在发展中国家有很多穷人,虽然他们有很多渴求,但很少有幸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渴求无法被得到满足。解决的办法就是发展经济,让穷人脱贫致富,从而使得他们的渴求一个个能被实现,被满足,那么他们就会获得一个又一个的幸福。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时期曾经经历过的“幸福指数”最高的时期。也就是说,幸福有两个充分必要条件,即,有渴求和渴求被满足。三 为什么人们越富反而越不幸福?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越富有的人对财富越没有渴求。比如,比尔盖茨对财富就没有了渴求,如此,比尔盖茨就不会再有获得财富幸福的感觉了。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越富有的人对于更大财富的渴求越来越难被满足。比如,比尔盖茨是500亿美元的大富翁,给他几个亿,他会幸福么?显然不会的。但是,如果要让他追求财富再翻一番,显然他也是不太可能再获得这个幸福的。但是对于“穷人”而言,几千、几万或几十万元就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多很多的幸福。所以,人们"越富有反而越不幸福",反之就是——人们越“穷”越容易得到幸福。四 共产主义社会不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通过幸福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只有渴求,才会产生幸福。假设,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是一个按需分配的社会,或者说,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们都一个个是大少爷,需要什么有什么,那么,人们又何来“渴求”呢?又何来幸福呢?毕竟——人类的最终追求是幸福。所以,如果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人人都幸福的社会,那么,共产主义社会就不应该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按需分配的社会。小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其实就是一个中庸社会,就是一个既不富裕,也不贫穷的小康社会。就像人一样——老瘦瘦不好,老肥肥也不好。子一哲学认为,人类的最终追求是幸福。所以,共产主义社会的核心就在于人们所追求的幸福都是有利于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幸福。所以,对于共产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而言,和谐幸福是纲,纲举目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越发达人类越痛苦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