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班考试考差了学校还要吗扣20分还能进前100名吗?

这个提问我还是蛮有发言权的。因为我亲身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温馨提示:不要依据我的故事来选择快慢班,而是拿着我的例子来思考自己孩子的情况,根据我的经验教训,做出适合自己孩子的选择。我呢是进入高中时,凭借中考成绩,高一分到“尖子班”也就是快班。我入学第一天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超级兴奋激动的。可惜我完全无法适应这样的快班。数学课讲得很快,听着像天书,我完全跟不上节奏,,到后来一上数学课我就昏昏欲睡,无法控制;物理、化学课老师讲得也很快,尤其是前面几章是初中学过的知识,一下子带过。可怜了我这个当时没啥学习方法,只会一步一个脚印,认真跟着老师学习的学生啊,各学科的小测、考试,一塌糊涂。一学期的挫败感接踵而来,我甚至出现了转学、厌学的思想。在高二分科的时候,我被分到的慢班,然后转折出现了,我的数学老师“彪哥”成功将我拉出了数学深渊。老师讲课节奏更慢,一遍不会再来一遍,也会带入的将一些学习方法。我的数学终于重新考入及格线,尝到了小测满分的甜,然后成绩慢慢上升。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分到慢班,我现在可能就是高中辍学的打工妹了。现在分析我当时的情况:1.我之前的学习背景自己从小到大都是成绩不错,其他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突然的一直打击,打击到我自我怀疑。精神压力过大,成绩受到影响。2.自己学习方法问题。我小学初中学习好,更多的是自己的付出努力得到回报的结果。我当时跟不上的原因就是快班老师自认为大多数同学聪明,能更快接受新知识,所以讲得快。而我反应比较慢,学习方法也不到位,老师讲得第一句还没反应过来是啥意思,老师已经讲到第三句了。这样积累下来,一节课就是听天书。孩子的天赋差异是存在的,有些孩子头脑就是灵活些,而有些就是通过认真拼劲全力,可想而知,那些聪明但是平时不咋用心的孩子,开始发力时,很大概率会后来居上。当然成绩好除了聪明智商高之外还要有适合自己的套学习方法,而我当时也没有啥学习方法。这也是高一跟不上的原因之一。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自身的情况来决定选择快慢班:首先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的付出,。这个成绩是他拼劲全力得来的,还是轻松得来,还有没有更努力的空间;其次要确认你的孩子是抗压型选手还是激励型选手。如果孩子抗压能力强,如果越挫越勇。那么可以选择快班,快班压力大,但是能够让孩子在压力中爆发,而且快班的学习氛围很好,那就是成绩一片光明。但是如果孩子跟我当时情况差不多,以前成绩很好,结果突然总是遭受打击,遭受到自我怀疑的程度,那还是先让孩子有学习的热情才行。然后,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沟通,知道孩子哪个学科比较弱,与孩子一起分析自己哪个知识点比较弱,帮助孩子去建立更好的学习计划,去进步。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家长跟孩子好好沟通,可以给出建议,但最终是要孩子自己做出决定。你觉得快班学习氛围好,他却认为压力大。你觉得慢班能够让他心理轻松些,他却觉得没有竞争对手。所以要帮助孩子分析,引导孩子。当然尊重孩子也很重要。我们要做的不是直接给孩子一个目的地,而是引导孩子思考,结合自身去思考,哪一条路更适合自己。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其实不论孩子在快班还是在慢班,都得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下功夫。比如养成预习的习惯,自己先明白自己不会的知识点,等老师讲课的时候有的放矢,认真笔记。 比如有错题集。去复盘,去举一反三,让孩子自己去思考。等等。 足够了解自己,才知道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家长要足够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了解学校教学理念、方式等等,知道的更全面,才能够更好的分析解决问题。
这个问题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作为一个学酥,我高中两次分班成绩都算是我高中综合排名高峰了。考进实验班很多人都认为是好事,你可以和更优秀的人接触像他们一样努力,但在我看来,高二从重点班(班里构成既有学习好的又有家里有钱氪金来的,大班70人左右)考到了零班(绝对学霸中的学霸,小班,30人不到)是一个算不上好的事情。其实这种事跟个人性格和学习方式有关,如果你是一个爱说话,下课就吃点零食聊聊八卦和姐妹撕撕b,努力全在课堂上和家里的人的话,那就别去学霸班了,真的很闷,他们下课虽然也会聊天,但是跟那些非学霸相比少了很多乐趣,我在学霸班只觉着他们的快乐真的好简单,对我而言就是无聊。学习氛围对我而言是最重要的,但是我比较怪,会喜欢一个活跃的氛围作为自己的学习环境,所以从这点上如果你性格差不多也是这样那就别去学霸班另外一点就是学霸班的进度挺可怕的,特别是碰上一些讲课习惯性偏快的老师,那就真的被毁了。我记着我高二在学霸班有个数学老师,布置作业好几本资料本节课内容全部做完,一节课(40分钟)讲4张卷子,为什么能做到呢,因为学霸们错的题都少啊,老师看那道题错的人多讲哪到(当然,其实并不是看做错的人的数量,而是看做错的人的质量,你懂的,班里排名靠前的人即使就他错了,只要提出来老师还是会不厌其烦的讲,呵呵),这种模式下,如果你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就很容易被落下,特别是数学不好的...那一段时间我数学考8、90分...所以要进学霸班你也要了解他们班的速度你到底能不能跟得上,跟不上不如不去,我后来高考数学考到了138(不是很好,那年题很简单)全是高三一年被打回重点班时补回来的,上课跟着大家一点点听讲解,下课找老师在学校补课,双休日去老师家里单独补课,一小时200,一年花了1w左右吧,现在感觉还是很值,毕竟得到了质的提升,在这里我要谢谢我的高三数学老师。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取决于你的学校层次,我所在的学校是我们这边整个城市和附近小城市最好的学校,来到这里的人都是学习不错的和氪金来的,重点班更是学霸加权贵中的权贵,零班就是魔鬼学神了,我会更想留在重点班是因为本来班级构成就不错,大家都是有实力有背景的不低俗的人,但如果你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很普通的学校那你一定要去重点班,毕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鉴于以下内容偏向于流水账,就把一些附言放在最前面吧。一直认为 不应该 去准备分班考。诚然所谓的“准备”在成绩上的确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不理解这样做的意义或价值。如果一名同学绝没有可能在数理方面成名立业,如果他对它们不抱有半点兴趣,那么为什么还要费心费力地准备,难道就只为了不被同校的其他人拉下太远的距离?选科的导向难免有,功利心也难免存在,但我私心希望能有更多人参考自己的喜好去做一件事,而非只为了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利益。有个说法叫做“知识改变命运”,但它本应是结果,而不是追求的目标。学习实在不只是你建功立业的跳板,不论现实如何,一个学生总还是该有些理想的对吧()之前好像选了这样一句话作为知乎的个签,叫做“性情所发前无古,骚选虽高不必同”。感觉很切题,人各有志不分高下,那么就让我们一同高兴地走着彼此的路吧(>)——————————Day 1:「语文 8:30~10:10」: 开局觉得材料很眼熟,哦这不是以前辩论的“网络用语污染了我们的语言”吗2333,整个文段都很熟悉,不过不影响我并不会做题的事实()然后作文没写过这样的,“我为什么在这里”,我还想问你呢,我连自己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办啊?于是胡编乱造了个可能类似于 [抒情] 的流水账,究其原因是我没有任何实际的东西可以写。听说有人写了自己为什么在分班考考场里,感觉很是选材新颖,立意独特,不失为一种优秀的选择(够「物理 10:30~12:00」: 高中内容一点没有(这样看来学了高一的数理化确实会被创死~),有意思的题似乎也没有,更多考的是所谓“易错”的套路,但这实际上不具有任何价值(⌒▽⌒) 某锐评:“都考初中的为啥还要考分班啊?中考不都考过了吗?”。「生化 13:30~我忘了」:……化学同物理。某佬说大概只有一个 CaCl2 和 CO2 不能弱酸制强酸的题还有点水平。不过我化学不好,这应该也不是坏事。生物只能说我不会做()超纲的题有但不多,可是“青草鲢鳙哪个能防治水华”是啥呀,为啥不是生活在最上面的(小)青鱼能吃水藻哇??然后惊喜地发现某新高一同学群里讨论的题我全都做错了(酒窝,荒岛求生喂鸭子…),不过纯属个人能力问题,不好评价。「政史地 我忘了~17:00」:政史一点不会,但是不明觉厉(!)感觉出得很有水平,都是大题挺合理的(~)地理还算正常(?应该也是没有超纲,选择题没印象了,只记得有个测太阳高度角的实验步骤填空,也还正常。三科加一块大概时间会有点紧,不过对我这种政史瞎写的选手来说倒是无所谓~——————————Day 2:「数学 8:30~10:30」整体偏向于技巧&组合,因此虽然难度不高,但不同学生体感差异比较大。压轴题是经典结论 nim 游戏(本质是求 sg 函数)的应用,感觉区分效果也是不太好。一方面,对某学科里博弈论知识有了解的同学可以快速秒掉,而其它同学很难把题目与异或建立联系;另一方面,给出的初始局面实在不强,并且甚至还不要求证明,直接导致放过了极多的错解……在最后一问上 OI 老哥的正确率(不算蒙答案/拿错解碰巧猜中答案)似乎吊打了数竞大佬2333,大赢!(「英语 10:50~12:00」本人英语极差,只能简述下情况:完形 20 个空,阅读四篇,有七选五没有作文,对我来说都有点难。——————————总结:每年的分班考差异巨大,没什么好总结的。你要是信了网上传的分班考内容(即使它是真实的),那么吃亏的必然是你~谨以此流水账给大家提供个乐子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班考试考差了学校还要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