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科书总是那么厚?

这个现象有很多原因,我来说说其中一点。我接触的是美国教材,就拿美国教材说吧。感觉为了自学方便,美国教材才写那么厚,中国教材主要还是靠老师讲,所以那么薄。大学时的专业课教材就是美国的原版教材。当时看到这样的大厚本,的确感觉很震撼。想到以前就薄薄一本书,学起来都那么累,这样厚的一大本书,一学期根本学不完啊。没想到开课以后更是震撼,老师对我们说,上大学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养自学能力。所以教材上的东西自学就可以了,不用讲,老师讲的是教材上没有的超越教材的内容。我们心想教材这么厚,老师居然还都不讲,既要自学教材内容,又要听老师讲更难的,这也太强人所难了吧?这也太刁难人了吧?尽管我们强烈抗议,但老师还是不为所动。他说他在美国时候就是这么给学生上课的,没什么大不了的,让我们努力适应新形势。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去啃这厚厚的英文教材,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还真慢慢地适应了。美国教材虽然很厚,但之所以写得那么多,正是为了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方便自学。中国教材大多是干巴巴的论述,很难理解,像干货食材不能直接吃,需要老师来泡发。美国教材却像老师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你,无需课堂讲授,教材里就有老师给你讲课。美国教材总是尽可能地降低学习者的门槛,写教材时会默认读者是一无所知的小菜鸟,会尽量用最浅显直白的语言来让小白入门,生怕读者有畏难情绪,后面才一点点变难。讲授理论之前,总要拿现实的问题来引发,让读者明白这个理论当时是从哪里出来的,讲授理论之后,总要给出很多现实的例子,让读者知道学了这个理论可以怎样去应用。书中配有大量的图例和表格便于学生理解,还提供了很多相关网址方便学生扩展阅读,书后还有很多小结章节回顾以及大量习题,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教材作者怕读者读那么厚的书会发呆走神,时不时插科打诨来个段子让读者会心一笑。章节末尾还经常插入一些相关的逸闻趣事,引导读者坚持往下看发现作者的隐藏彩蛋。美国教材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怎么说呢,就像新概念英语一样,不是笑话胜似笑话。能把干巴巴的教材写得让学生看了笑起来,的确让人佩服作者学术和写作两方面功力。既要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兴趣,又要诙谐幽默、插科打诨、保持学生兴趣,还要把作者多年积累的真知灼见倾囊相授,的确需要极大容量才能同时满足三个要求。当然教材那么厚,价格肯定因此上涨很多,尤其一些美国教材居然是用铜版纸印刷的。很多人还要买配套的中文翻译版和习题集,三样加起来是厚度吓人重量惊人价格感人。
关注这个问题很久了。有的回答说是出版奸商的问题,有的说是教材目的的问题。都有正确的点,但都不完全。我这里提供一些例证,给大家开开眼界。———————-这里还要说一下,我国的大学课程有全国统一的大纲与教学内容,被选为标准教材的教科书不准自由发挥。而且写教材的人有的是科研第一线的(成名)科学家,有的只是教师,科研不咋地。这两种教材各有千秋。教师写书好处是教学大纲中的内容很熟,干货十足错误少。但是不会有什么发挥。想深入只能另找他书,也难以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家写的书,自己擅长的部分就鸿篇巨制,旁征博引,理论的来龙去脉、怎么用在科研实战、怎么用在国计民生都有讲解,读者读来就会觉得酣畅淋漓;而不擅长的部分只能照着其他教材萧规曹随。老实点的就给出引用,不老实的就一笔带过。比如Pathria对状态数的计算颇有心得,把自己的两篇论文写进了教材;而对位力定理就不是很熟悉,就照抄《简单液体理论》这本书,还抄错字了。所以说学一门课最好是抓住一本教材(最好是标准教材,但也得是自己能读得下去的,读不懂不是读者的问题也不是作者的问题,只是互相不匹配)通读一遍,然后大量读各种以特色的教材。大学图书馆里放那么多不同作者的同名著作不是为了玩的。——————————首先,奸商无处不在。外国有,国内也有。请看下图:同一本书,第二版和第三版内容差别不太大,第三版加了不到200页,结果从一本大号中学语文课本,变成了一本巨书。因为内部空白、边白给增多了,字号也大为增加!每次我带着后边那本大黑皮给学生上课,都觉得是背了一座大山。下课再加上学生交上来的作业。。。。。。。。题外话,期末有学生吐槽说,感觉这门课,一门顶过去两门:专业英语和统计力学。话说我也是没办法,这是我校钦定的教材。还有两本钦定参考书是Kardar的《粒子的统计物理学》和《场的统计物理学》。我还是自己找到中科大的蓝皮上下册:还有卢文发的《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前一本比较难,后一本目标是大二开课,只需要大一的高数和普物知识,两本书分别对应一般学生和学习有困难学生)作为给学生的参考书的。有的说外国教材是便于自学所以厚,而国内教材全是干货,所以薄?诺贝尔奖得主费米 VS. 浙大教授彭笑刚,这书孰优孰劣?其实国内教材也颇有一些适合自学的,比如下图:(韩德刚,高执棣,高盘良[我的物化课老师的博士导师],《物理化学》)干货之外,满满的开放性讨论啊!还有那么多参考文献。我当年为此经常跑图书馆,读了不少杂七杂八的这种教育类小文章。顺带安利一下J. Chem. Educ.,里边时常有大牛发科普小文。也看出来当年(1970-1980)年代有不少大学教辅小册子(严济慈那本热一热二的书),现在也都不见了。真是科普之难,难于上青天啊。最后再放两本名字完全一样的中外教材,体会体会:董无极(Michigen State Univ.的美籍粒子物理科学家)的群论(300多页)和陶瑞宝(复旦大学的凝聚态物理科学家,谢希德当年的助手)的群论。所以说确实,一学期的讲义也就100多页。我讲本科生统计物理,三学期学制,涵盖平统所有内容,包括密度矩阵、1级2级相变,10周讲义共138页;涵盖书中内容300页左右如果一本教材的页数在这个范围,主要是讲义,比较容易入门,干货多,但是某些诸如“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引入这一概念?”“这个理论的历史脉络、历史发展是怎么来的?”这些问题就不能回答了。也不会有太多个性化的讲解。厚道的书会在末尾给点参考文献,不厚道的书就一点参考文献也没有。比如谢树艺的《工科数学:矢量分析与场论》,就是写的非常自洽,读了之后就能计算,但是为什么那样算就一点没说。读了之后也不会知道这些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教材很厚,就是加入很多参考知识,较为适合自学。建议初学者去图书馆找一下,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从头读到尾,掌握大略;但是仍然不能指望读一本书就能掌握该题目下所有知识。比如McQuarrie的《统计力学》,讲Brown运动,省略了大部分公式的推导。Pathria的书里有缺失的一半(分部积分的推导);另一半必须辅以《常微分方程》,学了“常数变易法”或者“积分因子法”才能读懂。我个人的经验是,程度较高的学生,他们往往会关心某些概念的来龙去脉、某些理论的适用范围等等,这时候需要任课教师给出完善的讨论、参考文献;及格线附近徘徊的学生们,最关心的是习题如何做、考试时答案如何写能得到全部得分(比如普朗克常数啥时候加?三维量子谐振子的配分函数推导如何写能得到全部的步骤分?),只希望有100页内的干货以便复习。所以写出薄书厚书都会有人质疑,这是一个父子买驴的dilemma。国内的解决办法是只给出preliminary,增加的东西由教师开出,课外的答疑、office hour一类形同虚设,但是课时和习题课较多,比如热统来个两学期之类。这也是苏联模式的特征。照顾程度一般的学生。美国的特点是大厚书为主,课上讲解干货,由学生抄笔记,学生下课之后再根据厚书自学问题。习题课不太清楚。自学出问题了,office hour去找老师、负责答疑的研究生。这配合10周的学期制,每周只有1-2次课。这也方便老师挑出不来上课的学生——1000页左右的书,不来上课就不知道考试考哪部分内容。但是牛人学生可以自己一学期读完1000页,咋考都不怕。可谓是各有千秋。==再唠10块钱儿的分割线==国外的教材来说,也分“细致流”和“干货流”两种。这本物理化学是无意间发现的,分两卷,分别对应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结构化学+光谱。Thermodynamics,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Kinetics》 Andrew Cooksy【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每卷600多人民币,对彩色的书来说已经算很便宜了。相比较而言,一本McQuarrie的统计力学,黑白的800多页还要1200元左右呢)每一章都有前言导读、为啥要学、学了干啥、课程目标、正文、课外小知识等等,除了引用的已发表论文的图以外,大量的图都是自己重新做的,极大方便学生自学、引发学生兴趣、教师讲授(这种书一般再出一本教师用书、一本习题集)。下边这本就不那么友好了,虽然便宜(200元不到小薄本),Quantum Mechanics in Chemistry (Dover Books on Chemistry)-Kindle商店-亚马逊中国假定读者具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善于自己推公式。当然这一页是我特别挑选的,不过整本书都差不多。第一章就是Hartree-Fock法,20页的内容相当于一般量子力学+量子化学教材。没有基础,习题一道都做不出。而这第11章,据作者之一Mark Ratner亲口跟我承认,是因为当时缺钱,跟老大G. C. Schatz商量补上一章,多赚点钱花花。看上去就是把自己组里推公式的记录出版了。各种书薄厚不一,推荐找些相关的书读一读,感受一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书的厚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