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待遇包括待遇是影响教师的待遇包括工作积极性和教师的待遇包括队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下列关于教师的待遇包括待遇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是由【赖大文档】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职教育发展刘水英陈头喜[提要]在“十一五”期间,由于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原本底子就较薄弱的高职院校的师资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加快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以确保教育质量、形成办学特色,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紧迫任务。[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途径[作者简介]刘水英(1973—),女,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商务谈判与礼仪;陈头喜(1972—),男,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江西南昌330000)当前?熏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由“十一五”的大规模扩张转变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教高[2006]16号文明确指出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熏已经引起的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的重视。一、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教育部在2006年11月16日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字[2006]16号文)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为高等职业教育重新确立更加明确的教育目标。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教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师资队伍建设应当成为各高职院校坚持不懈抓好的重要工作。必须从组织上加以保证,从战略上加以规划;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与学校的专业建设相结合,与学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构成中,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是通过“三改一补”(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高校改革;中等专业学校办高职班作为补充)转制而建立的,师资队伍建设还是沿用原来学校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然而教高[2006]16号文明确指出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关键是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虽然经过了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教育部对高职师资提出的要求还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数量结构上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熏在校生的规模呈几何级数扩大,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却与之不同步,造成了高职院校生师比过高。这一现状说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在数量上是不足的。从年龄结构上来看,新教师多、老教师少,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相对来说青年教师实际工作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要薄弱许多,专业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匮乏,缺少真正的学术骨干、行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无法有效带动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从学历结构上来看,本科学历的教师占绝大多数,硕士以上学历的偏少,和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水平评估指标规定的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应达15-35%还有一段差距。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差距较大。目前高职院校中专职教师由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及由其他高校调入的占专职教师总数的80%以上。虽然各高职院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对专职教师提出了参加专业实践的明确要求,但由于专任教师教学任务重,根本无暇抽出时间参与专业实践,即使参与,也大多流于形式,走过场。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的教师不多,加之专职教师中实践课教师的比例偏低,因此真正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数量不多,很难形成中坚力量。“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远低于实际需求,很难满足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从校外兼职教师情况看,学历及职称状况良好,但数量仍然不足,不能达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在兼职教师中,有的虽技术过硬,但因为理论水平不够或表达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有的限于本身的正常工作与学校的教学安排冲突,无法做到两者兼顾,甚至有的只是受聘而不授课,完全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另外,受环境制约,兼职教师的聘任工作难以展开,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不够。这些都对校外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教师队伍不稳定。与本科院校相比,多数高职院校教学科研条件较差,工资福利待遇低。同时,由于社会的诚信机制还没有形成,学校管理制度不严谨或执行不严格,在依法管理教师有序流动方面存在漏洞,致使高学历、高水平教师流失,特别是一些热门专业的教师引进难、流失快,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师队伍的稳定。此外,兼职教师缺乏相对稳定性也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营造良好环境。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要积极争取政府部门为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提高教师待遇,设立教师奖励基金,重点向一线教师倾斜,提高教师科研及教学经费,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加生产实践的锻炼,外出进修,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强化近期管理。高职院校应根据对社会、职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和学校的发展,制订师资队伍的建设长远规划,指导与规范近期的师资队伍建设。同时要完善与制订相应的师资队伍具体管理和培养培训的制度,做到建设与管理并举,建设与提高同步。,加强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行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鼓励教师积极与企业合作,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攻关,为教师提供接触实际的机会和发挥教师才能进行技术创新的空间,实现校企互动、人才双赢。,提升培训质量。要积极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包括利用现有的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就业基地,建立高职院校师资培训点,通过知识的更新和实践能力的培训,使教师真正了解专业发展的现状,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实践能力,满足教学需要。。兼职教师特别是从企业生产一线来的兼职教师,可以通过其经历,把实际工作中的许多知识和能力带入课堂,这是校内教师很难做到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带动本校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学校应重视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一方面要强化管理,另一方面要注意吸收兼职教师的特长,取长补短,为我所用。要科学规划兼职教师的比例,专业建设初期,教师兼职的比例可适当大一些,随着专业的成熟,专职教师的比例可逐步加大,但保持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是必要的。总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才能达到逐步完善的目的。只有建设一支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高职师资队伍,才能为社会和谐与发展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参考文献][1]李宗尧,[J].职业技术,2007,(10).[2][J].教育与职业,2011,(27).[3][J].教育探索,2010,(9).[4],以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J].教育与职业,2009,(6).[5],促进高职教育发展[J].职业技术,2010,(2).[6],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8,(32).132464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的待遇包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