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谈下,山东考研机构实力排名最新省想考山工艺,纠结选弘榜教育、九艺考研还是风暴设计考研呀?据说弘榜教育的师资力量很好?


2022-12-13 15:46
来源:
弘榜考研发布于:山东省
学校简介:中央美术学院位于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学院致力于建设造型、设计、建筑、人文等学科群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现代形态美术教育学科结构,目前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美术院校。
招生专业:美术学、艺术学理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美术、风景园林、艺术设计。
强势专业:中国画、油画、版画。
考情分析
中央美术学院21年报名总人数3908人,拟招生总规模608人,竞争尤为激烈。专业课往往是比较拉分的,考试内容基本以创新题型为主,难度较大。作为我国的 top 级美院学府,每年的招生名额有限,有的专业方向甚至每年只招收一名考生,竞争压力巨大。
学校简介:中国美术学院位于浙江,作为国内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一所国立高等美术院校,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创新与艺术教育的双重职责,致力打造视觉艺术东方学体系。
招生专业:美术学、艺术学理论、文物与博物馆、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建筑学、风景园林、美术、艺术设计、电影
强势专业:中国画、书法、绘画。
考情分析:22年国美报名总人数4850,相比21年增加900余人,拟招总规模人数680人,22年报录比7:1左右。像国美、央美这种美院专业方向分得比较细,每个专业方向报名的人数其实并不是很多,但是报名的基本都是专业能力很强的考生,所以竞争压力很大。
学校简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位于北京,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所高等设计艺术院校,汇集了当时全国最优秀的美术教育家、民族民间艺术研究者和海外留学归来的艺术家、设计家,1999年11月并入清华大学,开始了在综合性大学中发展的新篇章。
招生专业:机械、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信息艺术设计、艺术。
强势专业及细分研究方向:设计学:染织艺术设计研究、服装艺术设计研究、环境设计研究、陶瓷艺术设计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信息艺术设计研究、动画研究、工艺美术研究等方向。
考情分析:21年清美报名人数2300左右,进入复试140人左右,最终录取人数全日制89人,非全22人。清美作为一类艺术设计高校,设计学科竞争十分激烈,报考难度大,招收名额少,推免人数较多,对统考生不是很友好。
学校简介:西安美术学院建校于1949年,前身为西北人民艺术学院二分部,于1960年5月正式定名为西安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自建校以来,广纳贤才、汇聚名师,立足卓绝的延安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理念。
招生专业: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美术、艺术设计
强势专业及细分研究方向:
中国画:中国画(人物画创作研究)、中国画(山水画创作研究)、中国画(花鸟画创作研究)、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研究、连环画艺术研究
油画:油画艺术研究、造型艺术基础研究、主题性绘画创作研究
雕塑:雕塑艺术研究
考情分析:2022年西安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约378人(全日制+非全日制)实际报考人数在2000+人,总体报录比为5.29:1。西安美术学院近两年的报录比基本在5:1左右,竞争压力也是很大的,虽然会有部分专业进行扩招,但依旧是粥少僧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3-06-28 15:24
来源:
弘榜考研发布于:山东省
《中国工艺美术史》是美术考研中不必可少的一门科目,很多院校在初试的考察中都会设计到这一块的内容。但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有太多的知识点要去记忆!如何快速、深刻的记忆住这些重难点?今天,小编就来告诉你一个轻松的方法。
随着文娱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内容丰富、画面精美的纪录片走进大众视野,其中有不少纪录片都在讲述我们几千年来辉煌的历史以及各个时代的艺术作品、工艺美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一下,和中国工艺美术相关的纪录片!
关于《中国工艺美术史》相关的纪录片其实有很多,考研党们每天徜徉在这些纪录片中,就会有不少新收获!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就是最受艺术考研党青睐的十部关于中国工艺美术的纪录片,需要的同学们赶紧码住吧!
《如果国宝会说话》(共4季)
《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中宣部、国家文物局、中央电视台共同实施,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的电视纪录片。该片通过每集5分钟的时间讲述一件文物,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带领观众读懂中华文化 。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呈现的多是上古时期的陶器、青铜器等,第二季主要讲述春秋战国和秦汉文明时期的文物。到了第三季,节目的历史范围从魏晋南北朝跨越到了隋唐时期。涵盖了书法、绘画、壁画等多个门类,多维度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技艺、审美、文化和生活方式。
《我在故宫修文物》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由叶君、萧寒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三集文物修复类纪录片,在央视电视栏目《纪录片编辑室》中播出。
该片跨越明清两代、建成将近六百年的故宫,收藏着包括《五牛图》《清明上河图》在内的180多万件珍贵文物。历经百年沧桑,这些人类共同的瑰宝或多或少蒙上尘埃,破损不堪。从故宫博物院建院那一天起,一代又一代文物修复师走入紫禁城的红墙,通过他们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手,将生命的活力重新注入一件件文物之中。
《我在故宫六百年》(共3集)
《我在故宫六百年》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的纪录片,本纪录片讲述故宫六百年的历史沿革和建国七十年来老中青古建保护者们代代相传的独特故事。
该片以“丹宸永固”大展、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古建岁修保养为线索,通过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修缮技艺部、工程处、文保科技部、考古部等故宫人的工作视角,踏上故宫再发现之旅。纪录片聚焦古建修缮保护,记录宫墙之内悉心呵护故宫的匠人,展现宫墙之外的天下人与这座城池发生奇妙的关联,讲述紫禁城青春永驻的故事。
《上新了故宫》
《上新了·故宫》是故宫博物院和北京广播电视台出品、华传文化联合出品、春田影视制作的文化季播节目。共三季。
每期节目中,嘉宾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历史文化,并与跨界设计师联手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每期诞生一个文化创意衍生品,打造“创新”与“故宫”相结合的制作模式。
《上新了·故宫》首先是在基本的文化知识上下了功夫,真正将观众带入文物的“身世”中,以此传播历史知识、文物知识、文学知识等,引发受众敬重历史文化。节目“文化探秘+文创运营”的操作模式在保持对历史的敬重、追求文化知识准确性的前提下,采用年轻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这一节目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并在节目中给予观众知识和审美体验上的满足。
《中国艺术(Art of China)》
《中国艺术》是一档英国艺术评论家迪金森(Andrew Graham-Dixon)讲述中国古代艺术的艺术纪录片。共有三集。
主持人带领观众,从三星堆的纵目面具,到敦煌的唐朝大佛;从北宋徽宗的瘦金体,到八大山人的书画,都清晰凸显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脉络。
《镇馆之宝》
《镇馆之宝》系列纪录片在全国范围内精选十座具有影响力的博物馆,并从中选取十件代表不同器物类别、不同朝代的镇馆之宝,作为展示对象。用现代人的视角,去感受镇馆之宝的历史传承,从今天的地域文化中,探寻镇馆之宝文化的演变过程和历史根源。片中还将展现镇馆之宝的制作、流传、发掘、研究过程,文物所在地域的地方人文、历史、风土人情。
十集纪录片播出顺序分别为:《清明上河图》、《田黄三链印章》、《逨盘》、《马山一号墓丝织品》、《陈国公主黄金面具》、《青州石佛造像》、《秦始皇陵铜车马》、《狮子山楚王陵金缕玉衣》、《孙子兵法竹简书》、《“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考古公开课》
《考古公开课》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于2019年第四季度推出的大型考古文博历史类电视栏目。
栏目定位为介绍考古知识,讲述历史故事,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栏目以传播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聚焦20世纪中国考古学成立以来的国内若干重大考古发现、遗迹遗存以及众多精美文物,通过对考古学知识的普及性介绍、对遗迹遗存的还原性阐释,以及对精美文物的深度解读,利用考古学、文博学、人类学以及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搭建一个国家级考古知识普及平台。
探索发现《国家宝藏》
《探索发现》国庆力作,全新推出30集大型纪录片《国家宝藏》,这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电视媒体首次宏观梳理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脉络;首次集粹国宝级文物在发掘过程中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首次破解传世文物的修复秘笈;首次权威探索怎样对流失文物进行理性追索;首次披露汶川灾后文物的修复;首次与国家文物局全面合作,对大陆地区文物保护状况进行调查。
《敦煌》
《敦煌》是中央电视台继《故宫》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旨在记录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内涵。摄像机对准敦煌和在这块土地上曾经生活过的人们,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将那些被遗忘了的文明一一重新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主创人员力求奉献一部全方位反映敦煌历史与文化的文献纪录片,全面纪录敦煌地区16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散落其中的故事;全方位展现100年来敦煌学的学者对这个沙漠宝库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成果。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和中国工艺、中国美术相关的纪录片了,同学们在学习之余,还是需要抽出时间,用另一种方法收获别样的中国工艺美术知识。最后,希望同学们都能好好复习,在24考研中取得佳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考研机构实力排名最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