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宣言是什么版本


陈望道 是现代著名的翻译家和作家,出生于晚清时期,他是我国第一本《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后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活动,解放后加入作协,病逝于上海!
图片由网友“谎话大师”提供
陈望道
1891年1月18日生于浙江义乌县分水塘村一户农家,早年曾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读书,读书时,他结识了日本早期的社会主义者河上肇、山川均等人,并阅读他们翻译的马克思主义著作。
1919年回国,受聘于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任语文教员。
1920年春,到上海,参加编辑《新青年》。5-8月,与陈独秀等组织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参与发起组建中国共产党。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拉斐德路(今复兴中路)成裕里12号的一个名叫“又新”的印刷所正式问世。 年底,继陈独秀主持《新青年》编辑工作。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复旦大学、平民女学等校担任讲授。
1921年底,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成立,为首任书记
1923年夏,脱党。
1922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3年秋-1927年,任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教务长、代理校务主任。
1923年10月,与柳亚子等发起组织新南社。
1927年下半年开始,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旋兼复旦实验中学主任。
1929年冬,出任中华艺术大学校长。
1932年,出版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兼顾古今语文的修辞学专著《修辞学发凡》。
30年代,投身左翼文化运动,参与组织推动上海思想文化战线的反文化“围剿”斗争。
1934年,与叶圣陶、胡愈之等发动大众语运动,创办《太白》半月刊。
1937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在上海提倡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发起组织关于中国文法革新的讨论,宣传文字改革。
1940年,从上海至重庆,回迁校于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
1942年起,任新闻系主任历时8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参加和支持大学教授和学生的爱国民主斗争。
1949年10月,出任复旦大学校委会副主任。
1951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
1957年6月,加入共产党。
1952年9月起,任复旦大学校长。
1960年任《辞海》总主编。
1972年起,任复旦大学革命委员会主任。此外,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文化部部长等职
1977年10月29日,在上海病逝
上一篇:
王西彦
下一篇:
王力宏
金华最新名人
金华热门景点
金华热门特产
网站声明:本站《陈望道》由"谎话大师"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快速导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