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想知道,星光农机股份携手重庆智慧农机管理平台服集团开展农机机手定向培训,到底是怎么培训的?


6月28日,市政府副市长郑向东带队赴重庆智慧农服集团考察调研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市政府副秘书长游贤勇,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主任李洪义陪同调研。
重庆农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重庆智慧农服集团董事长彭强详细汇报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工作情况。按照“搭平台、建体系、树品牌、强服务、增效益”的思路,组建区县公司,提档升级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智慧农服站点,打造“1+4+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重庆智慧星光农机有限公司现场演示了新研发的再生稻专用收割机,智能无人植保机、自动高速插秧机等新型智慧农机具的使用场景,新产品将服务于重庆市智慧农服体系,助力山地丘陵地区农业智能化、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郑向东指出,重庆智慧农服集团要继续扩大农机调度平台规模,争取平台服务面积达到全市的70%以上。相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农业柴油补贴整合到农机调度平台上进行申报,引导农事服务组织加入农机调度平台。利用重庆智慧农服集团集中采购优势,争取中石油、中石化的优惠价格。积极开展代耕代施,促进“化肥、农药”双减政策实施。要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创利增收。
重庆智慧星光农机有限公司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研发符合山地丘陵地区需求的智能、高效、环保、节能的农机产品,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并成为国内领先的山地丘陵智慧农机制造商、农业数字化管理和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拥有专业的技术和保障团队,能够提供高品质的农机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可靠的产品和服务,推动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来源:星光农机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种了一辈子地,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大家伙,家里的镰刀、锄头要淘汰了。”在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镇高碛社区,村民黎强在村委门口看着新采购的拖拉机、全喂入收割机、水稻收割机、喷雾机、旋耕机、插秧机等智慧农机具,不禁感叹到。据悉,该批次智慧农机具是由重庆市供销社倾力打造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重庆智慧农服集团统一采购,将为冯家街道寨子社区、阿蓬江镇高碛社区、石会镇黎明社区、沙坝镇西泡村等地来年水稻的耕、种、管、收全托管农业社会化服务做准备。今年以来,重庆智慧农服集团加快推动“1+4+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强学习、搞调研、补短板,全力打通“搭平台、建体系、树品牌、强服务、增效益”服务路径,有效缓解农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等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一键下单 “网约农机”开到田间今年秋季,璧山区广普镇周家村的1600多亩稻谷成熟了,村集体经济负责人华成群用手机在数字农机调度平台下单了机收服务。第二天一大早,从隔壁金龙村调来的三台联合收割机马力全开,将在8天时间里,收完村里的水稻。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重庆智慧农服数字农机调度平台可以快速配置资源,引导农机有序流动,业务范围涵盖农机购销、调度、维保、培训等。目前平台已连接农事服务队伍232支,农机2586台套,服务人员1200多名,服务面积达10万亩左右。重庆智慧农服集团璧山公司负责人刘波介绍,种植业主可以通过平台发布农事服务需求信息,平台就近通知服务组织进行对接,完成线上洽谈和接单、线下服务、平台监督的一系列服务过程。未来,平台还将增加农机北斗定位终端,完善实时信息采集功能,让系统反应更快速、更精准。同时进一步扩大规模,持续引导农事社会化组织加入调度平台,为重庆及周边地区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机具使用率以及农业生产效率。重庆智慧农服集团总经理吴晶表示,争取到2025年,平台服务面积达到全市需求的70%。同时,积极开展代耕代种、应急调度,农药化肥的双减等工作,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创利增收。为提升农机手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保障服务质量,今年12月初,重庆智慧农服集团联合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协会在黔江区开展为期5天的智慧农机具培训,培训学员30人次。农机教练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针对收割机、旋耕机、轮式拖拉机的理论、实操及维修内容开展紧锣密鼓的培训。“当前,重庆各区县缺乏智慧农机实操专业人才,我们在培训时结合农事实际需求,提高农机手的实操水平。”重庆智慧农服集团副总经理汤浩洋说。此外,重庆智慧农服集团与星光农机股份合资组建的重庆智慧星光农机公司落户江津,计划投资1亿元研发智能化、机械化、现代化的山地特色农机,助力农事作业。农化服务 让今年的翠冠梨格外香甜“我们的翠冠梨品质显著提高,多亏了智慧农服石柱公司提供的农化服务。”石柱县藤子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隆凯军说。今年,智慧农服农资公司服务管护的翠冠梨喜获丰收,带动果农实现增收。据了解,3年前,石柱农资公司农技人员在开展农化服务过程中了解到,石柱县藤子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的250亩翠冠梨出现严重病虫害,合作社自行防治了几次效果不明显,果子产量少、口感不佳。智慧农技人员及时到场指导,对症下药,从病虫害防治、营养管理、科学施肥、修枝整形、农资产品供应等农化服务方面,提供全套翠冠梨农化服务解决方案。通过3年的合作,基地种植的翠冠梨果品质得到显著提升,果园产量从2019年的3万多斤提升到2023年的7万余斤,果农增收近两倍。据隆凯军介绍,该果园种植的翠冠梨与当地其他种植户的果品相比,品相更好、果实更大、果皮光滑、甜度更高、裂果率低。今年年初,石柱农资公司与石柱县藤子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合作模式由半托管模式转为“全托管”,通过器械化、智能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代替人工操作,节省近3倍的人力成本,大幅提升了农事作业效率。这仅是智慧农服提供农化服务的案例之一。在黔江,通过智慧农服的种植服务,黔江区沙坝镇石桥村青蒿示范基地培育的青蒿品质、产量稳步提升;云阳、忠县、石柱等区县抢抓农时,利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精准施肥施药,防治病虫害,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助农稳产增收。重庆智慧农服集团还通过牵头成立重庆智慧农服技术服务中心,特聘来自西南大学、重庆农科院、渝东南农科院、市柑橘研究所等107位专家,“坐诊”服务一线,为农户把脉种植难题。为重庆水稻、油菜、玉米、柑橘、榨菜、花椒等10大特色农作物提供线上咨询服务、线下技术支撑,累计咨询近10万人次。目前,智慧农服集团已建设示范基地26个,带动周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近140万亩次,帮助近1万户小农户增收。线上+线上 解决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随着柑橘上市,重庆智慧农业服务集团渝北公司在渝北区木耳镇新乡村柑橘园开展了爱媛38号果冻橙采摘助农增收活动,助农采摘、分装、配送,解决农户销售难等问题。“从11月下旬开始,农服渝北公司服务队前往木耳镇新乡村柑橘园,同果民一同选果、分装,通过看果脐、挑形状、看表皮,选择出品质好的水果,同时保证产品的外观和品质。”重庆智慧农业服务集团渝北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今天,主播璐璐柳带你去观察的,不是传统意义的柑橘,而是一款可以吸食的柑橘——‘果冻橙’,学名‘爱媛38’。”来自智慧农服的主播“璐璐柳”,在渝北公司柑橘园种植基地,推介柑橘“爱媛38”,帮助基地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农服渝北公司还开通了视频号、抖音号,试水短视频、直播等渠道,千方百计解决果冻橙销售问题,让爱媛38号卖得出、卖得远和卖个好价钱。此外,农服渝北公司为助农增销,提供了车辆直达配送服务,不仅保证了农产品品质,还铺就了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下一步,重庆智慧农服集团将持续布局优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利用“村村旺+农服通”信息手段,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搭建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四级服务网络,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提供特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为重庆农业发展贡献“供销力量”。(孙启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慧农机管理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