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毕业于华水大学,然后考上北京能源与动力专项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研究生怎么样,请问一下毕业能去市电业局吗?

在我们生活中,能源动力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动力对我们来说已经越来越重要了,如代步工具汽车、电动车,还有家里用的电气设备都和能源动力息息相关。专业介绍能源动力学科主要面向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控制技术与设备的工程领域。该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电能生产、传输、分配、控制、检测、保护及其使用过程中理论、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科发展形成时期: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交通大学为例,1952年院系调整时,当时设在机械系中的动力组就单独成立了动力机械系。由于受当时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在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专业面曾一度越分越细。50年代初期只有锅炉、汽轮机、内燃机等专业,以后又先后办起制冷专业与风机专业,制冷专业又细分出压缩机、制冷及低温专业。在50年代末又创办了核能专业,在六七十年代有些学校先后设立了工程热物理专业。这样,能源动力学科中的专业就先后包括有锅炉、涡轮机、电厂热能、风机、压缩机、制冷、低温、内燃机、工程热物理,水力机械以及核能工程等11个专业,形成了明显的以产品带教学的基本格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包含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的前身为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该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对水患的治理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设立了华东水利学院、武汉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一些专门的水利院校,1958年起在这些院校和西安交通大学水利系(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的前身)设立了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以满足国家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后,该专业更名为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1984年该专业更名为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涵盖了原水能动力工程、水电站动力装置、水电站动力设备、水能动力及其自动化、机电排灌工程、水能动力与提水工程等专业,昆明工业学院、成都科技大学等一些院校都设置了该专业。1998年,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新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包含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9个专业。调整时期:客观上说,这种专业划分与当时我国计划经济的体制以及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适应的。过窄的专业面,但却培养了专业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因此,在当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体系的重建,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向现代化方向的发展和高新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外先进科技、管理体系的大量引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原有的过细过窄的工科专业设置,总体上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必须进行专业调整。因此,在1993年原国家教委进行的专业目录调整中,将能源动力学科的上述前10个专业压缩为4个专业,即热能工程、热力发动机、制冷与低温工程、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保留。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将上述前4个专业进一步合并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单独设立,而在引导性的专业目录中,则建议将热能工程与核能工程合并。但当时我国大多数学校还是采用了热能工程与核能工程单独设专业的方案。因此,在2000年教育部设立的新一轮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下分设了三个委员会:热能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以及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就核科学与技术类专业而言,既与能源动力学科有联系(如核能工程类专业),又有其不同于能源动力学科的特征(如核技术应用类专业)。该学科和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核武器事业和核科技工业的发展而与能源动力学科同期建立起来的,创建初期同样参照了前苏联模式,划分较细,主要有核反应堆工程、核动力装置、同位素分离、核材料、核物理(包括实验核物理、理论物理、辐射防护、加速器物理及核电子学) 、核化工(包括前处理、后处理和轻同位素分离)、核地质、核矿冶等,这样的专业学科体系延续了近40年。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将核工程、核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合并为“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将核工程、核技术相关的研究性学科合并为“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设4个二级学科,即核能科学与工程(含部分等离子体物理)、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将与核物理相关的学科合并为“物理学”下的“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学科;将与核地质铀矿冶相关的学科合并入“矿产普查与勘探”、“水文学及水资源”、“采矿工程”等学科。本研究以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为重点,同时兼顾与此相关的其他专业。发展现状:全国现有100余所高校设有能源动力类专业,近20所高校设有核工程或核技术专业(其中5所高校设有核工程专业)。专业难度主要看自己,如果准备足够充分,考研是没有问题的。考研比高考容易很多,只要努力学习坚持下去并不难,最重要的是收集信息以及学校的选择研究方向的选择。专业课方面一般考传热学或者工程热力学,找到历年题刷一刷不会很难。再给大家发一下考区的划分,大家看一下自己属于哪个区域的考生,这也是和你考研难度挂钩的。*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院校分析目前开设材料与化工专业的学校有162所,相关院校(部分)如下:我把这些学校分为三个梯次:第一梯次:1.清华大学2.上海交通大学3.浙江大学4.天津大学5.华北电力大学6.哈尔滨工业大学7.华中科技大学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北京理工大学10.大连理工大学11.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第二梯次:12.西安交通大学1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4.中国石油大学15.北京工业大学16.郑州大学17.河北工业大学18.中国矿业大学19.太原理工大学20.合肥工业大学等。第三梯次:21.上海理工大学22.江苏大学23.南京工业大学24.海军工程大学25.东北电力大学26.上海电力大学27.浙江工业大学28.青岛科技大学29.兰州理工大学30.内蒙古工业大学31.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其中第一梯次华北电力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性价比较高。第二梯次里的北京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都比较值得推荐。第三梯次里的上海理工大学也很不错。各个学校在能源动力专业的排名如下:分析:清华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清华大学素有“大师之园”的美誉。截至目前为止,学校教师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2 名,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0名,110人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1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数目均居国内高校首位。都先清华大学是一所全国知名度非常高的大学,所以他的分数线也不会低,而且今年能源动力专硕录取人数也是非常少的(才5人),机会就比较少。再加上今年考研人数的增长,报考清华的人也随之增长,所以这所学校是非常难考的。但学霸除外。西安交通大学位于陕西省会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的副部级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现有教职工 5600余 人,专任教师2100 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470 余人,教授、副教授 1200 多人,其它各类高级专业人才 430 多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0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 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1 名 ,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委员34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15 名,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560 余名。国家级教学名师三名。由于今年报考人数的增长,这所学校的报考人数也有所增加,分数线有所降低,但分数再低也是低不了太多,再加上录取人数高达179(不含推免)个,所以考上机会还是很大的。建议有意愿的小伙伴可以试着报考。上海交通大学位于上海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是985和211(双一流)院校,学校有上海交通大学共有3094名专任教师,有正高级职称816名。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9名,两院院士1名;千人计划教授39人。一大批青年教师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9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9名,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67.1%。随着今年考研人数的暴增,第一志愿报考上海交大的人数有有显著增加,再加上分数线的提高,综上所述这所学校不是很容易考的。不得不说的试这里的录取人数还是比较多的,有84个之多,所以建议对这个学校有意愿的小伙伴可以试报考。择校选择学校的话,有几个学校比较推荐:上海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这些大学考研难度大体上是递增的。具体怎么选择还要因人而异。主要从个人能力,想要发展的地区等因素来选择。学校简介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的能源动力专业隶属于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本学院设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和环境工程系等三个系,拥有一支精干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7人,7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全院现有在校本科生680余人,研究生87人。学院还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发表教学论文。整体教学水平高,近三年来学生考研录取率平均达到毕业生总数的30%以上,并每年都有数名本科毕业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高校相关硕士专业招生中以第一名或第二名的成绩录取。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的能源动力专业隶属于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是北京工业大学二级学院。学院设有6个教学机构,5个本科专业,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3个;有教职工131人,在校生1503人,其中研究生704人(博士研究生109人,硕士研究生472人,工程硕士123人),本科生799人。学校简介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隶属于河北省,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河北省“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学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全国16所工科重点大学科技工作研讨会、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主要成员,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选择学校还得是因人而异,主要从个人能力、报考学校专业的强弱和学校的地里位置等来决定所报考的学校。就业前景能源动力专业是研究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转化为 电力、热能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研究人工环境、制冷空调、低温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还研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伴随能源转换与利用过程排放的有害物质将造成环境污染,能源的生产必须高效、清洁。能源动力专业不仅对自动化控制十分依赖,而且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集合了热科学、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科学、系统工程科学等高新科学技术。能源动力专业具有很宽的专业知识面,是一个能源、 环境与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能源动力专业包括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能源动力专业就业前景飞行器动力系统是航空、航天器的心脏,是航空、航天器中最关键部件。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和实力的标志。该专 业主要研究航空、宇航推进动力的理论与技术。培养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环境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热力动力方面的研究、设计、实验、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飞行器动力工程属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型专业,下设4个研究方向:发动机设计与工程(含结构完整性分析与CAD);发动机流动与燃烧(含工作过程仿真);发动机控制与测试技术;发动机强度振动及故障诊断。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将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空气动力学、工程热力学、固体力学、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飞行器动力装置原理与结构强度等专业基础知识。能源动力类专业就业前景主要为航空、航天、舰船等工业部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对应的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能源动力专业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能源动力类专业就业前景该专业下设四个专业方向:热能工程、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工程、空调与制冷。热能工程专业方向:热能工程是研究热能的释放、转换、传递以及合理利用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空间技术、化工、冶金、建筑、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培养从事热能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方面的研究、设计、运行管理、产品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热力发动机专业方向:热力发动机主要研究高速旋转动力装置,包括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涡喷与涡扇发动机、压缩机及风机等的设计、制造、运行、故障监测与诊断以及自动控制。为航空、航天、能源、船舶、石油化工、冶金、铁路及轻工等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毕业生主 要去向包括:发电设备研制、设计及生产部门,大型电站,航空、航天发动机研究、生产部门,船舶发动机研究、生产部门,以及万化系统动力设备研制、生产、运行部门等。总体来看,能源动力类得专业包括的几大专业都是对要求很高的人来选择的。一般理科生为主。对本专业的限制也是很大的。但是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相关的薪资也是很高的。就业方向根据专业方向不同,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从事岗位专家学者、光伏系统工程师、制冷工程师、太阳能工程师、小风电利用工、微水电利用工、水利/水电工程师、油藏工程师、润滑油工程师、石油地质开发工程师、石油天然气技术人员、科技服务人员、科研人员、风力发电工程师。薪资待遇因为国家限制火电业发展,普遍工资不高,哈尔滨电气一年开六万左右,东方电气8万,上海电气9万。喜欢外企的可以去青岛荏原,纯日资企业,听说加班很多。另外各个单位有时会需要暖通工程师之类的,工资待遇也差不多。如果是制冷或者发动机方向的,恭喜你了,至少最近今年就业前景非常好。制冷的话去美的和格力,一个月研发岗8k轻轻松松,对方还会求着你去应聘。发动机方向的就更加好找了,一汽重汽中汽都有很大概率会要你。工资一个月7000-12000的都有,就是要看机遇了。中国能源动力学相关企业100强(部分)如下: 需要资料的话,可以私聊或评论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研究生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