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盘突出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我去年来的广东,现在真苦恼,求广东兄弟帮忙。

广东电视台 现代教育频道>>图文新闻>>现代教育快讯
破旧立新:高效背单词需改变传统的记忆方法发布时间: 点击:388我国学校的教学,始于1903年。近百年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英语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明显提高,但就记忆单词来讲,仍然是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采用数字母记忆单词的传统方法,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这种陈旧的、一成不变的、传统的记忆方法,消耗了我们几代人的精力,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英语教学和英语人才的培养。一、改变记忆单位传统记忆法是以字母为单位,而逻辑记忆法则是以词为单位。按照传统记忆法,我们要记住 dapple 这个词,就得经过如下五个步骤:①数字母:d,a,p,p,l,e;②借助于国际音标的标注正确读出③记住词性,知道它是名词或动词;④记住其汉语含义是“斑点”或“使有斑点”;⑤记住其相应的英语解释。经过这五道工序的加工,根据心理学家的测试,若想把dapple这个词记住终生不忘,至少要重复100 ̄150次,而且中间还得有停顿和间隔,否则一分钟重复100次,其效果实际上还是等于一次。而逻辑记忆法则是以词为单位:apple 苹果dapple 斑点若想记住 dapple“斑点”这个词,只要在 apple “苹果”一词前面加一个字母“ d ”即可。这样,能记住一般词汇 apple 就能记住高难词汇 dapple,会读apple 就会读 dapple。如果说按照以字母为单位的传统记忆法,记住 dapple需要重复100次的话,那麽采用以词为单位的逻辑记忆法,只要重复3 ̄5 次就能记住终生不忘,而且还能起到记一个词就能等于记住两个词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用以词为单位的逻辑记忆法代替以字母为单位的传统记忆法,克服记忆上的饱和状态和英语学习者的徘徊不前的心理障碍,实现记忆上的突破和词汇量的倍增。二、改变记忆顺序传统记忆法的记忆顺序是从左到右,而逻辑记忆法则是采用灵活顺序。传统记忆法数字母记忆单词是按照从左到右这个固定不变的顺序进行记忆,而逻辑记忆法是以词为单位,可以采用正向、逆向或中间词的方式进行记忆。offspring 后代spring 春天从 offspring 中找出 spring ,能记住 spring 就能记住 offspring,会读spring 就会读 offspring,这是正向增加词汇。springe 圈套spring 春天从 springe 中找出 spring ,能记住 spring 就能记住 springe , 会读spring 就会读 springe,这是逆向增加词汇。dwarf 侏儒war 战争从 dwarf 中找出 war ,能记住 war 就能记住 dwarf,会读 war 就会读dwarf,这是利用中间词增加词汇。一般的英语学习者只能记住 spring ,但却记不住 offspring 和只能记住 war ,但却记不住 dwarf 。可见,运用逻辑记忆法,以词为单位,改变记忆顺序,不但可以强化记忆,并且能够实现记忆上的突破和词汇量的倍增。三、改变记忆角度所谓改变记忆角度,就是从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地去分析某一个具体词汇,找出最少字母组成的词,然后进行由多及少或由少及多地倍增词汇的训练直到形成思维定式熟记不忘。scrap 这个词,按照传统记忆法就是一个词,记住就可以了。但是,根据逻辑记忆法改变记忆单位和改变记忆顺序的要求,我们必须这样记:scrap 碎片crap 掷骰子rap 使着迷crap 掷骰子scrap 碎片首先从某一具体单词中找出其最少字母组成的词,进行由多及少地记忆,然后再以最少字母单词为基础实施由少及多地记忆,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记熟为止。scrape 刮,擦crape (吊唁时臂膀上戴的)黑纱rape 抢劫ape 类人猿rape 抢劫crape (吊唁时臂膀上戴的)黑纱scrape 刮,擦像 ape 和 rap 这样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强化记忆和扩展词汇量的最少字母组成词,据我们统计,3个字母组成的词大约有 400 个,4个字母组成的词大约有200 个,5个字母组成的词大约有 100 个,6 ̄10个字母组成的词大约有 300个,累加起来大约有1000个小词。只要我们把这 1000 个最少字母组成的小词记住,熟练运用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就能强化记忆,使英语学习者的词汇量成倍,成几倍甚至成十几倍的增加。四、改变记忆空间所谓改变记忆空间,就是在以词为单位的基础上,拓展记忆空间,实现词汇的纵向扩展,增加词汇量。对于 angle 这个词, 我们用以词为单位的逻辑记忆法进行横向联想记住dangle ,记一个词等于记住两个词,但我们仍然还是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记忆空间。假如改变了记忆空间,那麽我们词汇量的积累和扩大将从根本上改观。现在我们利用 angle 一词按照英语 26 个字母的顺序实施记忆空间的纵向扩展:angle 角;钓bangle 手镯;脚镯dangle 悬挂fandangle 胡闹;蠢举fangle 新款式;新发明gangle 笨拙地移动hangle 铁制的锅钩jangle 发出刺耳的声音ajangle 丁丁当当的magnle 乱打;乱砍ragle 喂鹰的小砾石wrangle 争吵tangle 纠缠entangle 使纠缠untangle 解开wangle 扭身挤出;使用诡计twangle 口音;鼻音五、改变记忆定势传统记忆法是以字母为单位的个词记忆,而逻辑记忆法则是通过改变词首、词中和词尾某一个或某几个字母实现多词记忆,进而达到词汇记忆的倍增。(1) 改变词首字母词汇dew 露水bedew 滴湿new 新的renew 更新sinew 加强(2) 改变词中字母倍增词汇gram 克epigram 警句grim 无情的pilgrim 朝圣者(3) 改变词尾字母倍增词汇rub 摩擦drub 敲击rug 地毯drug 药品rum 甜酒drum 鼓声六、改变机械记忆近百年来,我们墨守先数字母后记单词和从左至右的顺序的陈旧观念和方法,片面地强调机械记忆和模仿记忆,长期陷入单纯的应试教育而不能自拔。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提出的以词为单位的基本思路完全可以改变机械记忆和模仿记忆的被动局面,用积极的、主动的记忆代替消极的、被动的记忆。我们用20讲的时间所要讲述的,其实就是一个内容,如何以词为单位强化记忆和扩展词汇量,请广大观众予以注意。equinox 昼夜平分时;二分点vernal equinox 春分autumnal equinox 秋分能否记住“春分”和“秋分”,关键在于能否记住 equinox 这个词。 现在我们运用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正向记忆原则,在 equinox 一词中找出“ nox ”一词。“ Nox ”是罗马古典神话中的夜女神,是“ 夜 ”的含义,“ equi ”是“ 等于 ”之意,所以,equinox 是“昼夜平分时”, 意为把白昼和黑夜分成相等的两个部分。假如取“二分点”之意,那就是太阳在天球上一年两次经过天赤道的时刻,以全球昼夜等长为特征,出现在仲春或仲秋季节的日夜分,叫做“春分”或“秋分”。因此,能记住 nox 就能记住 equinox ,而能记住equinox ,就能记住 vernalequinox 和 autumnal equinox 。solstice 至点summer solstice 夏至winter solstice 冬至“ Sol ”是罗马古典神话中的太阳神,是“太阳”的含义,“ stice ”虽然不是一个英语词,但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到达”之意,意为太阳光直射的地点,所以,我们就能记住 summer stice 和 winter stice 终生不忘。腰椎间盘突出9成无需手术 吊单杠有助腰椎健康
14:35 来源:  字体:[]
间盘9成 吊
日 11:22 来源:中国网
【字体: 】(阅读)
  ●部分症状严重的患者,盲目选择保守治疗可能会耽误病情(阅读)
  ●经常游泳、吊于腰椎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专科张顺聪主任医师
  随着长期伏案、长期开车、久宅一族的增多,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有些患者发病时坐卧难安,甚至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专家指出,腰椎间盘突出虽常见却并不可怕,医学界对它认识得早、研究得也多,从吃药、打针、针灸、理疗、牵引、红外线等保守疗法到微创、介入治疗等,治疗办法很丰富。约九成患者能够通过合理、系统的保守治疗而获得改善,只有少部分严重患者需手术。但此病的有效防治离不开对生活方式、工作习惯的培训以及合理的腰椎锻炼,特别是对患病人群,积极而有针对性的运动和锻炼才是最好的疗法。
  文/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方宁、张秋霞
  现象:长期久坐少锻炼,发病人群年轻化
  不到30岁的阿峰半个月前突然闪了腰,站也不是坐也不行,卧床还得“借势”,稍一翻身或姿势不对也疼得厉害。到医院一查,竟是腰椎间盘突出。阿峰告诉医生,他上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前干活,下班也经常宅在家里打游戏。平时虽然锻炼少,但他基本不用弯腰干重活,为何年纪这么轻也会得这种病?
  “这不奇怪,并不只是长期弯腰劳作才会得这种病,长期久坐腰肌缺乏锻炼力量相应减弱,也可导致腰椎间盘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专科张顺聪主任医师指出,随着长期伏案、长期开车、久宅一族的不断增多,腰椎间盘相关的人群也明显向年轻化发展,发病者当中甚至不乏20来岁的大学生,甚至十几岁的中学生。
  解读:症状严重与否与突出位置有关
  想起以前患腰椎间盘突出的奶奶每天坐卧难安、疼得半夜呻吟的情景,阿峰很是担心:“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吗?能治得好吗?”
  “其实腰椎间盘突出并不可怕,它在众多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只是最普通的一种。”张顺聪解释说,从我们儿童时期开始,椎间盘就是一团外壳柔韧、中间富含水分弹性十足的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到20多岁以后椎间盘的中心水分开始丢失,中间的部分弹性下降,外壳开始变得很脆,容易在一些情况下破裂。椎间盘的外壳一旦破裂、中心的东西突出来,就发生了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以后为什么不仅会引起腰痛,还会引起腿痛、腿麻呢?张顺聪分析说,在人体的椎间盘的旁边原本有神经经过,这些神经支配腰部及腿部、足部的感觉及活动,正常情况下椎间盘和这些神经“和平相处”,不压迫这些经过的神经。但是,在腰椎间盘突出后,这些神经受到压迫,于是出现腰痛,并且向大腿、小腿、足背、足底的疼痛放射和传递。那么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越多症状就越重、突出少不要紧呢?
  “其实不然。腰椎间盘突出的多与少和症状的严重与否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张顺聪指出,如果椎间盘中心髓核突出的位置恰好是在神经通道出口、将神经压得死死的,那么即使只是突出一点点症状也会很严重。但若突出的位置不是直接压迫到神经,即便突出多一点也可能无明显症状。
  治疗:九成椎间盘突出可保守治疗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有人推荐针灸,有人推荐贴药膏,有人推荐理疗、牵引、推拿……到底该怎么治?
  “其实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都能通过合理的保守治疗改善症状。”张顺聪指出,统计显示大约90%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有效,不一定需要手术。保守治疗的方法有很多,针灸推拿、中药中成药、理疗牵引等最常见。没有破裂的椎间盘突出多数能够通过使用药物、理疗等来缓解,但破裂脱出或严重的椎间盘突出,应用牵引、推拿等办法恐怕就不合适了,有可能使椎间盘脱出进一步加重,甚至损伤神经,所以在进行保守治疗前,最好请专业的医生进行判断。
  “临床上有部分症状较严重的患者,盲目选择保守治疗可能会耽误病情。”张顺聪临床观察发现,有些症状已经影响到大小便功能,甚至下肢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的患者因为担心和畏惧手术而坚持保守治疗,以至于情况越来越糟。他建议突出椎间盘的位置比较特殊、无法通过保守治疗解除神经压迫的患者,应尽快通过手术治疗。但不论选择哪种疗法,都建议及早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详细诊查再做决定。
网友评论,快来参与
 |  |  |  | 
保定地区大型综合门户网站 - 让世界认识保定
保定网版权声明 独家信息发布(未经保定网授权,擅自引用本网信息,将面对法律行动)            
           
广东地市:
第四季度广东好人“孝老爱亲类”候选人
浏览字号:
 |  | 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第四季度广东好人候选人:
  广州市孝老爱亲好人刘俊和先进事迹
  身残志坚 孝感动天
  刘俊和,汉族,1957年11月出生,肢残一级,越秀区农林街新南路社区居民,现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越秀区农林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顾问、中国残疾人书法家联谊会全国执委会执行委员,作品入展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先后在国际及国内展览中多次获金奖。他虽然是一名重度残疾人,但他自强不息、奋发图强,乐于奉献,助人为乐,谱写了光彩的人生,用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生动的诠释。
  一、身残志坚,自强不息
  刘俊和一岁时患小儿麻痹症,致脊椎严重弯曲,双下肢重度残疾,平时要佩戴钢架才能端坐,靠轮椅代步。虽然身患重度残疾,但他却自强不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在成长旅途中所经历的磨难更激发了他誓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他决心要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生命的精彩。为了能参与工作成为自食其力者,他自学掌握了木刻、石刻、誊写、雕刻、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等多项专业技能,他于1988年开办了自己的“俊和轩工艺美术服务部”,从事装饰艺术、美术设计、篆刻创作等工作。以自己的特长立足社会,以饱满的热情和优质的产品服务社会,赢得许多的赞誉,成为自食其力的强者。他曾应一位外国友人的邀请,在鸡蛋壳上书写了数百字的古文,在细小的青田石上镌刻了十余首古诗,可见其技艺的精湛。在美术设计时,他进行多方面构思,为顾客着想,力求完美。他的感人事迹曾荣获广东省残疾人自强奖励一等奖和三等奖、第二、三届广州市杰出残疾员工提名奖、首届“东山公德之星”、2007年广州市杰出残疾员工等称号。
  他志存高远,把握一切机会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工余之暇潜心钻研书法,纵使是深夜,仍在临池创作。为了提高学养,他不畏艰辛,去图书馆阅读;撑着拐杖克服着重重困难,艰难地攀楼梯上北京路楼上的书店买书。为了练好书法,他双腋夹住拐杖练习站立写字,常常累得气喘吁吁,站久之后,手发麻不听使唤,休息片刻又继续挥毫;为了练好小楷作品,他穿上钢架背心,矫正因为脊柱弯曲而造成的不良坐姿,伏案创作一坐就是数小时。因为钢背心的挤压,疼痛难耐,他以变换姿势来减轻,坚持不懈。他擅长小楷,兼能草书、隶书以及篆书,功力深厚,字里行间凸现出他坚毅的个性和对理想的追求。因为他的刻苦、勤奋以及倾情投入,屡获佳绩,硕果累累。其书法作品参加了全国、省、市展览,还被选送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展览,并屡次获奖,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知名书法家。《广州日报》、省(市)电视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及广州电台曾作专题报道。他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无数困难,朝着理想的目标迈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他是生命的强者。
  二、倾注孝心,风雨不改
  由于他在出生后不到一岁就感染了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留下了重度残疾,只能与拐杖为伴。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刘俊和,虽然身残,却全身心地恪尽赡养老人的义务,默默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担,数十载春秋,母子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互相鼓励,克服千难万苦,笑傲人生。母亲已经80多岁高龄,为了让老人家安享晚年,刘俊和恪尽孝道,拖着艰难的身体做饭、做菜、打扫卫生,操劳各种家务活。母亲有个大病小痛时,他总是陪伴身边,问寒问暖,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不管再忙再累,仍每天坚持和母亲谈心、说笑。冬天睡觉时,他都会无微不至地询问母亲被子是否温暖,怕老人家着凉;冬天出太阳了,不管有多忙,他都会陪伴母亲一起在院子里晒太阳;夏天炎热时,他也会时刻提醒母亲要多喝水,不要倒吸汗水入体内......。
  街坊邻居们都说:“老刘是个孝子,孝感动天的好儿子。”
  三、乐于助人,奉献社会
  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锲而不舍地奋斗,刘俊和不但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且成长为书法家,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虽然身患重度残疾,但他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志愿回馈社会,不但没有成为社会的负担,反而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向社会无私地播撒着爱,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乐于助人、热心参与公益事业,努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曾多次参加全国助残日活动,免费为残疾朋友和市民挥毫书写作品;义务向残疾朋友传授书法技法、知识及指导他们临帖等,并值此机会勉励大家自立自强;捐赠作品参加广东省美术、书法、摄影家“众志成城抗非典”义卖活动;积极参加农林地区文联举办的为市民写春联活动和农林街“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宣传活动挥毫;配合开展农林街“羊城之夏”书法培训,对小朋友所创作的作品逐一点评指导,并将自己创作参展、获奖作品的经验传授给他们,以助其提高创作水平,受到广泛的好评;在暑期文化活动中,协助文化站开展少儿书法培训,担任书法讲座的老师,细致耐心地为学生讲解书法技巧和书法知识,现场指导每一个学生练习,让大家受益非浅。他还积极参加各级残联组织的活动,在助残日里免费为市民挥毫写书法作品近百幅。他乐于助人,免费教退休工人学习书法,帮助其提高欣赏力和创作力。在2007年,他捐赠多件作品参加“善的力量关爱广东,扶贫助学送温暖”慈善活动等。在2010年广州市亚残运会圣火传递仪式上,刘俊和被光荣地当选为火炬传递手,
  在成绩面前,他更加谦虚,更加勤奋,不断进取。他的事迹,勉励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很多人在他身上不仅学到了书法之艺,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一种昂然向上、积极进取、孝老爱亲、乐于助人的生命之美。
  第四季度广东好人候选人:
  深圳市孝老爱亲好人沈镜莹先进事迹
  沈镜莹刚来深圳时,为了支持儿女的工作,自愿做起家庭保姆,可是当外孙女上高中时候,她觉得自己成天待在家里闲得慌,学技术出身的她,接受了别人的邀请到一家企业发挥余热,后来和爱人创业,自己开办了一家公司,而且业务还发展得很好。
  沈镜莹夫妇二次创业之余也深深担心远在内地的双方父母,工作稳定之后,他们就把三位高龄老人分别从上海和重庆接到了深圳。为了照料三位老人的日常起居,沈镜莹夫妇从女儿家搬出来,另外为老人请了保姆,夫妇俩在处理好公司事务的同时,下班回家和周末期间都亲自照顾三位老人的饮食起居。每天早晚问寒问暖,一有什么头疼脑热,马上去买药看医生,一有时间总是陪伴老人聊天,天气好的时候就带老人出去游玩,深圳的各个大公园他们都去过,地铁开通,他们马上带老人坐地铁去尝鲜,大运场馆建好了,他们马上带老人去看看深圳大运会,2009年公婆钻石婚,他们还特意搞了一项庆祝活动。
  在沈镜莹夫妇的悉心照料下,家中的三位老人健康长寿,笑口常开,这个独特的五口之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成为益田社区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沈镜莹亲力亲为,10年如一日的孝心,被四邻传为佳话。在2011年12月深圳市福田区第四届“社区邻里节”上,沈镜莹被评为“感动益田”人物。2012年4月,沈镜莹家庭被评为第九届深圳关爱行动“最具爱心家庭”。
  第四季度广东好人候选人:
  珠海市孝老爱亲好人唐天凤先进事迹
  美人樱,多年生草本植物。姿态优美,花色丰富,略具芬芳,盛开时如花海一样,令人流连忘返。她的花语是因爱相守,家庭和睦。 ——题记
  初入会客室,就有一个中年妇女很热情地朝我们打招呼。还没等我们坐下,我们每个人手上便多了一杯水。天气很闷热,借着喝水我们稍稍平复了一下心中的紧张情绪,趁机也扫去闷闷的空气给我们带来的燥热。眼前的她刚接完一个朋友的电话,有点抱歉地对我们说自己稍后有个约会,采访时间可能要稍微缩短,然后就面带微笑地看着我们。她穿着清爽的长裙,虽然有几根银丝固执地散布在未齐肩的短发中,生活的艰难苦涩却一点都没在她的身上显现,着实是一位乐观的阿姨。
  “都是一些年轻人啊!”她的一句话打破了我们的沉默,我们的第一感觉是:这真是一位和蔼的居委会大妈啊。可是,当我们被告知这就是我们将要采访的唐天凤女士时,我们心中的惊讶可想而知了。采访前的资料虽然不多,“任劳任怨地伺候公婆,细心照料老年痴呆的公公”,但是我们心中对唐女士形象都有一点自己的假想——可能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中年妇女。很惭愧,我们一点都没有预料到这呆滞的叙述背后,是这样一位亲切乐观的妇女——脸上没有疲惫的愁容,眼神炯炯地看着我们,隐隐可以听出和朋友约好见面后的那种愉悦的心情,听到我们只能听懂粤语时她更是主动讲起了不那么标准的普通话。
  “都可以问的,我没有什么忌讳。”又一句暖暖的话飘来,打消了我们所有的顾虑。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我们收起了犹豫的眼神,如释重负,心中默默地对自己说,这会是很轻松的采访。
  照料公婆人皆赞
  “我就觉得‘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不是说‘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嘛。”当问起是怎样和婆婆相处融洽,念好“婆媳关系”这一部经的时候,唐女士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
  “2003年的时候70多岁的家公家婆搬来和我们一起住,那时候老人的身体也不是很好。。老人虽然有一儿一女,不过我是01年下岗的嘛,之后就在家里,老人说要来,就接过来了。”唐女士对我们说出开始正式赡养公婆的过程,言语里透出了她对这件事的看法——老人养育了自己的丈夫,老人岁数大了子女尽到赡养的义务——理所应当,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每天早上去买菜,然后回来做饭给家公吃。有时候回来发现家公大小便失禁了,就要和家婆一起帮他换洗。经常凌晨两点还要起来再看一次,有时候忙完整晚都睡不了。”这是唐女士自己对每天照顾家公过程的描述,虽然轻描淡写,但是只有真实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其实照料公婆的日子远远没有唐天凤说的那么容易。
  自从家公家婆搬过来以后,面对家公逐渐加重的病情,作为儿媳的唐天凤一直悉心照料。当问到辛不辛苦时,唐天凤有点自豪地说“幸亏我和我家婆的关系很好,和家婆一起照料家公明显轻松了。那时候买菜回来赶着做饭实在太累了,我就和家婆商量,后来家婆就帮我先把菜摘完,帮我先准备好,我就没有之前那么累了。”小小的细节体现出唐女士乐观开朗的性格!这也是她能长期坚持无怨无悔的照顾患病的家公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人也许能够尽到自己照顾老人的义务,但毕竟没有唐女士活的开心潇洒!
  久病床前有孝媳
  “之前我是坐办公室的。突然有一天就下岗了,当然很不适应。可是家公家婆和我们一起住之后,我就要更快适应,学会更好地料理家务。那时候开始买了很多和保健有关的书,学习怎样帮家公按摩。要学很多东西。家婆也有风湿痛,现在我每天晚上都煲水,用家里的按摩床帮家婆按摩……”
  日常的照料在我们听来有点繁琐。可是每天的唐天凤,买菜,煮饭,照料家公家婆,看似简单,实属不易;能这么多年如一日坚持下来,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候老人家生气了坐在地上不肯起来,唐天凤只能一边哄着老人家,一边把老人家扶起来。“之前上班的时候哪里需要做这种‘体力活’?这样之后一直腰疼,最近都有点骨质增生了。”唐天凤指着自己的腰对我们说,可是脸上还是挂着微笑,言语里听不出一点埋怨。
  《劝报亲恩篇》里面说过: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可是唐天凤这样做的理由并不是为了他人的一句赞赏的话,她始终觉得人总是会老的,而孝顺公婆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是人最基本的。多年如一日照料公婆,只是为了自己心安,所以即使周围的人如何不理解,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想法。
  “我自己的妈妈也摔倒了,我也有过去看望照料。可是我还是以这边为主,毕竟老人家只有(我丈夫)这么一个儿子,我不来照顾谁来照顾?”在唐天凤看来,照料公婆责无旁贷,而且,真的不算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只是作为一个媳妇,为人子女应该做的事情而已。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
  以身作则孝心传
  “有时候家公又把房间衣服弄脏了,我会很无奈。很累的时候偶尔会忍不住大声说话,但是也只是说,‘你怎么又这样了?’可能会看起来很凶,但是别的难听话我也不会说。然后家公就会说,‘我没有啊’。这时候你就没办法对他生气了,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做过什么,你怎么对他发脾气?”对于家公的“绝不承认”,唐天凤有点无奈但也乐观对待,从不与家公计较。
  “有时老爷子会说,天凤你真好。我就问他,我哪里好啦?然后他就会说,你照顾我。如果我继续问他,我哪里照顾你了?他就会说,我没有啊。”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但是家公患病时有趣的表现,却常常是唐女士生活劳累缓解剂。而说起家公对自己的评价,唐天凤有点欣慰地笑了。“他总是这样,无论说什么最后都是‘我没有啊’。”大概照料他人的人最希望听到的就是被照料人对自己的肯定吧,我们也由衷地被她对自己公公的耐心与关怀所感动。就是因为这样吧,所以唐天凤的公公怎么也不愿意去养老院,因为在家里,一定会有儿媳妇无微不至的“照顾”。
  “我问儿子,万一将来我也这样了,你会不会帮我‘洗屎洗尿’啊。儿子想也没想,说,会。我很欣慰。当我很累的时候,我就想,我是儿子的榜样,将来儿子儿媳也会像我现在对待家公家婆一样对待我。人总会老的,那时候我的儿子也会照顾我。”孝于亲则子孝, 唐天凤谈起自己与儿子的对话时神情自豪而甜蜜。是的,耳濡目染自己母亲的孝行,唐天凤的儿子毫无疑问会在将来的岁月里,像自己的母亲现在所做的一样,尊敬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
  唐天凤说,孝顺老人这真的不是很伟大的事。是的,在旁人看来,赡养父母是公民的义务,是法律所规定的,唐天凤的生活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故事。可是,每日都悉心公婆,不离不弃,不烦不嗔,正是这份平淡却难得的耐心,这颗平凡却宝贵的孝心,使得唐天凤的平凡之举显得不平凡。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我们相信,有唐天凤这样一份孝顺的心意,老人家们一定能够安享天伦之乐。而这份孝心也会一直传递下去,在人群中扩散开来。
  美人樱开,香飘白莲社区;孝行流芳,爱满幸福家庭!
  第四季度广东好人候选人:
  汕头市孝老爱亲好人林松珠先进事迹
  不离不弃 患难与共 相伴一生
  林松珠,女,1957年8月出生于汕头市澄海区盐鸿镇, 1982年与陈春满结为夫妻,1984年1月他们的第一个儿子陈斯煜出生了,1986年7月次子陈斯堂的出生给这个幸福的家庭又添加了更多的欢声笑语。夫妻俩和一双儿子本来过着和谐幸福的日子,然而十多年前陈春满的一次颅脑大出血,使这个原本就不太宽裕的家庭陷入了万丈深渊。但是,执着而又坚强的林松珠对丈夫始终不离不弃,患难与共,她尊重、关爱、体贴丈夫,细心照顾公公婆婆,精心教育两个孩子,与邻里和睦相处,生活得虽苦也乐。多年来,林松珠以以一个普通平凡的农家女谱写了一曲不离不弃、患难与共、相伴一生的感人篇章,埋头做着她认为该做的事,把“爱”字深深地刻写在自己的字典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抒写着“爱”的朴实与无华,塑造了新时期感人至深的好妻子形象。
  如今,丈夫虽然依然卧床不起,但病情却日有好转,长子陈斯煜在2000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广西桂林理工学院,次子陈斯堂也在2005年9月同样考上了广西桂林理工电子工业学院,两个儿子在校期间都不忘母亲的谆谆教诲,团结同学,尊重老师,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现在兄弟两人都已完成学业并在外务工。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本元素,林松珠用自己的爱心、孝心、热心和责任心,谱写着人间挚爱,唱响了和谐家庭的乐章,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默默地奉献着,是当之无愧的道德模范的践行者。
  一、不离不弃,患难与共
  林松珠的丈夫陈春满,1958年3月出生于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是该镇南社村的一名中共党员,家庭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与林松珠结婚后,两人主要靠下田劳作所得度日,两个儿子自小懂事、聪明伶俐、好学上进,一家人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小日子。然而,十多年前一场意想不到的厄运打破了这幸福一家子原本平静的生活。陈春满不幸因颅脑大出血住院进行开脑手术,之后又先后住院做了两次大手术,经过医生极力的抢救,在亲朋好友的帮扶下,陈春满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却成了半植物人,自此卧床不起。失去了家庭支柱的六口之家,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重担全落到林松珠一人身上,但她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当家庭遭受如此厄运时,林松珠如是说:“有时候,我也曾想放弃,但是看着躺在病床上的老陈、年迈的公婆、尚幼的儿子,就顿感浑身带劲,我一定要为儿子做出样子,再苦再累也要受得!”她每天要给丈夫熬药、喂药、无数次翻身擦洗、换尿布、排便,甚至在丈夫住院期间,细心观察学习护士如何打针注射,以便回到家急需情况下可以为丈夫打针注射,现在林松珠可以非常熟练为陈春满打针注射,有的护士感叹称赞“松珠姐‘业余’打针比我们还专业”。林松珠除了没日没夜地照顾着卧床的丈夫,还要担负一家的生计,下田劳作、开杂货铺做生意、教导小孩,家里打扫得窗明几净的,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她用人间的真情挚爱一次次地把丈夫从死亡边缘挽救回来。漫漫求医路,爱心不畏难,在林松珠看来,就算生活上遇到再大的困难她都要和丈夫患难与共。正所谓“时刻保持平常心,知足常乐一身轻”,林松珠正是以这种乐观的心态辛勤努力地操持着家里的一切,把家里的大小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面对如此大的打击,她毫无怨言,表现得十分坚强,对待丈夫依然像以前那般尊重与关爱。
  二、体贴包容,关爱扶持
  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林松珠也不例外。然而面对家庭如此大的变故,林松珠自己撑起了一片天。十多年来,她每天下田劳作,开杂货铺做生意换生计、赚医药费用,回到家里除了料理家务,还要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的生活起居。为了能让丈夫早日康复,她十几年如一日,每天坚持用温开水为丈夫擦洗全身,并对其四肢进行按摩拍打,虽然收效甚微,但想到能让丈夫减轻身体上的痛苦,林松珠毅然坚持了下来。在陈春满第一次手术后,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丈夫性命危在旦夕,所有的人都对陈春满放弃希望时,林松珠依然不放弃努力,“执意”把陈春满背回家悉心照料,她坚持在床边24小时守候着,到了晚上,实在困了,她还是会强打精神,生怕自己一觉醒来,丈夫就再也没有了呼吸……在一次次的坚持中,陈春满先后动了三次手术,如今虽依然卧床不起,但病情却日有好转。每天,她都会坚持在床边,陪丈夫一起收听收音,哪怕只是一分钟,哪怕知道他不太有知觉,但想到两个人能够有时间这样依偎在一起,林松珠就觉得很宽慰、很幸福。爱是生死相依,这样既照顾丈夫、又操持家务的日子虽然过得艰难,但在林松珠的心里却觉得这样的日子平淡中带着浓浓的爱意。
  三、勇担责任,无私奉献
  面对丈夫的病情日益加重,为了不让年老的公公婆婆操心,林松珠选择一个人含悲忍泪默默地支撑着。面对高额的医疗费,林松珠并没有被困难压垮,她扛起了家庭的一切琐事,除了每天辛苦操持家务,还起早贪黑经营家里的田地。陈春满是村里的老党员,每年村里党支部都上门慰问,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区委组织部、镇委组织部门得知林松珠的感人事迹后,也纷纷上门慰问,特别是该村驻村组领导更是带头捐款,尽微薄之力给予帮扶,并征询林松珠意见,希望通过报道形式,呼吁更多的热心人帮助这一家人,但林松珠却婉言谢绝,表示“不到生死攸关时刻,一定要自力更生,不给社会带来负担!”好一个自力更生、不为厄运所折服的女人!虽平凡,但却让人深深为之感动!为了摆脱经济困境,也为了让老陈有个更好的生活和治疗条件,林松珠还利用空余时间对种植技术进行一些研究,通过一些种植资料,她的种植技术一步步提高,她亲手种的林檎皮薄、果大,在市场上总能卖到好价钱。每天从田间劳作了回来,疲惫至极的她来不及休息片刻又开始忙碌地照顾丈夫了……日复一日,她就这样既忙着劳作,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照顾公婆、管教好孩子,一个人承担起了家庭所有的责任,无私默默奉献着。
  四、尊老爱幼,民主和睦
  虽然家境贫寒,但林松珠总能在邻居有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邻里生活中她热心、善良,与邻居和睦相处,街坊邻居关系相处的十分融洽。在日常生活中,她总是对公公婆婆嘘寒问暖,关心老人,处处为老人考虑,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既体贴又周到。为了培养两个孩子早日成才,她既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也重视培养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她经常教育孩子要学会做人、做事,做个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她用自己的真诚、孝心免去了爱人的后顾之忧。在她的精心培养下,长子陈斯煜在2000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广西桂林理工学院,次子陈斯堂也在2005年9月同样考上了广西桂林理工电子工业学院,两个儿子在校期间都不忘母亲的谆谆教诲,团结同学,尊重老师,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现在兄弟两人都已完成学业并在外务工。
  第四季度广东好人候选人:
  东莞市孝老爱亲好人王国平先进事迹
  92年戏曲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县豫剧团主演丑角,响应省委省政府“文艺下乡”的号召,曾多次随团至各村镇巡回义务演出,丰富了广大农民朋友业余文化生活,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厚爱,并得到县响领导的多次嘉奖。
  2002年在东莞市清溪镇巨顺鞋厂,任后勤部组长期间曾协助工厂保安部门成功抓获两名盗窃份子并人脏俱获交给政府部门,受到工厂领导及镇公安部门的通报嘉奖,
  从2004年至2008年协助高步镇政府举办的第一、二、三届文化艺术节大型专场文艺晚会,并得到镇政府领导的高度表扬,荣获“优秀团队奖”和“组织策划优秀企业”的光荣称号,并获得锦旗和奖金;
  2004年10月参加东莞文化高地直播车走进企业“水乡畅想”电视直播大型文艺晚会,荣获镇政府和公司的奖励,并荣获“优秀员工”称号;
  2005年9月协助总公司文宣课成功举办了“2005年庆国庆贺中秋”大型文艺晚会,得到总公司高层主管的赞许并荣获“记小功一次 ”的奖励;
  2006年率队至东莞万江智新小学参加“欢庆六.一儿童节”成绩回报演出大型文艺晚会的义演活动,得到校领导和家长及全校师生的高度称赞;
  2007年7月与“乐助会”携手在东莞世博广场举办“献爱心、携手助学”义演募捐大型文艺晚会,参演节目达24个,参加演员82名,盛况空前,达到2000余人观赏效果,高潮此起彼伏,掌声不断,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募捐汇演到达了意想不到的募捐 效果;
  2007年11月与东莞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廖锡金先生至东莞监狱举办“奉献、爱心、 忏悔 、新生”帮教义演活动,得到监狱领导和监狱服刑人员的热烈欢迎,监狱领导为东莞裕 元制造厂颁发锦旗和荣誉证书,并获得“首家企业帮教先进团队”的称号;
  2008年参加东莞市“第四届相声小品”大赛获得优秀奖;
  2004年至2011年多次带领裕元文艺队义工伙伴至东莞福利为老人和儿童举办大型免费义演活动,同时为福利院的老人和孩子送去物质和精神上的关爱,得到东莞福利院领导的称赞同时也得到东莞电视台的热线报道。
  2002年至2012年每年两次至高埗敬老院进行“爱老、敬老”活动,多次为敬老院老人送去礼品并为老人梳头、按摸、洗衣、卫生大扫除同时也奉献出精彩的文艺表演。
  2009年9月参加东莞首届“优秀新莞 人”评比活动,经过工厂推荐、员工投 票、镇街推荐审核最终荣获东莞市首届“优秀新莞人”并颁发了奖金和证书及落户东莞等荣誉和称号.
  1999年家中老母亲突患中风,卧床不起,我主动接母亲到我家为她洗屎洗尿,端汤喂药,擦身翻背,白天干农活打工挣钱,晚上为老母亲洗屎洗尿,端汤喂药,老母亲卧床生病五年没有到其他姐妹兄弟家中生活(我有六姊妹),妻子说我很傻,那么多姐妹都没人愿意照顾老人,一气之下离我而去,从此以后五年期间母子相依为命,白天干活挣钱晚上照料老母亲,生活捉襟见肘,老母亲的药费没有时,得到县医院卖血,直到2003年老母亲去世看病的药费欠债高达三万多元,得到广东打工还债,此事情得到村民委员会和乡政府部门高度评价。
  2011年3月接到跟着大哥生活的72岁老父亲打的电话说是胃癌晚期,让我回家照料几天,接到电话含泪找主管请假连夜向家中赶去-------.回到家中,看到老父亲躺在大哥家中,身体消瘦,皮包着骨头,两眼深深地凹陷下去,目无表情,看到此情形我上前抱住老父亲两人痛哭起来,我抚摸着父亲骨瘦如柴的双手,问他现在身体是否能吃饭,父亲说肚子很胀吃不下饭,不知还能活多久?能看到我回来现在很高兴,这时大嫂来到我身边唉声叹气地说:“以前爸爸也没有感觉到那里不舒服,就是近段时间老是感觉肚子发胀,用手一摸里面很硬,就带他到医院检查,得知结果是胃癌晚期,现在家里三个儿子都该成亲花了不少钱,老爸生病实在拿不出钱来”听到此我二话没说找个的士将父亲送到地区肿瘤医院检查,很快检查结果就出来了,医生告诉我说:“老爷子的病已经到中后期如果不做手术或化疗,老爷子最多能活三个月,现在你爸爸的生命就在你们兄弟姐妹手中何去何从你们商量一下再做决定”走出医生办公室的门我差一点晕到在地,扶着门框才站稳,大哥扶我到门口条椅上坐下,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在此进行讨论商量,大哥说:“你们做手术如果让我出钱我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但我可以侍候爸爸”!二姐说:“老爸已经活到七十多岁了,年纪不是很小了,如果花几万块钱给爸爸做手术他活不了几天还不如将做手术的钱给他买点好吃的让他享受一下”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坚持不下,这时我站起来说:“我们的生命是爸爸给的,但现在爸爸的命运在我们手中,钱能算什么?能花一万块钱让他活一天就是天,能活一个月是一个月!我们小的时侯生病爸爸如果像现在我们一样不给我们治病,我们还能活到今天?真是一点亲情都没有!你们不管我一个人出钱,想来侍候他就来,没时间就算了!”接着我很快办理住院手续,并很快做了手术,经过半个月的住院休养爸爸的身体慢慢地好转并能够吃饭了,医生说:“只要坚持化疗、吃药和保养老爷子活个三年两年不成问题!”最后和医院结帐除了农村医疗保险报销的一共花了三万多元,我在回家的路上和大哥、二姐他们说:“只要爸爸能活三年两年我花这几万元值了!你们也要多多照料一下老爸,他和妈妈把我们养大不容易!”
  现在老爸做了手术已经一年多了,病情也还算稳定,每次请假回家看他,爸爸总说:“娃呀!爸爸的命是你给的!我要好好地活着给你带儿子、带孙子!”我马上说:“爸!你不能这样说我的生命不是你给的吗?我的身上流着你的血”每当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总是酸酸的,像针刺一样痛!
  自2008年岳父逝世以来,我主动承担老岳母的生活起居,生病期间带着老人看病并承担医药费用,为老人洗衣喂饭,节假日带着老人至户外游玩,老岳母有四个子女,但老人不喜欢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主动提出由我来赡养。
  第四季度广东好人候选人:
  东莞市孝老爱亲好人周转好先进事迹
  五十年不离不弃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东莞市沙田镇有位这样的老人,她叫周转好,今年75岁了,50年来不离不弃,一直用心照料着失明的家婆,她用自己朴实勤劳又善良的心坚持下来,50年来演译了一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中国好媳妇的故事——
  媳妇初归结下婆媳不解缘
  1959年,21岁的周转好嫁给了梁东有,两个人开始为生活而奔波。几年后,梁东有的弟弟也结婚了。按照沙田人的习惯,结婚之后有了自己的家庭,都会分家各自生活。但据周转好回忆说“过了没多久,我家婆就说要跟我们一起煮饭”。年青的周转好心里其实有点忐忑,于是也直率地跟家婆陈妹说:“妈,你看我几个孩子也大了,偶尔不听话的时候我难免会教训一下他们,但是希望你不要多心,以为我指桑骂槐。如果我是跟你有意见的话,我会直接跟你提出来的。”就是婆媳两人这一微妙的举动让婆媳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更成就了村里一段孝老爱亲五十多年不离不弃的佳话。
  家婆卧病五十多年不离不弃
  据周转好回忆,她家婆陈妹40多岁开始,看东西已经开始模糊了,直到50岁,陈妹的眼睛再也看不见任何东西了,只能靠着听声音、用手摸索来感应这个世界。据医生诊断,陈妹是患上了白内障,但是因为她眼睛的血管有点异常,不能做切除手术。于是周转好一方面为了生活而操劳另一方却要更加适心照顾陈妹。周转好没有放弃,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无怨无悔的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这样一眨眼就五十多个年头了。
  想想那是的周转好只有20多岁,广东有句老话“初归新抱落地孩儿”意思是刚做人家的媳妇,一切都的从头学起,就象呱呱落地的婴儿一样,但周转好却把家庭家务,田地农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把生病的家婆陈妹照顾得细致入微。如今天周转好已年过七旬,还是坚持用自己慈爱的心,体贴入微地照顾着这一位百岁老人——她的家婆陈妹。她无怨无悔地做着这一切,无论是过去艰苦的岁月中,还是今天这个安稳的日子里,她总是不离不弃,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她的家婆五十多个年头了。为此我们曾走访她问她:“为什么五十多年来你可以一直坚持悉心照料这位又目失明、行动不便的家婆却毫无怨言呢?”她只是带着一丝微笑用了一句简单朴实,但又寓意深长的话回答了我——“我只是尽自己作为一名儿媳的一份责任”。当我走进这位百岁家婆陈妹的家时,看见一位头发花白,双目失明的老人安静的坐在床上,但可以看出老人的面色很好,穿着干净,显得格外精神清爽,真的很难看出她是一位今年101岁百岁老人。为了方便照顾她的家婆,周转好选择搬到她家婆旁边的房间住,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她的家婆,帮她梳洗,帮她准备早餐,时常与这位百岁家婆聊天。周转好就是这样一直守候在家婆的身边,就算去喝喜酒也要先帮她家婆准备好饭菜才放心去,更不用谈外出旅游了。也许她离家婆最远的时侯就是外出买鱼虾的时候了,听周转好说她的家婆特别喜欢吃鱼干、虾干,所以每到适时的季节周转好总会自己出去细心挑选新鲜的鱼虾回来晒成鱼干、虾干。
  “她有病的时候,大多数也是我在服侍”周转好说。虽然陈妹还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但是陈妹还是比较喜欢大媳妇的照顾,就是一个动作,媳妇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十分细心周到,一切尽在不言中。
  以身作则,以心育人
  在过去艰苦的岁月,生活条件并不好的日子里,作为媳妇周转好起早贪黑为家庭操劳着的同时,依然将其家婆陈妹的生活起居打理得井井有条,无微不致。作为母亲的她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真诚实意的实际行动教育着,感动着自己的子女,教育他们尊老爱幼真诚待人。作为别人的家婆她的孝道更是感染了她的儿媳妇们,婆媳关系一直和睦融洽、相敬如宾,在周转好的影响下她的儿媳妇们也在不断以自身的行动来发扬周转好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精神,都在感恩中生活。一转眼,陈妹已经失明了50年了,周转好也服侍家婆50年了。在这50年中,周转好用自己的行动,给后辈及周围的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今年75岁的周转好,曾孙也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了如今儿子女儿、孙子曾孙他们过年全部走在一起的话,有两三桌人。
  也许是周转好的身教,儿子媳妇对她和陈妹很孝顺,经常给她买东西,吃的穿的用的,无一缺漏。后辈们不止在物质上满足老人家的需要,而且经常过来跟他们聊天。每当周转好提起她的大孙子都会带着微笑说他经常逗到我们笑得合不拢嘴。周转好说“我婆婆也很喜欢人家跟她聊天的,而且记性很好,经常听过一次声音就能记住。”。具周转好回忆,新过门的曾孙媳妇过来跟陈妹问好聊天,一个月后,她再过来,陈妹一听她的声音,就知道她是哪房哪人的媳妇,让人惊叹不已。
  无怨无悔成佳话
  在村民口中周转好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尤其是她这几十年无微不至照顾有残障的家婆,她在别人心里是一位形象非常高大的农村妇女。整条村的人都引以为荣,觉得村里有一个这么好的榜样激励着当代人奋发向上。
  “我只是尽自己作为一名儿媳的一份责任”在周转好口中轻描淡写的“责任”,在她的眼里却值得自己用尽一生的精力一生的心血去坚持;在她口中轻描淡写的“责任”,在她的心里却值得她放弃出游、放弃享乐的时间来守候,守候在她那百岁家婆的身边。周转好的这份责任成为了生活在“黑暗”当中陈妹的一栈明灯,照亮了她的生活,更照亮了她的心。
  第四季度广东好人候选人:
  中山市孝老爱亲好人叶桂生先进事迹
  情义汉子
  叶桂生曾经是石岐区出租车司机。6年前的一场交通事故,改变了他原有的幸福生活。为了给妻子凑医疗费,他变卖了车子、房子和家具。为了更好地照顾妻子,他毅然辞工,陪妻子住在医院,一天几乎24小时守护在瘫痪妻子身边。6年如一日,他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对妻子更是无微不至,不离不弃。
  叶桂生虽是下岗工人,但下岗后开出租车收入还可观,妻子在某单位食堂做事,一家三口日子过得很滋润。可好景不长,就在2006年中秋节,叶桂生的妻子在翠景道与富华道十字路口被一辆闯红灯的小车撞飞20余米,造成她全身10处骨折,法医鉴定为一级伤残。叶妻自此瘫痪,并一直住在市中医院。由于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24小时照顾,因此,叶桂生毅然辞工,日夜陪护在妻子身边。因为妻子神经系统遭受重创,大小便不能自理,所以每两小时,叶桂生就要帮她更换水垫和屎尿布,甚至要用手帮她抠出解不出的大便。有人问他,这样不脏吗?不臭吗?叶桂生说:“想到她是我的妻子,我哪里还会有这种感觉呢。”为了防止衍生其他病变,尽可能地帮助她身体功能恢复,每隔几小时,叶桂生帮妻子按摩背部、双手、双腿、脚底等能够按摩的地方,每天,他给妻子喂饭、喂水,陪她说话。在帮她按摩双腿时,他常问:“有点感觉吗?”但妻子的回答总是“没有啊,没有感觉啊!”尽管如此,他始终坚信,总有一天妻子会有感觉的。
  陪护照顾妻子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延续下来,至今已有6个年头了。妻子曾经动情地说:“看着我老公这样劳累,而我又是这个样子,我真的很想死了算了,不忍长期这样拖累老公啊!”说着,就躲在被子里嚎啕大哭,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叶桂生知道后,紧紧地抱住妻子,安慰她说:“不要这样想,不管以后有多苦、有多累、有多难,我都会永远永远地陪着你。虽然你重度伤残了,但大难不死,犹如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我们要倍加珍惜。我们一家子今后的路还很长,相信我,有爱,就有希望!”
  叶桂生每天给妻子唱歌,给她讲他所知道的励志的故事,激励她重新燃起生命的火花,激起她与伤痛作斗争的勇气和意志。他给她唱得最多的,是那首真挚深情的《老婆辛苦了》,歌中唱到:“老婆你挺辛苦,有点那安慰就满足,老婆你挺辛苦,老公的心里最有数”。一首歌唱得多了,叶桂生不满足老歌重唱,还自编了一首《我与老婆永不分离》的歌唱给她听:“要让你回到爱怀抱,最后温暖生死在一起,最后温暖永不分离……”。妻子骨伤痛苦了一整天,流干了眼泪,晚上睡着了,为了激励她重新燃起生命的火花,他再唱《真的好想你》,希望妻子能听得到。
  这是爱的力量。因为有爱的支撑,他6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妻子病床边,天天守护着她,关心她,照顾她,爱护她,让她感受到丈夫深情的关爱。
  由于肇事司机逃逸,叶妻重伤失去工作,女儿又正在上大学,需要支付学费,妻子6年来的医疗费高达80多万元,除社保报销70%外,其余30%的医疗费近20万元至今仍没有落实,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积极地想办法,先是将摩托车卖掉,随后又将房子连同所有家具用品卖掉,把钱用于妻子的治疗。房子没有了,只能让女儿借住到他父母家,一家人挤住在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拮据。时至今日,他的妻子仍需住院治疗,每天的医疗费用都在500元左右。去年,肇事司机逃逸5年后终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但警方说,经查证,肇事司机并没有任何经济赔偿能力。他悄悄地哭过,他不敢想,往后的日子将怎么过,但他从未因此想过要放弃对妻子的治疗。
  在陪护妻子的这6年间,叶桂生为爱放弃工作、朋友、兴趣、爱好,他把全部的情,全部的爱都倾注到妻子身上,数年如一日地用心、用行动去表达,给爱妻以抚慰。时间长了,叶桂生对妻子的关爱和照顾感动了许多的人。这6年间,医护人员以及其他病友们每天都目睹他帮妻子按摩、抠大便、换屎尿布、换水垫、抱妻子到阳台去晒太阳,忙忙碌碌,奉献着全部的情,无私的爱。好几次,他因为要用力把妻子从病床上抱去阳台,自己也扭了腰。为了妻子,他自己在治疗期间,仍然坚持每天一边挂着点滴陪在她身边,一边重复那些护理劳动,忍着病痛照顾截瘫的妻子。叶桂生的行为得到了医护人员和其他病友真诚的称赞,他们说:“下辈子我们也要找像你这样的好老公啊!”有时候,叶桂生回父母家遇到街坊邻居,他们都会很亲切地问及他妻子的情况,都会投来赞许、敬佩的眼光说:“在如今这种社会环境中,你真的很不容易啊!都6年了,还对妻子不离不弃,很让我们感动啊!”但在他看来,这只是很普通的事情罢了,他用行动践行婚礼上许下的那个庄重诺言:从今往后,不论境遇好坏,家境贫富,病残与否,誓言相亲相爱,至死不分。这个承诺,体现了爱的内涵,充满了爱的力量。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这不幸压不跨我家!我相信总有一天,所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叶桂生说。
  他用行动诠释爱的真谛,用真情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情之歌。
  第四季度广东好人候选人:
  阳江市孝老爱亲好人黄丽芬先进事迹
  平凡的人 不平凡的爱
  爱,不分彼此,不分你我,不分国界;伟大的爱,既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阳东县大八镇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良爱村妇代会主任黄丽芬曾发自肺腑地讲过:作为一名女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关爱自己的家庭;作为一名党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响应党的号召,甘于清苦,乐于奉献,把自己的爱散播给广大人民群众。
  黄丽芬,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用女性特有的坚毅和忍让,充分诠释了新时代伟大的爱。
  对爱情,矢志不渝
  1986年秋收,黄丽芬结识了在她家支农的大八镇籍军人莫纯深。在秋收劳动中,他们暗生情愫,相互倾慕。由于部队有禁止军人与驻地姑娘恋爱的规定,两人只好将心中的爱深埋起来。直至1987年莫纯深退役后,他们才鸿雁传情,互诉衷肠。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1988年8月,体魄一向强健的莫纯深突然腰酸腿痛,坐蹲困难,经诊断确认,他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经四处求医无效,瘫痪在床。黄丽芬同志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于1989年的大年初九,只身远赴千里之外的大八探望莫纯深。当扣开莫纯深的门时,她呆住了:当年高大英俊的莫纯深已被病魔折磨得瘦骨嶙峋,破烂的砖瓦屋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床、台,连坐的凳椅也都破烂不堪,特别是莫纯深病床边那碗不知放了多久的稀饭,因无力扑赴而围满了苍蝇。看到这种境况,黄丽芬心里不知如何是好,是选择离去,还是留下来同莫纯深共度一生?如果选择了爱情,那今后必将经受别人无法理解的痛。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黄丽芬勇敢地向莫纯深袒露心扉,表明她要做他的妻子,要一辈子好好地照顾他。但是,莫纯深的思想斗争也很激烈,为了不拖累这位心爱的姑娘,他痛下决心抿灭爱火,狠心地拒绝了黄丽芬的爱,狠心地将黄丽芬赶回了广西。即使这样,黄丽芬也没有退缩,却比以前更加坚强,更加坚定自己对莫纯那种深深的爱。为了消除莫纯深的顾虑,为了对莫纯深矢志不渝的爱,黄丽芬在取得家人的支持后,经常来回往返广西、广东两地,不断地找他的战友来开导他,找他的邻居来劝解他,并同他的家人表明自己的心迹。几经努力,黄丽芬以真诚打动了莫纯深,最终两人走在了一起。
  结婚后,黄丽芬为了莫纯深的病东奔西走,四处求助,到处打听治病的药方。有一次,黄丽芬同莫纯深到市里治病,当他们上公共汽车的时候,因为莫纯深身上80%都起了脓包,散发出一阵阵刺鼻难闻臭气,车上乘客全都下车了。可是黄丽芬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和愤怒,而是一路上有说有笑。事后,每逢莫纯深谈起他的妻子的时候,他都感慨地说:黄丽芬是上天派来守护我的天使,没有她我也不能活到今天,我能有这样的妻子,死而无憾!至今,她们走过了20年风风雨雨夫妻路。在这20年里,黄丽芬始终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生病的丈夫。
  对公婆,孝顺有加
  清官难断家务事。即使是最好心的人也有被人误解的时候,特别是公婆媳之间的矛盾,便是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1990年的时候,由于没钱买药,黄丽芬只好上山采草药,结果有一次吃错了药,丈夫全身抽搐,生命危在旦夕。莫纯深的父亲对她大声辱骂,说她想毒害丈夫,并喝令她带儿子立即离开,另寻新欢。而莫纯深也对她有误解,欲服毒自杀。但坚忍的黄丽芬强忍着委屈,并没有一意孤行,她深知公公也是为了儿子的生命而在发雷霆,她理解公公对儿子深深的爱,她也深知当初的选择,就是选择了艰辛与屈辱,她义无反顾,也心甘情愿地留下来了。
  黄丽芬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平凡的人也做着平凡的事。细心孝顺的黄丽芬,特别关心家中年迈的婆婆。每天醒来,总要到婆婆跟前服侍一番,家里有了好吃的,总要先让婆婆先尝尝。每逢过年过节宰鸡杀鸭的,她总是把两个大鸡腿留给婆婆,自己则扯着鸡脚、鸡肋吃得津津有味。黄丽芬的孝顺让婆婆十分感动,每当有人说起她的乖媳妇,她总是称赞不已。外国有位学者说过:“爱你的爱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爱你的家庭”。黄丽芬做到了。
  对儿女,母爱无私
  黄丽芬养育了一子一女。对这对子女,她倾尽了自己的心血,也寄托了一生的希望。面对贫困的家境,黄丽芬没有退缩,她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她坚决认为,自己可以再多吃一点苦,但决不能让子女辍学。孩子需要买本子,她就把家里买盐的钱给了孩子,自己却如同嚼蜡地吃了一个星期;孩子需要买练习册,她就把买药的钱给了孩子,为此爬山越岭地给丈夫采草药,跌得满身疤痕。在黄丽芬的意识里,儿女就是她的希望,她相信,自己再熬一下,子女就可以继续上学念书,就可以学会知识,有了知识,就可以做一个对社会更有用的人。在平时生活中,黄丽芬总是严格要求子女,教导他们要学会珍惜,特别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要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在重视培养孩子的能力的同时,黄丽芬也十分注重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她常常教导孩子要懂得感恩,要学会主动关心他人,自觉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儿子班上有同学因近视看不清板书,无心听课,放弃学业,捣乱课堂。黄丽芬得知这个消息后,教育儿子要主动帮助同学。后来,儿子把课堂笔记借给那位同学,还经常辅导他,给他释疑解惑。现在,他们已经成为好朋友,那位同学的成绩也提高了很多。她的两个孩子在她的言传身教中,学会了自立、自尊、自强。从6岁起,他们就自己洗衣服,打扫家庭卫生,劈柴煮饭,浇菜收割,事事精通,做事自然利索。在学校,两个孩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异,深得老师们的喜爱。多年的苦心教育终于有了硕果,2008年高考中,她的儿子以500多分的成绩考上大学本科。
  黄丽芬既为人妻为人媳,又为人母,她用自己的双手营造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丈夫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病情日渐好转,两个儿女在她高尚人格感染下,茁壮成长。2006年她被评誉为“三有一好”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5月获得“阳江市好母亲”称号,省首届广东“十大杰出母亲”称号、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县“四个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阳江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2010年荣获“阳江市推动科学发展标兵人物”提名奖。但她不会因获得这么多荣誉而骄傲,而是今后更好地照顾家庭、服务群众。
  第四季度广东好人候选人:
  茂名市孝老爱亲好人刘录先进事迹
  为了一份爱的承诺
  刘录同志是茂名石化铁运分部一名基层班组的班长,曾先后获得茂名石化公司劳动模范、先进班组长、先进职工、安全卫士等荣誉。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二十八载如一日地以博爱、包容、不离不弃、守护相助、患难与共的胸怀,照顾好身边的亲人,其孝老爱亲之举,听者动容,知者赞叹。
  1984年,远在黑龙江的刘录接到在茂名工作的伯父因故逝世的消息,留下体弱多病的伯母和有精神病的堂姐,伯母在急电中希望刘录能到茂名生活。“伯母和堂姐需要人照顾!”17岁的刘录没有多想,他毅然放弃了学业,立即启程赶到茂名。
  临走时,朴素老实的父亲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话:“去吧!把伯母、堂姐照顾好。”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语,但透过父亲充满期待而不舍的眼神,少不更事的刘录已深深地感觉到,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爱的承诺啊!
  第一次远离父母,从黑龙江只身来到千里之遥茂名的刘录,眼前的窘境使他一下傻了眼:伯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病比想象中还要严重,堂姐的精神病时好时坏,加上他这个小毛孩,组成了这个特殊三口之家。而“家”的一切就落到刘录幼嫩的肩膀上,当同龄人还无忧无虑地埋头学业的时候,他就必须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买菜,为家里两个病人准备好早饭和午饭,然后骑近四十分钟的自行车赶到十几公里外的单位开始一天的工作。傍晚当同龄人轻松自在地休闲的时候,他就必须第一时间赶回家做晚饭,给老人喂饭,督促堂姐吃药,然后扶着行动不便的伯母散步做康复训练、按摩,一直到深夜,照顾老人休息后再把余下的家务完成。
  参加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单位的同事见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总不参加集体活动,觉得很奇怪,老打趣说“可以把女朋友带出来一块活动”。他只是腼腆地笑笑,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每天不知疲倦地奔波在维修现场,班上最重、最累、最脏的活都有他的身影。老师傅们见他刻苦肯干,也倾囊相授,于是他每天晚上又多了一项任务:学习。伯母担心他,就提议减少按摩时间,他固执地摇头,坚持每天晚上两个半小时的康复训练、按摩。为了让老人安心,他从不提单位有活动,推掉一切娱乐邀请,每天准时上班、下班,每回伯母问起,他都只是笑笑地说“没事,还有机会的。”有人给他出主意,请个保姆,他试着找了几次,但没有哪个保姆愿意同时照顾两个病人,特别一听到家里有一个有精神病史的,更是没有人愿干。
  1993年,刘录伯母中风半身不遂,原本虚弱的身体更差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几乎都在床上,而堂姐的精神病时好时坏,相对正常的时候还会给老人热个饭,倒个尿,不正常的时候整个人烦燥不安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最让人头痛的事就是两个人一起病倒,刘录一个人怎么都顾不全一个重病号、一个特殊病号。有一回堂姐发病,把老人气得直瞪眼,两个病人互相口齿不清地大嚷,刘录两头劝,安抚好老人后才把发病的堂姐送去住院,可老人也气得不轻,最后只能也送去医院打针。老人送去医院后,刘录更忙了,一天跑医院三、四回,晚上还得在医院的小椅子上陪夜。病房里的病友看到小伙子一个人忙进忙出,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致,羡慕地问老人:“您儿子吧?比俺闺女还细心,给您做吃的、喂饭、擦身、按摩、端屎、端尿……怎么没见其他的孩子?”老人一脸难过地说:“我侄子,难为他了,跟着咱这个家太苦……”老人心痛刘录每天都休息不好,住院打了一个疗程的针,就坚决要求出院。但留老人一个人在家他又放心不下,他每天就利用中午休息的时候骑十几公里的自行车回去给老人喂饭、换洗干净衣服。堂姐病情一稳定也坚持要求回家,刘录常常是家里、两个医院三点轮转……
  有一回打台风,倾盆大雨夹杂着轰轰的雷声,刘录一边闷着头干活一边留意着天气,师傅劝他,“今天中午就别跑回去了,看样子这台风有十二级,厂房那瓦片都吹飞了,路上不安全。”“嗯,今早上出来的时候没下雨,伯母房里的窗还开着,不知道姐今天情况怎么样,这么大的雷雨,万一又发病了,伯母那儿肯定顾不了。”师傅看他一脸的担忧,动容地说,“这么大的风,你骑车太危险了!上回领导不是说了吗,如果你家里有什么需要,可以请车。”“不行,台风打飞了那么多东西,站里抢修,用车的地方多着,等会儿下了班我走慢点儿,回去看一眼,没事我下午再来。”师傅见他执意要回去,也只好一脸痛惜地直摇头说,“你伯母也不知哪世修来的福气,亲儿子也做不到这样……”刘录顾不上吃午饭,下班时间一到急急穿上雨衣顶着狂风和锥子一样打在身上的暴雨,骑车赶回家。老人看他全身湿透地跑回来,心痛地直嚷,“这么大雨,你跑回来干什么?淋病了,家里哪有人照顾你?”他只是小声地答着,“我担心你们,不知道姐有没有给你关好窗、收衣服,我没事,当洗个冷水澡。”
  老人长期病困在床脾气不好,常常会因一些小事发脾气,每次刘录都只是笑笑,顺着老人,没有一句怨言;每天晚上给老人放喜欢的节目,休息时抱老人到阳台晒太阳,给老人讲单位里的乐事;每天都要给老人换几次衣服、擦身子,全身按摩;老人牙口不好,吃的东西不但要做得细软,还要变着法子时不时换换口味;肠胃不好,时不时拉肚子,有一回一大早刘录买好菜做好饭,喂老人吃过早饭和药,把老人的脏衣服换掉准备上班,老人小声地叫了句“等会儿,我感觉肚子不舒服。”刘录急忙放下手上的东西,抱起老人跑去卫生间,刚走两步,就听见“咕咕咕” 几声伴一股异味飘起,老人难过地说,“拉裤子里了。”“嗯,没事,换就是了,你肚子还难受吗?一会给您找药……”好不容易给老人清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服,老人突然脸一皱,“不好了,又拉裤子了。”刘录只是关切应着,“喔,再换就是了,那你肚子呢?”再一次顶着异臭给老人清洗干净换好衣服已经快到上班时间。老人看着他有些微焦的神情,抱歉地说,“快走吧,迟到了,我吃过药休息一会就没事了。”在老人的一再催促中,刘录顾不上那堆脏衣服,把老人需要的东西准备整齐了才赶去上班。
  到了1995年,老人的病更重了,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下了几次病危通知又抢救过来,刘录呆在医院的时间也更多了。每每医生护士查房都对老人说,“您安心养着,躺在床上这么多年了,你的皮肤、肌肉情况都还好,您有个好儿子啊……”老人盈着泪拉着刘录的手哽咽着:“好……好……”每到这个时候刘录就会腼腆地笑笑,轻轻拍着伯母瘦弱的肩:“大娘,您听医生护士的话,安心养着,那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让一旁的护士、病友无不赞叹。
  1998年,老人去世前已经很难咽下东西,每天只要刘录在,她都时不时用虚弱的眼光追随着他忙碌的身影,回光反照那一刻,断断续续地说,“孩子,你伯父走得早,这些年苦了你,没你我这个老太婆也活不了这么久!没你这个家也维持不下去!以后你姐还得累你一辈子,我累了……”刘录知道伯母心中愧疚的是耽误了他的青春,遗憾的是没有看到刘录成婚那一天,放心不下堂姐今后的生活,刘录紧握着伯母瘦削的双手,明白了老人是作最后嘱托,这是一份爱的承诺啊!刘录含着泪水一个劲儿不停地点头,老人似乎明白了,安详地走了。
  老人走后,刘录就和堂姐相依为命,悉心照料堂姐,但病情堂姐发作次数越来越密,为给堂组最好的医疗,他只好让她常住医院,刘录每个月都去医院看她,向医生了解她的病情,给她送去生活用品,每隔一段时间就接她出来四处走走,给她做她喜欢吃的。从17岁到30岁,整整13年,他不谈恋爱,不外出学习,一步都不敢离开,毫无怨言地照顾着这个家。这期间有很多人看他实诚,纷纷给他介绍对象,他都只是笑着摇头拒绝,迫急了,他就老老实实地告诉别人“我要照顾两个病人,没空谈恋爱,就算有姑娘愿意,我也不能拖累别人。”
  2000年,也就是刘录32岁那一年,他与一个善良的姑娘结婚了,虽然少了过去的忙碌劳苦,但成家后的压力一点也不减。由于妻子没有固定的职业,一家收入就靠刘录一根顶梁柱,而岳父岳母因厂里倒闭而下岗,连生活费也没个着落,更糟糕的是岳父因早年中风留下后遗症,没法干上粗重活,对于这些妻子心里甚是焦虑,刘录看出妻子心思,拉着妻子的手深情地说:“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再大的困难我们一起面对。”一有空,刘录就陪妻子常回娘家看看,俩老的身体怎样了?生活缺什么?细心的刘录总会多问几句。岳父原是厂里的厂医,为解决俩老的生计问题,刘录从经济上力所能及地帮助他在生活区里开了一个小门诊,门诊虽小且简陋,却深受小区居民群众的欢迎,也解决了小老口生活经济来源问题,刘录总算放下一块心头大石。
  对远在千里故乡的双亲,刘录更多的是一份深深的愧疚,由于工作繁忙和照顾这个特殊的“家”,刘录也无法常回黑龙江家乡看一看。但不管怎么的繁忙,刘录都不会忘记给父母一个电话、一声问候,十多年来,每周一个电话,每年中秋的月饼寄相思,春节汇上孝顺钱等等都是刘录雷打不动的事情。2003年春,父母亲从家乡到茂名看刘录,看到两鬓斑白显得苍老许多的父母,一股难以言语的愧疚之情袭上心头,刘录决定把俩老留下来,尽儿子一份孝道,但不到1个月,由于不习惯城里生活,母亲就“闹”着要回乡下,刘录执拗不过,只好含泪送别了母亲。
  就在这三个家中来回奔跑,由于长期劳累,刘录得了小腿静脉曲张疾病,而且腰肌严重劳损、椎间盘突出、颈椎增生。但是他无怨无悔,对堂姐的照顾一如既往,用无私的爱为亲人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在他心中,大爱如山,亲情如铁。
  第四季度广东好人候选人:
  肇庆市孝老爱亲好人莫成群先进事迹
  平常的人,不平常的事
  莫成群同志是四会监狱的一名退休工人,也是一名老党员,她的家庭是一个重组家庭,1981年经人介绍与我监警察陈汝清同志结婚,当时,陈汝清前妻留下了二儿一女,三个儿女尚未成年,莫成群与前夫的儿子还不到3岁,重新组合的家庭共6口人,不同的成长过程,不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更加珍惜,更加包容,本来在大家眼里不看好的重组家庭,却恩爱地生活了30多年,他们家庭被多次评为监狱的“五好文明家庭”,莫成群同志也是我们单位出了名的好妻子,好母亲、好婆婆。
  有人说,后娘难当,她却说,把丈夫和前妻生育的儿女视同己出,不分彼此,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同是一家人,象十个手指头一样,虽然长短不一,但手心手背都是肉,婆婆和媳妇的关系虽说不好处,但只要真心实意像亲闺女一样待儿媳,做一个“好婆婆”并不难。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尽管自己的儿子是家里最小的,可她不偏袒,她更关心丈夫的儿女,从衣食住到供书教学,工作调动,结婚生子她都以母亲博大的胸怀和善良,体贴包容,深得家里几个儿女的尊敬和爱戴。她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她的丈夫中风长达10年,长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而儿子、媳妇都要上班,为了让儿子、媳妇能安心工作,她几乎抱揽了照顾中风瘫痪的丈夫和带小孙子、做家务,体贴入微,无怨无悔。因为长期照顾丈夫,用力过度,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曾卧床近3个月,不能下地,虽经多方治疗,但腰痛脚麻一直困绕着她,媳妇们要她多休息,但她仍然带病坚持照顾着丈夫、孙儿和操持家务,一直到2009年5月丈夫病逝。
  她是一个善良的“好婆婆”,1996年初丈夫的大儿子死于非命,大儿媳还很年轻,大孙子才1岁多,看着老来丧子的丈夫、青年丧夫的儿媳,年幼丧父的孙子,她感同身受,她一边安慰丈夫和儿媳,一边照顾着幼小的孙子,默默地承受着这突如其来的悲痛。她和丈夫商量一定要帮助儿媳从悲痛中解脱出来、让儿媳振作起来,首先要解决儿媳的就业问题和孙子的户口问题,使她既有生活来源又可以照顾儿子,儿媳妇理解公公婆婆的一片苦心,十几年来在自己的家里努力经营着“小士多”,作为婆婆的莫成群同志在帮着孙儿带的同时,经常在小士多帮忙,儿媳妇生意忙走不开,她就送饭送水,从不计报酬,现在的儿媳妇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她逢人就说:“如果不是婆婆的善良和包容她走不到今天”。直至今天儿媳都没有重组家庭,她舍不得离开这个为她付出很很多很多的婆婆,现在婆婆老了,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了,是自己报恩尽孝的时候了。莫成群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不图什么回报,她用自己善良包容,用自己的行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来源:广东省文明办)
(编辑:郊北)
更多相关内容
南方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20-
②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南方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南方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南方农村报    南方都市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椎盘突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