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甘平是不是抗病毒口服液的药物?有没有依赖性?我谷丙稍微偏高,60左右,能不能吃?

咨询用户 :huxinting
咨询时间: 20:46:04
缪医生您好:
我妈妈今年56岁,从去年七月份发现有肝硬化,肝内有结节,发现时病毒有4.56E+006,标准为1.000E+003,而且当时肝功能也不是很正常,于是就开始吃代丁抗病毒,同时吃中药,过两个月后复查B超,发现结节不见了,但还是提示肝硬化。下面是我妈的一些检查情况:
1、病毒检查情况:
1.000E+003
2、最近一次肝功能情况:(日)
总胆红素 23.9
↑ 5.1-19
谷丙转氨酶 24
谷草转氨酶 55
谷氨酰转酞酶113
总蛋白 82.1
白蛋白 47.4
球蛋白 34.7
白球比例 1.37
↓ 1.5-2.5
总胆固醇 4.68
3、最近一次B超结果:(日)
肝:肝左叶前后径51,上下径73,右叶斜径110,门脉内径11,肝包膜久光整,肝内光点密实、增粗,回声分布尚均匀,肝内血管走向不清。
胆囊:胆大小57╳45,壁毛糙、增厚约6,透声尚可,胆总管内径3。
脾脏:脾厚48,长152,侧卧肋下30,包膜轮廓清晰,回声均匀。
提示:1、肝硬化
2、胆壁毛糙、增厚
我妈现在吃的药:1、抗病毒:代丁
2、抗纤维化:二十五味松石丸
3、稳定肝功能的:五脂片
4、降黄胆的:茴三硫胶囊
5、中药(煎服)
请问:1、最近检查的病毒数有反复,是不是已对代丁产生耐药?如是的话,现在该怎么办?还有我妈现在的情况严不严重?属于什么情况?
2、为什么自发现以来,脾脏越来越大?该怎么办?
3、发现的时候没有黄胆,怎么现在老是有黄胆呢?该怎么办?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过两个月后复查B超,发现结节不见了,但还是提示肝硬化。”没有神药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和矛盾的结果。何谓肝硬化?就是再生结节呗!
你母亲的病毒复制一直没有得到控制,肝脏损害一直没有停止,或减缓。需要更改治疗方案。
1.治疗方案:加用拉米夫定,或者直接改为恩替卡韦,必须选择其一。我的用药方案很明确,千万不要告诉我不明白。
2.因为肝硬化在持续。当然即使有效抗病毒了,脾脏还会大,但会缓慢。
3.“怎么现在老是有黄胆呢”,我不认为黄疸严重,在病毒得到有效控制后还会减轻。
建议:第一,做一次肝脏增强CT检查;第二,除了我给你的方案外,其他药目前都可以不用,有些药用了只会增加负担;第三,以后还要加测甲胎蛋白。
咨询: 麻烦缪教授再看一下
谢谢缪教授在百忙之中给予详细的回复,谢谢!
按照缪教授的意见,我妈于4月29日做了甲胎蛋白,5月4日做了增强CT,结果如下(括号内为参考值):
1、甲胎蛋白:乙肝表面抗原8259.00 ↑ (0-2.1);乙肝表面抗体<2.00
(0-10);乙肝E抗原0.09
(0-2.1);乙肝E抗体0.003
(>1);乙肝核心抗体0.012
甲胎蛋白:8.57
2、肝功生化:总蛋白79.5(60-85);白蛋白51.1(35-55);球蛋白28.4(20-40);白球比1.8(1.1-2.5);总胆红素21.5↑(5.1-19);直接胆红素6.8(1.7-6.8);间接胆红素14.7(2-19);谷丙转氨酶28(0-45);谷草转氨酶56↑(0-50);谷丙谷草比值0.5;碱性磷酸酶96(40-150);谷氨酰转酞酶100↑(7-32);尿素氮4.8(2.8-8.2);肌酐80(70-106);尿酸340(89-357);尿素氮肌酐比值0.06
3、病毒DNA:3.627E+04 (<500)
4、增强CT:CT所见,肝叶大小比例失调,肝左叶偏大,气鹰嘴状向左突起,肝实质密度未见异常改变,肝内外胆管未见异常扩张;胆囊影显示未见明确异常改变;脾脏增大约7个肋单元大小,下谷低于肝下缘约2厘米左右,密度无殊;胰腺形态大小及密度无见异常改变;门静脉影增宽,肝内分支宽约2厘米;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
意见:脾肿大;肝内门脉影增宽。提示:早期肝硬化可能
5、用药情况:看了缪教授的回复,结合自己的情况,我妈于5月4日开始改服抗病毒药,把代丁换成了恩替卡韦。其他的什么保肝药、降黄胆药、中药等都已经停用。但是医生还给开了个抗纤维的药:扶正化瘀胶囊,现在只吃恩替和扶正化瘀胶囊这两种药。
请问缪教授:1、我妈可以吃扶正化瘀胶囊吗?
2、因为一下子停用了五脂片,谷丙升高怎么办?
3、吃了恩替后尿酸会升高吗?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CT报告还不应该仅报告这些内容,比如一定要与脾脏的信号值比较,这样可以得出比较明确的结论。但是,肝硬化我看肯定存在,不要怀疑。
1.目前的用药可以,不要再用其他药了。
2.什么怎么办?那个药本来就没有必要,绝对没有必要用的,降酶干什么呢?
3.没听说过,也没有这样的病例,如果高了,要确定与药物之间有无必然联系。
咨询: 用药一个月复查
缪教授您好,谢谢您每次详细的回复!为了不占用您宝贵的时间,在您回复后我都没有即时道谢,而选择在再次询问时向您致谢,请您原谅!
我妈妈吃恩替一个月后复查,情况如下:
1、肝功能()
项目 结果 指标情况 参考值
总胆红素 19.2 ↑ 5.1--19
谷丙转氨酶 55 ↑ <45
谷草转氨酶 63 ↑ <50
谷氨酰转移酶124 ↑ 7--32
总蛋白 80.2
白蛋白 45.8
球蛋白 34.4
白球比例 1.33 ↓ 1.5--2.5
2、HBVDNA()
结果:1.32E+003 ↑
(参考值:<1.0E+003)
请问缪教授:
1、我妈妈的谷氨酰转移酶高那么多是怎么回事?
2、我妈这一个月每天吃恩替的时间选择在晚上的八点,她是晚上六点吃的饭,在八点吃药的时候肚子还不太饿,觉得这样可能不好,所以现在可不可以把吃药的时间调到晚上的十点钟?
3、您觉得我妈这一个月的用药情况理想吗?肝功能有点异常应该没事吧?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1.使用核苷类药物后有不少人会出现转氨酶的升高,而且往往是好的预兆。不是全部。
2.睡前服啊,最好饭后大于2小时。
3.结果不错,请继续,不可随意用药。转氨酶会恢复的。
咨询: 复查情况请缪教授看一下
缪教授您好,谢谢您每次的详细回复,对于您的无私帮助,我们深表感谢!在这里送您迟到的祝福,祝您父亲节快乐!每一天都快乐!
我妈服用恩替卡韦两个月后复查,情况如下:
肝功能:(6月26日)
总蛋白:68.4 (60—85)
白蛋白:39.8 (35—55)
球蛋白:28.6 (20—40)
白球比:1.39 (1.1—2.5)
总胆红素:23.4 ↑ (5.1—19)
直接胆红素:4.6 (1.7—6.8)
间接胆红素:18.8 (2—19)
谷丙转氨酶:62
谷草转氨酶:55
谷氨酰转肽酶:128
胆碱酯酶:7272
a-L-岩藻糖苷酶:31 (12—40)
腺苷脱氨酶:20
↑ (0—15)
最后三个项目从来都没做过,不知是啥意思?
HBVDNA(6月26日)情况:
HBVDNA:<500 copy/ml(<500 copy/ml)
请问缪教授:
1、黄胆和谷丙转氨酶都有所上升,要不要紧?
2、医生说要吃护肝片,要不要吃?
3、6月10日左右我妈得了感冒发烧,打了吊针(抗生素),吃了感冒药,不知有没有关系?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由于已经有轻度肝硬化,因此胆红素有些高不足为奇。目前的治疗效果仍然是满意的。继续治疗。什么叫护肝片啊?护得了么?你觉得55和62就相差很多吗?不要那么急呢。保肝是在必须保的是时候才保。
咨询: 您好
您好,缪医生,对于您每次详尽的答复,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激,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
我妈妈服用恩替卡韦五个月后进行了检查,情况如下:
9月4日检查
总蛋白:79.5 (60—85)
白蛋白:46.6(35—55)
球蛋白:32.9 (20—40)
白球比:1.42 (1.1—2.5)
总胆红素:19.0 ↑ (5.1—19)
直接胆红素:4.4 (1.7—6.8)
间接胆红素:14.6 (2—19)
谷丙转氨酶:66 ↑ (0—45)
谷草转氨酶:68 ↑ (0—50)
谷氨酰转肽酶:128 ↑ (7—32)
胆碱酯酶:—12000)
a-L-岩藻糖苷酶:312(12—40)
腺苷脱氨酶:23 ↑ (0—15)
HBVDNA:<500
copy/ml(<500 copy/ml)
甲胎蛋白:(4月29日检查为
0——20ug/L)
9月4日检查为
0——20ug/L
超声波检查:右肝稍缩小,左肝切面形态大小正常,肝包膜不光整,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管道结构显示清晰,右肝前叶胆囊前方隐约可见大小约17×17mm的片状低回声区。 胆囊60×20mm,形态大小正常,壁薄光滑,其内未见异常。 肝内外胆管无扩张,其内未见明显异常。
脾厚47mm,长148mm,外形增大,回声细小均匀,其内未见异常。
请问:1.右肝略缩小是不是肝硬化的标志?是否严重?
右肝低回声区是否异常?要不要再做进一步检查?
2. 胆碱酯酶:—12000)
a-L-岩藻糖苷酶:312(12—40)
腺苷脱氨酶:23 ↑ (0—15)
这三项是以前没检查过的,指的是什么?
3.目前用药情况:“恩替卡韦”每天1粒,晚上睡前9时服
“扶正化瘀胶囊”每天3次,每次3粒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 ”现在还没吃是否需要服用?
我妈妈的病情是否有必要到您处就诊?
祝:开心每一天!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1.肝硬化早已存在,并非本次检查才发现的。从肝病本身来讲,当然是严重的表现,但是对于肝硬化来说,也有轻重之分的。标准是看肝功能的状况。对于低回声区不像是严重问题。近期复查一下。
2.指肝功能,没有太大意义。
3.继续服用当前的药物。鉴于转氨酶一直没有恢复正常,建议应该用一段时间保肝药物了。
咨询: 缪医生您好
缪医生,您好:
我妈妈在11月6日做了肝功能复查,情况如下:
总蛋白:83.1 (60—85)
白蛋白:48.1(35—55)
球蛋白:35(20—40)
白球比:1.37 (1.1—2.5)
总胆红素:21.8 ↑ (5.1—19)
直接胆红素:4.3 (1.7—6.8)
间接胆红素:17.5 (2—19)
谷丙转氨酶:69 ↑ (0—45)
谷草转氨酶:66 ↑ (0—50)
谷氨酰转肽酶:99 ↑ (7—32)
胆碱酯酶:—12000)
a-L-岩藻糖苷酶:34(12—40)
腺苷脱氨酶:23 ↑ (0—15)
请问缪医生:
1、自上次咨询了您之后,一直在吃护肝片“水飞蓟宾葡甲胺片”,过了两个月检查肝功能还是没有好转,与上次相比,其中几项结果还有些许的提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妈妈家里平时吃饭的人挺多的,我妈每天做一次饭就要站起码一个小时,每天两次就得站两三个小时,晚上吃完饭她还会去外面快步走着锻炼,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规律对肝功能会不会有影响?
2、目前用药情况:“恩替卡韦”每天1粒,晚上睡前9时服
“扶正化瘀胶囊”每天3次,每次3粒;
3、根据我妈妈的病情,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 ”与“葵花牌护肝片”这两种药物哪个更适合呢?或者还有没有更好的药呢?请您在百忙中帮我们推荐一下,好吗?万分感谢!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1.由于已经发生肝硬化,不应该太劳累的。每天那么大的运动量,站立那么久是不合适的。做饭还是轮着做比较公平。水飞蓟就可以了,有些药我不主张吃,甚至遇到两次有反面作用的。
2.就这样用。
3.已经告诉你了。
请关注你母亲生活的调理,再次强调,不合适太劳累。另外,70公斤太胖了吧?所以是否有脂肪肝?请再告诉我现在的体重,最好再做一次B超。
咨询: 缪教授您好:
缪教授您好:
我妈妈最近一个礼拜老是头晕,所以今天去量了下血压,第一次量:上压155,下压78;第二次量:上压148,下压80;
请问缪教授:如果是高血压的话,我妈妈的情况能吃降压药吗?什么样的药对肝脏的副作用小一点呢?谢谢!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请回复我11月11日关注的问题。
咨询: 缪教授您好
缪教授,您好!上次因为太过匆忙,忘了回复您的提问,不好意思,浪费了您宝贵的时间。这次为了准确地回答,我妈妈又特意去做了复查。
先回答您的提问:我妈妈的情况:年龄:57岁
身高:1.65m
体重:70公斤(体重已经保持十年多) ,没有脂肪肝。
12月18日检查情况如下:
总蛋白:82.2 (60—85)
白蛋白:48(35—55)
球蛋白:34.2(20—40)
白球比:1.40 (1.1—2.5)
总胆红素:21.6 ↑ (5.1—19)
直接胆红素:4.4 (1.7—6.8)
间接胆红素:17.2 (2—19)
谷丙转氨酶:49 ↑ (0—45)
谷草转氨酶:55↑ (0—50)
谷丙酶/谷草酶:0.89
碱性磷酸酶:98 (40—150)
谷氨酰转肽酶:87↑ (7—32)
HBVDNA:<500 copy/ml(<500 copy/ml)
超声波检查:右肝稍缩小,左肝切面形态大小正常,肝包膜不光整,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肝内管道结构欠清晰。
胆囊69×35mm,大小正常,壁薄欠光滑,其内未见异常。 肝内外胆管无扩张,其内未见异常。胰腺形态大小正常,回声均匀,其内未见明显异常。 脾厚56mm,长145mm,外形增大,回声细小均匀,其内未见异常。
提示:1、肝硬化;2、脾大;3、胆囊、胆管、胰未见明显异常
血脂常规检查:总胆固醇:4.38 (&5.21)
甘油三酯:1.38(&1.71)
高密度脂蛋白:1.57(&1.04)
低密度脂蛋白:2.71(&3.36)
葡萄糖:4.72(3.89-6.1)
果糖胺:1.48(1.45-2.15)
请问缪教授:1、我妈妈的脾脏与上次B超相比,厚了9mm这么多不知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办?
2、我妈妈最近一两周有头晕的情况,量了血压,血压有高,可不可以吃降压药?吃哪个对肝脏影响小点?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如果我再不提醒你,你一定会继续空行和每行浪费很多字数。你完全可以看看比的病友如何输入的,而且我在咨询提醒中特地强调节约空间的问题。
目前疗效很好,转氨酶也已经接近正常,但是一直没有正常,我坚持认为与脂肪肝有关,你母亲的体重指数是25.7,你女性的最高限高1.7,“保持了”高体重,不等于就是好的和正确的。无论是脂肪肝还是高血压都与肥胖有关的,因此,体重一定要控制,的节食和适量运动。脾厚是肝硬化的表现,但是B超做出来的结果不是很精确,不足为虑,今后密切随访就是。
关于高血压,请在今后两周内,保持良好休息,早成去医院量3次以上血压,不要过早下高血压的定义,当然也不要很快用药。重要的问题是,过去基础血压是多少?
咨询: 再请问
缪医生您好,在您的指导下,我妈妈这断时间经常测量血压,现在血压又在正常范围内了,头也不难受了,真的是非常谢谢您!另我妈妈在6月4日进行了复查,结果如下:
1、 肝功能()
总蛋白:79.4 (60—85)
白蛋白:45.3(35—55)
球蛋白:34.1 (20—40)
白球比:1.33 (1.1—2.5)
总胆红素:22.3↑ (5.1—19)
直接胆红素:4.7 (1.7—6.8)
间接胆红素:17.6 (2—19)
谷丙转氨酶:53 ↑ (0—45)
谷草转氨酶:55 ↑ (0—50)
谷氨酰转肽酶:76↑ (7—32)
胆碱酯酶:—12000)
a-L-岩藻糖苷酶:31 (12—40)
腺苷脱氨酶:23↑ (0—15)
2、 HBVDNA情况:HBVDNA:<500 copy/ml(<500 copy/ml)
3、甲胎蛋白:5.00 (0——20ug/L)
4、B超:超声描述:右肝稍缩小,左肝切面形态大小正常,肝包膜不光整,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肝内管道结构显示清晰。门静脉主干内径约11mm。胆囊62*21mm,大小正常,壁薄光滑,其内未见异常。肝内外胆管无扩张,其内未见异常。胰腺形态大小正常,回声均匀,其内未见明显异常。
脾厚55mm,长156mm,外形增大,回声细小均匀,其内未见异常。
5、进行了脂肪肝的抽血检查和B超检查,均正常。
请问缪医生:1、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一直偏高,有没有关系?
2、以前在吃“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现在医生给换成了“美能 复方甘草酸苷片”, 这个药我妈可不可以吃?因为说明书上的副作用一栏写着会使血压增高,看得我们更不敢吃了,麻烦缪医生您帮我们看看我妈可以吃吗?
3、对比09年2月23日的B超和这次的B超,发现脾脏的厚度和长度都有所增加,这说明什么呢?有没有关系?
4、我妈妈可以吃鸡肉和羊肉吗?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你母亲去年11月份开始使用恩替卡韦,目前病毒不可测,那是好事。转氨酶尚未完全恢复那与肝硬化有关,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恢复要比没有肝硬化者慢,恐怕还是需要时间的。
你的第二个问题的顾虑是对的,可以使用另一个同类药甘平,尽管也有类似副作用,但是相对而言要小一些。B超的可信度有限。为何不吃?
咨询: 再问
缪医生您好:
我妈妈换吃保肝药已有两月,现在吃的是甘草酸二铵胶囊(甘利欣)。于八月二日复查肝功能,情况如下:谷草转氨酶:56 (标准为〈50),谷丙转氨酶:52(标准为〈45),谷氨酰转肽酶:85(0--50),间接胆红素:14.2(0--14),其它的都正常。
请问:1、您上次说的天晴甘平是不是就是我妈妈现在吃的这个正大天晴出的甘草酸二铵胶囊(甘利欣)?
2、吃这个药已两月,可是转氨酶还是一点都没降,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病毒清除的不够干净?(DNA的情况:小于500)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甘平可以认为是甘利欣加易善复,所以甘利欣不是甘平。另外,你母亲不是还有超重的问题吗?不要仅想着吃药哦。超重、肝硬化,两者结合在一起,转氨酶异常就不足为奇了,不要想着病毒清除不干净的问题。
咨询: 再问
缪医生您好:
我妈妈今天买来了甘平,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吃。前段时间吃甘利欣是每天3次,每次2粒,现在换成甘平该怎么吃呢?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甘平每次3粒,每天3次。
咨询: 请问
缪教授您好,我妈妈于10月15日进行了复查,情况如下:
1、超声所见:()
肝脏:左右前后径58,上下径89,右叶斜径108,门脉内径12;肝包膜呈锯齿状改变,肝内光点密集,增粗,回声分布尚均匀,肝内血管走向不清。胆囊:大小47*29;壁毛糙,透声尚可。胆总管内径4。胰腺:胰头20,体10,尾12;形态规则,边界清,回声均,主胰管不扩张。脾脏:厚51,长145,侧卧肋下15,包膜轮廓清晰,回声均匀。超声提示:肝硬化
2、肝功能检查:()
总胆红素 17.7
5.1-19;谷丙转氨酶 53↑
<45;谷草转氨酶 57↑
<50;谷氨酰转酞酶107 ↑
7-32;总蛋白 82.6
60-83;白蛋白 44.8
35-55;球蛋白 37.8
20-38;白球比例 1.19 ↓
1.5-2.5;总胆固醇 4.39<5.2
3、血常规:白细胞:3↓(4—10);中性粒细胞:1.77↓(2—7);嗜酸性粒细胞:0.02↓(0.05—0.5);血小板:48↓(100—300);血小板压积:0.05↓(0.11—0.28);血小板分布宽度:17.4↑(9—17)
4、凝血酶原时间在正常范围。
5、DNA<500
6、甲胎蛋白:5 (<20)
请问缪教授:1、我妈妈这个B超和09年2月23日的B超是同一家医院做的,但俩次相差很多,是不是硬化更严重了?2、血小板那么低,有没有关系?医生给配了血康口服液,要不要吃?3、还要继续吃甘平吗?4、我妈妈每天坚持早晚两次走路,每次5公里,这样的运动量合适吗?5、我妈妈的情况需不需要到您门诊来看一下?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不要总是停留在B超检查阶段,你母亲在日做过肝脏CT检查,那么现在可以复查一下,尽管间隔时间不长,但是既然有目前的B超结果,那么还是做一下为好。另外,你母亲在治病的历史上曾“咋呼”过,你不妨回头阅读一下我们之间的对话。由于血小板低下,白细胞也低下,要考虑脾功能亢进,既然有脾功能亢进,也要考虑肝硬化程度的问题,当然不是绝对成比例的。试着吃一段时间(半年以上)扶正化瘀胶囊吧。运动5公里?消耗的时间是多少?目前的体重如何呀?
等做完了检查再看看是否有必要来看门诊。我希望尽快知道脾脏的大小:看CT片,两次的对比。
咨询: 再问
缪教授您好,我妈妈在10月29日做了增强CT,情况如下:
增强CT:肝脏轮廓欠光整,形态改变,各叶比例失调,左肝增大,肝裂增宽,肝实质密度尚均匀,未见明显占位性表现,增强后未见异常强化灶。胆囊未见增大,壁光整,囊内未见阳性结石影,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未见扩张及阳性结石影。胰腺轮廓规则,胰实质密度未见异常,胰周未见渗液。脾脏增大,轮廓尚光整,密度尚均匀。所示双肾无殊,腹膜后未见淋巴结肿大,未见腹水征象。
初步诊断:提示肝硬化、脾大,请结合临床。(在宁波第一医院检查。本来也想在113医院查的,可是那里的机器坏了,只好换了一家)
日的增强CT:CT所见,肝叶大小比例失调,肝左叶偏大,气鹰嘴状向左突起,肝实质密度未见异常改变,肝内外胆管未见异常扩张;胆囊影显示未见明确异常改变;脾脏增大约7个肋单元大小,下谷低于肝下缘约2厘米左右,密度无殊;胰腺形态大小及密度无见异常改变;门静脉影增宽,肝内分支宽约2厘米;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
意见:脾肿大;肝内门脉影增宽。提示:早期肝硬化可能(在宁波113解放军医院检查)
医生说从两次的CT片来看,脾脏的大小差不多。
先回答您的疑问:1、扶正化瘀胶囊我妈妈从09年5月8日和恩替一起吃,直到现在没停过。
2、我妈妈每天晚上吃完饭后散步一个小时,大概5公里。
3、现在体重仍旧在70公斤,身高1.65米
请问缪教授:1、肝硬化的程度是多少?
2、血小板(48)和白细胞(3)低,要不要吃药?医生给配的血康口服液要不要吃?
3、还要继续吃甘平吗?
4、我妈妈需不需要到您门诊来看一下?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实际上两次CT检查结果都不是早期肝硬化,那就是肝硬化,没有早期之说。因为我没有读到两张片子,没有对比,所以我无法判断目前的情况是重了还是轻了。因为是脾功能亢进引起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任何药物都几乎不能提高细胞的水平,只能寄希望于把脾脏切除掉,因为那个肿大的脾脏在时刻破坏所有血液细胞。连续散步一个小时太多,这样会加重肝脏负担,应该分多次进行,至少每天两次,累计时间1个小时。现在不要看我的门诊。你母亲的转氨酶升高与超重也有一定关系,因此治疗比较棘手。请继续维持治疗,还要适当控制饮食,药物都得吃。
咨询: 在问
缪教授您好:
看了您的回复,觉得心情很沉重。有几个不明白的地方想要问您:
1、 我妈妈现在就要做脾切除吗?除了脾切除,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2、 您所说的治疗比较棘手,是说我妈妈的病比较不好治吗?那是不是说我们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阻止肝脏继续变坏?只能任由病情继续严重?
有的时候,我们实在想不通,妈妈一直都是积极治疗的,为什么病情就一直没控制住呢?缪教授,您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您看我们该如何做才好?谢谢您一直以来的耐心回答,一想到我们还有一位您这样德高望重的教授在帮我们,就觉得还有希望。再次谢谢您,祝您一切顺利!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1.没有更好的办法,切脾,有时要抓住机会,否则,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那就打击大了。
2.我的意思是肝硬化需要多休息,而脂肪肝需要多运动,所以你们自己要慢慢学会把握。
想不通也要想,治疗不得法当然会出现进展的结果,即使是治疗得法,也不一定100%控制病情,但是从几率上讲,有效和正确的治疗一定是得益的。从你们比较拘泥小节问题,我能判断,你们会做不得法的治疗行为。
咨询: 请问
缪教授您好:
我妈妈前几天查了下胃镜,结果如下:插镜情况:顺利;食管:粘膜光滑,血管纹理清楚,未见溃疡肿物,舒缩好;贲门:开闭好,E-G线清楚;胃底:粘液湖清亮,粘膜光滑,无静脉曲张;胃体:花斑样充血,未见溃疡肿物;胃角:弧形,光滑;胃窦:蠕动好,粘膜水肿,欠光滑,花斑样充血,未见溃疡肿物;幽门:圆,开闭好;球部:球腔形态正常,粘膜未见异常;降部:粘膜未见异常。镜检诊疗:浅表性胃炎(III级)。
医生说胃镜没有静脉曲张,可以不用治疗。就肝功能上谷丙、谷草、谷氨酰转酞酶升高及CT片上看胆囊增大的情况,医生说可以用优思弗这个药。在吃优思弗时可以把现在吃的扶正化淤胶囊和甘平停掉。我妈妈现在还没吃这个药,还在继续吃扶正化淤和甘平。
请问缪教授:1、优思弗这个药妈妈要不要吃?
2、如果吃,要不要停扶正和甘平?
咨询: 补充
缪教授,不好意思补充下:医生好像没有说胆囊增大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1.你母亲是慢性乙肝,吃优思弗干什么?是为了降低胆红素吗?我已经告诉过你,肝硬化病人,胆红素会长期异常,靠退黄药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当然,你们可以试一试,如果有效,说明同时存在胆道系统增生或自身免疫的问题。
2.甘平不需要长期,要寄希望于抗病毒治疗后病情会逆转,即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那么那是转氨酶正常了,肝脏炎症减轻了,甘平就可以停药了。扶正化瘀胶囊胶囊是一个辅助药物,如果没有副反应,能够承受,那就长期吃呗。
咨询: 再问
缪教授您好:
我妈妈在1月10日做了肝功的复查,情况如下:
谷草转氨酶:46 <50;谷丙转氨酶:38 <45; 碱性磷酸酶:101 42-140;谷氨酰转肽酶:59↑ 0-50;总胆红素:17.3
0-24;白蛋白:44.9
35-55;球蛋白:32.9 20-35;白球比例:1.36 1.30-2.5
妈妈这次的肝功能只有GGT有一点点偏高,其它都正常。上次咨询您的优思弗我妈妈也没有吃,没想到肝功竟然正常了,真的是太好了!在这里要衷心的谢谢您,谢谢您为每一个病人的无私付出!对您来说,这也许是一件渺小的事,可是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这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大事!感谢您一直及时地回答我们的所有问题!真是太高兴了!
缪教授,在感谢您之余,还想请教您:1、我妈妈还要不要继续吃甘平?因为没咨询过您不敢停,现在还是每天3次,每次2粒这样在吃(从一开始吃就是这样吃的)。那现在是要继续吃呢还是要减量还是要停掉?希望能得到缪教授您的指导。
最后,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你还真以为我做得事情渺小啊?我不过是与大地和宇宙比较一下发现稍微小了点而已啊!要说贡献,奥巴马的活儿也不比我大到哪里去,只不过我不在他那个位置上而已。
甘平,2粒,一天两次。过了年再看要不要停。咦,不就一个问题吗?好好过年!
咨询: 再问
缪教授您好,妈妈在日进行了复查,结果如下:
1、 肝功能
总蛋白:76.9(60—85)
白蛋白:38.2(35—55)
球蛋白:38.7 (20—40)
白球比:0.99↓ (1.1—2.5)
总胆红素:17.9(5.1—19)
直接胆红素:5.7 (1.7—6.8)
间接胆红素:12.2 (2—19)
谷丙转氨酶:52 ↑ (0—45)
谷草转氨酶:52 ↑ (0—50)
谷氨酰转肽酶:75↑ (7—32)
胆碱酯酶:—12000)
a-L-岩藻糖苷酶:30 (12—40)
腺苷脱氨酶:13 (0—15)
2、 HBVDNA情况:HBVDNA:<500 copy/ml(<500 copy/ml)
3、甲胎蛋白:4.88 (0——20ug/L)
4、血小板计数:47↓ (100—300 10′9/L)
5、B超:超声描述:右肝稍缩小,左肝切面形态大小正常,肝包膜不光整,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有结节感,最大位于右肝约12×9mm。门静脉主干内径约12mm。胆囊55*28mm,大小正常,壁薄毛糙,其内未见异常。肝内外胆管无扩张,其内未见异常。胰腺形态大小正常,回声均匀,其内未见明显异常。
脾厚47mm,长144mm,外形增大,回声细小均匀,其内未见异常。
请问缪教授:1、上次按您说的甘平减量服用了,改成一天两次,一次两粒。可是这次的肝功化验怎么又不正常了,真是郁闷极了。您看该怎么办才好?
2、B超显示有结节感是什么意思?最大的有12╳9mm那么大,有没有关系?
3、妈妈从过完年到现在,大便一直都不是很好,细细的,一点一点的拉,想要拉又拉不出的感觉,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4、医生给新配了个药,叫百赛诺,说这药降酶效果好,我妈妈要不要吃呢?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1.你母亲本次肝功能比上次要差不少,主要不是转氨酶升高,而是白蛋白减少。得重视,最近需要注意补充高质量白蛋白。肝脏能否很快恢复和恢复多少,一方面取决于有效治疗,另一方面要注意保养。这我就无法详细解释了。
2.你母亲早就定论为肝硬化了,你怎么会对“结节感”这样一个不确切的文字描述担忧是说明肝硬化的文字不解呢?
3.我无法对大便形状的问题做出明确和准确的回答。因为,你的信息来源大概也是二手货。因为,在肛门没有狭窄的情况下不应该如此。
4.第一,不需要降酶,才50多,降了又如何;第二,降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咨询: 请帮我妈妈看看
缪教授您好:
已经好久没上您的诊室了,因为妈妈这段时间以来,肝功能都比较正常了。现在麻烦您看一下我妈妈2月24日做的检查:
肝功能除前白蛋白稍低,总胆汁酸略高,其余的都在正常范围内。
B超:右肝略缩小,左肝正常,肝包膜不光滑,门静脉主干内径12mm,腹膜后胰头可见约17×12mm低回声结节。提示:肝硬化伴结节状改变;脾大;胆囊壁毛糙;腹膜后可见淋巴结建议随访随查;胆管、胰未见明显异常。
请问缪教授:腹膜后胰头的结节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要不要紧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肝功能的数据最好不要用“正常范围”描述给我听,因为白蛋白就不能用正常范围来认可正常。何况你母亲的白蛋白曾经异常过,当时是38.2,我提醒你重视,你重视了吗?肝脏的情况还是同前,肝硬化也不可能在抗病毒治疗后短期消失。另外,现在胆红素正常了吗?没有用优思弗吧?胰头和腹膜后不完全是一回事。胰腺的确是在腹膜后,但是淋巴与胰头是何关系?这一点你得仔细询问放射科医生,弄清关系。
咨询: 再问
缪教授您好,上次不好意思,太匆忙了,还请您原谅。妈妈在日进行了复查,结果如下: 1、 肝功能:总蛋白:77.8(60—85); 白蛋白:45.7(35—55); 球蛋白:32.1 (20—40); 白球比:1.42 (1.1—2.5); 前白蛋白:165↓ (200-400);总胆红素:18.2(5.1—19); 直接胆红素:6.3 (1.7—6.8); 间接胆红素:11.9 (2—19); 谷丙转氨酶:34
(0—45); 谷草转氨酶:42
(0—50) ;谷氨酰转肽酶:31 (7—32); 胆碱酯酶:—12000);总胆汁酸:14.7↑ (0-12); a-L-岩藻糖苷酶:17 (12—40); 腺苷脱氨酶:13 (0—15) 2、HBVDNA情况:HBVDNA:<500 copy/ml(<500 copy/ml)
3、甲胎蛋白:4.02 (0——20ug/L)
4、白细胞总数:2.49↓(4-10 10′9/L); 中性粒细胞:1.33↓(2-7 10′9/L);血小板计数:37↓ (100—300 10′9/L) 5、B超:超声描述:右肝稍缩小,左肝切面形态大小正常,肝包膜不光整,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有结节感,门静脉主干内径约12mm。胆囊56*42mm,胆囊张力增大,壁薄毛糙约4mm,其内未见异常。肝内外胆管无扩张,其内未见异常。胰腺形态大小正常,回声均匀,其内未见明显异常。腹膜后胰头可见约17×12mm的低回声结节。脾厚48mm,长162mm,外形增大,回声细小均匀,其内未见异常。 6、上腹部MRI增强扫描:肝脏边缘尚光整,肝各叶比例失调,左叶明显增大,右叶相对缩小,肝内未见明显局灶性信号异常,Gd-DTPA增强扫描肝脏信号尚均匀,未见明显异常强化。脾大,左肾受挤压变形,胆囊窝区见一囊性信号影,形态欠规则,内见稍短T1信号影沉积。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异常。胰腺体部前缘见一小囊性信号影,边界清楚,增强后扫描未见强化。余未见明显异常。
扫描后印象:肝硬化,脾大;胆囊窝区囊性信号影,考虑为胆囊影伴胆汁淤积;胰腺体部前缘微小囊肿考虑。 7、目前服药情况:恩替卡韦、优思弗(因为去年妈妈肝功能中的谷氨酰转肽酶和谷丙转氨酶老是降不下来,有医生建议吃优思弗,我们就在01年的3月底开始吃,一个月后复查肝功,谷氨酰转肽酶和谷丙转氨酶在下降,于是又接着吃,第三个月复查时,已经接近正常,等第三次复查时就完全正常了,一直到现在这两项都挺好的,所以我们还是有在吃这个药。)扶正化淤胶囊、灵芝孢子粉(提高免疫力的,平时泡着当水喝) 8、请问缪教授:1.脾太大而且血小板只有37该怎么办?如果要治疗的话,脾栓塞和脾切除哪个更合适?哪家医院技术好请推荐一下!
2.“胰腺体部前缘微小囊肿”问题大不大?
3. 因为你以前有提起过如果吃优思弗有效的话,说明同时存在胆道系统增生或自身免疫的问题。从这次的MRI来看,“胆囊影伴胆汁淤积”,是不是就说明了这一点?那要吃药吗?如何吃?
4、“优思弗”和“灵芝孢子粉”有继续吃的必要吗?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1.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实施脾脏切除,因为血小板减少是因为脾功能亢进,脾脏功能亢进会吞噬白细胞和血小板。脾栓塞需要做多次,还很很疼。但是创伤小,易行;脾切除彻底,但创伤大;2.不知道,所以请你去问放射科医生;3.优思弗解决的是肝内胆管淤积,胆囊属于肝外,不是一回事情。4.不知道剂量,这很重要,目前效果比较好,那可以减少剂量。
咨询: 再问
缪教授您好:谢谢您的详细回复!关于脾脏的手术,我们也很拿不定主意,觉得如果脾切除的话呢,会少了个器官,而且多了以后感染细菌的风险;如果脾栓塞的话呢,又需要做好几次,这样即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增加了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所以我们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有一种新方法还可以,叫“钢圈脾动脉栓塞术+脾脏射频消融术”,您肯定也知道这种方法。所以想问问您:1.“钢圈脾动脉栓塞术+脾脏射频消融术”效果怎样?相比脾切除和脾栓塞是不是更有优势?上海是否有这样的技术?
2.妈妈的“优思弗”用量:早晚各一粒;这样的用量还需要再减少吗? “灵芝孢子粉”用量:早晚各一袋,每袋2克
3.2011年10月份B超显示&脾厚53mm,长152mm&,日B超显示“脾厚48mm,长162mm&,脾大得那么快是否和吃了灵芝孢子粉有关?
回复: 回复“请缪医生帮帮我妈妈”
1.我的建议是手术切除加断流术,这是任何圈圈都不能达到的效果。2.这个剂量不大,但是,你母亲使用优思弗的适应证不是很强,所以可以尝试停药。脾大与吃粉没有关系。你母亲的脾脏不仅是废器官,而且还是坏器官,所以我们在讨论用什么办法把它给去了,可是你却在说“觉得如果脾切除的话呢,会少了个器官,而且多了以后感染细菌的风险”。与你们的理解恰恰相反,脾脏不停地吞噬白细胞,那才是我们担忧增加感染风险的原因,你们理解反了。
文字输入到这里时,我回顾了以前的对话,感觉到非常委屈,一年5个月前我就叫你们抓紧,到头来你们还停留在原地。如果你忽然告诉我你母亲严重感染或者突发大出血,或者医生因为血小板太低根本不敢手术,你们会是什么感受?我还发现,关于优思弗,我也过评论的。我增加这段文字无非要说明,作为资深医生的我,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看问题是有连贯性和一致性的。你们好好把握好吗?我提建议,但是不可以给你们做决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病毒口服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