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的6500千伏高压线需要二次接地吗?怎么施工?谢谢!

查看: 13868|回复: 5
帖数25 个收听数个人主页精华0听众数相册帖子分享日志好友记录UID5781积分27魅力26 点财富58 点主题威望0 点贡献点0 点阅读权限30注册时间收到鲜花0 朵活动点0 点当月幸运0 点在线时间29 小时最后登录
海川小学3年级, 积分 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升级 
 23.33%
当前用户组为 海川小学3年级升级可点击顶部"财富换魅力升级"链接 把财富换成魅力 1魅力=1积分当前积分为 27,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23 点。
& 帖子魅力26 点财富58 点威望0 点贡献点0 点当月幸运0 点收到鲜花0 朵注册时间在线时间29 小时最后登录
技术交流帖
副标题(可选):
接地电阻计算方法
[ 本帖最后由 771207 于
22:49 编辑 ]
1、本主题及回复中所有言论和图片、内容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与本站立场无关
2、本内容由该帖子作者发表,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内容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如作者的言论侵犯到任何版权或争议问题 第三方负面信息,请立即告知本站并举证,本站将予与删除 管理员信箱:
(110347号)
帖数291 个收听数个人主页精华0听众数相册帖子分享日志好友记录UID110347积分330魅力322 点财富784 点主题威望1 点贡献点0 点阅读权限65注册时间收到鲜花0 朵活动点0 点当月幸运0 点在线时间394 小时最后登录
海川初中2年级, 积分 3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 积分
升级 
当前用户组为 海川初中2年级升级可点击顶部"财富换魅力升级"链接 把财富换成魅力 1魅力=1积分当前积分为 33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70 点。
& 帖子魅力322 点财富784 点威望1 点贡献点0 点当月幸运0 点收到鲜花0 朵注册时间在线时间394 小时最后登录
& & 楼主,我看见比较少就帮你贴出来了,是原创吗,最好能给个简单介绍,比如适用范围等,接地有很多,我都糊涂了。
& & 谢谢!
接地电阻计算方法
单根垂直接地体(棒形):
单根水平接地体:
RE1≈2σ/l
多根放射形水平接地带(n≤12,每根长 l≈60m):
RE≈0.062σ/n+1.2
环形接地带:
RE≈0.6σ/√A
σ值(参考):
黑土、田园土
砂质粘土、可耕地
含砂粘土、砂土
接地体及接地线的最小尺寸规格
材料及使用场所
&&壁厚3.5mm
& && && && && && & 截面 48mm2 厚度4mm
垂直接地体根数确定:
n≥RE1/ηRE
垂直接地体的利用系数η值(环形敷设)
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与其长度比
满足热稳定的最小截面:
Smin=4.52I(1)k
[ 本帖最后由 pengniao 于
12:57 编辑 ]
资料文件共享 再接再厉
资料文件共享 再接再厉
总评分: 财富 + 22 
魅力 + 3 
帖数141 个收听数个人主页精华0听众数相册帖子分享日志好友记录UID66640积分71魅力69 点财富2096 点主题威望0 点贡献点0 点阅读权限40注册时间收到鲜花0 朵活动点0 点当月幸运0 点在线时间251 小时最后登录
海川小学4年级, 积分 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升级 
 52.5%
当前用户组为 海川小学4年级升级可点击顶部"财富换魅力升级"链接 把财富换成魅力 1魅力=1积分当前积分为 71,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9 点。
& 帖子魅力69 点财富2096 点威望0 点贡献点0 点当月幸运0 点收到鲜花0 朵注册时间在线时间251 小时最后登录
其实没什么很简单的,不过给我感觉好像没几个人是搞电力行业的!
变电所接地网的设计与安装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中对接地装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变电所接地系统直接关系到变电所的正常运行,更涉及到人身与设备的安全。然而由于接地网设计考虑不全面、施工不精细、测试不准确等原因,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地网引起的事故,有的不仅烧毁了一次设备,而且还通过二次控制电缆窜入主控室,造成了事故扩大,故接地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地网设计   目前的情况是,变电所网络仅有一张接地网总平面布置图及其简要说明,在布置图中只画出了主干线,一些特殊设备的接地线未标出,也未考虑设备密集区的地线连接,控制室、高压室及穿墙套管的接地网无单独的接地设计图,且设计部门既没有提供接地网设计计算说明书,也不标明一些重要参数是如何取得的。有的设计人员并不知道土壤电阻率是由哪个部门提供、如何测量、是否能反映土壤的分层情况等,计算接地短路电流时,未能合理选择点分流和避雷线分流系数,致使设计的接地网电阻值可信度很低。对接地网设计是否全面、合理关系到接地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设计参数决定了接地网的基本状况,设计参数包括入地短路电流、土壤电阻率、接地电阻值等,现分析如下。  1.1 关于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   电力行业标准DL/T 6211997中的计算公式为 I = (Imax - In)(1 - Kel) 和 I = In(1 - Ke2),取其最大值,式中I为接地短路电流,即通过接地网进行散流的电流。  Imax为接地短路时的最大接地短路电流,上述公式仅适用于有效接地系统,该值可向运行部门或继电保护部门索取,也可自己计算,一般采用单相接地时,最大运行方式下的最大短路接地电流。  In 为发生最大接地短路时,流往变电所主变压器中性点的短路电流。当所内主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时,In = 0,此是上述可简化为 I = Imax(1 - Kel);当变压器只有1个中性点,发生所内接地时, In =30%Imax,有2个中性点时,In约等于50% Imax,实际值应以继电保护部门计算和实测为准。   Kel为短路时,与变电所接地网相连的所有避雷线的分流系数,据专家分析,Kel应由避雷线的出线回路数确定,出线为1路时,取0.15,2路时取0.28,3路时取0.38,4路时取0.47,5路以上时取0.5~0.58,且应根据出线所跨走廊的分流效果做出相应的增减。   Ke2为所外接地时,避雷线向两侧的分流系数,一般取0.18,这仅适于变电所内有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所外接地。   取值时,要考虑10年以上的发展规划,需乘以1.2~1.5的发展系数;在散流比较困难的地方,还应乘以散流系数1.25。由上述取值可得出,只有当变电所内有两个中性点接地时,所外接地时的入地短路电流才有可能大于所内短路的入地短路电流。  1.2 土壤电阻率ρ的取值   土壤电阻率ρ是决定接地网的关键参数,选择变电所所址时,要考虑所在地的土质情况,接地网处的土壤分层情况,不能仅取表层土壤的电阻率ρ,若土壤电阻率?太大,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满足不了R≤2000/I 的要求。   1.3 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根据电力行业标准DL/T 621197规定,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满足R≤2000/I,即IR & 2000V。由于现在普遍采用微机保护,其对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很高,即R & 1ρ,2000V难以满足要求,故有的采取铺设接地铜排等措施来降低接地电阻值,国外有的已要求IR & 650V。   2 接地网施工安装   由于部分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较差,在工程监理水平有限的情况下,难以保证接地网的施工质量,如虚焊、断开、主网未留活动检查点,甚至设备接地引下线都未接到主网干线上。另外,施工单位将总体布置图当作竣工图给运行单位,未标出施工过程中改动的地方。  为防止上述违规事件的发生,接地网的检查、试验应由专业人员认真进行通电检查,做好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发现不规范的地方,及时要求施工队返工,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施工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主网干线上的镀锌扁钢应竖直放置,减少锈蚀速度。   ·控制室的接地应形成环网,主干线穿过控制室时,应从两侧往楼上引接地线,且楼房的基石钢筋应与接地主干线连接,以改善接地效果。  ·穿墙套管的接地应设在室外,且每组的接地线都应引至主干线,以提高运行人员和室内二次设备的安全性。   ·一次设备的接地线不得往电缆沟内的接地扁钢上连接,也不应悬空穿越电缆沟。   ·接地网水平接地极铺设后,回填土时,接地网下要用干净的原土,不得将脏土或碎石填到下部。  3 接地网阻抗的测试   接地网施工完后,必须准确测试接地电阻值,以验证设计计算的准确程度,为运行单位提供确切的接地网参数。由于接地网的特性,随土壤的成分和物理状态,以及随接地极的延伸范围和形状而变化,还随季节变化。测试接地电阻时,接地棒离变电所较远,其间的土壤情况可能很复杂,有分层或埋有金属物等现象,引起电阻值测试不准确,或与设计计算值相差较远。因此,测试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时应在相似气侯和湿度条件下进行。  接地网的质量是保证变电所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应引起电力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且从设计上、施工上、测量验收上下功夫,尽可能做到设计合理、施工精细、测试准确。
总评分: 财富 + 8 
魅力 + 1 
(126644号)
帖数392 个收听数个人主页精华0听众数相册帖子分享日志好友记录UID126644积分176魅力163 点财富270 点主题威望0 点贡献点0 点阅读权限55注册时间收到鲜花0 朵活动点0 点当月幸运0 点在线时间126 小时最后登录
海川小学6年级, 积分 1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 积分
升级 
当前用户组为 海川小学6年级升级可点击顶部"财富换魅力升级"链接 把财富换成魅力 1魅力=1积分当前积分为 176,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24 点。
& 帖子魅力163 点财富270 点威望0 点贡献点0 点当月幸运0 点收到鲜花0 朵注册时间在线时间126 小时最后登录
接地电阻测试方法(图解)
一、接地电阻测试要求:
a. 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b. 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c. 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d. 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e. 对于屏蔽系统如果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二、接地电阻测试仪
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适用于测量各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避雷针等接地装置的电阻值。亦可测量低电阻导体的电阻值和土壤电阻率。
三、本仪表工作由手摇发电机、电流互感器、滑线电阻及检流计等组成,全部机构装在塑料壳内,外有皮壳便于携带。附件有辅助探棒导线等,装于附件袋内。其工作原理采用基准电压比较式。
四、使用前检查测试仪是否完整,测试仪包括如下器件。
1、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一台
2、辅助接地棒二根
3、导线5m、20m、40m各一根
五、使用与操作
1、测量接地电阻值时接线方式的规定
仪表上的E端钮接5m导线,P端钮接20m线,C端钮接40m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被测物接地极Eˊ,电位探棒Pˊ和电流探棒Cˊ,且Eˊ、Pˊ、Cˊ应保持直线,其间距为20m
1.1测量大于等于1Ω接地电阻时接线图见图1
将仪表上2个E端钮连结在一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2测量小于1Ω接地电阻时接线图见图2
将仪表上2个E端钮导线分别连接到被测接地体上,以消除测量时连接导线电阻对测量结果引入的附加误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操作步骤
2.1、 仪表端所有接线应正确无误。
2.2、 仪表连线与接地极Eˊ、电位探棒Pˊ和电流探棒Cˊ应牢固接触。
2.3、 仪表放置水平后,调整检流计的机械零位,归零。
2.4、 将“ 倍率开关”置于最大倍率,逐渐加快摇柄转速,使其达到150r/min。当检流计指针向某一方向偏转时,旋动刻度盘,使检流计指针恢复到“0”点。此时刻度盘上读数乘上倍率档即为被测电阻值。
2.5、 如果刻度盘读数小于1时,检流计指针仍未取得平衡,可将倍率开关置于小一档的倍率,直至调节到完全平衡为止。
2.6、 如果发现仪表检流计指针有抖动现象,可变化摇柄转速,以消除抖动现象。
六、注意事项
1、禁止在有雷电或被测物带电时进行测量。
2、仪表携带、使用时须小心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总评分: 财富 + 8 
魅力 + 1 
(851206号)
帖数5 个收听数个人主页精华0听众数相册帖子分享日志好友记录UID851206积分3魅力3 点财富0 点主题威望0 点贡献点0 点阅读权限10专业电气注册时间收到鲜花0 朵活动点0 点当月幸运0 点在线时间20 小时最后登录
,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升级 
 12.5%
当前用户组为 海川小学1年级升级可点击顶部"财富换魅力升级"链接 把财富换成魅力 1魅力=1积分当前积分为 3,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7 点。
& 帖子魅力3 点财富0 点威望0 点贡献点0 点专业电气当月幸运0 点收到鲜花0 朵注册时间在线时间20 小时最后登录
很好的资料
(761962号)
帖数26 个收听数个人主页精华0听众数相册帖子分享日志好友记录UID761962积分9魅力9 点财富52 点主题威望0 点贡献点0 点阅读权限10注册时间收到鲜花0 朵活动点0 点当月幸运0 点在线时间2 小时最后登录
海川小学1年级,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升级 
 87.5%
当前用户组为 海川小学1年级升级可点击顶部"财富换魅力升级"链接 把财富换成魅力 1魅力=1积分当前积分为 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 点。
& 帖子魅力9 点财富52 点威望0 点贡献点0 点当月幸运0 点收到鲜花0 朵注册时间在线时间2 小时最后登录
楼主这个计算方法哪来的?是自己摸的还是实践过的?
武汉肠胃健康网/
Powered by
内容发布人须承担一切因不当内容发表而导致的全部责任
有任何不妥请与管理员
联系,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本站内容[讨论]电流互感器二次接地的问题
现有一变电工程,其计量用电流互感器没有接地。我根据国标所规定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一定要接地的要求与业主方进行交涉,业主方技术人员却以二次侧接地影响精度为由拒绝,请问高手,电流互感器二次接地会造成测量精度吗?-%-25743-%--%-24279-%--%-27456-%-
肯定不影响!要是影响规程里面的规定岂不是胡说八道。
快乐背单词 [itself /it'self/ prop. (它)自己(它)本身
帖子346&专家分981 点&学分478 点&爱好&专业高压SF6断路器研发&
原帖由 haohao 于
20:08 发表
肯定不影响!要是影响规程里面的规定岂不是胡说八道。
最好还是有具体的分析。
快乐背单词 [amongst /ə'mΛŋst/ prep. 在…之中,在…中间
帖子346&专家分981 点&学分478 点&爱好&专业高压SF6断路器研发&
电流互感器二次接地是属于安全接地,防止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产生高压而损坏设备或电人;电压互感器二次接地在原理上属于工作接地(不管属于什么,都必须接地,在规范上有明确规定,请参看《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中的第一页;在《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的第14章中的14.0.8和14.0.9中也有明确规定)。当一个电流互感器上有两个独立绕组时,用一个绕组,而另一个绕组闲置未用,需要将未用绕组短接再接地(如测量保护用双绕组电流互感器);当一个电流互感器上有多个抽头时,使用其中的2个,剩下未使用的抽头不能短接也不接地,需悬空(如;零序电流互感器)
快乐背单词 [nap /n&p/ v. 小睡,打盹 n. 午睡
帖子2020&专家分7111 点&学分3845 点&爱好&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高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应有一点接地。由于高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为高压,当一二线圈之间因绝缘损坏出现高压击穿时,将导致高压窜入低压。如二次线圈有一点接地,就会将高压引入大地,使二次线圈保持地电位,从而确保了人身及设备的安全。
& & 应当注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只允许一点接地,而不允许再有接地点,则有可能引起分流,造成测量误差的增大或者影响继电器的正常动作。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接地点应在K2端子处。
& & 低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不应接地。由于低压电流互感器的电压低,一二线圈间的绝缘裕度大,发生一二次线圈击穿的可能性小;另外,二次线圈的不接地将使二次回路及仪表的绝缘能力提高,还可使雷击烧毁仪表事故减小。
感谢您参与
专家分 + 5 点
快乐背单词 [bacterium /b&k'tiəriəm/ n. 细菌
帖子346&专家分981 点&学分478 点&爱好&专业高压SF6断路器研发&
haohao版主回答的很全面,这几天我刚请教了一位专家,回答与haohao基本相同。这些知识在课本里是很难学到的,只有在实践中才会遇到。希望大家都能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论坛里分享!
快乐背单词 [serious /'siəriəs/ a. 严重的,认真的,严肃的
帖子39&专家分41 点&学分141 点&爱好&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
谢谢!!学习中,增长知识
快乐背单词 [recess /ri'ses/ n. 休息,休假,壁橱,(pl.)幽深处
帖子15&专家分16 点&学分116 点&爱好&专业电气工程&
解释得太好了
快乐背单词 [everything /'evriθiŋ/ pron. 一切,每件事,凡事
帖子7&专家分7 点&学分107 点&爱好&专业电气&
快乐背单词 [dial /'daiəl/ n. (钟表等的)针盘,(电话的)拨号盘,刻度盘;v. 拨(电话号码),打(电话)
帖子20&专家分17 点&学分80 点&爱好&专业electrical engineering&
不全同意。二次侧回路的接地问题我有不同意见。在变电所中门电磁环境比较复杂,为了避免可能的共模差模干扰,均应一点接地。具体相关要求请参照IEEE Std C51.13.3 Guide for the Grounding of Instrument Transformer Secondary Circuits and Cases
感谢您参与
专家分 + 5 点
快乐背单词 [diplomat /'dipləm&t/ n. 外交官司,善交际者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变电站接地工程设计施工方案_变电站接地工程设计_解决方案__降阻剂_长效防腐降阻剂_放热焊剂_广州市雷斯盾电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新闻资讯&&&&News
变电站接地工程设计
现在位置:
&& 解决方案 && 变电站接地工程设计 && 变电站接地工程设计施工方案
变电站接地工程设计施工方案 时间: 14:57:46 点击:2393
一、变电站接地概述
接地网作为变电所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接地网作为隐性工程容易被人忽视,往往只注意最后的接地电阻的测量结果。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升高及容量的增加,接地不良引起的事故扩大问题屡有发生。因此,接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变电所地网因其在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一次性建设、维护困难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受到重视。另外,在设计及施工时也不易控制,这也是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之一。因此,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降低接地工程造价,应采用最经济、合理的接地网设计思路。
二、接地电阻降阻方法
为了达到降低接地网接地电阻之目的,首先需要从理论上研究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由公式R=ρε/C可以看出,降低接地电阻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增大接地体几何尺寸,以增大接地体的电容C;二是改善地质电学性质,减小地的电阻率ρ和介电系数ε。
接地网是在接地系统的基础,由接地环(网)、接地极(体)和引下线组成,以往常有种误解,把接地环作为接地的主体,很少使用接地体,在接地要求不高或地质条件相当优越的情况下,接地环也能够起到接地的作用,但是通常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行的,接地环可以起到辅助接地地作用,主导作用是用接地体来完成的。决定接地电阻大小的因素很多,下面先来分析一下计算传统地网接地电阻的公式(仅以接地环接地时)。
&&&&&&&&&&&&&&&&&&&&&& &&&
р(Ω.m)-----土壤电阻率;
&&&&&&& d(m)------------钢材等效直径;
S(m2)---------地网面积;
&&&&&&& H(m)------------埋设深度;
L(m)------------接地极长度(m) ;
A---------------形状系数。
式(1)表明,传统的接地方式在土壤电阻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要想达到设计要求的电阻必须有足够的接地面积,要降低接地电阻只有扩大接地面积,每扩大4倍的接地面积,接地电阻会降低一倍。
式(2)、(3)表明,在上述的接地网中,要降低接地电阻的另一个方法是加大接地材料的尺寸,但是耗材太大而且效果并不理想。以下降低接地电阻的一些常用的合理的方法。
1、增大接地网面积
由上面接地电阻的物理概念,大地电阻率ρ和介电系数ε不容易改变,而接地电阻R与接地网电容C成反比:从理论上分析,接地网电容C主要由它的面积尺寸决定,与面积成正比,所以接地网面积与接地电阻成反比。减小接地网接地电阻,增大接地网面积是可行途径。一个有多根水平接地体组成的接地网可以近似地看成一块孤立的平板,借用平板接地体接地电阻计算公式,当平板面积增大一倍时,接地电阻减小29.3%。
2、增加垂直接地体
依据电容概念,增加垂直接地体可以增大接地网电容。当增加的垂直接地体长度和接地网长、宽尺寸可比拟时,接地网由原来的近似于平板接地体趋近于一个半球接地体,电容会有较大增加,接地电阻会有较大减小。由埋深为零半径为r的圆盘和半径为r的半球电容之比4εr/2πεr可得,接地电阻将减小36%。但是对于大型接地网,其电容主要是由它的面积尺寸决定,附加于接地网上有限长度(2~3m)的垂直接地体,不足以改变决定电容大小的几何尺寸,因而电容增加不大,亦接地电阻减小不多。所以大型接地网不应加以增加垂直接地体作为减小接地电阻的主要方法,垂直接地体仅作为加强集中接地散泄雷电流之用。唯一有效的途径是采用深井接地。
3、人工改善地电阻率
在高电阻率地区采用人工改善地电阻率的方法,对减小接地电阻具有一定效果。例如,对于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球接地体而言,其接地电阻的50%集中在自接地体表面至距球心2r的半圆球内,如果将r至2r间的土壤电阻率降低,可使接地电阻大大减小。
设原地电阻率为ρ2,将r至2r范围内的电阻率为ρ2的土壤用低电阻率的材料ρ1置换,则半圆球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为:RX=(ρ1+ρ2)/4лr
置换前的接地电阻RX为: RX=ρ2/2πrR与RX之比为:&&&&&&&& R/RX=(ρ1+ρ2)/2ρ2
当ρ1&&ρ2,上式改写为: R=RX/2=ρ2/4πr & & &
故接地电阻减小的百分数为50%。另外由上式可以看出,用低电阻率的材料置换半球附近高电阻率的土壤,相当于将半球接地体的半径由R增大到2R,由于接地体几何尺寸的增加,而使接地电阻减小。
4、深埋接地体
在地电阻率随地层深度增加而减小较快的地方,可以采用深埋接地体的方法减小接地电阻。地的电阻率随深度而减小的规律,往往在达到一定深度后,地电阻率会突然减小很多。因此利用大地性质,深埋接地体后,使接地体深入到地电阻率低的地层中,通过小的地电阻率来达到减小接地电阻的目的。
对于地电阻率随地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大的地方,由于地电阻率变化不大,增加接地网的埋深只是增大接地网的电容。利用电容的概念,电容具有储藏电场能量的本领,它所储藏的能量,不是储藏在极板上,而是储藏在整个介电质中,即整个电厂中:介电质中的能量密度,既与介电系数有关,又与电场的分布有关,因此,比起接地网的几何尺寸小得多的有限埋深,所增加的储藏能量的介质空间极为有限;在有限空间中的能量密度又小,储藏的总能量也就增加不多,即电容增加不大,所以对减小接地电阻作用不大,不宜采用深埋接地体的方法减小接地电阻。深埋接地体和敷设水下接地网可以大大降低直流电阻,但对降低交流电阻作用不大,故国军标不推荐使用该法。但结合基地航天测试实际情况,主要是低频信号,此法简单,效果明显,可以使用。
5、敷设水下接地网
在有适宜水源的地方敷设水下接地网,由于水的电阻率比地电阻率小的多,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减小接地电阻的效果。而且敷设水下接地网施工比较简便,接地电阻比较稳定,运行可靠,但应注意水下接地网距接地对象的距离一般不大于1000m。
6、利用自然接地体
充分利用混凝土结构物中的钢筋骨架、金属结购物,以及上下水金属管道等自然接地体,是减小接地电阻的有效措施,而且还可以起引流、分流、均压作用,并使专门敷设的接地带的连接作用得到加强。
三、变电站接地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接地电阻
《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SDJ8—79)中对接地电阻值有具体的规定,一般不大于0.5Ω。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接地装置要求做到规定的接地电阻在技术经济上极不合理时,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接地电阻允许达到5Ω,但应采取措施,如防止高电位外引采取的电位隔离措施,验算接触电势,跨步电压等。根据规程规定,主要是以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位的升高不超过2000V进行控制,其次以接地电阻不大于0.5Ω和5Ω进行要求。因此,人们普遍认为,110kV及以上变电所中,接地电阻值小于0.5Ω即认为合格,大于0.5Ω就是不合格,不管短路电流有多大都不必采取措施。这是不合理的。
接地的实质是控制变电所发生接地短路时,故障点地电位的升高,因为接地主要是为了设备及人身的安全,起作用的是电位而不是电阻,接地电阻是衡量地网合格的一个重要参数,但不是唯一的参数。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大,一般情况下单相短路电流值较大。在有效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时的短路电流一般都超过4kA,而青海地区变电所大部分接地电阻又很难做到0.5Ω。因此,从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验算地网的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压,必要时应采取防止高电位外引的隔离措施。
接地短路电流分析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产生的接地短路电流经三种途径流入系统接地中性点。(1)经架空地线—杆塔系统(2)经设备接地引下线,地网流入本站内变压器中性点(3)经地网入地后通过大地流回系统中性点。而对地网接地电阻起决定性作用的只是入地短路电流。所以,正确地考虑和计算各部分短路电流值,对合理地设计地网有着很大的影响。
架空地线系统的影响对于有效接地系统110kV以上变电所,线路架空地线都直接与变电站内出线架构相连。当发生接地短路时,很大一部分短路电流经架空地线系统分流,因此,在计算时,应考虑该部分分流作用,发生接地故障时,总的短路电流是一定的,只要增大架空地线的分流电流,就可减小入地短路电流,因此,降低架空地线的阻抗也是安全接地设计重要的一个分支。架空地线采用良导体,正确利用架空地线系统分流,将使地网的设计条件更为有利。
入地短路电流从上述分析可知,入地短路电流是总的接地短路电流减去架空地线的分流,再减去流经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也就是流经变电器的零序电流)。如此计算,入地短路电流值相对比较小。由于接地电阻允许值R≤2000I,所以接地电阻相应的允许值就比较大,设计也容易满足。另外,对于一个给定的地网,其接地电阻也基本确定:从R≈0.5ρ/S可知,对实际的接地网面积减少有很大影响。
2、接地装置的设计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工程土壤电阻率的测量是工程接地设计重要的第一手资料,由于受到测量设备、方法等条件的限制,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往往不够准确。我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地质结构复杂,变电所占地虽然不大,但多为不均匀地质结构。现在的实测,往往只取3~4个测点,过于简单。建议提高测量精度,设计采用《设计手册》中提供的计算平均电阻率的方法,使设计误差值减小。
接地网布置根据地网接地电阻的估算公式:R≈0.5ρ/S式中:ρ——土壤电阻率(Ω·m);S—接地网面积(m2);R—地网接地电阻(Ω);地网面积一旦确定,其接地电阻也就基本一定,因此,在地网布置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变电所的全部可利用面积,如果地网面积不增加,其接地电阻是很难减小的。
垂直接地极的作用在110kV变电所中,一般采用水平接地线为主,带有垂直接地极的复合型地网。根据R=0.5ρ/S可知,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与垂直接地极的关系不大。理论分析和试验证明,面积为30×30m2—100×100m2的水平地网中附加Φ40mm×2.5m的垂直接地极若干,其接地电阻仅下降2.8~8%。但是,垂直接地极对冲击散流作用较好,因此,在独立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的引下线处应敷设垂直接地极,以加强集中接地和散泄雷电流。例如,在330kV阿兰变电所的接地设计中,通过计算,接地网的设计全部由水平接地体构成,只在避雷针,避雷器附近敷设少量垂直地极,实际运行证明效果是较好的。
地网均压网的设计根据设计规程规定,当包括地网外围4根接地线在内的均压带总根数在18根以下时,宜采用长孔接地网。由于110kV变电所占地面积一般不超过100×100m2,考虑均压线间屏蔽作用,均压线总根数一般为8~12根左右,故根据规程规定,一般采用长孔方式布置,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方孔地网纵、横向均压带相互交错,因此地网的分流效果优于长孔地网,均压效果比长孔地网好且可靠性。2、长孔地网均压线与主网连接薄弱,均压线距离较长,发生接地故障时,沿均压线电压降较大,易造成二次控制电缆和设备损坏。当某一条均压线断开时,均压带的分流作用明显降低,而方孔地网的均压带纵横交错,当某条均压线断开时,对地网的分流效果影响不大。因此,建议在变电所地网设计时,采用正方孔均压网设计,以提高接地安全性。
3、接地网的腐蚀
接地网的腐蚀状况在八十年代及以前变电所的设计中,很少或根本就没有考虑地网的腐蚀问题。由于地网腐蚀引起的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如接地引下线断开使高压运行设备处于无接地状态,地下主网腐蚀断裂使地网分割成几块,发生接地时使二次设备烧坏等。另外,由于地网属隐蔽工程,埋于地下后不易检查、修复等,因此,从设计的角度应加大对地网腐蚀的调查研究,以便有利于系统的安全运行。一般变电所的设计年限按25~30年考虑,但地网的实际安全寿命只有10~15年左右,与变电所的设计年限极不配套。加之,由于系统容量的增加,短路水平的提高,腐蚀后的地网更不能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
接地网的防腐设计接地网的材料一般为扁钢和圆钢,其腐蚀状态应根据变电所当地的腐蚀参数进行计算。但一般情况下其腐蚀参数很难测定。因此,在工程设计没有实际数据时按扁钢腐蚀速度:0.1 -0.2 mm/a;圆钢腐蚀速度:0.065 -0.07 mm/a;热镀锌扁钢腐蚀速度:0.065 -0.07 mm/a计算。在计算时,还应考虑不同敷设部位腐蚀情况不同的影响,可参考以下数据。采用扁钢接地网的年腐蚀率,当接地网部位为水平接地体时年腐蚀速度:0.1 -0.12 mm/a;为设备引下线时年腐蚀速度:0.2 -0.3 mm/a;为电缆沟中的接地带时年腐蚀速度:0.47 mm/a。  
对于一般变电所地网的设计年限不应小于30年,对于重要枢纽变电站的地网寿命应按50年考虑。这两种情况都不大于规程规定的设计年限,但更接近于实际。关于地网材料的选用问题,常规选用扁钢和圆钢两种,相同截面的扁钢与圆钢与周围土壤介质的接触面不一致,扁钢约为50%左右,但由于其腐蚀机理不完全一致,腐蚀结果基本上一致,这已从陕西电网和青海电网地网腐蚀调查报告中已得到确认,而且规程中也提供了不同的腐蚀数据。因此,关于接地材料选用扁钢还是圆钢没有很大差别。关于防腐的设计问题,一般应考虑在设计年限内,采用热镀锌材料。
4、接触电势与跨步电压
接触电势与跨步电压是地网安全性设计的两个重要参数,新规范中指出这两参数不应超过下列数值:ut=174+0.17ρ+tu0=174+0.7ρ+t式中:Ut——最大允许接触电势(V)Uo——最大允许跨步电压(V)ρ+——人站立处地表面土壤电阻率(Ω·m)t——接地短路持续时间(s)从以上可知,新规范中ut、u0比设计规程要求的条件更苛刻,更趋于安全,但给地网的设计带来的困难也更大。对于一个给定的变电所,短路产生的最大接触电势和最大跨步电压也确定。从上式中可以看出,用提高ρ+值来提高ut、u0的允许值也是合理设计地网的一个方面。因此,ρ+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数据。当变电所的接触电势、跨步电压不满足要求时,设备区可采用做绝缘操作平台,做局部均压网,道路采用砾石、碎石或沥青混凝土等高土壤电阻率路面结构来处理,不宜采用砖、方砖等材料,故地面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5、地网的敷设深度
规程和新规范中明确指出,接地网的埋设深度宜采用0.6m,《设计手册》中又补充到,在冻土地区宜敷设于冻土层以下,现设计中一般将地网全部埋设于冻土层以下。
地网敷设深度对最大接触系数的影响最大接触电势是地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地网设计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降低地网的最大接触电势。地网的接触电势的最大接触系数Kjm与地网的埋深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从图2可以看出,接地网的埋深由零开始增加时,其接触系数是减少的,但埋深超过一定范围后,Kjm又开始增大。这是因为地网图2 最大接触系数Kjm和埋深h的关系曲线(接地网面积A=40×40m2,接地体直径d=0.01m,网孔个数n=400个)敷设深度的不同,在网孔中心地面上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变化决定的,引起网孔中心地面与地网之间产生的电位差不同。当埋深增加到一定深度后,电流趋向于地层深处流动,地面上的电流密度越来越小,因而网孔中心地面与地网之间的电位差又开始增大,因此,规程中规定的敷设深度是合理的。
敷设深度对接地电阻的影响目前所遇到的变电所一般都是处于季节性冻土地区。如按规程规定,将地网敷设在0.6m深度时,冬季将使地网处于冻土层中。由于土壤冻结后其电阻率将增大为原来的3倍以上,对地网接地电阻有一定的影响。目前采用的地网是以水平接地线为主边缘带有垂直接地极的复合型地网,冬季垂直接地极大部分伸于下层非冻结土壤中。此时土壤结构可以等效为两层电阻率不同的土壤结构。有研究表明,对于处于双层土壤介质中的垂直电极,其各部分的散流密度与周围介质的电阻率成反比,除了在电极尖端处,具有ρiJi=常数(其中Ji为处于电阻率为ρi土壤中的电极部分的散流密度)。此时,当电极有一部分进入下层土壤时,整个电极的散流电阻将主要取决于下层土壤。此时地网的接地电阻也将主要取决于地网的非冻结土壤。因此,在季节性冻土地区,采用这种带有垂直接地极的复合型地网是有很大的优点的,如果在冬季由于土壤的冻结,而对接地电阻没有很大的影响时,就没有必要把地网都埋于冻土层以下。将地网埋于冻土层以下,对地网的接地电阻来讲肯定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单纯为敷设地网开挖土层则将使工程开挖土方量大大增加,施工困难。工程造价也随之上升。规程中还规定,接地电阻应满足一年四季变化的要求,这在实际工程中很难做到,冬季土壤的冻结对接地电阻肯定有影响,但可通过其安全要求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合理控制。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合理的确定地网的埋设深度。
变电所地网的设计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应重点考虑地网布置,敷设深度,腐蚀及热稳定校验等方面。对合格地网的概念应有全面的认识,接地电阻应按实际的流经地网入地的短路电流计算,降低接地电阻、降低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压等都是合格地网要求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保证变电所接地的安全条件下,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地设计接地装置以便于变电所的安全运行和施工,降低工程造价。
四、材料选择与施工工艺的优化
单使用接地环要达到某个接地电阻值,接地环包围的面积S和土壤电阻率有关。我们以一个城市常见的土壤电阻率200Ω.m来分析,要做接地电阻1Ω的地网站地应为10000平方。即使,对于大型建筑物而言,本身站地很大,也最多可以建设一个这样的地网,但是对于这样大型的建筑即使是以联合接地的办法,考虑到要求独立地的设备,一个地网是远远不够的。在建筑林立的城市和地形复杂的山地要求大面积可供施工的的土质空地是不太可能的,及时在地理条件许可的地方,由于开挖量大、耗材多,费工费料工程费用高,是不可取的。所以,需要运用更好的接地材料和施工设计方法。
要达到设计接地电阻要求,克服环境条件的制约,有把握的达到良好稳定的接地效果,应从三方面入手进行施工设计。
1、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案
通常的防雷接地的接地电阻是10Ω,实际上有弱电设备的感应防雷都要求4Ω或1Ω的接地电阻。这里常常有个误区,认为作到10Ω、4Ω或1Ω的接地电阻就满足了设计要求,而没有考虑季节因数。因为,土壤电阻率是随季节变化的,规范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实际上是接地电阻的最大许可值,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地网的接地电阻要达到:
式中:Rmax----接地电阻最大值,就是我们说的10Ω、4Ω或1Ω的接地电阻
ω-----是季节因数,根据地区和工程性质取值,常用值为1.45
所以,我们所说的接地电阻实际是:
R=6.9Ω-------- Rmax=10Ω
R=2.75Ω------ Rmax=4Ω
R=0.65Ω------- Rmax=1Ω
这样,地网才是合乎规范要求的---在土壤电阻率最高的时候(常为冬季)也满足设计要求。
接地工程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周围环境对工程效果的决定性的影响,脱离了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接地工程是不可行的。设计的优劣取决于对当地土壤环境的诸多因数的综合考虑。土壤电阻率、土层结构、含水情况、季节因数、气候以及可施工面积等等因数决定了接地网形状、大小、工艺材料的选择。
广泛使用的接地工程材料有各种金属材料(最常用的如扁钢)、接地体、降阻剂和离子接地系统等。金属材料如扁钢,也常用铜材替代,主要用于接地环的建设,这是大多接地工程都选用的;接地体有金属接地体(角钢、铜棒和铜板)这类接地体寿命较短,接地电阻上升快,地网改造频繁(有的地区每年都需要改造),维护费用比较高,但是从传统金属接地极(体)中派生出类特殊结构的接地体(带电解质材料),使用效果比较好,一般称为离子9或中空)接地系统;另外就是非金属接地体,使用比较方便,几乎没有寿命的约束,各方面比较认可。降阻剂分为化学将阻剂和物理降阻剂,化学降阻剂自从发现有污染水源事故和腐蚀地网的缺陷以后基本上没有使用了,现在广泛接受的是物理降阻剂(也称为长效型降阻剂)。在以下的讨论中以非金属接地块、物理降阻剂和离子接地系统为代表进行探讨。下面将设计中考虑的主要因素进行简要的说明。
1)、地网形式
地网的形状直接影响接地达到的效果和达到设计要求所需要的地网站地积。首先应建立接地环(或接地面),提倡使用水平接地极(常用的是外部接地环)和水平垂直接地体配合使用。在很容易达到接地目的,要求低的接地中可以选用平面的接地方法(接地环接地);一般应用接地体和接地环配合使用,形成三维的结构。
三维的接地有三种不同类型:等长接地、非等长接地和法拉第笼式接地。A、等长接地用相同的接地体,这种方式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基本一致,施工方便同时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B、非等长接地是更科学的接地方式,采用不同的接地体相互配合,由于接地体长度和埋设深度不同,大大的加大了等势面积,突破地网面积局限。要求设计人员对多种接地工艺有一定认识,本身施工并不困难,使用得当可以完成相当难度的接地工程。这种方法夜叫“半法拉第笼”接地工艺。C、法拉第笼式接地是多层水平接地网,用垂直接地体相互连接形成笼式结构。由于施工量大,并不常用。在设计中还应考虑地网集肤效应、跨步电压等因数。
2、岩土条件
A、岩土类型
岩土直接关系接地的难度,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就是的是岩土的土壤电阻率,但仅仅考虑土壤这个参数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开挖(钻进)难度、破碎还是整体岩石、持水能力等因数。有的岩土电阻率高,但是在整体岩石之间常有较好的土壤间隙层,在这样的环境中,避开整体岩石,在间隙中开挖灌降阻剂效果很好。阿坝卡吉岭通讯机站,土壤电阻率4500Ω.m,原联合地网接地电阻率68Ω,上述施工后接地电阻降为9.4Ω。
B、地形制约
施工环境常常是受到各种情况的制约,按照理想的模式考虑大面积的地网是不现实的。有专家认为,接地面积一定后,如果接地极长度不超过地网1/20,要想突破局限是不可能的,即使做成整块铜板也没有用的。实践中也应证了这一理论。所以,当地形局限时,我们可以考虑地网的纵深方向,使用离子接地系统或深井施工工艺。西昌某航天观测站,土壤电阻率1100Ω.m,设备需要4Ω信号-屏蔽独立地,考虑季节因数,应作到2.75Ω,而可供施工的面积只有8平方的狭长位置,采用加长(20m)离子接地系统3套安装后,达到2.5Ω的接地电阻。
C、含水情况
一般来说,湿润的土壤导电性较好,但是,实际工程中我们发现,当含水量超过饱以后,接地效果反而不好。当地底下有潮湿,接地体深入到这一层时,降阻效果会好得多。例如,云尾移动通讯站,土壤电阻率测量值1200欧,使用接地块240块,接地电阻达到1欧以下;同样的,湖南柯壶口变电所也是1200欧的从土壤电阻率,地表破碎沙石层,但是开挖150mm发现潮湿土层,埋设接地块80只,原预计达到4欧的地网,结果达到了1.2欧。
D、施工工艺
真确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良好的设计的实施效果,看起来不重要的实施细节常常导致严重的后果。因为接地工程是隐蔽工程,当施工完成后,错误不一定马上可以检测到,即使发现问题补救也是很麻烦的,尤其是防腐细节。
使用接地快时,埋设应尽量选择适合的土层进行,预先开挖80-100cm的土坑(平埋),底部尽量平整,使埋设的接地块受力均匀。接地块水平设置,用连接线使连接头与接地网连接,用螺栓连接后热焊接或热融接,焊接完成以后应去处焊渣等,再用防腐沥青或防锈漆进行焊接表面的防锈处理,回填需要分层夯实,保证土壤的密实和接地块与土壤的接触紧密,底部回填40-50cm后,应适量加水,保证土壤的湿润,令接地块充分吸湿。使用降阻剂时,为了防腐,包裹厚度应在30mm以上。接地用的钢材一般有50mm×50mm×4mm或50mm×50mm×5mm角钢;40mm×4mm或40mm×5mm的扁钢;ф 50mm、h&3mm的钢管。角钢对角线长的约为70mm,短的约为56.6mm。若包裹厚度为30mm,地网开挖直径尺寸应在130mm。对水平扁钢来说,由于地面开挖高低不平,扁钢本身弯曲不直,在施工中许多部位刚刚被降阻剂盖住。这样,钢材实际上处在两个介质的交界处,大大地加快了腐蚀程度,因此地网开挖尺寸也应该加大。我们认为垂直极灌降阻剂直径以130—200mm为好,水平沟以150mm×100mm为好(扁钢竖放)。这样做的开挖工程量和降阻剂用量都会增加,但从整体降阻、防腐效果看是合理的。
离子接地系统埋深一般为mm,当加长时相应加深,有条件的用钻机施工。孔径保证100-250mm(根据接地系统的形式选择)。施工中应保证导电为辅料包裹密实,消除空管和气泡。
2、接地材料的选型
接地材料是接地的工作主体,材料的选择很重要。下面对常用的接地材料的属性做个简单的介绍。
广泛使用的接地工程材料有各种金属材料(最常用的如扁钢)、接地体、降阻剂和离子接地系统等。金属材料如扁钢,也常用铜材替代,主要用于接地环的建设,这是大多接地工程都选用的;接地体有金属接地体(角钢、铜棒和铜板)这类接地体寿命较短,接地电阻上升快,地网改造频繁(有的地区每年都需要改造),维护费用比较高,但是从传统金属接地极(体)中派生出类特殊结构的接地体(带电解质材料),使用效果比较好,一般称为离子或中空)接地系统;另外就是非金属接地体,使用比较方便,几乎没有寿命的约束,各方面比较认可。在以下的讨论中以降阻剂、非金属接地块和离子接地系统为代表进行探讨。
降阻剂分为化学将阻剂和物理降阻剂,化学降阻剂自从发现有污染水源事故和腐蚀地网的缺陷以后基本上没有使用了,现在广泛接受的是物理降阻剂(也称为长效型降阻剂)。物理降阻剂是接地工程广泛接受的材料,属于材料学中的不定性复合材料,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形成不同形状的包裹体,所以使用范围广,可以和接地环或接地体同时运用,包裹在接地环和接地体周围,达到降低接触电阻的作用。并且,降阻剂有可扩散成分,可以改善周边土壤的导电属性。现在的较先进降阻剂都有一定的防腐能力,可以加长地网的使用寿命,其防腐原理一般来说有几种:牺牲阳极保护(电化学防护),致密覆盖金属隔绝空气,加入改善界面腐蚀电位的外加剂成分等方法。物理降阻剂有超过二十年的工程运用历史,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现在无论是性能还是使用施工工艺都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产品了。
非金属接地体有是在通讯、广电等部门广泛使用的工程材料。基本成分是导电能力优越的非金属材料材料复合加工成型的,加工方法有浇注成型和机械压模成型的,一般来说浇注成型的产品结构松散、强度低、导电性能差,而且质量不稳定,一些小型厂家少量生产使用这样的办法;机械压模法,是使用设备在几到十几吨的压力下成型的,不仅尺寸精度较高、外观较好,更重要的是材料结构致密、电学性能好、抗大电流冲击能力强,质量也相当稳定,但是生产成本较高,批量生产多采用。选型时,尽量采用后者,特别是接地体有抗大电流或大冲击电流的要求(如电力工作地、防雷接地)时,不宜采用浇注成型的非金属接地体。非金属接地体的特点是稳定性优越,其气候、季节、寿命都是现有接地材料中最好的,是不受腐蚀的接地体,所以,不需要地网维护,也不需要定期改造,但是,非金属接地体施工需要的地网面积比传统接地面积小很多,但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也需要的保证足够接地面积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离子(中空)接地系统是传统的金属接地改进而来,从工作原理到材料选用都脱胎换骨的变化,形成各种形状的结构。这些接地系统的共同点是结构部分采用防腐性更好的金属,内填充电解物质及其载体组分的内填料,外包裹导点性能良好的不定性导电复合材料,一般称为外填料。接地系统的金属材料已经出现的有不锈钢、铜包钢和纯铜材的。不锈钢的防腐较钢材好,但是在埋地环境中依然会多多少少的锈蚀,以不锈钢为主体的接地系统不宜在腐蚀性严重的环境中使用。表面处理过的铜是很好的抗锈蚀材料,铜包钢是铜-钢复合材料,钢材表面覆盖铜,可以节约大量的贵金属—铜材。套管法或电镀法生产,表面铜层的厚度从0.01mm到0.50mm,厚度越厚防腐效果越好。纯铜材料防腐性能最好,但是要耗用大量的贵金属,在性能要求较高的工程中使用。由于接地系统大多向垂直方向伸展,所以接地面积大多要求很小,可以满足地形严重局限的工程需要。特别是,补偿类型的接地系统有加长的设计,笔者曾使用过加长至24米的接地系统,辅以深井法施工,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介绍的接地材料各有优势,但是都有自身的局限。我们提倡各取所长,选择适当的材料满足不同的工况。
非金属接地体
中空接地棒
地网与接地极
地网与接地极
新建地网施工
改造地网施工
普通地网通用
恶劣地质条件 腐蚀环境较高要求地网
地网面积小的城市或复杂山岩环境
地好要求低便宜,地坏要求高较贵或很贵
有防腐作用
较好抗腐能力
气候稳定性
短,常需要改造
五、本项目设计方案
1、引用标准
GBJ65-8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50059-92&&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L/T621-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2、环境概况
A、变电站总占地面积为120×60共7200平方米。
B、工程所在地土层平均厚度约为5米估算;
C、工程为110kv变电站;
D、土壤电阻率估测为1000Ω·m;
3、设计分析:
根据规范,110kv变电站接地要求应为0.5Ω。
根据传统地网面积——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计算:《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附表1.1&
R =0.5ρ/√s
р(Ω.m)-----土壤电阻率
S(m2)---------地网面积
R(Ω)---------- 接地电阻
根据计算结果发现,仅靠普通环型地网即使设置普通垂直接地极(2.5m角钢)也达不到设计要求,必须采用其他办法大量地降低接地电阻,下降到常规地网方式接地电阻的17.3%,及降阻率82.3%。根据施工经验,要达到一定的降阻率,需要采用的施工方式为(在电力地网中,采用大地网接地电阻率测试仪测量的情况下):
采用的施工方案
材料型号及要求
多设置垂直接地角钢(钢管)
1、& 接地环40*4扁钢
2、& 垂直接地角钢50*50*4
3、& 垂直接地钢管Φ50*4
多设置垂直接地角钢(钢管)使用降阻剂
1、& 40*4扁钢
2、& 垂直接地角钢50*50*4
3、& 直接地钢管Φ50*4
4、& 物理长效降阻剂
换土、深井法并使用降阻剂
1、& 40*4扁钢
2、& 直接地钢管Φ50*4
3、& 物理长效降阻剂
换土、深井法、非金属接地体、降阻剂组成的非等长接地系统,并要求,深井至少30%穿越水层;
1、& 40*4扁钢
2、接地钢管Φ50*4
4、非金属接地体Φ150*800
综上所述,基本方案中应选用的材料为:
1)、接地环采用50×5mm热镀锌扁钢;
2)、地极采取两种:
a、& 深井接地体采用Φ50×5mm螺纹探管,机钻开孔;
b、& 浅层接地体采用非金属接地体;
3)、使用降阻剂作为降阻辅助材料;
4)、土壤(包含沙土)厚度为10米,水层平均深度以20米估算。深井应取30米为宜。
5)、需设计地面变电站接地网和水下接地网两个地网,两地网相连接。
为保障电力系统故障泻流时,附近人员的人身安全,应尽量降低跨步电压(接触电势),《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第2.0.8条规定,在人员出入路口使用砾石或沥青覆盖。其中,减低跨步电压(接触电势)的主要方法是在地网中设置网格结构以降低跨步电压。
4、设计方案
本工程为达到设计要求0.5欧姆的接地电阻(如附图所示):
1)& 用双层格栅结构的接地环结构,每米水平接地极(50×5mm热镀锌扁钢)使用15kg降阻剂;
2)& 设置置16口30米接地深井,100米工程钻机开孔,每米使用30kg降阻剂,中心金属接地极采用Φ50×5螺纹探管;
3)设计80只Φ150×800非金属接地体,与深井配合相成非等长结构,扩大等势散流面积;
5、设计计算:
A、接地体:
接地体是地网接地效果的主要工作单元。常规的接地体为角钢或圆钢,其接地效果如下式:
Rd≈0.3ρ&& 参照《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附表1.1
& =0.3×1000
其中:Rd-----单只接地体的接地电阻
ρ-------土壤电阻率
要达到0.5的接地电阻,需要用的数量
N=Rd/(R×γ)
&=300/(0.5×50%)
&& 其中γ------多只接地体的综合利用系数,根据经验,本工程情况下取50%宜。
以两只间距为3m计,外部接地环(及网格)总长度应不小于3600米。由于本工程面积局限,外环长度只有360米,即使考虑到使用外部接地环水平接地极分担部分接地任务的情况下,能达到设计要求的面积也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常规接地极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故采用接地效率更高深井基地体。深井接地的特点是接地效率高,更节约施工面积。其口深井接地效果如下式:
Rd≈0.3ρ×0.5/(30/3)
降阻剂的降阻率以50%估算。
由于设置间距为24米在本工程变电站地网只能的设置13只,考虑到地网土壤垂直分布可能导致的误差,为保障工程效果另设计了80只非金属接地体(每6米安装一只);在水下地网设置10口深井,水下地网与大坝流道、护坦底板钢筋、闸门金属门槽及拦污粗栅可靠焊接,并通过以上过度接地同地面变电站地网连接。
23口接地深井达到的接地电阻为
R1=Rd/n/0.8&&& (0.8为工程利用率系数)
&=15/23/0.8
非金属接地体的接地单体接地效果为
& =0.18×1000
40只非金属接地体的接地效果为:
R2=Rd/n/0.8&&&&&& (0.8为工程利用率系数)
& =180/80/0.8
& =2.816Ω
深井接地与非金属接地体综合接地效果为:
R′=R1R2//(R1+R2)= 0.63Ω
可以预计,采用非金属接地体,再采用辅助措施是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
B、外部接地环与网格结构
外部接地环连接接地体,形成地网整体框架。
网格结构除了连接接地体,与外部接地环共同形成地网外,还有均压,抑制跨步电压的作用。
同时,在大型地网中,他们也是一种常用的水平接地极结构。为了,强化其接地效果,采用降阻剂同时使用。
在25kg/m降阻剂的情况下,在1000Ω.m的情况下,降阻剂的降阻倍数为2.0~3.0。
原外部接地环(120m×60m)的接地电阻由已有计算可知,为5.89Ω。由于有网格的作用,接地电阻可下降30%约为4.18Ω,添加长效降阻剂后,接地电阻为:
R″=4.18/3.0=1.39Ω
C、地网接地电阻
由外部接地环,网格、接地深井、非金属接地体和降阻剂组成的地网综合接地电阻为:
R′// R″= R′R″// R′+ R″/80%
= 0.433Ω &&&(其中80%为两接地部分联合的利用系数)
接地电阻的调节
地网工程由很多未知因数影响,设计有可能在施工实际中发生偏差,在施工进行中应适时监察地阻下降情况,当发现电网接地电阻可能高于设计要求时,可以在地网的4角延出30米添加深井,井深应根据偏差大小选择一般为30m~60m,深井用50钢管,降阻剂回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00千伏高压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