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冠群流pm2.5是什么意思思

柳永作品有哪些_百度知道 律诗的对仗   (一)对仗的种类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37]. 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 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38]. 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的九类:  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数目字)4、颜色词 5、方位词6、动词 7、副词 8、虚词 9、代词[39]  
同类的词相为对仗。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a )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b )颜色自成一类。(c )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这三类词很少 跟别的词相对。(d )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绵字(鸳 鸯、鹦鹉等)。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  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一些小类:  1、天文2、时令3、地理4、宫室5、服饰6、器用7、植物8、动物9、人伦10、人事11、形体[40]  
(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  为了说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五六两句叫做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现在试举几 个典型的例子: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羣.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41]?  (&开府&对&参军&,是官名对官名:&渭&对&江&[ 长江] ,是水名对水名。)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42]  (&新丰&对&细柳&,是地名对地名。)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羣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43].  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鹦鹉   白居易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觜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44].  
(三)首联对仗  首联的对仗是可用可不用的。首联用了对仗,并不因此减少中两 联的对仗。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 仗。  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七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少。主要原因是五 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但是,这个原因不是 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首联用对仗还是可能的。上文所引律 诗中,已有一些首联对仗的例子[45]. 现在再举两个例子: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46]?  (首联对仗,首句入韵。)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47].  (首联对仗,首句不入韵。)  
(四)尾联对仗  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 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  但是,也有少数的例外。例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48]!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诗最后两句是一气呵成的,是一种流水对(关于流水对,详见下文)。还是和一般对仗不大相同的[49].  (五)少于两联的对仗  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 少于两联。这样,就只剩下一联对仗了。  这种单联对仗,比较常见的是用于颈联[50]. 例如:  塞下曲(第一首)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51].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蚬??性冢?涟绽嵴唇蟆?BR&  (六)长律的对仗  
长律的对仗和律诗同,只有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其 余各联一律用对仗。例如:  守睢阳诗   [唐]张巡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麾。   裹创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天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52]!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唐]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53].  何惭刺客传,不着报雠名!  (七)对仗的讲究  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现在拣重要的谈一谈。  (1 )工对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 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 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  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 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了。  
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例如毛主席 《送瘟神》(其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 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红&对&青&,&着意&对&随心&,&翻作&对&化为&,&天连&对&地动&,&五岭&对&三河&, &银&对&铁&,&落&对&摇&,都非常工整;而&雨&对&山&, &浪&对&桥&,&锄&对&臂&,名词对名词,也还是工整的。  超过了这个限度,那不是工整,而是纤巧。一般地说,宋诗的对 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低。  
同义词相对,似工而实拙。《文心雕龙》说:&反对为优,正对 为劣[54]. &同义词比一般正对自然更&劣&。像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缘&与&为&就是同义词 . 因为它们是虚词(介词),不是实词,所以不算缺点. 再说,在一首诗中,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不要紧,多用就不妥当了。出句与对句 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叫做&合掌&,更是诗家的大忌。  
(2 )宽对形式服从于内容,诗人不应该为了追求工对而损害了思想内容。同一诗人,在这一首诗中用工对,在另一首诗用宽对,那 完全是看具体情况来决定的。  宽对和工对之间有邻对,即邻近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 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绵字,等等。王维《使至塞上》: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陈 子昂《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以&路&对 &堂&是地理对宫室。这类情况是很多的。  
稍为更宽一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是最普通的情况.  又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首联的对仗本来可用可不用, 所以首联半对半不对自然是可以的。陈子昂的&匈奴犹未灭,魏绛复 从戎&,李白的&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首句入韵,半对半不对的情况就更多一些。颔联的对仗本来就不像颈联 那样严格,所以半对半不对也是比较常见的。杜甫的&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就是这种情况. 现在再举毛主席的诗为证:  赠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55].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3 )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又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  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对&白&,又《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沧&对&白&,就是 这种情况.  
(4 )流水对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话,其实十个字或十四个字只是 一个整体,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叫流水对。 现在从上文所引过的诗篇中摘出下面的一些例子: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白居易)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总之,律诗的对仗不像平仄那样严格,诗人在运用对仗是有更大 的自由。艺术修养高的诗人常常能够成功地运用工整的对仗,来做到 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而不是损害思想内容。遇必要时,也能够摆脱 对仗的束缚来充分表现自己的意境。无原则刈非蠖哉痰南饲桑?蔷?是庸俗的作风了。贞元书院(zhenyuanshuyuan)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公历日期公历日(二零一六年八月九日)农历日期农历日,丙申(猴)年农历七月月初《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公历日期公历日(二零一六年八月十日)农历日期农历日,丙申(猴)年农历七月月公历日期公历日(二零一六年八月十一日)农历日期农历日,丙申(猴)年农历七月很多人因为体质差,血液循环不好,容易出现体寒、手脚冰凉的情况,手脚冰凉怎么调理呢?想要改善体质,要多喝一些暖公历日期公历日(二零一六年八月十二日)农历日期农历日,丙申(猴)年农历七导读: 人体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称为气虚。有些人平时身体挺好,有时因为得病或劳累过度,却懒得说公历日期公历日(二零一六年八月十三日)农历日期农历日,丙申(猴)年农历七导读: 很多人在炎炎夏日都会来一杯冷饮解暑,其实那是不好的。在夏日更要吃暖食,这是为什么呢?以下,来看看中医公历日期公历日(二零一六年八月十三日)农历日期农历日,丙申(猴)年农历七导读: 很多人在炎炎夏日都会来一杯冷饮解暑,其实那是不好的。在夏日更要吃暖食,这是为什么呢?以下,来看看中医盛唐诗潮波澜壮阔,气象万千。而其中最引人瞩目、动人心弦的,是李白的创作。李白的诗歌,最充分也最集中地体现、、、公历日期公历日(二零一六年八月九日)农历日期农历日,丙申(猴)年农历七月月初导读: 白领长时间面对着电脑工作,长期受着电脑的辐射,在加上没有时间来进行运动,生活方式又不合理科学,因而导《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贞元书院”讲座(之一)易学——《易经——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2月7日下午,四川大学北京校友交流会暨“贞元书公历日期公历日(二零一六年八月十六日)农历日期农历日,丙申(猴)年农历七当出现夜间频繁跑厕所,出现尿频的现象时,不要以为是自己水喝多了而不去理会,这个时候要住进对症治疗更为重要。中“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高美之名声),其于大达亦远矣。”此所谓“小说”,指卑“贞元书院”讲座(之一)易学——《易经——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2月7日下午,四川大学北京校友交流会暨“贞元书公历日期公历日(二零一六年八月十七日)农历日期农历日,丙申(猴)年农历七落枕了怎么办?落枕为单纯性肌肉痉挛,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由于睡眠时颈部位置不当,或因负重颈部扭转或风寒侵袭项散文的变迁  西汉前期和中期的散文,《史记》另作别论,以单篇的文章而言,总体上带有显著的政治色彩和实公历日期公历日(二零一六年八月十八日)农历日期农历日,丙申(猴)年农历七导读: 美白,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因为生活中不仅有许多美白的方法,而且还有许多小窍门都可以让你达到美白南戏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古代戏剧成熟较早的一支,是从宋杂剧、金院本到元杂剧,另有一个成熟稍迟的分支,是在东南。。唐代孙过庭书谱里说:“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则纵横争折公历日期公历日(二零一六年八月七日)农历日期农历日,丙申(猴)年农历七月月初导读: 睡眠不好,老是失眠多梦怎么办?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去寻找安眠药,其实吃药对我们解决长期失眠情况并无益处。。公历日期公历日(二零一六年八月八日)农历日期农历日,丙申(猴)年农历七月月初导读: 1、要用专用的刮痧板和刮痧乳、刮痧油。因为专用刮痧板的形状是根据人体的解剖形态设计的,适合人体(一)文学与民族的关系邵元冲先生在他的《如何建设中国文化》一文里说:“……一个民族在危险困难的时候,如果失了公历日期公历日(二零一六年八月十二日)农历日期农历日,丙申(猴)年农历七导读: 人体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称为气虚。有些人平时身体挺好,有时因为得病或劳累过度,却懒得说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导读: 夏至在24节气里面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节气,到了夏至我们会发现,这一天的白天几乎达到了最长的时间。从中在中国戏曲史上,“琴挑”是一出非常有名的折子戏,不少剧本都以它命名。“琴挑”一词最早源自汉武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灵芝的药理成分非常丰富,其中有效成分可分为十大类,包括灵芝多糖、灵芝酸(三萜类)、氨基酸头颈部穴1.百会穴位置 :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中医里有句话:“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说的其实是一种养生之道。然而,这里的“睡前汤”可不是能喝的汤,而是zhenyuanshuyuan弘扬国学、传播文化热门文章最新文章zhenyuanshuyuan弘扬国学、传播文化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图文】柳永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文档简介
&&关​于​柳​永​的​生​平​、​作​品​、​赏​析​等​,​不​可​多​得​的​学​习​材​料​!
大小:332.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曾是惊鸿照影来_周小贱_新浪博客
曾是惊鸿照影来
临水依山间,云边似腰斧般拦在连绵起伏如青幕的山峦之中。往下是几方隙地春草丛生,再顺着青石板的延伸往前望去,青砖瓦房里,两个文人墨客的身影,一人躬身挽袖,笔走游龙,运筹间行云流水,似是在誊写诗句;一人伫立在旁,微微欠身,眼神中颇有钦佩之色
“陆兄多创作诗而少作词,何解?”
半晌,见那写字之人直至最后一撇落笔运力完成,才似回神般收起目光。
“士程,词始终是小家之作,余有兴便和曲填上几阕小调,实在不为外人所道矣。君不见柳词柔艳而空乏其思,多是市井游乐男女欢愉之写,于救国能添几力?”
说罢,挽袖搁笔,抬首举目,软裹巾帽的巾脚迎着来风向后飘扬,颇有几分文人器宇轩昂之诩。再看此人,身着宽博衣衫,腰束丝绦,时人称之“高装巾子”。期间还垂有一块黄玉螭龙璧佩,其单面雕有九曲螭龙,圆璧则以一圈细阴线纹,玉质油润,抚之如走盘珠,又如婴孩肌肤,于是后时有诗云:群仙停鹤驭,玉佩摇空山。金丹定分子,往缀通明班。
原来这先前写字之人便是当时南宋时期文人陆游,在旁伫立之人便是陆游的好友赵士程。
“陆兄这话几多偏颇。柳词虽柔,清旷深意不流于软媚,曲折委婉中自有浑沦之气。虽多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若是论词大抵是离不开苏子瞻,苏词多达观超逸常有清隽疏放之况味,词中绝者盖是避不开子瞻其人其词了吧。”
当是时,南宋积弱,金人大举入侵,大宋河山已危如累卵。宋虽重文轻武多年,但百年政权的稳固更迭,民族血统的同仇敌忾还有易守难攻的地理天险,加之能人志士有心报国者揭竿成林、挥汗成雨,岂能坐看中原大地惨遭金人铁蹄?只是臃肿羸弱的朝廷一贯把持于主和派,圣上虽为难却也默许,导致作战消极,怠慢时机,战况自是节节败退。而把这些都看在眼里的陆游怎能不心急。加之中国自古文人相轻,于是便有了上面陆游回答赵士程的话语。
“苏子瞻超尘绝然,非吾辈所能望其项背。”说着陆游从桌前的书稿中翻找出一纸诗卷,“对了士程,说起诗词,前线军营处有子字曰幼安,任江阴签判。听说生于金国,但年少抗金归宋。近日他寄来几首词作与我,词风兼具深婉细约和清疏刚健之美,此小子将来必有大长啊!”
赵士程侧目,正欲还说,却见进来一女子,微做端详:柳叶弯眉水明眸,贝齿朱唇雪凝脂。罗袜生尘步轻碎,似是杨花遇落花。不是别人,正是陆游的妻子唐琬。
只听得唐琬说道:“官人,婆婆正在北厢唤你呢。”
说起陆游和唐琬,他们本是青梅竹马。
陆游生于越州山阳,书香门第,家境殷实。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于是举家逃难,居无定所。此时陆游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唐家育有一女,名唤唐琬,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喜言辞却善解人意。和陆游自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某日月夜,后山山坡,皎月如水银泻地,照着一前一后两个少年的身影。
落在后面的女声传来:
“陆游哥哥,我的手帕怕是掉在来路上了。”
之前的少年闻声立定,转头说道:“那你等在此处,我帮你去寻罢。熟的很,不怕丢。”
这两年前方战事缓和,他们已在此定居多时,前前后后高高低低的山隘都了然于胸。此处虽地势不高但植被不比他处茂密,所以视野反倒开阔,再加之今晚月满如盘、润泽如玉,于是二人相约来到此处。唐琬虽是旧时女子,论诗词造诣比起少年时期的陆游却也不遑多让。
只是这手帕于古时女子如同首饰一样闺私,时人常将手帕叠成同心方胜掖在臂钏里,日用而不离,后世亦把素纱手帕俊称为“鲛绡”。当然,唐琬如此挂心,另有一事,便是手帕巾面上有一首未完成的词句。那是她在清晨所作,却是只写了上阕,下阕便再无笔墨。
“被陆游哥哥看到又该笑话我‘词乃小家之作’了吧。”唐琬心下兀自念想。却见坡前走来一人,书生打扮,定睛再看,非是陆游,却径直朝自己走来。
唐琬正要回避,只听那人朗声道:
“姑娘莫怕,在下赵某,密州储城人,”说着便双手作揖,停顿少顷,“姑娘可是这条手帕主人?”
唐琬此时心下生疑,既没有离开也没有靠近。
“姑娘,这半首小令别格的《浪淘沙》可是你所作?”
只这一句,唐琬便是钻地缝的心都有了。
“浪淘沙”是词牌名,却有几种不同格调,比如七言绝句里面可分为仄起式和平起式,即使是双调小令也有定格和别格之分。其中最难填词者应数商调慢曲,此种慢曲须选用入声韵部,所有抝句与领格字不仅要严格遵循平仄,还得注意四声,方能符合曲体。
如若这书生是随便说中自己写到一半的词牌名便也作罢,如今却连自己所用格调都知道,想必他不是在说谎。唐琬此时不再迟疑,只是这半首词作与了外人看,如同闺中少女的心事被陌生人得知了一般,羞愧难当,脚下哪里还迈得开步伐。
书生以为唐琬还不相信,当下把词句念了一遍:
“穹顶抹金霞,窗透侵晓,残梦云边空月影。虫萤扑扇人难寐,遥语婵娟。”
唐琬当下上前夺过手帕,却也没有抬眼,反是低头凝视脚尖。
“姑娘,我可否更改一字?”也不等唐琬反应,“上阕后两句可以写作‘流萤扑扇人难寐,遥语婵娟’,姑娘意下如何?”
将“虫萤”改作“流萤”,一字差别,却使画面动感十足,“流”充分表现了秋夜里萤火虫扑腾的轨迹,若是单靠后面的“扑”字略显单调,加之“空月影”和“流萤扑扇”动静结合,外景月影空挂、静谧凄美,内里人心的彷徨躁动借着流萤扑扇这个意象表现出来,揭示了后面“人难寐”的原因,为最后的“遥语婵娟”铺叙了足够的场景和氛围。
只是一字之别,意境已千重,唐琬暗自惊讶。
“可是姑娘,为何只有上阕?且词风深婉,哀伤有余。不如让赵某来将其补完吧!”
说罢也不再去看唐琬,兀自抬起头来:
“穹顶抹金霞,窗透侵晓,残梦云边空月影。流萤扑扇人难寐,遥语婵娟。
佳谷有天籁,秋醇空灵,寄情于景总不够。渐圆渐缺渐悟透,不识愁痕。”
唐琬听罢。上阕深情哀婉,是闺中少女所写。下阕词义却豁然开朗,虽说这上下阕风格迥异,如此看来,获得一个达观的结尾也是不错。
这是赵士程第一次和唐琬的相遇。
话分两头。
待到陆游从母亲的房中出来,已是夕阳西沉之时,赵士程也早已经告别离去。才掩上门,唐琬迎上前去,却见陆游满面愁容,连忙问何事恼心。随着唐琬关切的语音,陆游又回想起了之前在母亲房内的种种景象。
微微有些昏暗的厢房内,陆母端坐在一张四方扶手椅上,陆游则作揖站立身前。房间四角的烛光微微跳动。
&“儿啊,可曾记得我们家那支家传的凤钗?”
陆游有些疑惑,这支凤钗自己自然记得。那是一支云鬓凤钗,凤簪以金丝垒成卷草纹样饰底,其上由金丝镂空盘结而成,下拥祥云,中藏瑞凤。方寸间,凤冠似火、凤首传神、凤翅几欲挣脱而出,周遭金丝祥云犹如披帛衣褶绕身飘拂,工艺精巧而意境跃然,是谓天工巧夺。且这凤钗瑞凤镂刻于簪末,与簪身穿插而成,原本并非一体。于是常有远行之人将钗一分为二,寓意日后相逢。后世诗曰“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便是此种离情。
凤钗自古更是寄情表物,犹如头梳画眉,男女相赠以表相思苦楚,更有偕老之意。几年前与唐琬互生情愫时陆家送予唐家的信物便是这支凤钗,算作定亲之物。成亲之后凤钗终日不曾离首。虽不知母亲为何问起,但陆游还是答道:“记得的,母亲。”
“既是记得,去要回也不是难事吧!”陆母悠悠地说道,每一个字却是掷地有声。
陆游惊愕,当初这门婚事是得到双方家长同意的,这才几年光阴,怎地母亲变卦如此之快?别不是唐琬做了什么让母亲不快之事?
“母亲,琬儿她初为人妇,照顾母亲不当是儿子没有交代到位,您莫要再生她的气罢。”
“非是此事。女子无才是德,今唐琬似乎读书不少于你,是谓无德,此是其一!她既是我陆家儿媳,理应贴身照顾于你,何以反倒是你为她洗砚磨墨、执卷披衣?此其二,是谓无礼。你们已婚娶三年,未能生养一子。三年无子,是谓无能!此一无德无礼无能女子,你整日与她混迹书房,写诗作词,却至仕途于不顾,如何是好。”
母亲自然不懂政治大局,不知道如今朝廷是主和派的朝堂,自己的主张和政治仕途自然不会顺利,功名难求,也因着自己理想无法抱负才整日与唐琬寄情诗词。可是这些母亲怎么能明白,如何解释起来也是煞费口舌。
陆游与母亲争说不过,母亲以“一家之大”为由,纵有万般不愿也难过“父母之命”。
绍兴二十一年某日,天微雨。
此时的陆游已经遵从母命休掉了唐琬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隔年,唐琬嫁与皇室后裔同郡士人赵士程。
这一年,陆游礼部会试失利,心中抑郁。去年临安,锁厅试上,一举成魁,春风得意。何以来年礼部会试名落孙山?其实陆游哪里知道,去年同科会考者中,便有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主考官陆阜举荐陆游为魁首,秦埙居于次名。由此秦桧顿觉颜面尽失,于是第二年礼部会试借故将陆游答卷剔除。这也预示着陆游一生政途坎坷的开始。
至此,与唐琬别后,三年愤懑,再难压抑,或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出入酒肆添杯豪饮,或浪迹街市狂歌恸哭。时人皆侧目,然不自知。
是日,陆游来到沈园。此园本是当地一沈姓富商所有,故又称“沈氏园”。宋时池台极盛,所以园内亭台楼榭,相掩成趣。桥屋相连,曲径通幽。花木扶疏,石山
耸翠。绿水粉荷,伞叶细柳。
走在园中,和风微醺,不觉流连。不料却遇旧人,携夫同游,畅心变成了堵心。经过一番略显尴尬的寒暄之后,陆游选择去往园内一角湖心亭处休息。
另一边,赵士程与唐琬携手走过,停在一处花鸟楼阁之前。
“他始终是你表兄,何不去聚聚?”
唐琬抬头,神色哀倦,眸深似水。
赵士程接过她的目光,为她捋整额前凌乱的散发。
“作为你的夫婿,我也不希望自己所爱之人的心里还装着别人。这么些年来我时常见你蹙眉凝眸,就差欲以身代。所想何事,为夫也能猜得一二。今时日正好,既是巧意安排,不如就叙上一叙,也算作个告别吧。”
自与陆游别后,是赵士程对自己百般呵护。他贵为皇室后裔,门庭显赫,却甘愿对自己不离不弃。这般深情,唐琬意识到如此下去对赵士程实在不公。
半晌,湖心亭处,陆游正要起身,却见唐琬端着酒食走过连接亭台的小桥往这边缓缓而来。这是何等光景,恍惚间陆游以为自己又看见了昔日戴着凤钗踱步而来的爱妻,而湖水中倒映的唐琬美得就像是洛神赋里迈着凌波微步芙蓉出水的仙子般。
待回过神,仙子已来到身前。
几经离索,几番思量,可一人已嫁为赵妇,一人已娶王氏为妻。陆游这才体会到了苏轼当年的词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是何种万般刀割铭心之痛。纵使是有千言万语,也只能化作浊酒一杯,一饮而尽了。入木三分之言,竟是苏子之词,自己以后断不会再说“词仅小家”之言了。
在将酒杯归还给唐琬后,陆游深深叹了一口气:“回去罢,莫让他等着急了。”
唐琬不理额前剪影的长发,低头默然。尔后转身离开,未再多做停留。
27岁的陆游怔在那里,朝她的背影看去,满眼都是自己20岁时的影子。那年新婚燕尔,采菊为枕,自己为此还写了一首菊枕诗,视作新婚定情之作:采菊缝枕囊,余香满室生。
直至香影消残,终不复见,陆游已是唇咬发白,泣不成声,怅然在墙上愤笔题下一曲《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从北宋到南宋,靖康之耻金人大破开封,蒙元铁骑也随之入侵中原大地。庙堂之高不处江湖之远,主和割地连年怯战;江湖之远不解庙堂之高,征人枯骨沙月空照。
宋赵构定都临安苟且南方一隅。
自沈园别后,时光荏苒,历史更迭。秦桧病死,朝廷起用陆游。上任之日策马一别,竟是数十载光阴。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铁马冰河,风雨生涯。后朝廷招其进京,主持编修国史。次年,嘉泰三年四月,国史编撰完成,宁宗升陆游为宝章阁待制,遂以此致仕,时年七十九。
是年,陆游上书告老,回到绍兴。古稀岁里,终是又一次来到沈园这个旧时伤心地。再踏入沈园的那天是唐琬香消玉殒四十年。临行前,陆游提笔写下“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四十年来,陆游每过绍兴,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却始终避及沈园。
此时的沈园历经数次修建,已三易其主。时过境迁,人事皆非,再一次看着那片绿波荡漾的湖水和那个承载过太多的湖心亭。昔日题词于上,只今只余半面残壁。猛然间他发现断垣之下斑驳着另一首词,词牌名也叫《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读罢刹那,泪水满溢。他颤抖着伸出一只手在墙上临摹着笔画,嘴唇呢喃着:“这是琬儿的笔迹……”往日种种有如泉涌,那次沈园相遇不久后的一个深秋,陆游从母亲那里得知唐琬抑郁而终。那天那个时节北方落叶翻飞。
昔我去矣,绿水如遮;今我在矣,叶落漫天。
那日他的身子似乎麻木,感觉不到风寒的侵袭,也感觉不到风湿带来的疼痛,也可能是心如刀绞便不再去感知身体别处了吧。后来人们说起那日那个老人,就那样如枯槁的雕塑般端坐在桥上整日,不言不语,不食不寝。
只是世人哪里知道,这个老人年少时苦读诗书满腹经纶,敌不过一句母训;中年时不顾安危倾力抗金,换不来一寸失地;年老时故地重游追忆旧人,看不穿一世红尘。
时令已是斜阳西沉,远处墙楼吹起了关闭城门的角声。陆游环视着这个他已然陌生的沈园。却偏偏这座令人伤心的小桥还在,春水依旧碧绿,当年那个留在桥上惊鸿一现的倩影也已消散不见。此情此景,陆游不能自已,挥笔写下: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绍兴二十一年,深秋某日。
唐琬病卧榻上,倦容憔悴。赵士程守候在旁。
“士程,对不起。当年词风可改,可年少旧爱难忘……”
后世诗云:
夜阑珊,笺心语,星斗流萤不成眠。千重墨,洒鲛绡。和风若借,佯翻几页。过!过!过!
伤心桥,惊鸿影,泪成婆娑覆残痕。今非昨,人成各。词风可换,结局难改。莫!莫!莫!
后世之人叹曰:
宋虽承唐之风,民俗开放。然旧时之人,男尊女卑,婚姻专制,家长之言。前有孔雀东南飞,后有碧波惊鸿游。陆游尚有王女为妻,自唐琬香消,士程再无续弦,此番恋情,孰深孰浅自有后人纷说。
只是时人常垂泪陆唐而少提士程,何故?
美之于人只作过眼云烟,唯有悲剧纠心难受。
陆唐二人本是青梅竹马天作之合,陆母以无子、轻浮、误仕之由命子休妻,从此劳燕分飞,沈园一别更是人鬼殊途。陆游宦海浮沉数十载,每过绍兴,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士程史料鲜有,只道是皇室后裔,同郡人士。是为陆游文友,并无文章传世。与唐琬三年相识,十载相守。后琬因不育而下堂,士程不弃,娶为新妇。当是时,琬为弃妻,嫁与士程为正,且惟此妇尔,时人何以看?抑或说其情有独钟,才得下如此决绝。奈何此后终是敌不过一曲《钗头凤》。正所谓:可怜红妆不为卿,佳人遇是旧时人。石壁处处可留情,恨不相逢未嫁时。
千载以降,世人只知陆唐凄美,哪知其中曲折,受害有三,情殇如箭,锋利彻骨,千古伤心赵士程。
尝试写这样一篇文章于我而言是很大挑战。
首先是古风文,用文绉绉的语气去讲述一个可以分镜很多的故事,偶有灵感可以迸发几句,但若要拓展至千字文,是坑。幸运的是我自己挖的这个坑,已经跪着流泪填完了。
文章主线明朗,就是陆唐二人的感情走向。这使得在描写主线时无法架空历史或者虚设情境,所以我感觉到巨大的压力。比方说当是时古人装扮,建筑风格,互相之间的称谓。还有人物所处的大背景时代,比如金人何时入侵,宋迁都的时间,宋历经的年号,陆游的生平以及他的交际圈等等,这些都需要查阅资料才敢下笔,我才疏学浅,断不敢凭着印象信誓旦旦。
因为经常要停下来查阅资料,所以行文很是受阻,尤以前几篇为重。第一篇中我所描写的陆游形象,头戴软裹四角璞头,高装巾子,腰间佩玉,此正是宋时期文人最流行的打扮。如果各位有看到腰间佩剑,头顶笠帽的陆游形象,那是在他北上抗金之后的装扮。腰间佩玉也有讲究,宋时期玉器打磨的技巧,玉的品种等都是列在所求范围。由于实在查无史料记载陆游曾佩戴过何种玉佩,又因为玉的颜色有“白为上,黄为贵”之分,所以最后选择了在宋时期较为常见的黄玉,配之以九曲螭龙。螭龙是汉族传说中的一种龙,有寓意男女感情之说,放在这里也是反衬陆游和唐琬之后的结局。
在第二篇中,有关于古人使用手帕习惯我也是经过查阅才敢往上写。以往我总以为宋人袖口那么大,手帕肯定是藏在里面,要用取之。其实不是,古时女子衣服有专门一个配件叫做“臂钏”,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上臂的环形首饰。古人会将手帕夹藏在臂钏的内侧,也就是腋下。而后人又把手帕称作“鲛绡”,唐婉写在这鲛绡上的词句只有上阕,下阕偏偏由赵士程补完,这里是暗喻故事结局的线索之二。也是有意安排,因为陆游的《钗头凤》中有此一句:泪痕红浥鲛绡透。在情节上,第二篇和主线并无多大关联,但与整篇文章结构却密不可分,可视为重要支线剧情,其实是虚构的赵唐二人初会,为了引出文章最后唐琬的那句“词风可改,旧爱难忘”。历史上赵士程认识唐琬是在陆唐二人成亲之后了。
第三篇中,着重描写的便是这一支可以串起全文的凤头钗,此为全文线索之三。为此翻找过许多图片和资料,因为我不能将一个皇后戴的凤钗安插到唐琬头上,史料对于这支凤钗也无过多描写:“精巧无比,巧夺天工”。所以我找到一副比较寻常可见的云鬓凤簪进行描写,再辅之以自己的想象来表现这支凤钗的精巧无比和如何巧夺天工。再说陆母命子休妻一事,记载纷杂,我整理了下无非三个观点:轻浮、无子、误仕。轻浮其实是陆母对唐琬的误解和偏见,无子说的是与陆游婚后三年无子,误仕说的便是耽误陆游的仕途。这些原因我在文中都有写到。且对于陆母语气拿捏最为没有把握,因为她既是一家之主,说话要威严,同时因为没有文化,又不能用太高深的词汇去表现情绪,所以修改多次。
在第四、第五篇章中,正确的时间顺序比如何描写沈园景色更加重要。比如陆游是在几岁时休掉的唐琬,沈园相遇又是几时,从休妻到再遇这段空白的时间陆游在做什么。而后又是缘何朝廷重启陆游北上抗金,他又是在何时告老还乡。这些时间点都不能弄错,毕竟这不是玄幻篇章。当然这其中数十年陆游几度升迁甚至被罢官回乡篇幅太长无法细细描述,所以着重描写他79岁再入沈园时的情境。
两人沈园相会无疑是故事的一个高潮,在这一情境中我极力避免对于语言过度的描写,转而去表现当时的环境,三人各自神情和心下所想。着重突出唐琬的纠结和陆游的揪心。文中赵士程为唐琬捋整额前的长发,唐琬也知道应该放下对陆游的感情,却在最后“不理额前剪影的长发,低头默然”,此为故事线索之五。
先前陆游总说“词仅小家”,这实在是我硬张冠李戴给陆游的,人陆游诗词皆是巨匠,高山仰止。只不过在宋初期,词确实偏于浮华,没有深度,所以在世人眼中落下了“词仅小家”的印象,直到苏轼这一辈的文人才拓展了词的宽度,从只写男女之情到了万物宇宙之关系,深度自然也达到了前所未有之境界。直到现在,我们总说“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却忘了给词一个名分。先前借着陆游之口说“词乃小家之作”,最后沈园相遇,陆游终于明白“入木三分之言,竟是苏子之词”,从此不再小瞧词,此为全文线索之六。
第六篇章在情节上运用了留白的手法,只写唐琬病卧一幕,但台词“词风可改,旧爱难忘”则已经道出了一切,牵出太多回忆,所以我认为此时过多笔墨反而会是一种破坏。故事至此完全结束,此后笔墨多用在议论,讲述了在这一段感情中三人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和社会属性,还有自己对于赵士程的可惜和不平。“受害有三”的意思是在这样的一个悲剧中其实受害者有三个人,包括赵士程。
说完情节伏笔,说回诗词句。
第一首出现的诗是描写唐琬的:柳叶弯眉水明眸,贝齿朱唇雪凝脂。罗袜生尘步轻碎,似是杨花遇落花。前三句好理解,说的是唐琬弯眉大眼,唇红齿白皮肤好,走路还特有女神范。最后一句“似是杨花遇落花”有双关之意。表面上说的是唐琬的漂亮,杨花飞舞动人,落花飘洒醉人,杨花飞舞加上落花飘洒,美得摄人心魄。第二层意思就是赵士程遇见唐琬,就像是杨花飞舞落花飘洒,不过片刻,寓意着两人婚姻无比短暂。
第二篇章中出现了《浪淘沙》其实不是一首我很满意的作品,首先文章中借唐琬之口已经说出:词的风格上下阕迥异。故事里这首词是出自两人之手,可现实中却是我火候不足,且词意象混乱,实在不足赏析。不过转念一想,当时设定三人年岁不过是青头少年,写出的词句自然会有些许蹩脚,所以就恬不知耻很偷懒地直接将这首词安插给了唐琬,实在抱歉,跪谢。
第三句词句出现在第五篇章中,“昔我去矣,绿水如遮;今我在矣,叶落漫天。”用的是反衬的手法,昔日我带着万千思绪离开沈园的时候,这碧绿的湖水平静得就像遮在湖面上的一面镜子。而如今古稀之年回到旧地,心如止水,却是漫天翻飞的落叶在与我倾诉着这里发生的故事。
最后出现的那首《钗头凤》是对于整个故事的情节的概括和高度总结,在这里就不加赘述。
凡是文章中出现的前人的诗句,均已斜体表示。无斜体的普通文字均为原创。
后记要写之事,大致如此。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984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m2.5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