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参加书法高考教学计划的同学木 留一下QQ O(∩_∩)O谢谢

有哪位大学是学书法专业的吗?我是山东考生。帮帮忙!我想问一下有关书法高考的问题!_百度知道
有哪位大学是学书法专业的吗?我是山东考生。帮帮忙!我想问一下有关书法高考的问题!
我不会担心我的文化课成绩!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已经高二了,可是练习书法没多久?问的挺幼稚,如果学完后工作不好找,还有就是可以讨论一下学书法的出路!回答一下,我的文化科成绩还不错,大学将书法作为专业学完!再就是我想读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如果可以的话,或是知道这方面问题的,因为还可以,至少在550分?好找工作吗,不知道出路好不好,那高考可以报考的专业有哪些!谢谢啦!哪些大学还不错,那岂不是白学了吗?贪心一点!可以吗,因为父母一再问我出路,毕业后能从事什么工作呢!我最担心的是出路问题!但是正在抉择该不该继续学书法!但是书法成绩我就没信心了,再问一下哈有那些大学有这门专业?如果大学有学这门专业
提问者采纳
提问者评价
谢谢!祝你考到好成绩!O(∩_∩)O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都开设书法专业、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鲁迅美术学院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那位同学有2012年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 理科 O(∩_∩)O谢谢_百度知道
那位同学有2012年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 理科 O(∩_∩)O谢谢
O(∩_∩)O谢谢
提问者采纳
发过去了,请接收~
同学 我是理科滴
对啊,发过去的不是理科的吗?
额 对不起 我看到了 是理科的 谢谢
提问者评价
太谢谢你了 嘿嘿
我这就剩5财富了 都给你了昂
其他类似问题
高考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定以下考试内容。一 生物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必考部分的试题考生是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考生需要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具体选考内容由各省区自行规定。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知识内容 要求1-1 细胞的分子组成(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Ⅱ Ⅱ Ⅰ1-2 细胞的结构(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Ⅰ Ⅱ Ⅱ Ⅱ Ⅱ1-3 细胞的代谢(1)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Ⅱ Ⅱ Ⅱ Ⅱ Ⅱ Ⅱ1-4 细胞的增殖(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Ⅰ Ⅰ Ⅱ1-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Ⅱ Ⅱ Ⅱ Ⅱ
还有很多,我怕打不过,自已去看吧!!!!!!!文章来源
哥哥 理科综合的我也有 我想要所有的
额。。自已去看吧!!!!!!!
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本学科考试内容。  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1—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注:各省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考试说明》中对词汇量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得低于2000个单词;同时,应制订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分期、分批增加至3500个单词。)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  (3)对所听内容作出推断;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阅读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作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3.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   (1)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   (2)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4.口语   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口头表达。考生应能:  (1)询问或传递事实性信息,表达意思和想法;  (2)做到语音、语调自然;  (3)做到语言运用得体;  (4)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   1.基本读音  (1)26个字母的读音  (2)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3)元音字母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4)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5)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6)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  (7)辅音连缀的读音  (8)成节音的读音  2.重音  (1)单词重音  (2)句子重音  3.读音的变化  (1)连读  (2)失去爆破  (3)弱读  (4)同化  4.语调与节奏  (1)意群与停顿  (2)语调  (3)节奏  5.语音、语调、重音、节奏等在口语交流中的运用  6.朗读和演讲中的语音技巧  7.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  1.名词  (1)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  (2)不可数名词  (3)专用名词  (4)名词所有格  2.代词  (1)人称代词  (2)物主代词  (3)反身代词  (4)指示代词  (5)不定代词  (6)疑问代词  3.数词  (1)基数词  (2)序数词  4.介词和介词短语  5.连词  6.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7.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8.冠词  9.动词  (1)动词的基本形式  (2)系动词  (3)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4)助动词  (5)情态动词  10.时态  (1)一般现在时  (2)一般过去时  (3)一般将来时  (4)现在进行时  (5)过去进行时  (6)过去将来时  (7)将来进行时  (8)现在完成时  (9)过去完成时  (10)现在完成进行时  11.被动语态  12.非谓语动词  (1)动词不定式  (2)动词的-ing形式  (3)动词的-ed形式  13.构词法  (1)合成法  (2)派生法  (3)转化法  (4)缩写和简写  14.句子种类  (1)陈述句  (2)疑问句  (3)祈使句  (4)感叹句  15.句子成分  (1)主语  (2)谓语  (3)表语  (4)宾语  (5)定语  (6)状语  (7)补语  16.简单句的基本句型  17.主谓一致  18.并列复合句  19.主从复合句  (1)宾语从句  (2)状语从句  (3)定语从句  (4)主语从句  (5)表语从句  20.间接引语  21.省略  22.倒装  23.强调  24.虚拟语气  1.社会交往(Social Communications)  (1)问候(Greetings)  (2)介绍(Introduction)  (3)告别(Farewells)  (4)感谢(Thanks)  (5)道歉(Apologies)  (6)邀请(Invitation)  (7)请求允许(Asking for permission)  (8)祝愿和祝贺(Expressing wishes and congratulations)  (9)提供帮助(Offering help)  (10)接受和拒绝(Acceptance and refusal)  (11)约会(Making appointments)  (12)打电话(Making telephone calls)  (13)就餐(Having meals)  (14)就医(Seeing the doctor)  (15)购物(Shopping)  (16)问路(Asking the way)  (17)谈论天气(Talking about weather)  (18)语言交际困难(Language difficulties in communication)  (19)提醒注意(Reminding)  (20)警告和禁止(Warning and prohibition)  (21)劝告(Advice)  (22)建议(Suggestions)  2.态度(Attitudes)  (23)同意和不同意(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24)喜欢和不喜欢(Likes and dislikes)  (25)肯定和不肯定(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  (26)可能和不可能(Possibility and impossibility)  (27)能够和不能够(Ability and inability)  (28)偏爱和优先选择(Preference)  (29)意愿和打算(Intentions and plans)  (30)希望和愿望(Hopes and wishes)  (31)表扬和鼓励(Praise and encouragement)  (32)责备和抱怨(Blame and complaint)  (33)冷淡(Indifference)  (34)判断与评价(Judgement and evaluation)  3.情感(Emotions)  (35)高兴(Happiness)  (36)惊奇(Surprise)  (37)忧虑(Worries)  (38)安慰(Reassurance)  (39)满意(Satisfaction)  (40)遗憾(Regret)  (41)同情(Sympathy)  (42)恐惧(Fear)  (43)愤怒(Anger)  4.时间(Time)  (44)时刻(Point of time)  (45)时段(Duration)  (46)频度(Frequency)  (47)时序(Sequence)  5.空间(Space)  (48)位置(Position)  (49)方向(Direction)  (50)距离(Distance)  6.存在(Existence)  (51)存在与不存在(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7.特征(Features)  (52)形状(Shape)  (53)颜色(Colour)  (54)材料(Material)  (55)价格(Price)  (56)规格(Size)  (57)年龄(Age)  8.计量(Measurement)  (58)长度(Length)  (59)宽度(Width)  (60)高度(Height)  (61)数量(Number)  9.比较(Comparison)  (62)同级比较(Equal comparison)  (63)差别比较(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64)相似和差别(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10.逻辑关系(Logical relations)  (65)原因和结果(Cause and effect)  (66)目的(Purpose)  11.职业(Occupations)  (67)工作(Jobs)  (68)单位(Employer)  1.个人情况(Personal information)  2.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Family, friends and people around)  3.周围的环境(Personal environments)  4.日常活动(Daily routines)  5.学校生活(School life)  6.兴趣与爱好(Interests and hobbies)  7.个人感情(Emotions)  8.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9.计划与愿望(Plans and intentions)  10.节假日活动(Festivals, holidays and celebrations)  11.购物(Shopping)  12.饮食(Food and drink)  13.健康(Health)  14.天气(Weather)  15.文娱与体育(Entertainment and sports)  16.旅游和交通(Travel and transport)  17.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  18.自然(Nature)  19.世界与环境(The world and the environment)  20.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Popular science and mondern technology)  21.热点话题(Topical issues)  22.历史与地理(History and geography)
23.社会(Society)
24.文学与艺术(Literature and art) 化学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招生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Ⅲ.考试范围和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按照既保证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要求基本一致,又有利于实验省区实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原则,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将高考化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一、必考内容部分   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根据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必考部分的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溶液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5.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1)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五)化学实验基础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二、选考内容部分   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   化学与生活   (一)化学与健康   1.了解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3.了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4.了解常见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5.了解药物对维护健康的作用。 
 6.了解毒品的危害。   (二)生活中的材料  
1.了解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了解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2.了解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3.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活原料及其用途。   4.了解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评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化学与环境保护   1.了解水污染的危害。了解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2.了解大气主要污染物。了解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生活废弃物处置的方法、“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化学与技术   (一)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1.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意义。   2.了解我国无机化工的生产资源和产品的主要种类  
3.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了解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   4.了解化学对废旧物资再生与综合利用的作用。   (二)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和应用   1.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材料的要求。了解化学对材料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点,了解有关的生产原理。 
 3.了解用化学方法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原理。
  4.了解我国现代材料研究和材料工业的发展情况。了解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三)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1.了解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了解合成氨的主要原理、原料、重要设备、流程和意义,认识催化剂的研制对促进化学工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特点、精细化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化学肥料、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物质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法高考教学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