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质量均为m的A、B两板中间固连一弹簧,B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竖直放置,A板上放有一质量为

(1)(2)(3)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物理
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课题研究组在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用电器件Z的导电规律时,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分压电路测得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3.20(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用电器件Z可能属于上述哪类材料?半导体材料.(2)把用电器件Z接入图乙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的读数为1.8A,电池的电动势为3V,内阻不计,电阻R的电功率为3.24W.
科目:高中物理
在用游标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某金属管的内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为cm.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mm.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1)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使用不同精度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分别测量的结果如下:甲同学:使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乙同学:使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cm丙同学:使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丁同学:使用精度为“0.01mm”的螺旋测微器,读数为12.040mm从这些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读数肯定有错误的是甲同学.②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B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悬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P对应刻度如图乙ab虚线所示,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点对应刻度如图乙cd虚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g,重力加速度g=9.80m/s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0N/m,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为2.10cm.(2)为了确定一卷金属漆包线的长度,可通过测定其电阻值和去掉漆层后金属导线的直径来实现.现仅有下列器材:A、待测漆包线:电阻值RL在40~50Ω之间,其材料的电阻率ρ=1.7×10-8Ω?m;B、毫安表mA:量程1mA,内阻RA=50Ω;&&C、电压表V:量程6V,内阻RV=4kΩ;D、电源E:电动势约9V,内阻不计;&&&&&E、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Ω;F、螺旋测微器,开关S,导线若干.①若这卷漆包线的电阻值为RL,金属导线的直径为d,金属电阻率为ρ,则这卷漆包线的长度L=2RL4ρ(用RL、d、ρ表示).②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定RL,要求两电表指针偏转至少达到满刻度的一半.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四种不同的电路,其中合理的是C.③实验中测得d=0.200mm,按合理的接法测量时,毫安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毫安表的读数为0.60&mA,电压表的读数4.8&V,可求得该卷漆包线的长度&L=92&m.
科目:高中物理
(分)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螺线管匝数n=1500匝,横截面积S=20 cm2。螺线管导线电阻r=1.0Ω,R1=4.0Ω, R2=5.0Ω, C=30μF 。在一段时间内,穿过螺线管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按如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求:
&& (1)螺线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 (2)闭合S,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电阻R1的电功率;
&& (3)S断开后,流经R2的电量。
科目:高中物理
(1)(2分)在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提供了如下器材:
①待测电阻Rx(约100 Ω);
②直流毫安表(量程0~20 mA,内阻约50 Ω);
③直流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5 kΩ);
④直流电源(输出电压3 V,内阻可不计);
⑤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 Ω,允许最大电流1 A);
⑥电键一个,导线若干条.
实验要求最大限度的减小误差,则毫安表的连接应选择__________(填“内接” 或“外接”)的连接方式;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应选择__________(填“限流” 或“分压”)的连接方式。 
(2)(6分)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V,内电阻很小。除蓄电池、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压表 (量程3V)&&&&&
B.定值电阻R0(阻值4Ω,额定功率4W)
C.电流表 (量程3A)&&&&& D.电流表 (量程0.6A)
E.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1A)
①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_;(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蓄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_V,内阻r =________Ω;(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安徽省安庆一中、合肥六中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安徽省安庆一中、合肥六中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为两组平行板金属板,一组竖直放置,一组水平放置,今有..
如图所示为两组平行板金属板,一组竖直放置,一组水平放置,今有一质量为m的电子静止在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的A点,经电压U0加速后通过B点进入两板间距为d、电压为U的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若电子从两块水平平行板的正中间射入,且最后电子刚好能从右侧的两块平行金属板穿出,A、B分别为两块竖直板的中点,求:(1)电子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2)右侧平行金属板的长度;(3)电子穿出右侧平行金属板时的动能.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在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eU0=12mv02解得到质子射出加速电场的速度v0=2eU0m(2)粒子在竖直方向:y=12d=12at2,a=eUmd&在水平方向:x=L=v0t联立上式得到 12d=12eUL2mdv02代入数据得L=d2U0U(2)从刚开始到射出电场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得:&&12mv&2=e(U0+U2)答:(1)电子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eU0m;(2)右侧平行金属板的长度为d2U0U;(3)电子穿出右侧平行金属板时的动能为e(U0+U2);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为两组平行板金属板,一组竖直放置,一组水平放置,今有..”主要考查你对&&动能定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综合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动能定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综合应用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的应用方法技巧:
&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并分析运动过程。 (2)分析受力及各力做功的情况,求出总功:&(3)明确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 (4)列方程,必要时注意分析题目潜在的条件,列辅助方程进行求解。 2.应用动能定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找出始末状态的速度。 (2)要对物体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各力做功的大小及正负情况(待求的功除外)。 (3)有些力在物体运动过程中不是始终存在的。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括几个阶段,物体在不同阶段内的受力情况不同,在考虑外力做功时需根据情况区分对待。 3.几种应用动能定理的典型情景 (1)应用动能定理求路程在多阶段或往返运动中,如果摩擦力或介质阻力大小不变,方向与速度方向关系恒相反,则在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或介质阻力所做的功等于力与路程的乘积,从而可将物体在摩擦力或介质阻力作用下通过的路程与动能定理联系起来。(2)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小过程(如加速、减速的过程),此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对全过程考虑,但如能对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则可以使问题简化。根据题意灵活地选取研究过程,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有时取全过程简单,有时取某一阶段简单。原则是尽量使做功的力减少,各个力的功计算方便,或使初、未动能等于零。 (3)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变力的功无法用公式直接求解,有时该力也不是均匀变化的,无法用高中知识表达平均力,此时可以考虑用动能定理间接求解。涉及功、能的极值问题在涉及功、能的极值问题中,有些极值的形成是南运动形式的临界状态造成的。如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最高点、平抛运动等。有些极值的形成是由题设条件造成的。在解决涉及功、能的极值问题时,一种思路是分析运动形式的临界状态,将临界条件转化为物理方程来求解;另一种思路是将运动过程的方程解析式化,利用数学方法求极值。知识拓展:
&1.总功的计算物体受到多个外力作用时,计算合外力的功,一般有如下三种方法: (1)先由力的合成与分解法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由计算。采用此法计算合力的总功时,一是要求各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二是要求合外力是恒力。 (2)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然后将各个外力所做的功求代数和。当多阶段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物体所受外力不同,即外力分阶段作用在物体上时常用此法求外力的总功。 (3)外力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在物体初、末状态已知的情况下可考虑从动能变化量来确定合外力做的功。 2.系统动能定理动能定理实质上是一个质点的功能关系,是针对单体或可看做单个物体的物体系而言的。所谓能看成单个物体的物体系,简单来说就是物体系内各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从而物体系的各内力做功之和为零.物体系的动能变化就取决于所有外力做的总功了。但是对于不能看成单个物体的物体系或不能看成质点的物体,可将其看成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质点系,对质点系组成的系统应用动能定理时,就不能仅考虑外力的作用,还需考虑内力所做的功。即:如人在从地面上竖直跳起的过程中,只受到了重力、地面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而人从下蹲状态到离开地面的过程中,支持力不对人做功,重力对人做负功,但人的动能增加了,原因就在于此过程中人不能被看成单一的质点,人体内肌肉、骨骼之间的内力对人也做功。再如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释放两带异种电荷的小球,对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来说,没有外力对它们做功,但它们的动能却增加了,原因也在于它们的内力对它们做了功。3.动能、动能的变化与动能定理的比较: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综合应用: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衡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则粒子在电场中处于平衡状态。假设匀强电场的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板间的距离为d,则:mg=qE=,有q=。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则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功等于带电粒子动能的增量。&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带电粒子以垂直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垂直于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x=V0,L=V0t;平行于场强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偏转角:。 4、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往复运动当电场强度发生变化时,由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将发生变化,从而使粒子的运动状态发生相应的变化,粒子表现出来的运动形式可能是单向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往复运动。带电粒子是做单向变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往复运动主要由粒子的初始状态与电场的变化规律(受力特点)的形式有关。&①若粒子(不计重力)的初速度为零,静止在两极板间,再在两极板间加上甲图的电压,粒子做单向变速直线运动;若加上乙图的电压,粒子则做往复变速运动。 ②若粒子以初速度为v0从B板射入两极板之间,并且电场力能在半个周期内使之速度减小到零,则甲图的电压能使粒子做单向变速直线运动;则乙图的电压也不能粒子做往复运动。所以这类问题要结合粒子的初始状态、电压变化的特点及规律、再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综合分析。注:是否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 ①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并不忽略质量); ②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 电场中无约束情况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从力与运动的关系来看,物体要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外力必须始终垂直于物体运动的方向,而且大小要恒等于物体所需的向心力。冈此,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必须受到变力的作用,或者不受恒力的作用,或者恒力能被平衡。 2.在静电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在不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作用时,带电粒子有两种情况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 (1)在带有异种电荷的同定点电荷周围。 (2)在等量同种点电荷的中垂面上,运动电荷与场源电荷异性。在这种情境中,还要求运动电荷所具有的初速度要与所受到的电场力垂直,且满足合外力等于所需向心力的条件。否则运动电荷可能做直线运动、椭圆运动等。 3.有重力参与的匀速圆周运动重力是一恒力,带电粒子要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必须被平衡,一种方式是利用水平支撑面的弹力,一种方式是利用变化的电场力的某一分力。带电粒子所受重力的处理方法:
是否考虑重力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1)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外,一般不考虑重力(但不能忽略质量)。 (2)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 (3)有些情况下是否考虑粒子的重力需要用假设法从粒子的运动上来分析,若考虑粒子的重力,粒子的运动与题目给定的运动状态不符合,则不需考虑重力;若不考虑粒子所受到的重力,粒子不能完成题目给定的运动过程就必须考虑重力。 (4)在给定具体数据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定量计算来选择是否考虑重力的作用,一般说来重力与电场力相差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数量级,粒子的重力就可以忽略。
匀强电场与重力场的复合场问题的处理方法: 1.动力学观点的两种方法 (1)正交分解法:处理这种运动的基本思想与处理偏转运动是类似的,可以将此复杂的运动分解为两个互相正交的比较简单的直线运动,然后再按运动合成的观点去求出复杂运动的有关物理量。 (2)等效“重力”法:将重力与电场力进行合成,如图所示,则等效于“重力”,等效于“重力加速度” 的方向,等效于“重力”的方向,即在重力场中竖直向下的方向。 2.功能观点的解决方法 (1)从功能观点出发分析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时,在对带电粒子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考虑应用恰当的规律解题。如果选用动能定理,要分清有几个力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以及初、未状态的动能。 (2)如果选用能垃守恒定律解题,要分清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参与转化,哪种形式的能增加,哪种形式的能减少,并注意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运动问题的解决方法:
带电粒子在极板问加速或偏转时,若板间所加电压为一交变电压,则粒子在板间的运动可分两种情况处理:一是粒子在板间运动时间t远小于交变电压的周期T;二是粒子在板间运动时间t与交变电压变化周期 T相差不大甚至t&T。第一种情况下需采用近似方法处理,可认为在粒子运动的整个过程的短暂时问内,板间电压恒等于粒子入射时的电压,即在粒子运动过程中,板间电压按恒压处理,且等于粒子入射时的瞬时电压。第二种情况下粒子的运动过程较为复杂,可借助于粒子运动的速度图像。物理图像是表达物理过程、规律的基本工具之一,用图像反映物理过程、规律,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运动时,受电场力作用,其加速度、速度等均做周期性变化,借助图像来描述它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可直观展示物理过程,从而获得启迪,快捷地分析求解。在有交变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运动的问题中,有一类重要问题是判定带电粒子能从极板间穿出的条件或侧移量、偏转角范围等问题。而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粒子恰好能从板间飞出的临界状态:恰好从极板边缘飞出,并将其转换为临界状态方程。
带电粒子在接地极板间运动问题的解决方法:
当粒子在平行金属板间运动时,若一个极板接地,会对粒子的运动造成什么影响呢?这需分两种情况来考虑: (1)粒子运动过程巾与极板之间无接触,极板接地只是确定极板电势的高低,这种情况下极板接地与否对粒子的运动不产生影响。 (2)一个极板接地,当运动电荷与另一极板接触而使电荷量变化,则接地的极板也就会与大地之问发生电荷的转移,从而确保两极板所带电荷量相等,但电荷量变化时,极间电场也随之发生变化。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为两组平行板金属板,一组竖直放置,一组水平放置,今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24434227838159965345447431653106131电子在电场方向先加速再减速,然后反向加速再减速,各段位移大小相等,故一个周期内,侧移量为零(2分)
(3)电子应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射出偏转板,有50%的电子由于偏转量太大,不能射出,
时进入偏转极板,能射出. (2分)
设两极板间距为d
因为电子射r偏转板时,竖直方向速度为o,所以荧光屏上的范围Y=d=
其他类似试题
【高三物理】17.(12分)如图,粗糙水平桌面离地面高h=0.2 m,物体A和物体B质量都为1 kg(都可看作
质点)放置在距水平桌面边缘C点4m处的D点.现用F=9 N的恒力推物体A.物体A与
桌面动摩擦因数u1=0.2,物体B与桌面动摩擦因数u2=0.1,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F,最后
物体B冲出C点后落地时速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45°.求:
(1)物体B在C点处的速度为多大?
(2)在力F作用时间内,物体A和B-起运动的位移是多少?
【高三物理】16.(8分)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l和S2构
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做匀速网周运动,由天文
观察测得他们的运动周期为T,若已知Sl和S2的距离为r,引力常量为G,求两星的总质
【高三物理】13.(7分)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探究平抛运动,一轻质弹簧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
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所示.向左推小
球,使弹黄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不计一切阻力).回
答下列问题:
(1)若要测量弹簧恢复原状时小球获得的速度,实验中需要测量的量:
.(写出物理量名称及相应符号)
(2)利用以上物理量符号推导出小球离开桌面时小球速度的计算公式
(3)实验中用频闪相机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部分闪光照片如图,图中每个方格的边长L(L
与实际长度比值已知)和闪光频率-厂均为已知量,那么在小球的质量m、平抛的初速度大
小vo、小球通过P点时的速度大小v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g这四
个未知量中,利用上述已知量和图中信息
A.可以计算出m、vo和v
B.可以计算出v、vo和g
C.只能计算出 vo和v
D.只能计算出 vo和g
【高三物理】12.如图所示为赛车场的一个水平“U”形弯道,转弯处为网心在()点的半圆,内外半径分别为r
和2r. 一辆质量为m的赛车通过AB线经弯道到达A'B'线,有如图所示的①②③三条路线,
其中路线③是以O'为网心的半圆,OO'=r.赛车沿圆弧路线行驶时,路面
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为Fmax,选择路线,赛车以不打滑的最大速率
通过弯道(所选路线内赛车速率不变,发动机功率足够大),则
A.选择路线①,赛车所用时间最短
B.选择路线②,赛车的速率最小
C.选择路线③,赛车所用时间最短
D.①②③三条路线的网弧上,赛车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更多类似试题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7教育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朱建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面上竖直放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