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告诉我这款macbook air型号pro的型号

苹果在前天的发布会上推出了13寸Retina MacBook Pro。虽然这款产品并没有配备15寸Retina MacBook Pro的独立显卡,但这款设备的内部仍然有很多看点,相信很多朋友也想知道13英寸版内部和15英寸的布局区别。下面就让我们通过iFixit的专业拆机来了解下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 图中产品:
13英寸Retina MBP依然采用了一体式铝合金材质打造,机身坚固度很高。配置方面,这款机器配备了一块分辨率为的13.3寸Retina显示屏,每英寸的像素数量达到了227个。搭载了Intel 2.5GHz Core i5处理器,128或256GB固态硬盘,8GB内存,支持Thunderbolt、USB 3.0和HDMI接口。 图中产品:
对比2011年13英寸的MacBook Pro,2012年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的机身更加轻薄,尺寸明显小了一圈。 图中产品:
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拥有全新的型号:A1425。 图中产品:
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底盖的拆卸非常简单,只需要将底壳上面的所有六角螺丝拧下即可。 图中产品:
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内部做工非常精密,展现出了苹果非凡的工业设计实力。电池和双风扇都采用了对称布局,非常具有美感。 图中产品:
接下来将常见的“不要撕去”贴纸标签取下来。 图中产品:
然后将电池与机器的连接断开,这也是所有电子产品拆解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 图中产品:
这里发现了有一块很小的PCB连接着两块电池和机器主板。 图中产品:
这块PCB面积很小但是集成度很高,起的作用也非常巨大。 图中产品:
这里依然发现了苹果将两块又像木制品又像铁制品的东西粘在了扬声器顶部,目前还不知道这部分材质到底起了哪些作用,它远不像简单的保护盖。 图中产品:
15英寸Retina MacBook Pro与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最大的区别就是电池设计,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的固态硬盘设计在了触控板底下。 图中产品:
从表面上看这里似乎能放下一块完整的2.5寸固态硬盘。 图中产品:
翻过来后才发现只有5毫米的固态硬盘才能放进去。 图中产品:
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配备了一块三星256GB固态硬盘。 图中产品:
主控为三星MZ-DPC,3.3伏,2.39安培,序列号为S0X5NYAC703706。 图中产品:
固态硬盘上的详细芯片为:红色:三星S4LJ204X01-Y040橙色:三星K4T2G31QF-MCF7黄色:容量为32GB 的三星K9FGY8UA7A-HCKO闪存芯片,共8块,总容量256GB 图中产品:
接下来将风扇右侧的AirPort卸下。 图中产品:
和15英寸Retina MacBook Pro中的一样,型号都是BCM94331CSAX。 图中产品:
接下来将13寸Retina MacBook Pro的金属散热架拆下来。 图中产品:
卸下散热架上的螺丝即可轻松取下。 图中产品:
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的散热片要比15英寸Retina MacBook Pro的小很多。 图中产品:
接下来将两个散热风扇拆下。 图中产品:
这款设备中的风扇使用的也是非对称设计,在降低噪音的同时还能增加散热效率。 图中产品:
接下来将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的主板卸下。 图中产品:
主板上的芯片包括:红色:英特尔Core i5-GHz处理器 可以睿频至3.10GHz(包含英特尔HD 4000集成显卡)橙色:海力士HTTC4G83MFR 8GB内存黄色:英特尔BD82QS77平台控制器绿色:英特尔DSL3510L Thunderbolt控制器 图中产品:
主板背面的芯片包括:红色:德州电器LM4FS1AH微控制器橙色:海力士H5TC4G83MFR DDR3内存黄色:SMSC USB2512B USB 2.0控制器绿色:塞拉普斯半导体CY8C24794-24L可定制SoC蓝色:Maxim MAX15119苹果定制IMVP7 处理器/显卡能源控制器粉色:Cirrus 4206BCNZ音频控制器黑色:德州电器TPS 51980 图中产品:
这就是13寸MacBook Pro上使用的Magsafe 2控制器。 图中产品:
Magsafe 2控制器正面细节。 图中产品:
拆完主板后,接下来就是面积巨大的电池模块了。 图中产品:
先从机身最靠边的小块电池下手。 图中产品:
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一共有6块电池,其中有两块电池没有使用粘合剂。 图中产品:
这就是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完整的6块电池。 图中产品:
一共花费了15分钟将电池撬下来,中间不需要使用热风枪。 图中产品:
电池与主板连接的部分上面有电池的详细信息和型号,电池容量为74Wh,6600 mAh。 图中产品:
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上配备触控板包含很多连接器和集成电路板,其中包括硅存储技术公司的SST25VF020 2M SPI闪存芯片,目前还不知道苹果为什么要在触控板上配备闪存。 图中产品:
图中的这块芯片就是博通BCM5976触控屏控制器,与iPhone 5中的相同。 图中产品:
触控板只使用了5颗螺丝与C壳连接,可以轻松的更换。 图中产品:
最后再来拆这块13英寸的视网膜屏幕。 图中产品:
将几个Torx螺丝拧下后就将Retina显示屏拆下。 图中产品:
这就是将所有零件都拆下之后的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的C壳底部。 图中产品:
拆解完毕,13寸Retina MacBook Pro的可维修性仍然很低。电池仍然被粘合在C壳上,让更换电池非常困难。内存被焊接在主板上,用户不能自己更换。 图中产品:当然是windows好,这有啥可问的?&br&&br&能问这样的问题说明你根本没用过Mac OS X,何必受累去学呢。
当然是windows好,这有啥可问的?能问这样的问题说明你根本没用过Mac OS X,何必受累去学呢。
买一杯香草拿铁
买一杯香草拿铁
你要改變的大概不是MacBook,而是你的心態&br&奇怪了,MacBook Pro不是普通的筆記本電腦不然是什麼?
你要改變的大概不是MacBook,而是你的心態奇怪了,MacBook Pro不是普通的筆記本電腦不然是什麼?
正好我在使用Mac Book Air 13寸和Mac Book Pro 15寸,这里将我自己的使用心得跟你分享一下:&br&去年买的i5处理器的Air 13,日常应用感觉都可以对付。如此轻薄的本本,使用起来非常流畅,用了半年多,从未关机一次,也从未死机一次,(仅限os x系统...)随身带着就走,以至于上下班随时都背着她,没有太大负担。今年以来,多了一些图形处理任务,在使用Photoshop与Coreidraw打开一些超过几十M大小的图片,Air显得力不从心,运行Diablo3更是非常勉强,我渐渐起了要抛弃她的念头。&br&正好公司有一台15寸的Pro,i7处理器,HD6490显卡,4GDDR1333内存,我弄了过来,我以为比起我以前的Air会有翻天覆地的提升,其实不然.&br&受限于5400转的硬盘,首先在启动速度上,Pro就输给了Air,当然,2012的新款Pro也有SSD的了,不过价格是相当坑爹.然后在处理多任务的时候,还是感觉卡顿,比之Air提升不大,当然游戏效果因为有独立显卡支撑,还是比Air高杆不少.除此之外,就是肩膀的负重感觉多了几倍,现在也不想天天背着电脑回家了.&br&还有一点就是,机械硬盘的家伙,不关机携带,总是感觉心里毛毛的,始终没有Air一合盖就走的潇洒啊!&br&&br&——————————日补充————————————&br&目前又换回了 air 13寸的新版,说实话,这个便携性太重要,作为一个离不开电脑的人,轻薄才是第一需求。而且现在的HD Graphics 5000显卡,也可以满足一般游戏的需要,运行 PS 更是不在话下了。&br&__________________日更新—————————————&br&又换到MBP retina 13寸。便携性依然具备,而且那显示效果,看了一眼,无法再忍受其他电脑的颗粒感了。。。
正好我在使用Mac Book Air 13寸和Mac Book Pro 15寸,这里将我自己的使用心得跟你分享一下:去年买的i5处理器的Air 13,日常应用感觉都可以对付。如此轻薄的本本,使用起来非常流畅,用了半年多,从未关机一次,也从未死机一次,(仅限os x系统...)随身带着就…
--- Update---&br&&ul&&li&Instashare&/li&&/ul&&img src=&/88a5a0bab060d07ad9ecae43_b.jpg& data-rawwidth=&140& data-rawheight=&13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0&&&br&用于Mac和iPhone/iPad之间传送文件,只要在同一个WIFI环境下即可,无须蓝牙、无须联网、无须注册、无须密码,支持任何格式文件传输。&br&当你的Mac没有升级至10.10,iOS没有到iOS8,无法通过蓝牙共享文件时,你会感受到这个APP的强大。&br&&br&传输时,直接将文件拖拽即可:&br&&img src=&/17ad04cd824bf627517aedd410f5d363_b.jpg& data-rawwidth=&297& data-rawheight=&5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7&&&br&&br&传输后的文件列表:&br&&img src=&/b3f0c4d0fd369e1c32e398_b.jpg& data-rawwidth=&297& data-rawheight=&5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7&&Appstore:&a href=&/cn/app/instashare-transfer-files/id?mt=1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stashare for Mac&i class=&icon-external&&&/i&&/a& (¥25)&br&&br&iPhone/iPad有广告版免费:&a href=&/cn/app/instashare-transfer-files/id?l=en&mt=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stashare for iOS&i class=&icon-external&&&/i&&/a& (免费)&br&&br&&ul&&li&坚果云&/li&&/ul&&img src=&/be1b7586eb7_b.jpg& data-rawwidth=&140& data-rawheight=&1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0&&&br&dropbox被墙后的首选替代方案。整体的功能都与dropbox类似,支持全平台。&br&目前在没有被墙的状态下,更新速度都很快。&br&&img src=&/9a483ad423a665efacd0eabb7b6764ba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img src=&/5dc7424bae9102fefffa1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官网下载:&a href=&/s/download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坚果云&i class=&icon-external&&&/i&&/a&(免费)&br&&br&&ul&&li&teambition&/li&&/ul&&img src=&/b5cb02fd952a8dccd5432b_b.jpg& data-rawwidth=&140& data-rawheight=&1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0&&&br&不用多介绍了,全平台事项管理/团队协作利器,个人版免费。&br&web版同样好用,但本地APP更方便,直接全屏放置最右侧的桌面上,随时记录,不用开启浏览器,不用联网。&br&&img src=&/5e1ae3cca0f7e9eef088883eeb952fcc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1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5e1ae3cca0f7e9eef088883eeb952fcc_r.jpg&&&br&主界面:&br&&img src=&/d84db047a31008fae6528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d84db047a31008fae6528_r.jpg&&官网下载:&a href=&/app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eambition &i class=&icon-external&&&/i&&/a&(免费)&br&&br&-----原文----&br&用过一堆Mac下的小工具,也卸载了不少,剩下些常用的,推荐三个。&br&&br&&ul&&li&PomodoroApp&br&&/li&&/ul&&img src=&/1fbcd20eadb0cc_b.jpg& data-rawwidth=&198& data-rawheight=&1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8&&&br&番茄工作法小App。固定在顶栏,实时显示番茄剩余时间,结合Mac的窗口全屏和勿扰模式,高效工作的保障神器。#专治拖延症#&br&&br&主页面如下,也可设置为隐藏:&br&&img src=&/afebf76afdfdd_b.jpg& data-rawwidth=&295& data-rawheight=&1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5&&&br&支持自定义“番茄主题”:&br&&img src=&/3bfd06da37df1ebeef4a8_b.jpg& data-rawwidth=&290& data-rawheight=&1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0&&&br&&br&支持自定义番茄时间和Break时间:&br&&img src=&/73fbc8c20b7_b.jpg& data-rawwidth=&293& data-rawheight=&2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3&&&br&支持到时声音提醒(可静音):&br&&img src=&/a9846ddefaf_b.jpg& data-rawwidth=&299& data-rawheight=&2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9&&&br&&br&Appstore:&a href=&/cn/app/pomodoroapp-simple-pomodoro/id?mt=1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omodoroApp&i class=&icon-external&&&/i&&/a& (¥18)&br&&br&&ul&&li&One(一览)&/li&&/ul&&img src=&/fb552d1a90aa7ddbfff6f8_b.jpg& data-rawwidth=&150& data-rawheight=&1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0&&&br&内容订阅小App,包含国内常用热门内容源。&br&&br&固定在顶栏,支持快捷键展开窗口:&br&&img src=&/d8f26cc49a462b5147dd2_b.jpg& data-rawwidth=&364& data-rawheight=&5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4&&&br&&br&支持订阅包括V2EX、知乎、什么值得买、Solidot、简书、PingWest、NEXT、雪球等:&br&&img src=&/6319dab9bb6f142177afd693f858698d_b.jpg&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6319dab9bb6f142177afd693f858698d_r.jpg&&&br&Appstore:&a href=&/cn/app/yi-lan/id?mt=1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ne/一览&i class=&icon-external&&&/i&&/a& (¥6)&br&&br&&ul&&li&Gas Mask&/li&&/ul&&img src=&/e4acc08ffde58e42597b_b.jpg& data-rawwidth=&150& data-rawheight=&1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0&&&br&快速切换hosts小工具。开发测试神器,PM也用得上。&br&个人觉得比chrome的hosts管理工具插件更好用。&br&&img src=&/765bb6bc9cedeb1d2c319c_b.jpg& data-rawwidth=&622& data-rawheight=&5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2& data-original=&/765bb6bc9cedeb1d2c319c_r.jpg&&&br&Appstore貌似没有,这里查看:&a href=&/app/mac/29949/gas-mas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as Mask for Mac&i class=&icon-external&&&/i&&/a&
--- Update---Instashare用于Mac和iPhone/iPad之间传送文件,只要在同一个WIFI环境下即可,无须蓝牙、无须联网、无须注册、无须密码,支持任何格式文件传输。当你的Mac没有升级至10.10,iOS没有到iOS8,无法通过蓝牙共享文件时,你会感受到这个APP…
作为一个读了四年的计算机学生&br&前三年都在后悔自己为什么当初买了个Acer高配本而不是买MacBook Air,在大一时学编程跟着老师在VS2008上写类似HelloWorld的程序,然后大一下开窍装了Ubuntu之后感觉用来编程真是太好用了,之后几年一直都在折腾各种Linux发行版,浪费无数时间,被Linux发行版上的烂显卡驱动折腾到死,最后终于买了MacBook Pro…………才觉得自己之前浪费了多少的时间…………&br&所以我劝楼主,MacBook Air吧,什么也别想了,真的。
作为一个读了四年的计算机学生前三年都在后悔自己为什么当初买了个Acer高配本而不是买MacBook Air,在大一时学编程跟着老师在VS2008上写类似HelloWorld的程序,然后大一下开窍装了Ubuntu之后感觉用来编程真是太好用了,之后几年一直都在折腾各种Linux发行版…
你得能拿出什么东西来交换,譬如说proof of future什么的。我当初就是以搞定微软实习来跟老爸要钱买Thinkpad的。不然的话,一般认为你有没有macbook pro,反正都那个鸟样,那就不买了。
你得能拿出什么东西来交换,譬如说proof of future什么的。我当初就是以搞定微软实习来跟老爸要钱买Thinkpad的。不然的话,一般认为你有没有macbook pro,反正都那个鸟样,那就不买了。
来自子话题:
去苹果体验店,把15寸的MBP摔了
去苹果体验店,把15寸的MBP摔了
MAC PRO什么时候成了软件工程专业的必需品了?大学课程哪里用得到MAC了?想玩OS X就装黑苹果,想买MAC就自己接活赚钱。&br&12年笔记本咋就不能了,这几年CPU性能进步很慢,12年的笔记本依然战斗力很强。我的笔记本还是12年的低端联想呢。
MAC PRO什么时候成了软件工程专业的必需品了?大学课程哪里用得到MAC了?想玩OS X就装黑苹果,想买MAC就自己接活赚钱。12年笔记本咋就不能了,这几年CPU性能进步很慢,12年的笔记本依然战斗力很强。我的笔记本还是12年的低端联想呢。
先说为什么很多 PC 机(台式机和笔记本都一样)上有贴那么多标签:说白了就是为了钱。通常是标签品牌给制造商算广告费,每个标签多少钱。一台 PC 机上贴上几个,销量大了加起来算还是一笔客观的收入。PC 机市场本来就竞争激烈、各品牌间几乎无差异化可言,利润非常薄,能多赚一点算一点。&br&&br&那为什么苹果不贴呢?Mac 的售价和利润率都比普通 PC 高不少,而且销量也不大,贴其他品牌标签对苹果的额外收益很少,反而会影响美观,从而影响苹果的品牌形象。乔布斯和席勒在 2007 年 Apple Media Event 问答环节对此有解答 (YouTube 视频地址,0:35–2:15 间 &a href=&/watch?v=COAOknlfMgI&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COAOknlfMgI&/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或者试试这个地址 &a href=&http://f.cl.ly/items/222r3s2M1X260M3a2s1O/IMG_0263.mp4&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f.cl.ly/items/222r3s2M1&/span&&span class=&invisible&&X260M3a2s1O/IMG_0263.mp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感谢 @鄭紫陽】)。无法观看的话,以下是内容节选:&br&&br&Q:Can you say why you're not participating in the Intel Inside program, putting the stickers on your new or previous Macs? &br&&br&问:能说说你们为什么不参与 Intel Inside 计划,在 Mac 电脑上贴上相应的标签呢?&br&&br&Steve Jobs: Ah, we could… how can I say… We like our own stickers better. [Audience laugh & applause] Don't get me wrong. We love working with Intel. We're very proud to ship Intel products in Macs. They are screamers and compliant with our operating system. We've really tuned them well together. So we're very proud of that. It's just that everybody knows that we're using Intel processors and so I think putting a lot of, you know, stickers on the box is just redundant. We'd rather tell them about the product inside the box, and they know it's got a great Intel processor. &br&&br&乔布斯:怎么说呢……我们更喜欢自己的标签【观众笑场+鼓掌】。别误会,我们很高兴与 Intel 合作。我们为 Mac 搭配的 Intel 产品感到非常骄傲。它们【译注:指 Intel 处理器】速度惊人,而且与我们的操作系统非常匹配。我们仔细调整让它们良好地协同工作。我们为此感到非常自豪。只是大家都知道我们在用 Intel 处理器,那么我觉得再在包装盒上贴上 (Intel Inside 的) 标签实属多此一举。我们宁愿告诉消费者更多关于包装盒里产品的信息,他们自然知道它包含一颗不错的 Intel 处理器。&br&&br&Phil Schiller: It's not just about Intel Inside. When you buy off-the-shelve PCs, the boxes are covered with confusing logos and messages and icons. You open it up there're stickers to peel off displays and keyboards—they're all over the place. And when you start it up, you find junk wares over your desktop and your menus that are delivered with and try to up sell you on junk. That whole philosophy. We just try to give you a great product that you're gonna love and you don't have to peel stuff off to make it look better. &br&&br&席勒:不光是 Intel Inside。如果你去买台普通 PC 机的话会发现包装盒上贴满了各种混乱的标志、宣传标语和图形。打开盒子,屏幕上、键盘上到处都是需要撕掉的标签。开机后系统桌面和菜单更是一堆自带的垃圾软件以及试图让你购买更多垃圾软件的软件。那一套(营销)哲学。我们试着只给你一款你会不由自主爱上的好产品,并且你不用撕掉任何标签去美化它。&br&&br&Steve Jobs: You know, we put ourselves in the customers' shoes. What do we want? What do we want to stick on our product when we take it out the box? The answer is, nothing! [Audience laugh]&br&&br&乔布斯:你知道,我们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思考。我们从包装盒里拿出产品时希望上面有什么标签呢?答案是,什么也没有!【观众笑场】
先说为什么很多 PC 机(台式机和笔记本都一样)上有贴那么多标签:说白了就是为了钱。通常是标签品牌给制造商算广告费,每个标签多少钱。一台 PC 机上贴上几个,销量大了加起来算还是一笔客观的收入。PC 机市场本来就竞争激烈、各品牌间几乎无差异化可言,…
既然你不需要,不如就尽快二手卖掉。尽量降低你当初非理性购物的损失。并且,引以为戒。&br&你现在的问题在于不知道一台闲置笔记本电脑该怎么用,这和 Mac 与否没什么关系。
既然你不需要,不如就尽快二手卖掉。尽量降低你当初非理性购物的损失。并且,引以为戒。你现在的问题在于不知道一台闲置笔记本电脑该怎么用,这和 Mac 与否没什么关系。
觉得各位大大们说的并不深入,深夜怒答。请原谅我熬夜回答的思绪混乱,有问题我回头睡饱了再修改。&u&&b&睡醒后已稍作修改&/b&&/u&(因题主的举例均为笔记本电脑,以下讨论内容主要为笔记本,范围:中国,我个人倾向于使用于Mac。)&br&首先回答问题,二者之中我会选择&b&Win8高配,原因MBP 13定位模糊,又没独显,又重,后面详述&/b&。&br&&u&假如我真要买电脑&/u&,我则会用8000元买一台&b&MacBookAir 13寸低配&/b&。&br&&br&我按照我的思想过程来说选择的原因吧。&br&首先,我会&u&按优先顺序&/u&列出我需要的电脑的&b&特性&/b&,当我是大一学生的时候,高配置是我对电脑的唯一要求,其他的功能对于能流畅运行大型游戏的电脑基本都是小菜一碟。大三的时候由于考虑到工作之后不可能安安稳稳坐在一个地方抱着电脑玩了,可能会不限时段、不限场地的使用电脑,所以&b&便携性&/b&和&b&续航能力&/b&是我最先要考虑(估计很多移动办公人士的需求和我差不多,这也是各种超级本出现的原因之一,为了迎合消费者口味)。网银方面因为平安银行木有网盾之类的东西,所以不用考虑网银兼不兼容的问题。&br&&br&然后,我就要知道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笔记本的特性,从中挑选最适合我的。先简单说下Win和Mac系统的特性。&br&&u&Win系统&/u&:日常使用中想干啥干啥,没啥不能干的。&b&Win8配上触摸屏的话可媲美Mac引以为傲的Multi-Touch技术&/b&,木有触摸屏的Win8只能说是Win7的美化、优化版本(没怎么用过Win8,所以我打算及其简略的跳过,如有说错请轻喷)。毫不夸张的说在中国用过电脑的人就用过Win系统,冷暖自知,我就不班门弄斧了。&br&&u&Mac系统&/u&:一个网银就让它失去了一些使用者,虽然用虚拟机或BootCamp装个Win系统也能将就用网银,但毕竟还是麻烦。它的好处就是好看、运行流畅、几乎不会中毒、优化中文显示等等。软件方面,木有Win那么丰富,就像Mkv转其他格式的小工具我就没找到,各种论坛要我下载Final Cut。不过只要是Mac有的软件,各种破解版在论坛上伸手即有。囧,用习惯了Mac还真说不出来多少优点。各位就借鉴一下其他大大的回答吧,我可耻的换话题了。&br&&br&接着说MAC,因为该系列里面的电脑少(各款中的高配和低配型号对该款特性影响不大)。&br&&u&MacBook Pro 15寸&/u&:个人认为它有非常强大的处理能力,屏幕经过专业出场调校色彩还原度高,尤其雾面屏大幅度降低反光的可能性,而且续航能力方面表现出色,便携性尚可(我一直觉得它好重),价钱是最大的硬伤。我觉得它非常适合不能在固定场所办公和处理影像的人以媒体工作站的形式使用,举例:设计行业,影视行业,新闻行业等工作者。&br&&u&MacBook Pro 15寸 Retina&/u&:同上面那款相比,除了换了高清屏,还取消了光驱,并使用SSD,从而提高了它的运行速度和便携性,并迎合“云”概念的的发展。所以我觉得这款适合流动性更强的工作者和追求超高分辨率的人,如果嫌普通款重的人,也适合选择这个。不过价钱依然是硬伤,在Mac系统下面部分软件有针对超高清分辨率优化过,在Win下,就别想使用超高清分辨率了,累瞎眼睛不偿命。虽然配置很强大,但是不推荐以玩游戏为主的人选择(因为Mac系统下游戏不多,装Win系统散热量非常大)。&br&&u&MacBook Pro 13寸&/u&:除了没有独立显卡外配置和15寸相似,降低了对视频的处理能力,依赖于强大的屏幕它,处理图像的能力还是可以的。&b&随着Air性能的提高,这款Mac的定位越来越模糊&/b&,处理性能没有15寸好,运行速度木有Air快,而且价位和Air 13寸低配相当,非常不推荐(苹果店里的Genius就是跟我这么说的)。&br&&u&MacBook Pro 13寸 Retina&/u&:缺少独显所带来的影响和13寸非Retina相似,当时变轻变薄的它已经&b&和Air划清界限了,两者拥有相似的处理速度,但霸气的屏幕让Air望尘莫及&/b&。适合处理影像较少的人、追求超高分辨率和日常办公人士使用。&br&&u&MacBook Air 13寸(我现在用的)&/u&:超轻超薄,续航能力出色,非常适合各种办公人士使用。由于采用低电压处理器、集成显卡,对影像处理能力不是那么的强,玩稍微大型一点的游戏会卡,但是修改文档、浏览网页等日常使用还是非常的流畅、快速的。&b&休闲娱乐、居家旅行、商业办公&/b&等都可以驾驭。&br&&u&MacBook Air 11寸&/u&:功能上同13寸相似,觉得这款定位上更适合女性和流动性强的职业人士选择,回家可外接显示器使用。比上网本更快速,更美观,不足之处是字小。&br&&br&&u&另:所有MacBook型号的外接显示器功能都差不多,最大分辨率都是,显示流畅性视显卡性能。MacBook Pro with Retina可以外接三个显示器哟~&/u&&br&&br&简要说完MacBook系列的特性之后我来说说Win的,我把Win的电脑简要分成三类来说,高性能,中规中矩和超级本。(这部分的高性能和超级本可以与MBPRetina和MBA交叉对比,有很多相似之处)&br&&u&高性能&/u&:代表产品必然是外星人、镭波、MSI等,题主所说的华硕N56也在此范围内。个人认为买这类电脑基本等同于抱着台式到处换地方打游戏,这一类电脑的使用者除了是游戏玩家之外也有从事设计行业或摄影行业。这一类产品性能上比MacBook Pro 15寸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便携性和续航能力是硬伤,价钱一样是硬伤。推荐平时多数时间玩游戏的人而不想买台式的人购买此系列。&br&&u&中规中矩&/u&:这基本涵盖了笔记本市场上面绝大多数产品,代表产品各种集成显卡或低配显卡的一般笔记本电脑(不包括超级本),适合学生、办公人士等任何对配置需求不高的人群,应用面非常广阔。随着技术的进步,部分产品续航能力或处理能力比较出色,例如华硕X301上网时间可以达到6小时,这一类产品一直是最多人使用的,推荐对配置没有过多要求的人使用。&br&&u&超级本&/u&:特性和Air非常相似,轻薄,运行速度快速及续航能力强等优点,但是我觉得唯一不足之处是它没有Mac系统,相反Mac倒是可以装Win。这一类适合喜欢便携电脑的各种办公人士、学生等使用,尤其是适合那些想买MBA却因为系统等原因买不了的人使用。&br&&br&最后就很简单了,根据自身需求和电脑特性,选一个在可承受价位内最适合自己的电脑,例如题主提供的例子:华硕N56和MacBook Pro 13寸。很明显,&b&因为MBP 13寸定位比较模糊,木有独立显卡,价格昂贵,对我这个不玩摄影、摄像、设计的宅男来说功能中庸,还不如选择N56&/b&,至少还有些突出的功能,例如打打游戏什么的。&br&&br&我这个倒霉孩子在大二暑假被偷了一部华硕电脑,因为在学校用笔记本比较方便,所以经历了一个月的思想斗争之后选择了MacBook Air 13寸低配,以上基本上就是当时我做的功课,希望对题主和大家有帮助。困死了,睡觉去了。
觉得各位大大们说的并不深入,深夜怒答。请原谅我熬夜回答的思绪混乱,有问题我回头睡饱了再修改。睡醒后已稍作修改(因题主的举例均为笔记本电脑,以下讨论内容主要为笔记本,范围:中国,我个人倾向于使用于Mac。)首先回答问题,二者之中我会选择Win8高…
来自子话题:
世界上最好的笔记本,没有之一。我也用这么一句套话。&br&买了最新款2013的rMBP,其外形,其色泽手感都无与伦比。&br&当打开电脑的时候,感觉速度比我以前的MBP快了无数倍,SSD硬盘绝对是最让你觉得物有所值的部分。&br&Retina屏看了之后,我已经不能再看别的屏幕了。&br&并且由于Retina显示,感觉一些物体都那么温柔,真的。&br&画面呈现一种高分辨率的温柔感。&br&我每天即使什么都不干,也要打开它,我离不开她。&br&这已经不是一个笔记本了,这是我的爱人。&br&&br&评论里面的人们:你们真的在用rMBP吗?&br&Air?以前觉得他轻薄,可是现在rMBP也很轻很薄,性能远甩Air。&br&我老婆的Air,我用着就觉得不如rMBP。&br&网银?各种网银已经全面支持Mac系统了,不用担心。&br&游戏?我用我自己组装的PC台式机,两个24寸的显示器玩游戏。
世界上最好的笔记本,没有之一。我也用这么一句套话。买了最新款2013的rMBP,其外形,其色泽手感都无与伦比。当打开电脑的时候,感觉速度比我以前的MBP快了无数倍,SSD硬盘绝对是最让你觉得物有所值的部分。Retina屏看了之后,我已经不能再看别的屏幕了。并…
个人认为:苹果的Macbookpro\macbook air\ipad2的优劣不能纯粹这么对比,主要还是看其定位。&br&macbook pro其实是大老婆,能够满足基本所有的工作,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至于功能的强弱,如同老婆的背景,富婆自然能力大点,农村媳妇其实也很实惠;&br&macbook air ,二奶机,也是有名分,也是能够做一些大老婆能做到事情,但是做二奶的毕竟属于能力较弱的一方,还是不能直接和大老婆对抗,除非大老婆废了,只能直接转正,能用,但是高负荷的工作还是有点吃不消;&br&ipad2,小三机,直接对抗大老婆、二奶,肯定是没法比的,但是小三的特点是别无所求,自有妙用。虽然正事干不了,但是如浏览网络、玩游戏等娱乐方面,还是很好的选择。
个人认为:苹果的Macbookpro\macbook air\ipad2的优劣不能纯粹这么对比,主要还是看其定位。macbook pro其实是大老婆,能够满足基本所有的工作,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至于功能的强弱,如同老婆的背景,富婆自然能力大点,农村媳妇其实也很实惠;macbook air…
排名第一的作者说要拔电源扣电池。我想说的是,亲,MBP电池没法扣下来。&br&&br&排名第二的答案说自己动手,并且附上了完整的过程和照片。这只适合技术宅,而且有过拆机经验的人。&br&&br&其他答案里面有人说送保修之后会换键盘给你,个人表示这完全是胡说。不会给你换键盘的,你要换自己掏钱去吧。&br&&br&&br&正确的做法:立即关机,拔掉电源,用纸擦干机身表面的水。然后,尽快送到离你最近的Apple Store或者官方售后服务中心。交给工程师解决。&br&工程师会帮你拆机,擦干所有的水渍,帮你检测所有的硬件是否正常,并且给你做出详尽的报告以及给出修理建议。&br&&br&按照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的MBA在被泼了牛奶之后立即送到Apple Store里面维修。工程师在一天之后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详细的情况。包括主板上面哪些部件坏掉哪些部件正常,是否能够正常开机,功能是否正常等等。然后建议我怎样维修。&br&&br&工程师告诉我,您的SDD旁边的一个电容坏掉了,所以以后有可能会硬盘不稳定。我不建议您更换,因为费用太高了,建议您花几百块钱去买个移动硬盘自己定期做备份就好。一个扬声器接触不良,您要是想换掉的话也可以,话两百块钱左右就好,不换也不会影响使用,只不过会有时候不稳定,出现只有单声道的情况。剩下的没有多大的问题。如果三个月之后您的机器依然能够正常使用的话,那您的机器就没有多大问题了。&br&&br&所以取机器的时候工作人员也这么给我说,并且给了我日后的一些建议。再三叮嘱我定期备份,并且在三个月之内密切观察机器的状况,如果有问题立即送修。&br&&br&这次维修没有花我一分钱,工程师帮我免了拆机手工费,帮我清理了机器。收到机器打开后发现跟新买的一样。&br&&br&&br&&br&所以所以所以,立即送修吧。要是你手工好的话,有过拆机经验的话,按照二楼的方式拆机也行。如果你觉得麻烦,不想把自己的机器拆开或者无意中破坏掉的话,送修最简单。&br&&br&还有,没有送修过的人不要说送修就要花钱。谢谢。
排名第一的作者说要拔电源扣电池。我想说的是,亲,MBP电池没法扣下来。排名第二的答案说自己动手,并且附上了完整的过程和照片。这只适合技术宅,而且有过拆机经验的人。其他答案里面有人说送保修之后会换键盘给你,个人表示这完全是胡说。不会给你换键盘…
&b&Mac 有延年益寿的功效。&/b&&br&&br&用了Mac,你可以把心思都放在你想做的事情上,生命的利用率会得到提升。&br&它一点都不神奇,就是个电脑,平常没事不会来打搅你,让你干这个干那个去维护它;你让它干点什么,它一般也都会照做。&br&但就这点要求,用 Windows 实在很难实现。
Mac 有延年益寿的功效。用了Mac,你可以把心思都放在你想做的事情上,生命的利用率会得到提升。它一点都不神奇,就是个电脑,平常没事不会来打搅你,让你干这个干那个去维护它;你让它干点什么,它一般也都会照做。但就这点要求,用 Windows 实在很难实现。
目前我的桌电用iMac,笔电采用的是ThinkPad T420(¥11000)&br&Macbook 和 ThinkPad的产品定位还是有差别的。&br&本人选择TP作为笔电方案很简单,安全性考虑。&br&&br&我曾经的笔电因为1/4杯牛奶泼到了键盘上而导致主板报废。因此,对于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比较敏感。&br&我看了国内权威杂志对市面上所谓“防泼溅键盘”的评测,对比几大厂商的旗舰之后,Lenovo的T420是真正名副其实的,一杯清水(200ml)下去,主板一点都没进水。而其他的几台所谓防泼溅键盘都是有名无实,并不能及时排干净液体,导致渗入主板。&br&&br&我选择PC的标准是实用性。TP的扩展能力和军品级别的安全性(比如T420可以负重超过100kg,抗压)是其他品牌不容易做到的;桌电选择iMac也是因为屏幕起了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要整天拿出门装逼或拿所谓美丽的界面取悦自己的感官。&br&我选择iPhone和iPad,也是因为移动设备解决方案里,苹果的生态系统最成熟。&br&&br&装与不装,其实都是每个人在现实条件下的自我需求,正如我最开始说的,Macbook和ThinkPad除了价格,产品开发方向的定位是不同的,没必要厚此薄彼,选择适合你个人需求的方案才是合理的消费选择。
目前我的桌电用iMac,笔电采用的是ThinkPad T420(¥11000)Macbook 和 ThinkPad的产品定位还是有差别的。本人选择TP作为笔电方案很简单,安全性考虑。我曾经的笔电因为1/4杯牛奶泼到了键盘上而导致主板报废。因此,对于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比较敏感。我看了国…
我在另一个问题里提到过我的观点:&br&这一代Retina MBP是苹果的试水产品,是苹果抢占供应链,抢占先入为主观念的产品。&br&&br&其搭载的650M显卡,支持的最大数字分辨率是。&br&RMBP默认在retina屏幕上显示的内容都是HiDPI的,所以在系统允许的最大尺寸下渲染的画面分辨率是(最后缩放到的屏幕上显示),这块显卡就会超负荷工作。更不用说外接显示器了。&br&实际上经测试在默认的 模式下,系统已经有点卡了,窗口缩放动画可以明显感觉到。&br&&br&另外,Intel近几年来一直走着Tick-Tock发展战略,也就是说,Intel每隔两年的奇数年推出更先进制程的处理器,每隔两年的偶数年推出新架构的处理器。&br&Intel将在2013年推出Haswell架构。对于新架构性能提升幅度,我持乐观态度。&br&2010年Sandy Bridge发布时,制作工艺维持32纳米制程,但其移动处理器性能比上一代提升了几乎一倍。&br&2012年Ivy Bridge升级了制作工艺,使用了22纳米制程,但性能提升只有10%到30%…&br&我很期待2013年Haswell处理器,按Intel的说法,到时候新的集成显卡可以让你丢掉独立显卡了,虽然我是持怀疑态度的…&br&&br&综上所述,RMBP性能不足是最大的问题,2013年就会面临淘汰的危险。&br&我预测第一代RMBP使用寿命大约为2年。1-2年后会显得性能不足,DDR3内存落后,SSD容量显小。到时候还可能面临更好的电池技术、无线技术和接口技术的挑战。&br& 你还记得第1、2代Macbook Air吗?Core 2 Duo处理器,最高配都卡死人。后来Sandy Bridge出来救场后,终于实用了。现在RMBP也是这么个情况。&br&&br&当然,早用早享受,无论什么时候入手都会面临2-3年后被淘汰的危险。只是若追求性能的话,在Intel的Tock阶段入手会比较划算一些。&br&&br&---分割线---&br&&br&上面都是题外话,LZ的问题,我的观点如下:&br&&ul&&li&8G和16G内存差价不大,要知道DDR 3内存刚出来时,8GB内存要一万多人民币…所以我推荐升级到16GB内存。&/li&&li&Matlab不好说啊,金融应用的计算量大吗?写一般的程序肯定是没问题啦。&/li&&li&虚拟机问题不大。&/li&&li&图像处理问题不大。Photoshop从CS6开始大规模支持GPGPU显卡辅助计算了,并且大力支持苹果参与定制的Open CL标准。Aperture从第三版开始支持Open CL,同样会利用显卡来辅助计算。如果你用Final Cut Pro X的话,也会是同样的情况。&/li&&/ul&&br&&i&以上内容如有错误请留言指出。现在发现写太多了,估计会有很多疏漏…&br&&br&&/i&---分割线---&br&&br&日,苹果发布了升级后的RMBP,不过Haswell的性能太令人伤心了……&br&新的核心显卡Iris性能不错,不过只有15寸RMBP享受Iris Pro……&br&(而且坑爹的低配版15寸RMBP在定制到同样配置的情况下,居然比高配版少一块GT750M独立显卡……)&br&好在这一代RMBP整体上便宜了200美刀,所以性价比更高了。&br&甚至出现最低配13寸RMBP比最高配13寸MBA价格更便宜、性能屏幕却更好的情况。&br&(不过13年版MBA续航力要更强3-6个小时,重量更轻220克,屏幕可视范围寸RMBP等效的更大)&br&&br&至于内存,选8G还是16G,我是这么考虑的。&br&三个等级的处理器差价是300刀,三个等级的内存差价也是300刀。&br&但这些处理器之间性能差距很小(最低款的显卡也会更弱一点),这300刀用来升级内存和硬盘可以有更大的回报。&br&尤其是内存,做渲染,开大图,开很多浏览器页面,都会用到。(虽然新系统Mavericks支持内存压缩了,但视频图像之类的数据,我很怀疑能压缩掉多少,毕竟要保证处理器性能不被明显占用……)&br&硬盘的话,需要注意的是,苹果配的这些PCIe SSD,虽然连续读写速度接近1GB/s,但4K随机速度极慢…&br&所以,挑个中配硬盘(256GB),选个中高配内存(8-16GB),选个中间档的处理器。&br&嗯,如果是土豪就不用这么纠结了……&br&&br&题外话:&br&新的iPad mini with Retina display的性能直接提高了7倍,屏幕提高了4倍,价格却没贵多少,我觉得很不错。
我在另一个问题里提到过我的观点:这一代Retina MBP是苹果的试水产品,是苹果抢占供应链,抢占先入为主观念的产品。其搭载的650M显卡,支持的最大数字分辨率是。RMBP默认在retina屏幕上显示的内容都是HiDPI的,所以在系统允许的最大尺寸下渲染的画…
硬盘灯存在的意义在于:用户知道系统在读写;&br&硬盘灯的问题在于:不停的闪烁对用户产生了干扰;&br&Apple认为,这个产生的问题远大于它存在的意义。
硬盘灯存在的意义在于:用户知道系统在读写;硬盘灯的问题在于:不停的闪烁对用户产生了干扰;Apple认为,这个产生的问题远大于它存在的意义。
我2009年写的博客:&a href=&/blog/362445&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log/3&/span&&span class=&invisible&&62445&/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范凯所有,如需转载或者其他用途,请联系本人取得授权。&br&&br&因为Mac的操作系统OSX相比WindowsXP来说,比较适合开发人员使用。我个人的体会如下: &br&&br&一、OSX的多窗口多应用程序切换功能很强大,对开发人员来说很有用 &br&&br&开发人员一般都需要开很多窗口很多应用程序工作的,窗口开的多了以后,在XP上面切换应用程序是很不方便的事情。XP下面的任务栏又很小,任务多了,切换起来也看不清楚哪个是哪个。所以好多人都把任务栏拖出来两列或者更多,便于任务切换。不过我是不太喜欢下面占那么多位置,所以总是尽量少开应用程序。另外Alt+Tab显示出来的任务icon特别小,多了以后也搞不清楚哪个是哪个,选定移动只能向右移动,不能反向选定,切换起来很郁闷。 &br&&br&但是OSX的Spaces & expose真的好强大,多个桌面随便切换,每个桌面里面n个应用程序随便切换,Command+Tab显示出来的任务切换可以左右来回移动选定,还可以快捷关闭任务,用铝壳MacBook的话,还可以四指禅切换任务,真的很强大啊,当然更不要说F8,F9,F10,F11这4个最经典的快捷键了。反正我在OSX上从来没有用过窗口最小化,真的是完全不需要。 &br&&br&二、OSX的快捷键很好很强大,配合四指禅,完全抛开鼠标,对开发人员来说也是很有效率的 &br&&br&对于开发工作来说,多用键盘少用鼠标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开发效率的。但XP的快捷键支持和OSX比,完全不是一个水平上的。加上QuickSilver软件的支持,和铝壳四指禅,鼠标就是多余的东西。特别是玩熟了QuickSilver的话,你做啥操作都是两三下键盘敲击搞定。 &br&&br&三、OSX对于开发环境的支持比较好 &br&&br&OSX本身就是BSD Unix,各种各样的开发工具带的很全,什么Java,Python,Perl,Ruby,PHP都自带了,再装上Xcode以后啥都有了。我平时用Shell用的特别多,所以像OSX的console对我来说就很方便了。也不需要额外安装ftp软件,ssh软件,cvs/svn软件,wiinrar软件等等,一大堆XP下面需要安装的软件都省了。 &br&&br&四、OSX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维护,很省事 &br&&br&比方说不需要整理磁盘碎片,不需要配置防火墙,不需要安装杀毒软件,不需要清理注册表,没什么操作系统维护工作。如果你有个大容量移动硬盘的话,插上来就可以给你自动备份了,实在很省事。还有就是安装和卸载软件都是绿色的,就是拷贝目录和删除目录,不必担心什么dll污染,注册表污染啥的,你用多久它也不会变慢。 &br&&br&五、在OSX上面组织目录和文件很方便,不像XP那么麻烦 &br&&br&用XP的话,一般都要分两三个分区,各种不同的文件放在各自分区的各自目录下面,文件和目录多了以后,自己要定期整理,否则寻找文件是个麻烦的事情,XP自己的文件搜索功能是鸡肋,弄个Google Desktop有点消耗资源。 &br&&br&OSX的话,用户文件都在自己的主目录下面,自带了强大的搜索spotlight,想看啥文件,Ctrl+Space,调出输入框,然后写关键词搜索,就都出来了。然后常用的文件夹加入QuickSilver,需要打开什么文件夹,直接两三个字母就调出来了,特别常用的文件夹可以加到Dock上面,可以随时用Stack方式打开浏览,另外浏览文件夹里面的大量文件,还可以随时QuickLook,多媒体文件还可以CoverFlow,所以管理海量的文件和目录很省事。 &br&&br&六、一些常用的工具软件会自带,省的另外安装了 &br&&br&比方说截图,pdf浏览,修改图片,地址薄,日历软件,便笺全部都有了,不需要像XP那样要自己另外下载安装。就说截图吧,XP的截图功能真的太原始了,XP的画图还只能保存为硕大的bmp,还不能方便的修改。OSX上面我Ctrl+Shift+4就可以截桌面任何范围,Space键就可以截任何窗口,可以保存为各种图片格式,用预览可以看各种文件,图片,pdf都没问题,预览软件还可以裁切图片,或者用自带iphoto就可以做各种专业的图像调整。 &br&&br&还值得一提是Dashboard,这玩意很有用,我每天用它快速记录备忘,查看天气,查看日期和时间,有时还用用它的小计算器。如果是需要时间提醒的话,QuickSilver就自带了很棒的提醒功能了。 &br&&br&反正就我平时用的这些需求来说,XP要么是做不到,要么是没有办法做到这么方便省事的。Vista/Windows7没有用过,不清楚有没有什么大的改进。现在我在虚拟机里面开XP主要是两个用途:一个是测试Windows和IE访问JavaEye网站,另一个是用Office2003。对我来说,需要用到的功能除了这两个方面,OSX比XP显然要更好。
我2009年写的博客: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范凯所有,如需转载或者其他用途,请联系本人取得授权。因为Mac的操作系统OSX相比WindowsXP来说,比较适合开发人员使用。我个人的体会如下: 一、OSX的多窗口多应用程序切换功能很强大,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cbook air型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