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城市教育相对农村教育集邮有哪些好处处?

去城市住是什么感觉?城市的教育好吗?_百度知道
去城市住是什么感觉?城市的教育好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一报十几个,,这里的学校都不补课的,各种各样的如果您的经济比较好,可以考虑城市比如深圳,但是所有的小孩放学后都报辅导班
在城市住的好处是交通便利教育好一些,但是很累为了生活为了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教育你要为钱奔波而忙碌着,除非你现在很有钱在城市里住是挺好的只是空气没有农村的好。
城市节奏快,压力大。教育当然要好
城市和农村各有千秋,但相对而言城市的师资力量较大,因此教育更好。
都非常好,特别是吃的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乡村学校本土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0YJA880065)
《乡村学校本土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实践探索部分)
如果政治家或教育家,站在乡村外头说:“我给你们办一个小学吧”,一上手即与其本身隔离,一定是办不好的。
&——梁漱溟
一、课题的提出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农村乡镇及其以下的中小学校。
一提到乡村教育,很多人会立刻想到“落后”两字,即硬件教学设施匮乏、师资队伍薄弱、财政投入过少,生源质量不高等等不利因素。显然,这是一种以城市学校的建设标准看待乡村学校的视角,将乡村学校置于一种被动、弱势的地位,置于一种“被怜悯”的地位。这种观察问题的角度固然有其正确性,但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建设不应该套用一个标准,乡村教育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深入挖掘乡村学校建设的优势和特色应成为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应有之路。
事实上,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城乡同质化倾向,人们理想化地认为,只有乡村学校达到城市学校的建设标准才是教育的公平,只有乡村学校“赶上”城市学校的硬件配置才是教育发展的理想目标。这固然有其正确的一面,但忽视乡村教育的独特存在,忽视乡村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忽视乡村学校如何走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无疑是研究乡村教育的偏颇。
必须看到,乡村中小学有其特殊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取之不尽的地方人文、社会资源,还有教师、学生身上潜在的民风、民情、民俗优势。充分开发利用这些以乡村文化为载体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资源,使教育向民间、向地方开放,促进乡村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建设,无疑是当前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
本研究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沂蒙山区的红色资源优势、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分类模型,研究不同类别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是面向乡村学校课程管理与建设实践的边开发、边利用的行动性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本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实践意义,即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厘清不同类型农村社区课程资源的内容,挖掘其教育内涵,探讨相应的利用模式,激发出学校校长、教师的课程主体意识,形成“一校一模式”的个性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促进地方中小学的特色化发展。在当前条件下,立足乡村教育现实,挖掘乡土文化的教育价值,对促进乡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具体表现为:
1、学校特色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乡村教育地发展必须立足乡村教育的实际,特别是乡村本土蕴藏着丰富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课程资源,使教育立足民间文化、立足地方特色、立足教师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激发出学校校长、教师的课程主体意识,才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乡村学校发展之路。
2、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需要
厘清不同学校所在社区本土课程资源的内容,挖掘其教育内涵和教育价值,探讨相应的利用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激发学生文化意识的主体自觉,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才能实现乡村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的全面提高。
3、农村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农村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哪里,发展的起点在哪里?这是当前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中必须回答的问题。然而,环境的相对封闭、信息的相对贫乏、资源的相对短缺,往往使大量农村教师失去了发展的信心、热情和勇气。可在乡村学校里默默奉献的老师们,背负着千百万农民望子成龙的梦想和国家民族振兴的希望,承载着中国70%的基础教育的重任,他们需要发展,也能够发展,更应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事实上,农村教师大多生于斯、长于斯、学于斯、教于斯。他们对农村这块厚土有着最深的感情,对乡土文化有着最透彻的理解和感受,这儿是他们生命的根。激发教师们的课程主体意识,把他们熟悉的乡土文化、乡土情感和乡土情怀融入到课程理解和课程实施之中,恰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他们会从这里感受到职业活动的兴奋和自信,找到自身成长的“根”,树立自己职业生命的理想,享受职业生活的幸福,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化课程资源,可促使学校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成为社区文化、文明的会聚点,引领社区文化的发展。可以激发乡村孩子们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家乡的朴实情怀,成长为乡村建设薪火相传的有生力量。
三、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基本内容与开发维度
课程资源的内容十分丰富,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果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划分,可分为素材性资源(课程的素材或直接来源)和条件性资源(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人力、物力、财力等);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划分,则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来源于地方丰富的乡土文化,所以研究乡村学校本土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规律,首先要搞清乡土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的乡土文化博大精深,既有渊源的悠久历史,又有不同地域、不同种群的个性和特色。厘清乡土文化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是研究乡村学校所拥有的本土课程资源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探讨如何挖掘这些资源的参照系和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的坐标。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句话启示我们,乡土文化是一方水土上的这一方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文化,是与这方人的生存、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文化。据此,我们认为对乡土文化的构成研究可以从自然、社会、人三个维度进行抽象分析,建立不同区域个性化乡土文化要素分析的模型。同时文化又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概念,即使同一区域的文化,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所以应该将
“传统”、“现实”作为乡土文化因素分析的时间维度。这样由区域社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构成的空间横轴与“传统”、“现实”构成的时间纵轴相结合,就构成了乡土文化要素分析的理论模型。不同的要素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形成了各地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乡土文化。按照这个模型分析各地的乡土文化,可以为乡村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理论上的参照,最大限度地保证乡土文化不遗、不漏地运用到学校人才培养之中,促进本土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
具体内容见下表:
表1:乡土文化要素分析的理论模型
风水文化;
星座文化;
地质地貌;
奇石古树;。
地方戏曲;
名人典故;
民族节日;
传说故事;
革命传统;
历史文物;
生肖文化。
生产方式;
传统工艺;
传统农具。
民间艺术;
宗教信仰;
(婚丧嫁娶);
方言俗语。
自然环境;
山川河流;
气象气候;
自然灾害;
禽兽虫鱼;
花草苗木。
民风民俗;
民歌民谣;
(春联挽联);
儿童游戏;
地方名人;
中医偏方;
饮食特色;
流行服饰;
住房特色。
能工巧匠;
作物特产;
家禽牲口;
地方企业;
致富能手。
生活习惯;
职业分布;
社会事件。
四、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利用途径与策略
这部分研究主要是面向教育实践的变革,探讨本土课程资源在乡村学校建设中的具体运用途径和策略,是本课题研究的主体部分,也为深化本课题地理论研究提供实践依据和现实参照。
博大精深的乡土文化可以渗透到乡村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促进乡村学校的改革和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地提高。具体地说,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和探索:
(一)学科课程的实施
“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学科课程体现国家对所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要求和基本标准,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载体。学科课程的实施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途径,是学校人才成长的奠基石。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在学科课程的实施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可以渗透到学科教学的每一方面。具体表现为:
1、立足现实问题,揭示学习任务
学生学习的动力直接来源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或生活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依据师生熟悉的本土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提出与学习任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质疑讨论中明确新的学习任务,对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案例1:“米”的认识
在教学“米”的认识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厘米”,让学生动手去测量教室的长,在测量过程中感受到用“厘米”作单位太麻烦,从而产生学习较大的长度单位的兴趣。这样既为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作好了铺垫,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2、丰富感性经验,促进知识理解
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学生同化理解新知识的逻辑起点。下面的教学案例尽管教材内容不同,教学对象各异,但都注重学生的本土生活经验在理解学科知识中的作用,以感性的经验夯实学生认识的基础,以实际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深化学生对理性的学科结论的理解,均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2:“保护环境”教学片断
有的老师在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第四课第二节“保护环境”时做了如下的探索:
师:今年云南遭受百年一遇的干旱,同学们感受应该很深。特别是生活在山区的同学,这样干旱的天气,对你们周围的环境和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
生:我们村已经没有水喝,而且还发生了几次野火,村寨周围几乎都变成黑色,家里到处落满灰尘,而且这几次野火都是我们村的村民烧荒引起的,太让人气愤了。
生:我们家的羊和牛,由于没有足够的水和草料,现在都已经皮包骨头,看着都让人心疼呢!
生:我们家种下的麦子已经枯死,颗粒无收,今年家里肯定要断粮几个月了,这可怎么办呢?
师:是啊,在贵州和云南的许多地方,旱得连泥浆水都喝不上。许多你们的同龄人,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洗澡和洗脸。下面请大家看一组图片(用多媒体播放最近抗旱救灾图片)。大家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
生:老师,那些人生活太艰苦,我们比起他们来要幸福得多啊。
师:(向学生介绍专家分析的导致西南大旱的原因后)当人类一次又一次吞咽破坏环境的恶果时,我们很多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的人们,还在做着滥垦滥伐、四处烧荒、破坏环境的事。那么作为祖国大家庭一员的我们又该为保护环境,为建设美好家园做些什么呢?
生:我觉得我们回家应该向家长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改变过去烧荒习惯,不要再开荒。
生:在学校洗手应该尽量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
生:我认为应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环保监督,关停一些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的企业,处罚各种恶意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生:在我们家乡应该加大退耕还林,多植树种草,绿化荒山,只有这样才能使家乡的水患洪荒问题得到解决。
生:我们要建立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不能再走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
教师小结后布置作业:同学们周末回家,认真调查你们村寨周围的环境破坏情况后,自己设计一个改变你们村寨周围生存环境的小方案,下周的课上交流展示。
这个教学过程从开始到结束是否与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在对干旱后果的切身体验中认识环境保护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环境保护的知识,更多的是学生环保意识的生成和强化。
案例3:初中物理《杠杆》教学
在初中物理《杠杆》一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用棍子撬动大石头、用扁担挑水、羊角锤拔钉子、儿童玩跷跷板等活动的共同特征,进而分析抽象出杠杆原理。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杨秀君在其研究中,曾把“生活中的杠杆”这个作业留给石家庄市XX县XX乡中学初三6班的学生,一周后,学生们交上作业,其中一份如下,足见学生对杠杆原理的深刻理解。
杠杆与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应用到杠杆的知识,杠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杠杆在我国古代就己经有应用,古人还总结出了“短轻者上,长重者下”的规律。古希腊的学者阿基米德也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杠杆。家里种地用的铁锹、独轮车、小推车、粪叉等。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家里用的普通剪刀,还有园林工用的剪刀,把柄比较长,用起来省力;而裁缝和医院手术用的剪刀,把柄比较短,可以省距离。缝纫机的脚踏板也是杠杆。还有铡草用的铡刀,修理工用的钳子,扳手等,开瓶盖用的起子,起钉子用的羊角锤……。
现在大多数家庭已经用上了自来水管,但还有少数家里用压水机,压水机上的压杆也是杠杆。还有喷雾器上的压杆也是一个杠杆,称东西用的杆秤,天平无疑也是杠杆,天平是一个特殊的杠杆,它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是一个等臂杠杆。另外,在人们移动重的东西时,也会用到杠杆,比如移动大石头、大木头,往往在石头或木头下放一硬杆撬它,这根杆就起到杠杆的作用。
我们的学习用具也有用到杠杆的,比如裁纸用的小铡刀,钉纸用的订书机等。我们每大上学骑的自行车也有很多地方用到杠杆,比如车闸等。
杨丽莎同学给我们讲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也和杠杆有关系。一次她和妈妈在门口用麦子换大米,那个小贩在称麦子时,悄悄在地上吐了口唾沫,然后把秤陀偷偷往吐过唾沫的地方一放,一小块泥巴就粘在了秤碗上,他满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可没想到这一切都被小丽莎看在眼里,她心里一琢磨,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秤陀上粘上东西,在称麦子时,顾客就吃亏了。她悄悄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当场揭穿了小贩的阴谋。那小贩一个劲儿说自己是无意的。
回家后丽莎妈妈很认真地说:“你们学的东西还真管用。”丽莎很高兴,我们听了也很兴奋。真正体会到知识是有用的。
案例4:近似值
用四舍五入法截取数的近似值时,是“入”还是“舍”,只取决于去掉部分的首位数字是大于5、等于5、还是小于5,而与其后的各位数字无关。但在实际问题中,在截取近似数时,不管其余部分上的数是多少,都向前一位进1,这种方法叫做进一法;在截取近似数时,不管其余部分上的数是多少,一概去掉,这种方法叫做去尾法。
为此,下列具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的理解:
(1)国庆节五(1)班16名同学到世界之窗游玩,每3个同学一条船,需几条船?
(2)夏铭用彩纸折叠纸飞机,每5张纸折一架,34张纸可以折几架?
(3)张华带了11元钱去买钢笔,每支钢笔2.5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支?
(4)妈妈要将3.2千克的油分装在几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0.5千克,问至少准备几个瓶子?
(5)包扎一个礼品盒需装饰带0.42米,2.4米装饰带可以包装几个礼品盒?
(6)开学的时候,老师带了20元去买《口算训练》,该书每本3.50元。老师可买回多少本《口算训练》?
这些生活中学生亲身经历的数学问题可以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同时增强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
3、渗透本土素材,充实学习内容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地方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丰富、充实课程内容,拓展学生学习的知识来源,更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案例5: 《优美的民间艺术》
在湖南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镇的一所中学, 教师在《优美的民间艺术》一课教学时,
就为学生们请来了两位民间艺人。七十多岁的周正宏老人和周五爹老人。周正宏老人的山歌、小调在该地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周五爹老人的书法、山歌、花鼓戏更是一绝!他能即兴作词、吟诗, 令人敬慕不已。
外貌淳朴的老人震撼了学生们! 学生们不但亲身领略了民间艺人的精彩表演,
同时也对民间艺术有了更高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同学们开始以新的目光, 重新审视自己所生活的小镇———捞刀河镇,
这个在省级地图上都不太好找的地方。随后学生们还兴致勃勃地模仿山歌、小调的旋律, 创编表演起来:
今天教室里外好热闹呢,
学生老师围好多,
里三层加外三层呢,
艺术氛围到高潮呢,
请问我们觉得好不好呢? ”
案例6:农村体育资源
在《体育与健康》学科,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开展户外运动提供了良好条件。学校附近的山坡可以开展越野跑、上坡跑等运动;草地是天然的足球场;山地可以开展爬山、定向越野等;河流、小溪可以开展漂流、赛龙舟、游泳等运动;树林是进行“警察抓强盗”、“打仗”游戏的最好场所。同时,让学生置身于自然环境中,可以缓解学习紧张的压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当地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和野外生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4、融合课堂与生活,强化体验学习,优化学习过程
首先是将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与学生熟悉的生存、生产、生活过程相协调,打通科学世界与儿童生活世界的界限,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学习环境中感受科学世界,理解科学世界,进而创造科学世界。不仅增加了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更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在过程的经历中学会思考,学会认知。
案例7:生活中的《统计》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第一册第93—94页《统计》时,吉林省的孙凤香老师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理解数据及其关系:
师:下面是四年级摘松果比赛的统计表。
师:谁能根据这个表格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讨论、汇报:
①哪个班摘的松果最多?
②一班比二班少摘多少个松果?
③一班和二班共摘多少个松果?
④四班摘了多少个?
师:如果说,四班得第二名,你能猜出四班摘多少个?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①二班摘了39个是第一名,三班摘了35个是第三名,四班是第二名,应该是38个。
②还可以是37个、36个。
根据表格的内容来提数学问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富有挑战性的,特别是“四班摘的松果是多少个?”这一开放性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地打通教室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里学习学科知识。把校园、图书馆、体育场、农贸市场、风景名胜等变成学生学习、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
案例8:“生活处处有作文”
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中心小学姜自卫、范建玲老师主持的“生活处处有作文”课题组,星期天布置让学生“帮妈妈做一件事”的作文,学生们从生活中感受到了情感,传递了情感,这作文的题材就找到了。一个叫黄梅的同学真实的写出了她的感受:
“今天妈妈让我写完作业去看弟弟,我想这可比学习好玩多了,于是,马上写完作业,抱起可爱的小弟弟,我要亲身体验一下当小保姆的感觉了。弟弟一会抓这,一会抓那。我教弟弟唱儿歌,他哭了,怎么了?饿了?我抓紧给他和奶粉,凉一凉,好了,可他不喝,哭得更凶了。呀,又拉又尿,怎么办,我无法下手,急得满头大汗。看弟弟成了个泪孩子,我又心疼又着急。这时妈妈来了,我把刚才的一幕告诉了妈妈,可妈妈说我小时候比弟弟还淘呢!我才不吱声了,我理解了妈妈,感受到了妈妈是多么的不容易。如今我长大了,应该多体谅妈妈。”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该校构建了一至六年级的系列化习作教学体系:
低年级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以写话为主,每周一次至两次写话,老师给予批改,鼓励,教他们认识生活,学会生活,会写生活。
中年级以活动作文、观察作文为训练主线,结合学校开展的一周一次活动,如“三八献礼”等,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写出自己活动的过程与感受。
高年级以身边的素材,组材的综合训练为主,写下了自己的作文小册子,并为自己的作文起了优美的名字。每学期每生要编出自己的两本作文集。作文的内容反映了身边的生活,从生活中找到了丰富的题材,学生的组材各有特点,有的还配上精美的图画,
在学生自己编写的作文集中,既有课本安排的课后内容,也有根据季节、时令、节日等观察及各种活动内容,还有想象性内容,续写集,缩写集等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习作积极性,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寻找素材的能力,及时提笔做笔记的习惯。
秋天带领同学们去果园、去河边、去田野找秋天的果实,然后回来写找到的《秋天的果实》,写后马上分组进行争论式的,开放式的课堂修改讨论,每人都可当小老师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优化了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下面是一个小组的评改争论:
一个同学读:“未走进果园,一股浓浓的果香扑鼻而来。”一个同学补充:“我使劲地吸住鼻子,生怕这香味溜走。”一个同学说:“对我马上向前跑去,尽情地享受这浓浓的果香。”根据同学们争论补充,他们各自完善了他们那种急于达到果园的心情。再往下评改更是精彩,一个同学读到,“看啊,这苹果树上的苹果挤挤挨挨的,好像争着向秋天献礼”,那个同学又补充说:“它们是在把美丽的脸蛋露出来和我们比美”,有的说:“那红富士苹果像是喝醉了酒,红光满面。”有的说,那是刚刚搽过了胭脂……张月说:“我觉得涂宝丽同学写得那片葡萄非常逼真,颜色用得恰当”。姜姗说黄梅的那一片柿树写的更好,比喻恰当。“大大小小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挂满枝头,远远看去,就像一片燃烧的火焰。”通过点评、争论、补充,使同学们都能得到补充,互相提高。
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儿童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感悟生活、反思生活中表达自己对生活世界的真实理解和感受,孩子们就会在这种真实的生活世界里学会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也丰富着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
案例9:谁都可以妙笔生花
网友静听花语在他的新浪博客中有一篇博文《谁都可以妙笔生花》,记述了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片断,就恰好说明了引导学生反思、感悟、表达自己真实生活的教育价值:
我对孩子们说:“请从这些词语中自由选择5个词写一段话,至少要用到3个四字词。”
不到一分钟,一个平时学习不太认真的男孩子举手了。他站起来说:“我在家里为所欲为,调皮的事我做起来不在话下,把爸爸气得火冒三丈,眼冒金星,但是我有奶奶撑腰,爸爸无言以对。”
孩子们听得哈哈大笑,当然,对他的“杰出”表现,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表扬。看来,这孩子平时不爱做作业,不是他的天性太懒,而是我的作业没有吸引力。这孩子写的看似逗笑,实则也是他的亲身经历。他在家的确很调皮,妈妈为了他的教育伤透了脑筋,因为妈妈不能批评孩子,奶奶喜欢无理取闹。后来经过妈妈不屈不挠的斗争,(据说如果谁再干涉她教育孩子,以死相逼迫)终于取得了孩子的教育权。
还有一个孩子写的更有趣,也是一个平时不太出色的男孩子写的。“星期天,我去探访外公。走过一片幽静的树林,度过一条微波粼粼的小河,路上的风景真美啊。刚进外公的家门,就听见小孩子的哭声,原来我正好遇见了小弟弟的降生,看来我和他有不解之缘。”这个孩子写得简直是一篇微型小说。
一个女孩子介绍爷爷的一段话我也觉得非常有趣:“我的爷爷是非常能干的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干起农活来不在话下。他非常关心我,每个星期送我上学接我放学回家。暑去寒来,爷爷显得非常苍老了,我也非常心疼他,我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有朝一日,好好报答他。我时常会和爷爷吵两句嘴,我的伶牙俐齿让爷爷无言以对。爷爷有许多特别的行为,相处时间长了,我也学会了爷爷的一些‘身段’,时常在奶奶面前表演,逗得奶奶哈哈大笑。”这个孩子通过这段文字写出了爷爷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她和爷爷之间的深情,让我惊叹。
一个喜欢象棋的小姑娘写了这样一段话:“从小我就和象棋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次,我一反常态,挑战邓小黄,我在那里认真琢磨如何打败他,结果以失败告终。我发誓我一定要把他打得落花流水。于是我每天专心训练,暑去寒来,我的水平与日俱增。现在,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总之,孩子们在这个训练环节,兴味盎然,效果不错。我想,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从作业设计方面多下点工夫,孩子不爱做作业,是因为作业太枯燥无味了,包括我们平时的习作练习,也应该注意选择孩子们喜欢的对象让孩子们去写。
5、开展综合实践,拓展学习视野
就是将学科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中综合运用课本知识,在运用中深化知识,在活动中历练才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案例10: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研究
山东蒙阴县界牌实验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实践研究”课题组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专题研究,实施“语文综合实践‘三旅延伸’”策略”。把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融入到语文学习中,实现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使学生进行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网络式的而不是直线式的,能动的而不是被动的语文学习。学生们在实践中历练,在“用”字上下工夫,在升华认识的基础上表现生活。实施了以课堂语文学习为圆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的“三旅延伸”策略,它是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的旅程,是心理成长的旅程。实现了课内外相融合,多元化、多样化的文化积淀和思想交融,促进了学生和谐发展。
具体地说,“三旅延伸”策略包括:
&& (1)文本拓展之旅
它是源于教材、前伸后延的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的扩展和延伸,学生在拓展之旅的过程中,动手做、动脑想,在实践中加深感受,积淀语感,扩大信息容量。课文学习前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课文学习后,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利用文本表达上的含蓄朦胧处或留下的空白处,让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诠释去补充文本,或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充盈去丰富文本。配合教材开展系列活动,通过“趣味引入——片断欣赏——角色再现——故事浏览——创作听评——作品推荐”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活动。
&& (2)童年自然之旅
呈现的是学生假期外出旅游活动的收获。学生在游历山川、饱览山河景色的同时,为提高旅游价值,丰富文化内涵,围绕“优美景致、物产采撷、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四个方面,将自己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拍摄的照片展示出来,与同学们分享旅行的快乐;将旅行归来后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童年之旅”小报记录下来,更充分体验、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奇秀壮美;举办旅游实物展览会,为伙伴们打开一扇感受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之门;围绕一个地域、一种物产、一种风俗、一种建筑等进行深入研究,真正领会各地的文化精髓,感悟到精神、品质。这种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帮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了学生生命价值。
这里,结合学校的生态馆、蝶趣园,开展了专题“蝶趣之旅”活动。生态园中有活体蝴蝶园、蝴蝶标本馆及其它自然奇观,把这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使学生受益匪浅。包括:
导游参观,锻炼口语表达。让学生作生态园的讲解员,在准备的过程中,搜集资料,编写导游词,在为同学、家长、来宾一次次的讲解中,提高语文能力。导游参观,让学生对神奇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科整合、深入研究。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点,选择不同的研究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低年级学生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侧重于蝴蝶画的绘制,画面下一行行拼音短句,写出了孩子们对蝴蝶的喜爱赞美之情。中年级学生通过咨询科学老师和上网查阅资料,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或结合自己最为喜爱的一种蝴蝶做深入的研究,了解它的产地、特点、分布情况……创作蝶诗、蝶趣小报。高年级的学生广泛收集古今中外赞美、描写蝴蝶的美文、诗篇做成文摘,从蛹化蝶的艰难的历程感悟出蝴蝶的品质,写出对人生的感悟。有特长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蝶歌”“蝶舞”,制作蝴蝶标本画。蝴蝶的研究给学生以做人的启迪,升华了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感悟。
(3)童年社会之旅,即社会调查
此类实践活动常以“小记者在行动”的形式进行。学生自由组合小组,确定研究主题,主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肯德基该不该吃?网络的悲与喜;连战大陆行;名人与名泉等等。学生的调查不拘形式,不受限制,不受束缚,用童眼看世界,自由表达对生活的感悟。调查归来,学生还像模像样地写出了调查报告。报告中大量的调查过程记录,充足的事例,详实的数据,旗帜鲜明的论点,显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置身于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在无拘无束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每位学生都成了学习的主人,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科学的探究精神,默契配合的合作意识。
6、巧用生活工具,丰富学具教具
农村学校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像树枝、木板、草绳、竹枝条等可以再利用,这些多余的闲置的物品都可以用来制作学科教学中所需要的学具或教具。
案例11:《体育与健康》中的就地取材
&&&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可把树枝按照现状制成高跷等;草绳扎成草绳球;木板块做成长木展板;竹条做成弓箭、跨栏架等;草藤做成藤圈;树枝做成弹弓;竹竿和木棍做成武术棍、体操棒;木块做成“棱板”;木桩打在地上形成“梅花木桩”;家用扁担可以来作为“担架”等……。另外,利用校园的自然斜坡开展上坡跑、下坡跑;学校平坦的地面,可以用作羽毛球场、游戏场所;可以利用校园的树木设置单杠、爬杆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中要求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打破了学生活动寓于教材、教室、学校的空间限制,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面向学生生活,立足学生实际,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为特征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为充分发挥利用各地本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保证。
乡村学校可根据地域的不同,更好的把乡土文化应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以农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个性化的精神感受和田园式的视野,去研究世界、感受世界,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学习方式,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
教育部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6号)中指出:“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有利于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保持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创造欲望。”乡村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要以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为背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把本土化的课程资源与学习探索实践整合为一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立足语文学习的需要,可以开展收集谚语农谚、纠正常见错别字、整理楹联春联等活动;结合学校运动会,
组织“运动会上找数学” 的活动;在学生掌握了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 组织开展 “算算我家的日常开支”的活动等等。
案例12:《蔬菜与我们的生活》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一、参与年级:四年级
二、选题的由来:蔬菜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一种食物,蔬菜里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它不仅能给我们人体补充许多营养,而且,还能给我们补充许多微量元素。可在生活中我们有的孩子却不喜欢吃蔬菜,在我带学生参加经典国学比赛回来,和学生一起吃饭时,发现许多的学生都不喜欢吃蔬菜,就是吃蔬菜的同学也只是吃一两种,出现比较偏食的现象,为了让我校的学生合理的平衡膳食,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他们爱吃蔬菜、常吃蔬菜的好习惯。因此,我有了这次《蔬菜与我们的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而且这个主题活动的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是比较感兴趣和容易操作的。
三、活动总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蔬菜的种类,并认识各种蔬菜;了解知道蔬菜所含的营养成分,及对人体的各种好处。
2、了解本地各种蔬菜的种植方法及季节。
3、了解不同蔬菜的烹饪方法和各种蔬菜最营养的吃法,学会一些蔬菜的简单烹饪方法。
4、通过实践活动,走入生活,学会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增强与同伴合作探究的实践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
5、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对自己在生活中的饮食习惯有所感悟,进而养成喜欢吃蔬菜和不偏食的习惯。
四、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采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实践形式:收集蔬菜的各种资料和信息。调查和访问、研究、小组合作和交流,规划表达和反思。
五、活动时间安排:
1、活动准备阶段:第9、10周。
2、活动方案实施阶段:第11、12、13周。
3、活动评价、总结阶段:第15、16周。
六、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1、确定主题,制定活动方案:用比赛回来吃饭的情境激起学生对蔬菜的研究,确定研究主题《蔬菜与我们的生活》。
2、学生进行分组,分工。教师确定组长,其他同学自愿选择组长,老师按学生能力适当调整,全班共分为5个组,并由组内同学共同商定取一种以蔬菜为名的名字,如:白菜、胡萝卜、西红柿等。
3、拟写活动方案,明确各组的研究课题。
4、聘请校内外的指导老师,(1)指导学生选择指导老师。(2)指导学生拟写聘书。(3)指导学生收集聘请指导老师的各种资料。
活动具体过程:教师指定5个组长,其余同学自己选择组长,学生选择组长时教师适当进行调配学生,全班36个同学分成六大组。每组7——8人,并为小组分别选定一个以蔬菜为题的个性化名字(如白菜组、萝卜组、西红柿组等等)。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合并并归类,提炼出调查研究课题
第1:蔬菜的种类
第2:蔬菜所含的营养价值
第3:蔬菜对人的作用
第4:蔬菜的烹饪方法
第5:蔬菜的种植季节和方法。
第6:现在有那些反季节蔬菜。
第7:同学们最喜欢吃d蔬菜。
再由组长根据各本组同学的爱好及特长,从五个问题中确定一个本组喜欢的问题,在组长的召集下,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的内容,由大家一起讨论提出研究的课题,从中确定自己小组的小课题,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制订具体的活动方案,明确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及分工合作事宜。
第二阶段:活动方案实施阶段
1、深入社会生活,收集资料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收集整理资料
3、学生在小组内部、小组之间交流资料。这个阶段最少重复两次以上。
活动具体的过程: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实践活动采用个人研究与小组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开放式作业”形式,小组成员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子课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
①学生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室、网络、菜场、菜地搜集有关资料。
②学生用调查法、采访、上网等形式收集资料。
③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给小组长,小组长加以选择,分类整理。
④教师集中检查进程,并加以辅导,利用网络、个别谈话方式进行单独指导。
第三阶段:总结与交流阶段
1、形成成果
各小组通过各自不同的形式,交流所形成的成果,可是食物,图片,报告、总结。
2、小组之间开展总结性交流
&&& 3、评价
4、活动延伸
(1)设想:不吃蔬菜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后果。
(2)撰写倡议书:倡议每个同学多吃蔬菜
(3)总结并撰写报告
调查结果要以书面形式反映出来,通过5个组的全体成员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各小组通过开展研究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各自完成研究报告。并带来收集的资料、图片、照片、实物等。为了分享各小组的活动成果,利用活动课,组织他们进行成果交流。由组长执笔撰写成文,反复修改后,教师验收。
案例13 济南经五路小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案例14:澳门中学学生参与社区服务
案例15:红领巾文化大集
可以组织专场义卖活动。家乡特产、学生字画、手工艺品等均可成为推销品。
义卖现场,学生们有秩序的摆开地摊,或吆喝,或招呼,使出浑身解数介绍说明各种产品的特性……
义卖所得的现金可以捐赠给当地的那些最需要的孩子。
案例16:莱芜黄庄镇丈八丘小学的“种子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农村小学周围有着肥沃的土地、成片的农田、多样的动植物,将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运用到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凸现乡村教育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4、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整理、识别、筛选以及反思、辨别等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很多农村学校现在已经配备了标准的计算机网络教室等硬件设备,通过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价值与作用,提高其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利用计算机反映农村的生活、解决现实问题。
(三)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发展的需求,立足学校办学实际,由学校自主设计开发的课程。在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01]28号)中,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统筹规划的,课时约占九年义务教育总课时的16-20%,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每周约5-6课时的教学时间。不论从理论的认知还是当前学校办学实践来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是难以严格分离的,相反应该是统筹规划、协调实施的。
根据现在各地各校的实践探索经验,校本课程主要包括、校本活动课程两种实现形式,二者又都有必修、选修之分。
1、校本专题课程的开发建设
所谓校本专题课程,即针对学生发展所需要的某一专题内容,组织课程开发和编写教材编写,以类似于学科课程的形式开课实施。例如临沂市兰山区李官中心小学开发的《菊花》校本课程,编印三册,内容逐步加深,分别供小学1-2年级、3-4年级、5-6年级的学生选用。蒙阴县野店中学以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为主线,开发了《成人、成才、成功》系列校本教材,分别包括家乡篇、习惯篇、礼仪篇、品德篇、忠孝篇、信念篇等,涵盖了初中生成人成才的基本要求。
美国教育家泰勒指出,任何课程设计都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教的效果?这四个问题构成了著名的“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模式,被认为是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基本步骤。校本课程开发具有课程开发的一般特点,无疑也应从这四个方面研究探讨校本课程建设的问题。
乡土文化,作为乡村学校所独有的本土化课程资源,是乡村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素材,也是乡村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中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
虽然不是所有的校本课程都一定要有配套的教材,但校本教材仍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奠基工程,对规范校本课程的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本教材建设,应在统筹兼顾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突出乡村学校的本土化特色,实现校本课程独有的育人价值。在建设中要注意贯彻下列原则和要求:
①以乡土资源为依托
校本教材内容要体现自身的特色,切忌与国家课程、学科课程交叉重复。要立足本地乡土文化的特点和实际内容,建设自己独有的内涵。
②以育人功能为导向
校本教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要从本校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和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提升的实际需求出发,确定课程类别、选择教材内容。
③以学生活动为主线
校本教材的内容组织和编写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力避直线式、逻辑式陈述,把校本课程变成学科课程,变成学生死记硬背的“死书”。
案例17:蒙阴县野店中学校本教材
蒙阴县野店中学开发建设了系列化校本教材,其《家乡篇》包括野店概况、野店群崮、野店地貌景观、野店崮顶文化、野店道教文化、野店历史人物、野店美丽传说、野店诗文碑文、野店英模人物、野店风物特产及爱家乡、爱校园、爱国家等11节。
每节内容包括基本内容、实践活动等,在“实践活动”中专门增加了活动中“注意安全”的提示。
为了体现上述原则,校本教材在组织、编排时,要反映学生学习的要求,以学生的认知、实践活动序列为参照,组织编排教材内容。具体可以参照下列模式展开:
①“基本阅读”
为学生提供该专题最基本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要通俗易懂,避免生涩枯燥的字词(不可避免者应加上详细的注释、说明或注音),符合学生的阅读实际,增强阅读效果。
②“我的补充”或“我也知道”
教材中留出适当的空间,让学生补充完善自己所闻、所见的相关内容。这样学生就不仅仅是教材内容的接受者,也是教材的“编写者”。
③“我的实践”
在这儿让学生写出自己或小组相应的实践活动计划或方案。教材中可以包含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注意事项的提醒。
④“我的认识”或“我的感想”
学生在这儿可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认识、体会、感受,内容可长可短,只要是学生想说的都可以在这儿尽情发挥。
这样的校本教材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反映学生学习的需要,规划学生学习的过程,就不再是只可供学生死记硬背的“死书”。
2、校本活动课程的开发建设
校本活动课程类似于我们熟悉的兴趣小组的形式,围绕某一主题,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组织实施。这些活动参加范围可大可小,内容灵活多样,形式不拘一格,完全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目标。
案例18:幼儿园课程开发乡土化
寿光市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农村自然资源优势,推进学前教育课程开发乡土化,总结出了“八个一活动”和“一物多玩法”教学模式,在课程开发和办园理念上走出了一条以乡土价值为本位的特色发展之路。
“线儿挂在大小指,小指拇指去勾线,中指撑中指忙,拇指去穿中指线,拇指线儿绕着放,小兔耳朵晃儿晃。”别以为孩子们只是在唱儿歌,他们还随着歌声有节奏地穿织着手中的毛线。动作和歌声同起同落,最后每双小手上都竖起了一对“兔耳朵”。
这是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的一节活动课,老师正领着孩子们“翻花绳”。线儿是自备的,歌儿是自编的,一首儿歌,一个玩法,一根毛线能在孩子们手上翻变出50多种形象。在他们身后的墙上,张贴着由树叶、碎布粘制而成的各种图案,窗台上摆放着泥巴、易拉罐和庄稼秸秆做成的各种小玩意儿,整个布置看起来朴素而雅致。
田柳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葛汝霞说:“我们根据自己教师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教师特长,挖掘本土资源,在实践中摸索并总结出一团毛线、一个皮球、一根跳绳、一个沙包、一根皮筋、一张纸、一团泥和一个环的‘八个一’活动。”
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这些取自身边的活动无疑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农村幼儿园教师具有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田野里的树皮、树枝、麦秆、玉米皮、农作物种子等都能成为孩子们活动所需的天然材料,容易搜集,并且不用投入大量资金;各类游戏来源于民间,生活气息浓郁,易学易做。
寿光市还将蕴藏于民间的童谣、游戏融入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这8个活动中的每个“一”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通和组合,具有广阔的游戏拓展空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种做法在稻田镇幼儿园被称为“一物多玩法”:一堆沙子,孩子们可以挖地道、造河渠、筑城堡,还能筛沙子、运沙子,淘宝贝、印花瓣;一个简单的竹梯,孩子们可以做双脚、单脚跳,走平衡,抬花轿,攀高峰等游戏。花样繁多,玩法各异,让人目不暇接。
以“八个一活动”和“一物多玩法”为代表,寿光市在农村学前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理念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魏秋红说:“最简单、最常用的东西,只要我们教会孩子学会思考,就能变成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最好的玩具。这种符合农村幼儿园实际情况的做法也让农村幼儿园走上了个性化发展的路子,就是适当地保留了我们的‘乡土味’。”
(四)校园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校园文化以一种隐性课程的方式出现,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育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经过多年的培育、沉淀和积累,形成各校独特的校园文化。
乡村学校的校园内文化建设要走自身的特色化发展之路,这样才能符合农村儿童的实际,适应农村儿童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书育人的目标。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贯彻下列原则和要求:
1、地方性原则
每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不同,各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表现出其独特性。农村山水是他们生活的环境,花鸟虫鱼草随时可见,所以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的所处地域环境,彰显自己学校的特色,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各自弘扬优势、挖掘潜力、发挥创造性,才能提高教育质量。
2、教育性原则
育人是学校环境建设的目的所在。校园文化以一种隐性课程的方式出现,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育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最大限度地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3、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依靠学生的力量,尽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校园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只有当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成长与成才,校园文化的教育性才得以体现。
案例19:学校绿地变身记
学校占地30亩,有3个小花园,可是学生似乎对这些小花儿、草地并不是很感兴趣。一次带女儿外出,发现她对果园的喜欢远远超过了花园,我突然意识到:儿童的天性使他们更喜欢可以动手参与、亲身体验的互动环境,而草地对他们来说仅仅是一种摆设,一个没有新奇感的物品而已,我们不是见过孩子在一堆沙子边上玩上一整天也不亦乐乎的场景吗?学校的绿地也是一门课程,为什么不让学校的绿地和孩子们互动起来,让他们动手参与、亲身体验,让他们在与植物对话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变化、科学的奥秘、学校的可爱呢?于是我们开始了学校绿地的变身行动。
变身行动一:绿地变成果园
我们开始动手在一块600平方米的草地上种植各种果树,有橘子、柿子、杨梅、黄花梨、樱桃、酸橙、枇杷、金柑、水蜜桃等几十种。五月初,樱桃红透了,六月初杨梅和枇杷成熟了,七月,桃子可以采摘了,
黄花梨丰收了,十月,金色的橘子压弯了枝条,十一月,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喜欢往果园跑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细细地观察,欣喜地等待;他们第一次看到枇杷原来是在冬天开花的,橘子小的时候原来是绿色的,挂在树上的柿子是硬硬的,樱桃从开花到收获仅仅只需要一个半月。学校每月评选一次“校园文明小使者”,当选者得到的奖励是:到果园里采摘一个水果。对孩子来说,这是最值得期待的奖励,最让他欣喜若狂的奖励!
今年我们又对果园进行了改建,增加了休闲长廊,栽下葡萄和猕猴桃等藤蔓类水果,学生可以在葡萄架下看书、玩耍。我们在果园里新建了一个“谢师亭”
和一个“听雨轩”,鹅卵石铺成的小道在果园中穿行,孩子们亲身经历水果的成长过程,教师在果树丛中和孩子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甚至连很多幼儿园的家长都慕名而来,希望能够带孩子经常参观学校的果园。
变身行动二:花园变成菜园
果园提供给孩子更多的是观察和欣喜,但是从动手参与的角度来说还是不够的。怎么办?一个花园变成了果园,总不能把另外的两个花园变成菜园吧,每一种植物都有它的价值呀!有了!我们用木栅栏在每个花园外面围了一个长100米、宽50厘米的花坛,每个班级认领一块菜地,种上青菜、番茄、黄瓜、茄子、芹菜等蔬菜,也可以栽种西瓜、甜瓜等水果,学校另外在花园里辟了一个角落,栽种科学课需要的桑叶和凤仙花,满足学生探究的需求。小小的一个菜园,激起了学生无限的兴趣,连班主任老师也高兴不已。他们说,终于有一块空间,
可以让他们动手,看到植物生长的过程,品尝到自己和孩子们辛勤劳动后收获的甜蜜果实了。
变身行动三:绿化从外包到自己养护
我们学校参观接待任务较多,学校的绿化要求较高,为此学校把绿化承包给了一家专业公司,一年四季提供各种盆景和花卉。几年下来,钱花下去了不少,可是却没有一盆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既然孩子们喜欢动手参与,何不把原来承包给公司的绿化自己进行养护呢?在总务主任的倡议下,学校成立了一个园艺养护社团,招收了32名小花工,他们利用每天的社团活动时间给花儿浇水、施肥、修枝、整叶、换盆,学校还专门为这个社团新建了一个50平方米的阳光房,作为他们的活动基地。每个班级也开始自己栽种花卉,聘请园艺社团的孩子担任技术指导,遇到花卉“病危时”可以送到“阳光花卉住院部”进行治疗。在他们的努力下,学校的花卉由原来的一无所有到现在的2000多盆。懂得花卉养护和喜爱花卉的孩子越来越多,每个班级绿意盎然,孩子们把对花卉的喜爱延伸到了小动物,每个班级都养殖了各种小动物,有小鱼儿、泥鳅、小蜗牛、蚕宝宝等,下课时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围在这些小动物旁边细细地观察、开心地讨论。
我们把绿地作为一门探究性课程来开发,不在乎绿地是否美观,在乎的是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上是否真情投入、探索参与。在实践中,孩子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不仅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更是亲身经历了动植物生长过程的细微变化,学校的一景一物都与他有对话、有交流,他们在与动植物对话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变化、科学的奥秘、学校的可爱,他们的心灵会更加健康、更加阳光,更富有责任感。(作者: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蔚斗小学严雪霞)
(《中国教育报》日9版)
4、先进性原则
社会在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也会随之变化,并体现出发展性、动态性特点。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在内容上要坚持时代旋律,体现发展主体;在形式上要开拓创新,培育时代精神。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不断地创造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内容和方法,结合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地给已有的校园文化赋予新的内涵和精神。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殿堂。北京国子监街两侧分别有一下马石,用满汉文镌刻“文武官员到此下马”,足见对学术圣地的尊重。所以学校文化建设要充满人文性,体现对学问、学术的敬重,对教师、学生的人文关怀。
当前最重要的是远离浮躁、远离功利,给教师的治学、学生的成长以宁静的心灵空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案例20:给学生凝望大自然的空间和时间
6、连续性原则
校园文化需要建设,需要培育、沉淀和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任何一所学校文化的形成必然要经历一个较稳定的倡导、追求、践行、凝炼、再实践、升华、发扬光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漫长而反复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实际的效果。
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举例
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名人典故;神话传说;革命传统;历史文物;地方名人;民族节日;古代建筑;民间工艺;传统农具;传统交通工具;传统服饰;传统家具;民风民俗;中医偏方;宗教信仰
设立开放性展板,由学生收集、整理,通过绘画、照片、文字等形式分批展出。
社会生活(现代)
生活习惯;职业分布;新农村建设成就;社会事件;流行服饰;生产方式;能工巧匠;地方企业;致富能手;特色住房
自然环境;山川河流;;奇石古树;气象气候;自然灾害
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家禽牲口;
设立开放性橱窗,由学生收集并制作标本或模型,分批展出
野花野草;作物特产;
民谣;谚语俗语;经典对联;
由学生收集、整理,以标语形式定期更新。
地方戏曲;民歌;儿童游戏;风俗习惯(婚丧嫁娶)
请有特长的老师或地方能人组织学生训练表演
案例21:陕西“生态校园创新工程”
杨凌西大寨中学生态校园美观大气的卫生厕所&
&&&范家寨中学同学每天都可以喝上半斤学校自产的鲜羊奶
范家寨中学八年级学生在生态果园学习果树嫁接技术
案例22:孩子们学习”二人转”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原则
本研究要严格遵循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立足每所学校、每一学科的实际,开展个性化、创造性的研究和探索。具体地说,要贯彻落实下列原则和要求:
(一)基本规律与个性化探索相结合的原则
开发与利用乡村本土课程资源有其基本的规律和规范,像乡村本土课程资源的挖掘分析模型、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模式以及课程资源的类型与其相应利用模式之间的关系等,都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开发与利用规律。但本课题的研究不是也不应该是设计一个统一的模式,然后由各实验学校“按图施工”,而是各实验学校根据自身特有的资源优势和特色,立足本校的发展基础和建设实际,进行个性化地探索和研究。否则,本研究的生命力将不复存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活力将不复存在,本课题的设计研究的宗旨和目标也会失去。
&&&(二)整体推进与局部探索相结合的原则
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融入乡村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其利用的范围和途径可以涉及学校人才培养的每一环节。既有学科课程的实施,也有学校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更能渗透到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但本课题研究不追求“大而全、假大空”的目标,我们希望有关学校能够自足本校的基本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实际,开展有针对性地某一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以保证课题研究取得实效。
(三)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相统一的原则
强调乡土文化在学校建设中的教育价值和作用,不是否定现代城市文明的意义。相反,探讨本土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恰恰是为了让农村学生用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去更好地同化、理解、建构现代城市文明,使他们的童年生活与现代文明有机地融为一体,健康丰满地成长。既掌握走遍天下的知识技能,又具有“永不迷路”的精神智慧。
所以,研究探讨乡村学校如何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并不否定乡村学校的其他探索和改革,这只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是也不应该成为乡村学校建设的全部。
(四)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原则
新课程实施以后,人们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是耳熟能详。但针对乡村学校的本土文化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哪些资源具有现实的教育价值、应该选择哪些资源、如何利用所选资源等等,都没有也不可能有现成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深化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站在现代课程论、教学论研究的新思想、新方法之上看待、审视我们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同时,理论不可能给予所有现实问题以现成答案。特别是教育发展到今天,面对急剧变革的社会对教育培养目标不断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教育对象的新特点、新思维,任何教育问题都不可能有统一的解决模式和不变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造,以创新的教育实现教育的创新,以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正需要基于这种指导思想,面向教育实践、立足教育实际,不追求理论的博大精深但求实践中的切实有效,不拘泥已有的模式框架但求能够“自圆其说”。
说明:本方案中引用的“案例”是为了说明本课题研究的理念和精神,不是本课题研究的成果,未必能真正体现本研究的真正要求。我们期待着在深入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创造出与沂蒙文化相适应的大量典型案例。
附:研究参考选题
经典课程思想研究
晏阳初乡村教育实验中的课程论思想研究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课程论思想研究
梁漱溟乡村教育理论的课程论思想研究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中的课程论思想研究
杜威经验课程论思想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课程思想研究
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
乡土文化的教育价值研究
民族节日的教育价值研究
乡土文化在学科教学(或某一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乡土文化在乡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乡村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乡村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化建设的研究
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理论基础研究(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理论基础)
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模式研究(乡土文化的分析维度)
乡村学校本土化课程资源的应用模式研究
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生存:保存生命,活在世上;生产:用工具创造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生活:人的各种活动,包括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
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熊俊:数学之生活感悟〕.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第12期.
张飞:例谈贫困民族地区思想品德课如何面向学生生活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10(7):89.
杨秀君:农村中学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5。
钟传志.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程资源之构建.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2007年8月,第
28 卷第 4 期.
胡达道等: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及开发策略.教育学术月刊.2009(11):77.
孙凤香:浅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EB/OL].http://club...
姜自卫,范建玲:“生活处处有作文”课题研究报告[EB/OL].http://edu.kz-school.net./
姜自卫,范建玲:“生活处处有作文”课题研究报告[EB/OL].http://edu.kz-school.net./
新浪博客:.cn/meiling.
“小学语文生活化实践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EB/OL].http://www./jpsy/index.asp。.
树林小草的博客:,.
翟博等:破解“寿光模式”:为孩子投资就是投资未来.
中国教育报,(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年9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集邮有哪些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