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各位高手帮忙解决一下下面的问题,谢谢!急。。。急。。。 六二事件班一次数学测验

[02-13] 我的宝贝_影音基地_厦门小鱼社区_厦门小鱼网
查看完整版本: [--
&Pages: ( 2 total )
楼主很用心收集啊,佩服!
也很想听听,可是似乎LZ推荐的现在在网络上很难找到。而LZ的连接都几乎没办法下载。。可惜~
(卅七)中国最佳女声
人常有为崇拜的偶像冲动的时候。个人以为,私下的盲目无可厚非,把结石当成舍利子膜拜也是个人的事。可一旦误导大众,却不是一件顺手的事,这种事情还是不做的好。国内的传媒却屡犯此等损人不利己的事。 许多年前。上海音像书店通往二楼的拐角处,迎面一幅戴玉强先生的玉照正对着你深情凝视,上书:帕瓦罗蒂的亚洲弟子,中国第一男高音、世界第四男高音......今年,大卢契过世了,媒体又“天真”了一回。国内某著名网站立即发表文章“预测”戴先生有望接替Big Lucy,挤身“世界三大男高”之列。写此大作的先生想必至少是戴先生的超级粉丝,只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后果大约只会贻笑大方。 世人原谅大卢契的疏狂:不大识谱、好色、几乎不看书、偷税、演技糟糕、假唱、话题很少离开意大利面和最新八卦等等等等,......,可有多少人能清醒地把传媒的“无畏”不算在戴先生的头上?! 去年买了张莫华伦的跨界专辑《双锋论剑》,封套上赫然写着:华人第一男高音。真真一头雾水:莫先生和戴先生谁才是第一啊?华人和中国人哪个词所表达的人群更众?这种文字游戏不玩也罢!(实话实说:华人男高音我最喜欢的是张建一先生,可国内能够买到关于他的资料实在少之又少)[attachment=2354922]一向痴迷女声,喜欢的国内女声也很多。在日本发展崔岩光(朝鲜族),我好喜欢!且决不是因为封套上的“中国最佳”。现在的歌手大都在跨界,崔岩光也不例外。这三张唱片分别演唱的是民歌、艺术歌曲和三、四十年代上海的时代曲和流行乐。跨界不过只是一种形式。正如再高的演唱技巧如果不能为歌曲服务,歌手的声音中没有情感做支撑,那作品传达出的信息永远也征服不了听众,从而引起听者的共鸣。现今国内的所谓民歌手几乎“众口一声”——分不清谁是谁。崔岩光却用纯美声的技巧唱出了最民族的作品,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 崔岩光是否真是中国最佳女声,我不能确定。这实在是见仁见智的事。只是我:好喜欢她的声音。
引用 原帖由 playgirl 于
00:57 发表 也很想听听,可是似乎LZ推荐的现在在网络上很难找到。而LZ的连接都几乎没办法下载。。可惜~ 你好!能告诉我一个比较稳定的外链网盘吗?这样,我就能上传歌曲了,先谢了。有知道的朋友也烦请告诉我,多谢了!
(卅八)甲你揽牢牢
[attachment=2358409]你有多久没有拥抱过你的家人朋友......这是一句广告词。这只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广告词,其中好似没有太多的煽情成分。隐去了广告的主体,我的记忆选择性的记住了这句广告词。你有多久没有拥抱过你的家人?[attachment=2358405]有一年母亲过生日。我说妈啊我实在是没有能力给你好的东西,我给你洗次脚吧......母亲却一脸惶恐退避三舍。[attachment=2358406]你有多久没有拥抱过你的朋友?最“自豪”的记忆,是20岁那年,在酒店筹建处的大堂被一群年龄相近的女孩围着掏耳朵。(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有我此等艳福,今天很得意的写将出来)实在是一个没有多少城府多少心机的人,这个,朋友大多也都知道。因而,癫狂、快乐大叫让我抱抱你时,无论男女朋友,大多会满足我此一“亲狂”(注意,是亲狂)的要求。谢谢我的朋友们,谢谢!因为我知道啊,我不是志玲姐姐.......[attachment=2358407]你有多久没有拥抱过你的家人朋友?籍由《甲你揽牢牢》,这二姐这张因四川大震而谱出的心曲,我也来问......专辑中最喜欢的是这首未亡人的情歌《头仔》,二姐由浅及深,唱出了永远唤不回另一半的锥心,那一声声的“头仔”,是怎样的痛澈心扉?!《柠檬爱玉》的词曲作者、男声方炯斌却不是和二姐对唱的首选。略显‘稚气’的声音(说的是相较于二姐),显然罩不住二姐的“霸气”。唱这首歌男声的首选,当还是洪荣宏吧。最喜欢的配器,是那首很中森明菜《艳华》风格的《月落》,虽心中堵得荒,却让你欲罢不能一遍遍挣扎的听下去。主打《甲你揽牢牢》大约是二姐的词曲处女作吧,旋律流畅,歌词浅显,当是二姐面对人生无常的有感而发吧。[attachment=2358408]在你快乐亦或悲伤的时候,请让我,抱紧你,请让我,甲你揽牢牢。[ 本帖最后由 余韵 于
21:49 编辑 ]
(卅九)Esther的歌
《童年情景》现在国内已经见不到普通版了。 [attachment=2364779]“百度邓丽君吧”曾有一个帖子,出现过这张专辑的盗版封套。 实在无须感叹盗版商的好眼力。这张可以折射港台唱片历史的发烧碟,盗版商又怎会错过?! 《童年情景》在LP时代发烧友人手一张,作为人声试金石,CD时代又货源不稳常常断市。 现在见到的只有风行公司再版的XRCD2。风行公司出版的XRCD2封面上的“一听钟情”常让我窃笑不已——简直俗不可耐!另:本专辑还有个可笑的中文译名《爱是他》——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Esther》,德国ATR公司1972年录音,Esther Ofarims 主唱。 Esther 6岁在以色列登台,18岁左右开始录制唱片,1965年始在美国出版了一张百老汇曲风的专辑,走红欧美。当Esther走红欧美之际,她的歌却在以色列遭禁,直到1967年才获解禁。 专辑中,Esther以德文、拉丁、法文、土耳其、意大利和希伯语演唱多国民谣,伴奏请来慕尼黑爱乐的团员,水准毋庸质疑。 1.Kinderspiele2.Rataplan3.El Rey Nimrod4.Hayu Leiloth5.Nique Nac No Muse6.Una Matica De Ruda7.La Vezina Catina8.Tziyunyanai Haderech9.La Scillitana10.Leil Galil11.Pamparapam12.Pavane 很遗憾,《心曲》的曲目是犹如天书的希伯来文,无法奉上。 Esther在波斯语中是“星子”的意思。而Esthr做名字时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在家中握权的女人,倔强而古板;另一则是指美丽的女子,甜美又文静。《童年情景》是厦门新华书店唯一的进货,《心曲》则来自厦门德源音响。 封套中,Esther的眸子大如牛眼,于是有发烧友称其为“大眼妹”。 最后,看看美国的Stereo对她的评价吧:“凡男性听到她的嗓音,就想向她求婚。她的歌声实在在太美、太亲切”......
(四十)盗版
我有10张姐姐早期歌曲精选的盗版。 总也觉得盗版上不了台面。为此,和我一样有收藏癖好的朋友小叶总笑话我的迂腐。在他看来,现今的盗版的质量比所谓的引进版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是我固执地认为假的就是假的,没有版权的东西没有任何收藏价值。 这10张CD我却一直珍藏着,因着这10张精选中的大部分曲子我都没有。 先前,只要买到原版,我就会送掉相应的引进版。 究竟也有后悔的时候。比如,送出的包括多加了4首歌的《淡淡幽情》(虽然杀风景,可这种情况也只有引进版才可能出现,破坏专辑的概念);一套五张的深飞首版《邓丽君歌曲精选》(国内最权威的中国唱片社第一次发行姐姐的作品,另外,我居然把前两张的黑胶也给丢了。最心痛无奈的莫过于送掉“迪安”版的的双碟《亲爱的,我走了》....... 来看看这十张盗版吧:[attachment=2369812]《邓丽君名曲精选》Disc 1 1.女儿圈 2.姑娘十八一朵花 3.心声泪痕 4.星夜的离别 5.桃花江 6.郊道 7.采红菱 8.蒙古牧歌 9.迎春花 10.上花轿 11.月桃花 12.苗女弄杯 13.八个娃娃 14.小放牛 Disc 2 1.我的心里没有他 2.人生就是戏 3.雨的旋律 4.泪洒太阳 5.情人的黄衬衫 6.一见你就笑 7.茶山姑娘 8.泪的小雨 9.好预兆 10.莫奔跑 11.谁来爱我 12.碧兰村的姑娘 13.劝世歌 14.往日时光 Disc 3 1.北国之春 2.美酒加咖啡 3.我要对你说 4.江水悠悠泪长流 5.几时再回头 6.昨夜梦醒时 7.后悔爱上你 8.香港假期 9.人儿不能留 10.旧梦何处寻 11.蓝色的姑娘 12.月儿像柠檬 13.我没有骗你 14.一见钟情 15.四个愿望 16.东山飘雨西山晴 Disc 4 1.海韵 2.千言万语 3.我怎能离开你 4.何日君再来 5.夜来香 6.泪的小雨 7.南海姑娘 8.夜雾下的姑娘 9.香港之夜 10.再见我的爱人 11.襟裳岬 12.谁来爱我 13.情人的关怀 14.月亮代表我的心 15.难忘的初恋情人 16.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Disc 5 1.几度花落时 2.为什么心儿跳 3.十七八的姑娘 4.我的心里有个他 5.忘也忘不了 6.我又想起你 7.珍重好年华 8.春风轻轻拂杨柳 9.孤雏泪 10.碧蓝村的姑娘 11.劝世歌 12.因为我爱你 13.世事多变化 14.热情的花朵 15.黄色小樱桃 16.歌唱今天 Disc 6 1.热情的月亮 2.爱情像气球 3.Come Me A My House 4.人生就是戏 5.快走到我的面前来 6.踏雪寻梅 7.月下情歌 8.昨夜梦醒时 9.悲欢人生 10.寂寞的周末 11.凤阳花鼓 12.乡村姑娘 13.谁要你理睬 14.好预兆 15.泪的小雨 16.一年又一年 17.黄昏小唱 Disc 7 1.我又想起你 2.爱情有苦也有乐 3.幸福在这里 4.爱情哪里来 5.泪的衣裳 6.甜蜜的漩涡 7.X+Y就是爱 8.妈妈什么叫做恋爱 9.山东曼波 10.盼望 11.情人的黄衬衫 12.爸爸爱妈妈 13.世界多美丽 14.比翼鸟 Disc 8 1.你就是我的阳光 2.何处是归程 3.茶山情歌 4.慈母恩 5.美梦中的情人 6.可爱的明天 7.怎能忘得了 8.何必留下回忆 9.别后长相忆 10.几时再回头 11.高山青 12.蔷薇姑娘 13.拉萨萨哟 14.泪洒太阳 15.珍重好年华 16.恋爱人儿多幸福 Disc 9 1.我还是永远的爱着你 2.桃花开在春风里 3.人儿不能留 4.一寸相思未了情 5.忘也忘不了 6.慈母恩 7.何处是归程 8.几时再回头 9.蒙古牧歌 10.露珠儿 11.再会吧,17岁 12.火鸟 13.爱的歌声 14.多甜蜜 15.世界多美丽 16.月儿像柠檬 Disc 10 1.孤雏泪 2.情难守 3.月桃花 4.满天星 5.风铃 6.爸爸爱妈妈 7.情哥哥 8.迎春花 9.九个郎 10.八个娃娃 11.上花轿 12.蔷薇处处开 13.小放牛 14.一见你就笑 15.寻梦圆 16.女儿圈 17.美丽的希望 这套唱片的封底赫然标着:海山唱片.吉丽唱片制作发行总经销上嘉企业有限公司 说到底,盗版终究是盗版。这10张碟是连歌词都没有的。且封套连着有两个“Disc 3”。碟芯没有印错,有“Disc 3”、“Disc 4”。 印刷质量或许比当时国内的制作还要好些(其实现在国内的某些出版单位的压盘和印刷质量还是不敢恭维,比如“星外星”,节目源是好的,可碟片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音质在我一向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不是荒腔走板。(笑)再者,当年的录音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除了“Disc 4”是姐姐在宝丽多时期相同曲目的“完全收入”,其余的基本是“宇宙”时期专辑的“精选”。 姐姐在“宇宙”和“乐风”时期的音乐我喜欢的并不多。还有,那时的姐姐特别本色,年龄和阅历都限制了作品的情感传达。再说,姐姐也把自己这一时期好的作品在进入宝丽多之后也重新编曲重新演绎,因而遗珠或许有,但绝不会多。 (宝丽多改变、成就了歌手邓丽君。) 当年的台岛创作力量实在不够,那时的所谓专辑也并没有多少“概念”可言。填词翻唱日本和西洋作品在当时歌手的唱片中比比皆是。同一曲目也经常出现在不同歌手的专辑中。也因此,歌手的实力其实也可在这些相同的曲目中一一显现。 这10张盗版是资料,听的次数不多。这些唱片当年以每张7元的价钱购进。1995以前。在如今早已不复存在的厦门“一鸣”音像店。那时,正值此店结束营业。 有一天,买到这些曲子的原版时,我可是会毫不犹豫的洗牌。——不留的。
(四一)听歌的人
你会不会和我一样,为一首歌找寻十年? 当初买这张唱片的目的,只是为了这张精选中的那首齐豫出道至今唯一的闽南语歌《听歌的人》。 知道有齐豫有这首歌是1995年。 一早就知道收藏也是要看缘分的啊,可笑的是我的执着(苦笑)。 然齐豫终究没有让我失望!当然,陈小霞和许常德的搭档也已经为这首歌保驾护航。没有任何的意外。 十年的追寻终究是值得的! 《听歌的人》主唱:齐豫词:许常德曲:陈小霞编/制作:李泰铭 今夜风淡薄仔寒 让我想起过去伤心的一段吉他在我的手 轻轻在弹 歌还未唱 心就淡薄仔痛恁 有人喝酒 有人静静吃烟听我唱恁 有人孤单 有的一桌几落仔朋友无论听歌的人有几个 我拢会唱出恁的梦今夜请恁把心情轻轻那放 让我的歌载恁出帆人生啊若大海 有啥风浪想未完心情若是起风台 目周闭闭只是梦所以啊 听歌的人 请你不倘问我 伤心是为啥人所以啊 听歌的人 请你不倘问我 我所唱的敢是我的梦 另外,唱片中的好些单曲也是意外的收获:林强的《向前走》,还有凤飞飞的《牵成阮的爱》(原曲梅艳芳《似是故人来》)...... 在此,乘机感伤一回台湾滚石以及那个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叹叹! [attachment=2373830]1.火车(罗大佑)2.情字这条路(潘越云)3.向前走(林强)4.永远拢共款(黄品源)5.听歌的人(齐豫)6.面红红(成龙)7.白牡丹(陈淑桦)8.春风少年兄(林强)9.牵成阮的爱(凤飞飞)10.可爱的马(伍伯+陈升)11.闪(REMIX版)(L.A.BOYZ)12.多情兄(新宝康乐队)
(四二)永远的中国娃娃 蔡幸娟 完美精选
这套号称完美精选的套装实在并不完美。——我在断章取义呢。封套上标明是的精选。 可是,《中国娃娃》是1984年的作品啊。我对自己说。 没有《中国娃娃》,蔡幸娟的精选于我是不会完美的。 我听的蔡幸娟的第一首歌是《中国娃娃》。应该是在1988年以前。那时东方歌舞团音像公司引进了她的三张专辑。《中国娃娃》、《回想曲》和《秋的怀念》。几乎,会唱里面的所有歌曲,那时,可听的音乐实在太多!能到手的肯定生吞活剥“好音乐不求甚解”!《玉兰花姑娘》、《雪山盟》、《秋的怀念》、《回想曲》......三张专辑几乎首首动听。我的最爱当然是《中国娃娃》。 蔡幸娟向有“小邓丽君”的美喻,我深不以为然。除了同是以唱小调著称、除了刚出道是的带有上翘的尾音,她和姐姐其实不象。她和姐姐正如笛和箫,一个轻盈、娇俏,一个浑圆、大气。我更倾向于称她“东方云雀”。 飞碟时期,她曾是谭轩(谭健常、小轩)夫妇的爱将,《东方女骇》、《卿卿呢语》等均是那时的佳作。那时,她又有了“东方女孩”的美誉。 《永远的中国娃娃 蔡幸娟 完美精选》(WEA -2a 2b)这套华纳版的精选辑合了飞碟时期的佳作,其中有不少是“口水歌”,蔡幸娟却把它们唱成自己的音乐。Disc 2 的最后一首《夏之旅》既为她的成名曲的重编版。原曲名为:《走在铁路旁》。[attachment=2393560]Disc 11.卿卿呢语 2.东方女孩 3.真的让我爱你吗 4.问情5.相爱容易相处难 6.两颗心四行泪 7.不到天荒情不老8.说出来谁会相信 9.是雨还是你 10.双飞雁11.别再伤心了好吗 12.秋凉如我心Disc 21.神秘女郎 2.星星知我心 3.旧情绵绵 4.爱的泪珠5.潇洒走一回 6.情深缘浅 7.意难忘 8.水中花9.小小羊儿要回家 10.梦中梦 11.半点心 12.夏之旅 精选中有好多耳熟能详的好歌,还请各位好好欣赏中国娃娃蔡幸娟如云雀般的歌声吧。[ 本帖最后由 余韵 于
00:37 编辑 ]
(四三)迷
一度,《容易受伤的女人》也成了厦门市市歌。整条街的各种类型的商店此起彼伏地感叹“我是容易受伤的女人”。向l来对女声敏感,但这种情歌太大路,不听也罢。我对自己说。 直到《我愿意》在卫视中文台(现在”凤凰卫视”的前身)的”Top 10”连续数周高居榜首,我才惊觉:好美的声音啊!直击我心的好歌! (当然不是排行榜的缘故) 那个时侯在厦大上声乐课。常拿姐姐和王菲的歌诱惑我的恩师,恩师也没有在乎古典与流行的藩篱,(姐姐的乐感自不必说),他赞赏王菲:很会用嗓。
[attachment=2395101]从王菲到王靖雯,再回到王菲,她带者歌迷一路成长。尽管,现在的Faye ,已经没有当初的犀利与前卫...... 专辑的曲子几乎首首动听。引进版改专辑名为《我愿意》,收入了和专辑概念毫不相干的五首曲子,分别是:02.容易受伤的女人 11.忘掉你象忘掉我 12.流非飞 13.只因喜欢菲 14.请勿客气引进版惯杀风景!(其实日版CD也老干这事,但日本人附加的是别版所没有的单曲——牛!)1.我愿意(管弦乐版) 1.我愿意(管弦乐版)2.执迷不悔 2.容易受伤的女人(国语版)3.变换的世界在转 3.执迷不悔4.软弱 4.软弱5.我愿意(弦乐版) 5.沉醉6.沉醉 6.冷战7.冷战 7.变换的世界在转8.心太野 8.心太野9.只愿为你守着约 9.只愿为你守着约10.只有我自己 10.只有我自己11.忘掉你像忘掉我12.流非飞13.只因喜欢菲14.请勿客气15.我愿意(弦乐版) 我的推荐:《我愿意》《只愿为你守着约》《执迷不悔》《冷战》......
(四四)江蕙 10个情人跨世纪对唱
闽南语歌实在是听的少。不知道身为厦门人的我是否应该感到惭愧。在我,流行歌最起码必须具有流行潜质。而后,歌手的声线、技巧及情感必须能够让我在心里某处起鸡皮疙瘩。闽南语歌手中具有如此实力的也不在少数。只是,早期的闽南语歌曲的演唱形式(那抖得让我心烦的喉音——传统日本演歌的技法)和词曲(社会地层民众的太过直白,有时甚至粗俗的情感表达方式),到底不能引起我的情感共鸣。(似乎,台湾人的日本情节无处不在......) 然而,二姐的歌却是我每年年底岁末焦急的等待与期盼。这个用歌声与时间拔河,用自己无懈可击的嗓音与情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随意、自如游走的歌手,是我音乐不归路中一抹永驻的华彩。是因为江蕙才真正关注闽南语乐坛的。 可是说来好笑,在厦门基本是买不到江蕙的原版碟的。因着闽南歌在台湾的唱片市场的边缘位置,因着闽南歌在内地实在没能有如粤语歌那样声势浩大的粉丝。...... 二姐自大信唱片返回老东家百代的《红线》也由上海音像公司引进。也许,是因为现在的上海台胞众多,也许,是唱片中小伍作曲、姚谦作词的《上海假期》......这是我买的第一张二姐的引进版。还好,网上的MP3资源帮我解决了难题。 真的好谢谢提供共享的网友![attachment=2400963]照片上的这张精选辑有个俗艳无比的名称。所谓情人,也只有那个洪荣宏(其实我也是他的粉丝)和二姐真的有过那么一段情。这不过是唱片公司惯用的宣传招数,想来委屈了二姐。 《江蕙 10个情人跨世纪对唱》(EMI ED05E06 8)1.梦中的情话 &阿杜 2.一生只爱你一个 &洪荣宏 3.爱着啊 &陈子鸿4.秋雨彼一瞑 &伍思凯 5.你我相逢 &施文彬 6.风吹的愿望 &江淑娜7.忧愁的牡丹 &洪荣宏 8.最爱的人 &王建杰9.一种感觉 &杨帆 10.伤心到何时 &施文彬 11.鸳鸯酒杯 &洪荣宏12.伤心酒店 &施文彬 13.我爱你 &黄维德14.年久月深 &施文彬 15.事到如今 &陈杰洲 意外的惊喜是附赠的一张二姐的“古早”专辑,那可是少年时的美好记忆啊。 草根歌谣系列:番薯叶与留声机《一个红蛋》1.一个红蛋 2.乞食调 3.黄昏城 4.心糟糟 5.缘投囡仔 6.草蜢弄鸡公 &郑进一7.一只鸟仔哮救救 8.三步珠泪 9.关仔岭之恋 10.思想起 11.桃花过渡 &郑进一 以及卡拉OK DVD 1.梦中的情话 &阿杜 2.爱着啊 &陈子鸿3.秋雨彼一瞑 &伍思凯 4.你我相逢 &施文彬 5.风吹的愿望 &江淑娜6.伤心到何时 &施文彬 7.伤心酒店 &施文彬 8.我爱你 &黄维德9.年久月深 &施文彬 10.事到如今 &陈杰洲 11.酒后的心声 12.艺界人生13.无言花 14.感情放一边 得到这套精选实在偶然,在厦门的TD音像店。好友黄牛的朋友帮忙打的折。在此说声谢谢!
(四五)敢爱、敢梦
第一次邂逅齐豫,是那部电影《欢颜》。银幕上的胡慧中琴弦轻拨,流出的女声却是犹如天籁的齐豫……第一次知道齐豫,而后,知道她是齐秦的姐姐,第一次知道三毛,知道李泰祥,知道……齐豫的声音,李泰祥大师那永不失水准的作品,一生一世都在听下去! 而,那个叫三毛的女人,也将在我心中永生! 这套齐豫个人声音自传《敢爱、敢梦》是我第一次在厦门新华书店之外买的买的四张原版CD中其中的两张。这是与“你歌”老板锦辉结缘的开始……锦辉眼中不容易售出的、冷僻的齐豫专辑及精选,在我的“带动”下可是销售成绩良好。中文精选《敢爱》几乎网罗了93年以前齐豫专辑中较为“通俗”的单曲(齐豫一向曲高和寡)。第一次听到了一辈子都在唱下去的李大师的作品《雨丝》,这首歌成为我练歌的必唱曲目。英文精选《敢梦》收入了专辑中没有收入的两首单曲《DANNY'S SONG》、《SAD LISA》。我喜欢的民谣女皇琼拜雅(Joan Baez)的名曲《Diamonds & Rust》(钻石和陈锈)也在其中,…… [attachment=2406839]《齐豫个人声音自传 敢爱》(滚石唱片 RD1250 )1、春天的故事2、橄榄树3、欢颜4、走在雨中5、答案6、有一个人7、雨丝8、七点钟9、九月的高跟鞋10、有没有这样说法11、如果真的不要12、船歌《齐豫个人声音自传 敢梦》(滚石唱片 RD1251)01. DANNY'S SONG02. SAD LISA03. STORIES04. BORDERLINE05. UNBORN HEART06. WHOEVER FINDS THIS I LOVE YOU07. PARADISE BIRD08. DIAMONDS AND RUST09. ANGELS,ROSES & RAIN10. VINCENT11. LIKE A HERO12. WIND BENEATH MY WINGS 唱片公司的文案:“35岁前必须温习的感情功课,十六年来之声声珠玑,典藏名盘。齐豫个人声音自传,诠释爱情--有诅咒,也有赞美,爱情火一旦少烧起,全世界的水瘪浇不熄。 ”“听齐豫的歌请将音量关小,以免感动所有邻居。” 我早已被感动,你呢?
(四六)林青霞自述
喜欢看娱乐版的“八卦”,我在这点上向来未能免俗。不过,不是为了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些八卦新闻或多或少让我了解了些许娱乐界的最新动态和艺人们的最新资讯。这说的也是实话。 从不会跟着别人的思路走的。今天的娱记有个不太好的代名词“拍拍垃圾”。任何人的观感都未免带上个人色彩,主观意识浓烈,更何况“拍拍们”的文字。娱乐版的新闻只是一个带着多棱镜的窗口,要有自己的分辨能力的。 6、70年代的明星大多洁身自爱,那时的“玉女”也基本名副其实,不似今天太多的所谓“玉女”其实更似“欲女”,为了博出位是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 狗仔队和明星之间的关系实在心照不宣,各取所需。这在今天的演艺圈也早已见怪不怪了。 艺人的自传体文字一向喜欢的,因为至少比别人的言论来得可信。好在真正想了解的艺人其实也并不太多。 [attachment=2422034]面前这本业以泛黄的日购入的林姐姐的自述原名是什么,不得而知。书中,林姐姐叙说的只是从高中生活及第一次涉足电影圈开始至25岁之间在娱乐圈中的体验、观感和个人的情感问题。每篇文章的小标题使这本自序更象一篇篇情感日记。书中的插图有些至今也难得一见,配合文字,从侧面展现林姐姐个人形象的蜕变。 大概是因为林姐姐是当年台湾电影的领军人物,中国电影出版社引进了这本自述。开篇的出版说明很能说明时代特色和价值观:“林青霞生活的环境,其社会条件与价值观念都与我们不同。我们出版这本书,目的在于满足读者开阔眼界的需要和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 本书是有删节的,这也是所谓的“中国特色”使然。[ 本帖最后由 余韵 于
15:22 编辑 ]
这帖很不错应该得精华
(四七)王叔晖的《西厢记》
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这个世上美好的东西太多。一如路旁常被忽视的默默绽放的一株株不被行色匆匆路人关注的闲花野草,以及那些随着日升暮落的天边自由游走、随意变换的白云彩霞,以及......它们,都是神迹! 常常绝望于眼前的美图、耳旁的天籁,感叹要到何时自己才能有如斯的美的创造力。话虽如此,还是要感恩,感谢上苍赋予我有追求美的强烈愿望。 平常也喜欢涂涂画画,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作品,怎么看都是业余。(虽然有很好的造型能力) 是小时侯那本母亲的同事送的《西厢记》帮我打开国画的欣赏之门吗?——对内涵、美学底蕴丰富、创作手法种类繁多的国画实在是不懂的。无论如何,这个王叔晖的绘本帮我决定了国画创作手法(工笔)的取向。 不喜欢王实甫才子佳人、鸳鸯蝴蝶的杂剧《西厢记》,王叔晖的《西厢记》却在一生一世的欣赏下去。 [attachment=2427501]出现在任何形式上的王叔晖的作品,只要能力许可,当会照单全收。 照片中“人民美术”版的彩色连环画(节选本)是收藏连环画的朋友国聪先生的赠品。(感谢阿聪的慷慨割爱!)除了收藏连环画,他还写得一手的好词。如今,闽南语的词曲创作也渐入佳境。 [attachment=2427502]这是国聪赠品中的一本。另一个小开本(是全本吗?)在搬家时没入打包的箱子中。我等着哪天它自己跳出来,不急。 那套八张的书标是去年参加在厦门举行的第四届国际合唱节时在厦门会展中心的美丽收获。 关于王叔晖画作的藏品不止这些,以后再帖。[ 本帖最后由 余韵 于
16:00 编辑 ]
(四八)永远の歌声
邓五哥长禧曾说:流行是不能长久的,除了丽君姐姐的歌声。这套日文精选名曰《永远の歌声》,已为姐姐的声音做了盖棺论定的注脚。 [attachment=2433137]邓丽君以婉约、典雅的歌声,确立了无人能出其右的风格。是她,让我知道了怎样才是温柔、优雅的歌唱。她的歌声从上个世纪60年代横跨至今,是现代中国流行乐史上最重要的歌手。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丽君姐姐的歌声。在日本,她也拥有无数的重要奖项、无数的成名曲以及无数的乐迷。 姐姐往生后,日本人每年都会在她的忌日前后,发表精选辑来纪念她。虽然,几乎所有的精选曲目都大同小异,但连早期的“宇宙”、“丽风”时期的作品,他们都整理得非常详细。他们真的好用心在对待这位伟大的歌手。 我们的国宝,在那个声名一向不好的彼邦也受到了国宝级的待遇。她把华人歌手的地位在日本这个向来排外的民族面前提高到与日本艺人一样的等级。可是,我们啊我们,什么时候啊,我们才能真正对待邓丽君,真正给予她应有的尊敬? 《永远の歌声 オリジナル曲のすべて》(POLYDOR POCH-1531/3) VOL.1 1.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 2.空港 3.雪化妆 4.女の生きがい 5.夜の乗客 6.アカシアの梦 7.夜のフェリーボート 8.雨にぬれた花 9.はぐれた小鸠 10.远くか爱をこめて 11.夜雾 12.暗くなるまで 13.満ち潮 14.赤坂たそがれ 15.予期せぬ出来事 16.抱拥 17.再会 18.港町 19.白夜 20.爱の花言叶 VOL.2 1.ふるさとはどこですか 2.あなたと生きる 3.あなたに帰りたい 4.海辺のホテル 5.逢う时はいつも他人 6.香港の夜 7.晩秋 8.おやすみなさい 9.冬の阶段 10.こんな女 11.さよならの朝 12.神戸です 13.哀しくて 14.砂 15.他人雨 16.恋は駄目 17.足摺岬 18.一夜だけのスイング 19.夜の波止场で 20.ムーンライト・ダンシング VOL.3 1.东京夜景 2.你 3.ジェルソミーナの歩いた道 4.手纸 5.まごころ 6.西海岸から 7.春を待つ花 8.慕情 9.黒いショール 10.リターン东京 11.冬の街から 12.冬日和 13.幕切れ 14.雨夜花 15.台北の夜 16.もう泣かないわ 17.北极便 19.ラスト・シーン 20.ルージュで书いたサヨナラ 《永远の歌声 日本の心を歌う》(POLYDOR POCH-1537/8) VOL.1 1.港町ブルース 2.东京ブルース 3.グッドバイ・マイ・ラブ 4.二人でお酒を 5.あなた 6.襟裳岬 7.旅愁 8.挽歌 9.长崎は今日も雨だった 10.冬の駅 11.なみだ恋 12.爱の终りに 13.ウナ・セラ・ディ・东京 14.心もよう 15.シクラメンのかほり 16.そっとおやすみ 17.大阪の女 18.くちなしの花 19.酒场にて 20.爱の终着駅 VOL.2 1.津軽海峡冬景色 2.北の宿から 3.中の岛ブルース 4.热海の夜 5.星影のワルツ 6.爱のモトマチ 7.别れても好きな人 8.舟歌 9.すきま风 10.とまり木 11.雨の慕情 12.中の岛ブルース 13.おまえとふたり 14.梦追い酒 15.そんな女のひとりごと 16.よせばいいのに 17.夫妇きどり 18.鴎という名の酒场 19.男はみんな华になれ 20.港町绝唱 《永远の歌声 オリジナル曲のすべて》来自上海《音像世界》邮购部, 收到CD时是农历正月初二。印象深刻。 《永远の歌声 日本の心を歌う》购自厦门“德源”影音。
(四九)滚滚红尘舞天涯
《色.戒》终于在大陆上映了。 可悲且可笑的是,这部“金狮”大片自威尼斯首映后,本片的成就、李安的手法及其对张爱玲作品的解读,统统为“汤唯的三点、露背及梁朝伟的正面全裸”让路。无良媒体集体强奸民众的视线及思维! 不知地下有知的张爱玲当做何感。 《色.戒》的上映,让1995年已经往生的张*****再死一次”。这部历时十年的作品只有短短的二十多页。后期惜墨如金的张小姐字字雕琢,她把自己在红尘中曾经的爱织进这部精品了吗?这部作品曾因“美化汉奸”被猛烈抨击。(当年抨击该作的人今天又当做何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被张氏作品潜移默化的三毛有意无意将张小姐曾经的情感隐入了自己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中文剧本。日,三毛告别滚滚红尘。她的死是否如媒体所说“一部电影逼死一位作家”,不得而知。我宁愿相信三毛只是把自己的情感投入时代这个大环境。人生从来并不“非黑即白”!但倾入心血的作品被曲解的痛,给三毛这个对任何事都特别在乎的人的打击当是致命的。 三毛说秦汉看出了《滚滚红尘》中韶华和月凤是她的内在和外在,而她在籍角色偷渡自己的灵魂。 很喜欢这个剧本(这是我的同学白珀给我的91年的生日礼物),三毛在剧本中明确、详细标出她想要的在影片中要呈现的东西。很喜欢这部影像化的三毛作品。里面有我喜欢的演员、歌手。青霞姐姐和曼玉姐姐的美于我,虽不期望绝后,但至少是空前的。(她们也因该片的出色表演而荣获当年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淑桦在外型上是非常接近林姐姐的,由她来唱林姐姐出演的角色的内心,再合适不过。(罗大佑词曲的《滚滚红尘》剧场版和录音室版是不太一样的)......[attachment=2438173]
帖是好帖,可惜链接都失效了。
(五十)曾经的妇唱夫随(1)
曾有网友说是丽君姐姐成就了宝丽金,不禁失笑。虽说伊在我的心目中地位崇高,但现在的我慢慢开始理性了。不过还真的会相信:“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之说。这一点,我,确信! 学古典舞,热爱艺术的Sarah Birghtman 如果没有遇见Andrew Lloyd Webber(安德鲁.劳埃德.韦伯)这位足以载入20世纪音乐史册、改变音乐剧历史的作曲家,那么,或许不会有《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剧院幽灵)这部音乐剧的诞生。没有《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也许不可能会有这两张唱片。
多年前,曾是上海《音像世界》杂志的忠实读者。我是“天碟落地”专栏作者朱纬的忠实信徒。他让我听到了好多今生都难以忘怀的好音乐、好声音。 [attachment=2443814]这两张莎拉演唱的韦伯音乐剧名曲,就是朱纬的“蛊惑”的成果。 如今,这对曾经的最佳组合已经劳燕分飞。离异后,韦伯鲜有佳作传世。幸好,我们有这两张唱片记录了这对夫妇“妇唱夫随”年代辉煌的绝世名曲。 《Andrew Lloyd Webber Collection 》 (Really Useful Group 539 330-2)(1997)01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Sarah Brightman、Michael Crawford 02 Unexpected Song 03 Chanson D’Enfance 04 All I Ask Of You/Sarah Brightman、Cliff Richard 05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06 Another Suitcase In Another Hall 07 Love Changes Everything 08 Amigos Para Siempre(Friends For Life)   /Sarah Brightman、Jose Carreras 09 Memory 10 Gus:The Theatre Cat   /Sarah Brightman、Sir John Gielgud 11 Anything But Lonely 12 Macavity:The Mystery Cat 13 Tell Me On A Sunday 14 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 15 Pie Jesu/Sarah Brightman、Paul Miles Kingston 16 The Music Of The Night 《Sings The Music Of Andrew Lloyd Webber》 (Really Useful Group 513 179-2)(1992) 01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02 Another Suitcase In Another Hall 03 Everything’s Alright 04 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 05 Memory 06 Any Dream Will Do 07 Anything But Lonely 08 Pie Jesu 09 Love Changes Everything 10 Tell Me On A Sunday 11 Phantom Of The Opera(& Steve Harley) 12 All I Ask Of You 13 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 14 Music Of The Night 两张唱片中的同名歌曲却是不同的版本。莎拉在重唱部分的合作者也不尽相同。总之,这些歌曲绝对让你百听不厌! 谢谢朱纬!让我和莎拉结缘。也谢谢帮我找到这两张宝贝的厦门德源音响的林先生。
(五一)曾经的妇唱夫随(2)
日。为了莎布参与的北京新年音乐会,通知了几个同好,我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 是在新浪网上知道的消息。还是被媒体误导了! 不知为何,央视此次并未转播。承办这场大碗云集新年音乐会现场直播的是北京电视台。当遥控器转到直播现场已是意大利的男高音马克.贝迪在高歌已经唱了一半《柴堆上火焰熊熊》......可他明显的没有在状态上。还好,从来男高音=难高音(一笑)。反倒是和张也合唱的《牧歌》这首蒙族民歌因是老外在唱中国歌曲,国人均抱以热烈的掌声。 我知道莎布是歌唱节目的压轴,因而,心,也放下了。 老仙女Sarah Brightman(以前见过的网友的话)确实把“岁月无情”融入歌声中:德利伯(法)的《Les Rilles De Cadix(卡迪斯少女)》明显没了90年代在阿尔伯特音乐厅演唱时的妖冶轻盈;不插电的阿尔比诺尼《柔板》改编的《Anytime Anywhere(随时随处)》少了行腔中流行唱法的层叠对比(不过,这应该不是她的问题,而是音乐会乐队的编制问题);......招牌曲《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当然博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然没有安德列的对唱还是使本曲大打折扣。而媒体一再宣传的韦伯名曲《The Music Of The Night(夜的乐章)》始终没有响起。 ...... 曾有网友说,离开了韦伯的莎布已经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流行歌手。可2005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在中国的人民大会堂,莎布却在扮演一个古典艺术家的角色。 《Sarah Brightman Surrender(The Unexpected Songs)臣服 》 Polydor Pocp-7091 1.Surrender 2.Unexpected songs 3.Chanson D`Enfance 4.Tell Me On A Sunday 5.Nothing Like You`ve Ever Known 6.Macavity,The Mystery Cat 7.Gus:The Theatre Cat (& Sir John Gielgud) 8.Piano(Italian Version) 9.EveryThing`s Alright 10.The Last Man In My Life 11.Pie Jesu (& Paul Miles-Kingston & The Winchester Cathedral Choir) 12.Amigos Para Siempre (& Sir John Gielgud) 13.No Llores Por Mi Argentina(Spanish Version) 14.Guardami(Italian Version) 15.There Is More To Love 16.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 17.The Music Of The Night
[attachment=2458091]这是黄牛送的莎拉95年在日本发行专辑宣传用的“见本品”,侧标上有明显的编号。依然是一张韦伯的音乐剧作品精选,韦伯监制。这是离异后两人的第几次合作? 这张专辑对我,最重要的还是在别处找不到的第13首西班牙语版《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虽说仙女老矣,然在天籁中迷失的我,忘记抽离,不能自己......
(五二)王靖雯
[attachment=2463797]照片中的唱片,除了《十万个为什么》,其他的几乎没有多听的可能。 我欣赏王菲。 我是王菲的超级粉丝,但,绝对是最理智的那类。 我关注她的一切,不过还好,我不太八卦。虽然, 我也会觉得她的情爱EQ超低,(实在的,人大抵不过如此.....) 她不该和***结婚...... 她不该...... 她怎么会...... 的时候。也还好,我对她的的关注也就到此为止。 绝不可能有见到伊就颤抖不止,语无伦次,甚至晕倒的情形发生! ...... 可是,爱屋及乌 她的专辑是要尽可能收齐的! 《王菲精彩全记录》就是在这种情绪下的产物。 尽管在我一早就知道在王菲还处在王靖雯这一香港音乐流水线阶段的前四张专辑实在“不太精彩”。 2003年初夏,音乐吧。 《王菲精彩全记录》。 我正失业! 《王靖雯》(cinepoly cp-5-) 01. 无奈那天 02. 藉口 03. 有缘的话 04. 温柔的手 05. 尾班车 06. 未平复的心 07. 仍是旧句子 08. 中间人 09. 爱听谎言 10. 新生 《Everything》 (cinepoly cp-5-) 01. 巴黎塔尖 02. Everything 03. 游荡 04. 可否抱紧我 05. 斗快说笑话 06. My Loneliness 07. 哭墙 08. 无悔今夜 09. 一刹那 10. 激流 11. 巴黎塔尖(Reprise) 《You re The Only One 》(cinepoly cp-5-005 1990) 01. 美丽的震荡 02. 又继续等 03. 然后某天 04. 闷人咖啡 05. 无原因 06. 多得他 07. 只有你 08. 静夜的单簧管 09. 明年今夜 10. 不装饰 《Coming Home》(cinepoly cp-5-) 01. 浪漫风暴 02. Miss You Night & Day 03. 容易受伤的女人 04. 不相识的约会 05. 把锁匙投进信箱 06. 这些…那些… 07. 开心眼泪 08. 重燃 09. 兜兜转 10. Kisses In The Wind 《执迷不悔》(cinepoly cp-5-) 01. 红粉菲菲 02. 执迷不悔(国) 03. 可爱眼睛 04. 季候风 05. 不再儿嬉 06. 我永远珍惜你我 07. 情敌 08. 从明日开始 09. 夜半醉 10. 执迷不悔(粤) 《十万个为什么》cinepoly cp-5-) 01. 流非飞 02. Summer Of Love 03. 如风 04. 冷战 05. 长大 06. 若你真爱我 07. 动心 08. 雨天没有你 09. 诱惑我 10. Do Do Da Da 11. Do We Really Care 前四张专辑实在乏善足陈。 多亏好友柳鲲提醒,才记起有首梁弘志《恰似你的温柔》重新填词的《爱听谎言》(向雪怀词)。 Faye的唱功可圈可点, 说的当然是作品的问题。 然Faye的粉丝还是照单全收吧。 毕竟,没有王靖雯,也就不会有王菲。 最喜欢被伊唱得妖气十足的《诱惑我》。 虽点明为电影《诱僧》主题曲,这首兼具阴柔与风尘味的刘以达的名作却没有在那部血腥味浓烈的电影里响起过。 只是啊,王菲却好似从来没有停止诱惑我......[ 本帖最后由 余韵 于
15:05 编辑 ]
(五三)中国娃娃回想曲
很惭愧!实在不是个修养深厚(这当然也包括为人处世方面)的人,这在一定程度影响并限制了我的音乐鉴赏力。 大部头的交响作品如今绝少再在我的局室奏响——大调式管弦齐鸣的音乐太刺激我的神经。我是一个太依赖旋律的中国人,小调音乐似乎更能引起我的共鸣。见到开车时都听交响乐的旧时老友,常有找不到共同语言的时候。“我只欣赏有深度的东西”,我被噎得从此不敢在他面前谈论音乐。 说到底,市井小调更直接,也更直击我心。逃来逃去,逃不开流行乐的诱惑...... 15岁开始了“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声乐训练,——是不用交学费的。上课后是不练声的,或者说我的练声是唱流行歌,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在发声上没有任何进步——我不是邓丽君姐姐似的天才!如今当然一事无成! 唯一的(自我)安慰,是见识了许多好的歌手好的作品。说的当然是流行乐。 忘不了磁带时代的“中国娃娃”。和“一人和醋”李先生一次不经意的网上对话使我再次联络上照片中这些多年不见的音乐旧相识。载体不同的《中国娃娃》唱着《回想曲》和我重逢了。[attachment=2467431]“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著名的《红灯记》中李玉和的一句唱词。这话用在当年的蔡幸娟身上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这位中国娃娃也是把曲折的人生经历转化为动人歌声的高手。只是音乐来时路的艰辛与不堪,恐怕是我等听歌的人无从体会的。 [attachment=2467432]给人们带来美的人,应该受到祝福!祝福中国娃娃!祝福蔡幸娟!引进版的《中国娃娃 回想曲》本来是要送出的,内页所附的资料太过翔实,舍不得了。一并帖出。
(五四)诱惑
一再的被声音诱惑!在我,其实声音才是最性感的!好的声音总令我心的某处起鸡皮疙瘩。也真的有因电话彼端的声音太性感太温柔而想与对方见面的情形发生.....不过总算及时刹车,终于没让心的缰绳脱轨。因为知道:美丽声音的出处不一定迷人。从来都期待被美丽的声音诱惑。但有着美丽声音的歌者并不一定都诱惑得了我。[attachment=2474126]眼前这张发行15年后才到手的二手唱片,有着一个煽情的名字:心的诱惑。被阿潘的美丽吸引,被阿潘的声音诱惑,不是始于这张专辑。正如专辑中《诱惑》的歌词,阿潘唱的情歌,阿潘歌颂的爱,我从来都是“你给的我什么都爱”“一次一次爱上你”.......能找到的专辑均照单全收。当真搞不明白是阿潘用心在诱惑我,还是我的心被她的歌声诱惑......阿潘,用她的美,用她的温柔,征服了我![attachment=2474127]
[s:142] 楼主太强了,牛人一个
(五五)回声
第一次欣赏三毛的作品是80年代末上高中的时候。看的第一篇作品是福建某出版社的台湾女作家短篇小说精选辑《情人》。《情人》是我看的第一部三毛的作品。由此,几乎收藏了大陆出版社的所有三毛作品。 那时,“琼瑶的天空琼瑶的梦”方兴未艾,三毛带着“撒哈拉的黄沙顶着温柔的夜”也悄然而至。上海中唱在《琼瑶的歌》余温未褪之际趁热打铁,推出了毛阿敏主唱的《台湾三毛的歌》。阿敏的声音那时正是黄金期,演唱当然可圈可点。可国内的配器实在不敢恭维,简陋、粗糙,简直有点不堪入耳。这样的一盒磁带还是被我听烂了两盘。阿敏的演唱功不可抹!那个时候,已经知道了这张唱片的原唱是齐豫和阿潘。 多年后。我的朋友小蔡到杭州旅游,带回了《回声》的香港宝丽金版磁带。终于见到这张心仪已久的三毛作品的庐山真面目。[attachment=2480370] 《回声》是三毛以音乐为载体,用三个女人的声音交织出一个女人半生的传奇:1.轨外(旁白:三毛 演唱:齐豫 潘越云 曲:李泰铭 编:陈志远)2.迷(演唱:齐豫 潘越云 曲:翁孝良 编:陈志远)3.七点钟(今生)(演唱:齐豫 曲:李宗盛 编:陈志远 )4.飞(演唱:潘越云 曲:李宗盛 编:陈志远)5.晓梦蝴蝶(演唱:潘越云 曲/编:陈志远)6.沙漠(旁白:三毛 演唱:齐豫 曲/编:李泰祥)7.今世(演唱:齐豫 曲/编:李泰祥)8.孀(旁白:三毛 演唱:齐豫 曲/编:陈扬)9.说给自己听(演唱:齐豫 潘越云 曲:李泰铭 编:陈志远)10.远方(旁白:三毛 演唱:潘越云 曲:王新莲 编:陈志远)11.梦田(演唱:齐豫 潘越云 曲:翁孝良 编:陈志远 和声编写:黄韵玲) 不用我再介绍曲作者了吧,那些个华语乐坛黄金时代的代表......这是台湾滚石唱片当年首发的5张镭射唱片之。足见它在华语乐坛的地位!这点,CD的文案已经言明。照片中的那张歌词是滚石原版磁带所附,加收了CD所没有的制作人齐豫和王新莲的话。1991年了。三毛辞世,上海中唱《台湾三毛的歌》再版,更名为《三毛留下的歌》......午夜里,常有回声来袭。而我,常以此张唱片偷渡我的灵魂......此刻,写这篇东西的时候,回声,还在汹涌着,绵延不绝......
(五六)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应该是我买的国产CD中最贵的一张。当时,厦门新华书店只进了五张,售价一百九十元。 这是上海声像公司1997年的大手笔制作,耗资百万。作词田青。作曲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师黄荟。由七首歌组成的声乐套曲。整部套曲气势磅礴,配器及演奏形式大胆,是一张创作歌曲古乐化、西洋化的实验性作品。 应该是主唱李娜(现在的昌圣法师)在皈依佛门之前的最后一张个人专辑。[attachment=2494451]李娜《苏武牧羊》(上海声像 ISRC CN -E04-97-408-00/AJ6) 01. 序歌-一个古老的故事02. 骁歌-出塞03. 牧歌-贝加尔湖的冬天04. 琴歌-望月观花05. 春歌-牧羊姑娘06. 酒歌-归来07. 尾歌-梦里草原 李娜的歌声令人瞠目结舌,是专辑中最大的亮点。她的歌声在汉乐府中飞翔,在蒙古草原穿行。在四个八度中挥洒自如,荡气回肠。无法用流行、古典等模式来界定她的声音的表现力!当今的华语乐坛,声音的驾御上大概也只有黄绮珊可以望其项背。 这样的音乐,这样的歌声,必须用尽全身心去倾听。我,乐此不疲!
(五七)往日情怀
Barbra Streisand(芭芭拉.史翠珊)这个大鼻子犹太女人是我一辈子的偶像!《The Way We Were》是她和大帅哥Robert Redford(罗伯特.雷德福)(他可是丽君姐姐的偶像哦!)的电影作品。电影主题曲《The Way We Were》绝对是她的经典。这个集歌手、曲作者、导演、演员、制作人于一身的女人好了不起。只要有关她的一切是决不会放过的——只要条件许可!多年以前,在还没有DVD机的时候,买过这张《The Way We Were》(回首当年)的碟片,可当买机器要看时,却发现这张盗版碟已经氧化。这首著名的主题曲《The Way We Were》却是烂熟于胸! 多年后,终于买到了这部故事片的国内引进版DVD。盗版商给了这张盗版碟一个俗艳无比的译名〈俏郎君〉,相对应的是芭芭拉另一部影片《Funny Girl(滑稽女郎)》的盗版译名:《妙女郎》......1997年了。台湾宝丽金推出了这张于广告上书曰:“收藏家等待的最后一张”的姐姐的“全球唯一英文专辑”。这哪是什么专辑啊,不过是宝记用来掏君迷口袋的广告法宝!姐姐的歌迷自然会照单全收。当然,这也不会是最后一张!2000的《忘不了》、2001的《天国的情人》是什么? 说实话,《The Way We Were》中只有《Oh!Carol》、《Jambalaya 》、《Tie A Yellow Ribbon The Old OakTree》、《Rhythm of the rain》在水准之上,标题曲《The Way We Were》和原唱一比就......姐姐那时最擅长轻快活泼的曲风。另,歌者是必须有阅历的。个人以为,姐姐前期的英文歌真的比不上齐豫和黄莺莺。 [attachment=2497396]1. The power of love2. Can'thelp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3. 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s4. Oh!Carol5. Rhythm of the rain6.Heartaches at sweet sixteen7.I'm conna knock in your collar8.Lipstick on your collar9.For once in my life10.Jambalaya11.The way we were12.Tie A Yellow Ribbon The Old Oak Tree13.You don't have to say you love me14.Love story[ 本帖最后由 余韵 于
12:28 编辑 ]
琴谱上的邓丽君
大约是2004年4月吧。在电视台文艺部工作的朋友大伦到香港公干,回来后打电话告诉我他买了一大堆的乐谱(他一直在研究MIDI制作),其中就有我深爱的丽君姐姐的《流行经典 邓丽君》。他淡淡的告诉我,如果我也喜欢,下次有人赴港,可以帮忙带一本。 不是特别在意的(可能吗?!)——一向认为姐姐的东西永远都收不完。再者,非常惭愧,本人实在太懒,早年学过的钢琴几乎悉数还给老师,那架菲律宾“斯坦伯”钢琴,如今只是家中的一件摆设。每天例行的练声用的也是以前东方歌舞团曹静波老师的示范曲子(汗颜!)多年不练的手指简直如同失水的干柴......因而这本钢琴谱对我的诱惑好似也不太大(这当然是鬼扯啦!) 六月里的一天,这位老兄和女朋友请我吃饭,为的是6月我的生日以及那场日后被腰斩的德国布莱梅国际合唱比赛(当时并不知道)...... 下面照片中的这本钢琴谱是大伦给我的惊喜——生日饭局外加的生日礼物。(对大伦这等“损友”也是不说谢的。今生欠朋友的情实在太多,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还债了) [attachment=2502375]自己在钢琴上实践这本二十八首曲子琴谱的次数实在不多,上不了台面的技术让我不敢多次在邻居耳旁制造噪音(人贵有自知之明)。倒是复印多次给身旁爱琴也爱君的朋友,这种行为当然很受欢迎。 (时隔一年,日,)利用采访的机会,我请庄奴先生在这本谱子上签了名。 我的2004年啊...... 那一年,几乎一整年都在失业;那一年,苦战了近五个月的厦门合唱团(今天已经没有这个实体)因厦门文化局高层的内讧失去了去德国布莱梅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合唱节的机会;(我就在最后取得入德参赛资格的60名团员之列)那一年,参加厦漳泉闽南歌手赛,在厦门赛区拿到个第一,在泉州决赛时却连个三等奖的边都沾不上;(当然不是自身实力的问题,因而从此后对泉州人总也有相当的看法(笑))那一年,开始“轰轰烈烈”的谈今生真正意义上的初恋;那一年......
(五九)李泰祥与他的女弟子
"不是一个批判性很强的人。他比较浪漫唯美,在生活上很任性,他是永远相信阳光的,他的作品不灰暗,他很讨厌无病呻吟,很讨厌男生唱歌哼哼叽叽,我们女生唱歌他都希望你唱出一种阳光的感觉,比较光明,比较华丽,有点像歌剧那样的。”这是齐豫对于老师李泰祥的评价。 七十年代的台北。杨弦等人以唱自己的歌为口号,掀起了台湾音乐史上的民歌运动。李泰祥由此开始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音乐创作历程。他的身上流淌着阿美族的血液。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给了李泰祥浓厚的乡土情怀和艺术创作的泉源。他的作品,有着浓厚的文学味道和古典情结。他的音乐里有歌仔戏,贝多芬,山地音乐,西洋歌曲,本土音乐等五个元素。真正做到了“通而不俗”。这张专辑是历经岁月的涤荡、韶华的流逝而沉淀下的精品。也许,这些情歌在别人唱来或许可以排山倒海、惊天动地,而他们流露的却是婉约、典雅、唯美,令人一曲难忘。这些女弟子中,唐晓诗,黄琼琼,钱怀琪也有着极好的唱功,只是如今已芳踪难觅。而今天完全商业化的叶茜文,全然找不到当日的影子。只有齐豫、许景淳、阿潘各自以自己的方式歌唱,成为我永远的爱!
[attachment=2507272]《李泰祥与他的女弟子》(华特国际 WTD-593201) DISK 1“ 酒、岁月、歌 ”(WTD-) 01 你是我所有的回忆- 齐豫 02 酒与岁月- 许景淳 03 有一个人- 齐豫 04 想你、念你、温柔的唇- 黄琼琼 05 相遇- 李泰祥/许景淳 06 为你唱一首我们的歌- 唐晓诗 07 轮回- 许景淳 08 他的眸子- 齐豫 09 花(铜铃花)- 黄琼琼 10 浮云歌- 齐豫 11 你的小手是暖暖的爱意- 潘越云 DISK 2“最美的遗憾”(WTD-) 01 告别- 李泰祥/唐晓诗 02 祝福- 齐豫 03 一根火柴-叶蒨文 04 今年的湖畔会很冷-齐豫 05 请你-李泰祥 06 爱的迷蒙- 唐晓诗 07 完整的一个人- 钱怀琪 08 分离的夜晚-唐晓诗 09 三月的风 - 齐豫 10 错过 - 唐晓诗 11 过时舞步 - 钱怀琪
(六十)永远的未央歌
为了这张唱片,在网上查找“民歌”的定义。“谷歌”给的第一条民歌的定义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上学时教科书上所给的民歌定义极其相似,摘录如下:“民歌是直接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的、劳动人民创作的诗歌。”因而,书上和唱片上的我国的民歌几乎都是无名氏的创作,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绣荷包》、四川民歌《康定情歌》......。能否这样说:我国各个民族流传至今的所谓“民歌”大多都是无名氏或集体创作?(有国际声誉的洛宾先生算是幸运的,整理的作品大都冠上他的大名。只是不明白,其中整理和创作的成分格式多多少。《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旋律是有两个不同的版本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洛宾实在是个天才!) 我知道的外国民歌中有好多是有具体作者的,至少我知道山姆大叔就有首著名的民歌《老黑奴》其作者是福斯特,还有“大卢锲”帕瓦罗蒂那首著名的“拿波里”民歌《我的太阳》是由卡普罗和卡普阿完成词曲的。 这是否是我国和国外对民歌的定义界定有所不同,还是有别的原因? 一向喜欢民歌,因为民歌大都旋律优美、易记,歌词朴实直白,容易触动某根神经引起共鸣。(这是否也能从某一方面解释我国的民歌多是集体创作) 八十年代初台湾民歌传入大陆,大陆给这一时期台湾民歌的定义是校园民谣或校园民歌。这个定义并不十分准确。民歌之父杨弦其时已经不在“校园”,还有那首著名的《橄榄树》的作者当时更不是校园中人。 但,七十年代的民歌是当时学生思想的觉醒确是不辩的事实。金韵奖的年代是属于年轻人的时代也是不争的事实。 买了张盗版的D9《永远的未央歌民歌嘉年华会》让我好好的再把那个赶上了却未能加入的民歌饕餮盛宴好好的回味了一遍。也因此,知道了侯德健〈龙的传人〉中那句莫名其妙的“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以后应改回原词“四面楚歌是洋人的剑”。(当年的改动是因为要送审) 曾经的民歌手脸上都已刻上风霜,曾经的民歌却在时间的长河中青春依旧。 民歌是没有年龄的!民歌属于任何年龄层面的人!这就是民歌的真正魅力吧。[attachment=2526112]这张〈再别康桥〉是台湾民歌金韵奖的精选辑。2000年〈人间四月天〉上映时滚石(香港)公司“配合”电视剧推出的周边产品(因为这首谱曲的志摩的诗)。作为当年民歌的受众,我收入了这“德源”唯一的一张进货,也算是有缘吧。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 本帖最后由 余韵 于
10:18 编辑 ]
(六一)星的传说
很喜欢姐姐后期的日文歌曲。那是阅尽人生百态、洗尽铅华后的华丽转身。 姐姐的风格其实就是没有风格:任何人都可模仿,但任何人都没能真正模仿。 虽然,日文是完全不懂的。日文歌却早在十一二岁时已经开始接触.至今仍然喜欢山口百惠、玉置浩二、小田和正、五伦真弓、中森明菜等人的音乐......收藏的唱片中日文唱片也有一定的数量。姐姐的音乐肯定要照单全收了。 虽然,《星的传说》价格上还是有点......几番思量,终于痛下杀手(一笑)。 这次买《星的传说》套装,是冲着《悲しい自由》、《涙の条件》、《黄昏》、《伤心》等几首单曲去的。
第一次听《涙の条件》是在1995年宝记的4碟套装《再见,我的爱人》,《悲しい自由》则是在1995年金牛宫的《哀悼盘》,《黄昏》、《伤心》中文版早已深入我心。不过,拿到碟后却始终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会在Disc2中加入一首中文单曲《酒醉的探戈》。后来,才在那本有如天书的日文解说书中知道《星的传说》是姐姐在日本出道以来(从)所发行过的日文单曲全集(以发行时间顺序排列)。碟片的第4张是中文单曲。宝记在歌词本上犯了错误--《情人的关怀》(1975)、《冬之恋情》(1975)《你在我心中》(1977)标注《情人的关怀》《你在我心中》(P 1986)《冬之恋情》(P 1984)。而姐姐重唱《情人的关怀》和《冬之恋情》的时间应都是1984年收入于1985年的《偿还》。《你在我心中》后期只有80年代后期的日文版〈夜のフェリーボート〉(基金会的〈酒红色的回忆〉中有收入,重录时间不详)。姐姐有重唱过中文版吗?DVD中的前5首中只有<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是当时的MV,其余的都是一些姐姐MV宣传片的镜头、演出前的影象记录。较为珍贵。后5首则是NHK演唱会。多少有些失望...... [attachment=2529113]Disc 1 ()1. 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 2.雨にぬれた花 3. 空港 4. はぐれた小鸠 5. 雪化妆 6. 远くから爱をこめて 7. 女の生きがい 8. 夜雾 9. 夜の乗客 10. 暗くなるまで 11. アカシアの梦 12. 満ち潮 13. 夜のフェリーボート 14. 赤坂たそがれ 15. ふるさとはどこですか 16. あなたに帰りたい 17. あなたと生きる 18. 海辺のホテル 19. 东京夜景 20. 手纸 Disc 2 () 1.  (あなた) 2. まごころ 3. ジェルソミーナの歩いた道 4. 西海岸から 5. 春を待つ花 6. 香港の夜 7. 逢う时はいつも他人 8. ふたたびの 9. 旅人 10. つぐない 11. 笑って乾杯 12. 爱人 13. 雨に濡れて 14. 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 15. 黄昏 16. スキャンダル 17. 伤心 18. 别れの予感 19. 酒酔的探戈 Disc 3 () 1. 恋人たちの神话 2. 硝子の摩天楼 3. 香港~Hong Kong~ 4. 星のしずくに濡れて 5. 悲しい自由 6. 涙の条件 7. YES, 爱につつまれ 8. 悲しみと踊らせて 9. 寝物语を聴かせて 10. 爱の阳差し~アモーレ・ミオ~ 11. 梦立ちぬ 12. 夕凪 13. 晩秋 14. あなたと共に生きてゆく 15. 爱し爱され 16. 冬のひまわり 17. 何日君再来(日本语ヴァージョン) 18. 夜来香(日本语ヴァージョン 中国语 1. 偿还(つぐない) 2. 爱人 3. 我只在乎(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 4. 情人的关懐(空港) 5. 在我心中(夜のフェリーボート) 6. 冬之恋情(雪化妆) 7. 不论今宵或明天(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 8. 今夜想起(夜の乗客) 9. 问自己(アカシアの梦) 10. 祈望(女の生きがい) 11. 小村之恋(ふるさとはどこですか) 12. 月夜诉情(ふたたびの) 13. 心路过黄昏(黄昏) 14. 午夜微风(伤心) 15. 凝望(赤坂たそがれ) 16. 装做不知道(あなたと生きる) 17. 香港之夜(香港の夜) 18. 相聚更甜蜜(はぐれた小鸠) 19. 黄昏里(暗くなるまで) 20. 夜来香 21. 何日君再来 DVD 1. つぐない 2. 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 3. 别れの予感 4. 涙の条件  ( ~「ビデオ・コレクション 涙の条件」(TAVX1004)より) 5. 空港 6. 夜のフェリーボート 7. 何日君再来 8. つぐない 9. ジェルソミーナの歩いた道 10. 爱人 ~「テレサ・テン コンサート・ライブ」(UPBH-1010)より
“发烧”顶[s:29] [s:28] 级人物啊!好歌要有好音响啊!!大侠要开个十万八万的吧!!!
83楼的朋友见笑了。哪里就至于成了顶级人物了。不过是真的喜爱音乐。我的音响很普通。我只是,音乐发烧。
(六二)阿潘的台湾歌
电视连续剧近来看的越发少了。其一,现在的剧集结构、篇幅庞大,常让我望而生畏。再则,应该说最重要的是能打动我剧目的实在太少。还有哦,本人有个怪癖,喜欢看连续剧的大结局。 话说两年前,赵薇版的《京华烟云》“热播”。有天,闲来无聊看了其中一集的下半部一看不得,倒实在佩服现今编剧的“功力”,好好的一部名著被改编,美其名“为了现代人的审美”,林大师地下有知不知当作何感。赵薇的木兰在年龄上或许更贴近角色,但赵雅芝的版本却太深入我心!半集的容量囊括不了太多的信息,不过觉得赵薇不再是那个猴精似的“小燕子”了。当然,最诧异的还是潘虹老师,近来的角色大多是带点幽怨、眉宇间不怒自威的富家太太、皇太后,相较于先前的银幕形象,大有“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架势。(笑) 是为了赵薇唱的片尾曲而观剧的。可听过之后,更让我怀念台版李泰祥大师作曲,阿潘和李建复唱的主题曲。总也觉得赵薇的声音少了当歌手的人应有的特质——声音中缺少支撑歌曲的力度和支点。只是今天的演艺界,有嘴的人就能出唱片了! 台版的主题曲相同的歌词有着两种不同的旋律。在阿潘的唱片中(我的藏品)却不是在电视剧中出现的版本。可旋律却是深植于心,挥之不去的。 现在要说的唱片和《京华烟云》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唱歌的人曾经唱过《京华烟云》......
[attachment=2537158]《潘越云 情字这条路》(滚石唱片 RD-1023)1.情字这条路 2.阮的环境 3.若我轻轻叫着你的名 4.感情结冰5.桂花巷 6.不敢哭出声 7.信 8. 心所爱的人 9.台北雨10.四季吟 11.心情 12.台北雨(伴唱曲) “台湾开埠以来最美的情歌”。在李宗盛、陈扬、李寿全三位制作人的“规划”下,阿潘赋予闽南歌新的歌唱形式和表达方式。没有老式闽南语歌的模式和行腔,这是一组艺术化的流行音乐披上了闽南歌的外衣。但,这些歌的受众层面更广了。 《潘越云 纯情青春梦》(滚石唱片 RD-1170)1.纯情青春梦 2.西子湾之恋 3.茶室春秋 4.春娇和志明 5.猫6.看见船就流眼泪 7.归乡 8.舞池 9.再会夜都市 10.红娘 陈升和小虫当制作人的这张专辑挖掘出了阿潘如猫般慵懒的女人味,曲风也渐渐挣脱了《情字这条路》的乡土,明显打上了陈升陈式情歌“不羁”的烙印。 阿潘的高音其实是紧的,但丝毫没有影响她声音中的美感。这,也是她声音的特质。据说,阿潘的声音是滚石老板Sam段钟潭的最爱! 可惜了!小虫“天蝎座的女人是我的女人”最终没能成为现实...... 《纯情青春梦》是我的最爱,曾经翻唱过,不过用的是“音乐磁场”的伴奏。强力推荐:《情字这条路》、《阮的环境》、《若我轻轻叫着你的名》、《心情》、《桂花巷》......其实,还是两张专辑照单全首啦! 这两张阿潘的闽南语专辑来自厦门德源音响。
(六三)齐豫的英文歌
“来自天上的声音”,这是齐豫出版《STORIES》和《Whoever Find This I Love You》时滚石唱片的宣传用语。这两张唱片是齐豫不断游说滚石老板Sam段钟潭的产物。当年,唱片在香港这个如此西化的城市狂卖100万张。 而我听的第一首齐豫的英文歌是《Paradise Bird》(天堂鸟)(第三张英文专辑)。我的同学雪梅让我听的。天使在歌唱。我不设防的再被感召。 应该是在收音机里转录的吧。歌曲前面还有一段齐豫的独白。依稀还记得那段话的的内容,因为,那个独白事关失恋...... 这首歌当然被我转录,神经兮兮的四处向人举荐.而那盘磁带当然是难逃被听烂的命运。 几年后,当时在做导游的同学托台湾客人带回了齐豫的前四张英文专辑,均被我"不择手段"倨为己有。[attachment=2542245]《STORIES》(RD-3001) 01.STORIES 02.MEMORY 03.LIGHT A LIGHT        04.CASTLES IN THE AIR 05.LOVE’S IN DISGUISE        06.WINDMILLS OF YOUR MIND       07.UNKNOWN MUSICIAN 08.IF YOU SAY MY EYES ARE BEAUTIFUL  09.DIAMOND SAND RUST 10.LIKE A HERO            11.REQUIEM 《Whoever Find This I Love You》(RD-3002) 01.You Got A Nerve 02.Waiting For The Morning         03.Make No Mistake He’s Mine/齐豫 潘越云   04.He’s So Beautiful To Me 05.Angels roses and pain   06.Lady On The Other Side Of Town        07.Whoever Find This I Love You         08.Vincent                   09.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Paradise Bird》(RD-3004) 01.Only Love 02.Paradise Bird 03.Gypsy 04.Graveyard Angel 05.Tonight 06.It Was Love 07.Islands 08.Joan Of Arc 09.Broken Heroes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RD-1073) 01.Find the cost of freedom 02.Borderline           03.Senses in Flight  04.Unborn Heart            05.Wind Beneath My Wings 06.Children of the 80’        07.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08.The End of The Innocence     09.Longer 10.light in the darkness 《Love of My Life 》(RD-1221) 01. The Music of The Night (by andrew lloyd webber) 02. Vino de Amor (traditional) 03. A Twist of Fate (by schubert) 04. Brave New World (by beethoven) 05. Love of My Life (by freddie mercury.queen) 06. Glitter And Dust (by tchaikovsky) 07. Plaisir D amour (by jean paul egide martimi) 08. Forever Bound (by P.tchaikovsky) 09. The Vision (by saint saens) 10. 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by tarrega) 11. Careless Love (by chopin) 12. She ll Never Know (by beethoven) 《TEARS》(RD-1346) 01.TEARS/DONDE VOY 02.ALL SOULS NIGHT 03.BABES IN THE WOOD  04.CRY 05.YOU CAN’T SAY 06.CONCRETE SEA       07.PRDO GUE WINTER SONG  08.KNIFE          09.YOU ARE THE REASON 10.SEND IN THE CLOWNS   11.BIG DREAM 集齐这六张CD,是在不断游说“你歌”的老板锦辉后的收获。1996年了。 总觉得,齐豫的英文歌比中文歌更具韵味。 强力推荐《Love of My Life 》,唱片中的单曲均改编自世界名曲。旋律大都耳熟能详,新赋的歌词则极富文学气息,在齐豫的天籁美声背后,是堪称豪华的康斯坦丁指挥的120人的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 哦,炫毙了! 人生难得有奇遇,人生,难得有齐豫!(这六张其实也不是齐豫的全部英文专辑,剩下的,以后再帖.)[ 本帖最后由 余韵 于
15:23 编辑 ]
(六四)幽情
[attachment=2573645]总学不会记帐。说的这个“帐”,是自己的人生。四十二年的人生就这么“顺”下来了,感恩之后,还是应该偷着乐的。虽然所谓的个人的“业”,怎么看也不见有任何头绪,可人生的来时路,记忆的空间里,当有值得终身典藏的景致。美,实在是与生俱来的渴求。文艺青年到了文艺中年。常做的功课,依然如同三毛女士所说,口袋有钱的日子,总也急匆匆飞奔至书店。淘回来的书,有近两成都压至箱底了。而后,一次次的搬家,一本本的送出。送的当不止这两成。唱片却是从来不太舍得送人的。也有被人冷眼怀疑的时候。许多年后,最要好的同学之一告诉我:她终于相信我是真的喜欢书的。爱书爱乐,想想好似真的不是值得高兴或显耀的事。于我,除非看的一切,能经由笔端,在笔下挥洒自如华丽展现,耀人眼目。说来惭愧,某天某网友看了博客我的拙文,指出了我写文章的症结:不深刻!真的好有知己之感。时常有人反馈与我的文字偏离太远的信息。对自己文章的功力真的没有多少自信。但他说的一点,我却是直接反驳的,这位先生说我的文字受琼瑶阿姨的影响深厚。这个是打死都不认的。阿姨的作品虽是我青春期的药,可从来都知道药应该如宝姐姐所说的是不可浑吃的。有段时候常用婴儿洗涤用品(只因据说不伤发肤),但婴儿食品大都不碰的。我用强生(连品名都说的如此直白,这有做广告之嫌)。可婴儿食用的米糊已经成年的我肯定是不碰的。请原谅我混杂不堪的辞不达意。说了如此多的废话,还是正经进入正题吧。话说还是文艺青年的时候,懵懵懂懂看了、听了好些作品。不过今天回头看,曾为不太聪明所累,经历过一叶障目的时日。在男声只听费翔,女声只听邓丽君、苏芮的日子里,错过了好些华人世界美丽的声音,优美的作品。还好,这样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而该补的功课,到今天也大都补上了。总有人会揶揄我的邓丽君情结。多年前有两损友不怀好意的问我,小凤姐可以唱《别亦难》,你的邓小姐这类歌曲可唱的了?不是喜欢考据的人,至今也没有兴趣去找《别亦难》作、唱的具体时间。只是在听此曲之前,邓小姐唱的十二首唐宋词牌谱写的曲子我早已连同配器一起倒背如流。结果当然是我帮邓小姐又收了两位听众,而后,这两个文艺青年开始满世界的找寻这盘好似具有魔力的磁带。[attachment=2546596]我听《淡淡幽情》,很惭愧,实在已经很晚了,1989年。滋润姐姐给的磁带。到手时几乎就是欣喜若狂!专辑中的《几多愁》国内的歌手翻唱的太多,朱明瑛、朱晓琳都唱过。而天凉好个秋的《欲说还休》,我最早听的却是彭丽媛的版本。当时也没有意识到这首歌的出处。引进此唱片的日本人说这是邓小姐的梦幻专辑,实在是准确的。[attachment=2546597]1983年月1月推出的《淡淡幽情》,最令人称道的当是定位和企划。这其中还有,谢宏中的构想和邓丽君为专辑所作的努力、曲作者好似和古诗人神交的丝丝入扣,LP大碟歌本的制作精良,每支曲子都配有国画和相对应的白话文解说,以及词作者的创作背景简介。邓姐姐配合每首曲子所拍摄的照片,连道具都精挑细选,造型也都相当讲究。12首曲子中我最喜欢的是最为市井的《相看泪眼》。唱到“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心亦戚戚焉......是我最喜欢的一张姐姐的专辑。为着她的前无来者,也为者她用心抒发的属于华人世界痴男怨女的,淡淡幽情。在姐姐往生十四年后的今天,借着这把华人世界最能引起共鸣最有辩识度的天籁女声,我祈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attachment=2546598][ 本帖最后由 余韵 于
23:14 编辑 ]
(六五)看张
我是如此迫不及待的想与人分享!老早想好了本篇文字的题目:看张。借自爱玲先生的《张看》。张看和看张,张迷都是懂的。不再赘述了。去过“张迷会客室”几次,里面看张的文章大都令我汗颜。怎敢造次。不过,本篇文字不过是爱现的菜鸟张迷收藏的点滴,终未涉及观感,也将不至于贻笑大方,令人“窘笑”。我是张先生的忠实信徒。“我......讲到自己也很不客气,......总是自己来揭发的好。当然也并不是否定自己。”深以为是。已经忘了收入第一套《张爱玲文集》(四卷本)是在哪里一年。这个安徽文艺出版社的四卷本后来有了增补了本《红楼梦魇》。还有一本印象深刻封面碧绿的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张爱玲散文全编》出版都是1992年的6月。我比较迟钝。真正爱张大约是一年后的事。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找本热门的书实在不容易。买安徽版的《文集》那个厦门“老”工人文化宫下(中山路)小书店的门槛被我踩了当不下十次。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已经是一九九四年了(四卷本)。大约也已经是该套书的第四、五次印刷了。浙江的《散文全编》是在厦门新华书店,当也不会是第一版。增补的《红楼梦魇》是第一版。安徽的《文集》和浙江的《全编》,都未经台湾皇冠授权。按现在的版权法,有点不太名誉。印刷上都还过的去。而大连出版社的16卷全集本,实在是印的有些荒腔走板,通篇错字。大约是因盗的台版是竖排繁体,排成横排简体后没有认真校对的缘故。高兴的事是因为“全集”,找到了目前大陆正规渠道不可能有的《秧歌》和《赤地之恋》。收入的时间是日,还是在中山路文化宫的那家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小书店。印数10000的这套16卷本是第一次印刷,且应该只有这一次印刷吧。而后,就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1995年8月第一版的《海上花开、海上花落》。[attachment=2560049][attachment=2560068]以及1995年12月第一版的《红楼梦魇》(印数10000)。[attachment=2560069]一直以为我的《海上花开、海上花落》是初版,也是在昨天王先生来拍照时我才发现是96年1月的第二次印刷(印数)。收入的第一套有版权的完整的“张爱玲典藏全集”,到手的时间是2006年的9月16日。(之前看过有个广州花城版,当然也不可能是“全集”。据说也经台湾皇冠授权)[attachment=2560070]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10月的第一版。根据今天的版权法,这个应当也是只有这一次印刷吧。因现在北京十月文艺版的6卷精装“张爱玲集”也宣称“唯一合法授权合法销售简体版”。这个套装来自卓越,精装的外盒标注“全套十四册,限量珍藏总定价207.20元”。实际到手是99元。真是超值!这套差了《秧歌》和《赤地之恋》的“全集”收入囊中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留下《秧歌》和《赤地之恋》,送掉那套错别字连篇 ,有点前言不搭后语的“大连版”,以及安徽的《文集》浙江的《散文全编》。也因此,现在就无法得知这六本书的确切收入时间。[attachment=2560071]照片上的这两本盗版,在写完本文后也将划入陈小姐的收藏。而《秧歌》和《赤地之恋》,在上网求购无果后,借着《小团圆》的出版,请同学的朋友帮忙从台湾帮忙一起带回。[attachment=2560072]《秧歌》台版的原始出版日期是1968年6月,皇冠典藏版的初刷日期是1991年7月。我收入的版本是典藏本2008年7月的28刷。《赤地之恋》的典藏版初刷日期是1991年6月。我收入的版本是典藏本2007年12月的20刷。《赤地之恋》曾有个令张爱玲不快的台湾慧龙版删节本。(1978年1月)而宋以朗顶骂名推出的《小团圆》,原以为是不会有大陆版的,因此才有台湾皇冠版的收入。据北京文艺版发行人称,大陆版和台版略有不同,做了20多字不违背张爱玲本意的文字改动。[attachment=2560073]下面照片中的3本,《同学少年都不贱》是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的第一版。收入的日期是2004年的3月15日。在镇海路上的晓风书屋。内附爱玲先生的手稿一幅。台湾版是2004年2月皇冠的繁体单行版。说台版是单行版,是否只是只有本中篇,而无大陆版所附的4篇文学评论?《郁金香》是为着“首次”出版的这篇张氏作品,购入唯一一本的北京十月文艺再次标明“唯一合法”的张爱玲集。2006年12月第一版。我4月15日从当当收入的是2009年2月的第13刷。《流言》是96年1月16日从厦门新华书店购入的中国文联出版社据五洲书报1943年版排印的“中国现代散文名家名作原版库”中的一本。本书的排版有点“怪异”:右翻竖拍简体。[attachment=2560074]终于帖完了我的手头上的张氏作品,可我,做梦都还想着去偷宋以朗的那40口破纸箱......实在是希望借助《小团圆》,能促成张爱玲作品的大团圆。希望真的还有《The Fall of Thepagoda雷峰塔》中英文版、《The Book of Change易经》中英文版、以及张爱玲与宋淇、邝文美的600多封书信(其中有40万字中文)。还有游记,还有,据说未完的《少帅传奇》......在滚滚红尘中,看张一辈子,实是太过诱人的事。......[ 本帖最后由 余韵 于
21:31 编辑 ]
(六六)复刻
这是五张音响发烧友不屑的复刻盘。不屑的原因当然指的是再版后的音效质量。我没有和他们一样。 这五张专辑的原版磁带少年时代是听得烂熟的(《爱像一首歌》中的有些歌除外)。 厦门要听到姐姐的音乐在那个年代比容易--转录的磁带遍地开花。一向不懂我对音乐的感觉从何而来。家里是没有人特别感兴趣的,哼哼可以。但母亲的声音条件是很好的。老上海时期周璇的时代曲《天涯歌女》、《夜上海》......,都是从她的口中流出,进入我的世界的。 ...... 那时家里是没有砖头录音机的,姐姐音乐的源头是邻居家的机器。那时侯的心灵比较干净,听过的东西即能过耳不忘......那个精神生活丰富的年代啊! 前年了。当这五张95年姐姐辞世前出版的CD再版,我考虑的当然不会是音效。我想力所能及地拥有姐姐的所有单曲。姐姐的价值就是她的音乐和精神!虽然,在有些人看来,她的音乐很商业。 《一封情书》和《甜蜜蜜》购自上海基金会。在此谢谢没有任何架子,而我又常打扰的程合先生!另外的三张购自广西的丽声音像。 一直希望能听到〈ジェルソミーナの歩いた道〉的中文版,可是〈风儿雨儿〉多少让我有点失望!不是姐姐的问题,是庄奴老师的词和旋律不太贴。这应是老师不太成功的作品之一吧。我知道填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对不起![attachment=2565476]《一封情书》(Polydor 529 101-2)01. 一封情书 02. 我是你的知音 03. 何日君再来 04. 夜色 05. 心里梦里 06. 爱我像爱花一样 07. 无情荒地有情天 08. 今天欢乐明天梦 09. 云河 10. 魂牵梦也系 11. 往事常牵挂 12. 夜来香 《甜蜜蜜》(Polydor 259 100-2)01. 甜蜜蜜 02. 你在我梦里 03. 寄语多情人 04. 挥别 05. 遗忘 06. 梦向何处寻 07. 难忘的一天 08. 爱在我心中 09. 翠湖寒 10. 古树下 11. 野生花 12. 阵阵春风柔《在水一方》(Polydor 529 102-2)01. 春在岁岁年年 02. 奈何 03. 伊人何处 04. 告诉你告诉我 05. 心事知多少 06. 你怎么说 07. 在水一方 08. 小小的秘密 09. 星月泪痕 10. 三愿(又名:艳红小曲) 11. 妈妈呼唤你 12. 让心儿圈起你《爱像一首歌》(Polydor 529 103-2)01. 爱像一首歌 02. 悄悄的告诉你 03. 几时再见 04. 风儿雨儿 05. 爱情 06. 明月来看我 07. 遥远的路 08. 风中的早晨 09. 想把情人留 10. 雨中的点点滴滴 11. 海风 12. 恩爱夫妻《水上人》(Polydor 529 099-2)01. 水上人 02. 情人一笑 03. 如果能许一个愿 04. 难忘的眼睛 05. 枫叶飘飘 06. 恰似你的温柔 07. 不管你是谁 08. 只要你心里有我 09. 有个女孩等着你 10. 妈妈的歌 11. 脸儿微笑花儿香 12. 女人的勇气
(l六七) 泪的吟唱
不知道我算不算阿桑的歌迷。和伊有过一面之缘。在厦门卫视娱乐斗阵行的演播厅。伊第二张专辑的见面会。阿桑很友善。知道两张专辑都是我买的,伊很高兴,很认真的分别在两张专辑的封套上签了名。[attachment=2610128]搞不懂我是否算伊的歌迷。一向喜欢辩识度高的有个性的声音。只是不见得辩识度高、有个性的声音都会喜欢。如果单纯至此,超女李小姐的声音我当会划入收藏的。是不常听的两张唱片。是否潜意识里,有怕被这把裹着泪水的歌声淋湿的恐惧。华人歌手中,声音有泪的特质的还有林慧萍,却是我常听的。阿桑走后,重新翻出她的作品,才惊觉,她的声音,太沉重!一张专辑下来,何止是“受了点伤”的无奈,根本就是一个女子情殇的隐忍!感觉未出错的话,第一张专辑通篇的录制,简直就是泪水宣泄后的产物。阿桑走了。我没有哭。林良乐唱了:会哭的人不一定流泪.......以上的文字,给用伊的歌声让我引发共鸣的歌手......[ 本帖最后由 余韵 于
10:55 编辑 ]
(六八)向偶像致敬
这张“上华”公司所属群星向邓丽君致敬的翻唱专辑,实在是不喜欢的。其中找不到我喜欢的翻唱作品。除了那首“新歌”《星愿》。只是可惜了,姐姐的词又被李寿全、童安格和李子恒等给“整理”了。虽然一向知道为写好的词谱曲很难(特别是中文)——必须注意到词的韵脚问题。只是姐姐同意这样的整理吗?请原谅我的吹毛求疵。我喜欢姐姐原词中更美的意境,对不起。 许茹云和齐秦的声音原是喜欢的,只是这张专辑中他们对姐姐歌曲的诠释我不喜欢。他们没有忘记唱出自己一贯的风格,但显然这样的诠释并不成功(这也是这张专辑不太成功的原因吧)不过,他们为自己喜欢的歌手做了分内的事。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弘扬了艺人邓丽君。 《星愿》还有个加入毛阿敏音轨的版本收入在“环球”公司《再见我的爱人》精选辑中。 曾带着这张专辑作了一挡姐姐逝世周年的电台节目,不慎压坏了包装盒,为了姐姐,却也值得!——很有成就感的一种出血。无论如何,还是期待着有人能为姐姐的原词谱曲。[attachment=2613252]《星愿》 邓丽君 往事不堪思,世事难预料,莫将烦恼着诗篇,梦短梦长同是梦。一切都是为了年少的野心,身世浮沉雨打萍。天涯何处有知己?只愁歌舞散化做彩云飞。一切都是为了如水的柔情,不妨常任月洒脱。为何看花花不语?是否多情换无情。烛火无语照独眠,爱情苦海任浮沉,无可奈何花落去,惟有长江水默默向东流......
文章不俗,强!
(六九)我看《歌迷小姐》
终于坐在电视机前看看姐姐的《歌迷小姐》。莫名其妙地,斗大的“邓丽君成名史”停留数秒后,响起了掐掉前奏的《在水一方》。姐姐的歌声经过处理,配上一段画面陈旧的乡间风光,画面上居然有一位和姐姐的模样有些许相似的女孩。真的有陈年老电影的味道。可是,《在水一方》是琼瑶阿姨的大作,公映的时间大约应是79年左右。电影的主唱是江蕾和高凌风。姐姐出版《在水一方》专辑是在日。姐姐主演《歌迷小姐》是在1970年。这是怎么啦? [attachment=2674159]在看电影小说的引子部分,也有这么一段描写,当时就觉突兀和不可思议,《在水一方》这首曲子和电影根本风牛马不相及,在时间上更是......真佩服编著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电影开始后,半天找不到片名及姐姐、男主角张冲的名字。我以为我不小心遗漏了,又重头看起。结果可想而知。另,综观全剧,还真搞不懂《歌迷小姐》的剧情和姐姐和姐姐的成名史有任何关系。只是电影小说的作者有意无意的要把姐姐的经历写进书中。 真煞风景!而且,打着姐姐所谓的成名史来迎合和招徕部分人,这样的做法实在不太厚道!更有有诱导、欺骗读者和观众之嫌! 影片中姐姐的表演十分本色,她根本就是在演自己。姐姐在片中的歌我最喜欢开场曲《我的名字叫丁铛》。欢快、活泼,少女对歌唱事业的向往浅白直接一览无遗。意外的是在片中见到了杨燕、潘秀琼、赵晓君等老歌手及我的偶像青山年轻时候的形象和他们的名曲。年轻时的青山好帅啊!好珍贵! 那个时代的歌手都或多或少接受过训练,歌声中总也有唱艺术歌曲的痕迹,曲风和编曲虽然很日本化,但歌声中却掩不住老上海时代曲的影响。影片的手法特别“超现实”--在歌厅中唱歌的歌手画面却不在舞台而转向户外的大自然,很有音乐风光片的感觉,令人想起90年代大陆歌手拍摄的MV...... 最喜欢的歌是片中蓝云在演唱会上唱的曲子《半个月亮》(幕后歌手:洪钟),曾在前阵子蔡明亮的电影《天边一朵云》中出现。现在才明白蔡大导演原来也怀旧,《天边一朵云》中《半个月亮》的出现应该是对往昔的一种缅怀吧。
(七十)再见的彼方
[attachment=2713114]打小就清楚自己是外貌协会的。可我家小妹对“美”字当比我更早慧。许多年前。幼稚园小班的黄老师总在课上板书回头时,发现那个走路歪歪扭扭的小女孩突然蒸发了。但每次都可在隔壁班林老师授课教室的最后一排找到这个一脸无辜一脸专注盯着林老师看的小女孩。黄老师的疑问妈妈却是知道的:因为,小女孩说:林老师比黄老师漂亮。林老师好美啊。......今天这个女孩已经长大出嫁,且有个胖胖的但踢足球却动作敏捷的可爱的儿子。她也喜欢看足球。可她理直气壮的告诉老公,看球赛是因为:那些赛场上冲锋陷阵的长发、短发、黑肤、白肤,甚而黄肤的男人很帅!我和她的审美不一样。至少,不因为所谓的“美”,而去坐在电视机前甚而运动场去看什么比赛的。上面说的实在是废话。即使喜欢的是同一类事物,一旦细化、涉及到人,其中的微妙之处,更是说不清道不明。同样是外貌协会,实在,我的宝贝就是你的垃圾。美,太过于抽象,美。太过于自我。而什么样的美,什么样的人,才能将美留住一生一世?!曾经的美,经由岁月涤荡,在借助高科技"更衣"后,是否面目全非芳华尽逝,亦或历久弥新绚烂依旧?按下机器的播放键,那个二十五年前唱着"感谢你",感动一代人的被写体山口百惠,在我的心中,复苏了。[attachment=2713115][ 本帖最后由 余韵 于
15:16 编辑 ]
《菲靡靡之音》 个人比较喜欢 《君心我心》/《奈何》。 德源的老板都对《奈何》赞赏有加。 除了德源,联邦广场丹拿音响专卖店的老板娘也是个行家。 那家店里有很多宝贝。那天在她店里听《初次尝到寂寞》,宛如仙境。
豌豆告诉我茅善玉发新碟。好似许久不见的老友终于有了下落。[attachment=3003223]说什么好呢,听的戏剧实在不多,然人生有太多的“随缘”和“化缘”。拜“璇子”之赐知道了若水的茅善玉,也经由她知道了在我看来与越剧如同一母双胞的沪剧。《一个明星的遭遇》、《罗汉钱》以及《璇子》等几个折子、几个唱段。舞台上的她我欣赏的自然不会多,倒是20多年前她的两张基调是周璇大上海时代曲的翻唱作品,深深隽刻在那个有歌就听、有书便看的懵懂少年的心海里。想来,听歌一向挑剔,能让我铭记于心的戏曲演员唱的流行曲,当有怎样的动人之处。要知道,小时候经由母亲知道的周璇的歌,实在如同天籁。而,人生在行进,音乐在流动。当年屏幕上的“璇子”,舞台上的“燕燕”,20多年后交出的答卷有了太多的不同。[attachment=3003224]《上善若水》这张标明“江南小调”的女声,在企划时当有不小的企图心。书册式的外包装,每首歌的歌词都有英文翻译,难道,她将走出国门,在特有的东方情怀中轻盈摇曳?毕竟,旖旎、温婉、似水、袅娜的江南小曲,完全有可能让有心的任何听众温馨满怀,浮想联翩,不能自己。专辑中有小调(《太湖美》、《好一朵茉莉花》),有流行歌(《小城故事》、《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有戏曲名段(《紫竹调》),有电影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月圆花好》)有中国歌剧,(《洪湖水浪打浪》),......这些,或许都昭示了歌者和策划团队想为这张专辑找更多的受众。其中耳熟能详的《四季歌》和《小城故事》加人了隐约的旁白,让歌曲更有画面。《小城故事》更用上海话演唱,沪上的茅迷听了当有会心的笑。实在专辑中用上海话唱的曲目占了近三分一的比重。《四季歌》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前奏部分依稀可见《天涯歌女》和《翻过千层岭》的影子,令人怀旧,引人低回。专辑中个人最不喜的是翻唱邓丽君的《甜蜜蜜》,编曲基本还按原曲的方向走,歌者加入了太多的“切分”,使得歌曲颗粒性太强,实在没有甜蜜之感。封套上的茅姐姐再也看不出是奔“五”的人了,20多年前的轻盈、俏皮,经由岁月的涤荡,沉潜成这张唱片的妩媚和端严。《紫竹调》的燕燕早没有少女的轻悄自信,代之于少妇的端丽成熟。《南泥湾》的编曲锣鼓喧天,我看到了热闹的秧歌,......这是张见证一个歌手成长的专辑。从音乐的基调看,她的定位更趋于沪上熟悉沪剧熟悉茅善玉的歌迷,毕竟,沪剧,或许说海派文化对这张唱片的影响太过浓烈,无处不在。可包括歌者在内的创作团队,他们真的用心了。若水的声音,撩动心弦的江南丝竹,无论如何,我都将用心倾听......[ 本帖最后由 余韵 于
10:19 编辑 ]
&Pages: ( 2 total )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Time 1.948968 second(s),query:3 Gzip dis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烦请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